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推荐下载
发现教学法
开辟第二堂 课,进行校外科 研活动。如:各 种形式的创意大 赛等,通过课外 科研活动,培养 学生的科研素质 和创新能力。
8
1
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素材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 观察具体事物。
2
3 4
学生借助推理和直觉,提出试探性假设。
学生用更多的感性知识检测试探性的假设。
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 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3
概念:
发现教学法亦称解决问题法, 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 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 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 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 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 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 方法。
4
教学原则 作用特点 应用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
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异常重要因素。
二、结构原则 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 系或规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 三、程序原则 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因 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这种程序 要考虑儿童认识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 大量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 四、强化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 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 强化有效的学习。
发现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请看视频)
9
10
6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促使外部学习冬季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促使学生学会发现探索方法 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不足之处: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加剧了 教学时数不足的矛盾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幼儿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幼儿,而是向幼儿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幼儿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幼儿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幼儿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幼儿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幼儿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幼儿从中有所发现。
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做出假设,推测关系,并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例如,他根据儿童踩跷跷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
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想,最后用数字来表示。
由此进一步衍生出发现教学法的基本宗旨。
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布鲁姆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2、学习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3、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4、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我的看法:布鲁纳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
规律:
学生的年级越高,越适宜使 用发现法,因为发现法的有效性取 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和 一定的思维能力。
应用范围:
在概念教学时,教师先呈现概念的例证,但不直 接告诉这些例证的共有本质特征,教师要求学生 辨别,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一直到他们概括出 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学生在提出和检验假 设时,教师可以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表示 在教规则或原理时,教师只提供规则或原理的例 证,而不呈现规则或原理本身 利用先前学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通过新的 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发现新的规则并学会解决问 题的策略。
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3. 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做结论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 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 使问题得到解决
特点:
1、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者
由于布鲁纳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 个积极的探究者,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 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 提供现成的知识,在于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 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建造一个活的小 型图书室。在布鲁纳看来,教师的主要作用在 于: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 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
叶出有关问题,引导 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 会、"发现"概念和原理。 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 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 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指出,发现=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 为+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所获 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但是,如 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 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一、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提出:1、背景:21世纪伊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起来。
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确定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很长的一段时期中,我国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因袭20世纪30年代的原苏联凯洛夫建立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受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
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转变。
2、理论基础:①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法,又称探索法、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们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以上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生物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能适应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即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有的研究方法纳入教材内容,并围绕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去探索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
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缺少的。
布鲁纳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及实施模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造性,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发展认知能力,增强智慧潜力。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发挥创造性。
然而我们的教学多是传授型(或曰灌输型)的,教师处于此地位而非指导角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非主人角色,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发现、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发挥。
相比之下,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
2、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不仅具有认知效果,而且有情感效果。
学生在独立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因为新知是自己“发现”的,这种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
但是,必须有教师的积极、正确地指导。
指导有认知效果,更有情感效果。
只要师生情感交融,并以兴趣为切入口,以激发学习动机为目的,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新知,学生学习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等,目的也是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潜在动机,发挥创造性,与“发现学习”有共同之处,还需在教改实践中更加完善。
3、让学生学会发现与探究方法。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是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内容获得新知,并探究和发现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不仅使知识迁移,而且使学习态度广泛地迁移。
布鲁诺发现教学法
布鲁诺发现教学法
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 e r o me S e y m o u r B r u n e r)提出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基本观点
(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2)任何学科的知识,都能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必须采取发现教学法。
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
(2)强调直觉思维:跃进、越级、走捷径。
(3)强调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好奇心驱使下主动学习。
(4)强调信息提取: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储存在哪里。
原则
(1)若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主动发现原则而获得知识,教师必须事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说得非常清楚。
(2)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先将所授教材进行适当组织。
(3)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将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使其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4)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优点
(1)自主探索学习而来的知识,学生会记得更加牢固,并能将其运用在实践活动中。
(2)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主动思考,有助于智力发展。
(3)能使学生在发现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促使良性循环。
(4)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有助于以后的独立研究。
布鲁纳-发现学习法
a
2
杰罗姆·布鲁纳于1915年10月I口出生在美国纽约。1937年 在杜克大学获文学学土学位,随即在杜克大学注册成为心 理学研究生,第二年转学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在著名实 验心理学家拉什利(K.S.Lashleg)指导下,于1941年获博 士学位。这时他的主要兴趣是动物和人类的知觉过程心理 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召服兵役,先后在美国战争情 报署和同盟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心理战部门工作,主要是研 究公众的态度和纳粹德国的宣传技术。1945 年返回哈佛大 学任心理学讲师,1948年任副教授,1952年任教授。1960 年,他与米勒(G.Miller)一起创办了"哈佛认知研究中 心", 1961年起任该中心主任直至1972年。1972年至1980 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实验心理学瓦茨(Walts)教席。1980年 返回美国任纽约大学的人文学科新学院院长之职。
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追求人类尚 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利用自己的头脑 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现代教学论》/杨小微主编.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p362)
a
4
发现学习法教学过程的两个要素:
探索和讨论。 探索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的情境下进行,应考虑
三个关键问题:创造和利用适合儿童探索的环境; 设计探索的情境;探索的进行。 讨论是学生把探索的东西以语言为工具,与大家 交流,质疑问难,澄清思想,并逐渐以精确的语 言强有力地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得出一致结论。
a
3
一、定义( conception )
所谓发现学习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 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 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和原理。
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 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 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 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曾经提出了一种教学方法,被称作“发现式教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的特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主动地发现和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方法。
首先,发现式教学法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
其次,发现式教学法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性和启示性。
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分成一个个有机的模块,使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知识的组成部分和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将知识和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领悟知识背后的深刻启示和影响。
第三,发现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实践和体验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深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探究或者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和探究,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发现式教学法注重评估和总结。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在学习结束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总之,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应用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与发现教学法
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编辑本段要求
组织形式
参加人数一般为 5~10 人(课堂教学也可以班为单位),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
组成;
会议时间控制在 1 小时左右;
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
想不作评论。设记录员 1~2 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2)心理学的根据: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 界的独特方式。如果以 17 岁时的智力为 100%,则 4 岁时为 50%,8 岁时为 80%。
(3)从学习行为的过程来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系列的学习单元。他认为人接 受知识的程度,除和年龄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要随文化教育的条件不同而加快或推迟,甚 至停滞。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但又合适的课题可以引导智慧的发展。因此,他认为教 科书和教师的一件大事是“在于发现那些学生既能解答得了,又能使之前进的难易适当的适 中问题。”他认为小学生与物理学家的认识都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 在性质。因此他认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回到那些基本概念上,以这些概念 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与这些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他认为学科内容安排上应 该是螺旋式的。
会议类型
设想开发型:这是为获取大量的设想、为课题寻找多种解题思路而召开的会议,因此,
要求参与者要善于想象,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设想论证型;这是为将众多的设想归纳
转换成实用型方案召开的会议。要求与会者善于归纳、善于分析判断。
1.教什么——认为课程的中心是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 到的东西受益终生?他主张“无论大中小学校的什么学科,首先要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 结构”,“与其说是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基本结构”。所 谓基本结构就是指知识和学科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研究本 门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这些东西应该成为各学科课程的中心,也就是教学的中心。强调 基本结构的理由是: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生通过连
续不断的探索,发现和研究来构建自己的知识。
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负责提供对知识内容的讲解,以及通过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并让他们能够归纳总结知识和表达知识。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的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探索和研究知识内容;其次,教师的角色是一个指导者,负责提供一些对于知识的讲解和指导;最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点非常明显: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并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此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也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更加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总之,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而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知识归纳总结知识。
- 1 -。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可真是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题啊!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陌生呢?没关系,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趣的教学法。
布鲁纳提出的这个模式,就像是在教育的广阔天空中放飞了一只五彩斑斓的风筝。
它强调的是“发现”,意思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像侦探一样,亲自去揭开知识的面纱。
想想看,谁不想成为一个小小侦探,去解锁一个个知识的宝藏呢?这个模式让我们可以跳出传统课堂的框架。
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坐在那儿听老师讲,记笔记,感觉就像是在吃干巴巴的面包,没什么味道。
可是,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就像是一场丰盛的自助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想吃的,随心所欲。
学习不仅仅是灌输,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去试验,去思考,甚至犯错。
嘿,谁说犯错不好呢?犯错可是学习的一部分啊!没错,失败也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真正成长。
想象一下,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是一个引导者,像是你身边的小伙伴。
老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自己去找答案。
比如,老师问你:“你觉得自然界的奥秘是什么?”这时候,大家的脑海中可能会闪现出五光十色的答案。
有人会说:“是星星!”有人会说:“是大海!”这就好比一个大派对,大家各抒己见,热闹得很。
通过这样的讨论,大家的思维碰撞,火花四溅,学到的东西可多着呢。
说到探索,咱们也不能忘了“螺旋式”的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知识是可以逐步深入的,就像一个旋转的螺旋梯,每一圈都是一个新层次。
最开始,学生可能只接触到知识的皮毛,但随着时间推移,知识会越来越深入,理解也会越来越透彻。
想象一下,你在山顶俯瞰,哇,那风景真是绝了!可是,如果没有爬山的过程,怎么能体会到那种成就感呢?布鲁纳的模式还鼓励团队合作。
大家齐心协力,像打仗一样,分工明确,各显神通。
想象一下,几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解决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观点都被重视。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沟通能力,还能培养团队精神。
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
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它起源于美国,由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于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并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成熟。
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 学生参与度高: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信息源,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实验和讨论来发现知识。
2. 追求深度理解: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而非简单地记住和重复知识。
教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并通过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3. 强调自主学习: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被鼓励自主选择学习任务,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解决问题、组织信息和表达思想等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多元教学策略: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提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情景、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5. 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发展: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自主性不足、分组不合理等问题。
总的来说,布鲁纳发现教学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它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布鲁纳)Discovery Learning ——Jerome S.Bruner (一)认识布鲁纳布鲁纳(Bruner,J.)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iaget,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ewey,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的模式和理论。
(二)布鲁纳的理论和思想1.儿童智力发展阶段论布鲁纳受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影响,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了-些实验研究。
他认为,智力乃是人获得知识、保持知识以及将知识转化成他本人的工具的力量。
其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阶段。
(1)动作性模式(Enactive Representation):所谓动作性模式是指人们用“动作”来表达他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
这种通过适当的动作再现过去知识和经验的方式称为动作性再现模式。
这种动作性再现模式在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得最早,是经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要方式。
因此,布鲁纳把这种模式看成是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或知识掌握的初级水平。
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感知运动水平“。
(2)映象性再现模式(Iconic Representation):布鲁纳的所谓映象性再现模式是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
它把时间、空间和定向结构的知觉转化为表象,从而进行概括。
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所描述的"具体运算水平"的认知活动,即依赖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在头脑中的表象来认识和掌握事物。
(3)象征性再现模式又称符号性再现模式(Symbolic Representation)它是用人为设计的特征或符号系统再现,相当于皮亚杰理论的前运算后期以及以后的时代,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语言)。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探索中发现 的正误答案同 具反馈价值。
发现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要有适当的教学设计。
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
精心设问、引导和耐心的等待。
发现学习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2
提倡“发现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第五组:六合奏
认识布鲁纳
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在其教育理论中,大力提倡发现学习法。 所谓发现论就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己 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他 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得重 要。在发现学习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学 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发现学习 有助于开发学习者的智慧潜力。他特别强调:“教学 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动作性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相当于皮亚杰的感知
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 它们,以后即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
映像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
算阶段的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像和表象,去表现他们的 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
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
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一直到以后的年代。这时儿童能够 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些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 而且这些符号可以是抽象的、间接的和任意的。当人们达 到符号性再现表象阶段时,仍极大地利用动作性和映像性 再现表象。
2.发现学习论的要点
三个重要观念
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发现法作了详细的描述,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这就说明了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
发现教学法它不是把现成的理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特点:(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直接思维是影像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般靠言语信息。
“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很容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
精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及其丰富的财富。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3)强调内在学习动机. 布鲁纳重视学生形成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
发现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知识就会表现出兴趣。
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内在的兴趣,有新发现的自信感。
(4)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
布鲁纳发现法
发现学习的过程
教师先创 设一情境 ,然后提 出要解决 的问题, 让学生产 生求知欲 望。
引导学生 利用材料, 对解决问 题提出各 自的假想。
学生用讨 论或辩论 的方法发 表对解决 问题的看 法。
在教师指 引下学生 作出正确 结论。
发现学习的特征
学习过程 直觉思维
发现学习
内在动机
信息提取
对发现法的评价
??运用范围有限运用范围有限??发现法过于发现法过于灵活对教师灵活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教学机智能有能有教学机智技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巧耐心等要求较高求较高求较高求较高技技技技??发现法过于发现法过于灵活对教师灵活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技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巧耐心等要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识的正当形式识的正当形式能有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
英国的斯宾塞
“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 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发现法是怎样被提出的呢
发现 法作为一种严格 意义的教学法是 美国认知主义心 理学家布鲁纳( Jerome S. Bruner, 1915-) 在《教育过程》 一书中提出的。
认识布鲁纳
布鲁纳(Bruner,J.)是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 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 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 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 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 “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的模式和理论。
走近发现法
第四组
布鲁纳的发现法
3、以60÷30=2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 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 看看能发现什么?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 60÷30=2 6÷3=2 60÷30=2 12÷6=2 60÷30=2 20÷10=2 60÷30=2 30÷15=2 60÷30=2 180÷90=2 60÷30=2 600÷300=2 4、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完成从具体到 抽象的过渡。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2
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 学 习者:二年级(8岁左右) 材料:积木块。 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 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 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 的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边 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 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记 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 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1
小学数学教学:“商不变的性质”
1、首先,列出一批例式:
6÷3=2 12÷6=2 20÷10=2 30÷15=2 60÷30=2 180÷90=2 600÷300=2 2400÷1200=2 6000÷000=2 2、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 什么这些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 商都是一样的?
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 要视觉表象就能列出方程式。最后当学 生熟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以运 算,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
a2+2ab+b2=(a+b)2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 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x2 )加上两个长方形 面积(1x+1x),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 (12)。 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 形面积的方法,即(x+1)(x+1)。学生很快会 列出: x2+2x+1=(x+1)(x+1) x2+4x+4=(x+2)(x+2) x2+6x+9=(x+3)(x+3) x2+8x+16=(x+4)(x+4)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引导一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提出:1、背景:2 1世纪伊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起来。
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确定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很长的一段时期中,我国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因袭20世纪30年代的原苏联凯洛夫建立的“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一一复习旧课一一讲授新课一一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受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
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转变。
2、理论基础:①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法,又称探索法、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们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以上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生物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引导一一发现教学模式能适应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教学模式的内涵的运用(一)认识布鲁纳布鲁纳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
(二)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追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利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他还强调说:“如果我们要展望对学校来说什么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得问怎样训练几代儿童去发现问题,去寻找问题。
”1、理论背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即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有的研究方法纳入教材内容,并围绕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去探索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
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缺少的。
现在常说的专题探究模式、网络探究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等都可视为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变体,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发展,指导思想上有更多建构主义成分。
2、发现学习的基本观点(1)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建构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习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转化: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检查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是否恰当。
(3)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科本身感兴趣,只有这样,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发现学习”的特征(1)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
布鲁纳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教学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
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2)直觉思维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对学生的发现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所谓“直觉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用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而是要运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虽然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答案,但由于“直觉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因此它就可能转变成“发现学习”的前奏,对学生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3)内在动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
布鲁纳十分重视内在动机对学生学习心向的影响作用。
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反射),而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学生内在动机的初级形式,外部动机也必须将其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起作用。
他说:“儿童的智力发展表现在内部认识结构的改组与扩展,它不是简单的由刺激到反应的连接,而是在头脑中不断形成、变更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布鲁纳反对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张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发现学习法的一般步骤(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4)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于下结论的资料;(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总之,在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
(三)“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当代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其中有些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强调认知、理解的作用,以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1)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3)提倡“发现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5)重视学科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四)发现学习的优势与不足(1)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由于发现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和一定的思维能力。
所以,一般来说,学生的年级越高,越适宜使用发现法。
(2)不足:有些学科诸如文学、艺术不合适发现学习,有些学生不适合发现学习,发现法耗时不经济,不宜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3)限制:学生:忽视学生差异,给基础较差、思维较慢的学生造成较大困难和较强的自卑感;教师:设计要求较高,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较高,大面积的推广受到影响。
学习过程:忽视了学习过程基本特征,事实上并不需要事事发现。
如果都使用,占时太多。
(5)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结构一般由3个阶段构成: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现、概括。
在此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我们科学课的口号是:(动手动脑,认真观察,探究奥妙。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口号中提出的那样,同学们有信心吗?生:有信心。
二、导入师:今天和我们往常上课不一样,有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你们高兴了,老师有点紧张。
为了缓解紧张。
老师先讲个小故事;有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皮球,玩的正高兴,小明一个大脚把球踢进了一口枯井里,这口井又小又窄,伸手也够不到球,这时啊聪明的小刚想出了个办法,顺利的把球取了出来。
大家猜猜小刚用了什么办法拿到球的?生:用水让皮球浮来。
师:你和小刚一样聪明师:可如果小明和小刚他们玩的推是铅球,铅球进去了,还能用这种方法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铅球太沉浮不起来。
师:你们说的很对,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三、新授演示师:同学看,老师这有玻璃的培养皿,把它放入水中,你们认为会怎样?生:它会沉。
生:它会浮。
师:老师现在把他放在水面上?(师演示,浮)生:浮起来了。
师:金老师把它放在水底,它又怎么了?生:它又沉下去了。
师:为什么同一种物体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师: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你放的方法不同。
对了!这就是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浮首先要统一方法,书中就给我两种方法。
大家看屏幕。
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出示课件)师:读的非常好。
活动(一)师,今天为了让同学们能研究更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第一组材料已经放在桌子上了,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生:想师:打开看看。
(纽扣,橡皮擦,蜡烛头,回形针,象棋,乒乓球,泡沫,西红柿,)好了吗?生:看好了。
师:好,这组材料一共有这样八种,我们先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去,先请每组同学预测一下,如果这些物体放在水里的话你们认识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并把你们这一组认识会沉的放一堆。
会浮放一堆。
还要把预测的结果用箭头填在表格里。
生;开始小组讨论。
预测沉浮。
师:可以了吗?哪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分类的结果汇报给大家?生:我们认为:纽扣,橡皮擦,回形针,西红柿,会沉。
(课件)乒乓球,象棋,蜡烛头,泡沫,会浮。
(课件)师:请你先别坐下,我想问问你们组是根据什么预测的?你们认为物体沉浮和什么有关?生:我认为西红柿的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
(板书:轻重)师:其它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小组认为回形针会浮。
师:你有理由吗?生:我们认为回形针比较轻所以会浮。
生:我们还认为象棋也会浮。
因为象棋是木头做的。
师:木头和塑料你们认为会浮都和什么有关系。
和材料有关系。
生:我们认为回形针也会浮。
因为它比较小。
师:哦,也就是说他的沉浮与大小有关了?(板书:大小)生:对。
生:我们是认为纽扣是会浮的。
师:那我把它们放哪里合适呢?怎么办?放中间?(课件)生:我们认为蜡烛头也会浮。
师:有理由吗?生:我认为他很小。
师: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师:要不要试试看。
生:要。
师:实验之前水曹也有话说(出示课件)除此之外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作实验。
(找同学读)现在我们就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活动、汇报)师:现在同学们实验都作完了,哪组来汇报下结果,你有没有新的发现?生:浮的有:乒乓球,象棋,泡沫,蜡烛头,西红柿。
沉的有:纽扣,橡皮擦,回形针。
师:为什么西红柿会浮起来。
你们觉得物体的沉浮和轻重,大小有关系吗?生;没有。
生:有。
师: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来研究。
活动(二)师:把红塑料袋里装的第二组材料拿出来。
打开之前,请把桌面清理干净。
我建议观察一下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
生:大小相同,轻重不同。
(学生说完出示屏幕:1号球,2号球,3号球)师:那他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开始活动)汇报师:可以了吗?发现了什么?生:1号球沉,2号球浮,3号球也是浮。
师:那你们觉得这一组材料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没有关系?生:有师:为什么第一组材料看不出物体沉浮和轻得有关系。
而第二组材料可以看出来。
生:第一组材料大小不一样。
第二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