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成因浅析
元四家倪瓒个人简介 及绘画作品特点解析
元四家倪瓒个人简介及绘画作品特点解析本文导读:倪瓒是影响后世最大的元代画家,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明清大师们追逐的对象,如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
倪瓒亦是一个以复古为旗帜,而追求艺术个性化的书法家,他与张雨、杨维桢一样,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属于这个时代,这就是艺术对时代的超越性价值。
画作有:《江岸望山图》《竹树野石图》《溪山图》《六君子图》《水竹居图》《松林亭子图》《狮子林图》卷、《西林禅室图》《幽寒松图》《秋林山色图》《春雨新篁图》《小山竹树图》《容膝斋图》《修竹图》《紫兰山房图》《梧竹秀石图》《新雁题诗图》等。
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秋亭嘉树图》《怪石丛篁图》《竹枝图》《溪山仙馆》《霜林湍石》等传世。
渔庄秋霁图纸本水墨1355年作纵96厘米横4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题识: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
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
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
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
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
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
瓒。
《渔庄秋霁图》是1355年秋,作者寄居在友人王云浦渔庄时的作品。
这幅画描绘风雨之后“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湖边景色。
作者在十八年后(1372年)七十二岁时重见此画时感怀往昔,补题诗款。
裱边有董其昌行书题签,又有孙克弘、董其昌、宋旭题跋。
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
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构图显露个人特色,即所谓的“三段式”。
画面以上、中、下分为三段,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以虚为实,权作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坡丘上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
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
中国画极为讲究笔法。
倪瓒在前人所创“披麻皴”的基础上,再创“折带皴”,以此表现太湖一带的山石,如画远山坡石,用硬毫侧笔横擦,浓淡相错,颇有韵味。
浅谈倪瓒山水画之图式及情感表达
明 显 。这种 构 图方 式无 论 是与填 满 式构 图还 是 马一 角夏 半边 的构 很 符合 中 国传 统 山水构 图用 意 , 山水 相称 ,统一 和谐 。况 且 画面 图方 式 相 比都 是前所 未 有 的创新 ,这在 倪瓒 的许 多 绘画 作 品中都 中的溪 水面 占画面 面积较 小 ,远 不足 一 半 ,甚至 不在 主题 位 置 , 得 到体现 ,在 《 六君 子 图 》中这 种 新颖 的构 图方 式得 到 最初 的表 而 《 容膝 斋 图 》在 画面 中 占有量 达N -分 之 一 ,它与 近景 远 景一
“ 余 之 竹 聊 以写 胸 中 逸 气 耳 , 岂 复较 其 似 与 非 似 ,叶 之 繁
一
与 疏 ,枝 之斜 与直 哉 !”和 “ 仆之 所谓 画 者 ,不过 逸笔 草 草 ,不 面 内容丰 富 ,数量 庞 大 ,近 景 为较 多 的各种 树 木和 简单 的 山石 叠 求 形似 ,聊 以 自娱 耳 。 ”这些 是他 论 画言 论 中的经 典语 句 , 同时 加 ,中景 则取 山峰 中 间段落 和 少数 林木 ,远 景 描绘 远处 顶 部 山峦 也 是绘 画 风格 的体 现 。与 同时 代 的其他 画 家相 比,倪瓒 在集 前 人 景 象 ,画 面整 体给 人心 灵 上的气 势 震颤 ,根 据人 心 里 自然 的对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绘 画之 长 的基 础上 ,更 加 突 出 自己的个 性 绘画 语言 ,其 中三 段 式 高 或 山顶 的反 应多 有危 险或 惧 的感 觉 ,很少 会在 第 一 时间 内感 受 构 图最 为 明显 。倪 氏的三 段式 构 图— — “ 一 河 两岸 ”的三段 平远 到 和在 地 面上 一样 的稳 定之 感 ,当 然 《 青卞 隐居 图 》 中王叔 明 也 的 构 图法 ,即近 坡 杂树 数株 ,远景 云 山一抹 ,中隔 湖水 一汪 ,是 安 排 了溪 水面 ,但 其用 意与 倪瓒 的湖 面 用意 则大 相径 庭 。王 蒙 的
倪瓒山水画艺术特色解析
倪瓒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审美意蕴
倪瓒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审美意蕴文◎朱铁生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作品构图舒朗,绝少设色,以笔墨为之,意境简远萧寒,是元代文人画的主要代表,倪瓒提出“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绘画主张,其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研究倪瓒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中的审美意蕴,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及人生境界的行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倪瓒《林亭远岫图》尚简的艺术形式倪瓒的山水画开一代新风,具有极简的艺术形式和精妙的笔墨,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倪瓒在山水画的构图上独创了一河两岸的三段平远构图法,近处喜画杂树数株,远景为淡淡云山,中隔一汪湖水,以小楷题字连接上下景,全图浑然一体,意境简远萧寒、辽远空旷。
倪瓒的作品具有简约之美,将老子、庄子关于“无”的美学思想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之中。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指出了有与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提出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美学观念,庄子提出了“天下有大美而不言”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思想都十分重视“无”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无”,就是“空”,表现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就是留白,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感受。
倪瓒的山水画利用大量的留白,减少了画面表现的物象,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倪瓒是元代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人画家,他将文人画中疏淡、简约的审美理想发挥到极致,呈现出独特的简约、空疏之美。
倪瓒山水画中所体现出的简约、空疏之美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乃至艺术设计中仍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
20世纪初期,伴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艺术设计领域悄然兴起一股“尚简”之风,德国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开端,首开简约设计之先河,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坚持“less ismore(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将简约设计推向高潮,之后兴起的国际主义风格在建筑、视觉传达设计、家具设计等各个领域展开,简约而不简单,使简约设计成为一种时尚,简约成为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浅析倪瓒的绘画思想
浅析倪瓒的绘画思想作者:倪士喆邓海滨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2期1、背景1.1时代背景在元朝统治集团政权得到巩固以后,在政治上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元代社会的民族歧视政治制度使元代社会一代文人颓唐苦闷,故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以此来发泄胸中的苦闷和情绪。
同时,由于元统治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民众思想控制松弛,很少有像宋代的“乌台诗案”出现,所以,元代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元代文人有创作的自由,能够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整个宋代,艺术家通过一般化的自我,有针对性格物以认识客观事物,而元代的艺术家则愈发的关注个体内在的自我,从物的层面解脱出来,更多的去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言志”日益明确的成为绘画的主要宗旨。
通过绘画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自然景物则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就艺术风格来说,元代的画家不在客观的描绘自然沟壑,他们用书法性技巧作画,创造出一种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世界的新型书法性山水画风格。
1.2个人境遇倪瓒,字泰宇,后字元镇,号幼霞,别号极多。
倪瓒作为元代画坛的重要人物,其画面常呈现出萧疏简洁的笔致、悠然淡雅的墨色和空旷俊逸的格调,充满了天真适意、疏秀旷远的气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境。
他利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一河两岸”的三段式构图,独具一格,并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绘画美学特征,其画作到明代甚至达到了“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他将宋代以来逐渐出现的文人画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对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绘画思想亦作为研究倪瓒绘画的津梁而成为后世学人关注的焦点。
2、倪瓒的绘画思想2.1文人画创作亦需重视画理,不可一味讲求士气在《画谱》中,倪瓒在开篇讲解树势搭配时便首先发出了“若专讲士气,非初学入门之道也”的警告,强调“画理自得”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
笔者认为“画理”应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自然规律,即“外师造化”;其二则是指画家在长期艺术实践基础上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而这个层面上的画理实质上是对于自然规律的理性升华。
简约疏淡萧散超逸——浅谈倪瓒的艺术风格
【摘要】我国传统山水画,由宋入元是一大巨变。
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大致是在元人的基础上演绎发展的。
元四家中,独倪瓒尚“简”,以简为逸。
他的作品简约疏淡,萧散超逸,如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其“一水两岸”式山水画图式更是别具一格。
倪瓒的山水画代表了元画“逸”的最高境界,所提出的“逸气”对后世影响极大。
【关键词】简约疏淡逸气我国传统山水画,由宋入元是一大巨变。
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大致是在元人的基础上演绎发展的。
元四家中,独倪瓒尚“简”,以简为逸。
他的作品简约疏淡,萧散超逸,如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其“一水两岸”式山水画图式更是别具一格。
倪瓒的山水画代表了元画“逸”的最高境界,所提出的“逸气”对后世影响极大。
一、倪瓒生平简介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又署名云林子、云林生等。
他的祖先是汉朝御史倪宽的后裔。
倪瓒的家庭,经济上富裕优越,但前几代都是隐士,并没有太大的权势。
倪瓒的父亲去世后,倪瓒实际由哥哥倪昭奎教养。
倪昭奎对倪瓒的教育很是重视,请了当时著名的儒生王文友教其读书,所以,倪瓒所受的教育是儒家的传统教育。
在倪云林28岁那年,哥哥倪昭奎病逝,不久以后,母亲也相继而去。
亲人的离去,对倪瓒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从此以后,倪瓒必须承担起支撑家庭的责任,应付各种俗事。
过去,倪昭奎是道教的头面人物,很多地方受到保护,随着哥哥的去世,现在都必须由自己处理,倪云林就这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善治家的倪云林开始依仗雄厚的家产依然过着“闭户读书史,出门求友生”的闲适生活,营造了清閟阁。
这是一座方塔式的三层楼阁,期间收藏了众多的名画名帖。
倪云林的生活不是读书就是游乐,加上水灾旱情,长此以往,终于家道中落,经济拮据,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
加上苛政如虎,倪云林终于决定弃家远游。
漂泊的生活使得倪云林跌到了社会的底层,他的视野变得开阔,诗风也有所改变,开创了“一河两岸”式构图,用笔简洁,气象萧索,简淡的画风给人以崭新的面貌。
浅析倪瓒山水画中的艺术风格
艺苑星空Art Space浅析倪瓒山水画中的艺术风格孙宁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一、倪瓒的生平经历倪瓒(1301—1374年),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初名珽,字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云林生、云林子等,别号很多,有萧闲仙卿、风月主人、幻霞子、幻霞生……有时还自书懒瓒。
他的诗画中题名最多的就是云林。
他出生于无锡,前几代均为隐士。
他的家庭可以说是当地的富户,父亲倪炳很善治家,但是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倪云林靠其兄抚养长大。
倪云林在23岁之前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不问世事,但是他没有一丝纨绔子弟的气息,勤于读书,专心绘画写诗。
23岁其兄去世后,他开始经营清閟阁。
由于之前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他并不善于经营治家,很多“俗人”“俗事”使他不得不与之打交道,他一直向往的是清幽、远离世俗的生活。
他曾写诗:“奸任忠诛转缪悠,鄂王固岂为身谋?中兴可望隳成业,南渡何心报敌仇。
”可见他曾有过很强的政治责任心,但只是一瞬间。
他高尚清幽的个性与当时元代的政治制度不相适应,他的汉人身份在元代是下等人,他在元代统治者的统治下被差别对待,科举的中止使他有才无处发,终生隐逸。
48岁的倪瓒由于心中的苦闷、忧愁,开始信仰全真教,养成了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在他的绘画中表现出来,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笔简意幽的逸气之感。
从53岁到去世,散尽家财,弃家游走于太湖一带是他生命中,也是他绘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虽然他远离尘世纷扰,远离世间凡尘俗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终究是苦闷孤寂的。
他把这样的心境融汇到他的绘画创作之中,使画面有了独具一格的风貌。
他说“写图以闲咏,不在象与声”,即作画如作诗,不必在形式上下功夫,重点在于自己诗画中心境经历的表达,这对倪瓒形成自己的山水画风格有着摘要:倪瓒,元代四大家之一,精通诗书画。
绘画方式以简胜繁,强调画面当中的气韵,他的绘画实践及美学思想不仅受当代人推崇,对明清画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倪瓒绘画中的“逸气”
46浅谈倪瓒绘画中的“逸气”秦俭西安美术学院摘要:倪瓒1368年创作的《为以中画疏竹图》的题跋中提出了这样一理论:以中每爱余画竹。
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它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
①从此段话中可见,倪瓒之所以对为麻,为芦,为竹不加强辩,是因为他注重的不是客观事物,而在于主观情感表达。
如倪瓒加以强辩,观者是不能理解的,当观者将所描绘的“对象”与具体的“物象”进行还原时,发现将其不能还原时,原有的期待与赏识便成了虚妄,故倪瓒“不能强辩为竹”,而“胸中逸气”是他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感,也使他不愿去强辩,而自乐其中。
关键词:胸中逸气;倪瓒;强辩山水画是千余年来中华文明的独特产物,是人们对于自然界与人自身的理解,文人画作为山水画中的重要成分,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推崇到一个至高的位置,而代表的文人画家首当倪瓒,并且把倪瓒推为元四家之首。
“写胸中逸气”的提出成为了文人画家的标志。
一、倪瓒的艺术历程(一)倪瓒早期的绘画倪瓒,江苏无锡人,字元镇。
号云林居士等。
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
其祖父是当地的大地主,富甲一方,但其父早丧,家中弟兄共三人,长兄倪昭奎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倪瓒自小由长兄抚养。
天历元年(1328年)倪朝奎病逝。
倪瓒的老师王仁辅和嫡母邵氏也相继逝世,倪瓒为此哀痛不已,持家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倪瓒的身上。
面对俗世的纷扰,倪瓒避身诗文书画之中,求得些许解脱。
在至正五年(1345年)前后,倪瓒的画风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东岗草堂图》、《秋林野兴图》、《六君子图》等。
《东岗草堂图》原图已不存于世,但可以从董其昌的临本中观其大概面貌,画面呈现为,东岗之上,五株杂树,野竹丛生,大小错落有致,左有茅亭,亭中端坐一人,一童侍立于左,对岸有林木茂郁,在这幅作品中已经体现出“一河两岸”这种构图特点。
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构图形式
一
生。 平远的构图样式使得 整幅画面空问感十足 , 后景的山峦用一 点繁琐的笔触 与前景的疏做 出对 比 , 而 中景 的沙 清 , 小 而立 , 是 整个 构 图 的枢 纽 。 前 景 的 数木 参差 不 齐 , 高低 各 异 , 形态不同, 前
( 二) 研 究 目的和 意 义
似, 倪瓒 自己讲过 “ 仆之所 谓 画者 , 不过逸笔草草 , 不求形似 , 聊 以 自娱
耳” 。
此 种 构 图 是 他 晚期 的 山水 厕作
品里 } } , 现 的较为 稳定 的构 图样式 。
特点 是 : 整个 卿面 由近 景 、 中景 、 远
艺
术
画 廊
文 艺 生 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2 O 1 4
—
11
浅谈倪 瓒 山水 画的构 图形式
吴 曲城
( 湖南科技 大学 艺术学院 , 湖 南 湘潭市 4 1 1 2 0 1 )
摘 要: 倪瓒 山水 画中萧疏静 洁、 空旷冷峻 的“ 一河 两岸, 三段式” 构 图, 是倪瓒对 中国山水 画的杰出贡献 。其 实倪瓒 的这种
木, 参差错落 , 另外 还 有 一 座 空 荡 荡 的 茅亭 , 中问 不 着 一 笔 , 以 虚 为实 , 渺阔平静的湖面。 远景 是 一 抹 沙 渚 帕 影 。 整 幅 画不 见 飞 鸟 , 不见帆影 , 也不见人 迹 , 一 片空旷孤寂 之意 , 层次 分明 , 意 境 顿
体现1 【 J 水I “ 意境 ” 的 。现代构图方法 中讲究对立统一 , 即“ 矛盾
构 图样式, 并非是他真 正意义上的首创, 而是 建立在 董源、 巨然和吴镇等前人 的构图基础之上的, 在他 独特的 个性和思 想的
倪瓒绘画浅识
倪瓒绘画浅识摘要: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抒情写意的最高峰。
元画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
倪云林的山水画是高逸的最典型代表,是中国山水画史上高逸的颠峰。
倪云林创作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语言,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完美的形式。
倪云林的绘画形式在构图、章法、笔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画面布局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这些画面语言组成空阔、平淡、幽静、萧疏的意境。
通过对倪云林作品形式的研究,深入体会倪云林的绘画艺术,更好的对倪云林的绘画进行学习、探讨。
关键词:山水抒情形式虚静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the painting of ni zanzhao hong(china academy of art beijing 100029)abstract: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 is the highest pea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lyrical freehand. yuan painted manhattan is still followed by romantic and uncontrolled. the manhattan landscape painting of yunlin ni is the most typic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history of manhattan and unprecedented. yunlin ni’s cre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with its unique language,developed the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 to an unprecedented perfect form. yunlin ni’s form of painting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the rules and the works are unique. the screen layout is special, these screen language seem kongkuo dull,quiet and emptying. by researching of the form of yunlin ni’s painting art and deep experience of his painting can learne his painting better.keywords: landscape; lyrical;form; xujing1 画面形式静美如果把“静”作为绘画的最高美学标准能成立的话,那么,在全部中国绘画史中,除了倪云林,无人能及。
山水图式与遗民心态——倪瓒“一河两岸”图式的经典化历程与遗民自我形塑
—094—山水图式与遗民心态——倪瓒“一河两岸”图式的经典化历程与遗民自我形塑宋石磊(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摘要:在长达20年的创作之中,倪瓒不断重复“一河两岸”的构图程式,作为倪瓒绘画创作生命中的“谜”之图式,“一河两岸”在经典化的衍变历程背后,的是他的身与塑及元代文人隐逸之风的悖论。
从《秋》到《江岸望》再到《渔庄秋霁图》,在元代易代危机之下,倪瓒的身份认同的与隐逸形象的塑通过“一河两岸”的经典化将这一的心理转变暗示出来。
倪瓒将自身与故国紧密联系,“一河两岸”图式、题跋、图像共同形塑了自我遗民的象,终一的典范。
关键词:倪瓒;图式;一河两岸;经典化;遗民心态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1-0094-06国际DOI编码:10.15958/ki.gdxbysb.2021.01.016从1360年到1380年左右,倪瓒在这20年间所作的画不断地重复着一种简单的,画面的设计安排远主题的变化,好似一并不实际存在的山景色,其构成的要素无止尽地重新。
&J “一河两岸”是文人画创作中重复出现的、构图与,它已然成为一特的绘画语言,是瓒绘画创作生命之中的“谜”。
已不单单指向一种构图,而是一征和隐喻,那么“谜”为何重复出现0正翰在《隔江色》中所指出的:“我们可进一,为何一个画家要终其一生重复相同的画面?”&2'126的“一河两岸”母题,已成研究界的“显学”,形成了经典化的叙述:“之典型面目多为近景矮土坡一两个,枯树三五株,间作空亭一座,远景平坡一抹,而中间则为大片,不着一笔,极为疏阔,空灵虚幻,清幽旷远。
”⑶这类研究注意到了倪瓒创作中重复出现的,但仅仅指向“风格学”,在未指出及其图像学价值。
高居翰将倪瓒不同的创作按照时间依序解读了其创作风格的衍变。
&2'121高居翰指出了倪瓒创作中重复出现的画面结构,同理了倪瓒的创作脉络,史料考证功力深厚。
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构图形式
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构图形式作者:吴曲城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11期摘要:倪瓒山水画中萧疏静洁、空旷冷峻的“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是倪瓒对中国山水画的杰出贡献。
其实倪瓒的这种构图样式,并非是他真正意义上的首创,而是建立在董源、巨然和吴镇等前人的构图基础之上的,在他独特的个性和思想的作用下,经过长期探索才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构图样式。
倪瓒的这种构图形式还对后世的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创作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倪瓒;构图;一河两岸;三段式;来源;影响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2-0168-02一、绪论(一)研究倪瓒山水画构图形式的背景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系统的美术史论著作,其中的“六法”对前人有一个较系统的总结归纳和评判,也对后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要求与标准,其中提出“经营位置”。
指的就是构图意识。
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他把“经营”方面的要求归纳到了可以具体理解和表现出来得“位置”之中。
构图的能力是每位书画家首先应该具备的能力,作品的完整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构图的总原则是对比和统一,在对比中求变化、求节奏,在统一中求和谐、求整体。
其中,倪瓒是我一直想要去研究和学习的对象,他的构图一直以来都是被后人,特别是文人画家的推崇,那么他的这种构图形式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又是谁给了他灵感,跟他自身的经历有没有关系,他想通过这种构图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推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源动力。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这篇文章研究倪瓒的构图来源,构图特点,构图动机,构图情感。
这样我就能在临摹他的作品的时候体会他的情感,体会他的绘画语言,感受其内在想表达的情感,能使我更加能抓住他的“神”。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绘画的构图是画家组织安排四面形式美富有规律的艺术科学。
中国传统绘画称“构图”为经营位置、置陈布势、布局或章法。
倪瓒山水画的赏析
倪瓒山水画的赏析作者:马茜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3期摘要:本文基于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倪瓒的山水画进行了分析。
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在思想和内容上与中国古代美学有着相通之处。
所以,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倪瓒的山水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倪瓒绘画作品视觉上的空疏平旷以及内在心灵上的高逸淡雅都是他内心情感的表达。
他平淡天真的绘画风格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简练高逸”的意境,成为后世推崇和效仿他的原因。
一、倪瓒的简介倪瓒(1301-1374),字泰宇,后字元镇,别号是风云主人。
他是元代画家、诗人。
与王蒙、黄公望和吴镇四人称为“元四家”。
被后世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
他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内在情感表现在他的山水画中。
他的作品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艺术。
元代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他波折的人生经历影响着他的绘画风格。
在元朝,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朝山水画的朴素淡雅有别于唐宋画风。
倪瓒身为“元四家”之首,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后世追逐的对象。
他的绘画风格和画面所表现的深远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亮点。
二、“一河两岸”构图形式从倪瓒山水画的构图上看,景物极少,非常简洁概括。
他继承了董源、米芾的构图法,远景在画面的上部,近景在画面的下部。
又融入自己平淡、柔美的画风,把自己的内在情感与自然界中的高山流水相结合。
开创了“一河两岸”三段式的山水画的构图形式。
倪瓒的山水画大多是“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形式。
画面中的近景大多是土坡或者是石岸,有时会有一个亭子掩映于树木之间,远景则是虚化处理,拉开了空间,最具倪瓒式山水画风格的是画面中景的处理,大面积的留白,不着一物,给观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他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都寄托于他的作品中,达到了文人山水画抒情写意的至高境界。
三、“空白”与图式关系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和画面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就如阿恩海姆所提出的“图一底”关系。
浅议倪瓒山水画作品中构图形式美的运用
浅议倪瓒山水画作品中构图形式美的运用作者:田泽宇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21期摘要:形式美就是指任何审美对象(包括艺术作品)的形式的总体的美。
是能够充分表现艺术内容的、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真正的富于艺术性的美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山水画中,形式美是经过历代山水画家的锤炼,而提炼浓缩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审美特征。
倪瓒是“元代四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将中国山水画中“形式美”运用的淋漓尽致的画家之一。
他通过独到的构图方式,形成空灵高逸的艺术风格,有着“逸笔”之风。
而这股“逸笔”之风,与他画面中的形式美有着深远的关联。
本文以倪瓒山水画作品中的构图方式为线索,分析形式美的表现形式以及运用。
关键词:倪瓒;形式美;绘画技法;山水画一、构图因素的形式表现形式美不等于艺术本身,它是贴合于艺术作品而又不完全重叠于艺术作品的一个存在。
在中国山水画艺术中,其形式构成要素为笔墨、线条、颜色、构图,其中构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又称为“章法”、“布局”或“置阵布势”。
中国绘画讲究崇尚意趣,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要求对物象作出真实精确的描绘,而是要求作者根据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和情趣来创造一个精神空间。
因此可见,构图是中国山水画形式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图本身形成的形式美及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起对作品内容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构图直接传达着视觉艺术的美。
二、倪瓒山水画构图形式美表达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等。
江苏无锡人。
倪瓒主攻于画,其画作艺术是“逸笔”的代名词。
倪瓒的画风有着幽秀旷逸的特点,其用笔虽简单但意境深远,恰到好处;惜墨如金却逸气横生;在他的画面里,常常体现有晋人之潇洒、绝世风度。
因其独到的艺术风格与艺术影像,被称为“元代四大家”之一。
2.1布局构图与形式美自北宋范寬、李成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的构图可谓是形式美的一个精炼,“高远、深远、平远”,是非常讲究形式美的构图,古今画家都将其作为山水画的构图处理规则。
中国水墨山水之巅:倪瓒的山水画
《江岸望山图》是代表其艺术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作于1363年。
此图采用的是倪瓒首创的“一河两岸式”的构图。
即近坡、中水、远丘的三段式结构模式。
《江岸望山图》虽仍作一河两岸式的构图,但隔溪所绘的不是低矮的山丘陂陀,而是两端突兀而起的山峦。
山脚下的沙洲上长有一排排的丛树。
这与画家常用的平远山水布局有所不同。
画家以干笔色皴山石,作披麻皴,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
图中自题七律一首,说明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原由。
这首诗与这幅画都是倪瓒送朋友去会稽时所作。
按画中提款,[癸卯]为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作者时年63岁。
江上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
疏松近水声色迥,青嶂浮岚戴色横。
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
骞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朋友是乘船走的,倪瓒是在岸上送别的。
前四句,正像画题《江岸望山图》,表现了从江岸“望山”时的感受。
江上的春风吹散了积雨的云雾,空气澄澈。
隔江的春树映照着夕阳,爽朗明丽。
风吹着近水的稀疏的松树,发出的声音,传得很远。
高山低峦,都是青黛的颜色。
风景恰如其画!第五、六句是描绘会稽的名胜古迹,“秦望山”与“云门寺”都是会稽的名胜古迹。
既然是送友人去会稽,于是想到,友人到了会稽,就会到“秦望山”去悲叹历史的陈迹,到“云门寺”去看古代文人墨客的题词。
最后两句是说,我也想到会稽去寻访名胜古迹,可惜朋友的船已经远去,过了杭州有半日的路程了。
这也说明站在江岸上望山的美景使倪瓒陶醉了,船都过了钱塘,他还在那里站着欣赏呢。
《江岸望山图》是能够反映倪瓒艺术风格的代表作,我们以这幅图为例,可以进一步归纳和说明倪瓒的艺术风格。
第一,“一河两岸式”的构图。
近景临坡,三树挺立;中景临江,中立草亭,亭中无人;远景隔江,峭壁高耸,突兀立于江边。
第二,用笔极简。
画面有大片的留白,空无一物。
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三,用墨极淡。
隔江一抹青山,雨后青青,笔墨简淡。
倪瓒山水画风格的成因
水墨丹青倪瓒山水画风格的成因■ 张 艳 西安美术学院〔摘 要〕倪瓒是“元四家”之一,他将元代山水画推向了“高逸”最高峰 ,把文人画的形式发展到了极致。
倪瓒的山水画风格是典型的一河两岸式构图,前岸几块坡石,几株枯树,偶尔带一小亭,河中无水纹,一片空静,远岸一两个平缓山丘,空白处题一小诗,空旷寂寥的画面无一人物点缀,给人一种清幽洁净,悲凉天真,平淡自然之感。
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山水画史留下了不可替代的一页。
是什么影响了他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呢?我们常说一个人能否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似乎有点命运的成分在里面,是啊,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以外的大环境也是非常重要,能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那么倪瓒能成为一代大家又是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呢?本文通过对倪瓒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成长经历来剖析其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元代;倪瓒;艺术风格 ;平淡天真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元代社会和元代士人的特殊性使得元代山水画有新的面貌。
时代造就英雄。
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总是能产生一些特殊的人才。
元代是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经济上主要依靠于别国贸易往来,在思想文化上兼容并蓄,对各种思想持放任自由,一视同仁的态度。
政治上,由于蒙古族是一个落后游牧民族,想要统治好广大的汉人就离不开汉族士人。
一些有影响力的汉族士人被迫跟着统治者走,但基本都是摆设。
虽然赵孟頫颇为受宠,但仍遭到蒙古人的猜疑,因为在元代统治中汉族士人的身份地位还是很卑下。
文人画也称“士人画”,强调诗书画的完美结合,以及文人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元代文人画在画坛中占主流地位,这使得元代是文人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将文人画发展到鼎盛时期是众多文人的共同努力。
在这里我提及两个关键的人物,一个是赵孟頫,一个是倪瓒。
可以说元代文人画的发展始于赵孟頫成于倪瓒。
为什么说是始于赵孟頫呢?因为赵孟頫是元代文人画的倡导者。
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研究
118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研究张霁月一、“一河两岸”的构图倪瓒在艺术上的简约朴素主要表现在他的构图上,而他这样的构图面貌在整个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也是比较特殊的。
倪瓒在构图上的概括,大多表现在只做一个开合,也就是在远景上画一两座山脉,近景画的是小山坡,上面有三五棵树木或枯萎或繁茂,山石和树木都用淡墨勾勒,看似虚无。
近处的山石与远处的山脉有大片的留白,不着一物,则为湖面。
其作品大多给人一种荒芜、幽静、静谧的感觉。
这种构图和笔墨的形式被倪瓒反复使用,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这就是倪瓒“一河两岸”的图式。
倪瓒这种看似简单的“一河两岸”的构图模式让他本身赢得了不小的声誉,同时也让后世的众多画家所折服和模仿。
二、从时间上看“一河两岸”构图的基本要素(一)早期:严正、精细《秋林野兴图》是在明代中期发现的,也是倪瓒作品有记载年份以来最早的一幅作品。
这幅画近处的山坡错落有致,皴法稳健清润,坡上八九株树木远近不同,就连每一棵树木点叶的方法都不相同。
画面中下方的树丛下有一座茅草亭,造型简单,亭内坐有一人,旁边有一童子侍候在侧,远景的远山以淡墨描绘,与近景的小坡即形成了对比,又产生了一个前后呼应的关系。
倪瓒在作这幅画时应该是正在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所以描绘的大抵是在自己家的园林悠然独居的清净心境。
倪瓒早期的作品构图大致都是全景式的构图方法。
上为天下为地,中间则布置景物,景物在画面上布置得充实且井然有序。
近处为山坡,坡上有几棵树,树下有时会安排茅亭和人物。
远景的山一般画得比较秀润,与近处的小坡隔河呼应。
河水将近处的山坡树木与远处的山峰拉开了距离,形成了一种空间感,但是这种空间感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一河两岸”的图式。
虽如此,但倪瓒早年的绘画构图风格依然保持着严谨、细密的构图章法。
(二)中期:简洁、稀疏、清晰倪瓒中期的作品风格区别于早年的严正、精细的风格,他在学习了前人的作品后加入了自己的东西。
其中《六君子图》作于1345年,当时倪瓒四十四岁,这幅图可以看作是他画风转变的一个信号。
倪一江两岸式构图呈现原因研究
倪一江两岸式构图呈现原因研究
何薇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24(15)4
【摘要】“一江两岸”式构图作为倪瓒晚期独具个人特色的构图,已成为后世画家创作山水画构图的经典范例,其构图通过笔墨和技法使整个画面造型布置达到和谐与统一,在画面意境表达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元代“一江两岸式”构图是倪瓒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融合的完美表达。
本文将通过对于倪瓒所处元代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个人的绘画观念和精神信仰以及对前人山水画构图的继承发展等方面,去分析“一江两岸”式构图形成的客观外在因素和主观内在根源,再辅以倪瓒具体作品画面的对比分析与最后总结,能更为深刻地体验到倪瓒作品中简逸、幽寂的艺术意境。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何薇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
【相关文献】
1.一江两岸三城璧映全面推进钱江两岸“魅力新城”建设与发展
2.从全景式构图到特写式构图——五代、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嬗变
3.倪瓒"一河两岸,三段式" 构图源流探
4.沿江景观绿化工程环境影响研究——以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工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画解析】倪瓒的山水画里为什么没有一个活物?
【国画解析】倪瓒的山水画里为什么没有一个活物?如果把许多画作放在一起,倪瓒的画绝不会是最抢眼的那一幅。
但如果你细细品味,你一定会记住倪瓒,因为他的山水画实在是太干净了,那疏林坡岸,那楼阁亭台,没有一个活物,看上去是一个人间不存在的世界,一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古木幽篁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他创造了山水画的“折带皴”。
他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素净、笔简、意远,没有一点烟火气,呈现一片孤寂,孤寂得让人绝望。
恽南田的花鸟活色生香,可是他最欣赏倪云林的“真寂寞”之境,他说云林的画是“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
”《幽涧寒松图》北京故宫博物院再细看倪瓒的画时,却似乎发现他的笔上有霜色,一木一石经他的笔一扫,全都染上幽冷高寒。
《容膝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画中从来只见山水树木不见人,如《容膝斋图》,画中采用“一河两岸”构图,笔墨淡雅,山石坡陀以干笔作折带皴,再以焦墨点苔。
画中近处的亭为人所居,乃是人活动的中心,也是画眼所在。
但从此望去,周遭全是荒天古木,毫无生命的迹象。
《紫芝山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他的画中为什么没有一个活物?有研究者认为,这和他极度孤傲的性格有关,他崇尚魏晋之风,不谙世事,目中无人。
在他看来,人物皆俗不可耐,实在不能入画。
他曾作诗一首以述其怀:“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
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
据说他修造的清秘阁乔木修篁,蔚然深秀,不是佳客跟本不让进去。
《秋亭嘉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同时也和他的艺术主张有关,同为元代也是好友的书画家张伯雨评价他的画时说:“无画史纵横气”,云林为此颇为自得。
所谓“纵横气”,就是指当时院体画家流行的风格,多以写实为主,如黄公望,倪瓒就对黄公望的画颇有微词,认为其画未脱“纵横之气”。
《六君子图》上海博物馆藏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他的洁癖,据说他的洁癖到了一个疯狂而极端的程度,这自然也影响到他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成因浅析
作者:彭贤淑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7期
摘要:倪瓒,我国元代著名的画家。
他的艺术成就体现在绘画作品及画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其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
作品格调高古,笔墨简淡,意境萧疏。
他极具风格的“一河两岸”式典型构图,在整个山水史上是别具一格的,对中国山水画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试从倪瓒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时代背景、特殊经历、精神状态这几个方面梳理这种构图样式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倪瓒;一河两岸;构图;成因
作者简介:彭贤淑,民族:汉,籍贯:河南固始,单位:河南师范大学,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技法与理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01
“一河两岸”式构图是倪瓒中晚期的山水画作品里经常采用的、较为稳定的而趋于高度程式化的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的特点是:整个画面由近景、中景、远景三个部分组成,近坡画几株杂树,中景留出一片空白,用来表现辽阔平静的水面,对岸几道汀渚,一段平缓山丘。
一般近景放得较低,远景放得很高,给人以一种萧瑟荒寒、空旷冷峻的感觉。
一、师法自然,身处的地域特点对构图的影响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作者对自己作品中景观的选择和爱好,也就是说一方面必然受到所生活特定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作者也对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这样在创作时就会倍感亲切,得心应手。
倪瓒的一生几乎都生活在苏州吴江一带的太湖边,晚年更是一直泛舟于太湖之间,面对这一地区特有的湖泊、平缓山丘、三五株枯树的地貌,倪瓒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超越其他景致的熟悉程度。
他在早期的写生和反复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
他一生所画的景致几乎全是太湖地貌,而他“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方式正能高度完美的概括出太湖景致的秀丽疏淡、空寂清旷的特点。
二、师法古人,融汇创新对其构图的影响
艺术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
倪瓒的这种独特的“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有其成熟的面貌,也是有一个产生、发展而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元初的山水画坛,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从文人审美好尚出发,提倡对唐、北宋绘画的学习,他以“复古”为口号,对董源山水极力推崇,倪瓒也取法于董源,并将董源山水画中的平远式构图发扬光大。
如倪瓒早期作品《秋林野兴图》,画中的土坡还是沿用董源的披麻皴画出,坡脚用水墨渲染水面,近景和远景用河流隔开,但河流两岸十分接近,近景和远景靠的较拢,中景的水面狭窄,视野相当平坦。
但随着画家艺术修养的逐渐提高,技术的不断熟练,个人的阅历不断丰富,倪瓒对董源“平远”式的构图进行了逐步的探索和改造。
这就是倪瓒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师法董源却并不拘泥于董家山水。
因为太湖地貌是沉积岩地层断面,所以在表现山石坚硬质感的时候,董源画中的披麻皴不完全适用。
因此倪瓒又将北方画派的荆、关、李成之笔法转化为笔简意幽、松柔秀峭的折带皴,将其与董源的披麻皴和平远式构图相结合,完美的呈现了太湖疏淡荒凉的景致,也更加自然的契合了作者悲抑孤清的心境。
这在他后来的作品中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1345年作的《六君子图》中,倪瓒在画面中第一次大量使用空白来表现水面,在画幅的上、中、下各留出一片水面,而且中段的水域特别长,因此将远景推得很远,把近岸和远岸彻底分开,在空间结构上已具有了他后来的坡树、湖面、远山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章法。
1355年,倪瓒作了著名的《渔庄秋霁图》,这幅作品较之前更加疏朗空旷,远岸几乎已提至画幅最顶端,中景更加开阔,个人风格已经形成。
三、特殊的生活环境及性格对其构图的影响
如果没有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感受、日积月累的经验,离开了社会这个大环境和个人的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即使画家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是不能凭空创造出艺术作品来的。
倪氏前几代皆是隐士,其父善治家,是当地著名富商,但倪瓒幼时丧父,伯父倪椿的长子倪昭奎承担起了家业,倪昭奎又是道教上层人物,享有多种特权,倪瓒在他的护佑下长大。
二十八岁他衣食无忧,结交了许多江南文人雅士,读书作画,优越安逸的生活条件,养成了倪瓒清高孤傲的性格。
及至后来兄长、嫡母的相继过世,倪瓒支撑起这个家,借着道教的影响和家庭的富足,倪瓒仍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四十岁以后,元末社会动荡不安,迫于形势,他干脆疏散家产,携家逃到太湖一带,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扁舟箬笠,来往湖泖间”的浪迹生涯。
对于过惯了优越安逸生活的倪瓒来说,转入漂泊无定的生涯,加之暮年丧妻失子之痛,使他的内心世界由清高孤傲变成了孤愤沉痛。
纵观倪瓒的一生,早年的生活富足,而到了中年以后,命运多舛,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前后的生活落差,给他内心造成的巨大痛苦可想而知,虽然他的山水画作品景致一直是太湖一带的风光,但在经历一系列命运的打击之后作者的心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品不再是对实景的逼真写照,而是着意通过“一河两岸”构图下的景致来表现他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他利用这种构图上的空、舍,来表达自己的心绪,通过画中这些简练的物象,简练的构图,来烘托心中的
孤寂和悲痛。
他将这种空寂简静的“一河两岸”的图式一画再画,这当然不是艺术上的一成不变,而是标志着艺术上无可再变的作为内在生命意识的原型结构和终极境界。
在不变的表象下,蕴含了最丰富的千变万化,包括他对世事人情的苦恼和忧患,以及超越了这种忧患之后的空明心境和净化灵魂。
四、禅宗思想对其构图的影响
元四家的倪瓒将中国文人山水画发展到最完美的阶段,其作品中的高逸之气居四家之首。
禅学思想对其山水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倪瓒的兄长即是道教中的上层人物,所以倪瓒的早期思想受到道教很大的影响。
倪瓒的一生,弃家出游当是一个转折点,其思想也在此时有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弃家之后的倪瓒,随着漂泊日长,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孤寂生活的体悟逐渐加强,尤其是他的妻子蒋寂照的辞世,使他受到很大的打击,他在思想上更趋于佛家的“空”和“寂”。
他一方面强调直接抒写内心的感受,而另一方面则追求高洁的品性,以简率超逸为美。
禅是说不清的,倪瓒就把它转换成“意在象外”的那种空寂境界。
倪瓒“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画面简练到不能再简的程度,简易的画面留出大面积的空白,但这里的空白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他除了表现的是水面,而更多的是空白表象下所体现的画家对禅的一种参悟。
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幸和坎坷之后,是一种平常心,是一切皆空的人生体悟,也是对人世间名利世俗的嘲讽。
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给后世画家在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领域里提供了经典范例。
他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完美的形式,为元代绘画和中国古代绘画增加了奇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