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研究背景高中化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也正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本研究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验教学模式的进展。
2. 实验设计:设计适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并进行实验验证。
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评估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
研究成果经过研究和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断更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模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实验教学指南和评价标准。
2. 提供教师培训和专业支持,帮助教师掌握实验教学技能和方法。
3. 鼓励学校为实验教学提供更好的设施和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总之,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教育改革和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马陆育才联合中学王雅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背景1.客观层面(1)有效问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恰当地提问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不但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的场所,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促使教学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
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有效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设计有效问题的策略,创设教学对话的空间,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2)学习是建立在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的。
要使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必须懂得有效问题并自觉实践有效设问。
因为有效问题不仅与即将展开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且方向与终点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教学相长。
(3)初中化学属于一门启蒙学科,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学习的。
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两极分化等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激活不够。
精心设计充满思想的、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持续推进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能让学生获得动脑、动嘴、动手等体验。
回答问题的过程,学生既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还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长期保持这种刺激,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令人快乐的、好玩的事,从而乐学、爱学、善学。
2.现实层面(1)现在的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要手段,教师如能把握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掌握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二期课改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同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把认知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就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桥梁和阶梯。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化学课题申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目前高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学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 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厌倦了学习, 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
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在一定的时间里如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即从学生的成绩表现和能力的发展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理论依据:1、先进的教育思想(1)大众教育思想: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以前高中都是精英教育。
这个转型有很多问题。
根本的转变是: 从学生适应学校到学校适应学生。
(2)终身教育的思想: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制。
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没有到位。
要从关注学生的现在去关注学生的未来, 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应试教育已经猖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教育观, 要从科学主义转向人文主义, 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怀。
3、课程观, 从制度型转向创生型, 从课程表到包含学生等因素。
4、学习观, 从知识学习转向生命发展, 学习是生命内涵的充实和扩展。
意义:1、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 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和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 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
化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南坪中心学校化学课题组陈百顺关继生《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探索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真正做到有效性课堂教学及达到高效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1+1+1”高效教学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作用。
在县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学校的教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将课题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1+1+1”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2、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5、文献研究法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自2011年4月份承担课题后,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人人有任务,事事有人干,从而为实验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下发的专门文件,学习相关理论,体会教育理论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上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论证工作等。
(二)研究阶段(2012年1月—2012年8月)1、问卷调查,及时改进并完善有效教学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和感受最深,为掌握有效教学的进展情况,我们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表,让学生谈问题、进建议。
化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
化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化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研究目的: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的快乐;引领教师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将教学推向科研的轨道,促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课题研究思路的定位:采取课题带动战略,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导辐射整个研训工作,构建以有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也均由课题贯穿,让教师的相互影响碰撞促进大连初中化学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题研究情况:(一)课题培训在课题确定后,如何培训实验教师使其认同课题、引发课题研究意识并产生课题凝聚力呢?我们的作法是:1、解读课题,引发课题意识“有效学习”这一课题到底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什么理论依据,研究的实施计划及具体方案是什么呢?有必要借助于培训,向教师们一一解读。
培训中要反复强调课题的缘起,如“有效学习”课题研究,我们就反复强调过为什么要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呢?因为存在着课改中貌似合理的问题如:虚假繁荣的课;教学中看似正常的问题,如:提问小结中无效低效现象;评价中看似负责的问题,如:经常表扬那些拼体力,拼汗水肯奉献实际上不讲科学,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上的老师,等等一些原因促使我们必须得研究,这样可以使教师产生课题研究的紧迫感,可以开启教师课题研究内驱力。
因为理论是课题可行性的论证,是课题深入探究实践的原理,是对课题研究教师素养的丰盈,实践中的困惑源于理论上的盲失,所以培训中非常重视理论支撑部分的讲解,从系统论到脑科学研究理论;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论到教育心理学情感理论乃至巴特来法则……我们还几次选择与课题相关的近似原理性的知识进行培训,如:开始结束效果图1——表明课上开始和结束的学习效果好,开始结束效果图2——表明课上适当划分学习时段,可提高学习效果,各种感官学习效果图——表明“说”“做”学习效果好于“听”“看”,多种感官学习效果好于单一性学习,学习效果流程图——表明及时复习的必要性等,从中吸纳与课题相关的知识营养,奠定课题研究科学的理论基础。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实用标准文案《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教育背景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2.现实状况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研究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目前,国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
加强课堂建设是深化我校素质教育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高效特色的课堂也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
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是彻底的,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和学校生活,进而改变学生的研究生态;同时,也只有课堂效率的提高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适应规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前期提高课堂效率调研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全校积极加强对新课改条件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构建进行研究,决心从根本上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于是,我校于2011年6月申报了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市教育局批准立项。
3.研究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研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标签:教育一、研究背景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意义新课程改革起始于课堂,理应回归于课堂,课堂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通过研究可以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探索出教师高效教学的方法策略,提炼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精简高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以期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以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较为时尚的两种课堂模式:一是“自主创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是“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转化,有效地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多元建构。
它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更突出学科课程要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体验与感受,以多元互动促进不同差异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建构。
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教育科研成果,先进的教学方法,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气氛异常活跃,这就涉及较为实质的问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到哪些新知识,整合哪些旧知识,提升哪些技能,陶冶哪些性情、升华怎样的世界观,即学生收获是三维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
学生是多个个体组成,使学生有更多收获。
实效是结果,是教学过程决定的)。
本课题就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学习现状),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借鉴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将教法、学法、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媒体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地优化整合,完善并推广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模式。
该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多方位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就是享受,每天都在享受快乐,享受生活。
本课题成功的研究与推广,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学习,都能终生学习,终生发展,促进了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还能凝聚教师的向心力,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由学科研究带动了学校校本研究,扎实了学校整体的教学力量,最终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创设出优秀的学校品牌,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申报单位:立项时间: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质把握不准,过分追求新课程理念,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使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课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实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2009年3月确立了《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X年X 月被重庆市鱼嘴职业高级中学科研室正式立项,本研究从X年X月至2010年5月周期近X 年,现已完成准备阶段,进入实验探索阶段,在本年度,我校课题组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将本年度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本课题研究意义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强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构建有效教学新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会并自觉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强调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堂互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发现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
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成果。
2. 观察法: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课堂互动的过程和问题。
3. 访谈法: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建议。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案例,深入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研究过程1. 收集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框架。
2.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课堂互动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3. 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建议。
4. 分析访谈和观察结果,总结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5.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案例,深入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6.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当前高中化学课堂互动存在以下问题:师生互动不够充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教师对课堂互动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误区等。
2. 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策略和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策略和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思考;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等。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课题基本状况跟着教课改革的不停深入,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并无从根本上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以为,讲堂上基础知识越少讲或不讲、设计的研究问题越多、讲堂上越喧闹、运用的教课手段越多、供给的资料素材越丰富,也就越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课。
明显,这样的教课不过在追求形式上的像“新课程”,在教课工作中也就出现了大批的无效或低效的讲堂教课。
教师很辛苦、学生很难过,学生的各样能力在讲堂教课中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
这是课改一定面对的一个问题,并且还需要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我校教课实质、学生实质和化学学科特点,为促使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特提出《初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课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旨在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讲堂教课构造,面向全体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自学、会学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化学讲堂教课的有效性,形成我校地方特点的教课框架。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经过行动研究,踊跃研究讲堂有效教课操作策略及讲堂有效教课模式,确定有效讲堂有效教课的评论系统。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检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保证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行。
详细研究方法主假如察看法、问卷检查和访谈法、事例研究法、文件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剖析等。
如察看法主要用于察看教师教课行为的表现,并以此剖析、反省教师行为自己行为背后观点的合理性。
①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停探访促使讲堂有效教课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实行有效教课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联合起来。
②文件资料法:经过查阅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实时认识并借鉴古人研究的成就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③检查研究法:经过检查目前教师教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课效率症结所在,找准研究的最正确切进口和有效门路。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执笔:曹军亭)一、问题的提出(一)、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科学有效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为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我校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规律性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课堂,并且不具有学科针对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谈。
但教学策略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导致教学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的。
所以教学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和发展。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某一学科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广华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备先进,化学学科梯队合理。
但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减负增效”背景下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课题结题报告
《“乐学·学会·会学”-“减负增效”背景下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中学化学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课时大量缩减和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正常的化学教学活动,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改变高中化学教学现状需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要求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树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运用探究式与讲授式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然而,在目前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灌输者现象、学生的接受知识容器的状况仍然很严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居于权威性的主体地位,以完成知识教学为第一要务,学生多数只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一味地听教师讲解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学习乏味,效率低下。
二是单一的教学目标。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双基”掌握,而很少关注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特别是对学生双基的掌握过程,存在着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增长而轻知识建构和方法掌握、重问题解决而轻问题发现的现象。
如此教学,学生没有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空间和权利,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没有创新意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的人。
三是呆板的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是中学化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讲授式教学可以节约时间和提高知识的传递速率,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提高知识的传授质量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地运用讲授式教学,忽视探究式教学。
“初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报告
“初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报告我们课题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和我校初中化学教师团队的不断进步。
从2020年以来,不断实践研究,通过严密的课题论证,理论学习,参观考察,大胆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化学教学的开展,使我校化学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
(2)、通过教学方法的指导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再到“善于学习”的发展。
二、课题的原则(1)、探索性原则:要求教师不是把现存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而是要在激发创新兴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学、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开放性原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它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
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创新兴趣,增长创新才干,发展创新人格。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3)、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期望等的顺序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规律、方法和技能。
(4)、自主性原则:坚持自主性是促进创新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创新。
当然,这种自主并不是“放羊”式,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一种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
(5)、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
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 ,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
为使学生学得“扎实” ,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 ,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 。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
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
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高效的教与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有效教学的界定(一)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1、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2、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
3、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二)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1、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
2、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内涵界定:从“教学”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即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从“有效”来看,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有效果——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
有效益——教学目标是否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
有效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产出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扭转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状,使教师的教学在“高效教学”等科学理论指导下走出误区,踏上坦途,真正实现“为学而教” 。
2、通过研究,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寻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操作策略,使教学在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追求有效、高效、优质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树立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使课堂教学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而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4、通过研究,让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促变,在变化中提升。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通过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改善教师的管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出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
①自主探究要有成效。
要抓好定向探究,也就是在关键处探究,要使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形成互助互补,相辅相成。
②合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
合作过程要有组织有分工,还要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
③动手实践落到实处。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和课内外实践性作业。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应优势互补,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感悟。
(2)改善管理行为。
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
学生的参与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
应尽量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即思维的认知参与。
如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等。
(3)改善教学行为。
有效实施事先作好准备的目标和内容,机智处理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也要注意价值引领,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3、“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教学评价策略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这里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
通过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使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现激励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呼唤真诚、个性化的评价,而不是过多是非不分的含混之语或是廉价的表扬,从而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题阶段性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形成课题论文评比和结集、有效教学案例集)等。
1、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 关注影响高中教学的因素及其变化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课堂教改相关成果信息;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科特点,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分项研究,分层次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矫正行动策略,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基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
5、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主要过程1、课题准备、论证开题阶段。
(2013年9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起始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成立学科课题研究组,分解课题研究任务。
撰写课题方案,进行开题并完善研究方案。
深入本校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积累资料,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组成员分析处理调查资料,侧重分析高中化学课堂低效教学的现状与成因,提供调查报告,完成阶段研究总结。
3、过程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
要求课题组成员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课题教学论文;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对课题组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
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4、结题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教案专集。
八.课题研究成果(成果推广及影响)(一)论文集一本。
参与研究的教师积极反思自我的教学,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详细情况如下(论文目录)1.浅谈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 …侯宏泉(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2.高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施的科学探索……………………………………侯宏泉(发表于《科教新报》,报纸未扫描)3.浅谈电解题的解题策略………………………………………………………李承虎(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4.浅谈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李承虎(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5.建设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刘昌友6.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王盛决7.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杨德智8.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一点感悟…………………………………………………杨金凤(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9.浅谈电解题的解题策略…………………………………………………………………李承虎(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10.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陈霞2、教学案例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