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源性寄生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1、基本概念广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食(饮)入被感染期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水源而引起的人体感染的寄生虫病。
狭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幼虫阶段寄生于动物/植物体内或表面而发育或繁殖,并以该种生物作为生活史过程中的宿主或传播媒介,人若食用含有该虫的未熟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表1 食源性寄生虫病来源于分类来源分类临床常见疾病肉源性寄生虫病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带绦虫病、亚洲带绦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等鱼源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东方次睾吸虫病、日本棘隙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异尖线虫病、膨结线虫病、裂头绦虫病、颚口线虫病等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并等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舌形虫病、曼氏迭宫绦虫病、裂头蚴病等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西里伯瑞列绦虫病、长膜壳绦虫病、犬复孔绦虫病、巨吻棘头虫病、管线虫病等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姜片吸虫病、片形吸虫病等软体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拟裸茎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等水源性寄生虫病隐孢子虫病、贾第鞭毛虫病、溶组织阿米巴病等2、流行病学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是否存在自然疫源性,是否获取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以及是否有生食、半生食动植食物的习惯。
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从以自然疫源性为中心的地方性流行,扩展到跨区域性传播;部分地区出现了流行范围的扩大和流行水平的上升。
(1)传染源不同类型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因寄生宿主和保虫宿主的不同,其传染源差异较大。
例如弓形虫病的传染源是猫及猫科动物,人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也具有传染源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等的传染源是能排出虫卵的人、畜和野生动物;广州管圆线虫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尤其是鼠类)。
体内存在寄生虫并能排出虫卵(或包囊、卵囊、幼虫等)而造成新的感染的人或动物均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含有感染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和水而感染,使用被感染期虫卵及幼虫污染的器皿等也有可能感染。
第二章寄生虫
寄生虫在人体寄生过程中,从寄生部 位吸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使感染者出现营养 不良、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 发生贫血(如感染钩虫)。
蛔虫(图片)
2、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侵入机体、移行和寄生等生理过 程均可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同程 度的损伤,如钩虫寄生于肠道可引起肠 就膜出血;许多蛹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 行过程中可引起各种组织器官损害,其 中以皮肤和肺脏病变较多,导致皮肤幼 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患者出现 发热、荨麻疹等症状。
成虫叶形约:
(2-5)cm×(0.8-1.3) cm
虫卵长椭圆(130150) m×(6390) m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虫卵 随胆汁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下毛蚴孵出, 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在椎实螺体内 发育繁殖后,逸出的尾蚴附着在水植物上 形成囊蚴。成虫在体内可存活12年。
4.改进烹调方法和不卫生习惯 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饮
食习惯,肉和水产品应烧熟煮透,不生 食肉、鱼、蟹或其他动物性食品,蔬菜 和水果在食用前应清洗干净,不饮生水 和生乳,饭前便后要洗手。
5.保持环境卫生
提倡牛有栏、猪有圈、人有茅厕, 以改善公共卫生。为了防止人畜粪便污 染环境、饲料、水源和食品,应利用堆 肥、发酵、沼气等多种方法处理粪便, 以杀灭其中的寄生虫虫卵,使其达到无 害后方可使用。
6.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禁用生肉、鱼、虾或其废弃物饲喂动 物,在寄生虫病流行地区,严禁放牧食 用动物。
第二部分 食源性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
一、囊尾蚴病
囊尾蚴病:
囊尾蚴病又名囊虫病,是由绦虫的幼虫 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浅谈社会因素对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
浅谈社会因素对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社会因素,食品卫生。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人类生存离不开食物,而很多作为人类食物的动植物都附着或含有着感染期的寄生虫,如果不正确处理,我们人类将会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从而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我们国家面积幅员辽阔,同时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带,这类气候环境很适合各种寄生虫包括食源性寄生虫的生长繁殖,因而很多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在我们国家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流行。
我国是寄生虫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
要探究社会因素对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我们应从各次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中总结归纳出社会因素在此疾病流行中的作用。
1988-1992年,卫生部领导了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寄生虫病仍是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指出:“另一方面, 不少地区由于市场开放, 肉类、家畜和鱼类等商品供应渠道增多, 而管理与监督措施不够完善, 加上生食、半生食的人数有所增加, 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 使一些食物源性寄生虫病和包虫病等流行范围或波及人群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改革开放使得市场自由流通,激发了人民对食品的需求,这就使得了不健全的监管体制与日益扩大的食品流通量产生了矛盾,因而受寄生虫感染的食物流入市场。
2001-2004年,卫生部又在全国范围内领导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
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调查结果,食源性寄生虫中最有代表性的华支睾吸虫,其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其中广东、广西、吉林3省(区)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
带绦虫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52.47%,其中西藏、四川两省(区)的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上升了97%和98%。
带绦虫病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等西部省(区),主要因牧民生食牛肉而感染。
6.食物源性寄生虫
2. 体温多于数日后降至正常;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周。
2.神经系统表现
(1)头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头痛发作多属间歇性。
(2)颈项强直感: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症状、体征分离。
(3)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可有不同部位(躯干或四肢)的感觉异常, 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或肢体麻痹。
(4)部分患者可有抽搐、癫痫、精神失常、嗜睡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昏迷,
-borne
我国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种类
一、植物源性寄生虫病:
1.荸荠、菱、茭白——布氏姜片虫病:肠损伤 2.水草等——片形吸虫病(巨片形吸虫病、肝片吸虫病): 损伤性肝炎(易死亡)、幼虫移行症 (长菲第吸虫病)
二、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蝲蛄、溪蟹(中华绒螯蟹?)——卫氏并殖吸虫病:肺、脑 斯氏狸殖吸虫病:皮肤、 内脏幼虫移行症 (日本杯尾吸虫病、新繁睾吸虫病)
(三)生殖 1.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 3.世代交替
四、生活史
二分裂、多分裂 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1.人际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只需一个宿主
(1)只有滋养体期 (2)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期 2.循环传播型 3.虫媒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一个以上脊椎动物。 完成生活史需经吸血昆虫体内有性或
无性繁殖。
致病特点 增殖作用:破坏细胞, 播散作用 毒性作用 机会性致病 医学原虫的分类
转续宿主还包 括蟾蜍、蛙类、 蜗牛.鱼、虾等。
生活史简图
中间宿主福寿螺(大平螺) 其它螺包括玛瑙螺、短梨巴蜗牛、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
临床表现
主要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潜伏期 3-36天,平均半个月左右,起病急。
1. 发热
早期多有发热;热度不等,多为37.2~39℃,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卫生部日前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现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建议。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食品安全预防前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当前,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其中,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概念通过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课程的学习,我们得知: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寄生虫的几个概念。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参考徐艿南、甘运兴编著的《动物寄生虫学》中的绪论:“寄生虫是一种寄居在别的生物身上(体内或体外)的生物,被它们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
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或多或少的一段时间同宿主之间生物学和生态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们经常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并经常地或暂时地利用宿主有机体作为留居场所,同时局部地或完全地依靠宿主来调节它们和周围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进行发育、生长和繁殖,并给宿主带来危害。
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它们的祖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则寄生虫不能完成发育。
或趋于死亡。
寄生虫受到寄生虫危害的现象,叫做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二、几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1. 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所有能够经口随食物或水源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这种病通常都是病从口入,是被我们吃进去的。
食源性寄生虫病根据食物种类可分为很多种,跟我们关系密切的有肉源性寄生虫病(主要致病虫链状带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等,寄生于猪肉、牛肉等动物体内)、植物源性寄生虫病(主要致病虫有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等,寄生于菱角、茭白、荸荠等植物中)、鱼源性寄生虫病(致病虫主要寄生于淡水鱼、螺类、鱿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体内)等。
寄生虫的危害
寄生虫在我们体内,会掠夺我们的营养,还妨碍宿主自身的营养吸收;寄生虫在体内的活动,还会造成我们身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寄生虫的分泌排泄物、表膜脱落物以及虫体死亡分解物包含着大量的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分子可引起寄生部位乃至宿主全身的免疫病理损害。
寄生虫的预防
一方面,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餐前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要注意饮食的来源,不干净的食物(特别是野生动物)不要吃,不卫生的餐馆(特别是路边摊)不要去。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交叉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能发生 ,如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水源 ,或者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个人物品。
易感人群与高危场所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系 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 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人们摄入这些受 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寄生虫在肠道内繁殖并随血液或淋巴液传播到其他器官。
易感人群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 染。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差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高危场所
食品加工场所、餐饮场所、水源 保护区以及与动物接触密切的地 区都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高危场 所。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要求 。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严格的许可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 全条件。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全球食品安 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 各国国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共 同应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挑战 。
通过共同应对挑战,可以推动 全球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提 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强化食品抽检和溯源管理
加大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溯源和严肃处理。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现代生活方式对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0 引言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指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食入感染期虫卵或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不在此列。
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即食源性寄生虫。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种类繁多,地区分布广泛。
目前感染人体的60多种寄生虫中,就广义而言,食源性寄生虫竟高达30多种,约占总数的50%。
从病原学分类上看,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线虫和绦虫等多种虫种;从感染来源上看,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分为两大类:植物源性寄生虫,如姜片吸虫、肝片吸虫等;动物源性寄生虫,如旋毛虫、弓形虫、带绦虫等。
动物源性寄生虫又可分为以下七类:肉源性寄生虫(旋毛虫、弓形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牛带绦虫及肉孢子虫等)、螺旋性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卫氏病殖吸虫及斯氏狸殖吸虫等)、鱼源性寄生虫(华支高吸虫、异性吸虫、棘口吸虫、异间线虫、后睾吸虫、颚口吸虫、阔节裂头绦虫及肾澎湃结线虫等)、两栖类、爬行类源性寄生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虫)、海洋贝壳动物源性寄生虫,(拟裸茎吸虫等)、非正常食品动物源性寄生虫(缩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犬复孔绦虫等)。
全国目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华支睾吸虫病、弓形病虫、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姜片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曼氏裂头坳病等。
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主要因为生食或半生食含寄生虫感染时期的食物所致。
感染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动生食,如生吃鱼片、蛇胆、各种动物肉类、动物血液;二是无意半生食,如吃生鱼粥、醉蟹、各类烧烤、凉拌螺肉和刷火锅等。
一些患者感染是因为食入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够的食物。
与寄生虫有关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性病症。
其潜伏期长短和临床表现与食人的寄生虫种类、数量、毒力、虫体移行的途径、寄生部位、人体的营养和免疫状态等有关。
2-2. 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虫 虫卵鉴别20160812
虫卵与异物的区别
区别点 外形 大小 虫卵 有一定的形状 有一定大小 异物 形状不固定 大小不等
颜色
卵壳 光泽
少数无色透明,大多有一定 颜色
卵壳光滑整齐,同种卵壳厚 薄一致 有固定的折光和光泽
无固定颜色
无卵壳结构,边 缘不整齐 无
内容物 有固定的内部结构和特征(如 无固定的构造和 卵细胞、幼虫、毛蚴等) 特征
2.卵壳的附属物
1)卵盖:卵壳的一端有卵盖是除血吸虫卵外大多数吸虫卵的特征。假
叶目绦虫卵也有卵盖。线虫卵、圆叶目绦虫卵、棘头虫卵及血吸虫卵都 无盖。
华支睾吸虫卵(放大)
卫氏并殖吸虫卵
肝片吸虫卵
阔节裂头绦虫卵
长、短膜壳绦虫卵
钩虫卵
日本血吸虫卵
猪巨吻棘头虫卵 与受精蛔虫卵
2). 塞状物:鞭虫卵、肝毛细线虫卵、菲律宾毛细线虫卵
㈦卫氏并殖吸虫卵
金黄色,椭圆形,壳厚, 左右不对称,卵盖较大,常 稍倾斜,内含一个卵细胞和 10多个卵黄细胞。
卵壳比较厚,不易破裂,卵盖清楚,但卵 盖处有时会裂开,内含物(一个卵细胞和许多 卵黄细胞)会消失或看不清楚,在内含物消失 处的卵壳颜色常加深。
㈧布氏姜片吸虫卵
在透明液的作用下,内含的一个卵细胞和 许多卵黄细胞会消失或看不清楚;因制片时用 力压标本常使虫卵表面出现一至数条裂纹,有
㈩日本血吸虫卵
透明后边缘有变化,壳薄、均匀且完整, 成熟虫卵的胚膜和卵壳之间常可见间隙。有时 可见毛蚴轮廓,并呈清亮的变化。若透明时间 过长,内容物会消失,仅见光滑的卵壳。
65-106×50-80 (83×62) m
淡黄色,椭圆形,壳
薄无卵盖,有一侧刺,但
常被粪渣所遮盖,成熟虫 卵内含一毛蚴。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不断投入研发,提高食品检验技术和能力,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同时,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检验水平。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消费者防护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意识到风险
消费者应充分意识到食源性寄生虫病 的危害,了解其主要来源和传播途径 。
重视食品安全
消费者应将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生活中 的重要事项,不仅关注食品的口感和 营养,更要注重食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应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了解食品的保存方法、烹饪 技巧、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关注官方通报
消费者应关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通报和警示,及时了解食品安全 风险,避免购买和食用问题食品。
分享安全知识
消费者之间应相互分享食品安全知识,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儿童、孕 妇等易感人群时,更应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家庭食品安全。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常见类型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5
1. 弓形虫病:由弓形虫 引起,主要通过摄入被 污染的肉类、未经高温 处理的奶制品等途径传 播。弓形虫感染可导致 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 严重后果。
2. 阿米巴原虫病:由阿 米巴原虫引起,主要通 过摄入被污染的水源、 蔬菜、水果等途径传播 。阿米巴原虫可引起肠 道感染,表现为腹泻、 腹痛等症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食源性寄生虫病挑战
1 2
分享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在食源性寄 生虫病防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推动建立统一的国际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标准。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华支睾吸虫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呈上升的趋势,感染人数和流行区域扩大。
因此应充分认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和对人类危害情况,加大政府工作力度,提高全民防控意识,才能降低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危害;控制对策;宿主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饮水,经口进入人体,引起人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能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
因此,防止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寄生虫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其中通过食品感染人体的寄生虫称为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节肢动物、吸虫、绦虫和线虫,其中后三者统称为蠕虫。
1.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1.1 简介寄生虫侵入人体,在移行、发育、繁殖和寄生过程中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主要损害有三方面。
其一是夺取营养:寄生虫在人体寄生过程中,从寄生部位吸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使感染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发生贫血(如感染钩虫)。
其二是机械性损伤:寄生虫侵入机体、移行和寄生等生理过程均可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钩虫寄生于肠道可引起肠道黏膜出血;许多蠕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过程中可引起各种组织器官损害,其中以皮肤和肺脏病变较多,导致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患者出现发热、荨麻疹等症状。
其三是毒素作用与免疫损伤:有些寄生虫可产生毒素,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有些寄生虫的代谢产物、排泄物或虫体的崩解物也能损害组织,引起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使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坏死、增生等病理变化。
1.2 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的一种。
食源性寄生虫病
(4)鱼源性寄生虫
生食和半生食鱼类 华支睾吸虫,异尖吸
虫
.
14
肝吸虫与海鲜
.
15
(5)海洋贝壳动物源性寄生虫
生食或半生食海洋贝壳 如牡蛎
徐氏拟裸茎吸虫
.
16
(6)两栖类、爬行类源性寄生虫
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如 青蛙、蛇
生食或半生食青蛙、蛇 寄生虫:曼氏裂头绦虫及
线中殖孔绦虫、异形吸虫、 棘口吸虫 人吃了未煮熟的蛙、蛇肉 就可能得裂头蚴病
with the man consumed
raw or peeled with
teeth.
• reservoir host: pigs,
.
dogs, rabbit
5
2.动物源性寄生虫
动物源性寄生虫种类较多。 生食或半生食各种动物肉均可感染
.
6
(1)肉源性寄生虫
生食半生食肉类 感染寄生虫:旋毛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
.
1
一.定义
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是指进食生鲜或未彻底加热的含寄生虫虫 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
2
二.分类
从病原学分类:原虫,吸虫,线虫,绦虫 和节肢动物。
从感染来源分类:植物源性寄生虫和动物 源性寄生虫
.
3
.
44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 防病意识
卫生宣教。 提倡不生食或半
生食各种动物肉 和内脏。 不饮用生水。
.
45
卫生宣教
.
46
3.积极治疗患者
建立统一的突发性 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预警和报告网络体 系。
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
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
一:鱼源性:以生食、食入未熟的咸、淡水鱼类感染的寄生虫。
二、肉源性:以生食、食入未熟的动物肉类或内脏感染的寄生虫。
三、螺源性:以生食、食入未熟的咸、淡水螺类感染的寄生虫。
四、甲壳类:以生食、食入未熟的各种蟹或蝲蛄感染的寄生虫。
五、蛙、蛇类:以生食、食入未熟的各种蛙、蛇类感染的寄生虫。
六、昆虫类:以生食、食入未熟带虫的一些昆虫感染的寄生虫。
七、植物源性:以生食、食入未熟的寄生虫污染的蔬菜、瓜果等感染的寄生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根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和传播途径,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分为经口感染、经水感 染和经媒介感染等。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即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或 者与感染者直接接触而传播。
危害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包括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免疫系统损伤等,严 重时可导致死亡。
药物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针对已经感染寄生虫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性药物
对于易感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服用预防性药物以避免感染。
免疫预防
疫苗接种
针对某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科学家已经研发了相应的疫苗,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免疫增强剂
使用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等,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强化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制定严格的食品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生产过程都符 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对食品流通环节进行严格监管,防止食品在流通环节被污染或受到 损害。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追溯管理,确 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控制 措施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 构建全球食品安全联盟,共同应对食源性 寄生虫病等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强化法规建设和政策支持
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研 究与防控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进一步完善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相关的法 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防控工作的深入开 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食源性寄生虫病是由摄入被寄生虫或其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引发的一类疾病。
在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民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本文旨在概述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流行状况,以及近年来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我们将重点关注几种在我国较为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弓形虫病、旋毛虫病等,并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还将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公众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我国主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通过摄入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引发的寄生虫感染。
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多样、饮食习惯丰富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食源性寄生虫病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或吸入囊蚴污染的水而感染。
该病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尤为流行,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北方地区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感染源主要为水生植物(如菱角、荸荠等)或其表面附着的囊蚴,人们因生食这些食物而感染。
姜片虫病在我国多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水生植物种植区。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人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途径是摄入含有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的未煮熟的肉类,如猪肉、羊肉等。
弓形虫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孕妇感染后可导致胎儿畸形。
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
人们因摄入未煮熟的含有绦虫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
绦虫病在我国多地均有发生,特别是猪肉和牛肉消费较高的地区。
随着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以及科研工作的深入,我国在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食源性寄生虫病[讲解]
【感染途径及方式】感染途径:经口吃进幼虫囊包。
感染方式:人感染旋毛虫主要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幼虫囊包的肉类及其制品而感染(尤其是猪肉及其制品)。
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节庆日菜肴:白族的“生皮”、傣族的“剁生”,哈尼族的“噢嚅”,均系用生猪肉制作。
西南地区的“生片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蘸佐料或拌米粉或面条食用。
还有熏食或腌肉不再经火蒸煮。
肉片火锅,涮猪肉、烤猪肉串、涮羊肉等肉类通常未熟透,食含幼虫囊包的猪肉包子或饺子,如蒸煮时间过短,易使人感染。
或生熟砧板不分,易造成交叉污染,而致人感染。
目前已知猪、狗、羊、牛、鼠等120多种哺乳动物有自然感染。
【致病】旋毛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幼虫,其对人体的致病程度与食入幼虫囊包的数量、感染力、侵犯部位人体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等诸多因素有关。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未及时诊治,可在发病后3~7周内死亡。
据统计本病死亡率,国外为6%~30%,国内约为3%,在暴发流行时可高达10%。
旋毛虫致病过程可分为连续的三个过程。
1.侵入期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粘膜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故又称为肠型期。
由于幼虫、成虫对肠壁组织的侵犯,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炎。
受累部位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同时可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身反应。
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此期病程约为1周。
2.幼虫移行期指新生蚴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过程。
主要病变部位在肌肉,故可称为肌型期。
幼虫移行时的机械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作用使所经之处可发生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水肿、发热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甚至可出现浮肿(以眼、脸面部位常见),眼球结膜充血。
幼虫移行至肺,可对肺、支气管、胸膜等组织产生各种损害,出现肺部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和心肌炎等;累及中枢神经者可致颅内高压。
中国食源性寄生虫病(展板)
食源性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 food-bornepara sitosis )。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类常因食用未经煮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
临床上以纳差、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特征。
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人、畜均可通过吃带有囊蚴的生或半生的水生植物如红菱、荸荠等而感染。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地方性寄生虫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而得病。
虫体主要寄生于肺部,以咳嗽、咳棕红色痰为主要表现,也可寄生于多种组织器官,如脑、脊髓、胃肠道、腹腔和皮下组织等,产生相应症状。
带绦虫病:是猪带/牛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
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尾蚴的猪、牛肉而感染。
此外,当人误食猪带绦虫卵或孕节,囊尾蚴可寄生于人脑、眼部或肌肉、皮下组织,引起猪囊尾蚴病。
旋毛虫病:是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或其他动物肉而得病。
旋毛虫幼虫主要寄生于肌组织,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肠道症状、发热、嗜酸粒细胞增多、眼睑水肿和肌肉疼痛。
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在人体皮下、脑、眼等部位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人食用含有裂头蚴的生蛙肉或蛇肉,或用生蛙肉敷贴创伤,或饮用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所污染的水等均可发病。
异尖线虫病:是异尖线虫的第三期幼虫寄生于人体胃肠道引起的疾病。
人因生食含活幼虫的海鱼和海软体动物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或过敏症状。
淡水鱼、虾旋毛虫成虫 猪带绦虫成虫 猪带绦虫成虫形态 旋毛虫囊包幼虫在肌组织中蝲蛄、溪蟹 肝吸虫成虫姜片虫成虫肺吸虫病肺部病变肺吸虫成虫。
《食源性寄生虫》课件
食物链传播是指食源性寄生虫在食物 链中从一个生物体传播到另一个生物 体的过程。例如,某些寄生虫可以在 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通过食用被感 染的动物或昆虫而感染人类。
VS
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如弓形虫、猪 带绦虫等,都是通过食物链传播的。 这些寄生虫在感染动物的组织中繁殖 ,并在人类食用这些动物时进入人体 内。
感染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某些寄生虫如弓形虫可能感染 神经系统,引发头痛、癫痫等 症状。
免疫系统症状
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 ,导致发热、过敏等症状。
长期影响
长期感染某些寄生虫可能导致 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影响
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02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食物链传播
食源性寄生虫
contents
目录
• 食源性寄生虫概述 •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 食源性寄生虫的预防与控制 • 食源性寄生虫的检测与治疗 • 食源性寄生虫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食源性寄生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寄生虫是指在食物中生存和传 播的寄生虫,人们在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后可能感染。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和分 布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食源 性寄生虫进行调查,发现了一 些常见和潜在的食源性寄生虫 ,如弓形虫、贾第鞭毛虫、阿 米巴原虫等,并对其分布情况 进行了总结。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研究证实了食源性寄生虫主要 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特别是生 食、半生食或未煮熟的肉类、 鱼类、蔬菜等,以及饮用未经 消毒的水。
一些食源性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可以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呕吐物等体液而传播。当人 们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时,寄生虫会通过皮肤、 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并引起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越来越丰富多样,有生食海鲜的,有生食蔬菜的,有吃野生动物的。
如果进食了生鲜的、未经彻底消毒或加热,污染了有害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物,便会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2004年完成的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有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
【食源性寄生虫的分类】
食源性寄生虫按其感染食物来源可分为:水源性,肉源性,螺源性(软体动物),淡水甲壳动物源性,植物源性,及其如两栖爬行动物源和节肢动物源等。
有的可以是多源性的。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现状】
目前我国对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条例在逐步完善。
在水质方面,2006年我国发布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增加了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两个非常规项目,并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为免疫磁珠分离荧光抗体法。
其中规定的常规指标及限值为隐孢子虫<1个/10L,贾第鞭毛虫<1个/10L。
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和商业部联合出台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了肉品宰后检疫的寄生虫为旋毛虫、囊尾蚴和住肉孢子虫。
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的检查方法为膈肌压片镜检,猪囊尾蚴的检查主要是肉眼观察切开咬肌、深腰肌和膈肌是否有米粒大灰白色透明的囊尾蚴囊包。
国家标准GB 10136-2005《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规定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寄生虫囊蚴不得检出”。
我国对进出口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标准为SN/T1748-2007《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针对不同检测对象规定了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1)消化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猪、牛、羊肉中的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鱼、贝类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2)烛光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鱼肉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其中白光烛光法用于检测新鲜或冷冻的白色鱼肉中的寄生虫,紫外光烛光法用于检验深色鱼肉。
(3)挤压烛光法:适用于检验半透明贝类肉中的吸虫囊蚴。
(4)机械分离沉降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鱼肉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5)浓缩集卵法:适用于检验污染新鲜蔬菜的毛首鞭形线虫卵和蛔虫虫卵。
【如何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购买经过检验合格的生鲜海鲜和肉;
▲尽量不吃生的或不熟的海鲜、肉类;
▲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
▲蔬菜要清洗干净。
参考文献
[1] 鱼艳荣,贾卓,齐永芬. 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1):1042-1046.
来自SMQ检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