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随着父母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通常是在城市间流动),或在一个地方定居的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儿童。

由于其特殊的身份,流动儿童在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的调查中,我们以深圳市民乐社区的流动儿童为例,开展了一系列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来自深圳市民乐社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

我们共向该社区的400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32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

2.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教育水平等基本信息;•因何原因来到深圳以及在深圳的居住时间等信息。

2)生活状况•调查对象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的医疗、住房及日常生活条件等。

3)教育状况•调查对象的学校类型及就读情况;•对于没有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儿童,其受教育情况如何。

3. 数据分析1)样本基本情况经过统计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年龄段人数占比0-6岁37 11.56%7-12岁99 30.94%13-18岁184 57.5%性别人数占比男172 53.75%女148 46.25%根据表格数据呈现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13-18岁的儿童,其次是7-12岁的儿童。

在性别上,男女比例大体持平。

2)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父母多数从事于生产性工作,收入相对较低,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差。

其中,以服务业和建筑业为主要就业行业。

同时,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深圳的居住环境比较差,缺少基本的医疗、住房和日常生活条件。

以下为详细数据:父母职业人数占比生产性工作282 88.13%服务业54 16.88%建筑业46 14.38%家庭月收入人数占比2000元以下89 27.81%2001-5000元159 49.69%5001-8000元45 14.06%8000元以上27 8.44%3)教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深圳并未入学,且未拥有任何学籍。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淌儿童因为户籍咨询题无法享受与都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将介绍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

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1)背景:流淌儿童是流淌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淌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聆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可以引起更多人对流淌儿童咨询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淌儿童的生存、爱护、进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淌儿童的生存、教育和进展中所面临的突出咨询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淌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淌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经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咨询卷、与流淌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淌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索和探讨流淌儿童生存进展中所面临的咨询题,并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淌儿童的基本事情全市户口别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淌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淌儿童4708人,流淌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淌,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淌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

大多数流淌儿童认为来到**后,日子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视力故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办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治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觉流淌儿童在学习、品格、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出普遍日子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含糊,品格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别脚的现象。

但是,并别是所有的流淌儿童基本上咨询题儿童,流淌日子并且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日子的能力,许多流淌儿童表现出果断、顽强、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欢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因此,我们既别能过分渲染,把流淌儿童看成是咨询题儿童、悲伤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别能藐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咨询题,对他们采取漠别关怀的态度。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流动儿童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动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也存在不足和空白之处。

本文将从流动儿童的概念、现状、教育、健康和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

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他们常常需要随父母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

研究流动儿童问题对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如教育公平、社会融入等。

本文将综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文献综述1、流动儿童的概念与现状流动儿童是指因父母工作原因而在城市暂居或流动的儿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约为2.4亿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约1800万人。

这些儿童大多来自农村地区,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他们面临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挑战。

2、流动儿童的教育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

研究显示,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入学率较高,但他们在城市的就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流动儿童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

3、流动儿童的健康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由于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流动儿童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流动儿童的营养不良和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而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加强健康教育、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等。

4、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歧视和排斥。

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往往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

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

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对流动儿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福利保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成长的品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1.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福利保障流动儿童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很难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福利保障。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发动社会资源,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福利保障。

例如,在城市中开设流动儿童专属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健和医疗服务,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 社会工作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精神和心理支持由于家庭的流动性和贫困,流动儿童常常会面临精神和心理的困扰,由此可能导致学业不佳和与人交往的困难。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儿童心理服务,帮助流动儿童解决精神和心理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同时,社会工作还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交往技巧,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3. 社会工作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稳定和流动性,流动儿童往往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工作机会。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儿童职业技能培训和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职业规划,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走出困境,改善自身环境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儿童安置和生活服务,帮助流动儿童走出困境,改善自身环境。

同时,社会工作还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和家庭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彼此信任的关系,提高他们接受社会支持和帮助的能力。

总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福利保障,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改善自身环境,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的探究

当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的探究

社区融入:流动儿童 将更好地融入城市社 区,成为城市发展的
重要力量
学校融入问题的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政府 将出台更多政策, 支持流动儿童接 受平等教育。
教育资源均衡: 通过优化资源配 置,逐步实现城 乡教育资源均衡 发展。
社会关注度提升 :媒体和公众将 更加关注流动儿 童教育问题,推 动问题解决。
学校改进措施: 学校将采取更多 积极措施,促进 流动儿童的融入 和全面发展。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积极 参与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教 育的质量和效果。
推进教育公平:打破地域限制, 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 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
育。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更具体的 政策,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 教育机会和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化的 教育模式,满足不同背景和需 求的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未来展望:探讨如何进 一步推广和应用成功案 例的经验,为解决流动 儿童学校融入问题提供
更多思路和方法。
流动儿童学06校融入问题
的未来展望
未来流动儿童的发展趋势
教育公平:流动儿童 将享有更多平等的教
育机会
社会支持:政府和社 会将加大对流动儿童
的支持力度
家庭教育:流动儿童 的家庭教育将得到更
多关注和重视
学习困难:由于 缺乏城市教育资 源,流动儿童在 学习上存在困难
心理问题:由于 生活环境的改变 和家庭背景的差 异,流动儿童可 能会出现自卑、 焦虑等心理问题
社交障碍:流动 儿童在新的学校 环境中可能难以 融入,与同学建
立良好的关系
文化差异:流动 儿童可能面临城 市与农村文化差 异的问题,影响
其学校融入
当地居民交流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动儿童因为户籍问题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将介绍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1)背景: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动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动儿童的生存、教育和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通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问卷、与流动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和探讨流动儿童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全市户口不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动儿童4708人,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动,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动儿童中,男女各占%和%。

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来到**后,生活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家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方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管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出普遍生活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是问题儿童,流动生活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渲染,把流动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可怜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不能轻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旨在探究小组工作如何促进流动儿童在社区的融入和发展。

首先介绍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定义与特点,然后探讨了小组工作模式在融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分析了小组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最后讨论了小组工作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探讨了其对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小组工作模式,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支持和帮助。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有望成为促进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探究、定义、特点、作用、实施方法、效果评价、推广、应用、社区发展、促进、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那些因家庭原因或其他各种原因而不定期居住在某一地点的儿童,他们经常面临着缺乏稳定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的问题。

这些流动儿童通常会出现适应困难、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等现象,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流动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小组工作模式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中的作用,探讨小组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法以及评价其效果,为推广和应用小组工作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社区教育水平,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通过深入研究流动儿童的特点和社区环境,分析小组工作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中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情况。

通过研究小组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小组工作模式,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和发展。

该研究旨在为提升流动儿童在社区中的融入度和发展空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完善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服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

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

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篇一:流动儿童工作小结安丰营卫生室XX年度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总结为切实落实安宁市疾控中心的流动儿童管理有关精神,消除辖区内儿童免疫空白,按照《免疫规划服务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将辖区流动儿童纳入了常规管理。

具体情况如下:一、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适龄的流动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1、结合每月两次的定期定点常规基础免疫和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对辖区内适龄流动儿童进行了拉式的调查摸底。

认真核查了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全年度我辖区流动儿童88名,完成了88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证建卡率均为100﹪,单苗接种率为100﹪。

2、全年迁出流动儿童58人。

二、取得的成绩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取得的成绩1、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及积极宣传,辖区内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很是认可,能够做到按时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

对预防接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主动询问接种疫苗的有关信息。

2、流动儿童聚集地形成的预防接种氛围能很好的影响着适龄儿童的家长,促使每位适龄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

(二)存在的问题1、流动儿童家长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儿童预防接种意识极其淡薄;2、有的流动儿童居住地变动周期短,这给儿童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

2、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其知晓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无论居住在何地,都要带孩子接种疫苗,变动地点要及时与当地预防接种服务单位联系,以便于通知接种疫苗。

3、对预防接种完成好的家长给予积极的表扬,鼓励其动员周围对预防接种服务淡漠的同伴按时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

4、加强学习与培训。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流动儿童管理的质量与开展,计划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工作人员每月的业务学习中去。

安丰营卫生室卫生室XX年12月31日篇二:沅陵县XX年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沅陵县XX年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活动的繁荣,带来了流动儿童的大量增加,该部分儿童的预防接种成为免疫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共3篇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共3篇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共3篇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1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流动儿童问题在社会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那么,这些流动儿童在社会中的融入到底是怎样的?如何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呢?一、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爱和支持。

但是,由于他们经常需要更换居住地和学校,常常失去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这些孩子经常亲身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感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

流动儿童往往感到自己处在社会边缘地带,其社会认同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受到影响。

他们需要经历良好的教育,以了解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许多国家即时面临的问题。

由于经常需要更换学校,他们很难获得适当的教育和学位。

许多流动儿童也无法享受到公共教育。

这导致了流动儿童越来越难以融入社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建立具有流动性质的学校,并为流动儿童提供教育援助。

三、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是人们关注的另一个方面。

由于自身经济状况、家庭因素、教育状态等差异,流动儿童在融入社会时存在一定困难。

许多流动儿童很难找到工作,失去了成为自立人的机会。

更进一步,许多流动儿童无法适应良好的社交环境,难以适应他们所处的社会,也不知道如何与当地人交往,建立合适的社会信任关系。

因此,为了帮助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提供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儿童发展项目等,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交技巧和社交智能。

四、流动儿童的社会作用尽管流动儿童在面临许多挑战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但他们在社会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甚至富有潜力。

在中国,流动儿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流动,促进了各地区的有序转移。

此外,许多流动儿童在农村地区的家庭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和社会角色。

这些孩子在家庭、社区和学校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新疆流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新疆流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年第4期流动•留守青少年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新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服务”项目为例艾丽菲拉•阿克帕尔(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随着乌鲁木齐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陌生城市的社区生活,他们的子女成为了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在新环境的融入中面临着种种困难。

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X社区115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调研发现该社区流动儿童存在学习、心理及社区融入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立足于流动儿童所处的微观、宏观系统,综合采取个案辅导、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干预等方法,建立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并且根据对项目成效的分析,提出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介入流动儿童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以此提升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策略。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工作;生态系统视角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一、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乌鲁木齐发展最快,从而导致乌鲁木齐流动人口迅速增长。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为311万人,其中登记流动人口数达86万人。

社会流动规模愈来愈大最直接的结果是形成了流动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流动儿童文章编号:2095-9303(2019)04-0019-08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教育资源匮乏、医疗卫生条件薄弱等问题,本文着重研究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

综合学者们已有的研究,社会融入是指那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与特定社区或文化中的个体、群体之间进行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生态系统理论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试图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持续的适应环境,并与环境的众多层面系统交换的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所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中,强调人类的发展不是在真收稿日期:2019-04-29作者简介:艾丽菲拉•阿克帕尔(1994—),女,新疆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新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8级硕士19空中所进行的,而是从多层面与社会环境进行系统交换的过程。

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

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

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渐渐形成举家迁移的模式,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社区融入视角出发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根据社区资源特别是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重要作用,提出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提高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

标签: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社区融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一、前言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巨大的转型浓缩在几十年间完成。

使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流动的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流动人口的子女进入城市后对城市的适应性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就是社区。

通过拓展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环境,发挥社区的融合作用,促进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

(一)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将流动儿童少年定义为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本文根据《儿童权利公约》中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将“流动儿童”界定为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流动进入城市并在流入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概念界定人类行为发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具有多样性的背景中,在这样的背景中,人们有着对需要有效回应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需求,对个体、家庭和群体的需求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被称为适应。

适应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互动与对资源的需求上。

流动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身份由农民变为农民工,但却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市民,农村户籍未产生变化,因此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福利待遇。

流动儿童一般跟随父母聚居在城市边缘地带如城乡结合部,环境上的改变和资源的匮乏,使得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上有一定困难。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浅析摘要:虽然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完善,但城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本文关注了流动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就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提出了社会工作领域可供借鉴的五种发展方式。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流动人口呈家庭化出现是近几年来人口流动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些逐渐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城市移民即城市流动儿童便出现了。

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流动儿童应该享受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却没有了保障,一时间他们仿佛成了这个社会的边缘人,享受不到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利-接受平等的教育,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的未来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平等教育成为了城市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一)受教育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显示,通过我国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升高,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没有太大差距,普及程度比较高。

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多数父母选择让孩子在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的民办学校学习。

因此,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并且随着年龄增长与城市本地儿童受教育程度差距不断扩大,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在初中毕业后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

(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分析流动儿童教育权的保护相对于城市儿童的弱势地位不言而喻。

进城务工群体是城市里面的低收入群体,凭借他们自身的经济实力很难弥补和城市儿童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

1、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城乡学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客观上拉开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差距。

不少流动儿童在家乡念书中途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有的跟随父母流连在各城市之间,城乡学校教育、不同的城市教育存在断层,来到城市学校就读后,他们很难适应新学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很难跟上班级进度,导致流动儿童成绩相比城市儿童相对偏低。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实务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实务探索

四、研究方法与发现
1、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 析法梳理相关研究,明确研究问题;其次运用调查法了解J社区流动儿童的现状 及需求;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效果。
2、发现与介入策略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J社区流动儿童在教育、社交和家庭支持方面存 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研究发现,J社区流动儿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资源不均衡:流动儿童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存在较大差距,部分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
(2)社会交往困境: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等差异,流动儿童在与当地儿童 交往过程中存在障碍,导致社交圈子相对狭隘。
(3)家庭支持不足: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忙于工作无暇 孩子成长,家庭支持力度不足。
(3)家庭支持体系构建:社会工作者可提供家庭辅导服务,帮助流动儿童 家庭解决教育、生活等问题。同时,搭建亲子沟通平台,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与支持。
五、对比分析与方案制定
对比分析上述介入策略,发现每种策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动儿童面临 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策略。建议政府部 门、学校和社会工作者联合制定综合方案,确保各项介入策略的有效实施。
背景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困境儿童,包括孤儿、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这些儿 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心理困扰、教育缺失、家庭暴力等。然而, 现行的社会福利体系尚不完善,无法充分和解决这些儿童的困境。因此,社会工 作的介入成为必要手段,以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和支持。
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保护的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 种技术。个案工作侧重于为单个儿童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服务,包括家庭走访、 心理辅导、资源链接等;小组工作则注重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儿童在互动中 获得支持、成长和改变;社区工作则强调调动社区资源,促进儿童与社区的融合, 实现社区照顾。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流动儿童是指因为特殊原因无法享受到固定家庭环境的儿童,常常是由于父母工作的需要而随着他们居住地的改变而频繁流动。

他们常常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包括教育、医疗、心理健康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帮助流动儿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流动儿童社区,即提供临时居住和支持服务的社区。

本文将探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

小组工作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它通过组织流动儿童社区成员之间的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的交流、合作和互动,以实现更好的社区融入。

小组工作模式的核心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通过诸如小组讨论、小组项目等方式,来提升流动儿童社区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社交能力。

小组工作模式可以促进流动儿童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流动儿童社区成员通常来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他们之间可能会存在语言和沟通障碍。

而小组工作模式可以提供一个平等和包容的环境,使得流动儿童社区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促进社区融入。

小组工作模式可以帮助流动儿童社区成员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交能力。

流动儿童常常在家庭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成长,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

而小组工作模式可以提供一个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使得流动儿童社区成员可以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他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如何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他们日后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小组工作模式可以促进流动儿童社区成员的自我认同和社区归属感。

流动儿童经常面临着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问题,他们可能缺乏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而小组工作模式可以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身份认同的机会,使得流动儿童社区成员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

通过小组活动,他们可以与其他社区成员建立起联系,并共同努力实现社区目标,从而增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流动儿童是指随着父母工作、学习等原因在不同城市之间频繁迁移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学校适应、社会融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难。

流动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对于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显得愈发重要。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是指在流动儿童所居住的社区中获得认可、融入社会网络、接受支持和服务的过程。

社区融入对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发展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社区融入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探究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小组工作,可以促进流动儿童与社区的融合,提升他们的融入感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流动儿童现状分析、社区融入的重要性、小组工作模式探究、案例分析和模式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流动儿童在社区融入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他们需要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探究小组工作模式,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加系统和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小组工作模式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建立有效的小组工作机制,可以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小组工作模式还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研究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探究小组工作模式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流动儿童现状分析流动儿童是指因跟随父母务工或其他原因而频繁变换居住地的儿童。

他们通常生活在农村、工地等流动性较强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较为不稳定,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学校之间频繁转换,容易造成学业上的落后。

由于父母经济压力大,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可能较低,缺乏良好的饮食、住宿和医疗条件。

流动儿童的自我探索

流动儿童的自我探索

流动儿童的自我探索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之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跟随父母的脚步,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

这些孩子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长,面临着许多独特的挑战和机遇,而他们的自我探索之旅也显得尤为曲折和艰难。

流动儿童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们可能因为父母工作的变动,频繁地更换学校和居住环境。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老师、同学和周边的环境。

这种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很难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也容易在学习上产生脱节。

然而,正是这种流动的生活,赋予了他们更强的适应能力。

他们能够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产生思考。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自我认知是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他们常常会在“故乡”和“他乡”之间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里。

在老家,他们是离开的游子;在新的城市,他们又被视为外来者。

这种身份的模糊,让他们在自我认知上陷入困境。

_____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已经三年了。

在学校里,他总是觉得自己和本地的同学有些格格不入,他想念老家的小伙伴和熟悉的山川田野。

但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老家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他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流动儿童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比如,在一些城市居民的眼中,流动儿童可能被贴上“没素质”“学习差”的标签。

这种负面的评价,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不敢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

但也有一些流动儿童,能够在逆境中奋起。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比如_____,她虽然来自农村,但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流动儿童也可以很优秀。

家庭在流动儿童的自我探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策划

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策划

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策划流动儿童小组是指那些由于家庭迁居、家庭贫困、自由生活等原因而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社会化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儿童群体。

关注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能力就成为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文提供一个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策划,为义务机构和志愿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1 目标1.1 帮助流动儿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2 促进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3 培养流动儿童的社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4帮助流动儿童适应正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2 策略和方法2.1 信息和宣传:通过学校、社区和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普及儿童权利和相关知识,提高社会教育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关注流动儿童群体,提供帮助和资源。

2.2 成员组织:成立教育、心理、医疗等专业人员、青年志愿者和家庭教师等志愿者,与学校和家庭密切联络,提供心理援助、咨询、医疗服务等帮助。

为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社会网络和资源,帮助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

同时组织流动儿童参与义务活动、社区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培养其社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列出个人、群体及计划目标与儿童参与目标,给儿童逐步引入,让他们有主动掌控机会。

3 实施方案3.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手机、微信等媒介渠道宣传、普及流动儿童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关注度。

建立良好的公众服务平台,为流动儿童提供便捷的教育、医疗、心理等服务资源。

3.2 创设宣传栏目,为流动儿童提供儿童权利、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资讯、知识交流平台。

鼓励流动儿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心得体会、作品、社会经历等,促进互动交流,提升自我认知。

3.3 成员组织: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供咨询、医疗、心理援助等服务,帮助其得到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成长环境。

3.4 推动流动儿童参与义务活动、社区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作为广泛的参与促进其社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发展的途径,帮助流动儿童自我认知、个性特长发展和心理成长。

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

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

24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2.244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①雷大霞(宜宾学院法学院 四川宜宾 644007)摘 要:文章以广东省中山市L社区中的流动儿童与父母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前期主要运用访谈与文献的方法收集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现状和困境进行探析。

在社工专业助人价值理念指导下,开展亲子平行小组,全面剖析小组实践过程,寻求社工介入此问题的模式创新。

最后评估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提高亲子沟通状况方面的效果,并尝试给出建议。

关键词:亲子平行小组 城市流动儿童 亲子沟通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244-02①作者简介:雷大霞(1989—),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出现了家庭化的趋势,流动儿童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流动儿童所面临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入学、托管、城市融入等方面[1],而深入流动儿童的家庭,探索其亲子关系互动的实务研究相对较少。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重要的一种互动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影响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外在表现。

当流动儿童面临适应问题时,充分的亲子沟通是一个有效的资源,可以帮助流动儿童正确认识问题,恰当解决问题。

相反,不良的亲子沟通可能不利于流动儿童的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2]。

亲子平行小组,是指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小组活动,被分成两个小组——孩子组和家长组。

两个小组虽然分开,但活动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小组活动主题也是一致的,只是小组活动地点不同。

通过孩子组和家长组之间互相配合的小组活动内容、活动进度以及跨小组联合活动等,借由孩子和家长的积极体验,既促进孩子的发展,又让家长有所收益,学习并掌握了亲子互动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技巧[3]。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

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聚集在城市的边缘和各种社区中。

这些儿童的教育、生活和成长环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满足这些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社区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对他们进行关注和帮助。

其中之一就是采取小组工作模式。

小组工作模式是将人员组织成为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共同的努力,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中,小组工作模式可以帮助提高社区工作者和儿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发展。

具体来讲,小组工作模式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小组成员的优点互补性。

每个小组成员的特点不同,必须根据其个人特点来调配岗位和任务,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2.小组成员间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小组成员必须互相协作,密切联系,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3.灵活的组织架构。

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达到更好的效果。

4.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

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积极沟通和交流,互相分享信息,为小组成员提供支持和协助。

通过小组工作模式,社区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同时也为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能够展现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平台。

同时,小组工作也有助于促进社区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提升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水平,打造更为和谐、稳定、可持续的社区发展。

总之,小组工作模式是促进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建立合适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员,制定合适的任务,积极沟通和合作,才能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更好地帮助儿童成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深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探索彭佳慧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现状及需求情况,认为流动儿童面临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社区融入等诸多问题,在个人、朋辈群体、家庭及社区层面存在需求。

以深圳市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内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从社工的角度出发,运用小组工作的手法,设计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个人+朋辈+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小组工作模式,在6个小组案例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的预估困难和应对计划。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案设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

其人数不断增多,伴随其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需求与问题也不断增多,如在其流动的过程中,面临着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社区融入等诸多问题。

流动儿童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生活社区,面对新的成长环境,既新鲜又陌生。

[1]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他们的社区融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以儿童发展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和个别个案访谈的方式进行介入,帮助流动儿童树立社区融入方面的自信心,为其搭建流动儿童朋辈群体交流的平台,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提升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在深圳市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项目的实习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走访工作,收集了关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论文的方案设计奠定了需求基础,在社工介入后,以最直观的方式观察组员的变化、评估组员的成长情况,使得介入过程与评估结果更真实。

[2]一、流动儿童组员社区融入现状及需求情况(一)小组成员基本背景及社区融入情况小组成员是来自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内的流动儿童,在他们迁入坪山生活前,大都是留守在老家,其父母均是坪山新区大工业区的企业工作人员。

为了进一步了解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内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情况,社工在机构督导的支持下,制作“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现状调查表”。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现状,主要是从个人层面、朋辈层面、亲子关系层面、社区适应与熟悉等方面进行调查。

对坪山新区流动儿童采用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50份,共回收问卷633份,有效问卷62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

用统计软件SPSS获得统计数据(以下图表的数据统计中,若合计和百分比不是625和100%的,当中的数据差和百分比差为有效问卷中的部分缺失值,因缺失值数据小,可忽略不计),并对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坪山新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现状。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据统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9—16周岁。

男性所占比例为58.1%,女性所占比例为41.8%,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男生比女生稍多,见表1。

从图1中对调查对象的就读年级分布统计来看,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4—10年级,结合图1和表1可推测,大部分调查对象是从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随父母来深生活。

关于调查对象对自我能力的整体评价,从图2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好,有约为1/4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郁闷的时候比开心地时候多,也有相当部分的调查对象比较自卑,还有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缺少帮助与支持。

2.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经常接触的群体是家长和朋辈。

可见,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的支持群体主要是朋辈,但也有相当部分的调查对象朋辈支持网络欠缺。

3.调查对象的家庭生活环境分析与父母有效地了解与沟通,父母的正确引导,对处在中小学就读阶段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由表2可看出,调查对象与父母之间有谈心的为83%,亲子之间能够保持最基本的沟通和交流,但是频率不大,有些重要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进行,有16%的调查对象没有与父母谈过心。

图5显示了本次调研中父母辅导子女学习时间的分布情况。

大部分调查对象中,父母辅导学习的时间是1小时以下或者没有,可见,来深建设者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调查对象的家庭生活条件整体上较好,但他们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不多,父母辅导其做作业的时间也不多。

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或者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导致家庭亲子沟通与交流不畅。

4.调查对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调查问卷中对主观题的审阅和困惑类型的统计,得出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55.7%的调查对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际交往,9.3%的调查对象面临学习上的困惑,5.4%的调查对象面临自我认识的问题,13.4%的调查对象面临家庭问题,12.6%的调查对象面临社区熟悉与适应问题。

根据社工对问题的分析,调查对象面临的学习问题包括学习压力、升学困惑、学习态度等;人际交往问题有与朋辈群体之间的相处困扰和朋辈支持网络薄弱等;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有自我优势认识不足等;家庭问题有亲子沟通不畅、亲子互动机会较少等问题;社区熟悉与适应方面的问题有缺少了解社区的机会;其他问题包括本地人与外地人的教育公平问题、与本地儿童缺少相处问题、学校管理制度的适应问题,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经济问题等。

(二)小组成员的问题及需求预估社工根据前期对小组成员的家访情况,对小组成员的问题及需求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个人层面流动儿童由于长期留守在老家,其受教育水平、成长的环境都保留着留守地的特色。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均会出现自信心不足、自卑情绪浓重、焦虑等问题。

流动儿童有强烈的社区融入意念,但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造成各种不利的境况。

流动儿童需要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适应方面的优势,提升其自信心,缓解其在社区融入方面的焦虑紧张情绪。

2.朋辈群体层面迁入新的生活环境后,有的流动儿童不仅保留着与老家朋辈群体的联系,也面临着迁入地朋辈关系的建立。

但由于各种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的差异,流动儿童在朋辈群体关系的构建上,存在着缺乏了解、沟通不畅、风俗习惯各异的问题,导致其新的朋辈关系很难构建,其需要建立朋辈群体关系的机会与平台。

社工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相互认知、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流动儿童朋辈群体之间的认识、互动、交流与互助,为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搭建良好的朋辈关系,促进其对迁入地的社区融入。

3.家庭层面流动儿童来到迁入地后,在各种社会支持网络还未建立之前,他们的各种需求的满足均是依赖其父母。

流动儿童重新回到父母身边,需要一个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缓解亲子之间的疏离感;流动儿童家庭之间也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得亲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

4.社区层面面对新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既好奇又陌生,流动儿童期待对迁入地的熟悉与适应,却又缺少熟悉与适应社区环境的机会与平台。

流动儿童需要与家人、朋辈、本地儿童之间共同参与迁入地的熟悉与适应,了解社区内的文化、便民服务点等,促进流动儿童对社区环境的熟悉与适应,消除流动儿童对于迁入地社区的陌生感,培养流动儿童的社区责任意识,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提升流动儿童对于迁入地社区的归属感。

[3]二、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实践通过对小组成员需求和问题的分析与评估,参照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的一般类型,可将本次小组工作——关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的性质定义为教育成长型、互助交流型,[4]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每周1次,分6次进行,每次90分钟。

根据前期的报名者信息,对每一名报名者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其需求,结合小组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小组成员名单。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相见恨晚”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1.方案的实施第一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帮助组员彼此认识、熟悉,相互信任;(2)明确小组活动的意义;(3)小组契约的建立和组员间的认识。

此节小组活动的时间为90分钟,小组主要围绕组员的相互认识、小组主题的介绍、小组契约订立等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为流动儿童建立起一个社会交往的平台。

为了消除儿童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社工开展了一系列的游戏,称之为破冰游戏,如让“大风吹”“自画像”等。

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流动儿童由于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普通话不标准。

社工依次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希望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流动儿童在社区融入方面的自信心。

破冰游戏消除了组员之间的陌生感,使得组员之间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在“自画像”环节,组员相互认识,知晓他人的名字及特征;在社工的引导下,组员认识了此次小组的目标、主题等;在社工的引导下,组员共同订立了小组的契约,培养了组员的责任感。

社工在此节小组中,承担了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小组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引导与示范小组环节的开展,引导组员相互认识、分享在小组中的收获与体会,引导组员订立小组契约,培养组员的责任感。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原来我这么美”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1.方案的实施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帮助组员认识到信任的力量,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2)使组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3)挖掘小组成员自身改变的意愿;(4)引导组员认识到自身的适应优势。

小组活动的时间为90分钟,主要围绕组员在社区融入方面的自我优势寻找等方面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社工通过前期的走访与需求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群体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情绪浓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在迁入地社区的生活。

社工运用优势视角理论,设计此节小组,通过游戏、问卷调查的形式,让组员认识到自身的优点,提升其社区融入的自信心。

社工在此节小组中承担了引导者、示范者、组织者的角色。

社工引导组员进行小组的各个环节,引导组员进行自我优势的认识。

社工示范游戏的开展,使组员掌握游戏规则。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爱是一种团结的沟通”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1.方案的实施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增进流动儿童朋辈群体间的交流与互动;(2)增进流动儿童朋辈群体间的信任;(3)使朋辈群体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小组活动的时间为90分钟,主要围绕组员在社区融入方面朋辈关系的构建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通过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使流动儿童感受到团体的力量。

社工根据流动儿童组员的年龄特征,设计适合其需求的游戏,为其提供一个可以互动的场所,促进流动儿童朋辈间的互动。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组员之间变得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了。

通过与流动儿童家长的交谈,组员在参加此节小组后,助人和团结他人方面有较大改变,为流动儿童良好的朋辈关系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为了爱,我们和孩子一起飞翔”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1.方案的实施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通过沟通游戏,体验沟通困难;(2)通过亲子角色互换模拟,分析组员家庭沟通模式;(3)总结家庭沟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协助组员找到良性沟通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