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范文期末复习总结计划学习资料.doc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许久没有写伤寒论的东西了,今天写一下伤寒论的厥阴病。
顺便用现代语言解释一下厥阴病的形成原理,很简单呢,初中文化就可以很好理解了。
厥阴病是伤寒论里面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难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难在何处呢?第一不太好理解,后世的解释尤其是中医,简直就像黑话。
其次不好治,寒热虚实错杂。
许多干一辈子的中医生,搞不定这种寒热虚实状况的人大把。
西医对此病,绝对束手无策,我可以肯定的说。
中医除了伤寒论,其他的书,也够呛。
先看几张图:例一例二颜色越红温度越高,越蓝色温度越低。
红色与蓝色相差10°左右。
图三第一张图就是厥阴病体质,现在社会超级多。
尤其女孩子。
第二张是健康的。
第三是温度对照。
厥阴病也有好处哇,就是呢,辩证很容易,只要问一句:腹部或者是脚腿怕冷不?容易上火不?容易长口疮或者是火疖子啥的么?只要是说:哎呀别提了,我腿脚冬天就没有热过,拔凉拔凉的。
脸上还长一脸痘,特别容易上火等等等等等等......恭喜你,已经学会了中医最棘手的,最复杂的,最难治的,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辩证方法。
中医的优势,尤其是伤寒论,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容易吧亲?看例一图,头面部温度普遍35°左右,下肢25,膝盖就更别说,目测低于二十度。
上下温差近15°。
中医称作为上热下寒,形象吧?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伤寒论里面最难的部分,却最容易判断与辩证,问问或者摸摸患者腿脚就行了。
只要身体有的地方寒,有的地方热,就是寒热错杂厥阴体质。
也是当今相当多的中医生们,最头痛的。
所以,判断一个中医生的水平,就在于此,凡是能搞定厥阴病的,都是高手,遇见了就千万不要放过!我估计的很乐观,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不管有证没证非法行医包括针灸康复什么的都算上,假设一万个合格好中医吧。
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生。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一、太阴病提纲:原文《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病机:伤寒失治误治,外邪入阴的首站,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不运所表现的证候。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
寒湿犯胃故呕吐。
胃气呆滞故食不下。
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二、太阴病治疗原则1.太阴病正治法“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三、太阴病本证1、“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本条论述太阴里虚寒证的主症、病机与治法。
自利是太阴病主症之一,由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清气不升所致。
不渴是本条辨证的要点,因太阴主湿,寒湿内停,故以不渴揭示太阴为病的特征。
“脏有寒”是太阴里虚寒证病机的总概括。
在治疗上,仲景提出“当温之”,即温阳散寒,健脾燥湿之义。
原文中未列具体方药,而曰“宜服四逆辈”,即根据虚寒的轻重程度,选用四逆汤、理中汤一类的方剂。
如病情单一,脾胃虚寒,宜投理中汤;若病情复杂,伴肾阳虚者,宜用四逆汤。
四、太阴病兼变证1、太阴病兼表证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太阴兼里实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论》279条)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大黄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本条论述太阴腹痛的辨治。
太阳病当治以汗法,禁用攻下,今不当下而下之,故曰“反”。
伤寒论背诵少阳太阴少阴病-V1
伤寒论背诵少阳太阴少阴病-V1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思路。
其中,背诵伤寒论的三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伤寒论背诵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共分为八十论,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病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背诵伤寒论的三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环节。
二、少阳病少阳病是伤寒病的一种类型,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耳鸣、目眩、胁痛等。
此外,患者还有心悸、口苦、口干、口渴、咳嗽等症状,严重者还伴有昏厥、抽搐等。
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方法,宜用麻黄、桂枝等清热解毒药物。
三、太阴病太阴病是伤寒病的一种类型,又称太阴中风,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腹泻、呕吐等。
此外,患者还有肢体酸痛、无力、口渴、尿短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和中、清热为主要治疗方法,宜用芍药、甘草等和中药物,同时辅以黄连、黄芩等清热药物。
四、少阴病少阴病是伤寒病的一种类型,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口渴、心烦、水肿、腹泻等。
此外,患者还有胸闷、气促、乏力、嗜睡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温阳、散寒为主要治疗方法,宜用桂枝、生姜等温阳药物,同时辅以苍术、附子等散寒药物。
五、总结伤寒论的背诵对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背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伤寒病的病因、病机、病状和治疗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临床。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伤寒论的背诵,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和临床能力。
厥阴病小结
厥阴病小结厥阴病篇共五十六条。
厥者极也,厥阴是阴之极,它比少阴病的阴气阴寒之邪还要重,所以叫阴之极。
由于它的阴寒极盛,所以它也有一个阳气来复的条件,也就是中医常说的阴极生阳、寒极生热的转化。
因此,厥阴篇就和少阴篇是不同的,这两篇的内容不能相混。
由于厥阴寒极生热,阳热来复,所以它有寒热错杂之证。
少阴病则没有,少阴病只有寒极的格阳、戴阳,没有寒极生热,也没有阴极生阳。
厥阴病的寒热错杂证,体现在厥阴篇里就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乌梅丸证,一个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一个是麻黄升麻汤证。
这三个方证虽然都是寒热并用,但是又有各自特殊的方面。
乌梅丸寒热并用,它主要在酸收,所以它能够治蛔厥,能够治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寒热并用,它主要在苦降,所以它治呕吐,是治呕吐的一个最理想的方药。
麻黄升麻汤虽然也是寒热并用,但它能够宣发郁遏的阳热,所以它治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这样的一个厥利,吃这个药要出汗,汗出再解。
这是寒热错杂证,是少阴篇所没有的。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厥阴病又讲究阴阳进退,寒热胜复。
由于它是两极分化,有的时候寒极就生热,热复就有一个太过不及的问题。
同时,寒是代表邪气,热是代表正气,寒、厥和热相互出现,厥多热少,或者是厥少热多,实际上也有点儿像寒热往来。
因此,厥阴篇最大的一个特点,它的厥和热的对比,厥与热的趋向何多何少、何盛何衰,可以辨证阴阳消长的情况。
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厥阴病讲究厥,厥就概括了寒热、虚实等等的不同情况。
张仲景用阴阳气不相顺接这样一个病机来解释厥的机制。
因此,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只要你找出阴阳两个方面盛衰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掌握住厥病的病机,从而得出治疗的方法。
在厥阴篇里有三个厥,第一个是寒厥,以四逆辈治疗为主的,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与少阴病的厥基本是一致的。
在这个基础上,它又提出来血虚而有寒的厥冷,这个在少阴病是没有的,只有厥阴篇有,如当归四逆汤证。
《伤寒论》总结下篇(三阴病篇),帮你构建伤寒体系
《伤寒论》总结下篇(三阴病篇),帮你构建伤寒体系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
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病理机制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
寒湿犯胃故呕吐。
胃气呆滞故食不下。
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治则方药1.太阴病正治法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
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
《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理机制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
一问一答,伤寒学法!(太阴、少阴、厥阴篇)
一问一答,伤寒学法!(太阴、少阴、厥阴篇)太阴病:1、试分析太阴病提纲。
太阴病提纲原文是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是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所导致的疾病。
中焦阳虚,寒凝气滞,或因运化失职,寒湿内阻,气机不畅,故见腹满。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由于中阳不足,升降失职,浊阴上逆则呕吐。
中气下陷,寒湿下渗则见自利。
自利益甚指下利逐渐加重,乃由于呕吐而食不下,使脾胃更伤,气陷更甚所致。
脾胃虚弱,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失职,故食不下。
时腹自痛也是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乃因中焦阳虚,寒凝气滞,或寒湿内阻,气机阻滞所致,常表现为时作时止,喜温喜按。
若将腹满、呕吐、不欲食、腹痛误认为阳明里实证而误用下法,使中阳更伤,脾胃更弱,运化无力,水停食阻,寒凝气滞更甚,可导致胸下结硬。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反映了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太阴病本质,为太阴病主要脉证和共有症状,故立为太阴病提纲。
2、如何理解“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为太阴病最主要症状之一,乃由于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水湿下渗所致。
因无热邪,仅是脾胃阳虚,寒湿内停于中焦,且下利轻,津未伤,故口不渴。
自利不渴不仅可与里热下利之口渴作鉴别,而且亦与少阴病“自利而渴”有别,是太阴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3、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证的鉴别。
此两方同属治太阴腹痛证的汤方。
桂枝加芍药汤证以腹满时痛为主证,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脾虚寒湿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在上证基础上腹痛较剧,或伴便秘。
病机:桂枝加芍药汤证为脾伤气滞络瘀;桂枝加大黄汤证为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
治法:桂枝加芍药汤证为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桂枝加大黄汤证为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方药:前方是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倍用芍药;后方在前方的基础上再加一味大黄。
4、太阳病误下后,可见太阴之“腹满时痛”与“大实痛”,两者各有何特点?其治法、方药如何?太阳病当用汗法,禁用攻下,今不当下而误下,故曰“反”。
《伤寒论》太阴病篇学习摘要
《伤寒论》太阴病篇学习摘要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开处方时,不管病进入少阴、厥阴,随时都顾虑到太阴的问题,始受病在太阴。
太阴就是脾脏,病会进入脾脏,一般来说是胃弱掉的人,中医的观念脾胃相表里,脾胃是后天之主,后天好的人脾胃就很好,免疫系统就是在这里,所以免疫系统始萌在脾胃,吃到食物下来到胃里面,脾脏开始蠕动,胃一撑满把脾脏压小了,脾脏一压小,脾脏的血就跑到胃下方的甜肉,就是胰脏,胰脏一充血时,血就跑到胃的下方,胃就开始蠕动,一蠕动产生热能,胃热起来就开始消化食物,然后把食物灌到四肢为身体所受用,这胃也包括小肠。
有一天胃太弱了,消化力不好,微弱的原因就是脾脏跑到胃下方的血热度不够了,动能不够,食物在胃里面蒸化腐化掉了,可是并没有完全吸收,谷物盖起来发酵后成白白的津液,是人能吸收的津液,如果滤过性病毒跑到脾脏里,食物磨碎没有完全消化,旧的食物停着,新的食物下不去,胃口就不好,脾在横膈膜的中间,脾脏在右边,肝脏在左边,病毒进入三焦淋巴系统还没有好时,就进入脾脏,旧的食物产生的营养,身体又不能受用,这白色的津液越积越多,累积起来,脾湿就越来越大,脾脏就越来越大,一肿大,恶性循环,胃就越来越小,胃被剂小了,所以脾脏大的人会恶心,吐出来都是白色的津液,下利也是湿的、溏的,就是津液没有办法消化,就是西医讲的高蛋白,所以腹水的水都是营养液,因为功能丧失掉了,吸收不了,这功能丧失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十几二十年得病还没有死,把这津液排出去,就是治脾的观念,排津液的同时,要把胃加强起来,胃弱会让脾脏的功能变的不好,脾脏肿大会让胃弱,这是恶性循环,肇事就是先病在少阳没有治好,让它进来,所以平常胃不好的人就要调理好,刚开始就用小建中汤调理,不要等到脾肿大才去治疗。
二百八十七、「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精选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症并治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领一、太阴病纲领(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症状: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剖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
主症:自利不渴。
治法:温中祛寒。
如四逆汤、理中丸。
【剖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
少阴自利,脾肾两虚。
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兼表证(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剖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
(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
治法:发汗,调停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难过时轻时重。
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剖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
主症:腹满时痛。
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
主症:大实痛。
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剖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一、太阴中风欲愈候(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尊长,为欲愈。
【剖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内盛之人感风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
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够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论打印版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伤寒论一、名词解释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
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
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
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
霍,有迅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
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
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
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二)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
(二)愚悟岐黄厥阴病的阳虚与阴虚,寒性与热性。
阳虚,寒性,厥阴病,阴虚,热性,厥阴病。
左边阳虚,右边阴虚,下面的人体红外热成像图,由原作者李洪娟老师提供并授权使用。
在此表示真心诚挚的感谢!文章可以转载,图需要原作者授权,谢谢。
说到阳虚,就是新陈代谢慢,体温偏低,浑身怕冷,胃肠寒,四肢冰,吃凉的不消化,肚子里面不舒服。
现代人多多的。
阴虚就基本与阳虚相反。
在中医的定义中,一般来讲,阴阳只是个象征符号,凡是相对立的,就分阴阳,可以说正负,也可以说AB,只要相反,相对就可以。
虚实,寒热,皆可以用阴阳来代指。
五行也是如此,不过这些不是今天所写的重点。
伤寒论好就好在,没有这些绕口的中医理论。
全是临床操作与实践。
更像是一本工作手册,你照着这书找问题,然后解决,就这么简单。
例如,黄帝内经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这话完全正确,但是在临床上,比方说我小孩子发高烧了,这个热,怎么让他寒之?我们往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理论。
伤寒论就没这些东西,发热很高是吧,39.8°,渴,怕热,蹬被子,一把脉,跳的又快又急,还比较有力,白虎汤主之。
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怎么煮怎么喝,写的很清楚。
只是举个例子,自己有小孩的,有病发烧请去医院找医生!不要照着这方子吃。
因为小孩子病变化非常迅速,如果有耐心,等我写到太阳病篇,会详细的解释。
厥阴病就是寒热与虚实,同时会出现,前面也说了,辩证很简单,治疗很麻烦,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看上面左图,现代人的体质,厥阴病大多是寒性的。
从胃部以下,都是冷的。
厥阴偏热性的少些,但是也有。
我遇见的不是很多。
说到阳虚,中医通常说阳虚水泛,这事情得说清楚,这个水指的是不是现实生活的水。
没错,就是我们天天见天天喝网上大把方子什么红豆薏米南瓜粥能祛湿的那个水,俗称一氧化二氢。
对于寒性的水湿,红豆薏米基本没卵用。
我们的身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所以要详细的了解一下一氧化二氢的一些特性,初中物理知识。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据观察,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可大致划分为两大学派。
一派为广泛认可的辨证论治学派,其主张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理论来辨识疾病的“证型”,代表人物包括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这一派系在中医界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派则是人数较少的方证对应学派,该学派强调辨六经、辨方证、辨药证,代表人物有日本的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以及中国的胡希恕、黄煌、____杰等。
伤寒一词,是古代对包括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特指由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导致的急性病症。
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为严重且普遍的一种,因此伤寒论主要探讨此类疾病的症状、脉象、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秉持整体观念,以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情的急缓进退为治疗依据。
六经理论,即三阴三阳,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三阴经病多属寒、里、虚,治疗上分别适宜温补清;而三阳经病则多属热、实、表,治疗方法则为汗法、下法,至于少阳经病,因其处于半表半里状态,治疗则需和解。
俞根初先生曾言:“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强调六经理论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
无论寒邪热邪,阳明病均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错乱。
阳明与心有密切联系,其病症可能源自心或脾。
心病可引发阳明病,而神志疾病如谵言妄语则与心包受邪有关。
阳明病的脉象洪大,与心脉相似,故阳明经病的主方____汤,实则重在清解心热。
后世医家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入犀角、羚羊角等以清心热。
(2)阳明病与肠胃。
足阳明经主津液,故阳明病常伴有大量出汗,即津液大亡。
大汗后易导致“胃家实”,即排便困难。
此乃正邪交争,试图通过排便驱邪,但若排便受阻,邪气在肠胃内滋生,引发便秘。
三承气汤即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通便排出邪气。
并非所有阳明病皆伴随便秘,而是肠内燥矢、宿食或肠胃功能障碍所致。
(3)太阳病与肺。
太阳病初起,常表现为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如头痛、背痛,有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此乃肺部疾病与太阳病并见的体现。
《伤寒论》总结
《伤寒论》总结一、太阳病(一)提纲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太阳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二)太阳病本证1、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调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适应证:1)头痛,发热,汗出,恶风2)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3)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4)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5)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6)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2、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病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煎服:先煮麻黄。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3、大青龙汤证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38)病机:太阳伤寒兼里热证治法:辛温解表,内清郁热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煎服:先煮麻黄。
取微似汗。
4、小青龙汤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病机: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表里双解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三)太阳病变证1、坏病的处理原则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少阴病病变部位---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以及足少阴肾的经脉。
少阴病的成因--直中和它经而传(表里,循经),“老怕伤害少怕痨,伤害专死下虚人”。
太阳传少阴就是表里传,太阴传少阴就是循经传。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这是太阳病篇里太阳病误治后、导致肾阳虚衰的例子,我们也把它归少阴病范畴,是有太阳传少阴的表里传。
少阴病生理---足少阴肾经,从足入腹,三阴经都是从足走腹到胸,络膀胱属肾。
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太阳经络肾属膀胱,肾经络膀胱肾。
少阴肾经到腹部,穿隔过肺,循喉咙挟舌本,咽痛证可以说是少阴经证。
少阴经分支从肺出,络心就构成心肾既济(水火相交)。
少阴涉及到心脏和肾脏,心为火脏,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
肾主水,主水液,藏精气,内寄元阴元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
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少阴病的基本特征---少阴病是一组心肾阴阳虚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全身性是机能正气衰退的证候。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心肾阴阳虚衰时,全身也会虚衰。
少阴病的证候分类--寒化及热化。
心为火脏,肾为水脏,肾内藏元阴元阳,当素体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涉及阳虚阴盛用四逆汤;阴盛戴阳用白通汤;阴盛格阳用通脉四逆汤;阳虚身痛用附子汤;阳虚水泛用真武汤,还有下利滑脱用桃花汤,胃寒呕吐用吴茱萸汤。
心主火,肾主水,肾中内藏元阴元阳,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出现少阴热化证,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用黄连阿胶汤;有阴虚水热互结证用猪苓汤。
少阴也有经证(咽痛-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或兼证(太少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病的禁忌--禁汗、禁吐、禁下。
少阴病是阳虚证为主,汗吐下不能祛除少阴的邪气,还要损伤少阴的正气,这样病情就恶化,所以少阴病治法应该禁汗吐下、禁攻邪。
少阴病也要禁火劫,火疗是强迫发汗的一种治疗手段,这样发汗过多则伤阴液,少阴病也应该禁火劫。
《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
《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生”,这是网络上的粗略估计。
本文目录:一、厥阴病提纲二、厥阴病本证(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三、厥阴寒证(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吴茱萸汤证)四、厥阴热证(白头翁汤证)好了,下面直奔主题一、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发病机制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
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
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二、厥阴病本证1、乌梅丸证(如果想了解更多乌梅丸,具体可参阅上篇“世人苦“上热下寒”久矣,为此仲圣创“乌梅丸”以济世”)《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史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檗六两方解方中蜀椒、干姜、人参,大建中脏之阳;附子、干姜,功能回阳救逆;当归、桂枝、细辛,含当归四逆汤主药;芩连参姜附,调其寒热复中州斡旋之功,升降之职。
《伤寒论》复习概要
(脾损及肾) 少阴病 太
阳明病 (误治损伤脾阳)
阴
(阳复太过,化燥成实)
病 少阳病 (损伤脾阳)
(误治传变) 厥阴病
太阴病本证 太阴病兼变证
回上一层目录
太阴病本证: 四逆辈 太阴病兼变证 兼表 --- 桂枝汤 兼腹痛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一、少阴的生理 二、少阴的病理 三、少阴病的诊断及分型 四、少阴病治则 五、少阴病治禁 六、少阴病预后
二、太阳之病理:
太阳病是因表气受邪以致营卫失调的病变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成因:外感风寒 病变部位:在表 病变性质:表寒证
三、太阳病的诊断与分型
(一)诊断的依据主要是脉证,经络之症状为辅助据 1.主证:头痛(项强)恶寒 2.主脉:脉浮 3.腑证:小便不利 4.经络症状:项背强直挛急
(二)因感邪性质不同,受邪个体存在差异,一般可分三类 1.太阳中风
寒化证:但欲寐,恶寒肢厥、下利清谷,小 便清,脉微欲绝
热化证:心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少阴病治则:
阳虚寒化证:温经回阳——四逆汤 阴虚热化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五、少阴病治禁:汗、下 六、少阴病预后:
寒化证;阳回则生,阳亡则死 热化证:可有伤津动血、动风之变
七. 少阴病发病规律
太 (误治损伤心肾)
气郁致厥——四逆散证 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咽痛证
猪肤汤证 苦酒汤证
半夏散及汤证
一、厥阴的生理 二、厥阴的病理 三、厥阴病诊断及分类 四、治则 五、治禁
★厥阴病篇主要内容
回上一层目录
一、厥阴之生理:
厥阴之气是对肝及其内寄相火功能的概括。因 肝有藏血、疏通血脉及胃肠积滞之功,而相火有 助肝疏泄,敷布阳气,消除阴寒邪气,保持内脏 温暖安和之功。其功能有三: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3)——太阴病学习计划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3)——太阴病学习计划第四章、太阴病【关于太阴病课程学习计划】《伤寒论》太阳篇178条,阳明篇84条,少阳篇10条,太阴篇8条,少阴篇45条,厥阴篇56条。
太阴篇最短。
表面看太阴病最简单、内容最少,其实并非如此!以内经解释伤寒论,确实是这么认识太阴病的。
他们认为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发展严重了,就成为少阴了(颠倒了仲景观点)。
所以内经派说「一表二里」,一表就是太阳,二里是太阴和少阴。
而我们说「二表二里」,太阳、少阴是二表,阳明、太阴是二里。
太阳篇最长,其原因在学习太阳病时已述,因为太阳篇谈了所有六经问题,所以它最长。
太阴病许多问题在太阳篇谈了,有些又放在少阴篇谈了,更多的内容被王叔和放进金匮了。
太阴病以病位在里的虚寒性的饮、痰、痛、利为主要症候,方证数目众多,仅次于阳明,是经方体系学习的重点。
绝非最短、最简单。
阳明病或太阴病都易现危重症。
阳明病多见波及神志的重证,太阴病则正气虚衰,如果邪盛入里,正不胜邪,治疗一旦迟疑或不得法,就会出现预后不良。
接下来的学习,开始学习无方证条文。
因为太阴篇条文太少,我们要把其他地方的条文也拿过来学习。
其中主要将厥阴篇的一些条文提前学。
厥阴篇共56条,前4条才是厥阴正文,后52条,其实并不属于厥阴篇,而是集中谈脾胃的厥利呕哕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不少就是谈太阴。
还有霍乱篇也主要是谈太阴。
这两部分其实是仲景给整个六经做总结。
我们把它们不含方证的条文都归到太阴中来学习。
我们将学习无方证条文42条。
其中伤寒论太阴篇4条,阳明篇(实际属于太阴)1条,厥阴篇(谈脾胃问题)32条,霍乱篇4条,劳复篇1条。
学完无方证条文,就进入方证,和阳明病一样,太阴病的方证众多。
对于方证的部分,我们将分成1、虚寒、腹痛;2、气虚下利;3、痰饮咳逆、呃逆;4、气滞;5、其它;共五十多个方证。
《伤寒论》学习笔记165
《伤寒论》学习笔记165少阴病篇/太阴病概说/病因、病位、证候特点和分类、禁忌、预后同学们好,我们上课了。
三阴病我们已经讲完了太阴病,现在我们讲少阴病。
⼀、少阴病的病变部位它涉及到⼿少阴⼼、⾜少阴肾,以及⾜少阴肾的经脉,这是我们根据《伤寒论》的原⽂,它所涉及到的脏腑和经络来归纳的。
(笔记者插图:⾜少阴肾经)⼆、少阴病的成因有两种情况:⼀种情况是外寒直中少阴,直中这个词我们已经说过多次了,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发病的,我们就把它叫做直中。
为什么可以发⽣直中呢?这主要是和素体阳虚有关,对于少阴病来说,主要是平素少阴肾阳虚,⼀发病外邪就可以直渡少阴,起病之初,就表现了⼿脚发凉,⾎压下降,精神不振,这样⼀个周围循环衰竭,从中医的⾓度来看,就叫少阴伤寒,⽽少阴伤寒病情⽐较沉重,治疗⽐较困难,西⽅国家每年流感都有⼀批⼈死亡。
哪些⼈死亡呢?年龄⼤的,肾阳平素⽐较虚的,⼀得流感就是⾎压偏低,⼿脚发凉,周围循环不好,很难治疗。
所以西⽅国家,特别是⽩种⼈,⼀有流感的时候,他们都⽐较害怕。
中医有句话叫做“⽼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这主要是指的少阴直中。
对于少阴病的成因来说,也有邪⽓有其它经传来的。
⼀种是表⾥传,⼀种是循经传。
这两种情况最多见。
#表⾥传,表⾥传是指的哪⼀经的邪⽓传⼊少阴呢?太阳之邪传少阴,对于太阳邪⽓传少阴来说,有的是⾃然传经⼊⾥的,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少阴阳⽓⽽太阳之邪传⾥的。
⽐⽅说,我们在太阳病篇就学过这样⼀条“下之后,复发汗,昼⽇烦躁不得眠,夜⽽安静,不呕、不渴、⽆表证,脉沉微,⾝⽆⼤热者,⼲姜附⼦汤主之”。
⼲姜附⼦汤,它所治疗的是⼀个肾阳的突然虚衰,它应当属于少阴并的范畴,这个少阴病就是太阳并误治以后,导致肾阳被伤,太阳之邪乘虚⼊⾥内传少阴的例⼦。
以后我们在讲少阴病的时候,也有不少条⽂提到它的邪⽓的来路,是由太阳⽽来的。
因为太阳和少阴相表⾥,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表⾥传。
#循经传,循经传是哪⼀经的邪⽓传⼊了少阴,我们把它叫做循经传呢?太阴之邪传少阴,答对了。
厥阴病常用方剂学习总结
厥阴病常用方剂学习总结通常我们说,用经方治病或者调理亚健康体质,大约是照着这样的顺序:0.外感表症(没有就忽略)1.先治厥阴;2.再打瘀血;3.治痰饮和水毒;4.补阳(治水毒也可以同步)注:4-1.肾水不足的人、先补足肾水再补阳免得干烧;4-2.水毒湿气卡关的人可同时去湿;4-3.一般被认作阳虚、寒底体质的人要分辨清楚他是真的有寒(睡着了还会脚冷到把自己冻醒)还是自律神经紧张型(醒着手脚冰冷,睡着了会暖回来)的寒,自律神经型的是用龙牡剂/柴胡剂为主,不一定用姜桂附。
我以为这样说大家应该懂才对,但再想一想,才发觉关于先治厥阴的方法,还是得讲仔细一些才行。
因为三阴同病的情况下厥阴如果不调好,其他两个就调不好。
可能病人一补就上火、一清就虚死,甚至瘀血也不能治,今天用破瘀药化开了,下周马上又瘀回来。
因此,治厥阴病,在顺序上,必需放在第一顺位才行。
可是目前网上大多数讲伤寒论的名家们,在讲到厥阴病的时候要么是照本宣科的背书,要么就是见解都不相同。
郝万山老师曾经说过:在公认最权威的的第五版中医教材中,其他五经的病都有本症和变症的解释和举例,唯独到了厥阴篇,稀里糊涂一带而过。
他去质问教材的编辑人员,得到的回答是“大家意见都不统一,没法写”。
其实这也难怪,可能在二十年以前,真正见过厥阴病人的医生也不多,所以积累的临床医案也不够。
但是时代发展很快,过去五六十岁才得的病如今二十多岁就可以得了,这一切还得归功于科技的发展。
在这个大趋势下,厥阴病的患者也是非常普遍,并且这种体质(阴实化火)又是最容易养出癌症的。
若你的身体整个就是一个厥阴病的平台,那么有经验的中医师,多半会想尽办法躲开你的挂号,或设法嘲讽、让你翻脸而弃他而去,因为不想在你身上花无用功。
所以你如果学不会自己搞,你找什么神医当靠山,也很可能靠山会趁半夜就愚公移山跑路了,你不靠自己是不行的。
在此前题之下,谈什么中医好、中医有效?医生只顾着处理病人翻脸都忙不过来了,哪里还会有以临床疗效为中医扬名立万、为中医发声的机会呢?这年头厥阴病体质的人大多都因为不健康的作息规律和心智模式。
什么是厥阴病?学习笔记分享
什么是厥阴病?学习笔记分享伤寒论厥阴病篇,其病位应在肝及其经脉。
但伤寒论书中此篇不独在肝,条文比较复杂,没有章法可循。
故有医家言,此乃千古奇案。
又或者厥阴部分内容较少,故又加入其它杂病的一些条文。
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条文与大家分享。
厥阴病提纲: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郁火上冲。
消渴:郁火消灼津液,比口渴重。
饥而不欲食:郁火犯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
不欲食:厥阴寒邪未退,寒邪犯脾。
蛔虫:喜温避寒而上行,喜钻孔,是上热下寒。
(胆道蛔虫证)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xiu)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躁动不安,是阳虚重症的表现,蛔虫喜温,阳虚不能养蛔,蛔自上窜,不吐蛔是脏厥,吐蛔者是蛔厥。
一吃饭,就呕吐,这是腹中蛔虫闻到了饭的香味,蛔虫上窜而出。
这是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人吃饭时,人的体内会出现唾液增加,胃酸分泌,胃肠蠕动等一系列的反应,这时蛔虫在内作乱,而出现烦呕的症状。
虽然现在大家都很注意卫生,但个别地方也还有蛔虫病的发生。
乌梅丸寒热并用,寒热错杂的腹泻,也可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误治之后,寒盛格阳,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胃中有热所以入口即吐。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的定义是阴阳气不相顺接。
手足凉,阴阳经脉相交于手足,阴阳不相顺接,出现四肢厥逆。
“观其手足,手心是阴,手背是阳,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所以正常人的手足心是热的,手足背是凉的。
”(倪海夏)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一、太阴病提纲(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症状: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解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
主症:自利不渴。
治法:温中祛寒。
如四逆汤、理中丸。
【解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
少阴自利,脾肾两虚。
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兼表证(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
(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
治法:发汗,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疼痛时轻时重。
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解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
主症:腹满时痛。
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
主症:大实痛。
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解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一、太阴中风欲愈候(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内盛之人感风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
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词解】脾家实:脾阳恢复。
【解析】 278- 太阴病转愈。
手足温:太阴为至阴,抗邪力弱,不足以全身发热。
脾主四肢,故。
下利日十余行:脾阳恢复之兆。
187- 太阴病转阳明。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症并治第一节少阴病辨证纲要一、少阴病提纲(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二、少阴病治禁(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解析】太阴病气血两虚,禁汗禁下。
三、少阴病欲解时(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第二节少阴病证一、少阴寒化证(一)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解析】282- 少阴寒化的病机及主症。
欲吐不吐:肾阳虚衰,浊阴上逆,而胃腑空虚。
自利而渴:肾虚不温脾土,泻伤津。
283- 阴盛亡阳。
脉阴阳俱紧,寒盛。
汗出:虚阳外亡。
咽痛:少阴之脉循喉咙。
(二)四逆汤证病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主症:四肢厥逆,身蜷恶寒,自利而渴等。
治法:急温回阳。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场。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
当温之,宜四逆汤。
【解析】 324- 少阴病膈上寒饮及其与胸中实邪之鉴别。
实邪:病初即见手足寒、脉弦迟有力,当吐。
寒饮:干呕,不可吐下。
(三)通脉四逆汤证病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主症:下利清谷,肢厥脉微,不恶寒,面赤。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解析】阳气极虚,故利止脉不出。
热伤津,真阴将竭。
2. 热结旁流,筋伤热炽。
3. 腑气壅塞,土燥水竭。
二、热移膀胱证(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三、伤津动血证(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动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
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解析】 284- 少阴病被火劫伤阴。
294- 少阴发汗致下厥上竭。
下厥:阳衰与下,厥从下起;上竭:血从上出,阴从上竭。
第四节咽痛证一、猪肤汤证(虚火上炎所致。
滋肾润肺、和中止利)( 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客热循经上扰所致。
清热解毒,开肺利咽)(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半夏、鸡子、米醋)三、苦酒汤证(痰浊壅阻所致。
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桂枝,甘草)四、半夏散及汤证(寒客咽喉,痰湿凝聚。
散寒通阳,涤痰开结。
(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第五节少阴病预后一、正复欲愈(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顿,下利必自愈。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解析】脉之阴阳就尺寸而言。
少阴中风寸浮(表受风邪)尺沉(正气不足)。
二、阳回可治证(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三、正衰危重证(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
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症并治第一节厥阴病辨证纲要一、厥阴病提纲(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解析】肝主疏泄,内寄相火。
邪入厥阴,疏泄失常,气郁化火则为上热,肝气横逆,克伐脾土则为下寒。
饥不欲食:肝火犯胃,肝木乘脾。
食入则吐:脾虚肠寒。
不可下。
消渴:厥阴肝火燔炽,灼伤津液。
*** 太阳蓄水:膀胱气化失司,水停气阻,津不上承。
二、厥阴病欲解时(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第二节厥阴病证一、寒热错杂证(一)乌梅丸证病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主症:时作,呕吐腹痛,痛剧手足厥。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
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
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病机:胃热脾寒,寒热相格。
主症:食入口即吐,下利便溏。
治法: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三)麻黄升麻汤证病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
主症: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手足厥逆,寸脉沉迟,下部不至。
治法:发越郁阳,清肺温脾。
麻黄升麻 - 发越郁阳,苓桂术甘草- 温脾,知母黄芩石膏葳蕤天冬- 滋阴清热,归芍。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
二、厥阴寒证(一)当归四逆汤证病机:血虚寒凝,血脉不畅。
主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病机:血虚寒凝,肝胃沉寒。
主症:当归四逆汤证加脘腹冷痛、呕吐涎沫、寒疝囊缩等。
治法:养血温经,暖肝温胃。
(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三)吴茱萸汤证病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主症:头痛、呕吐等。
主症:暖肝温胃,散寒降浊。
(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三、厥阴热证病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
主症:下利脓血便,热证。
治法:清热燥湿,凉肝止利。
方: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第三节辨厥热胜复证(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
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
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
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
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
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
必死。
第四节辨厥逆证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二、厥逆证治(一)热厥1.热厥的特点与治禁(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2.热厥轻证(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
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 热厥重证治法:辛寒清热病机:热盛于内,阳郁不达四末。
主症:肢厥,胸腹炽热,口渴舌燥,心烦尿赤,脉滑。
(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二)寒厥1.阳虚阴盛厥(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析】汗出热不去,知非表证,为阴盛格阳。
2.冷结关元证(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给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