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副本精选全文完整版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副本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1、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

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中医病名:腰痛 BNS150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M51.202(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中医辨证(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重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病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病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2.经络辨证(1)太阳经证:腰或臀、下肢沿足太阳经放射性疼痛。

(2)少阳经证:臀、下肢沿足少阳经放射性疼痛。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样本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样本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样本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中医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肝肾阴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伴有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四)鉴别诊断:中医应与腰软(虚证)、淋证(热淋、石淋)鉴别。

西医应与急性腰扭伤、臀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症等鉴别。

二、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1、基本治疗方法:治法:柔筋壮骨,通络止痛。

主穴:相应的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 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 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3.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 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 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针灸理疗科优势病种 (1)腰痛文档

针灸理疗科优势病种 (1)腰痛文档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

(1)起病有缓有急,四季皆可,常有内伤、外感或跌仆挫伤史。

(2)以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活动受限为主症。

(3)好发年龄为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4)临床多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扑损伤为标。

(5)CT或MRI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麻醉学专业用《疼痛诊疗学》(谭冠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1)腰痛及臀部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根的炎症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根本原因)、股神经痛、骶神经痛】,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2)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3)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都可出现肌内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4)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5)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二)疾病分型1、中医证侯分类(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则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3)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卧不便,重者不能转则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跌仆闪挫史。

(4)肾虚腰痛:○1肾阴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绵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

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

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

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

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

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按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

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意。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针灸推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针灸推拿科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主要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上,针灸推拿科有许多优势病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个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

一、颈肩腰腿疼痛颈肩腰腿疼痛是目前非常常见的病症,常常由于生活和工作姿势不正确、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针灸推拿科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痛感,并且能够改善肌肉的松弛度,减轻疼痛。

主要治疗方法为针刺和推拿。

1.针刺:通常采用局部和远端穴位,如肩井穴、足三里穴等。

通过在疼痛处或相应的穴位上进行针刺,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

针刺时注意要深浅适度,避免误伤。

2.推拿:推拿是通过按摩和揉捏的手法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

可以结合草药拔罐等辅助治疗方法来增强疗效。

二、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很常见的病症,常见的有胃痛、腹泻、便秘等。

针灸推拿科可以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缓解病症,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1.针刺:常用的穴位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痛和腹泻等症状。

2.推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揉捏腹部来刺激和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的不适。

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偏头痛、神经性耳鸣等症状,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针灸推拿科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和神经的功能,缓解症状,并且较少出现副作用。

1.针刺:常用的穴位有足阳明胃经的额外穴、手太阳小肠经的阳池穴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

2.推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揉捏头部和颈部来刺激神经和穴位,缓解头痛和耳鸣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严格掌握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

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

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醪,肩贞,曲池,合谷等。

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 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

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

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按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

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意。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中医病名: 腰痛 BNS150西医病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51.202(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 腰椎生理弧度消失, 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 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 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 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 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 腰腿痛剧烈, 活动受限明显, 不能站立、行走, 肌肉痉挛。

2.缓解期: 腰腿疼痛缓解, 活动好转, 但仍有痹痛, 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 但有腰腿乏力, 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中医辨证(1)血瘀气滞证: 近期腰部有外伤史, 腰腿痛剧烈, 痛有定处, 刺痛, 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 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 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 腰腿部冷痛重着, 转侧不利, 痛有定处, 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 日轻夜重, 遇寒痛增, 得热痛减, 舌质胖淡, 苔白腻, 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重腿痛, 痛处伴有热感, 或见肢节红肿, 口渴不欲饮, 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 反复发作, 乏力、不耐劳, 劳则加重, 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病见:心烦失眠, 口苦咽干, 舌红少津, 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病见:四肢不温, 形寒畏冷, 筋脉拘挛, 舌质淡胖, 脉沉细无力等症。

2015版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5版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针灸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l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病理分型(Macnab分型)1. 椎间盘膨出:整个椎间盘纤维环均匀性向椎体骺环以外凸起,不引起严重的神经根压迫。

2. 局限型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的内层断裂,髓核组织部分突出。

3.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大部分断裂,仅有外层纤维环尚完整,将髓核局限于纤维环内。

4. 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纤维环全部断裂,髓核组织突出于椎间盘外,为后纵韧带所约束。

5. 椎间盘游离:髓核组织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或硬膜内、椎间孔等处,压迫神经根与马尾神经。

(四)中医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中医院推拿按摩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中医院推拿按摩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中医院推拿按摩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一、落枕【概述】落枕是因睡眠姿势不当或睡中感受风寒所致。

以睡后一侧颈项疼痛、酸胀、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肢体痹病类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胸锁乳突肌劳损、斜方肌劳损、提肩胛肌劳损、大、小菱形肌劳损等病。

【诊断依据】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所致。

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头部歪向病侧。

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及条索状改变。

4.颈部体格检查无神经根受压体征,影响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或仅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鉴别诊断】1.颈椎病:因颈部损伤或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起病缓慢,病程长,部分患者有反复落枕现象;除颈部症状外,多伴有头晕、头痛、肩臂痛、心慌、走路不稳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颈椎退行性改变。

2.环枢椎半脱位:一般有明显外伤史,临床表现为颈项疼痛,颈部旋转受限,重者伴眩晕、恶心、呕吐;影像学检查可见环齿间隙不等宽,环枢关节不对称。

【辩证分型】1.气滞血瘀证: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紧。

2.风寒外袭证:颈项背部犟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淅淅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质淡,苔薄白、脉多弦紧。

【治疗方案】一、推拿疗法治疗治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整复错缝。

治疗部位:肩井、风池、大椎、天宗、曲池、阿是穴及颈项肩背部。

治疗手法:按揉、拿捏、滚法、点法、拔伸、扳法等。

治疗方法:1.按揉肩井,以局部酸胀为度。

2.滚肩背部、项背部。

3.拿捏风池、阿是穴,以局部酸胀为度并令其慢慢转动头部。

4.按揉大椎、天宗、列缺,阿是穴,并嘱患者逐渐加大颈部活动范围。

辨证加减:1.外伤引起的落枕可加擦法及湿热敷,伴有滑膜崁顿的可加颈椎拔伸法;小关节紊乱的加颈椎扳法。

中医院针灸科腰痛(腰椎病)诊疗方案

中医院针灸科腰痛(腰椎病)诊疗方案

ⅩⅩ县中医院针灸科腰痛(腰椎病)诊疗方案一、定义1、中医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原因有关。

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时间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素体禀赋不足,或老年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

从经脉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代脉和肾经(贯脊属肾)。

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养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2、西医定义:腰椎病是指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这里所说的腰椎病涵盖了“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部肌筋膜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症”等疾患。

二、诊断1、中医病名诊断:腰痛2、西医病名诊断:腰椎病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二版,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针灸治疗学》(第2版,石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第1版,罗才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三、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证型诊断:(1)寒湿腰痛: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3)瘀血腰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劳损或陈伤史。

(4)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1)肾阴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中医临床路径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针灸二科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 自2017年01月到2017年12月进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优势病种的病例共有193例,完成193例,平均住院日11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辨证口服中药汤剂、耳针、腰椎牵引、穴位贴敷、腰部理疗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完成的19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49. 2%,辨证施治率100%o其中针灸193例(100%)、推拿80例(41.5%).辨证口服中药汤剂95例(49.2%)、穴位贴敷94例(48.7%)、火针疗法25例(13.0%)、腰椎牵引55例(25.5%)、拔罐123例(63.7%)、腰部理疗者85例(44. 0%),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临床应用较好、接受度较高的为普通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口服中药、拔罐,而其他疗法应用较少。

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推拿、拔罐活血化瘀法治疗腰痛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如理疗、穴位贴敷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刀疗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患者;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二、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或MRI确诊。

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腰椎肿瘤、结核、骨折者;2.其他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者;3.髓核突出严重压迫马尾神经者;4.两次以上椎间盘切除术或胶原化学溶盘术者;5.妊娠及严重心、肺疾病者。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5.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三、中医治疗原则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四、中医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 瘀血阻络型:症状:腰部疼痛,疼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2. 肝肾亏虚型:症状:腰部酸软无力,疼痛绵绵,劳累后加重,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3. 寒湿痹阻型:症状:腰部冷痛,疼痛加剧,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难点分析1、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的腰痛病人,腰部手法治疗难度较大,病人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2、针灸、针刀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和手法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腰痛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手法治疗、针灸、针刀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腰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1、对于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的腰痛病人,只要存在骶髂关节旋移的,腰部手法治疗以骨盆压揉手法为主;存在棘突偏歪的,以冯氏手法为主;腰椎曲度变平直或腰椎棘突后突的,以林氏手法为主,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临床疗效。

2、统一规范针灸、针刀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的用踝三针治疗。

肾阳虚、血瘀气滞证和寒湿痹阻型运用艾灸、中医封包和中药熏蒸治疗。

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

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仪。

5、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加强腰椎稳定性。

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三、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20 年开始制定了腰痛病的优势病种,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并改进,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

现对20 年腰痛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459例腰痛病病例,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

分成2013年方案组和20 年方案组。

20 年方案组209例,男108例,女101例;年龄36~66岁,平均49.36±1.29岁。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根据1、临床表现为腰脊或腰椎旁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

甚那么向臀部、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2、发病与病情的轻重常与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有关。

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三、辨证分型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那么阴雨天。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缓慢。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腰痛酸软无力。

(1)肾阴虚:兼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兼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四、入院指佂1、腰痛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2、腰痛日久不愈或反复复发者。

3、腰痛及臀部,下肢疼痛明显。

五、治疗常规〔一〕一般治疗1、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防止居潮湿之地。

2、平素注意走、坐、立,姿势要端正,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小于30分钟〕。

3、应卧硬板床,不宜坐软沙发及短凳,坐沙发时宜家腰垫,起床活动时要加腰围。

〔二〕辨证论治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桂枝、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地龙、土元。

1、肾虚腰痛:(1)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牛膝、鹿角胶。

(2)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 001.1~001.9—94;的有关诊断。

病史:一是外伤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1、临床表现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

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2.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

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
便不能自控。

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原因是突
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
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2、辅助检查
(1)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

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的等。

(2)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三、辨证分型
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
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
缓。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
涩。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
腰痛酸软无力。

(1)肾阴虚:兼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兼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
力。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
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
脉滑数。

四、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桂枝、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地龙、土元。

3、肾虚腰痛:
(1)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牛膝、
鹿角胶。

(2)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方药:右归丸加减。

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药、山
萸肉、枸杞子。

4、湿热腰痛: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木瓜、络石藤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如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

(三)非药物治疗
1、针刺治疗:取穴:肾俞、阳陵泉、委中、阿是穴。

血瘀
加后溪、人中;寒湿加气海、大肠俞;肾阴虚加太溪;肾
阳虚加命门。

操作方法:根据病症选取穴位,用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
每日取一定腧穴上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
日一次。

2、灸法:患者腰部艾箱,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3、拔罐:辨证取穴,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

4、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
次。

5、腰椎推拿: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6、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7、刮痧:每个部位,3日一次。

8、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腰椎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9、针刀疗法:以松解粘连,缓解挛缩。

10日一次
10、中药外用足浴:血化瘀、舒筋通络,每日一次
10、腰椎间盘臭氧治疗:通过臭氧消除椎管内超氧化物自由基、
细胞内皮刺激因子等物质,从而改善症状。

五、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
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
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4.观察腰痛点对点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
的关系。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皮肤、汗出、体温、
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2.给药护理
1.风寒湿,中药汤剂宜热服。

2.风、寒、湿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
忌食生冷。

3.热者,汤剂宜偏凉服。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

3.热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
多饮水。

4.情志护理
要关心患者,給于心理安慰。

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
治疗与护理。

劝说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
舒畅。

5.健康指导
1.本病易复发,注意防风寒、防潮湿,避免居暑湿之地。

2.加强护理及功能体育锻炼加强腰背肌的力量,增强体质。

3.不适随诊。

六、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腰痛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对于病情相似的患者不同医师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法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

2、针灸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腰痛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单纯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腰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部分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仍然有限,住院周期较长,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5、部分腰痛病患者合并有腰椎滑脱,尚未达到手术阶段,但腰椎滑脱引发的腰椎失稳导致患者腰痛症状缓解困难。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腰痛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订如下解决措施与思路:
1、手法治疗的统一性必须尽快落实。

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特色,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

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

2、针灸治疗同样需统一规范化。

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套管针刀治疗,由专家亲自示范指导临床医师学习操作,并在科室内推广试行。

5、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加强腰椎稳定性。

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七、出院标准
1.腰部疼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八、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临床治愈:腰部疼痛完全消失,行走及活动无不适感。

2.显效:症状好转,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

3.有效:症状好转疼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影响工作及生活。

4.无效:症状疼痛无明显改善。

九、住院天数
住院天数可10-15天。

十、住院费用
费用在2500-300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