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第二章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内容提要
生态旅游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随着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展开,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迅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在众多指导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理论中,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美学等至关重要。了解各种理论对生态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我们才能将其到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并且为生态旅游有关理论的补充提供新鲜的血液。
第一节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政治)层次。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
生态文化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中,在适应、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态观念、生态知识、生态经验。最初这些生态性内容仅以“单体”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系统的文化层面,随后这些知识经验在漫长的历史演替中日积月累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精神并形成生态观念,它又进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并积累成制度、措施、经验,它又外在地表现于人们的实践、服务于人民的生存并物化为各种成果、风俗习惯等,由此集结并以“生态文化”统一的概念出现,生态文化由此成为一种关注人与自然的文化,它以“文化”、“智慧”的形式聚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武器改造自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生态的许多理念依然显示出合理性并为人所用,生态文化又成为解决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问题的一把钥匙。
二生态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文化渗透在生态旅游之中,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当人类意
因而更加追求系统全面发展进步。生态旅游追求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将生态旅游放到经济、环境、社会整体发展中,并以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衡量标准和指导思想,提升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层次。纵观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任何新鲜元素从纳入生态旅游系统到最终的具体实施都具有积极的生态文化价值,生态文化蕴含的价值观是这些新鲜因子孕育的源泉,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实践。
案例分析
案例一
重庆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植绿兴绿护绿爱绿”绿满城乡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致力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
今年春季,北碚朝阳小学在组织全校春游时就一改以往只走科普基地、动物园、游乐园等地的惯例,将全校的春游地点定在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让全校数百名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建设的这些生态文化示范、传播、教育基地非常受群众欢迎。”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前往森林公园、保护区、示范基地的市民人数都大幅增长,仅2011年就达4500万人次。这些公园、保护区真正成为了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有效平台。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带动家庭,推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我市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感召力强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让群众亲身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具有独特魅力的“山、水、林、城”生态文化。
“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市绿长办负责人介绍,在我市启动的“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事关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备受中央重视、社会关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南川数十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专门将自己打工的钱邮寄回家,捐款造林。南岸12岁的盲童李梦铁还将自己捡垃圾的钱全部捐出造林。在这种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下,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不仅捐资造林,不少人还亲自参与到绿化长江造林过程中。今年春季,我市的各个义务植树造林基地出现“爆棚”现象,超过百万人自愿涌入植树基地,参与全民
义务植树,共植绿600万余株。我市还开展了“百万市民进森林”活动,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广大市民亲近森林、享受生态,进而自觉保护森林、建设生态。活动当日,全市数十个森林公园人潮如织,越来越多的群众爱上了这种生态、健康的休闲方式。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身边增林”活动,发出倡议书,鼓励市民、农户在城市小区内、阳台上、房屋周边栽种花草,在整个重庆掀起了一阵植绿、爱绿的热潮。2011年重庆市获得“生态中国城市奖”。
据统计,我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群众超过2500万人次,植树超过1亿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建有“大学林”、“海峡两岸合作林”、“亚太友谊林”、“院士林”、“将军林”、“党员林”等各类纪念林。广大市民亲身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了“山、水、林、城”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的一种共识。
思考与讨论:
1、该案例体现了生态旅游中的哪些理论?是如何体现的?
2、重庆市的生态旅游建设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同时,文化所具有的“化人”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表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简表
1980 世界自然保护联
盟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1 《建设一个可持
续发展的社会》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2 里约热内卢“环
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
议程》等文件
1997 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
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