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普查的概念和特点2.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3.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4. 调查方法与调查工具的使用5.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选择。
2. 教学难点:调查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调查问卷、调查工具、数据处理软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案例,让学生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调查,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普查或抽样调查,并使用调查工具进行数据收集。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6. 交流与分享:学生展示调查成果,分享调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调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8.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普查或抽样调查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调查报告、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普查和抽样调查。
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处理软件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篇一: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篇二: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12.1普查与抽样调查(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能力目标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教学难点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恐怕有的同学会说“红”,有的同学会说“蓝”或其它颜色,意见不一.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二、讲授新课讨论问题:1、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零配件质量要求非常高,它们的质量如何进行调查?2、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又如何进行调查呢?1.引入概念(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2.想一想假如我们对选班长问题有兴趣,通过什么方式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呢?你准备怎么做?进行全班普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谁最受全班同学的信赖.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投票选举的民意调查方法,得票数最多者当选班长.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投入选举箱.第五步:记录结果——一同学唱票,一同学计票(以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一同学在旁监督.第六步:得出结论——宣布得票数最多的那个同学当选班长思考:开展调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探讨小结如下:(1)首先确定调查目的.(2)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明确总体与个体.(3)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3.学一学[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调查目的: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而不是指人. ...(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例2]为了考察××学校××班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时间.指出总体、个体.调查目的:××学校××班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采用普查方式)总体:××学校××班全部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时间. ..个体:符合条件的每一个同学干家务劳动的时间. ..4.议一议(1)学校所有七年级(八个班)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2)全国所有七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分析:(1)调查目的:×校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 总体:×校八年级全部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x1,x2,?xn个体:符合条件的每一位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调查方式:采用普查. 平均时间x?x1?xxxn(n表示总人数). n注:由于人数n较大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由此造成计算量也增大,所以要求工作中要细心些.分析:(2)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体数目又多,工作量大,我们不方便对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所以不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可以用如下方法获得这个数据:方法一:用我们班的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方法二:用我们学校全部八年级的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方法三:用我所在地区十所学校八年级的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方法四:抽取某几个省的某几个学校,几个班的同学做调查,注意城乡学校都要选择.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都要调查.以上4种方法均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是抽样调查.讨论:比较一下上述几种方法各自优缺点,哪个所得数据与实际较接近?(3)你能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一天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答:不能,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把某一天离开这一地区的人数全部调查清楚.(4)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解:因为了解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被调查的灯管将不能出售,所以不能采用普查方式.可以采用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5、抽样调查的概念,样本的概念:(1)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2)样本(sample):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例3]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其中被抽取的1%人口就是全国人口的一个样本.通过这个样本的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小结: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此时,可采用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的特征数字来估计总体情况.三、课堂练习1.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解:(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3)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例]调查你们班学生的身体情况:身高、体重,视力等可采用普查.若要考查全国八年级同学的身体情况,一方面因为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调查不方便,所以,此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例工厂检验产品的合格率等均可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因为此时检验具有破坏性. 所以当(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2)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3)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总之,确定调查目的,分清总体、个体与样本,采取合理调查方式.2.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解:普查.(2)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解:抽样调查.3.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1)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解:总体:该校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全体.个体:每个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样本:所抽查的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2)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总体:这批电池寿命的全体.个体:每个电池的寿命.样本:抽取的10个电池.调查方式:抽样调查.(3)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总体:这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的全体.个体:每天进公园的人数.样本:所抽取的30天里每天进公园的人数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评注:总体、个体、样本都是指统计的数据,在统计中,弄清这些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四、课时小结一、基本概念:1.调查、普查、抽样调查.2.总体、个体、样本.二、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五、课后作业课堂作业P166、167NO.1、21. 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校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六、活动与探究1.在统计里,之所以用样本的情况估计总体的情况,是基于两点:(一)是在很多情况下总体包含的个体数往往很多,甚至无限,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二)是有些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试验带有破坏性(例如灯泡使用寿命试验),因而抽取的个体不允许太多.2.要通过对样本的研究作出对总体的估计,前提是:如何抽取样本.抽取样本必须具有尽可能大的代表性这一基本思想,否则将影响到样本对总体估计的精确程度.板书设计12.1普查与抽样调查(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2.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能力目标: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2.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普查与抽样调查 优秀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目标】1.能正确说出数据收集及整理描述的方法及知识要点。
2.能应用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难点:能正确说出数据收集及整理描述的方法及知识要点。
重点:能应用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1.说一说(1)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
(2)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你准备怎么做?二、自主学习1.自学内容一:自学课本内容。
时间:5分钟2.方法: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1)某校学生身高的调查;(2)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3)“神州十号”飞船零件质量的检查。
引导学生归纳发现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三、交流展示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的体重,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3) 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4)为了了解某次考试试卷的质量,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四、合作学习1.自学内容二:课本2.自学方法:(1)认真研读,标记你的见解和自学中的疑惑。
(2)组间展示交流,教师归纳各注意点。
3.要求: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做好问题标记(?),可以向老师或伙伴求助。
五、例题分析例1:下列各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调查某班每位同学穿鞋的尺码;(2)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3)调查一个社区所有家庭的年收入。
(4)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抽取10袋,调查这批食品中含防腐剂的情况。
知者加速:1.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
(1)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2)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3)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4)某本书上的印刷错误。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让学生掌握进行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3. 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案例及问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4. 方法讲解:教师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进行调查的基本技能。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反馈: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调查报告,分享调查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概念、方法的理解程度。
2. 调查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际调查中的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同学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调查报告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普查和五次抽样调查情况,对比分析数据。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进行研究。
3. 介绍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年级数学下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校园垃圾分类调查”等。
2.各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份针对所选主题的调查问卷。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确保每组都能设计出合理的调查问卷。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提供一份调查问卷,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总字数:1016字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统计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对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仍需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3.教师强调调查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针对家庭、学校或社区的普查或抽样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份针对你所在社区或学校的调查问卷,主题自选。要求问卷结构合理,问题设置简洁明了,便于调查对象填写。
8.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统计软件等,辅助学生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调查数据,如“你最喜爱的学科调查”、“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普查与抽样调查》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接着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最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概率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但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了解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实际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调查方法的操作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借此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适用场景。
2.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应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3.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实际调查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练习巩固:通过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实例和知识点。
2.调查材料:准备一些实际调查的材料,如问卷、统计表等。
3.练习题:挑选一些与普查和抽样调查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学校运动会运动员的报名情况,引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1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任务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多是凭借一些生活的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为此,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能够具体情境的要求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此外,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教学中首先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其次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4、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5、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天布置),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情况,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区域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等.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人口普查知识,为了下一环节的研究进行铺垫.二、情境引入,理解概念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妈妈:“啊!”在这个故事中,体现了数据收集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定义: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三、调查方式的选择(个人独立完成后,4人小组汇总,讨论,最后派代表进行总结回答.)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普查)(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2、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普查的优点: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抽样调查的优点: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普查的缺点: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用普查.抽样调查的缺点: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3、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四、合作学习思考教材P160页的“议一议”.(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小明调查的对象选自公园里的老年人,常去公园里活动的老年人,平时一定注意身体的保健,一定注意修身、养性、加强体育锻炼,所以身体较健康.另一方面,公园建在城市里,相对于农村中的老年人去公园的较少.这100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城市和乡村等等不同层次的老人是否都有所选取.选取人数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都是我们在收集数据中应该考虑的.所以,小明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颖收集的数据来自医院看病的100名老年人.这部分人相对体质较弱,用这些数据得到的调查结果不准确,因为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华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而且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5)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准确吗?(4人小组交流)阅读教材“读一读”的内容.活动目的: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确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要注意代表性、广泛性.活动效果: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抽样调查样本选取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五、布置作业完成教材随堂练习和习题6.2的内容.。
7.1普查与抽样调查-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普查与抽样调查。
二、教学目标1.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其区别。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能够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教学重点1.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其区别。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四、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课件、黑板、彩色笔、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笔、几何工具、作业本等。
六、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5分钟)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调查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当我们进行调查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2.展示(20分钟)介绍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其区别,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适用情况和特点,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何时使用普查或抽样调查。
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进行。
3.练习(30分钟)让学生围绕着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练习:•学校里有100个学生,调查他们每个人喜欢的交通方式,你会采用哪种调查方法?为什么?•你们班里有40个人,调查他们每个人喜欢的动漫角色,你会采用哪种调查方法?为什么?通过题目的练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普查调查,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抽样调查。
4.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其适用情况,并能理解在实际调查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七、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习题。
2.思考你身边有哪些需要调查的问题,如何采取调查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节课需要多加注意活动实际、生动有趣,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记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一. 教材分析《普查与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了解不同调查方式适用的场合。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生活中的数据和统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调查方式。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和联系。
3.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数据。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你会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例的呈现,引导学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例如: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身高调查,或者对一组数据进行抽样调查。
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判断一些实际问题应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并解释原因。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 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掌握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是对于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调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其区别。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知识。
2.问题驱动: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2.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等,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学校举办运动会,需要了解各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引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了解各个班级的学生人数?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普查是对整个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而抽样调查则是对调查对象的一部分进行调查。
同时,呈现一些实际的调查场景,如人口普查、商品质量检测等,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一. 教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了解不同调查方式的选择。
通过学习本节课,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对于调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还不清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调查过程和方法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选择。
2.难点: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讲授法: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调查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调查数据。
2.设计好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如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可以采用全面调查(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调查方式。
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区别。
普查是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全面,但工作量大;抽样调查是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较为近似,但工作量相对较小。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讨论如何进行普查或抽样调查,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6.2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掌握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能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2.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例如:学校要了解七年级全体学生的身高情况,应该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通过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种调查方法的差异。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调查操作,如模拟进行一次抽样调查。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互相扮演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角色。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理解。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普查,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抽样调查。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7.1教学目标:1.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是调查的方式.2.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3.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并能从具体的抽样调查中找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教学重难点:怎样从具体的抽样调查中准确的找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六种颜色的气球,你最喜欢哪一种?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受全班同学的喜爱?二.讲授新课讨论问题:1.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零配件质量要求非常高,它们的质量如何进行调查?2.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又如何进行调查呢?3.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1)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2)我校学生身高的调查.(3)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4)“神州十一号”飞船零件质量的检查.概念:普查像(2)(4)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像(1)(3)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总体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例如:为大致了解全省初中生的身高状况,抽取了1000名学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在这一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小结: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此时,可采用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的特征数字来估计总体情况.课堂练习:1.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2)为了了解学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2.思考:(1)为大致了解全省初中生的身高状况,需要用普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吗?为什么?(2)你能否用普查的方式调查一天内离开丹阳的人口流量?为什么?(3)为了了解一批烟花爆竹的质量,用普查的方式合适吗?为什么?3.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1)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2)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3)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4.普查与抽查分别具有什么优点与不足之处?抽样调查优点缺点课后作业:姓名学号1.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电视机显示屏的使用寿命B.了解某河段被污染的程度C.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D.了解人体血液的成分2.为了解某市7万名初中毕业生期末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考生人数的10%,然后对他们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对这次抽样调查描述不正确的是()A.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B.样本容量是7000C.10%的考生是样本D.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3.小明从一批乒乓球中随意摸出三个,检测全部合格,因此小明断定这批乒乓球全部合格.在这个问题中,小明()A.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B.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广泛性C.抽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代表性D.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代表性4.下列调查工作需要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是()A.环保部门对大运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学校在给学生做校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5.下列调查中,适合做抽样调查的是()A.了解全班每位学生的家庭住房面积B.了解某批导弹的杀伤半径C.了解某幢居民楼住户某天丢弃垃圾袋的个数D.调查某商场某天各类饮料的销售情况6.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学生参加毕业会考数学考试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1)这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2)每个考生是个体.(3)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7.下列抽样调查中,选取的样本缺少代表性的个数为()A.3个B.2个C.1个D.0个①.为了了解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在北京市进行调查;②.为了了解某市学生的零用钱情况,到该市实验小学进行调查;③.为了了解某地区幼儿的营养与发育情况,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进行调查;8.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调查长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9.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A.电脑厂家要了解一批显示屏的使用寿命B.要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C.要了解我市“丹阳黄酒”甜度D.要了解我校语文教师的年龄状况10.为了了解我市“限塑令”的实施情况,某环保小组对3600名购物家庭中的600户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的156户使用了环保购物袋购物,据此可以估计3600户购物家庭当日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的约有()A.936户B.388户C.1661户D.1111户11.根据你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理解,指出下面的调查时适合普查还是抽样调查?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调查某一地区合资企业的数量.c、了解某池塘鱼的质量;.d、调查全国中学生的环保意识;.e、审查一篇科技论文中的错别字;.f、了解一批炮弹的射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 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实际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实际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和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传授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引导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文字、图片和实例,以便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讲解。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的案例和数据,用于分析和讨论。
3.调查工具:准备一些调查工具,如问卷、尺子等,用于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接触过普查和抽样调查吗?”引发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这两种调查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第一章:普查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普查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普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了解普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教学内容:1. 普查的定义和特点;2. 普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普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4. 普查实例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普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普查的基本特点;2. 讲解普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3. 讨论普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让学生了解普查的适用场景;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普查的理解和经验。
作业:1. 复习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思考普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抽样调查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了解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教学内容:1. 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特点;2. 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4. 抽样调查实例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抽样调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特点;2. 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3. 讨论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适用场景;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抽样调查的理解和经验。
作业:1. 复习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思考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教学目标:1. 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教学内容:1.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定义和特点;2.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4.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实例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两种抽样方法的差异;2. 讲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3. 讨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让学生了解两种抽样方法的适用场景;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理解和经验。
初中数学抽样和普查教案
初中数学抽样和普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调查活动,如人口普查、商品质量检测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尝试运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调查主题,如学校食堂满意度、环保意识等。
2.小组内讨论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问题的设置、选项的制定等。
3.各小组展示调查问卷,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问卷设计。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3.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调查任务的难度,提高他们的挑战性。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但在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环节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适当降低调查问卷设计的难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的要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