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十三功法
杨式太极拳拳谱
杨式太极拳拳谱一、起势1、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手指向下。
头部正直,目光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迈出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同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
3、两臂屈肘内收,两掌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手指向前。
二、左右野马分鬃1、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手抱球,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向前分出,掌心斜向上,高与眼平;右手向后下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
3、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左手下落,掌心向下;右手向前上方划弧至胸前,掌心向上。
4、上体左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成右弓步。
同时,右手向前分出,掌心斜向上,高与眼平;左手向后下划弧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三、白鹤亮翅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向左上方划弧,掌心向内;右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向下。
2、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同时,右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高于头部;左手下落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3、左脚向前半步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成左虚步。
同时,左手向前上方抬起,掌心向外,与右手相对,两臂成弧形。
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手从体前下落,经右胯旁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耳旁,掌心向前。
同时,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左手由左胯旁向前上方搂膝,掌心向下。
2、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左手向下划弧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3、上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右弓步。
同时,右手由右胯旁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耳旁,掌心向前;左手由左胯旁向前上方搂膝,掌心向下。
4、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左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向下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
五、手挥琵琶1、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进半步,脚前掌着地,成右虚步。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杨式传统太极拳综合老架“108式”,及拆解的“定步十三式”、“动步二十五式”和“动步四十式”,是中华武术宝库里一颗灿烂的明珠。
是杨班侯先师与杨健侯先师共同研创,由杨健侯先师在清宫内传授。
由于清规戒律和师道尊严的限制,该诸路拳式在社会上流传很少,鲜为人知。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以意念为生命,以口令为架式,以技击为灵魂”的古老气功,俗称“太极纯功”,又名“天然气功”。
它的导引方法是“意外不意内”,力争做到“练拳万念要归一,眼前无敌若有敌。
以意领气要害使,克敌制胜靠奇袭。
有的放矢方为准,盲目施招误战机”的要求。
以拳导气,首先是通过躯干和四肢的活动,充分调动丹田中的真气,也称元气。
即先天之气由命门顺阳关下行于长强,横贯两胯、两膝、两踝、两脚的涌泉穴到十趾;同时由命门顺悬枢上行于大椎,横贯两肩、两肘、两腕、两掌的劳宫穴到十指。
这些气的出入和调节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制的。
当我们意念用于何方,拳掌使向何方,这种真气便变成使用中的“劲力”。
杨式传统太极拳的特点是:难度大,形象美,气感强,疗效高。
技击要求是:打拗不打顺,先拔根后打。
动作要求是:弧行圈走,风摆杨柳,缠绕旋转,蛇行蛹动,对拉拔长,猫步鹰抓。
风格是:尽情地发挥肢体圆运动的功能作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以促进周身气血的流畅和循环,席卷病区,蚕食疾病。
魏心唐师祖曾说:“这套太极拳是保健的医生,疾病的克星,健康的种子,长寿的源泉。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圆形运动,它是通过圆圈来进行肌体上的关节活动,所谓无圈不是太极拳,从而达到健身、技击和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太极拳的圆形运动,有大圆、中圆、小圆、平圆、立圆、斜圆、无形圆等多种。
由于这些圆圈的不断变化而形成了前后、左右、上下、顺逆抽丝的不同表现。
由于这些劲路的不断更换,大大促动了丹田真气的活动,使我们在拳击的使用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
“柳腰百折若无骨,撒满全身都是手”。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搠为八法之首,有撑开之意,《杨氏九诀》之“八要”:“搠要撑”,《十八在诀》:“搠在两臂”,《十三行功诀》 :“搠手两臂要圆撑”,讲得都很清楚明确。搠的对应窍位为会阴穴,属肾经。太极拳走架子及推手与技击,无时无 刻不可离开此劲。搠劲产生于气劲,使周身气满而圆活顺畅,则如同充气之橡皮轮,既有防御之能,亦有反动力之 弹性在,则攻防两宜,粘走相随,运、接、蓄、发都能顺遂如意。搠犹如一道防线,进可攻,攻中有守,退可防, 而退中有攻,并可借以探听对方之虚实,借以化人发人。搠劲之用,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方能奏效。 搠之用有单臂搠、双臂搠之分;搠之地点,以人之关节或拗处为好。搠之先,可先用弓I劲往后向下微诱,使其劲出 而显出焦点,再借其劲而搠发,则成功无疑。发搠劲,眼睛亦须专注,否则不能克敌。
不离阴阳,因此“头顶太极,身怀八卦,脚踩五行”的概括与说明,是合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
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太极图与地图方位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而太极图是上南、下北、右 西、左东。二是太极拳的技法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五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概括,只要时刻不忘阴阳变化的理论就行 ,然而五行步法却不可不知。
8、靠劲
靠,是肩、背等部位在任何角度下向对方所发出的劲,一般以肩为主。人身的对应窍位是玉枕穴,属胆经。靠 多用
于比肘离人更近的时候,其势又比肘更猛。如善用靠,则身矮力小之人,可胜身高力大之人。靠为击人之第三 道防线。靠多用于己肘被闭而不能发劲之时。用靠,必须顶悬身正,肩与胯合,用腰腿劲加上意气靠击之。用靠劲 ,先要化得合法,靠时要快,劲要整,目标要明确。靠之种类较多,在上为肩靠,在下为膝靠,迎面为腹靠,转身 则为背折靠,皆以腰胯为发动之轴心。如以肩靠人,须顺步插入其裆内,斜而向下靠,不可平行而出,否则难奏效 。另外,还要注意防护己之面部及臂部,必须以另一手置于用靠之手臂肘弯处,则上可护面,下可防撅用靠之手臂 ,比较安全。拳式中有提手上势转白鹤亮翅时左转上步斜靠、斜飞式之七寸靠、云手之横靠等。
杨式太极拳十三刀
杨式太极十三刀杨氏太极十三刀式一、七星跨虎交刀势二、腾挪闪战意气扬三、腾挪闪战意气扬四、左顾右盼两分张五、风卷荷花叶底藏六、玉女穿梭八方势七、三星开合自主张八、二起脚接打虎势九、披身斜挂鸳鸯脚十、顺水推舟鞭做篙十一、下势三合自由招十二式:自由分水龙门跳十三式:卞和携石凤还巢太极刀法有砍、刴、截、撩、扎、刺、缠、扇、拦、滑、划、刮等用势。
一、七星跨虎交刀势(一)(1)(2)(3)(4)(5)(5)附图(6)(一)动作顺序说明动作(一)七星势:(1)——(3)下1、2上3、4 下5、6 上7、81、2、3、4 面南背北自然站立,两脚分开站定,左臂持刀,虎口向下,拇指曲弯扣在刀柄护手上面外侧,其余四指指就势卷曲握在护手下刀柄内侧拿住刀把,刀背朝后贴臂,刀刃朝前;右臂在身体右侧轻松垂虎口朝前,直竖臂向下,两眼平视远方。
5、6 重心调整就而偏在左,接下先右脚尖上翘,并以足跟为轴向里扣动摆脚,成东西45度到位落脚放平座实,接后提左膝左腿朝左前迈腿出步,落步先行足跟着地为左虚步。
7、8 身形向左旋身成胸面朝东,左手拿刀背刀,由下向左,往上撩起,然后握刀屈臂横置胸前,同时右臂抬臂成右拳在前置于左拳下方,两拳里扣,拳眼向里,此时胸面对朝正东方向,两眼平视。
动作(二)(4)——(5)(5)附图拉跨虎:下9、10 上11、129、10 右腿后撤半步,屈腿蹲胯座实,左足前探前脚掌着地为左虚步。
11、12 身体右旋,左臂握刀前伸舒臂,继而身形左旋回归胸面朝东,顺向走势左手握刀沉落于左胯旁;随身体右旋左转先屈臂挎肘握拳虎口朝前置于右肋旁,然后由下下右上举臂,拳逐渐松开变掌,屈臂圆肘,掌心向外偏上打亮掌势。
动作(三)(6)交刀:上13、1413、14 朝右旋身形就而左臂持刀屈臂横置胸前,刀刃朝前,手心向里,刀平置在左小臂上方;同时右臂由上而下,掌心朝前,以拇指置于刀把下端,其余四指置于到柄上端,就此便将到交换到右手。
(二)整体动作要点提示1、刀势的身法尽同拳式的身法要求,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沉肩坠肘,分清虚实、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动中求静,连绵不绝,完全继承发扬了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动作潇洒美观的特点。
杨氏太极十三功法
切记:习练太极拳需循序渐进、由内而外、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杨氏传统十八式太极拳
一、起势 二、揽雀尾 三、单鞭 四、高探马 五、左右蹬
十、金鸡独立 十一、上步七星 十二、退步跨虎
十三、转身摆莲 十四、弯弓射虎 十五、进步搬拦捶
十六、如封似闭 十七、十字手 十八、收势
八、风卷杨柳马步锁胯左右转腰
九、大鹏展翅两臂随身体下蹲上下交叉
十、凤凰左右展翅下蹲转腰两臂向左右展开
十一、倒拉神弓并步下蹲倒拉腿部韧带
十二、仙鹤起舞独立提膝开跨向外、向内摆腿
十三、乌龙盘尾两手托腰向前后左右顺、逆向顶腰
习练太极拳十大要领
一、虚灵顶劲 二、含胸拔背 三、松腰 四、分虚实
五、沉肩坠肘 六、用意不用力 七、上下相随
杨氏太极十三功法
一、寿星松肩以肩关节为轴做顺、逆时针旋转
二、灵龟望月握拳耸肩缩颈抬脚跟吸气、呼气放松
三、翻云覆雨以腕为轴心两掌向内、向外旋转
四、顶天立地两臂反手上移翻掌吸气、压掌呼气
五、鸳鸯戏水两臂蛙泳状向前、向后运动
六、天女散花两掌交叉拔腰提气抬脚跟、呼气向下甩手
七、左右车轮弓步、手臂由前向后划圆
杨式太极十三势释义
杨式太极十三势释义杨式太极十三字,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八种基本手法,进、退、顾、盼、定则是太极拳基本身法步法,合称之为“十三法”,所以又叫“太极十三法”。
由于每一太极拳势都含有十三法,又称为太极十三势。
由此说来,太极十三字是演练太极拳的核心,我们修炼太极拳的同仁都要理解和掌握它的真正含义;同时,掌握了太极拳十三字,我们可以演练出许许多多地劲法来,也可以此来判断我们演练拳势的正确与否。
一、掤劲掤为八法之首。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以下简称《体用全书》)中是这样论述的,“掤法向外,架御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掤字,最忌板滞,又忌迟重。
板者,不知自己之运动。
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
则不成其为掤手矣。
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
非太极拳家之所取也。
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
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自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
得化劲全赖转腰。
一转腰则我之掤势已成矣”。
1、掤的基本方法。
杨式掤法,一手横架于自己的胸前约尺许,另一手附于前手的小臂下,以助掤势。
掤手劲点在小臂近腕处。
掤手不可距胸太近。
周有道老师说:“近了叫贴墙,造成颓势被挨打。
”遇到按劲就走了。
掤手也不可太远,远了叫太过,很容易被敌捋采而受制。
2、掤劲含有问劲。
意思是说,以掤劲来问劲。
二人搭手为掤,双手臂接触点以沾粘劲而非顶抗和丢。
为了试探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及劲路或者引出对方劲力,往往我加大掤劲,以沾粘点听出对方反应,如对方硬撑对抗,我可变捋采;如对方变捋采,我可打挤。
这就是掤劲含有问劲。
李云龙(杨澄甫的徒弟)老师讲:“搭手遇掤问刚柔”。
这就是说,当接住劲后,要能听出对方沉浮、刚柔、滞活及内劲大小等等。
这就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从而制定攻防的战略。
3、掤劲不丢。
练拳时要做到掤劲不丢,中正圆满,是杨式太极拳的一大要领。
只有中正圆满,才可能掤劲不丢。
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十三势内含太极十三式仅有一十三招左,右交替的动作架子(即单式演练,无套路),且伴以气息行走要术。
其具备养生祛病,延年益寿,交手应敌等多般作用。
功架名称如下:一、仙人放剑二、乾坤盘球三、美人照镜四、顺水推舟五、金鸡独立六、单鞭救主七、倒骑玉龙八、双风贯耳九、顺风摆柳十、叶底看桃十一、活步走宫十二、怀抱双月十三、真气炼丹第一式仙人放剑(1)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
眼看两手。
(3)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太极拳十三势的介绍
太极拳十三势的介绍
太极拳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太极拳十三势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拳十三势被誉为中国武术之瑰宝,太极之精华。
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原文地址:太极十三式作者:浩天长龙太极十三式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拳术,属于中国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被誉为汉族武术之瑰宝,太极之精华。
简介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功架名称一、仙人放剑二、乾坤盘球三、美人照镜四、顺水推舟五、金鸡独立六、单鞭救主七、倒骑玉龙八、双风贯耳九、顺风摆柳十、叶底看桃十一、活步走宫十二、怀抱双月十三、真气炼丹一、气——气随势换练习太极十三势要使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有两种方法,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杨式太极拳分解动作之杨式太极拳教学图解全套
杨式太极拳分解动作之杨式太极拳教学图解全套杨式太极拳全套教学1.一二三:杨式太极拳一二三式预备式和起势和揽雀尾2.四五六:杨式太极拳四五六式单鞭和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翅3.七八九:杨式太极拳七八九式左搂膝拗步和手挥琵琶和左右搂膝拗步4.十三至十五:杨式太极拳十至十二式手挥琵琶和左搂膝拗步和进步搬拦捶5.十六至十八:杨式太极拳十三至十五式如封似闭和十字手和抱虎归山6.十九至二一:杨式太极拳十六至十八式肘底看捶和左右倒撵猴和斜飞式7.二二至二四:杨式太极拳十九至二一式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翅和左搂膝拗步8.二五至二七:杨式太极拳二二至二四式海底针和扇通背和撇身捶9.二八至三十:杨式太极拳二五至二七式进步搬拦捶和上步揽雀尾等10.三一至三三:杨式太极拳二八至三十式云手和单鞭和高探马11.三四至三六:杨式太极拳三一至三三式左右分脚和转身蹬脚等12.三七至三九:杨式太极拳三四至三六式进步栽捶和翻身撇身捶等13.四十至四二:杨式太极拳三七至三九式右蹬脚和左打虎式和右打虎式14.四三至四五:杨式太极拳四十至四二式回身右蹬脚和双峰贯耳和左蹬脚15.四六至四八:杨式太极拳四三至四五式转身右蹬脚和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16.四九至五一:杨式太极拳四六至四八式十字手和抱虎归山和斜单鞭17.五二至五四:杨式太极拳四九至五一式野马分鬃和揽雀尾和单鞭18.五五至五七:杨式太极拳五二至五四式玉女穿梭和揽雀尾和单鞭19.五八至六十:杨式太极拳五五至五七式云手和单鞭和下势20.六一至六三:杨式太极拳五八至六十式金鸡独立和左右倒撵猴和斜飞式21.六四至六六:杨式太极拳六一至六三式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翊和搂膝拗步22.六七至六九:杨式太极拳六四至六六式海底针和扇通背和转身白蛇吐信23.七十至七二:杨式太极拳六七至六九式搬拦捶和揽雀尾和单鞭24.七三至七五:杨式太极拳七十至七二式云手和单鞭和高探马带穿掌25.七三至七五:杨式太极拳七三至七五式十字腿和进步指裆捶和上步揽雀尾26.七六至七八:杨式太极拳七六至七八式单鞭和下势和上步七星27.七九至八一:杨式太极拳七九至八一式退步跨虎和转身摆莲和弯弓射虎28.八二至八五:杨式太极拳八二至八五式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和十字手杨式太极拳发展简史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主要流派。
傅清泉杨式太极十三功法
傅清泉杨式太极十三功法一、太极十三功法的意义为了使练习者更好地放松全身各个关节,帮助学员练好太极拳而必须要做的准备动作。
二、太极十三功法名称与动作分解要领1、寿星松肩以肩关节为轴做顺、逆时针旋转(顺逆各20 次)以肩关节为中心往上提,其它地方就是全放松的,力点在肩关节上,向前做二十次,再反过来向后做二十次,包括整条手臂都要放松,全身放松,肩尖向上向后极限的转圈,要大的,但不要弯来弯去,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2、灵龟望月握拳耸肩缩颈抬脚跟吸气、呼气放松(3 次)手握拳,提脚跟吸气,脖子和肩膀上下对压,缩脖子,缩得不能再缩了再抬头,吸气后停二三秒再瞬间呼气,快速一放,随之落地了,一下子全松开,一动百动,一停全停。
连续三次。
3、翻云覆雨以腕为轴心两掌向内、向外旋转(内外各30 次)两手臂伸直,是手腕在动,周身的棚劲不丢,力点在手腕。
4、顶天立地两臂反手上移翻掌吸气、压掌呼气(5 次)因为是接上一式,两手正好是伸向前的,两手臂伸直,棚劲是周身的,立身中正,棚劲不丢,两手心相对在胸前,然后两手向左右两边打开,象两扇门打开一样,此时吸气,再两手随着周身放松而放松,从肩到肘及全身放松,呼气,此时两手还是在左右两则稍往下松垂,再两手心相对边合边往上拉一直到到头顶,此时吸气,身肢以腰为中心上下对拉拨长象拉皮筋。
再两手指相对手心从头顶朝下往下按,按至腹前,此时呼气,棚劲不丢。
再两手往后往上极限的往后往上此时吸气,象小孩子学飞机走路,再从肩肘腕放松呼气。
回到前面两手相对在胸前全身棚劲不丢向左右两边打开吸气,这样周而复始五次。
一个来回中间共有三呼三吸。
5、鸳鸯戏水两臂蛙泳状向前、向后邉樱ㄇ昂蟾20 次)是两手背向上在胸前,两手向左右两边打开,手脂领劲折向胳脂窝此时手心是朝上的,两手慢慢从胳脂窝里横掌棚向胸前再翻掌成手心向下,再向左右两边打开。
反方向动作,此时手心翻向朝上从胸前由肘领劲向胳脂窝靠近向后抽手的高度尽量与肩同高,然后在身后翻掌是手背朝上由身后向左右两边打合以胸前,再翻掌手心向上由肘领劲靠胳脂窝往后抽。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不变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捶打闪化势,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势,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锋人,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势,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势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混圆势纳新吐故气须圆,摄得真精鼎内煎。
提神顶劲精神注,坐腕沉肘势自然。
纳气两手托上行,提自丹田升在胸。
腹收精气全提住,势若腾空上苍穹。
待得吸尽变成吐,清气沉来浊气除。
腹松手按归元候,浑然一息还太虚。
揽雀尾势出手含掤似围墙,虽逢强敌莫慌张。
变个圈儿左右化,后步挺劲作中梁。
若逢刚劲倚逞强,顺劲下捋敌难防。
左搬右拦伤人面,或按或捋自思量。
卦象乾健首万物,禁忌上手太刚强。
向下常将按劲先,敌虽刚强莫相干。
变挤变捋从君意,拔背含胸最忌偏。
掤按双推须熟练,全凭腰腿作机关。
捋来挤去象离坎,刚柔相济势不偏。
上掤下按随时变,水火既济妙难言。
阴阳配备最称神,揽雀尾势推四正。
世人练得圈中妙,真能四两拨千斤。
提手上势(下势在内)单鞭一势最称雄,左象箭来右似弓。
松肩沉肘挡四面,钢鞭一击追人魂。
近得身来劲变挒,或推或按任君使。
左顾右盼迎头打,先击敌人两枝花。
杨氏太极拳九诀全解(三)十三字用功诀
杨氏太极拳九诀全解(三)十三字用功诀杨氏太极拳九诀全解(三)十三字用功诀转贴三、十三字用功诀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履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实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注释:第一句,在推手时,如遇对方的掤式很严密,两肩腋下的弹簧性知觉很灵敏,随动的功夫也很严密的情况,就只有采用人(入)手的方法,叫对方不得还手为是,如只用粘沾不离(听劲)不易得势。
第二句,和对方相接,如遇对方掤式不易攻入,就要采挒的手法,如果已经被我抓捋住,我急向右带或者趁机进用其他手法,因为迟则变,疑则慢,都容易被对方乘机攻入。
第三句,四正就是四个正方,四隅就是四个斜角。
在和对方交手当中,我一面要主动地把持着四个正方,一面要寻找对方的四个斜角,为的是转移对方的正方,先破他的中心动,假如对方守住了他的四正,我就设法变动自己的正方,来找对方的四隅进击。
总起来说,就是用我的正面来袭击对方的侧面,所以叫做“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是说明先发制人的方式,不是以静待动的方式。
如果对方距我太远,当然可以以静待动,假若已经临近,或是偶然接上手的时候,即应先发制人。
第四句,在太极拳中,履和挤归为一法,因为有履必有挤,如将对方的掤式履开,即可以趋势使用挤法进攻。
肘靠是说明用肘肩胯来靠击对方时,必须进攻在对方的足跟之前,如在对方的左侧,就进右脚;如果在对方的右侧,就进左脚。
第五句,此可说明和对方攻守之间,对于进退要相机运用,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必须进退有法。
怎样才是进呢?进是进身、进步、进手,是先发制人,而不被对方所制的方式;退是闪展腾、挪,要看对方的来势灵活转变,是取守的方式,走(主)要做到展转变化。
第六句,“周身实力意中定”是说明全身竖力发击(出)的方法。
全身大部分可分三节:脚跟是根节,腰胯是中节,头颈是梢节,此三节是发周身实力的重点。
太极十三式精要
太极十三势“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这说明了“太极”二字的真正意义。
因为太极拳没有固定的法则,实际就是以十三势,即八方(八卦)四正四隅,五步(五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十三字合而谓之“十三势”。
八卦是指四正四隅,棚、捋、挤、按为四正,采、挒、肘、靠为四隅,谓之八方。
这八方的位置都在人体本身,将来讲推手时,实践体会就有意思了。
按易经说的十二地支有六冲六合,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个位置在人体本身,里面包捂八卦,即八方,而八方的位置如下:棚:棚, 劲属水,在北方,北方壬癸水,人身有命门穴,在两肾(两个腰子)中间,右肾的左上角,此处发棚劲。
过去书上也有“捋南棚北、挤东按西”的说法,从前一般是秘而不传的,我今天把这些给大家介绍,你们想着来回那么做就行。
用棚劲时,手上不用使多大力气,只要你注意想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眉攒、眉梢),他人就起来了。
而棚劲属水,见缝就钻。
捋:捋劲属火,在南方,南方丙丁火。
人体为玄关窍,在两眉当中,你看人坐着,“火”字也就表现出来了:由鼻子尖到右眉毛是一撇,到左眉毛又是一捺,这是个“人”字,再加上两只眼睛这两点,就成“火”字了。
这火,又叫午“火”,火能化万物,在太极拳中叫捋手,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给它划拉平。
在力学上叫作分力(那个发劲叫合力),即力的合成与分解。
分力怎么分?如来手集中,给它分开、分散,比如要卸一车砖拿起砖来就嘁呖咔嚓都给它卸了,不要去码好(没有那么多工夫)。
实际上对方来手了,你就随便把来手这儿一扔,那儿一扔,这儿一捋,那儿一捋,把对方来的分力开,化整为零,给它分散了。
合力是化零为整,把很多的力集中在一点上,那是棚劲,就是位置不同。
捋的方法:用眼神带着自己的手去划时代自己的眉毛,比如用右手划,先是手心向里从左眉梢划到左眉攒,再手心向外从右眉攒向右眉梢划去,这是阴阳变化,由阴掌变为阳掌,即由柔变为刚,先柔后刚,这时对方就起来了。
杨振铎太极拳13式概诉
杨振铎——太极拳13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预备 起势 云手 单鞭 肘底捶 白鹤凉翅 左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高探马穿掌 转身那撇身捶 进步搬拦捶 上步揽雀尾 十字手 收势
①起势——动作一
面向正南,身体自然直立。两 脚直向前左右分开,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手 指朝下。眼看前方,神情安舒。 要点:头颈自然中正,下颏微 收,不可故意挺胸或收腹,精 神要集中。
身体微左转。左腿屈膝提 起向前迈步,脚跟先着地, 然后左脚逐渐踏实。同时, 左手由上向下、向前划弧 至左膝前,掌心向下,掌 指朝前;右臂内旋里屈, 立掌在胸前,掌指朝上, 掌心向前。
⑥左搂膝拗步——动作四
身体左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 前弓;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 同时,两臂形成一推一拉之势, 右手向正前方立掌推出,掌心向 前;左掌由前搂回至左膝旁,掌 心向下,掌指朝前。眼看前方。 要点:右掌推出时,须沉肩垂肘、 坐腕舒掌,上体不可前俯后倾, 弓步、推掌与按掌要协调一致。
②云手——动作一
屈右腿,重心右移;左 腿成虚步,脚跟离地。 同时,两臂转动,右臂 由下向左往上,至胸部 前,手心向里;左臂变 掌心向里,置于左胯前。
②云手——动作二
用腰部带动,向右转体45°, 重心右移坐实;左腿前脚掌 着地。同时,带动右臂划上 弧,朝内旋转,变掌心侧向 外,划至右侧45°;左臂划 弧至右腹前,掌心向里。眼 看右手。
重心后移于右腿;左腿微向前伸, 脚跟着地,脚掌翘起成左虚步。身 体微向右转。同时,左臂由下向上 屈,用掌向上托起置于左胸前,掌 心向前,高与鼻平;右臂向里平屈, 右掌变拳,回收于左肘下方,拳向 里扣,拳眼朝上,拳心向里。两臂 均呈半圆形。眼看前方。 要点:左腿前伸和两臂的运转要与 身体左右转动协调一致。
杨式太极拳功法十二机要
杨式太极拳功法十二机要在中华武术中,太极拳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武术门派,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武术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名片。
杨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派别之一,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功法十二机要。
欢迎阅读!杨式太极拳功法十二机要一、曰松。
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
要松,要松,要松净。
要全身松开。
反此则曰:不松。
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
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
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
使学者易於领悟。
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
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
若无骨,只有筋耳。
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
二、曰沉。
如能松透,即是沉。
筋络全开,则躯干所系,皆得从下沉也。
按沉与松原是一回事。
沉即不浮,浮是病。
体能沉已善矣。
尤其加以气沉。
气沉,则神凝。
其用大矣。
三、曰分虚实,拳论所谓处处总此一虚实。
以右手与左脚相贯一线之劲。
右脚与左手亦然。
如右手左脚实则右脚左手虚。
反是,则亦然。
是为分清。
总之全身负担。
只许放在一只脚上。
如两脚分担,便是双重。
其转变时,要注意尾闾与夹脊得中,方为不失中定。
至要至要。
按转变一语,即是变换虚实之枢机。
不经道破,真永不知有下手处也。
右手实劲,交与左手,其枢机在夹脊;左脚实劲,交与右脚,其枢机在尾闾。
但要在尾闾与夹脊中正对直,方为不失中定。
此语非潜心领悟,不易得也。
四、曰虚灵顶劲。
即是顶劲。
即是顶劲虚灵耳,亦即所谓顶头悬之意也。
按顶头悬者,譬如有辫子时,将其辫子系於梁上,体亦悬空离地。
此时使之全身旋转则可。
若单使头部俯仰,及左右摆动,则不可得也。
虚灵顶劲,及顶头悬之意,亦若此而已。
须於练功架时,将玉枕骨竖起。
而神与气。
不期然而相遇於顶焉。
五、曰磨转心不转。
磨转者,即喻腰转。
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
按磨转心不转者,此家传口诀也。
比诸拳论所谓"腰如车轴""腰为纛"二语,尤为显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式太极十三功法
一﹑太极十三功法的意义
为了使练习者更好地放松全身各个关节﹐帮助学员练好太极拳而必须要做的准备动作。
二﹑太极十三功法名称与动作分解要领
1﹑寿星松肩以肩关节為轴做顺﹑逆时针旋转(顺逆各20)
2﹑灵龟望月握拳耸肩缩颈抬脚跟吸气﹑呼气放松(3次)
3﹑翻云覆雨以腕為轴心两掌向内﹑向外旋转(内外各30)
4﹑顶天立地两臂反手上移翻掌吸气﹑压掌呼气(5次)
5﹑鸳鸯戏水两臂蛙泳状向前﹑向后运动(前后各20次)
6﹑天女散花两掌交叉拔腰提气抬脚跟呼气向下甩手(3次)
7﹑左右车轮弓步﹑手臂由前向后划圆(左右各20次)
8﹑风卷杨柳马步锁胯左右转腰(左右各20次)
9﹑大鹏展翅两臂随身体下蹲上下交叉(上下交叉各20次)
10﹑凤凰左右展翅下蹲转腰两臂向左右展开(左右各10次)
11﹑倒拉神弓并步下蹲倒拉腿部韧带(三蹲三拉)
12﹑仙鹤起舞独立提膝开跨向外﹑向内摆腿(左右腿内外各3次)
13﹑乌龙盘尾两手托腰向前后左右顺﹑逆向顶腰(顺逆各3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