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时期游戏学说
游戏理论
国外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剩余精力说。
他认为生物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幼儿除了维持正常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剩余精力越多,游戏便越多。
二、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了游戏的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
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游戏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
游戏时间的长短随动物进化的程度而异,越是高级的动物,在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越复杂,需要练习的时间越长,幼儿期越长,游戏的时间越长。
最初是实验性游戏,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这种感觉运动游戏逐渐发展到建造游戏和高级智能的练习。
然后是社会经验游戏,包括争斗、追逐、模仿、社会和家庭游戏。
实验游戏的目的是发展自制能力,社会经验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
三、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反对格罗斯的观点,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有: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等等。
四、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游戏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
游戏是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现,儿童的游戏无非是复演祖先的动作和活动,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生活的复演,团体游戏是部落时期人类生活五、社会情绪表现学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满足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使他们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通常是攻击性的危险冲动,以满足其追求快乐的愿望。
随着自我的发展,那些不被理性所接受的追求快乐的愿望就不再以直接的象征性的游戏方式表现,而被更现实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活动,如俏皮话、玩笑、创造性艺术活动等取代,用这些更隐蔽的方式来满足早先通过游戏得以满足的愿望。
游戏的主要理论与婴儿游戏的特点
游戏的主要理论与婴幼儿游戏的特点一、游戏的主要理论(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游戏的补偿说,该学说又叫发些论。
他认为儿童有许多冲动和愿望,但是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所以通过游戏来补偿。
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快乐原则的自动调节。
游戏不仅能满足儿童的愿望而且使其逃避现实的强制和约束。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4)游戏的激活理论(5)游戏的多元交际理论(二)18、19世纪出现的游戏理论(1)精力过剩说代表人物;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
剩余精力说代表认为,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2)预演说(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格鲁斯—游戏是对新生儿或幼小动物在适应环境上不完善本能的无意识的训练和准备。
(3)松弛消遣说(娱乐放松说):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和帕特瑞克。
他们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神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认为艰苦的脑力使人身心疲惫,这种疲惫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眨眼才能消除,一个人只有他在解除了紧张的状态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和眨眼。
游戏和娱乐活动可能具有解除紧张的功能。
(4)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人类的文化发展阶段与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具有对应的关系。
霍尔认为游戏就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重复人类发展的历史,幼儿游戏是种族行为的复演。
二、婴儿游戏的特点1.婴儿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
幼儿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不是在外在的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
幼儿游戏的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往往不在乎结果如何,没有外在的任务和目标,也没有严格的程序和方式。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
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
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
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
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
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
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 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
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
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游戏的理论流派3
三、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吸取了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的理论基础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
Page 26
艾里康宁关于“角色游戏”的主要观点
(1)角色游戏是由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儿童在社
会生产劳动中的地位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2)儿童的角色游戏不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而是由于社 会的需要才出现的; (3)角色游戏产生于成人与儿童间的关系
Page 17
象征性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发 展的两个阶段
(1)前概念思维阶段(2-4岁)
象征性的对应或等同发生在模仿动作之前,且用语言标志 出来,直接导致游戏的发生
模仿性动作与儿童原先的活动发生分离,完全是模拟由象 征所引起的客体的活动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向规则性游戏过渡,一直持续到成人社会
Page 24
二、列昂节夫的游戏学说
(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的,而是人类的及物活动
游戏这种活动与儿童的心理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紧紧相连
(二)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行为过程本身
儿童要求对成人广阔的世界有所行动 儿童在游戏的操作与行动里掌握人类的现实 游戏行为是一种概括性的行为 游戏操作虽然决定于现有的实物条件,但永远服从于行动
Page 27
游戏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一、个性的两种关系系统
(1)儿童——社会现象
儿童掌握社会规则,成为一位社会人
(2)儿童——社会成人
成人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规则的参照物
二、游戏统一了形成个性的两种关系系统
Page 28
四、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
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
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
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
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
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
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 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
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
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第三章艺术发展论关于美术的本质,历代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和美术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和回答。
他们的解答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谈论问题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思想方法和观点不同,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和缺点,不能令人满意。
一、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一时。
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游戏就是过剩经历的发泄。
斯宾塞进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认为游戏与审美的共同特征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去。
游戏与艺术虽然有共同的特征,但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未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其把“游戏”看做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
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因此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未能揭示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游戏说: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天生的游戏本能。
理论内容:肯定了游戏的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部分特殊性,但不够全面。
代表人物:席勒:艺术是一种游戏的冲动。
斯宾塞: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发泄。
二、模仿说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重要代表。
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因此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也是真实的,而且是更高的真实。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的模仿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艺术表现的事物比生活中原来的事物更理想、更美。
这对后来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特别是艺术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国外游戏理论介绍(5):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国外游戏理论介绍(5):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附录1艾里康宁是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在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创立了自己的游戏理论体系。
他的学说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
角色游戏的产生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儿童在历史发展各阶段中的社会地位具有密切的关系。
艾里康宁继承了普列汉诺夫关于游戏和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思想,认为儿童的角色游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儿童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地位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他认为儿童的角色游戏不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而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
成年人为了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有掌握任何工具所必需的一般能力,为儿童创设了练习一般能力的专门物体——玩具,通过玩具成人教会儿童正确使用的方法,儿童也凭借此玩具来模仿他们想参加但又不能参加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游戏起源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与儿童生活的一定社会条件有关的,而不是某种内部天赋本质所决定的。
相对于个体而言,角色游戏则是由于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
由于运用实物的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独立性的提高,婴儿期待有的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瓦解,儿童想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自身能力又还不能胜任成人的活动,儿童只有通过在游戏条件下,模仿重演成人的日常活动,使愿望得以满足,角色游戏是在儿童与成人的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是在成人与儿童的协调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儿童游戏是社会性的活动,游戏的内容是社会性的,游戏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儿童游戏的内容是按照下面的规律变化的:从再造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艾里康宁指出,角色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游戏,是较发达的一种游戏形式。
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作儿童角色游戏理论。
游戏理论主要内容
(三) 复演论(种族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
童身上的复演。
Page 5
(四) 生活预备说
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K.Groos)从“ 本能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 种无意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的“生活预备说”或 “练习说”。
Page 19
第一阶段:反射练习期(0~1个月) 第二阶段: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 第三阶段: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 第四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 第五阶段: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 第六阶段: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
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游戏促进儿童思 维的发展。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 使儿童学会了不仅按照对物体和情境的直接知觉 和当时的影响区行动,而且能根据情境的意义去 行动。此外,他还将游戏看作是一种“从纯粹受 场地限制的幼儿及成人的思想,到能够完全从真 实情况中解放出来的阶段”的转换。第二,他提 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游戏在儿童发 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 展区。第三,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
Page 32
三、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他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 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他还认为儿童的角色游戏不 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而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的。此外, 他还强调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儿童 个性的形成是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他还认为儿童的角色游戏不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而是由 于社会的需要出现的。
Page 40
请简述体育产生的基本学说。
请简述体育产生的基本学说。
1.游戏说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首先提出,他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他游戏时,他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
”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和席勒一直认为,游戏是精力的发泄,虽然没有实用价值,但有助于身体器官的练习,有助于提高人的生存意义。
游戏说人时体育在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此说法仅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并未揭示出体育产生的最终意义。
2.巫术宗教说原始社会认为有一种超越自然力的神灵在主宰着自然和人类自己,从而诞生了巫术和宗教说,在巫术活动中产生了早期的游戏、舞蹈和绘画,人们在祭祀活动中逐渐用舞蹈竞技和奖励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如古奥运会,但体育的起源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种种实践活动,巫术和宗教并非体育起源的最初动力。
3.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艺术是模仿的产物。
原始社会中儿童模仿成人打猎、捕鱼、作战等活动而进行的游戏,便是是体育的源头。
并且,很多体育项目也都可以用模仿的行为去解释。
但模仿的观点仅指出了事物的表面,并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
4.劳动说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的理论,劳动产生了教育,从而把人类从动物界继承下来的“兽性娱乐”升华为人的娱乐。
另外,有学者提出“劳动游戏是劳动的产物。
”那么,与游戏一脉相承的体育也应是劳动的产物,通常认为,走、跑、跳、投、攀登等人类的这些基本生活技能,是现代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此,劳动说认为体育是从生产劳动中产生出来的产物。
5.战争说用战争说解释体育的起源始于德国菲特的《体育百科全书》,人们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常常采用各种手段训练士兵,并且随着战争的发展,又创造出更多的属于军事手段的体育项目,如举重、摔跤、蹴鞠、赛马、射箭等,这些项目最终也演变成为了体育竞赛活动,战争对体育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需要说探究体育产生的起源,可以从研究人的需要入手。
该学说认为,体育是为了适应社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游戏理论
第一篇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儿童游戏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第一节早期的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说(席勒——斯宾塞)游戏是集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
二、“前练习”说(格鲁斯)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技能,小动物游戏是因为游戏在生存斗争中是有用的,游戏是对与生俱来、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生活。
三、“复演”说和“松弛”说(一)“复演”说(霍尔)儿童的游戏是对二类祖先生活的“回忆”(二)“松弛”说(拉察鲁斯)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经历并获得放松与休息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思想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因内驱力受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帮助儿童处理适应不良的经验,因而具有“治疗”的作用。
二、掌握、宣泄和角色选择(一)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调整。
帮助儿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游戏着的儿童不断进入掌握的新的阶段”。
(二)蒙尼格的“宣泄”理论(三)伯勒的角色选择理论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一游戏的认知本质和功能(一)游戏的认知本质顺应超过同化:外部影响超过自身能力,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模仿。
同化超过顺应:主体自身的兴趣与需要超过外部影响而占据主导地位,主体只是为自我的需要与愿望去转变显示而很少考虑事物的客观特征。
这是游戏的特征。
(二)游戏的功能游戏对于认知的发展,主要起到了一种“机能练习”的作用,所谓“机能练习”,就是巩固、成熟。
二、儿童游戏的类型与发生发展(二)儿童游戏的发生与发展1、感知运动活动时期游戏的发生、发展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一)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等心理过程。
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和动物共享的心理机能。
个体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有经验的成人的帮助下,通过掌握以语词符号为载体的社会文化历史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席勒的“游戏说”:起源论?本质论?
席勒的“游戏说”:起源论?本质论?席勒作为德国古典美学过渡阶段的理论家,他上承康德,下启黑格尔,完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
康德第一次以理论家的身份提出艺术与游戏的关系,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艺术的起源“游戏说”。
十九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斯宾塞发展了席勒的观点,尤其在“游戏源于过剩的精力”一说上如出一辙。
因此,“游戏说”也被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然而,仔细研究便会发现,在康德—席勒—斯宾塞这条发展线索上,其实各家自有各家说法,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也正是基于此,试图辨明其中的差异。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游戏”的观点,这一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文艺既不受对象又不受概念直接约束而具有自由性的本质特征。
康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不服务于任何具体功利却内在地指向某种总体性目的,这个总体性目的就是人的自由,在这一点上艺术和游戏是相通的。
可见,康德提出“游戏”的概念,是为了解释艺术的本质,艺术不是自然,不是科学,也不是手工艺,它是“自由的游戏”。
这里要辨明的是,康德所说的“游戏”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游戏”的概念是否相同。
请看他的一段话:“艺术也和手工艺区别着。
前者唤做自由的,后者也能唤做雇佣的艺术。
前者人看做好象只是游戏。
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地成功。
后者作为劳动,即作为对于自己是困苦而不愉快的,只是由于它的结果吸引着,因而能够是被逼迫负坦的”。
康德认为游戏能够引起人身心的愉悦,与劳动是不同的,他所说的“游戏”和通常意义上的“游戏”概念具有一致的内核,即能使人身心愉快的活动。
康德的继承者席勒又是怎样定义“游戏”的呢?在其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把游戏分为两种:“物质游戏”是无理性的生物因生命力过剩而产生的生命力的自我表现活动,是在不受物质“需求的压迫”的意义上具有一定自由性但在仍需受“过剩的压迫”的意义上又还不自由的也即部分自由的生命活动;“审美游戏”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以自身两种本性的内在和谐的方式进行的并因而具有“审美自由(因和谐而来的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
国外游戏理论
国外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剩余精力说。
他认为生物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幼儿除了维持正常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剩余精力越多,游戏便越多。
二、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了游戏的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
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游戏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
游戏时间的长短随动物进化的程度而异,越是高级的动物,在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越复杂,需要练习的时间越长,幼儿期越长,游戏的时间越长。
最初是实验性游戏,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这种感觉运动游戏逐渐发展到建造游戏和高级智能的练习。
然后是社会经验游戏,包括争斗、追逐、模仿、社会和家庭游戏。
实验游戏的目的是发展自制能力,社会经验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
三、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反对格罗斯的观点,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有: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等等。
四、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游戏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
游戏是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现,儿童的游戏无非是复演祖先的动作和活动,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生活的复演,团体游戏是部落时期人类生活五、社会情绪表现学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满足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使他们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通常是攻击性的危险冲动,以满足其追求快乐的愿望。
随着自我的发展,那些不被理性所接受的追求快乐的愿望就不再以直接的象征性的游戏方式表现,而被更现实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活动,如俏皮话、玩笑、创造性艺术活动等取代,用这些更隐蔽的方式来满足早先通过游戏得以满足的愿望。
第二讲游戏理论
游戏是“充裕的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游戏分两类:一类是由于物质(或体力)方面 过剩
引起的游戏,即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另一 类是由于美的(或精神)方面的过剩引起的游戏,即 人所特有的想象游戏,或艺术的审美活动。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让人们认识到游戏是重要的、具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了解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游戏是儿童整合和建构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格的重 要方式,“自我”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正是游戏使我 们得以成为“我们自己”; 儿童在游戏中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和解决他们在现实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 情绪情感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生活经历对于理解“我们自己是谁”是非常重 要的,游戏使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是谁”。
游戏分为四种形式:感觉器官的过剩活动,艺术-美 学的游戏,高级的协调力量的游戏,模仿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松驰说 拉察鲁斯: 游戏或消遣娱乐性的活动是具有精力恢复作用的活动。 柏屈克: 现代人游戏是因为现代人的工作性质造成“松驰”的
需要。 儿童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由
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 游戏可以降低焦虑、补偿性地满足儿童的愿望、在儿 童人格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我”是积极主动的因素。游戏可以帮助“自我” 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因为游戏创 造了一种“典型的情景”,在其中“过去可复活,现 在可表征与更新,未来可预期”。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1 把枕头叫“阿里”。阿里是丈夫正在照 看幼儿 2大人禁止玩水。她走到水池边假装舀水 说“我舀了一杯水” 3 大人哄他吃药不肯吃。过后,让玩具动 物吃药。 4以娃娃会晒黑为由气绝父亲散步的提议
儿童游戏通论
• (二)游戏活动的特点 • 游戏活动的特点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 种“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把一个东 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 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 维果茨基认为“想象的情境”的出现和导 致游戏发生的情感诱因有关。
• 游戏的发展的规律表现为由“明显的想象 情境”与“隐蔽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发 展到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情 境”所构成的游戏。前者是角色游戏的特 征,后者是规则游戏的特征。
• 我们可以把“唤醒”调节的具体过程(参见 图2一1)描述如下。 • 1.对新异刺激的“唤醒”调节 • 2.对刺激缺乏的“唤醒”调节
(三)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 游戏的唤醒理论描述了机体不同性质的行 为(探究和游戏、或特殊性探究和多样性探 究)与不同性质的环境刺激之间的相互制约 关系,揭示了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交互 作用,也启示我们应当重视幼儿园环境的 合理组织。
•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是在成人与儿童的协 同活动中出现的。 • 成人的教育影响对于角色的出现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 • 儿童开始模仿成人的活动,也就出现了角 色扮演活动。
• • • •
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与成人协同活动掌握物品的用法 2.最初的动作概括化 3.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 角色萌芽出现。 • 艾里康宁认为,幼儿自己是不能够独立改 变动作的定向的。
第五节后皮亚杰理论
• 游戏的唤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是在皮亚杰 之后比较有影响的、系统性也比较强的游 戏理论。 • 一、游戏的唤醒理论 • (一)理论背景 • 游戏的唤醒理论是从学习的内驱力理论中 演化出来的。“内驱力”是由机体的需要 状态引起的,其功能在于引起、激起行为 或给予行为以动力。
• 如此种种现象使人们认为,机体不仅有食 物、睡眠、性等生理需要,还有探索、寻 求刺激和理解等非生理性的、认知的需要。 • 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这些认知需要可引 起活动内驱力、探究内驱力。游戏正是这 类驱力作用的产物。
儿童游戏的发展历史
• 在陈先生指导下,鼓楼幼稚园取得 了令世人瞩目的实验成果,板鞋出 版了《幼稚园单元教学》《儿童游 戏》《儿童节奏》等书籍。 • 1928年,教育部根据鼓楼幼稚园 的课程实验结果,拟定了《幼稚园 课程标准》向全国颁发。鼓楼幼稚 园成为当时全国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在国内外幼教界享有声誉。
《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2年公布、1936年修订) 在游戏目标方面做出如下规定:
国内儿童游戏的历史
(一)古代游戏的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儿童游戏 逐渐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 来,出现了蹴鞠等丰富多 样的游戏。 • 汉魏时期,荡秋千、放风 筝等儿童游戏活动十分盛 行,盛唐更为丰富。
• 唐代社会开放风气使得 儿童游戏呈现出百花齐 放、异彩纷呈的局面。 • 宋代以后受理学家“存 天理,灭人欲”思想的 影响儿童游戏。
• 清末的学前教育深受日本影响,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清末幼稚 园的课程及实施方法基本上照搬 日本。
保育教导条目为:游戏、歌谣、谈 话、手技。
二、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时期 ( 20世纪20年代左右-建国初期)
• 中国真正对游戏进行本土化研究始 于20世纪20年代。
“游戏乃小儿天然生机,不可遏除” “(儿童)如无游戏,即无教育” “(应)使小儿于游戏时间之教育” 1917年 译《儿童游戏时间之教育》
四、儿童游戏研究的新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后,游戏的种种魅力不 断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西方游戏理 论被相继介绍到中国。 如: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等
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对外国游戏理 论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致力于探寻中国 儿童游戏研究的新方向。
• 《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儿童游戏的当代理 论与研究》《儿童游戏通论》 刘焱 • 《儿童游戏理论》 华爱华 • 《学前儿童游戏》 邱学青 • 《儿童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三维视野》 曹中平 • 《学前游戏论》 丁海东 •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翟理红
艺术的起源游戏说.ppt
谷鲁斯对游戏说的观点进行修改和补充: 游戏并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实际上是在为生命
工作做准备。
游戏说揭示的艺术实质: 一、人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要之后,
才有可能用过 剩的精力从事艺术活动。
艺术起源之
游戏说:艺术起源说中的重要学说 提出者: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 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艺术史家曾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盛行年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席勒: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 戏冲动。
“外观”是席勒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斯宾塞进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 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两者都不
二、游戏与艺术的共同点: 1、超功利性; 2、具假定性; 3、使人愉悦。 因此游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艺术的部分特性,
艺术的娱乐 戏有关 。
因此,我们认为,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 示术发生的根源,未能揭示艺术发生的真正奥秘。
游戏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一、目的性:游戏是发泄过剩精力或是某种活动 的练习,艺术的目的广泛而深刻; 二、持久性: 游戏是短暂的 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
三、观众参与: 游戏是个人的自娱,不需要观众 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
游戏的理论流派
【教学重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
【教学难点】社会文化历史流派的游戏理论观点
二、讲授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典的游戏理论
一、经典的游戏理论
•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心理学家斯宾塞。
主要观点: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
序号
内 容
时间
游戏理论流派
组织课堂:整理秩序,检查仪表,考勤登记。
一、导入
引入新课:各种流派的游戏教学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学前教育产生过不同的历史作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和继承。
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在人类社会开始时就已产生,直到19世纪,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游戏,并提出了许多游戏理论,儿童游戏理论的研究受到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由于研究者关于儿童游戏的基本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和说明问题的方法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派别。
5.精神分析学派注重个别儿童个别阶段的游戏研究,忽视儿童游戏的普遍性。
6.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具有局限性,强调个体的生物性,忽略个体的社会性。
第三节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一、游戏的实质
皮亚杰:儿童早期由于认知结构的发展不成熟,常常不能够保持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游戏就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布平衡,在游戏时,儿童并不发展心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当前存在的结构,游戏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
8.把个体作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儿童与环境交往的影响,而忽视人的作用和影响。
游戏与儿童发展(集中培训)
剩余精力说试图说明游戏的物质前提。但是,它根据行为的性 质——是有实际效用的还是没有实际效用的——来区分消耗的 精力是“剩余的”还是“非剩余的”,并把剩余精力的“释放” 看作是游戏与工作的区分标准,这只是一种循环式的论证推理。
二、“前练习”说 “前练习”说或者“生活准备”说是关于游戏的一种生物效 用观,是由德国学者格鲁斯(Karl Groos,1861-1946)提 出的,代表作有《动物的游戏》(1898),《人的游戏》 (1901)。 (一)格鲁斯理论的依据 格鲁斯的理论以这样两种现象为根据:一是游戏期的长短与 动物在种系演化的阶梯中所处的地位的高低有关。二是小动 物的游戏活动是对未来严肃的生活活动的模仿。 格鲁斯把儿童的游戏分成两类:练习性游戏,包括感知运动 的练习和高级的心理能力的练习;社会性游戏,包括追逐打 闹和模仿性的游戏。
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合身份”、“低于身份”的角 色。
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 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唤起人们对儿童早期的发展与教 育的重视。并且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的作用。
重视儿童游戏的动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把游戏看作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 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
第四,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游戏为儿童表现情感和发展 情感提供了种种机会。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使自我得到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时期主要的游戏学说
时期名称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
早期
经历过剩说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英
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
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生存的冷厉。
生物体进化的越高级,生存的能力就越强。
生活准备说
德国生物家、心达尔文主义
者:格罗斯
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生活的准备阶段。
成熟说
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
博伊干介克
人有潜在的内部力量。
而心里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潜在的内部力量的驱动下完成的,不需
要联系也能发展起来。
放松说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茄克
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受到疲劳,为了放松自己,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就产
生了游戏。
行为复演说美国心里学家:霍尔
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产的结果,儿童要洗是更重要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是对从太古时代
到文明社会之行为发展的复演活动。
修养说德国体操鼻祖:顾兹姆斯等
游戏室一种修生养息,一种为调节或消除身心疲劳进行的体育活动。
这就与“放松说”
相近。
生长说
美国学者:阿普利登美国学
者:达尔摩
啊: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游戏是生长的结果,也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
种生长型手段。
精神分析的游戏
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一切生物都具有一些这种压抑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压抑,这种
压抑如果找不到一条出路便会导致精神分裂,游戏便是排解内在心里矛盾和冲突的途径
各时期主要的游戏学说
现代
之一。
这一理论又称为发泄轮或补偿论。
角色模仿的游戏
观
心理学家;萨立儿童游戏的实质在于执行某个角色,获得某种新的地位感。
认知动力的游戏
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游戏是儿童认识客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巩固已有概念和技能的方法,还是使思维和行为
相协调、平衡配合的方法。
行为主义的游戏
观
美国心理学家:戴克
儿童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也受学习的效果律和练习律
的影响。
社会活动的游戏
观
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
苏联心理学家、教
苏: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观点来解释游戏。
鲁:游戏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活动,是儿童对周围态度的一种表现。
艾: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由于儿童的地位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发生
了变化而出现的。
彼:儿童诗游戏的创造者,儿童的游戏是生命活动与机能性快感相联系的一种形式,是
儿童表现其积极性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了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
元交际理论心理学家:贝特森
作为一种元交际,游戏室通过向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的途径和必须的技能,是组成人类
文化的现实与基础、
游戏的觉醒理论
心里学家:
伯莱茵
将人们在不在游戏、需不需要游戏、适不适合游戏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归结于人们处不
处于“最佳觉醒状态”。
各时期主要的游戏学说
埃利斯
亨特
费恩
深奥的游戏理论
康德
维特根斯坦胡伊青加海德格尔伽达默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