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礼B. 乐C. 射D. 书E. 数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E. 明朝3.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A. 蔡元培B. 张伯苓C. 胡适D. 梁启超E. 鲁迅4. “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提倡白话文B. 强调科学与民主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E. 无影响5.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E. 1953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

##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推动作用。

2.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数学)2. B(唐朝)3. E(鲁迅)4. D(所有以上选项)5. B(1950年)### 二、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

其主要特点包括:考试选拔、公平竞争、文官制度等。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后世教育制度提供了借鉴。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推广普及教育;改革旧的教育体系,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

### 三、论述题1.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礼教,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A. 春秋战国时期B. 唐代C. 宋代D. 清朝答案:C. 宋代2.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A. 名教B. 官教C. 儒教D. 法教答案:C. 儒教3. 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接受教育?A. 私塾B. 儒家学堂C. 宫廷教育D. 藏书阁答案:A. 私塾4. 《高等学校法》是哪年出台的?A. 1901年B. 1912年C. 1949年D. 1978年答案:C. 1949年5.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下列哪所大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现代大学?A. 北京大学B. 清华大学C. 复旦大学D. 上海交通大学答案:C. 复旦大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2. ×科举制度始于唐代,结束于明朝。

3. √ 清朝时期,官方对基础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4. √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5.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教育进入了停滞状态。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代的大力推行,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文学诗词和策论等。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1905年废止。

2. 请简要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

首先,教育被列为国家的基本建设之一,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实现了初等教育全面普及。

其次,在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建立起以大学为核心的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进行了教育思想的解放,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3. 请探讨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答: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六艺”中,属于文学教育的是:A. 礼B. 乐C. 射D. 书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中,强调“教无类”的平等观念,这一思想体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式确立的时间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4.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教育贡献?A. 创立白鹿洞书院B. 注释《四书》C. 编写《资治通鉴》D. 提出“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5.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实行新式教育,下列哪所学校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A. 京师大学堂B. 南洋公学C. 复旦公学D. 交通大学6.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是在哪个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7. 1986年,中国颁布了哪部法律,标志着中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C. 普及高等教育D. 实现教育现代化9.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哪一项成就最为显著?A. 高校数量的增加B.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C.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 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素质教育B. 应试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赋、__________ 等。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1. ( 单选题 ) 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本题3.0分)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 ( 单选题 )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本题3.0分)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3. ( 单选题 )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本题3.0分)A、辟雍B、瞽宗C、序D、庠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4. ( 单选题 ) 我国教育萌芽于()(本题3.0分)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5. ( 单选题 ) 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本题3.0分)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6. ( 单选题 )《理想国》的作者是( )(本题3.0分)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夸美纽斯D、卢梭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7. ( 单选题 )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 ) (本题3.0分)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水师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8. ( 单选题 )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 ) (本题3.0分)A、教育要为抗战服务B、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C、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D、教育为统一战线服务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9. (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驰名中外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是( ) (本题3.0分)A、鲁迅艺术学校B、延安大学C、陕北公学D、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310. ( 单选题 )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又称 ( )(本题3.0分)A、壬子学制B、壬戌学制C、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11. ( 单选题 )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的教育家是( )(本题3.0分)A、王守仁B、吕祖谦C、朱熹D、陆九渊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12. ( 单选题 )民国初年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教育家是( ) (本题3.0分)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范源濂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13. ( 单选题 )维新派创建的新式学堂是( )A、万木草堂B、南洋公学C、浦东中学堂D、南开中学堂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4. ( 单选题 )明清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是( ) (本题3.0分)A、《蒙求》B、《幼学琼林》C、《小儿语》D、“三、百、千、千”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315. ( 单选题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6. ( 单选题 )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 )(本题3.0分)A、《弟子职》B、《弟子规》C、《劝学篇》D、《学记》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17. ( 单选题 )宋代蔡京主持的兴学运动是( ) (本题3.0分)B、熙宁兴学C、元丰兴学D、庆历兴学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18. ( 单选题 )唐代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 ) (本题3.0分)A、崇文馆B、弘文馆C、礼部D、国子监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319. (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 ) (本题3.0分)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0. ( 单选题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所专科学校是汉代的( ) (本题3.0分)A、四姓小侯学B、鸿都门学C、太学D、郡国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1. ( 单选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令是()(本题4.0分)A、《教育令》B、《学制令》C、《帝国大学令》D、《学校令》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422. ( 单选题 )法国提出高教改革三大原则的法案是()(本题4.0分)A、《郎之万一华伦法案》B、《富尔法案》C、《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423. ( 单选题 )主张在综合中学实行能力分组的美国教育家是()(本题4.0分)B、巴纳德C、杜威D、贺拉斯·曼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24. ( 单选题 )日本教育行政制度的类型是()(本题4.0分)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中央、地方合作型D、州集权型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425. ( 单选题 )学按收费昂贵.学生寄宿,培养大贵族子弟的独立学校是英国的()(本题4.0分)B、公学C、技术中学D、现代中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426. ( 单选题 )西方第一个全面阐述“学制”的教育家是( )(本题4.0分)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拉伯雷D、赫尔巴特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27. ( 单选题 ) 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是()(本题4.0分)A、帕克赫斯特B、克伯屈C、帕克D、华虚朋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28. ( 单选题 )学习科目为哲学、法律、数学、修辞、天文、音乐的古罗马学校正()(本题4.0分)A、初级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音乐学校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429. ( 单选题 )提出“要素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本题4.0分)A、夸美纽斯B、柏拉图C、裴斯泰洛齐D、卢梭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430. ( 单选题 )西周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 (本题4.0分)A、“六艺”B、《四书五经》C、“七艺”D、“七技”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1、复古主义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 A.√. B.×2、王守仁的学术和教育思想影响很大,他的著作中主要反映其教育思想的有《传习录》、《注》等,其中《四书集注》为八股取士的标准答案。

. A.√. B.×3、国民党“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下,把教育变得革命化、民众化。

. A.√. B.×4、韩愈是唐朝人。

. A.√. B.×5、宋代已经设立了专门学校。

. A.√. B.×6、唐代创立太学。

. A.√. B.×7、董仲舒是东汉儒学家。

. A.√. B.×8、监生历事是洪武年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而创立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

. A.√. B.×9、王守仁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从“求其心”出发,认为只要是有助于追求本心的内容都可作为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

. A.√. B.×10、黄炎培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百业不良、社会生计恐慌、众多青年失业失学等严重的社会业与教育结合。

. A.√. B.×11、元明时期私塾中最为普遍的的识字教材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本。

. A.√. B.×12、唐代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

. A.√. B.×13、提倡学校应成为民主议政场所的思想家是黄宗羲。

. A.√. B.×14、梁启超是明朝人。

. A.√. B.×15、魏源极力提倡当时盛行的宋学及考据之学。

. A.√. B.×16、孟子主张性恶论。

. A.√. B.×17、龚自珍认为清末的教育脱离实际,他主张经世致用。

. A.√. B.×18、龚自珍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A.√. B.×19、文翁兴学既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 A.√. B.×20、洪仁玕认为中国要富强,主要还在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其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多长时间?A. 1000年B. 1500年C. 1300年D. 1400年答案:C3. 清朝末年,哪项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D. 百日维新答案:A二、填空题4. 我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5. 明朝时期,中国最早的官办学校是______。

答案:国子监6. 20世纪初,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______。

答案:京师大学堂三、简答题7. 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

在教育领域,五四运动促进了新学制的建立,强调教育的普及和现代化,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8.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的几次重大改革。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

1951年,实施了“新学制”,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1958年,进行了“教育大革命”,推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为高等教育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新机制。

1985年,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了基础教育的普及。

1999年,提出了“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教育史上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制,为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对后来的教育制度和考试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现代的高考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科举制度的一些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六艺:是西周官学的根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

2,乡三物:所谓“乡三物〞,语出《周礼·地官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六经: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4,有教无类: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是指教育不要分对象种类,不仅贵族子弟有受教育权,贫民子弟也可以。

这就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5,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太学始设于汉代。

太学作为汉后国学,与之前的国学不同的是确立儒学为正统学问。

6,帖经: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7,《千字文》:《千字文》是南北朝梁周兴嗣所撰,是用来教授儿童根本汉字的一首长韵文,主要供儿童识字,同时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8,《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9,白鹿洞书院:位于X星子县北〔今XX市〕庐山五老峰下。

南唐开
元年间,在白鹿洞见书院,称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庠。

宋仁宗五年,改成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10,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纳的一种特意文体,又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始于明成化以后。

其特点是:题目一律采纳《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家的注释为准,不能丝毫阐发己意;采纳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局部组成。

11,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新式学堂。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适应日益一再的中外交涉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开办了一批学习“西文〞和学习“西艺〞的新式学堂。

1862年清政府在X设立同文馆,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放开的产物。

12,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在壬寅学制根底上重新拟定、公布并实施的学制。

13,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是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提到的学制系统,是年为旧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

为区别于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亦称“新学制〞。

14,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容包含“生活即教
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填空题
1,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
2,西周时代文化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
3,西周时代的大学有天子的大学和诸侯的大学,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叫泮宫
4,西周时代的学校一般分为两类和两级,两类指国学和乡学,两级指大学和小学
5,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6,《学记》……分为大成和小成
7,《中庸》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西周时代的文字已具有六书的特点,六书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大学》“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10,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一般指的是小戴礼记
1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12,汉代儒家内部的斗争表现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
13,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14,唐代的六学二馆指的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
广文馆,弘文馆
15,唐代科举考试最为经常化的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16,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试策,诗赋
17,北宋时代的三次兴学是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18,元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19,明代科举考试的文体是八股文
20,明代国子监的教学制度是监生历事制度
21,中国近代的第一所教会学校是马礼逊学校
2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3,太平天国教育思想集中表达在《天朝田亩制度》一书中
24,中国近代官方创办最早的新式学校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25,张之洞在《劝学篇》一书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6,1902X成立的“中国教育会〞的主要发起人是蔡元培
27,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两部教育论著是《新教育大纲》和《教育史ABC》
28,黄炎培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际创始人
三,推断题
1,西周时代文教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学在官府。

对2,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错应改为: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瞽宗是传闻中五帝时期的大学。

错应改为:瞽宗是殷商时期的大学。

4,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记》是大戴礼记。

错应改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记》是小戴礼记。

5,《中庸》的“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错应改为:《大学》“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6,唐代的学校考试内容和科举考试的内容一样。

错应改为:学校考试是学堂内部评定学生学习水平的考试,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考试
7,《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教育专著。


8,明代末年官方曾两次禁毁书院。


应改为:明代末年官方曾四次禁毁书院。

9,王守仁把儿童教育的内容概括为“歌诗、习礼、读书〞。


10,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宗旨的厘定是在1906年。


11,清末成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部。


应改为:清末成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学部。

12,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布并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应改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13,严复提出“鼓民力、开民智、X德〞的救亡图存“三育论〞。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