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成因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成因浅析

作者:彭贤淑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7期

摘要:倪瓒,我国元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艺术成就体现在绘画作品及画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其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作品格调高古,笔墨简淡,意境萧疏。他极具风格的“一河两岸”式典型构图,在整个山水史上是别具一格的,对中国山水画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试从倪瓒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时代背景、特殊经历、精神状态这几个方面梳理这种构图样式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倪瓒;一河两岸;构图;成因

作者简介:彭贤淑,民族:汉,籍贯:河南固始,单位:河南师范大学,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技法与理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01

“一河两岸”式构图是倪瓒中晚期的山水画作品里经常采用的、较为稳定的而趋于高度程式化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的特点是:整个画面由近景、中景、远景三个部分组成,近坡画几株杂树,中景留出一片空白,用来表现辽阔平静的水面,对岸几道汀渚,一段平缓山丘。一般近景放得较低,远景放得很高,给人以一种萧瑟荒寒、空旷冷峻的感觉。

一、师法自然,身处的地域特点对构图的影响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作者对自己作品中景观的选择和爱好,也就是说一方面必然受到所生活特定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作者也对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这样在创作时就会倍感亲切,得心应手。倪瓒的一生几乎都生活在苏州吴江一带的太湖边,晚年更是一直泛舟于太湖之间,面对这一地区特有的湖泊、平缓山丘、三五株枯树的地貌,倪瓒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超越其他景致的熟悉程度。他在早期的写生和反复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他一生所画的景致几乎全是太湖地貌,而他“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方式正能高度完美的概括出太湖景致的秀丽疏淡、空寂清旷的特点。

二、师法古人,融汇创新对其构图的影响

艺术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倪瓒的这种独特的“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有其成熟的面貌,也是有一个产生、发展而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元初的山水画坛,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从文人审美好尚出发,提倡对唐、北宋绘画的学习,他以“复古”为口号,对董源山水极力推崇,倪瓒也取法于董源,并将董源山水画中的平远式构图发扬光大。如倪瓒早期作品《秋林野兴图》,画中的土坡还是沿用董源的披麻皴画出,坡脚用水墨渲染水面,近景和远景用河流隔开,但河流两岸十分接近,近景和远景靠的较拢,中景的水面狭窄,视野相当平坦。

但随着画家艺术修养的逐渐提高,技术的不断熟练,个人的阅历不断丰富,倪瓒对董源“平远”式的构图进行了逐步的探索和改造。这就是倪瓒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师法董源却并不拘泥于董家山水。因为太湖地貌是沉积岩地层断面,所以在表现山石坚硬质感的时候,董源画中的披麻皴不完全适用。因此倪瓒又将北方画派的荆、关、李成之笔法转化为笔简意幽、松柔秀峭的折带皴,将其与董源的披麻皴和平远式构图相结合,完美的呈现了太湖疏淡荒凉的景致,也更加自然的契合了作者悲抑孤清的心境。这在他后来的作品中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1345年作的《六君子图》中,倪瓒在画面中第一次大量使用空白来表现水面,在画幅的上、中、下各留出一片水面,而且中段的水域特别长,因此将远景推得很远,把近岸和远岸彻底分开,在空间结构上已具有了他后来的坡树、湖面、远山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章法。1355年,倪瓒作了著名的《渔庄秋霁图》,这幅作品较之前更加疏朗空旷,远岸几乎已提至画幅最顶端,中景更加开阔,个人风格已经形成。

三、特殊的生活环境及性格对其构图的影响

如果没有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感受、日积月累的经验,离开了社会这个大环境和个人的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即使画家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是不能凭空创造出艺术作品来的。

倪氏前几代皆是隐士,其父善治家,是当地著名富商,但倪瓒幼时丧父,伯父倪椿的长子倪昭奎承担起了家业,倪昭奎又是道教上层人物,享有多种特权,倪瓒在他的护佑下长大。二十八岁他衣食无忧,结交了许多江南文人雅士,读书作画,优越安逸的生活条件,养成了倪瓒清高孤傲的性格。及至后来兄长、嫡母的相继过世,倪瓒支撑起这个家,借着道教的影响和家庭的富足,倪瓒仍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四十岁以后,元末社会动荡不安,迫于形势,他干脆疏散家产,携家逃到太湖一带,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扁舟箬笠,来往湖泖间”的浪迹生涯。对于过惯了优越安逸生活的倪瓒来说,转入漂泊无定的生涯,加之暮年丧妻失子之痛,使他的内心世界由清高孤傲变成了孤愤沉痛。

纵观倪瓒的一生,早年的生活富足,而到了中年以后,命运多舛,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前后的生活落差,给他内心造成的巨大痛苦可想而知,虽然他的山水画作品景致一直是太湖一带的风光,但在经历一系列命运的打击之后作者的心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品不再是对实景的逼真写照,而是着意通过“一河两岸”构图下的景致来表现他内心的孤寂与凄凉。他利用这种构图上的空、舍,来表达自己的心绪,通过画中这些简练的物象,简练的构图,来烘托心中的

孤寂和悲痛。他将这种空寂简静的“一河两岸”的图式一画再画,这当然不是艺术上的一成不变,而是标志着艺术上无可再变的作为内在生命意识的原型结构和终极境界。在不变的表象下,蕴含了最丰富的千变万化,包括他对世事人情的苦恼和忧患,以及超越了这种忧患之后的空明心境和净化灵魂。

四、禅宗思想对其构图的影响

元四家的倪瓒将中国文人山水画发展到最完美的阶段,其作品中的高逸之气居四家之首。禅学思想对其山水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倪瓒的兄长即是道教中的上层人物,所以倪瓒的早期思想受到道教很大的影响。倪瓒的一生,弃家出游当是一个转折点,其思想也在此时有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弃家之后的倪瓒,随着漂泊日长,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孤寂生活的体悟逐渐加强,尤其是他的妻子蒋寂照的辞世,使他受到很大的打击,他在思想上更趋于佛家的“空”和“寂”。他一方面强调直接抒写内心的感受,而另一方面则追求高洁的品性,以简率超逸为美。禅是说不清的,倪瓒就把它转换成“意在象外”的那种空寂境界。倪瓒“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画面简练到不能再简的程度,简易的画面留出大面积的空白,但这里的空白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他除了表现的是水面,而更多的是空白表象下所体现的画家对禅的一种参悟。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幸和坎坷之后,是一种平常心,是一切皆空的人生体悟,也是对人世间名利世俗的嘲讽。

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给后世画家在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领域里提供了经典范例。他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完美的形式,为元代绘画和中国古代绘画增加了奇异的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