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1、创造性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种类型。
3、活动区划分
4、以物代物
5、垂直式介入
6、象征性游戏
7、建构游戏区
&生长发育
三、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
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3、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4、亲社会行为: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包括帮助、友爱、合作等行为表现。
5、游戏环境规划是指教师对幼儿游戏环境进行整体、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设施。包括对环境中的各方面从宏观到微观的长远思考。
四、简答题
1、如何在幼儿园中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应保证儿童一日活动中有充分的处自主游戏时间
2)•给儿童均等的游戏机会,让每个儿童都有选择、体验游戏的可能。
3 )为儿童创设的环境应包含游戏的空间、开放的游戏区域,使儿童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自发游戏。4)、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体现游戏化的精神。
2、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1、安全卫生原则
2、遵循自然原则
3、挑战性原则
4、整体性原则
3、为什么在游戏中要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
因为在观察中及时掌握儿童游戏的特点,加以指导和教育,对白己的教育教学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真实地了解儿童;二、准确地预设游戏;三、有效地指导游戏;四、及时有效地评价游戏。
4、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
游戏进行评议
5、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6、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五、论述题
1、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 )相同点: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很相似,都以扮演角色为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
(2 )不同点:①定义的不同: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表演游戏是根据故事、童话等的内容,通过动作、表演、语言、扮演角色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②特点的不同:
角色游戏的特点⑴ 幼儿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⑵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
创造性想象活动
表演游戏的特点:⑴表演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戏剧艺术活动⑵表演游戏重“游戏性”,轻“表
演性”
③表现形式的不同: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的
生活印象。而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的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
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表演游戏是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的角色游戏,与成人演戏一样,是一种戏
剧艺术活动。
2、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
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 “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
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
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
动。
答: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处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
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
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案例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
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教师干涉过多,没有新生和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调
整自己的计划,敏感的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
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明显教师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
给幼儿。
(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i……-•………….......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