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 读——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报刊阅读促进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报刊阅读促进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才是扩大和巩固词 汇容量的最好方法。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 是对所学词汇的回顾 , 对新词的推测和学习。学生在 阅读报
具。课堂教学语言是沟通教师和学生情感的桥梁 , 是唤 起学
生情感的催化剂。一名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 努力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 如见其人的感受。在授 课语 言上 , 师可以借 助于歌 曲、 教 诗歌 , 也可借 助于成语典 故、 名人名言 、 历史故事, 甚至也可借助于广告词。通过精彩
种融洽和谐的教学氛 围 , 生也会全身心地投入课 堂教 学
学, 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 . 创立活动兴奋点 , 延续学生情感。人的情感是实践活
动的产物。要想培养学生良好 的情感 , 还必须组织学生开展
丰富多彩 的活动 , 在活动中创立兴奋点 , 使学 生情感 延绵不 断。例如举办历史知识竞赛、 讲历史 故事比赛 、 系列讲座、 创 办历史黑板报 、 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 。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
报刊 阅读促进 高中英语 泛读教学
仝 爱红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引报刊阅读进课 堂的可行性
可或缺的因素 , 符合自己兴趣和需要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增 多对开发每个学生 的潜 能、激发 他们 对学习的兴趣颇有裨 益。 因此, 刊阅读课的开设实现 了学习过程个别化 , 了 报 增加
高中课程标准对 高中毕业生有关。 阅读 技能的要求是 :
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 , 学生可 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
象和语言知识 。 但从内容方面讲 , 所选课文的材料过于单一 , 阅读材料过 于大众 化 ,没有学生感兴趣并想获得的语 言信
息。 因此学生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产生出应有的兴
务应该是综合理解 性的 , 同时 , 设计阅读理解练习也应该 从 对选文整体意义 的理解开始 ,而不是词汇或较具体的内容。

刍议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刍议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教呵争喼刍议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河北省平山县外国语中学郝剑利Key words: extensive,material,comprehensionSummary: At present in most senior middle schools,teachers donJ t attach importance to extensive reading although the General Outline says,“Extensive reading must be particularly i n c r e a s e d I 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ies and skill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teachers may do as follows:1. Take the importance of extensive reading seriously.2. Master the definite purpose for extensive reading essentially.3. Select the reading material properly.4. Us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raining students to read fast and comprehensively.5. Test students’reading scientifically.一、引言在信息发达的当今世界,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进行交流的能力。

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不同的工作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科技人员如能阅读原文的专业书籍、资料,比依赖他人翻译将会省时省力,因为现代科技信息的时间性很强,等待他人译出,往往会贻误时机。

许多出国学习人员反映,听、说并不是最大困难,而阅读速度慢则是最大的困难。

浅议高中英语精读与泛读学习效率提高

浅议高中英语精读与泛读学习效率提高

《长江丛刊》2018.05141浅议高中英语精读与泛读学习效率提高■孙 奕/常州市第二中学摘 要:在高中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泛读和精读的优势,应用泛读的方法快速确定学习对象;应用精读的方式确定学习任务及制定学习规划。

只要学生能发挥这两种阅读方法的优势,就能高效的进行阅读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一、应用泛读抓住学习重点在阅读英语文本时,有些学生看到一篇英语文本以后,没有认真的分析这篇文本的内容,不了解文本的体裁、层次是否适合自己阅读就开始盲目阅读,导致在阅读时出现各种学习问题。

当学生觉得文本不适合自己,放弃了阅读文本时,已经花费了太多的学习时间。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开始阅读以前,先进行泛读,快速的确定学习主题。

以一名学生阅读以下的文本为例:……As the balance of nature was destroyed and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 pandas became less. But at present , the number of panda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段1)教师要这样引导学生开始泛读:第一,快速的浏览文章,锁定关键词,了解文本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内容。

比如学生稍微浏览一下文本,就能了解(段1)描述的内容是讲关于大熊猫的。

如果学生想要了解有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就可以继续阅读;反之,如果发现自己暂时没有了解相关知识的兴趣,那么可以立即放弃阅读这篇文本,选择更适合的文本。

第二,分析文本框架,了解文本的体裁,分析自己是否有学习这种体裁文本的需求。

比如 学生快速的浏览(段1)后,就能锁定文本的体裁就是科普文本,如果觉得需要了解科普文本的写作方法,那么可以继续阅读;反之,可以留待日后闲暇时阅读。

第三,评估文本的陌生词汇及陌生语法的数量,分析阅读难度,了解这一篇文本适合不适合自己学习。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语篇思维模式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语篇思维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直是教学的重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 实
系列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本文探
验) ( 》 教育部,2 3 ( 0 ) 以下简称 《 0 课标》 )更加
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对高 中学生的 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阅读量为例,要 求普通高中毕业生 “ 除教材外 , 课外阅读量应累
丁 文 唐 春香

摘 要 : 提高 学 英 读的 篇思 为了 高中 生 语泛 语 维能力, 教学中 应从三个 把握: 方面 分析句 子结
构 ,把 握 句子 的主干 结 构 ;运 用衔 接 分 析 。保持 信 息 的连 贯 性 ;加 强语 篇 思 维 训 练 , 提 高英语 思维 的辨别 力 。
三 ,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
按照语篇分析理论,导致学习者语篇理解 困 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句型结构。有时读者显然读懂了文章作者 的主要意图,却不能完整、正确地回答某一句话
提出来的问题 。这种困难从宏观上讲是由对句子 的结构不理解造成的。 2 )连贯性。这是指语篇中的语义关联,属于 语篇的深层结构。阅读中语篇连贯性影响着对作 者逻辑推理的理解。 3 )衔接手段。指将句子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 连贯的语篇的方法,属语篇 的表层结构,包括话 语标志,它标 明作者的思想走向。由衔接手段引 起的阅读困难直接影响读者对命题意义的理解。 4 )语境。指语篇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 等情景。语境与语篇相互依存 , 相辅相成。 5 )语篇思维模式。在扫清了词汇和语法障碍 的前提下 , 对于篇幅较长文章的阅读效果取决于 对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这实际上涉及英汉语篇 思维模式 的差异 。 He ( 8) o 1 3 认为,英语篇章结构主要有以下 y 9 三种类型 :

谈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法

谈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法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 想增加学生 的阅读量 , 光靠上课的时间
进行泛读是不够的 , 只有培养学生在课后 自主泛读 的能力 , 才能
达到提高学生 阅读能力的 目标 。 教师可以在课 堂上 多鼓励学生 ,
通过情绪激励法使学生主动进行泛读 ,当学生有一点尝试 和进 步时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另外可以开展与泛读相关的课 外活
谈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法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 中学横垛分校 杨 卉
随着经济 文化 的发展 ,英语成为了一门很重要 的语言 。高 起来不需要纠结某一个词汇或某一个语法点 ,使得学 生在进行
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也成 为了学习英语 的一个重 要环节 , 并 且随 着新课标新要求的 出现 ,学 习英语的侧重点也 逐渐有 了变化 。 通过什么样 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已成为高 中英 语教学中一个热点话题 。因为根据实践证明 ,泛读教学法在英 语教学的 阅读训练 中起 到了很好 的作用 , 同时泛读教 学法可 以 有效地帮助学生积 累知识 ,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 , 进 而有助于
学生提高英语 1 3 语 。因此本文将对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法进行一
个探析 , 内容包括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 的现状和难题 , 泛读教学法 在英语中所起 到的重要作用 以及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 中应用泛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在英语 阅读 中也是这样 。选 取学生感
兴趣 的阅读题材可 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在实施泛读教 学时 , 尽可能选取有 时代感 、 真实性和趣味性 的文章 。如故事 、 寓言 、 童话 、 人物传记 、 科普 小品 、 历史 、 地理 等这些高 中生 比较 喜欢 阅读 的题材。 同时也要适 当选取如新 闻报道 、 通知广告等 贴近生活 的文章 。具有时代感 、 思想性 、 知识性和真实性的文章 可以引起学生 的阅读兴趣 , 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 进而在泛 读时也可 以培养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 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论高中英语报刊课堂泛读激趣教学策略

论高中英语报刊课堂泛读激趣教学策略

论高中英语报刊课堂泛读激趣教学策略摘要:课内英语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交给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阅读方法,包括领略英语标题特点,领略报刊文体特征,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学会随文猜词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报刊;课堂泛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4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好报刊英语泛读课,让学生逐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技巧,就成为英语报刊泛读教学的关键。

课内英语报刊泛读教学应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对某事物的一种积极的感觉,一种自然的喜欢。

兴趣产生于一种愉快的经历。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在效果上有质的不同。

”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育信息。

学家林格伦的一项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心理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0%。

所以在课堂报刊泛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报刊的趣味性,使学生有参与阅读的激情,并从中掌握泛读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领略英语报刊新闻标题(headlines)的特点英语报纸的新闻标题为了起到充分挖掘、提示和评论新闻的作用,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显要的版面引人入胜,而且还经常借助词法、句法和修辞等手段,以简单扼要,立意新颖,精辟动人的文字形式浓缩新闻的基本内容,担任出色的”向导”的任务。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英语新闻标题的长度一般在8-17个词之间,有的甚至更短,最短的只有一个词。

按照英语语法的规则,一般现在时表示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表示现在的特征、状态和真理,但新闻所报道的大多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了让读者对新闻事实有新鲜、生动和现实的感觉,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或现在进行时来减缩新闻事实,表述己发生的事情。

如”us lanches attacks”,“terror hits home”等。

这样可使动词既传神达意又具时间感。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拓展知识面和提升学习兴趣。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一、提前预习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之前,学生可以先进行提前预习。

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和理解。

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课上就能更好的理解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提前预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阅读合作阅读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一起攻克阅读难题。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意见、相互解答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合作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技巧指导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技巧。

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如何从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等。

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时就能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可以开展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阅读作文比赛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阅读活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上几种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提前预习、合作阅读、阅读技巧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提升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广泛阅读方法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广泛阅读方法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广泛阅读方法的应用【摘要】本文将广泛阅读方法引入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从泛读的角度提高阅读的技能,掌握更全面地阅读方法,做到更有效、更直接。

并从课堂实际教学的视角切入阐述了具体操作步骤。

【关键词】高中英语;广泛阅读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评估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以一直以来,英语阅读在各类英语考试中也一直占有相当的比例,广泛阅读引起了高中师生的广泛注意。

1.泛读材料的选择进行泛读练习的第一步就是有教师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等生,所以阅读材料的难度应该适中而不宜太难。

因为选择过难的材料一是不利于学生们阅读速度的提高,而且会滋长他们逐词阅读的坏习惯。

而且生词和难度过大的用法过多出现的话,他们会频繁借助词典并且依赖于教师的帮助。

而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改正的阅读陋习。

所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难度的把握(刘舒生,1991)。

其次,文章内容的选择也相当重要。

我们进行泛读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并且获取相关知识。

如果学生们对文章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的话,他们就很难去从整体把握文章,更不要说去获取那些他们毫无兴趣的相关知识了(刘舒生,1991)。

然而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同,而且由于个人水平的问题,他们阅读的材料的难度也不应该相同。

所以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材。

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上课前要选择大量的阅读材料。

从这一点上来说,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相当大并且有相当难度的工作。

2.泛读练习的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往往只包括一个部分,那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阅读有关材料。

这样做的弊端十分明显:学生们在课前对所要阅读的材料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的准备。

这势必容易造成他们在课堂上对阅读材料的不充分理解。

而且课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复习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读——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1-10-11T11:23:04.33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黎
[导读] 很多老师认为,泛读即广泛的阅读,所以读得越多就越好,而实际上,泛读既是指广泛的阅读,同时也指泛泛而读。

李黎(广汉市第四中学校四川德阳 61830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7-029-02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综合阅读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再想想高考中运用到阅读技能的,不仅仅有阅读的40分,还包括了完形填空的30分和短文改错的10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并且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也是写作得高分的关键。

阅读被提高到了如此高的地位,可谓"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

精读是要逐字逐句的读,逐字逐句的理解意思、结构;而泛读是广泛的阅读,泛泛而读,追求的是阅读的速度和量。

大纲中所强调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泛读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中国英语教学应采用大量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而取代字斟句酌讲解的精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搞好泛读的教学呢?
一、泛读材料的选择
泛读的材料需精心选择,搭配合理,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应对各种文体的泛读材料的能力,根据目前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要求,泛读内容要注意:在体裁的选择上,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各种文体的泛读。

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涉及到科普、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故事传说等题材。

可供高中生泛读的材料有很多,而高中生的时间却并不多,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泛读材料,优化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下几种较好的泛读材料,可供参考:
重视高考的真题。

高考题是命题小组成员精心编制的,经过严格的校对审核,是很好的泛读材料。

2004年到2011年全国高考真题约有140套,每份试卷中的第一篇阅读比较简单,可以供高一的学生阅读,第二篇可以给高二的学生阅读,第三篇和第四篇可供高三的学生阅读。

英文报纸类的泛读材料。

报纸的最大优势在于新,时代性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英语报纸目前有很多可供选择,比如:English Weekly、China Daily、21st Century、Learning English、Student English Times等等。

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程度作出适当的选择。

二、泛读的教学方法
1.泛读技能的培养
在近几年高考中,阅读理解题更加强调对学生的知识面、理解能力以及阅读速度的考察,试题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涉及面更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对阅读理解部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

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 ( 1 ) 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 3 )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 4 )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 5 )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 6 )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要保证阅读的速度,而阅读的速度需要有阅读的技能来保证。

进行泛读教学时应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技能目标的要求,要教会学生在泛读中注意:
1)重视主题句(topic sentence)。

主题句一般都位于一段话的段首,或者一篇文章的文首。

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可以给我们启发和想象,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和内容走向,加快泛读的速度。

2)猜测词义的技巧。

即对生词进行猜测。

根据出题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根据上下文对生词意思进行猜测。

比如,2011年英语高考真题(全国卷)中的68题,68. What does the word "residents"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refer to? A. chickens B. tomatoes C. gardens D. people
看该词在阅读材料中所在的位置:The family's old farm house has become a chicken bourse ,its residents arriving next month.这道题的答案就显然是跟上文中出现的chicken有关的。

第二、根据构词法。

阅读的基础在于词汇,因此掌握基本构词法,例如,前后缀、合成和转化等等,是非常有必要的,由已知的单词,即可猜测出生词的含义。

第三、根据日常经验猜词。

有些生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再借助常识和生活经验就可以猜测出它的词义。

第四、利用从句猜词。

有的生词后面有定语从句或者同位语从句,这两种从句都有解释的功能,根据这个从句,就可以猜出该词的含义。

3)推理判断的技巧。

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与常识相结合,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猜出作者的弦外之意。

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英语中,阅读题49.The underline part "its idea" in Paragraph 3 refers to the idea of____ A. the equipment B. the project C. the digital media D. the physical library 该题便是考查推理判断的技巧。

根据阅读材料中的"…the project is already providing chances for some of the many small new local companies working at the new technologies."推理可知its即是the project。

4)跳读、略读等忽略生词的技巧。

在阅读中,出题人会有意不解释某些单词的含义,从文中其它部分或者用构词法也无法猜出这个生词的意思,这种单词往往不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用不着管它。

这时候就可以忽略不看,继续浏览下文,节约阅读时间,提高泛读的效率。

2.课堂泛读与课外泛读相结合
1)课堂上的泛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精读长期占据课堂,而泛读往往认为应该留在课后,实际泛读不仅仅应在课后进行,还要坚持每天上课都会有一篇文章的泛读,不管是听力课,还是精读课,先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读一篇短文,然后再进行其它课。

课堂上可用自己设计的几个简单的T--F question 、Yes-No question和wh-question,来考查学生泛读的效果。

2)课外的泛读。

课外的泛读更是必不可少,每天花15分钟时间,高一读三篇小短文,这样,一学期下来就积累了几百上千篇的泛读
了,高二上升到每天4篇泛读,高三要求每天读5篇泛读文章。

要让学生知道,一篇泛读要搞清楚的主要问题便是when,where,what,
how, why,带着这几个问题去查找信息,泛读速度就能得到提高,同时进一步提高做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

三、泛读注意事项
1.量不可过大
很多老师认为,泛读即广泛的阅读,所以读得越多就越好,而实际上,泛读既是指广泛的阅读,同时也指泛泛而读。

过犹不及,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本身很重,量过大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继而丧失阅读的兴趣。

采取量少出现多的方法,每天坚持泛读,并对泛读的材料从体裁到题材的进行精心的选择,优化泛读材料,一直积累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2.难易程度适宜
泛读不是精读,内容不可太难,要低于精读。

太难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继而放弃阅读。

要有长远的眼光,做高中泛读的整体安排,从高一到高三,要有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对泛读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任何方法都必须要以学生自身为标准,当学生感觉吃力时,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