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教案第五章产品后加工

合集下载

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五章 2012

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五章 2012

5.2.1 概述
1923年,BASF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高压法
(T>380℃ ,P=30MPa)
1966年,ICI, 1971年,Lurgi, 1972年,ICI, 低压法 低压法 中压法 总生产能力4000万吨
1973年,意大利开发成功联醇法。 甲醇的产量和消耗仅次于乙烯、乙烷、苯。

催化加氢
5.2.2 合成甲醇基本原理
(3)乙苯脱氢工艺改进。
5.1 催化加氢概述
5.1.1 加氢反应类型
催化加氢
1.不饱和键加氢
烯烃加氢,乙烯反应速度最快。C原子数↑, 加氢速度↓。同C数有取代基的加氢速度慢,二烯烃 无取代基双键先加氢。 2.芳烃加氢
芳烃加氢生成酯环化物;取代基越多,加氢越慢。
单独加氢: r烯烃> r炔烃> r芳烃, r二烯烃> r烯烃
大型合成氨装置有34套,生产能力为1000万t/a;
下游产品除1套装置生产硝酸磷肥之外,均为尿素。
中型合成氨装置有55套,生产能力为500万t/a;
下游产品主要是尿素和硝酸铵。
小型合成氨装置有700多套,生产能力为3000万t/a。
下游产品主要是碳酸氢铵和尿素。
自2004年起我国合成氨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共同存在: r炔烃> r二烯烃> r烯烃> r芳烃

5.1.1 加氢反应类型
3.含氧化合物加氢
加氢
催化加氢
醛、酮、酸、酯 醇 加氢能力:醛>酮,酸>酯, 醇和酚加氢困难
4.含氮化合物加氢
-CN,-NO2
加氢
-NH2
5.氢解
指加氢过程有裂解,产生小分子混合物。 酸、酯、醇、烷基芳烃加氢时可产生氢解。

《化工工艺学》教案检测和操作控制

《化工工艺学》教案检测和操作控制

《化工工艺学》教案检测和操作控制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了解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理解化工工艺学在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

掌握化工工艺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化工工艺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化工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化工工艺学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化工工艺学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化工过程及其检测2.1 教学目标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化工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学会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操作。

2.2 教学内容化工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化工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

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实践来加深对检测方法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检测方法的掌握情况。

通过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原理的理解。

第三章: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3.1 教学目标理解化工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掌握化工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会进行化工过程优化和调整。

3.2 教学内容化工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化工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化工过程优化和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化工过程控制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化工过程控制的掌握情况。

通过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化工过程优化和调整的方法的理解。

第四章:化工安全与环保4.1 教学目标了解化工安全的重要性。

掌握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理解化工环保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4.2 教学内容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如防火、防爆、防毒等。

化工工艺学-第五章-煤的气化

化工工艺学-第五章-煤的气化

耗量为常压时的2.5~3倍)
4) 压力对气化炉生产能力的影响 提高生产能力(气化强度提高,反应速率加快,碳的转化率较高) 5) 压力对煤气产率的影响 降低(气体体积减小,煤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6) 压力对煤气输送动力消耗的影响 节省煤气输送的动力消耗,减少煤的运输费用
固态排渣移动床加压气化炉 鲁奇炉(Lurgi) 采用氧气-水蒸气或空气-水蒸 气为气化剂,在2.0~3.0 MPa和 900~1100℃下进行连续气化。 双层壳体(内外两层厚刚 筒间形成水夹套,可引出 供气化炉使用); 设有煤分布器和搅拌器 (破粘); 塔节型炉箅且设有破渣装 置(气化剂均匀分布);
气化条件:气化炉、气化剂、供给能量(三者缺一不可)
气化产品:CO、H2、CH4
煤的气化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煤气化过程
CO2(g) + C(s) → 2CO(g)+161kJ/mol
H2O(g) + C(s) → CO(g)+H2+119kJ/mol C(s) + O2(g) → 2CO2(g)-406kJ/mol
炉顶有手动和半自动的加料器
炉下部偶偏心叠合炉箅—排渣; 可调节的灰梨—排灰。 主要组成:上锥体、水夹套、炉 箅传动装置、出灰机械、炉底壳
1.外壳;2.安全阀;3.保温材料;4.夹套 锅炉;5.炉篦;6.灰盘接触面;7.炉底;8. 保温砖;9.耐火砖;10.液位计;11.涡轮; 12.涡杆;13.油箱
热值 (kJ/M3) 3800-4600 5000-5200 10000-11300 8800-9600
混合发生炉煤气 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为发生炉煤气。
2.07C+2.07H 246.435kJ mol 碳 C+H 2O=2.07CO+2.07H 碳 2 O=CO+H 2 118.821kJ mol 2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2014 学年第 2 学期函授 13化学工程(专升本)专业《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4课时/次共10次 40课时教师:教研室:§1 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教学目的:掌握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教学重点: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

教学难点: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新课内容:第一节固体燃料气化法一、概述固体燃料(煤、焦炭或水煤浆)气化:用氧或含氧气化剂对其进行热加工,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气化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二、基本概念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斤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气煤气:以空气作为气化而生成的煤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50%以上)及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5.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其发热量比空气煤气为高。

在工业上这种煤气一般作燃料用。

6.水煤气:以蒸汽作为气化剂而生成的煤气,其中氢及—氧化碳的含量高在85%以上,而氮含量较低。

7.半水煤气:以蒸汽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所创得的煤气或适当加有发生炉煤气的水煤气,其含氮量为21—22%。

三、气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1)保持高温和南气化剂流速(2)使燃料层各处间一截而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

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子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用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大影响。

1水分:<5%2挥发份:<6%煤中所含挥发分量和煤的碳化程度有关,含量少的可至I一2%,多的可达40%以上。

它的含量依下列次序递减: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3灰份:15-20%灰分中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无机物质。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1.课程的性质《化工工艺学》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原理、流程组织、关键设备、操作条件以及介绍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技术、三废治理、节能降耗等问题。

2.课程定位本课程在第6学期开设,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其前导课程是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与其平行学习的专业课为分离过程、化学反应工程等。

3.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的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方面的知识以及各个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石油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

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而有效的联系石油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工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4.了解化工生产中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的概貌及发展方向,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素养目标1.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熟悉某些石油化工生产流程、某些化工车间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养成认真细致、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化⼯⼯艺学课程教案百度⽂库?让每个⼈平等地捉升⼝我2014学年第2学期函授13化学⼯程(专升本)专业《化⼯⼯艺学》课程教案4课时/次共10次40课时教师:________________教研室:______________百度⽂库?让每个⼈平等地捉升⼝我§ 1 第⼀章合成氨原料⽓的制备教学⽬的:掌握优质固体燃料⽓化、⽓态炷蒸汽转化、重汕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艺路线:主要设备和⼯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条件。

教学重点:优质固体燃料⽓化、⽓态炷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过程。

教学难点: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条件。

新课内容:第⼀节固体燃料⽓化法⼀、槪述固体燃料(煤、焦炭或⽔煤浆)⽓化:⽤氧或含氧⽓化剂对其进⾏热加⼯,使碳转变为可姻性⽓体的过程。

⽓化所得的可燃⽓体称为煤⽓,进⾏⽓化的设备称为煤⽓发⽣炉。

⼆、基本概念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煤⽓:以空⽓作为⽓化⽽⽣成的煤⽓其中含有⼤量的氮(50%以上)及⼀定量的⼀氧化碳和少量的⼆氧化碳和氢⽓。

5?混合煤⽓(发⽣炉煤⽓):以空⽓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化剂⽣成的煤⽓,其发热量⽐空⽓煤⽓为⾼。

在⼯业上这种煤⽓⼀般作燃料⽤。

6. ⽔煤⽓:以蒸汽作为⽓化剂⽽⽣成的煤⽓,英中氢及⼀氧化碳的含疑⾼在85%以上,⽽氮含量较低。

7. 半⽔煤⽓:以蒸汽加适疑的空⽓或富氧空⽓同时作为⽓化剂所创得的煤⽓或适当加有发⽣炉煤⽓的⽔煤⽓,其含氮量为21—22%。

三、⽓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1)保持⾼温和南⽓化剂流速(2)使燃料层各处间⼀截⽽的⽓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

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影响。

化工工艺学教案标准稿

化工工艺学教案标准稿
化工工艺学 课程教案/讲稿
教 师 姓 名:
学院(部、中心): 化工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
环境工程
2010 年 2 月
长 春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教 案∕讲 稿 用 纸
讲 授内容
教学设计∕备注
《化工工艺学》
目的和要求: 化学工艺学介绍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生产基本化工原料的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
过程与工艺条件和过程涉及的设备等。具体包括基本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生 物化工等方面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化学工业的发展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了 解化工原料生产的资源变迁和发展历程,掌握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并清楚化工清洁 生产工艺的基本内容。本课程重点讲述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具体讲授烃类热裂解、 芳烃转化过程、加氢与脱氢过程、烃类选择性氧化、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氯化过程。 要求学生能了解这些有代表性的化工过程的化学原理、过程热力学特征、动力学特 征、催化剂应用、工艺设计要求与工程考虑。使学生对基本化学工业典型过程的共 性和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并具有综合应用大学三年所学知识对工业化实际过程进行 分析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 1、 廖巧丽、米镇涛主编,《化学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年 7 月 2、 吴指南主编,《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年 5 月 3、 梁仁杰等编,《化工工艺学》,重庆大学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制造工业。
石油
乙炔和萘
石油、天然气、煤
甲醇
2.1.2.1 石油的组成
1、 物理性质:有气味的棕黑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密度与组成有关,相对密度大约
在 0.75~1.0。
2、 组成:石油组成非常复杂,由分子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

化学工艺学电子教案第五章(精)

化学工艺学电子教案第五章(精)

5.2.2.3
脱氢反应动力学
脱氢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表面化学反应,都可 按双位吸附理论来描述其动力学方程,其速率方程可用 双曲模型来表示。
铁系催化剂脱氢反应时催化剂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 和选择性都有影响,图6-2是催化剂颗粒度反应速率的 影响,而图6-3是催化剂颗粒度对选择性的影响。
5.3 合成氨和尿素
氨的用途很广,除氨本身可用作化肥外,还可以加工 成各种氮肥和含氮复合肥料,如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与多种无机酸反应制得硫酸胺、硝酸胺、磷酸胺等。氨还 可用来制造硝酸、纯碱、氨基塑料、聚酰氨纤维、丁腈橡 胶、磺胺类药物及其他含氮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自 学)
5.4 甲醇的合成
甲醇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由它可以 合成甲醇蛋白、汽油添加剂及甲醇燃料等,具有广泛的用 途。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有低压法合成甲醇和三相流化床 反应器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由于低压法技术指标先进, 现在世界各国合成甲醇已广泛采用了低压合成法。(自学)


(2)压力影响 加氢反应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即加氢反 应前后化学计量系数的变化Δν<0,因此,增大反应压力, 可以提高Kp值,从而提高加氢反应的平衡产率,如提高反 应压力,可提高氨合成产率,甲醇合成产率等。 (3)氢用量比 从化学平衡分析,提高反应物H2的用量, 可以有利反应向右进行,以提高其平衡转化率,同时氢作 为良好的载热体及时移走反应热,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 氢用量比也不能过大,以免造成产物浓度降低,大量氢气 的循环,既消耗了动力,又增加了产物分离的困难。



第一类是加氢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很有利的,即使是在高温 条件下,平衡常数仍很大。如乙炔加氢反应,当温度为 127℃时,Kp值为7.63×1016;而温度为427℃时,Kp值 仍为6.5×1016。一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反应也属这一类。 第二类是加氢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较大,当反应温 度较低时,平衡常数甚大,而当反应温度较高时,平衡常 数降低,但数值仍较大。为了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需要采 用适当加压或氢过量的办法。如苯加氢制取环己烷,当反 应温度从127℃升到227℃时,Kp值则由7×107降至 1.86×102,平衡常数下降3.70×105倍。 第三类是加氢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很低温度下才具 有较大的平衡常数值,温度稍高,平衡常数变得很小,这 类反应的关健是化学平衡问题,常采用高压方法来提高平 衡转化率。

《化工工艺学》(无机)课程教学规范

《化工工艺学》(无机)课程教学规范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规范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化工工艺(无机)本科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数:72/56学时学分:4.5/3.5学分执笔人:翁贤芬编写日期:2006年3月6日审核人:崔益顺审核日期:2006年3月6日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意义本课程是化工工艺专业(无机方向)的必修课,是一门将已学的基础理论与生产过程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

化工生产工艺的重点不在说明单一设备和单一过程的局部,而主要说明工艺过程的总体,即说明由生产目的所组合的原料前处理、反应、传热、传质、分离、产品后处理等过程的总和。

工艺课的教学是将已学过的基础理论与生产过程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阐明如何按照生产的要求,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工艺的过程。

二、课程主要内容与目的无机化工工艺学的内容包括较广,本课包含基本无机化工过程,包括《合成氨》、《化学肥料》、《制碱工艺》、《制酸工艺》四部分内容。

无机工艺学的主要内容是:(1)从生产过程基本原理出发,按照生产目的的要求,合理组织各设备(包括原料处理、反应、传质、分离等设备)构成生产流程;(2)按照工艺主要过程(例如反应和分离过程,吸收与再生等)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合经济分析的观点。

论证合适的工艺生产条件;(3)从量的角度来分析工艺系统,即从物料平衡和热量(或能量)平衡来分析工艺过程,例如,分析原料的消耗、能量的消耗、蒸汽平衡、冷量平衡、水平衡、氨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等;以经济分析的观点,对原料路线、工艺加工方法、产品形式以及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合适的评价。

与以前所学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课程不同,本课程是着眼于生产过程的总体及其相互联系,而不是单纯过程和设备在原理上的精心分析。

当然,对于影响到全局生产的关键过程和设备仍然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但是这些都是在确保总体生产经济合理下进行的,而不是单纯的理论上的分析。

由于合成氨是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业部门之一,合成氨工艺是典型的化工生产工艺之一,因此该部分作为本课程重点讲述内容。

化工工艺学-第五章思考题答案

化工工艺学-第五章思考题答案

化⼯⼯艺学-第五章思考题答案第五章课后习题1.⾼分⼦材料的熔融指数如何测定?其数均分⼦量、重均分⼦量、粘均分⼦量如何定义?答:熔融指数:测定将聚⼄烯树脂放⼊标准的塑性计中加热到190℃熔融后,在承受2160g 的负荷下,l0min内通过2.09mm孔径⽽挤压出来的树脂重量克数数均分⼦量:聚合物是由化学组成相同⽽聚合度不等的同系混合物组成,数均分⼦量是按分⼦数⽬统计的平均分⼦数,符号为MN(Molecular Number)。

重均分⼦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合成的⾼分⼦以及多数的天然⾼分⼦都是具有不同分⼦量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因此分⼦量不是均⼀的。

重均分⼦量就是按分⼦重量统计的平均分⼦量。

粘均分⼦量:聚合物是由化学组成相同⽽聚合度不等的同系混合物组成,粘均分⼦量是按分⼦粘度统计的平均分⼦数2.⾼压法低密度聚⼄烯的合成反应器类型、温度、压⼒条件如何?单程转化率⼤约是多少?⽣产过程主要分哪⼏个阶段?答:反应器类型:聚合反应器压⼒:压⼒在122~303MPa或更⾼温度:聚合反应温度在130~350℃单程转化率:⼤约是为15~30%⽣产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聚合阶段:压⼒为3.0~3.3MPa的新鲜⼄烯,压缩⾄25MPa,再⼆次压缩⾄反应压⼒(200~300MPa),冷却后进⼊聚合反应器。

引发剂由⾼压泵送⼊⼄烯进料⼝或直接注⼊聚合反应器分离过程:反应物料冷却后进⼊⾼压分离器,减压⾄25MPa,未反应的⼄烯分离出来返回⼆次压缩机再⽤,聚⼄烯则进⼊低压分离器,减压到0.1MPa以下,使残存的⼄烯进⼀步分离出来⼲燥过程:聚⼄烯树脂在低压分离器中与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混合后挤出切粒,得到粒状聚⼄烯,然后被⽔送往脱⽔振动筛,脱去⽔分后进⼊离⼼⼲燥器,脱除表⾯附着的⽔分,再经振动筛分除不合格的粒料,成品由⽓流输送⾄计量设备计量,成为⼀次成品3.线性低密度聚⼄烯的分⼦结构有哪些特点?答:线型低密度聚⼄烯是⼄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分⼦呈线性结构,密度0.91-0.94,与LDPE类似4.淤浆法环式反应器聚⼄烯流程的反应温度、压⼒、介质有何特点?反应温度和压⼒是否有联系?答:温度:55~75℃压⼒:1.5~3MPa 介质:⽤较轻的异丁烷作介质温度越⾼,所需的压⼒,⽐较⼤5.中压溶液法聚⼄烯流程的反应温度、压⼒、介质有何特点?反应温度和压⼒是否有联系?为什么需要⼀个全混反应器串联⼀个管式反应器答:反应温度、压⼒:较⾼温度(200℃)和较⾼压⼒(10MPa)下聚合介质:在烃类溶剂(异联系: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需要不同的反应压⼒,中压法⼄烯在较⾼温度(200℃)和较⾼压⼒(10MPa)下聚合低压法⼄烯在较低温度(<100℃)和较低压⼒(2MPa)下聚合,低压冷却法反应压⼒和温度与低压法类似,原因:聚⼄烯溶液由第⼀级反应器后进⼊管式反应器进⼀步聚合,达到聚合物浓度约为10%。

化工工艺学教案

化工工艺学教案

化工工艺学教案化工工艺学教案(无机部分)学院、系: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任课教师:赵风云讲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课程周学时: 42008年 9月 2日河北科技大年夜学教案用纸河北科技大年夜学教案用纸第一章绪论一、氨的发明与制取氨是在1754年由普里斯特利(Priestey)发明的。

但直到本世纪初哈伯(Haber)等人才研究成功了合成氨法,1913年在德国奥保(OPPau)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厂。

1909年.哈伯用俄催化剂,在17.5-20.0MPa和500-600温度下获得6%的氨,即使在高温高压前提下,氢氮混淆气每次经由过程反响器也只有小部分转化为氨,为了进步原料应用率,哈伯提出氨临盆工艺为(1)采取轮回方法;(2)采取成品液氨蒸发实现分开反响器气体中氨的冷凝分别,(3)用分开反响器的热气体预热进入反响器的气体,以达到反响温度。

在机械工程师伯希(Bosch)的协助下,1910年建成了80g。

h-1的合成氨实验装配。

1911年,米塔希〔M心asch)研究成功了以铁为活性组分的氨合成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比饿催化剂价廉、易得、活性高且耐用,至今,铁催化剂仍在工业临盆中广泛应用。

1912年,在德国奥堡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建成一套日产30t的合成氨装配。

1917年,另一座日产90t的合成氨装配也在德国洛伊纳建成投产。

合成氨方法的研究成功,不仅为猎取化合态氮开创了宽敞的门路,同时也促进了专门多科技范畴(例如高压技巧、低温技巧、催化、专门金属材料、固体燃料气化、烃类燃料的合理应用等)的成长。

二、合成氨的原料空气:氮气的来源水:氢气的来源。

燃料:天然气、煤、焦炭、石油炼厂气、焦炉气、石脑油等是氢气来源的原料。

三、合成氨的重要临盆过程和临盆工艺分类合成氨的临盆过程包含三个重要步调。

第一步是原料气的制备。

制备含氢和氮的原料气可同时制得氮、氢混淆气。

氮气重要来源于空气。

用空气制氮气,多用以下两种方法:1、化学法:在高温下,以固体燃料煤、焦炭) 液体烃和气体烃与空气感化,以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剩下的氮即可作为氮氢混淆气中的氮。

化工工艺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脱硫与脱碳

化工工艺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脱硫与脱碳

(4)聚乙二醇二甲醚法
使用的吸收溶剂是经筛选后的聚乙二醇二甲 醚n=的2~同9。系该物同,系分物子能式选为择CH性3O地(C脱2H除4O气)n体CH中3,式的中 CO2和H2S,无毒且能耗较低。
2、化学吸收法
(1)氨水法
是最原始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小氮肥厂,用 浓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铵,因工艺简 单,脱碳成本低,还有不少小化肥厂使用此法。
活性成分为MoS2,其次
Co9S8
(3)干法脱硫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极强的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能力, 气体净化度高。
缺点:脱硫剂再生困难或不能再生,不适用于 脱除大量无机硫,所以只能用于气态烃、石脑 油及合成气的精细脱硫。
4、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在吸收塔中用液体吸收剂(脱硫剂)吸 收煤气中的硫化氢,而后再将吸收剂再生,再生后的吸 收剂再送回吸收塔中循环使用。
第五章 脱硫与脱碳
各种方法制得的原料气在送去合成氨之前都需经过 净化,以出去其中的有害杂质,如硫化物、CO和CO2等。 净化过程主要包括脱硫、CO变换和脱除CO2和少量CO。 一、脱硫 二、二氧化碳脱除 三、少量一氧化碳脱除
一、脱硫
按分子结构

无机硫 有机硫
存在形式
硫铁矿硫
硫化氢
无机硫90%
硫酸盐硫 脂肪硫 芳香硫
③特点
★溶剂在低温下对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吸收能力 极强,溶液循环量小,功耗少。 ★溶剂不氧化、不降解,有很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CO2<20ppm,H2S<0.1ppm。 ★溶剂不起泡。 ★具有选择性吸收H2S、COS和CO2的特性,可分开脱除 和再生。 ★溶剂廉价易得,但甲醇有毒,对操作和维修要求严格。 ★该工艺技术成熟,目前全世界约有87套大中型工业化 装置。

《化工工艺学》教案

《化工工艺学》教案

课时安排: 2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绪论Leabharlann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要求:全面了解化工工艺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化工工艺学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第一节化工工艺学的定义和范畴 *第二节化工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化工工艺学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学习化工工艺学的意义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板书为主
板书设计:左边文本,右边插图
讨论、思考题、作业:
教师姓名: 陈彦 职称:副教授 11 年 8 月 25 日
课时安排: 6 学时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上编 化工工艺学基础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其它□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史,化学工业特征与分类,掌握化工装置的操作方式,化工技
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化工工艺学是研究各种原料(加工成为更有价 值的消费品或生产资料的过程。其中包括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最适宜 的操作条件、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结构与材质,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内容。化工工艺不仅 要从理论上探讨每个工艺过程进行的可能性和条件,而且还要找出用最低的能耗和物耗生产出最好的产品的 工艺方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对新工艺过程的开发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在完成《化工原理》、《化工机械设计》和《化工制图》《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上学习。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要求学生 1.了解化工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化工工艺学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学工业的发展简史和当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3.掌握化学工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每个典型工艺过程的特点和基本内容,并能提出各工艺的最 新技术进展; 4.在化工过程的理论与实际方面建立较为系统而扎实的基础,能较好地应用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知 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5.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过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并对化工工艺的设计与控制、化工工艺过程,经济 评价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有一定了解。 通过理论教学 1.使学生明了要了解化工原料,产品的质量就必然离不开对化工产品进行检测或检验,中间产品的判 断、以致生产控制也必须依靠准确的检测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 2.培养本学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验的设计与研究的方法,技术经济观点和化工过程开发的能力, 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5章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第5章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化工工艺学》第5章 有机产品


(1) 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生产流程
压力为3.0~3.3MPa的精制新鲜乙烯,经一次(25MPa)、二次压 缩达到反应压力(200~300MPa),经冷却后进入聚合反应器。引 发剂则用高压泵送入乙烯进料口,或直接注入聚合设备。 反应后物料经适当冷却后进入高压分离器,减压至25MPa。未反应 的乙烯返回二次压缩机循环使用,聚乙烯则进入低压分离器,减压到 0.1MPa以下,使残存的乙烯进一步分离循环使用。 聚乙烯树脂在低压分离器中与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混合后经挤出切粒, 得到粒状聚乙烯。被水流送往脱水振动筛,与大部分水分离后,进入 离心干燥器,以脱除表面附着的水分。然后再经振动筛分去不合格的 粒料后,成品用气流输送至计量设备计量,混合后为一次成品。 然后再次进行熔融、挤出、切粒、离心干燥,得到二次成品。二次成 品经包装出厂为商品聚乙烯,二次造粒以增加聚乙烯塑料的透明性, 并且减少塑料中的凝胶微粒。
《化工工艺学》第5章 有机产品

丙烯系列产品
《化工工艺学》第5章 有机产品

碳四系列产品
《化工工艺学》第5章 有机产品

芳烃系列产品
《化工工艺学》第5章 有机产品

乙炔系列产品
《化工工艺学》第5章 有机产品


5.2 乙烯系列主要产品 5.2.1 聚乙烯
聚乙烯,简称PE (poly-ethylen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 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 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 解,如三聚氰胺甲醛、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聚乙烯用 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 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 PE有多种分类方法: ① 密度: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② 生产方法:可分为低压法聚乙烯(<2MPa)、中压法聚乙烯 (10~100MPa)、和高压法聚乙烯(100~300MPa)。 ③ 分子量:低分子量聚乙烯(重均分子量<100)、普通分子量聚乙 烯(分子量100~1000)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1000)。

化工工艺学-第五章-煤的高温干馏

化工工艺学-第五章-煤的高温干馏

分解反应
裂化反应 750 半焦形成 阶段

二次脱气反应 1000 焦炭形成 阶段

350 500 胶质体形 成阶段

温度/℃
焦炭
胶质体 煤粒软化,表 面出现含有气 泡的液体膜(胶 质体)
半焦 外层液体膜 固化生成半 焦,中间有 胶质体层 外层半焦壳 破裂,胶质 体流出
烟煤炼焦时随温度的变化状况
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O
氧化再生塔中: 吸收脱硫的总反应式:
2 ADA(H) O2 2 ADA(O) 2H2O
H2 S ADA(O) S ADA(H)
萘醌(Takahax)法脱硫
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和脱硫废液处理(Hirohax湿式氧化法)
脱硫剂:氨(来自焦炉煤气)+催化剂NQ(1,4-萘醌-2-磺酸铵) 脱 硫 塔 中 的 反 应
不同结焦时刻炭化室内炉料和温度关系图
从半焦到焦炭过程中,出现裂纹 的原因:
1)炭化室同时进行着成焦的各 个阶段,因此半焦收缩时相邻两 层间存在收缩梯度,也即相邻层 间温度不同,收缩值的大小不同, 故存在收缩应力,出现裂纹。
2)由于各部位半焦收缩时的加 热速率不相同,故产生的收缩应 力也不同,在靠近炉墙处,加热 速率快,收缩应力大,裂纹网多。
结焦性好的煤,其黏结性一定好; 但黏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
煤在工业炼焦条件下形成冶金焦炭(一定的强度、耐磨性、反应性和块度)的 性质称为煤的结焦性。
炭化室内成焦特点:间接加热,单向供热,成层结焦
焦炭在靠近炉墙 处首先形成,而 焦炭形成阶段:挥 后逐渐向炭化室 发组分增加,几乎 在同一时间,离炭化室墙面不同距离的炉料因 中心推移。当炭 为总挥发量的一半。 温度不同而处于结焦过程的不同阶段。 半焦体积减少引起 化室中心最终成 半焦形成阶段:煤在热 的收缩不能与重量 焦并达到结焦温 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胶质 减轻相适应,从而 体在颗粒界面扩散使煤 度时,炭化室结 使整块半焦碎裂并 粒因缩合力而粘结在一 焦才结束,炭化 形成焦炭块 煤的干燥预 胶质体形成 起,形成半焦 室中心温度可作 热阶段 阶段 为炭化室焦炭成 熟的温度,也称 为炼焦最终温度 (950~1050℃)

化工工艺课程教学设计

化工工艺课程教学设计

《化工工艺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1学期)课属院系:化工新材料工程学院课程代码: 1101107制定人:傅丽制定时间: 2014.09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一、课程信息(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代码: 1102025课属院系:化工新材料工程学院制定者:傅丽批准人: 靳庆华(二)基本信息学分: 6 学时96 教学对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大二学生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先修课程:化工制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单元操作后续课程:二、教学对象分析《化工工艺学》面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开设。

大二学生思维较活跃,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已掌握必要的基础化学、高等数学、化工单元操作等知识基础,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对于《化工工艺学》的理论学习任务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仍存在少数学生基础不牢,学习积极主动性差的现象。

针对这一特殊学情,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将理论推导简化,以设备操作为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本课程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工作工程为主线,融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一体,突破学科体系模式,以典型化工工艺为载体,将相关的管理技术、设备维护、工艺操作和工艺平价合理整合。

校企合作共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采用综合化、项目化的设计方法,结合对企业需求的调研,将教学内容划分为9个项目。

每个项目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工学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每个任务实施时,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利用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张红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课程代码:040399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材:朱志庆.化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1. 薛荣书.化工工艺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2. 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 林玉波.合成氨生产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韩冬冰.化工工艺学.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5.黄仲九.化学工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培养学生的化工工艺过程生产技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建立独立设计,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学生从典型化工生产工艺中,总结规律、开拓创新,建立技术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将新型化工生产技术、产品、工艺管理融会贯通的素质。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化工生产独立设计,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2.从典型化工生产工艺中,总结规律、开拓创新,建立技术创新的能力。

3.了解基本化工生产工艺通用规律。

4.掌握运用Auto CAD、Aspen等软件,进行工艺流程绘图的能力。

5.具备将新型化工生产技术、产品、工艺管理融会贯通的素质。

6.结合实际化工生产,建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内容;概述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分类;概念、任务、三个基本概念;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发展、性质、地位和作用;2、了解化学工业的发展史、范畴、分类和特点;3、熟练掌握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中的三个基本概念;4、了解化学工艺学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化学工业发展的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产品后加工
第一节产品后加工概述
产品后加工一般以两条标准为指导,一条标准是商品的标准,产品最终作为商品投放场,有商品的条件诸如计量、检测、标签、包装和其它装饰要求等。

商品标准不一定等同产品标准,因为商品有牌号,同一产品后加工处理可能出现不同的牌号。

另一条标准是使标准,用户对产品提出特殊要求,或者用户是本企业集团的另一个分厂或者是下一个工段为方便下一工序的工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可能要作后加工处理。

当然,对于使用来说上一工序产品的后加工处理,接近于或略等于下一工序的原料准备。

产品后处理是产品作为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质量保证体系的终端环节,因此要以保成品的质量标准为中心,设计后处理方案。

通常作为产品的要求是纯度指标、杂质种类和量含量的极限值,产品的形态,使用要求,包装方法,贮存运输的要求等等。

第二节产品后加工方案
一、去除微量杂质
从产物中去除微量杂质,通常这也应属于产物的分离净化过程,但许多企业也习惯于精制称为后处理过程。

原料经预处理合成和产物分离之后,已经获得基本纯净的产品,杂质的含量其来源有二,一是原料带入的,二是反应和分离过程的沾染。

对于前者,当然最好从原料的精制上加以控制;对于后者,也以控制副反应,分离过程尽量简化高效为主要思路。

但也不一概而论,要加以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如果从产物中去除微量杂质要比控制原料和反应过程容易,且经济上合理的话,则不必徒费精力去精制原料。

固体形态产物中微量杂质的去除最简单的方案是洗涤,此外可以用结晶重结晶等方搴
示意如下:
固体产物微量杂质去除方案:
液相形态产物中微量杂质去除方案:
具体设计方案,根据杂质类型加以研究,操作设备已在前面几章举例,详细查阅《化学工程手册》及有关设计手册。

二、产品后加工和精细加工方案“
1.研磨和粉碎
一般的粗粉碎和筛分的设备不难选型设计,对于产品后加工来说,常使用精细的研磨技术。

液相乳液或悬浮相产品,常用胶体磨进行精细加工,一般胶体磨可适用于中等硬度以下的产品。

胶体磨结构示意如图5—1所示。

一般可根据轴的位置分为立式、透平式和轮盘式(用图5—1定轮盘式),工作原理示意于图5—2和图5—3。

对于乳液产品常用匀质乳化泵将乳液粒子研磨得更细更匀,有利于产品乳液的稳定。

2.团聚、压片和切粒
有些固体产品经粉碎后物料堆积角极大,在使用产品时,显得“不流动”,例如塑料的主塑和其它必须使用给料时,“流动”性不好,易使模具有空腔,给料计量不足等,有必要将粉末加以“造粒”,使之成为细球形,减小堆积角。

团聚的广义包括造块、造球、造粒、压片、烧结等,有时在过程中要加添加剂,添加剂种类有增加强度的,比如一些粘合剂或准粘合剂。

有些是改善使用性能的,如色素等。

有些是一些特别的要求,如防老剂,增塑剂等等,不一而足,有关手册上可以查找。

常用的方法和例示如表5—1所示.
表5—1团聚的方法、设备和应用
压片是将粉状物料在较大压力下压制成形,可以是有模压制,也可是无模压制。

喷雾造粒,实际上是喷雾干燥的一种方法,而且
与干燥融为一体,干燥的同时造粒,但喷雾干燥
获得的产品粒子较细,基本上为粉状,如奶粉等。

要获得极大粒径的产品,常用熔体喷雾、冷却凝
固,人们把这种设备称“喷丸塔”。

喷丸塔原理
示意如图5—9。

有时为了加工方便而临时“造球”,不要求球的
强度多大,只要在加工时减小堆积角,一般可用
喷洒液体(加工
时可挥发掉)振动造球,设备十分简单,可制成
小球。

塑料切料是高分子材料(合成得到的一般为粉料和细
球形)与各种添加剂,混合均匀后,熔融一冷却一切成小
粒。

作为商品出售,用户在模压时特别方便。

塑料切粒有定型的切粒机械。

熔融的方法有双
螺杆挤出机和釜式融熔几种形式,适用和方便程度因事而异。

3.复混和混批
作为商品的产品要求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有时要与各种添加剂均匀混合,如阻聚剂、抗震剂、防冻剂等这些添加剂往往用量很小,如不均匀混合,等于不起作用。

有时某些产品的乳液、液体物料生产的批次不同,在质量上略有波动,比如乳液产品的固体含量,液体产品的粘度,它们都在某个合格的范围之内,但批与批之间略有差别,一般都在后处理阶段安装一个较庞大的“拼批混合器”,以达到在一个较大的数量级上质量指标完全一致。

这种混批混合器,要安装功率较大的搅拌器,转速并不要求高而要混合均匀。

固体产品各种粉末混合而用的搅拌,通常是螺带式或螺旋式的等。

4.混炼和色料
橡胶塑料或某些粉状产品,作为精细加工的产品,有时要添加各种添加剂,如增强、堆塑、增韧、抗寒、抗氧、阻燃、抗辐射、防光、防热、防老化等性能,有的液体产品用户要有颜色加以区别,有些液固相悬浮产物,如涂料等要求颜料粉浆分散均匀等等。

常用高压搅拌机均匀分散固体和液体产物。

用捏和机、混炼机、螺杆挤出机等对橡胶鋈料和加工中的添加剂一起混和,进行精加工,以精细产品作为商品出售,如混炼胶塑料的各种色母料等等。

5.脱色和除臭
常用活性炭处理,一般液体可以经过一个l?舌性炭吸附塔或简单的活性炭浸液器,处理三将活性炭过滤分离,活性炭的基本性能如表5—2。

其它的吸附分离方法,如用硅藻土,膨润土,活性白土,以及生物微生物的方法。

设;一相当的吸附塔,吸附操作并不是很困难,问题是吸附之后,如何将吸附剂再生并不致造成二次污染,各种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不尽相同,此处不赘。

6.干燥和深度干燥
干燥已如前述。

许多产品用户要求水含量极低,一般可细低至50×10山以下,更有甚者要求含水量更低,用此通常对产品进行深度干燥。

深度干燥的方法往往是用分子筛吸附干燥,可达到5×10山以下。

7.深冷和气体液化
气体产品一般要液化贮存和运输。

气体液化的方法通常是常压下冷冻或深度冷冻。

许多气体不易液化,则采用加压下冷却液化的方法,例如无水氟化氢,通常在室温下是气体,常压下沸点为19.4℃,只要冷冻即可液化。

但大多数气体形态的产品如C12,NH3,CH3Cl等,
都是加压以后冷却液化的,随着产品饱和蒸汽压的不同而加压程度不同。

加压的设备用往复式压缩机,特殊气体可用液环式气体压缩机。

8.专门要求的加工
这类加工一般都是因为商品有特别的要求,例如需要一定的粘稠度,可以外加增稠剂。

又如硝酸用于电子工业中要求无色产品,脱色的方法不是用活性炭,是因为N02溶于硝酸使之发黄,必须通入纯净的№以气提法脱去N02,才得到无色的硝酸;有些产品要在纯N2气氛F保存;有些产品不耐可见光,精制后,要存放在特殊颜色的贮槽中等等,必须将贮槽等进行预处理;有些产品作为商品要预先活化.有些则要预先钝化以利运输等等。

如此后处
第三节产品包装
一、产品合格检验
产品按生产批次送检,检验由工厂的质量监督科室执行。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车间生产控制检验,对成品的检验有控制意义。

合格产品标注并进入成品仓库,不合格产品待处理,产品严格按产品标准检验,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用户要求的指标和方法代检验,按照用户特殊要求的产品,也应有产品的企业标准。

产品检验由质量监督科室抽样,以保证产品的检验公正性。

每一批产品都必须检验,出具检验合格证书,制定合格标识,并有质量监控指标、质量标准要点和主要指标,注明产品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质期限、储存运输和使用注意事项等,随产品送至用户。

二、产品计量和包装
计量工具必须每年由标准计量局指定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产品严格按企业规范和商品要求计量后,按计量进行包装。

计量和包装都有定型的设备,如电子秤,按质量计算;一些包装机、灌装机等则按容积计算,特殊产品的包装要有专门的包装设备,包括各种封口机、封头机等等。

包装形式,由企业根据标准和市场要求制定,包装容器、包装袋要有严格合理的规定,包装形式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不因包装材料而变化。

包装容器不能与产品发生化学反应,不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有些产品对光线敏感,还要求有特别颜色的包装容器(如红色、蓝色、黑色等)。

其次,产品的包装要求在储运过程中可靠性强,不能因为储存运输内损坏、损失或变化。

第三,产品的包装要符合商标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物质,不仅要严格把握包装质量,同时要有明显标志,并注明储运中的注意事项,按有关规定储存和运输。

此外包装形式也要方便运输,不至于在运输中发生意外。

在包装过程
中,要注意劳动者人身安全,要注意环境保护,包装设备定期维修检验,操作时随时注意,避免包装事故。

三、贮存和运输
产品的贮存运输的事项,在产品的标准中必须有规定,在执行产品标准时,注意产品的贮存要求、贮存环境、贮存条件和质量保质期、保质要求。

在产品的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为避免事故的发生,要尽量详细注明储运注意事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产品不仅仅是作为危险品运输,而且应当尽可能地注明应急措施和急救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