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人才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内的职业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无法对接的情况。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重要性1. 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于职业能力的需求。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契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2.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与市场需求契合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践性强的职业教育课程,学生将更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议1. 职业能力分析需要对目标行业的职业能力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在发展趋势。
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方进行沟通,深入了解目标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确定应该被培养的职业能力。
2. 设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根据对职业能力的分析,明确培养目标,设立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的职业能力标准。
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职业教育课程的方向和重点,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职业能力培养。
3.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结合,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设置课程的难度和深度,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全面掌握必备的职业能力。
4. 强化实践环节除了课堂理论教学,职业教育还需要强化实践环节。
通过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5. 加强教师培训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也需要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路径的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路径的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1期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
明确专业群的基本内涵和组群逻辑,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原则,依托多维度调研数据,确定专业群产业链关联性岗位,围绕完成工作岗位任务,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是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重要方法和现实路径。
一、构建背景201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号),提出广东省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产业及产业链为宗旨,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载体,落实推进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建设;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粤教职函〔2020〕22 号),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全国水平、引领改革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带动和引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粤教职函〔2021〕17号),根据文件内容,共有71所中职学校被立项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同时建设132个中职高水平专业群。
随着广东省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然成为产业及产业链的新常态,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技能型转向复合型,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及时适应社会产业及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中职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旨在聚焦和服务产业及产业链,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等渠道培养所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其中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关键。
二、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细胞,专业是课程全面育人和内容输出的组合。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力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主 要 是 在 工 作 中 提 出 多种 解 决 问题 方 案 的 能 力 。此 外 , 键 能 力 中还 包 括 从 业 的基 本 素 质 , 思 想 品 德 、 关 如 职 业道德 、 文素质 、 人 身心 素 质 等 。 每 一 个 职 业 岗位 都 需 要 有 相 应 的基 本 技 能 才 能 胜任 。这些 技 能 可 以分 解 为 职 业 能 力 和能 力 要 素 .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切 入 是 点 , 实 践 教 学 的 内容 中心 .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关 键 。表 1为 是 是 三 类 职 业 岗 位 对 职业 能 力 的具 体 要 求 . 们 既 相 互 依 存 . 各 它 又 有 侧 重 。这 些 能 力 应 作 为 我 们 制定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计 划 、 施 实 实 训 和 完 成 应 用 型人 才培 养 的 目标 与 宗 旨 实 践 教 学 是 高 职 院校 任 何 专 业 都 不 可 缺 少 的 教 学 内容 要 把 实 践 教 学 的功 能 发 挥 到 最 佳 效 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 践 教 学 质 量 有 质 的 飞 使 跃 。 要 对 现有 的 实 践 教 学 内容 进 行 整 合 。 我 们 将 电脑 艺 术 设 就 计 专 业 的 实 践 教学 分 为 渐进 的 、 相互 依 存 的 三 个 部 分 .如 图 1
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蓁 一
关 键 词 : 业 能 力 标 准 : 践 教 学体 习能力主要是发现问题、 职 实 归纳问题和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途径
课程改革研究卫生职业教育Vol.382020No.19 34业+力9=5!"#系%建向敏,王琳,韦翠萍,杭曦,杨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215009)摘要:一名学生经过职业教育,既要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又要成为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而合理的课程体系对高职药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能力本位课程构建途径,即通过行业调研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明确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出发重构课程体系,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药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探讨了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以期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体系;职业能力;高职;药学专业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20)19-0038-0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社会对药学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把宏观教育思想与微观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重要作用叫为了使学生既能满足药学类职业岗位需求,又能教育的需要来职业的,药学类高职业教育课程革在必行。
合多年专业建设经验,探了职业能培养为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课程的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社会能能力,为来职业发展实。
1高职药学专业以往课程设置状况的药学专业主要是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以提供药药质为目标。
课程设对的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了作用3」。
国大多数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在合的类课程对学生药学职业合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能培养药学能专业实能力培养。
罪药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社会能专业能能大不足,限制了其职业发展。
因此,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随着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生了,药学与的能关系来愈密切,,对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革。
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者:郭剑雄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6期摘要: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文中主要论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从社会需求调查与职业岗位分析,创新“能力本位”课程设置模式,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践行“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149-03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闽东唯一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11年底已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环三”,面向海西,服务社会,秉承“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办学精神,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思想,坚持厂校一体、工学结合的“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强化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并注重因材施教,促使每位学生成才,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较强创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满足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学院坚持“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主动适应闽东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以机电工程系国家级教学成果为示范,引领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能力本位”课程设置模式,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我院在吸收借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先进教育理念和发达国家或地区职教经验的基础上,面向闽东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广泛开展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跟踪,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广泛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确定了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作为专业定位的方式,创新“能力本位”课程设置模式,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20%-25%)、职业技术课(25%-35%)、职业技能训练课(35%-45%)、职业拓展课(8%-10%)、公共选修课(4%-5%);职业技能训练课包括顶岗实习12周,18学分;总学分为130-140学分,理论与实践比为1∶1。
以能力本位为核心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其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
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是突出能力本位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三个课堂”即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实习课堂;毕业实习、实训课堂,突现出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探索实践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三个课堂1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及趋势“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education)的简称,它是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能力本位”主张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其核心是如何使其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
因此课程内容需保证职业活动这一大系统的完整性,而不是所涉及的各学科子系统的完整性。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按照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采用由外向核心发展的结构,让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知识。
应凸显通过实践和实训,以学生亲历亲为的经验的来掌握融合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分成为三个层面:①结合课堂理论教学进行的演示、演练、实验和课程实习,解决理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验证和加深认知的问题;②独立设置的教学(或生产)实习、技能强化训练,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模拟环境中进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专业技能;③毕业实习、见习,在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锻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过去有关部委、行业所属院校,尤其是技工学校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模式,例“半工半读”、“隔月实习”等,因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目前,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企业、行业与学校联系缺乏相应的机制,致使高等教育显现出一些弊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即使是实践教学,内容也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方法注重传授而抑或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在将介绍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理念,对现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阐述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接着,论述构建该体系的关键要素和具体实施步骤。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展望未来发展,并探讨研究的未来方向。
通过本文,读者将深入了解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实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职业能力、导向、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步骤、理念、必要性、关键要素、总结、展望、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现行体系、具体实施步骤、展望未来、研究展望、背景介绍、回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过于灌输性、与行业需求脱节等,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研究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就业需求。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职业能力与核心素养——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之再建构
s前沿视角Frontier Perspective职业能力与核心素养——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之再建构黄馨慧(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299)摘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建设教育强国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工作,我们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在这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也是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逐渐和国际接轨的表现之一,也代表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人本这方面。
关键词工业4.0职业能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课程建构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9.03.002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re Quality------Re-construction of v 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4.0HUANG Xinhui(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299)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 he Chinese nation,building a strong educational country is the most basic part of t he work.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 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 ducation.In this process,we put forward the core literacy,which is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gradual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and also represents people's focus on the humanistic aspect.Keywords Industry4.0;professional ability;core quality;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1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1职业教育目前的现状(1)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在逐渐的降低,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完成招生计划,降低了自己的招生标准。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教育 、 达到培养 目标 的载体和手段, 也是教 育思
想和教育观念 的具体体现 , 它直接影 响人才培养的规格 、 量 。 质 研究并探索 适应 时代发展要求 的中等护理专业 培养 目标 及课 程体 系已成为人们关注 的热点。20 年 3 , 07 月 卫生职业教育教
学指 导委员会制订出新一轮临床护理专业教未充分体 统素 质教 育 的要 求 .
由于时 间、 学制 等的限制 , 于强调专业 课 的同时忽 略 在过 了素质 、 的全 面提 高 , 能力 只注重单一专业技 能的培养 , 的 学生 职业 道德 与职场指导欠缺。同时 , 专业技 能的习得 囿于教室、 限
于黑 板、 流于笔端 , 缺乏临床训练 , 弱化 了岗位适 应能力及应变
()7 6 1 :4- . 7
问题高 于低 年龄组 。因此 , 儿童行为 问题 的纠正应从低 年龄开
始, 且越早越好 , 从而预防和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儿 童行 为问题发生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 与北 京 这
市儿童行 为问题调查结果一致。 家庭是儿童生活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儿童 大部分时 间都 与父母生 活 , 父母 的言行举 止及 教 育方式对子女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父母应采用恰 当的、 一 致的 、 学 的教育 方式 , 科 鼓励 、 支持儿童 的探索欲 , 使儿 童处 于
[]u e . i rn8 eai r u son i r o p tnb a — 3 t r A c l e ’ bh v u et n a e o cm li y ec R t M hd o Q i rf eo t h e : e mn r f d J J h d s h sci r ,97 ( ) 1 1. rp l i y m i ] i y o yha y 16 ,8 :— 1 ri  ̄ . C lP c P t
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
种“ 主动 ” 参与学 习的过程 , 在动态的教 学过程 中让 学生“ 掌
握 知识 、 训练技能 、 修炼身心 、 磨炼意志 ”养成 良好的学习和思 ,
求, 应对 岗位 、 职业 的变化需 求。 ( ) 岗位技能 和综 合能力为核心 二 以
根据职业教育“ 以服务为宗 旨, 以就业为导 向” 的教学指导 思想 , 要深化 职业院校课程 改革 , 推动职业 院校从学科本 位向 能力本位 的转变 , 形成 就业 导向的课 程体系 。课程体 系设 置的 重点应 该是 : 以素质教 育为基础, 以职业 能力形成为导 向, 重视
真知源 于实 践 , 以学生 为主体组织课 程 内容 , 让学 生在社
会实践中体验职业需求 , 形成职业技能。 采用“ 中教 、 中学 ” 做 做 的教学方式 , 强化学 生的能力培 养 , 教师做 中教 , 生做中学 , 学 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热望 , 确保 了学生主体作用
t  ̄lt' l d
业院校实训设备设施与企业实 际应用设 备相一致 , 生受 到与 学
实际工作 环境一致 的训练 程 内容 强调贴近工 作实践 , 课 能够 反映学生未来工作 的实际 ; 国的一些 职业院校通过课程 改革 德 形成 了一个全新 的以公 司为中心 的课程 结构 , 确保 了教学 内容 动的统一 , 学习新 的知识与技能 、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行动导 向 教学是从 以“ ” 教 为中心转移到以“ 为 中心 , 生对 自己的学 学” 学
习承 担更多 的责 任 , 基本 特征体 现在“ 其 行动 过程完整 ” 手 和“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讨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建设
提 北 京 联 合 大 学 信 息 学 院 通 信 技 术 专 业 是 教 育 部 高 职 高 专 精 品 建 入 职 业 培 训 机 构 的 教 育 思 路 , 升 学 生 的职 业 素 质 和 就 业 竞 争 力 。 课 程 体 系 与 能 力 分 解 如 图 1所 示 。 设 专 业 , 务 首 都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 向首 都 支 柱 产 业 一 电 子 信 服 面 通 信 技 术 工 作 岗 位 需 要 的 技 术 和 和 具 体 技 能 是 多 样 的 , 们 的 培 我 息 产 业 , 养 德 、 、 、 等 方 面 全 面 发 展 的 , 备 一 定 的 电 子 信 息 及 培 智 体 美 具 这 通 信 技 术 专业 的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 有 通 信 技 术 基 本 能 力 和 技 能 , 具 了解 养 教 育 目标 是 让 学 生 掌 握 好 上 岗 的关 键 技 术 与 关 键 技 能 , 些关 键 技 关 通 信技 术 领 域 基 本 规 范 , 够 从 事 通 信 及 网络 系统 集 成 、 备 安 装 、 能 设 调 术 与 关 键 技 能 是 人 们 胜 任 工 作 的 支 柱 。 键 技 术 一 定 要 通 过 反 复 的 训 , 试 、 行 与 维 护 、 术 服 务 第 一 线 工 作 需 要 的高 素 质 技 术 一 能 型 专 门 练 使 学 生 熟 练 掌 握 。 我 们 通 过 课 程 链 路 的 设 计 如 图 2 使 一 个 链 路 解 运 技 技 决一项 关键技 术 , 由浅 入 深 , 后 达 到 工 作 岗 位 的 技 术 、 能 训 练 要 最 技 人才 。 经 过 多 年 的 摸 索 ,我 们 提 出的 通 信 技 术 高 职 专 业 的 办 学 思 想 是 : 求 。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以职 业 能 力 培 养 为 核 心 , 产 学 研 为 动 力 , 教 学 体 系 以 以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成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课程体系必须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往往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与实际工作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因此,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必要性1、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职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够及时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
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3、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
传统的统一化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原则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2、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工作过程,将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按照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工作的实际流程和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工作能力。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王正万摘要: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和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核心。
同时,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充分体现专业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抓手。
本文经过深入行业企业、标杆职业院校调研分析,以及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应用总结,深化对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52-03一、背景及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和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实施基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与当前高职生源素质、教育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因素决定的,对解决高职教育当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養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目标1.建设思路及原则。
从以下几方面建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六平台+资源+保障机制”的课程体系:(1)通识课程平台建设;(2)素质养成平台建设;(3)选修平台建设;(4)专业课程平台(含专业类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建设;(5)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6)质量保障机制。
“以就业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面向企业及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识 、技能 与态度 三个基 本要 素组成 的。 而课 程 内容
三要 素 的各 自内涵与 比例不 同 ,形成 了不 同教育 类 型课 程 的不 同特 点 。高职 教育 课程 目标有 明确 的职 业定 向性 ,必 然使其 课程 内容 将教育 对象 导 向就业 所必 需 的知识 、技 能与态 度 的获得 。也 即高职 教育 课程 内容 三要 素 的设 计都 必然 主要 考虑 教育对象 的
理 论研 究上 ,尚有 众多 分歧 ,亟待 统一 。职业 教育
是 就业 教育 , 是合 格教育 , 而 普通教 育是选 拔教 育 ,
职 业教 育和 普通 教育在 人才 培养模 式 、培养 目标 以 及 教 育教学 评价 上 ,都有 重大 区别 ,关键 就在于 学 生 的就业 竞争 力 ,其 核心 就是学 生 的职业 能力 。 因 此 ,职业 院校 必须 明确职 业能 力 内涵 ,依 据职 业能
职 教 论 坛
CAREER HORI ∞
职 业 时 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职 业 能 力为 核 心 的职 业 教 育 课 程 体 系研 究
陈 红 丽 ,顾 浩 ,顿新 兴
( 漯河 食 品职 业学 院 ,河 南 漯河 4 6 2 0 0 0 )
摘 要 :使学生毕业后 能顺利就 业,必须 以学生 的职业能力培养为 中心 ,提 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 竞
・
1 2・
第9 卷・ 第5 期
职 业 时 空
CARE ER HORI ZON ON
职 教论 坛
o ’
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 体 系主要 反映 在基础 课 与专业课 、 理 论课 与实 践课 、 必修 课 与选修 课之 间 的关系上 。但这 种构 建模 式存 在着 明显 的弊 端 ,强调 了学 科的 完整性 ,忽视 了专 业 的系统性 和 融合性 。造成理 论 和实践 的脱 节 ,不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应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作者:胡国荣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各院校开设的高职专业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根据市场需求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因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应以高职专业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不能直接套用高等教育的模式,以知识学习为核心,也不能沿用技校的课程模式,使用技工版本的教材培养数控专业的高职人才,这样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培养的特点。
所以,总结、探索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为我国职业技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它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掌握生产岗位关键性操作技能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解决生产操作中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学员应达到高级职业技能等级。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普通教育,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的特征,是中等职业技能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
它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同时,应根据专业的实际目标,考虑到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养对象的适应性和就业面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在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中,应突出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必须坚持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为原则。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在职场上成败的重要标准。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很难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需要教育机构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只有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评估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问题阐述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人在就业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职业需求,这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困难。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适应的职业能力培养?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职业需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而无法真正掌握与应用所学知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调整,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中更加游刃有余。
1.3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研究
三、建立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措施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 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建立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措施
5、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 价。评价结果应作为改进教学和课程的依据,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现状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现状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设置较为分散,缺乏统 一的标准和规范。这导致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 学生的转学和继续教育。其次,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过多的理论教学而忽 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实际技能。此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内容摘要
1、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利益相关方的 职责和权利,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法制保障。
内容摘要
2、多元参与:加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 建立协同参与机制,促进各方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内容摘要
3、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各地区、各学校之 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内容摘要
多元主体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反映社会各方的需求和意见,提高职业教育的针 对性和适应性。同时,通过治理体系的规范化、法治化,可以保障教育公平,提 高教育质量。
内容摘要
然而,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治理 主体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参与。其次,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此外,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有待提高。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摘要:本文针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从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出发,主要阐述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特点。
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一、概述课程体系也可称为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是指在学校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对于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由各门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序的课程系统,从而能有效地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是课程组织的结果,它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安排,课程体系即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又是人才培育的指导思想,它对于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具体规定了。
职业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是由多种学科性的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理论知识的实验课程、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组成的。
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实践环节为辅助。
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用人需要。
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主的,主要常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学生在校外分阶段所学相关知识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第二种是将在大学校园内学习过程和学生在校外企业的真实工作经历或订岗实习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第三种则是将学生到企业参加真实的一线项目作为常规实践任务,将其设置成为课程设置中的部分教育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以能力为本位,实践导向就成为课程体系的主导。
实践教学也不再是理论课程的附属环节,而成为整个课程的中心和主线。
实践环节课程化成为一种趋势。
当前实践环节课程化的主要整合形式是项目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强调项目课程,有利于增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连续性,加强课程体系运作的灵活性。
因此把实践环节融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让项目课程增添了教育活力,也给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教育内涵,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
“以岗位能力为主线”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修订日期:二〇一四年二月来安县高级职业中学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懂得珍爱生命,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及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数控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保养能力的技术人员。
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达到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数控加工类、数控机床制造、机电设备制造类等行业。
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制造与装配及调试、数控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保养等工作岗位。
四、制定的依据执行教育部等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安徽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参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市人社局关于数控、机械、机电、电工等行业的职业岗位的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培养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五、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数控加工类、机械加工类、机电设备制造类等行业,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制造与装配及调试、数控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保养等岗位的技术人员。
1. 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1)具有尊重他人、礼貌待人、遵守公德的习惯2)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责任和质量意识,有一定的创新与创业能力3)具有承受挫折与面对挑战的素质,能珍爱生命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自学和获得信息的能力5)具有数控加工与普通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能阅读和编制简单的工艺文件2.专业知识目标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编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具有计算机、金属材料、刀具与切削原理、机械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具有数控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4)了解三维设计和数控加工产品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3.专业技能目标1)具有读图、计算机绘图、普通机械加工和对零件检测的能力2)具有数控加工编程,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3)具有数控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能力4)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5)对三维设计和数控产品设计制造有一定的了解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数控车床操作工或数控铣床操作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或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级工证书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一)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1338 课时德育模块:104课时1、经济政治与社会:28 课时这门课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的内容,从大家身边常见的一些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出发,与学生一起探索这些现象背后的奥秘和规律,让同学们认清自己今天和未来的社会角色;从公民、消费者到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从民主政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为步入社会做好基础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至教学评价,凸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研究当前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理念和理论研究上,尚有众多分歧,亟待统一。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合格教育,而普通教育是选拔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评价上,都有重大区别,关键就在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职业能力内涵,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设置,决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互的衔接,最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赵志群将职业能力概括为:人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须的本领,是在职业工作、社会活动和私人活动中科学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且不同的职业院校,要有符合自身校情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定位,确定专业方向。
由于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对象的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色。
按照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应依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层次、规格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关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有人将职业能力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就是学生关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则是对于专业技能的悟性和应用能力及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认为这三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方法能力是三种能力的核心。
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具有决定意义。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能力能否突破常规表述,具体地描述出岗位任务实际需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体系建设能否成功。
培养学生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系紧密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构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根本性任务。
二、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一般意义来讲,课程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学习范围、进程、计划和程序。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
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而课程内容三要素的各自内涵与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不同特点。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使其课程内容将教育对象导向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
也即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都必然主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即课程的序化,构成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上。
但这种构建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专业的系统性和融合性。
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所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从教学做一体化的角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面对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各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此,应优化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学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要通过向学生提供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为学生提供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
为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特别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大应用性课程和技术性课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同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其基本的素质和职业能力。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从事职业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专业对理论知识的基本要求,又要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形成自身的以“重实践、强技能”为指导的课程体系。
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智能人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
因此,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分析知识的方法,批判地看待事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为自主学习者。
我们要融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一体,以专业课为主导,需要什么讲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其他扩展的知识,由学生以后通过自学解决。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可行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三、课程和课程体系评价课程体系是由特定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及具体的课程所组成的组合体系,是一种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的具体方案的总体设计。
由这个概念拓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指由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教育有多项功能,本文重点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层面来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就业与创业导向教学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切实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创业能力、重社会评价,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致性。
职业教育应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能把理论、技术、设计成果转化为实践、产品的人才。
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根本要求就是有知识、有技能、能就业。
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是职业院校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职业院校必须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学生评价的核心理念,并将其内化为学校领导、师生的自觉行动。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技能的考核,发现、发掘、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为用人单位追逐的焦点,从而成功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职业院校必须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在具备就业与创业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上,能够很快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级蓝领。
所以“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中应该涵盖: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常规技术及新技术的掌握;技术开发与实施、生产管理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相关能力;认同企业文化,乐业、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具体的评价内容。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
“能力本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与传统的学科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学内容、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变革。
然而在现实中,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学科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还是围绕学科性课堂教学进行,很少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在学科教育基础之上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学科教育的“学科”属性,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基础。
课程的设计应强调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以实现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过程工作化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的教育,具有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的属性。
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化的评价体系,以“实践”为中心展开“学中做,做中学”。
评价体系的核心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既是“演员”又当“导演”,而教师则是“观众”和“评委”。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企业、项目、工作过程和社会为平台;评价体系的载体不再是讲授式课堂,而是实践中真实的企业情境;评价的内容不是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基于职业分析的学习领域课程构架;基于“能力本位”的实践性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体现的不再是分数和成绩;而是成果、产品和产品质量、评价的方法是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各学习环节的评价,注重阶段性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
评价的标准不再是教师课堂“教”的好坏,而是学生获取职业综合能力的大小,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
(三)以服务社会能力为标志的社会评价模式职业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程度和职业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
所以,课程体系能否保障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的学生满意,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即企业、用工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既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体现,更是我们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质量的直接效果。
因此,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来进行评价,既是客观公正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能否不断提高,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为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这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的应用与实施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