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合集下载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2.按照教育性质,可分为传统的教育目的和现代的教 育目的。
3.按照文字表述方式,可分为纲要式的教育目的和详 列式的教育目的。
4.按照约束力,可分为强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议性的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二、全面发展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的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②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全 面发展将成为现实。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 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二)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而实施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
,文革后大多数地区迅速恢复“六三三”学制。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3.统一性与灵活性 (1)清末民初学制的共同倾向是强调统一性。 (2)革命根据地学制的基本走向,是由高度灵活逐步趋于
统一。 (3)新中国的学制,是在统一性之理想与灵活性之现实的
张力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六、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 (一)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二)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二、学制建立的依据 (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三)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现代教师与学生-PPT课件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现代教师与学生-PPT课件

(三)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理解
所谓“生命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生命是 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多方面、信仰的。任何 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 参与和投入,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 面的参与和投入。”
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给学生以真实生活 的教育?我们是否应该把现实生活中严酷的一面 告诉学生?譬如,我们是否应该告诉学生不作为 的忍耐与等待有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我 们过多地强调保护学生的自尊是否会削弱学生承 受挫折的能力? 真实生活的教育并非简单地向学生提示社会的阴暗 面,而是重在帮助学生从各个侧面去认知真实的 世界,不要理想化地苛求周围的一切;认识到学 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可能差异,要为未来的人生 艰辛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尽可能多地学习回应 生活挑战的策略;等等。
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论
代表人物:杜威(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人物)
主要观点:学生对自己最了解(教师不 完全了解),最好的教育、教学是由学 生自己作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 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
讨论
比尔· 盖茨给中学生的人生规则
比尔 · 盖茨在为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作报告时,提出了 11条被他称为学校教育没有告诉学生的人生规则: 1.生活是不公平的,试着习惯它; 2.现实世界不会顾及你的自尊,它会要求你在自我感觉 良好前实现目标; 3.你刚出中学校门时不会挣到 4万年薪,也不会是一个 使用车载电话的副总裁,直到你赢得了这两样东西时为 止; 4.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是个顽固的家伙,那就等着遇到 一个一流老师吧,你现在的老师是没有终身制的;
第二节 现代学生
一、现代学生的内涵
广 义: 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
狭 义: 各种教育机关受教育的人。
特狭义: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途径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途径
❖美国英文版《教育词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正式的准 备,包括在学校、宗教组织或其他福利团体的课程内,目的是要达到 父母与子女、子女之间及父母之间的更好关系;二是非正式的学习, 即在家庭中进行,学习家庭生活的适当的知识和技能。
➢所谓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互动为主要特征,父 母作为教育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标,采取一定的活动方式教育 和影响孩子的教育活动。
返回
c、家长素质的落后性
首先表现为文化素质。 其次表现为心理素质。 家长素质的落后性还表现在品德素质方面。
d、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浅薄性
超前性的理论研究少,专业人员不足,家 庭教育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2)发展趋势
a、功能得到强化;由学校为主转为家庭、学校、 社会三结合,早期启蒙、终身影响功能开始得 到强化。 b、育人观更新;由重智或光宗耀祖的治家型育 人观转变为为国教子的报国型育人观。 c、出现新模式。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型、民主 型、科学型的新模式。
返回
3、我国独生子女教育家庭教育
(1)家庭结构 (2)独生子女新特征 (3)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注意的问题
(1)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单亲家庭 直系家庭 联合家庭
由一对夫妇和为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 这是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 。
指一父、母与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它包括父母 离异后子女归一方抚养的家庭、单身领养子女的 家庭、未婚生育造成的私生子女的家庭,等等。
返回
4、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家长职业 家长的文化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自然结构 子女出生次序 家长期望 家庭氛围
(2)家庭教育对社会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社会,家庭生活可以反 映出这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在家庭里也在缔造未来的社会生活。这不 仅是家庭本身的结构、关系、风尚、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而且通 过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深远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家庭对未来的社会公民 进行基本教育,逐渐诱导他们进入社会生活,接受种种道德准则,考虑 自己应持的立场和应起的作用。青少年和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主要媒介 可以说是他的家庭。所以父母教育下一代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而 且是对社会负责。因此现代社会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国家的法律就 规定受教育是儿童应用的权利,而父母教育子女是对子女和国家应尽的 义务,这也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特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资料教育学第五章课程选择题50道含解析-精品

特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资料教育学第五章课程选择题50道含解析-精品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从课程类型来看是()。

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2.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选修课程3.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寨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

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4•某学校近期大力美化校园环境,新增添了绿化,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图建设成为“书香校园”。

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A.显性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隐性课程5•当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课程类型为()。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融合课程D.学科课程6.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

A.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感受B.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C.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D.促进学生认知和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O7.社会研究课整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内容,其课程类型属于(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相关课程8.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该观点体现的是()。

A.知识中心课程论B.社会中心课程论C.学生中心课程论D.结构课程论9.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

A.要素主义课程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儿童中心课程论D.社会中心课程论10.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论是()。

A.学科中心课程论B.社会中心课程论C.教师中心课程论D.学生中心课程论11.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的课程论观点是()。

第五章 课 程

第五章  课 程

• 宇宙中的地球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 人口与城市
• 生产活动与地 域联系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人 类 与 地 理 环 • 地理信息技术的 境的协调发展 应用
• 区域地理环境与 人类活动
必修 模块 选修 模块
地理1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自 然 灾 害 与 防 治 城 乡 规 划 与 生 活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课程管理改革
二、课程结构改革


三、课程设置改革
四、课程内容改革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将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作为“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素质
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地理2

地理3
海 旅 环

与 地










化 学
必修 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初中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我国古代女子教材如《女四书》、《女孝经》 等,着力宣传“贤妻良母”与“贞妇烈女”的 事迹,鼓励女性接受“男主女从、男尊女卑” 的观念,安心于“相夫教子”、“宜家善种”。

第五章 教育学-课程

第五章  教育学-课程
13
第二节 我国小学课程
• 一、课程结构 • (一)课程计划 • 2 课程计划的内容构成 • (1)课程结构 • 课程结构规定了开设学科的类型、开设方式。类型包括学科类、活动类、社会实践类。方式分
为必修和选修。课程结构还要确定这些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比例配置。 • (2)课程安排 • 课程安排包括以下内容: • ①课程设置。 ②学科开设的顺序。 • ③课时分配。 ④学年的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 (3)课程设置说明 • 课程设置还要对时事政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科目
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 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学科课程特别强调给予学生间接经验,即前人的认识成果、已知 的真理。 • 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是:(1)分科设置;(2)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 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3)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1)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 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2)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3)便 于教师教学和发挥主导作用。
8
第一节 课程的概述
• 二、课程的基本类型 • 2 综合课程 • (2)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相邻学科糅合、合并在一起的课
程,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真正的融合课程并非原有几门传统学 科的拼盘或简单合并,而是有机地整合各门科目的内容,形成一个新的课程体系。例如,历史 、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科,音乐、美术融合为艺术 。 • (3)广域课程(Broad fields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 性课程,它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综合成范围更广的课程,如社会课包括公民、历史、地理 ,自然课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都是广域课程。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都是围绕一个 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 其独立性。但广域课程在范围上要比融合课程大。融合课程的范围主要限于与学科有关的领域 ,而广域课程则不仅包括与学科有关的领域,人类的所有知识与认知的领域都可以被整合起来 。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1)课程要素的演化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杜威确定的课程要素有: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和审美经验要素。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为什么我国中小学课程需包含这些要素呢?答: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

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

(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国外也有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三课堂’.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一)学科的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教育学原理第五章

教育学原理第五章

三、教育目的的类型
国家的教育目的 根 据 教 育 目 的 主 体 划 分 社会团体的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家的教育目的 学校的教育目的
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教育目的
从作用的特点来看
价值性教育目的
操作性教育目的
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 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 定价值实现要求的教育 目的,表示人才所具有 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 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 值内核。
课程目标——是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 是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 课程目标 是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状况 状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状况,通过完成 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育内容, 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育内容,以实现 培养目标要求。 培养目标要求。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计划、教材编写、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计划、教材编写、教 学目标、教学原则起指导作用, 学目标、教学原则起指导作用,是某一课程 编制的指南、教材编写的依据、 编制的指南、教材编写的依据、课程实施和 评价应普遍达到的最低标准。 评价应普遍达到的最低标准。
四、教育目的和相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和相关概念辨析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 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 培养目标 体达到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相比, 体达到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相比,培养目 标是某类学校或某个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 标是某类学校或某个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具 有很强的区域性、阶段性、 有很强的区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 特点。它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 特点。它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目的 的具体化。 的具体化。
五、确定教育目的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脚落点,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脚落点, 是教育预定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所在, 是教育预定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所在, 因此,它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 因此,它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 (二)教育目的是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部门确 定教育内容、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定教育内容、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检查和评估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依据。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依据。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 年,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我国 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规定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在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1993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提出的 历程回顾 1949年12月,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 了我国教育的目的性方针。 1958年9月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1978年邓小平同志再次确认1957年提出的 教育目的。
3、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全面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 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 质的教育活动。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 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 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 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一)培养目标的定义
①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 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②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具体体现, ③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 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促进的。 “相互独立”,是指各育都具有独特的内涵、 意义和任务,彼此之间是不 能相互替代的。 “相互促进”,是指各育相互之间连接紧密,共 同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

(完整版)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完整版)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内涵词源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为《诗经》做注。

宋朝朱熹:“紧着课程,宽着期限” ——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概念。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活动分析法”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 (Race —Course)。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意义(有印象就好)1.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 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 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 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二.课程类型课程类型(匹配选择)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固有属性)1. 学科课程——知识又称“分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作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他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 (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是学科课程。

2. 分科课程——经验也称“经验课程”。

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组织方式)1. 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科目课程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美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畅通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主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主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主要知识点梳理1、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属于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2、个别教师随意宣扬学生的生理缺陷,属于侵犯学生的(隐私权)3、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4、学生的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5、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和初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小学生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

7、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索,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8、(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9、“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句话是哪位教育家的名言(苏霍姆林斯基)。

10、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1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2、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3、《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儿童是(社会权利主体,具有独立法律地位)。

14、下列不是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是(服务者角色)。

15、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16、(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1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包括(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多选题1、学生本质属性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具有主体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主体性,包括(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调控性)。

3、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

4、根据我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是(参加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法定其他权)。

2024版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ppt课件

2024版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ppt课件目录CONTENCT •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01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定义与内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但二者不能等同。

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

教育目的的意义导向作用01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激励作用02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

人类的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那么也就应该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评价作用03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

0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和尊严。

该理论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促进个人发展,使个人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010203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强调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有用之才。

该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主要观点: 1、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 2、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3、课程知识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意识、社 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感的培养; 4、课程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 到社会中去。

(四)人本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 1、课程目标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 2、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需要。 3、课程结构方面,强调“整合”; 4、课程设置上,重视人文学科。


目录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
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目录
六、课程理论流派(第113页)


第五章
课程 目录
1、课程的内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课程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学科
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
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
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

目录
专题二、课程理论
二、国外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1、课程是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 目的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 行动; 2、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


(六)新课程的管理策略: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管理

3、选择性 地方和学校有选择地实施国家课程; 高中增设选修课,占三分之一; 学生可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选择课程 。

中学教育学 第五章

中学教育学 第五章

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1、课程即教材2、课程即活动3、课程即经验二、课程类型(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课程与教学的的现实关系(二)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关系四、课程理论流派(一)活动课程论(经验课程论):杜威(二)要素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三)结构课程论:布鲁纳五、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四)课程理论第二节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内涵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一)行为取向性目标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泰勒提出了确定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2)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三个方面:(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技能领域(二)生成性课程目标(三)表现性课程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项主要措施1、改变课程功能2、调整课程结构3、精选教学内容4、改进教学方式5、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6、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四、三维课程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三节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3、教材一、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一)教学计划的概念教学计划,现称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义务教学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二、教学大纲三、教科书(一)教科书概述教科书是根据学科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教学大纲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2、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
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 地位和专业素养, 地位和专业素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质 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
第一,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 第一,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 第二,完善教师培训机构。 第二,完善教师培训机构。 第三,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 第三,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 第四,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第四,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第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第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三)意志发展的特征 三 意志发展的特征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 大学生的意志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程。大学生的意志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的行动一般都 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具有明确的目的,能根据社会意义认识评价自己的行动, 具有明确的目的,能根据社会意义认识评价自己的行动,能自觉 地通过意志努力促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规范。 地通过意志努力促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规范。 2.大学生的意志一方面具有果断性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又容易 大学生的意志一方面具有果断性的优秀品质, 大学生的意志一方面具有果断性的优秀品质 表现出草率决定、轻举妄动的弱点, 表现出草率决定、轻举妄动的弱点,对后果缺乏充分的预见和分 缺乏应变能力。 析,缺乏应变能力。 3.大学生意志的坚韧性虽有很大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薄弱 大学生意志的坚韧性虽有很大发展, 大学生意志的坚韧性虽有很大发展 大学生在意志行动中非常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点。大学生在意志行动中非常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在复 杂困难的情况下不能长久地坚持自己的意志行动,时常放弃目标, 杂困难的情况下不能长久地坚持自己的意志行动,时常放弃目标, 改变决定,表现出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现象。 改变决定,表现出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现象。

精品课程《教育学》_第五章 德育

精品课程《教育学》_第五章    德育

4、强调纪律,约束行为。
(四)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 中,要发扬和依靠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即优点、长处、 先进因素,克服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即缺点、短处、落 后因素。
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求做到: 1、对学生要有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2、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
2、善于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 学生既要尊重、爱护和信任,又要提出合理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 把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结合起来。
贯彻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 1、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 2、要敢于、善于严格要求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 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
二、德育方法 (二)榜样示范法 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选择学习的榜样 2、树立榜样的威信 3、激发学习榜样的动机,见之行动
二、德育方法
(三)情感陶冶法 为更好地利用情感陶冶法,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提高教育者自身修养
2、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3、与说理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建设
第一节
四、德育的内容
德育的概述
德育内容是指在德育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和道德准则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问题。正确选择德育内
容,对德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至关重要。 (一)德育内容的制定依据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本质
(一)德育过程的一般概念

第五章教育学课程

第五章教育学课程

第五章课程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于唐宋期间,在西方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习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具体的学科。

3、课程的内涵:⑴课程即学习(教学科目)⑵课程即学习经验⑶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⑷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⑸课程即活动或进程4、课程的意义⑴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⑵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⑶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只要来源⑷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⑸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5、课程类型:⑴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代表:杜威)⑵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综合课程: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

⑶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可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及其意义(一)课程的内涵最早出现在唐宋期间,《五经正义》;在西方,最早出现于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美国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他提出的“活动分析法”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意义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一)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杜威(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1.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2.综合课程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三)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必修课程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2.选修课程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四)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五)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六)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显性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2.隐性课程: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最早由杰克逊在1968年《班级生活》中出现;三、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1.基本主张(1)经验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3)主动作业论: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2.评价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缺点: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着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表面上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主要流派(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2.评价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缺点:(1)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不能在整体中、联系中进行学习;(2)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1.基本主张:应该把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与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2.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缺点:(1)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时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不可能解决;第二节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二、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一)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四、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节课程内容一、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技术使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开设那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中小学课程设置二、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二)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术语解释)五部分组成;(三)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功能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意义:1. 在国家层面,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2.在学校教育层面,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3.在教材层面,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在教学层面,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三、教材(一)教材的概念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二)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第四季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概述(一)课程结构的概念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二)课程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直线型、螺旋型)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五节课程管理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政策体系开始向中央---地方---学校分散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二、三级课程管理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时间(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三)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1.合作开发;2. 课题研究与实验;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四)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第六节课程设计与实施一、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泰勒的目标模式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优点:注重目标的重要性;缺点:(1)目标行为化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情感、审美道德这样一些重要的目标很难直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2)课程开发也不只是一个直线式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不断反馈的过程;(3)目标模式过于注重目标而忽视了过程;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与修正;二、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运行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相对优越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2.学区的特征3.学校的特征:校长的作用;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参与、态度、能力、交流与合作);4.校外环境(1)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课程计划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越一致,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2)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倾斜、财政和物质资源的供给、技术援助等,可以使课程实施获得强大的政治经济保证;(3)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成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无形动力;第七节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概念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课程评价之父”泰勒(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纪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针)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3.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1)背景评价;(2)输入评价;(3)过程评价;(4)成果评价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收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第八节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的概念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