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编

合集下载

初中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中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中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篇一: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一)(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始强。

【注释】① 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 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 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翻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四)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卧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沿袭千年的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记载了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1-2(一)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徙衽(rěn):移动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者( ) 以( ) 从( ) 及 ( )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衽以从阴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

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故吾位居汝上( ) 我若居眼鼻之下( )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译文: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3-4(三)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初中课外文言文26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26篇

一)、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

”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⑥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 (选自《汉书?朱云传》)【注释】①匡:辅助。

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

④上:指汉成帝。

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

⑥将:拿。

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⑧辑:连缀。

⑨旌:表彰。

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廷()(2)已()(3)易()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二)、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

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

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

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

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

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而皆视为己子矣()(2)竟复具一德()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白者频来顾视之8.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9.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

课外文言文【最新7篇】

课外文言文【最新7篇】

课外文言文【最新7篇】课外文言文篇一课外文言文(一)徐孺子的故事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言语》)1、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徐孺子九岁时在月下玩耍的时候,别人指责了他。

B、有人告诉徐孺子,月亮里什么也没有。

C、徐孺子告诉别人,人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瞳仁会更明亮。

D、徐孺子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将月亮与人的眼睛比较,让提问者更容易明白这个问题的道理,从而通过比较来回答了提问者的问题。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二)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1.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2.请用两个“/”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三)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1.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A.王冕每天晚上读书直到天亮。

B.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C.主要是王冕的父亲打了他一顿,让他明白了读书的重要。

D.在狰狞凶恶的佛像前读书时,王冕不敢不读,因为这些佛像会惩罚他。

2.请用三个/给文中划线句断句: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四)太祖视察东阁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

山西省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八课外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山西省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八课外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专项八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严沧浪①《诗话》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②,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③,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④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删改) 【注释】①严沧浪:南宋诗论家,所著《沧浪诗话》主张以妙语论诗,产生了较大的历史影响。

②羚羊挂角:出自《埤雅·释兽》。

“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

”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③凑泊:凝合、聚合、拼凑、附着的意思。

④阮亭: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的号,论诗提倡“神韵”。

1.下列选项与文中“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言不由衷B.言简意赅C.余韵悠长D.理屈词穷2.揣摩文中画线句的写法及作者的心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作者将严沧浪的“兴趣”说、阮亭的“神韵”说与自己的“境界”说进行,强调了“境界”说触及诗词评论的根本。

通过文中“然”“犹不过”“不若”“拈”等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发表以上言论时,之情溢于言表。

(二)示弟立志说 (节选)王阳明夫立志亦不易矣。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濬①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②。

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

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

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

(有删改)【注释】①濬(jùn):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②昏:昏聩,糊涂。

【通读文本识句读】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

【联读分析明主旨】2.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对话。

小语: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

(完整word版)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篇

(完整word版)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篇(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3.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2021浙江七年级各市上学期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浙江七年级各市上学期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浙江七年级各市上学期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2021·浙江杭州滨江区)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鸲鹆①有养八哥者,教以语言,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

一日,将过绛州②,而资财已尽,其人愁苦无策。

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③,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资也。

”其人云:“我安忍。

”鸟言:“不妨。

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

”其人从之。

携至城,相问答,观者渐众。

有中贵④见之,闻诸王。

王召入,欲买之。

其人曰:“小人相依为命,不愿卖。

”王问鸟:“汝愿住否?”言:“愿住。

”王喜,鸟又言:“给价十金,勿多予。

”王益喜,立畀十金,其人故作懊悔状而去。

王与鸟言,应对便捷。

呼肉啖之。

食已,鸟曰:“臣要浴。

”王命金盆贮水,开笼令浴。

浴已梳翎抖羽尚与王喋喋不休。

顷之,羽燥,翩跹而起,操晋声曰:“臣去呀!”顾盼已失所在。

王及内侍,仰面咨嗟⑤,急觅其人,则已渺矣。

后有往秦中⑥者,见其人携鸟在西安市上。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注释:①鸲鹆(qú yù):鸟名,即八哥,形似乌鸦,能学人说话。

②绛州:地名。

③王邸:王府。

④中贵:指王府宦官。

⑤咨嗟:叹息。

⑥秦中:今陕西省地区。

1.学习表格中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请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浴已梳翎抖羽尚与王喋喋不休。

3.用现代汉语副译列句子。

①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

②急觅其人,则已渺矣。

4.你对鸲鹆的做法如何评价?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2021·浙江杭州市钱塘新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②面。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乙)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word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word版

说到初高中语文,那不得不谈谈文言文。

文言文是很多同学,都十分头疼的问题,不仅学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在中考失分也是相当严重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已是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以供大家参考!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诸⑤援2、翻译: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默写《七步诗》。

【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参考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③故欲杀之④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

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一】(1-10)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小学部编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小学部编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斯.②从而谢.焉谢.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

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

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

人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

或问其故,维曰:“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

”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或问其故:2.翻译下面句子。

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

3.文中反映了王维具有方面的杰出才能?二.日喻(节选)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身,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人也。

[注释]①眇:miǎo,目盲。

②扣:敲打。

③扪:mén,用手摸。

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象笛子,但比笛子短。

1.“问之有目者”和“扣盘而得其身”省略了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词。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扣盘而得其身,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译:②.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人也。

译:3.传统上习惯把“眇者”看作贬抑对象,如果换个角度思维,做点翻案文章。

你能否把“眇者”值得肯定和称道的地方排列几点出来?三.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1.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词义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以问著,对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攘鸡者强辩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③,然后已。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学习1、读书三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可以有得:()②其义自见:()③自晓其文:()2.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2、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

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文言知识】说“经”。

“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

上文“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中的“经”,也指《春秋》。

《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

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

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

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3、桓荣勤学不倦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

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注释】①桓荣:东汉人。

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文言知识】说“岂”。

“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译文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译文

1.【参考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2. 【参考译文】董祀做屯田都尉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为这件事面见曹操请求赦免。

这时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来的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

"等到文姬进了朝堂只见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又俯身叩头请罪说话时口才出众而充满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

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话所感动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

3【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4. 【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镇守四川,一见面就爱重他,让他住在自己的府中,使他和子弟们讲论学问。

范镇自己更为谦逊退让,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帅府的宾客。

薛奎还朝时,带他一起进京。

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伟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

小升初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小升初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小升初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单篇) 九年级

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单篇)  九年级

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单篇)九年级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单篇)(一)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2)其人自护其短()2.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二)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武王示之病()(2)君与知之者谋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而言。

(4分)(三)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

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③朝士:朝中官员。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一)范仲淹罢宴范仲淹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未举觞②,见缞绖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殓⑤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⑥宴席,厚赒⑦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觞(shāng):酒杯。

③缞絰(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④营理:筹办。

⑤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⑥彻:通“撤”,撤去。

⑦赒:救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属:(2)赗殓棺椁皆所未具.具: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B.用省下的重金救济他们,派人帮助完成装殓这件事。

C.用省下的重金救济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D.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派人帮助完成装殓这件事。

3.对文中“公怃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感慨的样子B.大家忧伤的样子C.范仲淹忧伤的样子D.范仲淹默不作声4.这件事表现了范仲淹“”的思想(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范仲淹的名言回答)。

【参考答案】1.(1)部属,隶属(2)具备,具有2.A3.C4.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二)老农识画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①《斗牛图》。

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②见而窃笑。

公疑之,问其故。

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

方其斗时,夹尾于髀③间,虽壮夫膂力④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公为之叹服。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①戴嵩:唐代著名画家。

②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

③髀:大腿。

④膂力:体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有输租氓见而窃.笑窃:(2)似不类.矣类: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农质疑画,问他错的地方。

B.先生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C.大家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D.先生质疑画,问他错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编————————————————————————————————作者:————————————————————————————————日期:【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一)范仲淹罢宴范仲淹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未举觞②,见缞绖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殓⑤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⑥宴席,厚赒⑦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觞(shāng):酒杯。

③缞絰(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④营理:筹办。

⑤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⑥彻:通“撤”,撤去。

⑦赒:救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属:(2)赗殓棺椁皆所未具.具: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B.用省下的重金救济他们,派人帮助完成装殓这件事。

C.用省下的重金救济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D.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派人帮助完成装殓这件事。

3.对文中“公怃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感慨的样子B.大家忧伤的样子C.范仲淹忧伤的样子D.范仲淹默不作声4.这件事表现了范仲淹“”的思想(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范仲淹的名言回答)。

【参考答案】1.(1)部属,隶属(2)具备,具有2.A3.C4.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二)老农识画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①《斗牛图》。

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②见而窃笑。

公疑之,问其故。

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

方其斗时,夹尾于髀③间,虽壮夫膂力④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公为之叹服。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①戴嵩:唐代著名画家。

②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

③髀:大腿。

④膂力:体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有输租氓见而窃.笑窃:(2)似不类.矣类: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农质疑画,问他错的地方。

B.先生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C.大家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D.先生质疑画,问他错的地方。

3.老农指出《斗牛图》上的瑕疵是。

(用文中原文回答)(2分)4.对“公为之叹服”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农观察仔细能够指出画中的错误。

B.老农不畏权势敢于指出画中的错误。

C.老农凭借经验轻松指出画中的错误。

D.老农根据赏画知识指出画中的错误。

【参考答案】1.(1)偷偷地(2)像,类似2.B3.此图皆举其尾4.(3分)B(3分)C(2分) A(1分)(三)王猛执法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②。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

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③德,奏未及报④,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

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⑤,无所顾忌。

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

下文的“太后”是其伯母。

②御史中丞:官职名。

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

③收:拘捕④报:答复。

⑤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秦王坚自河东还.还:(2)坚驰使赦之,不及.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B.我到现在才了解天下已有的法律啊!C.我到现在才明白要制定天下的法律啊!D.我到现在才懂得用法律来统治天下的道理了!3.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王猛和邓羌齐心协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的成效有。

(用文中原文回答)5.对文中王猛的作为评价,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嫉恶如仇B.执法如山C.雷厉风行D.为人大度【参考答案】1.(1)返回(2)赶得上2.A3.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4.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5.(3分)B(3分)A(2分) C(1分)(四)苏轼徙知徐州(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注释】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苏轼徙知.徐州知:(2)轼诣.武卫营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洪水泛滥到梁山泊上。

B.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

C.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上可以泛舟。

D.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可以泛舟到梁山泊上。

3.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富民回城、、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

4.文中“过家不入”体现苏轼的可贵品质是(3分)A.以身作则B.临危不惧C.公而忘私D.亲民爱民【参考答案】1.(1)主持(2)拜访2.B3.调动军队筑堤护城4.(3分)C(3分)A(2分) D(1分)(五)傅永发愤读书傅永①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李延寿《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傅永:南北朝时武将。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寻.复南奔寻:(2)涉.猎经史涉: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个朋友给他书籍,但是他却不能阅读。

B.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C.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能阅读。

D.有个朋友给他书籍,而且不要他回信答谢。

3.傅永发奋读书的原因是(用原文词语回答)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A.只要正确对待挫折,就能取得进步。

B.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知不足而后努力,就能有所成就。

D.只要用心学习,年龄再大也不晚。

【参考答案】1.(1)不久(2)阅览2.B3.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4.(3分)C(3分)D(2分)(六)李存审授镞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馀。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据《资治通鉴》改写))【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

②镞(zú):箭头。

③尔曹:你们。

④膏粱:膏,肥肉。

粱,精米。

表示精美的膳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位极.将相极:(2)命.藏之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你们的父亲在家乡很少只带着一把剑。

B.你们的父亲很少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

C.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回到家乡。

D.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

3.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的经历有。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对李存审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们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创业的艰辛。

B.让孩子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C.教育孩子们在安逸生活中仍要奋斗。

D.教育孩子们准备过艰难辛苦的生活。

【参考答案】1.(1)到极点(2)命令2.D3.身经百战、出生入死4.(3分)C(3分)B(2分) A(1分)(七)君子济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东行代地。

洛阳大贾②,赍金③货随帝后行。

夜迷失道.,往投津长④,曰:子封送之。

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

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⑤,资囊一无所损。

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

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

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水经注·河水》)【注释】①幸:帝王驾临。

②大贾:大商人。

③赍金:带着钱币。

④津长:长官渡口的官。

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

⑤发冢举尸:挖掘坟墓,移开尸体。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夜迷失道.道:(2)即名.其津为君子济名: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

3. 津长被称为君子,是因为他有的德行。

4.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故事来介绍。

【参考答案】1.(1)路(2)命名、取名2.他的儿子把钱币全部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3.厚道,不贪财4.君子济命名的缘由(八)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注释】①聊:随便。

②贼:损害,伤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用此何为.为:(2)家给人足.足: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陶侃鞭打拔稻之人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本文表现了陶侃的思想品格。

【参考答案】1.(1)做(2)足够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3.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4. 爱民如子、正直、爱护农业生产、珍惜粮食、对农民有较深的感情(写出两点即可)(九)原谷谏父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谏:好言相劝。

④舆:手推的小车。

⑤凶:不吉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是负.义也负:(2)无需更.作此具更: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3.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

4.这个故事给我们启示是。

【参考答案】1.(1)背,违背,背弃(2)再,还,又2.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3.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4.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老了而抛弃他们。

(或者: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十)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铤①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遗.所提囊遗:(2)其人果号.而至号: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3.“其人喜”的是。

4.王华具有和的品质。

【参考答案】1.(1)遗失(2)大声哭2.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就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