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节奏与旋律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3b62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c.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2节奏与旋律》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活节奏与旋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生活节奏与旋律的相互关联,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旋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然而,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旋律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认识到生活节奏与旋律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活节奏与旋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联。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活节奏与旋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联。
2.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活节奏与旋律的相互关联。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全班交流。
4.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观点,给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7.2节奏与旋律》的相关内容。
2.案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内容。
4.笔记本:用于记录学生讨论和分享的观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请大家回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节奏和旋律让你感到愉悦或困扰?”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生活节奏与旋律的相互关联。
案例材料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生活节奏和旋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初中音乐课节奏与旋律教案
![初中音乐课节奏与旋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f71e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a.png)
初中音乐课节奏与旋律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和旋律。
2. 掌握节奏和旋律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3. 能够分析并欣赏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节奏和旋律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2. 分析并欣赏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难点:1. 节奏和旋律的辨别和分析。
2.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作品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听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美在哪里?二、节奏与旋律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节奏的概念:节奏是指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包括节拍和速度。
2. 讲解旋律的概念: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
3. 示例:展示一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三、节奏与旋律的作用(10分钟)1. 讲解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能够给音乐带来动感和发展。
2. 讲解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能够表达情感和主题。
3. 示例:展示一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分析其作用。
四、欣赏音乐作品(10分钟)1. 展示一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哪些特点?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分析其节奏和旋律。
2. 每组汇报分析结果,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节奏和旋律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2. 提问:你们觉得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重要吗?为什么?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分析其节奏和旋律,并写在日记中。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实践中感受节奏和旋律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欣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的概念及其作用。
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学案
![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8265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d.png)
七下7.2(节奏与旋律)学案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一、学习目标1.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承当不同的责任。
2.学会调整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的旋律,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闷。
3.正确认识“小群体〞和“小团体主义〞,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
二、自主预习1.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承当不同的。
2.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个人利益服从。
3.在小群体中,彼此,,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平安感。
三、合作探究王萌萌这周“日程〞安排很满:周日要参加一年一次的钢琴考级,每天要加抓时间练习;学校选派她为主角的话剧团参加市里“六一〞儿童节慰问演出,每天放学后要排练一小时;下周二要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演讲比赛。
可周二刚到家却发觉妈妈正在生病高烧,需要送医院、需要照顾,而爸爸又出差在外。
王萌萌真是崩溃了……〔1〕针对上述材料,在排解角色冲突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2〕怎样处理这样的角色冲突?〔3〕针对上述冲突,请你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
四、随堂演练1.人类生活离不开集体,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集体中。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②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③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④不同的角色承当相同的责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 )A.无关紧要,任其自然B.需要调整集体的旋律C.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D.应服从个人的节奏3.生活好比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同时属于多个集体,在这些集体中又有不同的角色位置。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旋律②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③我们应调整自己的节奏,和上集体的旋律④我们应调整集体的节奏,和上自己的旋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小群体关系在社会中大量存在。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2节奏与旋律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2节奏与旋律](https://img.taocdn.com/s3/m/f25533b583c4bb4cf6ecd187.png)
新知讲解
小群体与大集体
小黛宿舍里的六个人关系很好,她们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经常聊到深夜,违反了宿舍规 则。宿管人员规劝她们,她们就合起火来和宿管“对着干”;她们还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同其他宿 舍发生矛盾。
你认同小黛她们的做法吗?她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 与机体的建设。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产生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 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新知讲解
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念刘备、关羽、张飞, 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 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 ,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 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 恩,天人共戮!”
桃园三结义
新知讲解
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小群体” 是如何形成的?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 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 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 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新知讲解
①你是否生活在小群体中?你所在的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②与小群体中的同伴交往后,你有怎样的变化? ③你认为小群体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新知讲解 小黛来自与农村,是寄宿生。小黛有五
位舍友,他们都来自己农村,几乎相同的生 活经历,使她们有着很多相似点。她们无话 不谈,一起吃饭、一起出入、一起娱乐。 小黛所在的群体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彼此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新知讲解 你认同小倩的做法吗?为什么?
认同。她的做法和建议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维护了同学们的利益。 你来评价一下小鑫的行为。
小鑫的行为违反了诚信,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能勇于承担过错。 他“维护”了班集体的荣誉,损害了哪个集体的利益?怎么损害的?
7.2 节奏与旋律
![7.2 节奏与旋律](https://img.taocdn.com/s3/m/c8520c0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f.png)
集体 主义
小团体 主义
集体利益 小团体利益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不计较个人得失
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 利益之上,是扩大了 的个人主义
如何正确处理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 04 冲突?P70
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 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A3: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 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B消极影响:B1: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 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B2: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 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我们的爸妈常年在外地打工。我们想爸妈了,就聚在一起交流,我们关系 越来越好,生活中也互相帮助,我们一起参与班级活动,生活在这样友爱的 班级真好。
班上我们几个男同学行动一致,一下课便聚在一起,只要其中一人与他人 发生争端,另外几个人马上出手相助,好兄弟就要将义气。
请你说一说:上述小群体会对集体造成什么影响?
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7.2-1我在多个集体中
晒一晒你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家庭、学校、社会……)
家庭
子女、孙子女、哥姐弟妹 ……
学校
班级成员、班干部、学生会 干部、运动员、社团成员、 值日生、团员、……
社会
兴趣班成员、志愿者、读者、乘 客、顾客、……
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我们有相似的经历
培养兴趣,提高成绩
相互理解,增进交往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7.2《认知音乐节奏(三)小花雀》教学设计(2课时表格式)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7.2《认知音乐节奏(三)小花雀》教学设计(2课时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c990b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d.png)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7.2《认知音乐节奏(三)小花雀》教学设计(2课时式)一. 教材分析《认知音乐节奏(三)小花雀》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一只小花雀在树林间快乐飞翔的情景,歌词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的结构简单,重复性强,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节奏,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于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程较为感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较为复杂的音乐节奏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耐心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花雀》这首歌曲,掌握其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演唱《小花雀》歌曲,掌握其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音乐节奏和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演唱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2.互动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游戏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
4.视听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小花雀》歌曲的相关课件,包括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拍手鼓、小铃等,用于辅助教学。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演唱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通过歌曲《小星星》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花雀》这首歌曲,包括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7.2节奏与旋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7.2节奏与旋律](https://img.taocdn.com/s3/m/53fda8e49b6648d7c1c746ab.png)
小剧场——丽丽的“小群体”
有天上自习课,好友小芳偷 偷把明星画报传给丽丽、小沈 和其他几人,结果班长小琪就 把这事告诉老师。小芳等人非 常不高兴,扬言要找“帮派大 哥”教训班长,丽丽很是为难。
节奏与旋律
风一在、吼我,马在在多叫个集体中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小河西游山冈戏万:丈高音,河乐东河节北高拍梁熟一了 起来!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保卫卫家黄乡河!》保气卫势黄磅河礴!,充满豪情壮志,请欣赏!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的节拍了出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影响?
➢ 旋律和谐——融入集体 ➢ 无法统一节奏时——可能影响集
体,带来烦恼
集体中的我
如:夏洛是班里的班长 是合唱队的队员 是足球队的队长
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 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本周,夏洛接到3个活动通知,
感到特烦恼——
3 2 1
本周六上午8点
本周六上午8点30分
——志愿服务队
本周六上午8点
小剧场—丽丽的“小群体”
在丽集丽体刚生转活学中,,对一新些的志环趣境相感 投到、陌个生性。相但似她,发或现者有生几活个背女景生类常 似聚的在同一学起,说往笑往,自原己来不她自们觉和地自形己 成喜 丽小欢 也群同 和体一 她。个 们明 非星 常组 聊合得,来很了快。,丽
很 在快小群,丽体丽中,就和彼她此相们打互成接纳一, 片相互,有欣烦赏,恼也找互到自相倾己诉的位,很置快,体, 她会就到适归应属了感新和的安生全活感。。
节奏与旋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节奏与旋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1258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d.png)
教案标题:节奏与旋律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下册时间:2023-2024学年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掌握音乐节奏与旋律的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会运用美术元素表现音乐节奏与旋律。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节奏与旋律的表现形式。
2. 美术元素在音乐节奏与旋律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音乐节奏与旋律融入美术作品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美术用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节奏与旋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音乐节奏与旋律的表现形式,如音符、节奏型等。
3. 教师展示美术作品中运用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分组,每组发放一张画纸和音乐作品。
2. 学生根据所给音乐作品,运用美术元素表现音乐节奏与旋律。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组内交流与评价。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性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分享本课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音乐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与旋律的表现形式,并学会运用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2在阿维翁大桥上|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2在阿维翁大桥上|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9eed63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7.png)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阿维翁大桥上》这首法国民谣。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法国民谣的旋律和节奏特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法国民谣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详细,或者学生的预习工作没有做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确保学生在理论学习上没有遗漏。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单词发音练习,再逐步过渡到整句歌词的发音练习。
(3)情感表达: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涵,如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是个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曲背景、演示演唱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并在演唱过程中加以指导。
(4)团队协作:在集体演唱过程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相互配合,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举例: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关注声部间的和谐与统一。
2.教学难点
(1)音准把握:歌曲中的一些音程跳跃和连续的八分音符节奏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音准和节奏。
解决方法:通过钢琴伴奏、手势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音准和节奏。
(2)法语歌词发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法语歌词的发音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影响歌曲的整体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中的旋律走向、节奏型和法语歌词发音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对比和互动问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法国民谣相关的问题,如:“法国民谣的节奏特点是什么?”
《节奏与旋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节奏与旋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fb269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9.png)
《节奏与旋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本节课将主要讲解节奏和旋律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这两个重要元素的作用,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技巧。
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两个元素分别是什么意思?2. 播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习节奏(20分钟)1. 介绍节奏的定义: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感。
即音乐中一段时间内,各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的长短、重轻规律的组合。
2. 演示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拍手或者跟唱,掌握基本的节奏感。
3. 练习:播放一个简单的节奏,让学生用敲鼓或者拍手的方式跟随节奏,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4. 总结: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了解到节奏是音乐中的基本组成元素,掌握了基本的节奏表达技巧。
三、学习旋律(30分钟)1. 介绍旋律的定义:旋律是音乐中音高的变化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悦耳的音乐形式。
2. 分析旋律的构成:高音、低音、音程、音符等。
3. 演示一个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跟唱,并讨论其中的音高变化。
4. 练习: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重复并尝试唱出来,提高他们的旋律感知和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学习旋律,学生不仅能够感受音乐中的音高变化,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旋律的美感。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们分组进行小合唱,一组模仿老师演唱节奏,另一组模仿老师演唱旋律,体验合作和表达的乐趣。
2. 学生自由演唱自己喜爱的音乐片段,展示学习成果。
五、课堂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节奏和旋律的学习吗?2. 学生觉得自己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导学案结束。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表演音乐作品。
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舞动,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7.2 节奏与旋律 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7.2 节奏与旋律 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ebb7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7.png)
7.2节节奏与旋律【课题与课时】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节奏与旋律》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我们在不同的集体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学会调整自己的节奏,融入班级的旋律,排除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正确认识”小群体“,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大局意识。
【学习过程】环节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6-71,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2.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3.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4.小群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我在多个集体中探究1:小丽的生活小丽是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因为组织活动能力强,学校推选她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在课余时间里,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绘画兴趣班的活动,学校每次排练节目,诗歌朗诵队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同时还是朗诵队队长。
她的生活每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思考:小丽在哪些集体,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什么责任?探究2:小丽的烦恼来自学生会主席——各位成员:请周六下午13:00参加学生会部长会议,商量换届选举问题。
来自指导教师——各位队员:周六下午13:15参加班级诗歌朗诵比赛来自绘画班老师——各位学员:请周六下午13:00在玉湖公园参加写生!思考:1.小丽的烦恼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丽,你会怎么选择?理由学习任务二:集体中的小群体探究3:小丽的班集体生活(一)在小丽所在的七年级一班,每到下课时间,同学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甲:班里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 彼此有聊不完的话题,一放学便一起踢球,他们是班级足球赛中的主力。
乙:我们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
我们想爸爸妈妈了,就聚在一起交流,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生活中也互相帮助,获得很多经验,自己得到发展。
丙:年级里有几个同学行动一致,性格都大大咧咧,一下课便聚在一起。
《节奏与旋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节奏与旋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2e247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8.png)
《节奏与旋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节奏与旋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而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两个重要元素。
通过学习这两个元素,我们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表达音乐。
二、观察体验1. 观察声音的起伏,感受节奏的变化。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音符之间的间隔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体会音符之间的节奏变化。
2. 观察不同乐器演奏的方式,感受旋律的特点。
请大家观察不同乐器演奏时的动作和声音,体会不同乐器带来的旋律特点。
三、知识拓展1. 节奏的概念: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是音符之间的有序排列和时间分配。
常见的节奏有4/4拍、3/4拍、6/8拍等等,通过不同的节奏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节奏风格。
2. 旋律的概念:旋律是音乐中的旋转感,是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和走向发展。
旋律是音乐最核心的部分,它通过不同的音程和音符组合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 节奏和旋律的关系:节奏和旋律密不可分,节奏是旋律的基础,旋律是节奏的表现。
通过合理的节奏安排和旋律发展,可以使音乐更加富有层次和韵律感。
四、实践探究1. 合奏演练: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合奏演练,其中一组负责节奏部分,另一组负责旋律部分。
通过合作演练,可以更好地体会节奏和旋律的合理组合和配合。
2. 创作实践:请同学们尝试编写一段自己的音乐作品,其中要包括明显的节奏和旋律元素。
可以尝试不同的乐器和音色,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节奏与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也体验了节奏和旋律的组合和表现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欣赏音乐,感受节奏与旋律带来的美妙感受。
下次再见!感谢大家的参与和配合!第二课时【导语】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而节奏与旋律则是音乐的灵魂。
通过学习《节奏与旋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本质,感受音乐的魅力。
本次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节奏与旋律的奥秘,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 节奏与旋律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 节奏与旋律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bad9c8bd63186bcebbcfd.png)
度价值观
增强热爱集体、以整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亲近集体、融入集体的情感。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在不同的集体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难点
在角色冲突中学会承担责任;明确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制作课件。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1“拓展空间”,并思考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你同意这些点评吗?如果由你来点评,你会说些什么?
(2)如果无视这些现象,任其蔓延,结果会怎样?
教师提示:(1)我不同意。对于情境一来说,我会这样点评:杰洋想得不够全面,他应该让老师了解班级的情况,由老师及时作出处理,避免日后班级纪律更吵。对于情境二来说,我会这样点评:如果同学们不能及时指出和制止同学的错误,会纵容同学更加懒惰,更加不爱学习。
【知识拓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教师总结:面对小团体与集体的冲突,我们心中应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即使是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不只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
(3)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从学习习惯到为人处世,甚至因长时间在一起而变得字体相似。
【过渡语】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7.2节奏与旋律教案(2)1
![7.2节奏与旋律教案(2)1](https://img.taocdn.com/s3/m/e92c55a93169a4517723a3f3.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教案(2)<<节奏与旋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
(2)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小团体主义。
(3)坚持“民主”“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能力目标:(1)提高处理集体生活中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处理好个性化需求和集体共同需求的关系。
(2)提高处理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的能力。
(3)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
(4)提高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知识目标:(1)知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理解集体主义原则。
教学重点:理解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互相交流、体验感悟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多媒体播放视频成龙的歌曲《国家》。
2、导入新课:提问:在《国家》这首歌的视频中,你能数出几种不同的集体?生交流后,师总结:我们每人每天都生活在不同的集体中,面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那么我们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是否和谐?怎样保持和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课题《节奏与旋律》。
3、进行新课:活动一:生活回顾你每天生活在哪些集体中?在不同的集体中你分别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生交流。
师总结: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多个集体中,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活动二:齐读感受那么你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是否和谐呢?我们做个游戏检验一下。
游戏名是“齐读感受“。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齐读齐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哪组最整齐。
读后让学生分享自己读时的感受,从而明白,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就能顺利融入集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因集体间角色的冲突,就会使自己感到烦恼。
活动三:调节节奏怎么样让自己与集体的旋律保持和谐呢?以小烦的烦恼为例探讨。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2祝你快乐|人音版(简谱)(2023秋)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2祝你快乐|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2aa018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0.png)
-逐步提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节奏练习的难度,使学生逐步适应。
(3)音乐表现力:如何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表演实践:通过实际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表现力。
(4)创新意识培养:在节奏即兴创作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尊重个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进行创作,尊重他们的个性。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创作,从中汲取灵感,激发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祝你快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一首歌而感到快乐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奥秘。
1.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歌曲《祝你快乐》,使学生能够辨识旋律走向,感知音乐节奏与韵律美。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激发表现欲望,提高自信心。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分组练习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增进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培养音乐审美趣味。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祝你快乐》这首简谱歌曲,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时,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进行歌曲学习。
7.2 节奏与旋律 教学设计
![7.2 节奏与旋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8c6bf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e.png)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节奏与旋律》
一、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是分析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及小群体的作用,在集体生活中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第一目“我在多个集体中”。本目针对学生角色冲突问题展开分析,力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在不同集体中,我们有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责任。其二,排解由于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的方法。第二目“集体中的小群体”。教材中的这部分肉容反映了当前学生的真实生活。初中学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滞后,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出现新的特点。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小群体的形成及积极影响。其二,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2.设问:你在哪些不同的集体中,分别承担什么责任。
3.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提问:你最享受哪一个集体中的时光?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有冲突时,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根据学生生成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5.教师呈现顾方舟与周恩来总理的对话,并播放视频,接着展示疫苗成果及顾方舟的遗言。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顾方舟团队合作与追忆往昔的视频。
2.小组合作,讨论设问: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社会是个大群体,家庭是个小群体,顾方舟的家庭在疫苗研制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假如顾方舟的妻子并不支持他的科研工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展示成果,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
③自己的兴趣、爱好 ④任务的紧迫程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在面对不同集体的多重责任时,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我们应有大局观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时也认识到集体中存在的小群体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会发展成极端利己的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心中应时刻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从宏观上来讲,这种个人与集体达成的“和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对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也有着密切关系。
③就是小团体主义
④使她们在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集体,如家庭、班级、学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我们生活在多个集体中
②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③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④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相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对教案执行的意见
自
我
分
析
本节课内容贴近生活,但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且对于集体的认知不够全面,对于说教形式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其自己分析出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并探究怎样处理其中的角色冲突,以及群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冲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情景剧、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用多种形式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Leabharlann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
(2)小鑫的做法是“维护”班级荣誉吗?你怎样看待小鑫的做法?
提示:不是。班级荣誉应该通过正当的方式赢得,小鑫将自己的过错推给了别的班,是道德错误,虽然没有扣自己班级的积分,却不利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
强调:集体不止包括班集体,还有学校、社会等集体,我们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责任。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思考:
(1)在集体生活中,你会像张聪一样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为什么?
提示:按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思考这些建议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
提示: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建议。
教师归纳: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活动五:教材P70探究与分享
如果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提示:明辨是非,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正确的做法,反对小团体主义。
活动六:
思考: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思考:
(1)在集体生活中,你会像张聪一样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为什么?
提示:按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思考这些建议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
提示: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建议。
教师归纳: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想一想:
(1)小倩这是“出卖”班集体吗?你怎么看待小倩的做法?
提示:不是。她这样做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会带动班级的发展,所以不是“出卖”班集体。
情境二:小鑫随手乱扔垃圾,被学校值日生“逮”个正着。她“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没有扣她们班的积分。有的同学说:“小鑫真棒!维护了我们班的荣誉!”
个人节奏有时会与集体节奏有冲突,这时应树立大局意识,从大局着眼,在解决不同角色的集体冲突中学会怎样过集体生活,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
目标导学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活动三:说一说
在集体中,尤其是班集体中,常常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会形成一个小群体。
(1)你身边有这样的小群体吗?
教
学
过
程
二、良好的氛围
(2)欺负小梁同学的行为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会给小梁的心灵留下阴影,让小梁不能感受到美好集体的温暖。班委会同学关心和帮助小梁同学,以他们的关爱之心让小梁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能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3)那封信里会写一些关心、鼓励小梁的内容。
(4)还可以给予小梁精神上的帮助,如多和小梁沟通交流、引导小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小梁树立生活信心。
提示: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在一起玩得开心。
活动四:情景剧
(1)分组讨论两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出你身边的小群体平时的生活片段。(两分钟)
教师预想:积极向上的小群体;沾染歪风邪气的小群体。
(3)请你任选一组展示的小群体生活片段给出评价。
(4)你怎样看待集体中的小群体现象?
提示:小群体的出现是正常现象,积极向上的小群体能够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个人成长,也能融入班集体节奏中,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但有些小群体沾染上江湖义气,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形成极端个人主义与小团体主义,对自身成长和班级建设都有很大危害。
①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正面)
②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负面)
教
学
过
程
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活动一:情境探究
情境一:小倩两周前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结合自己所在班级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她的做法得到校长的肯定,却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讥讽,有人甚至认为她“出卖”了班集体。
教师归纳: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举,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二、良好的氛围
活动三:教材P74第一个探究与分享——集体中的“异见”
教学重点
和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启发式、讲授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说一说:
让学生讲述自己是如何调节自己冲动时情绪来导入新课。
小组长总结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检测:
1.小群体是如何形成的?
活动三:教材P74第一个探究与分享——集体中的“异见”
张聪经常给班级提合理化建议。为了保持教室卫生,他建议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废物袋装废纸、杂物;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同学的学校生活,他建议建立家长交流群;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他建议用竞选方式产生班委……他的建议大都被班级采纳,有的甚至在全校推广。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建设建言献策。
(2)欺负小梁同学的行为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会给小梁的心灵留下阴影,让小梁不能感受到美好集体的温暖。班委会同学关心和帮助小梁同学,以他们的关爱之心让小梁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能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3)那封信里会写一些关心、鼓励小梁的内容。
(4)还可以给予小梁精神上的帮助,如多和小梁沟通交流、引导小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小梁树立生活信心。
③承担责任可以自主选择,有些责任可以不承担
④我们要让个人的节奏和不同集体的旋律相协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小然、小颖、小卓三位同学都喜欢绘画,并且三人在一起上绘画辅导班,她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画技,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她们的这个小群体( C )
①是因为志趣相投而形成的
②对她们的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
课题
节奏与旋律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教师归纳: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举,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学
过
程
(2)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群体现象?
教
学
过
程
1.下面是小华同学的一段日记:我是七年级( 2 )班的一名同学,我要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班主任老师让我当宿舍长,我要带领其他成员营造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上周,同学们选我当上了小组长,我要关心帮助每一位组员,争创优秀小组。可见(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