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与科技哲学研究】
《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
谢娟①
(钦州学院社科部,广西钦州535099)
摘要: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钱学森书信》中,无论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还是对行为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钱学森无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可以说,《钱学森书信》的焦点和制高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即辩证唯物主义。学习和研究《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坚实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关键词:钱学森;《钱学森书信》;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72(2012)03-0017-04
一、《钱学森书信》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重要的最新宝贵文献
《钱学森书信》共十卷,于2007年5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钱学森书信》共收入了钱学森从1955年6月15日至2000年11月26日的书信共3000多封,约400万字。《钱学森书信》中的第一封信是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在美国写给陈叔通老先生的,最后一封信则是2000年11月26日写给他的秘书涂元季的。收信人之中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社会各界的科学人士。其中,与钱学森通信最多的是北京市航天工业部910所的于景元同志,其通信共174封。其次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戴汝为同志,其通信共162封。从《钱学森书信》中,我们看到了钱学森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学术探讨,涉及的内容不仅既有深度、广度,而且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如:1983年4月1日致张可文的信中,钱学森写道:“研究人体科学的确不易,但也不是一点都走不动,还是大有可为。问题是要博采各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结合我国古代成就和民间流传的好东西,而且一定要用人类知识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1]2271993年1月28日致瞿宁淑的信中,钱学森写道:“读您信后,学到世界地理界在20世纪的情况。看来‘老大哥’的地理界犯了形式主义机械唯物论的错误,其实也就是脱离了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这就更使人见到竺可桢老院长的伟大!我们要继承竺老的遗愿,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地理科学。”[2]101
钱学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在《钱学森书信》中可谓比比皆是。就像当年列宁读完《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指出其焦点是辩证法一样。《钱学森书信》的焦点与思想制高点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它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宝贵文献[3]。
二、《钱学森书信》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
钱学森拳拳服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在《钱学森书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钱学森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锐利的思想武器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是钱学森研究和观察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1987年12月5日钱学森在给陈信的信中写道:“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
—
71
—
第14卷第3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4No.3 2012年6月Journal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Jun.2012①收稿日期:2012-03-22
基金项目:钦州学院2011年校级重点立项项目(2011XJKY-07A)
作者简介:谢娟(1984—),女,瑶族,广西富川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起来的、有实践经验、有学问的人,才能少犯错误,才是有智慧的人。”[4]921991年1月7日在写给刘新中、王桂娣的信中,钱学森指出:“搞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复杂而又新奇现象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思路,即立场、观点、方法。我认为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丢了这个唯一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陷入困境。”除此之外,钱学森还给辩证唯物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那就是:客观,包括人在内,是物质的,它的运动规律也是客观的。人、人脑,这个物质存在,作为认识主体,可以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认识客观世界,并利用认识到的客观运动规律去影响改造客观世界、包括主体本人的人体。但任何时候,主体的认识,即便学习了古今中外全人类实践经验,也总有局限性,认识过程是无穷无尽的[5]430。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钱学森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一件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他的科学工作,并反复强调搞科学不能搞机械唯物论或搞唯心论,只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实践才能取得真正的新成就,才不会走弯路或步入歧途。
(二)现在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世纪70年代后期,钱学森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构想[6-7]。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纵向看,分为三层: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最下面一层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十一大部门,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其间通过十一架桥梁,即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数学哲学、系统论、认识论、人天观、地理哲学、军事哲学、人学、建筑科学、美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十一大现代科学技术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体系不是一个僵死的、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现在还有许多暂时还没有成为科学的经验性和非逻辑性的东西,如一些零碎的感受、灵感、甚至我们的梦,他们都暂列在这个体系之外,但随着人们不断地分析、判断、提炼、综合,必会将其中具有价值的东西吸收到体系中来,以深化、发展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在《钱学森书信》中钱学森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同时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在1984年1月27日致兰先煌的信中钱学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当然是科学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学不能各行其是。”[1]329在1986年9月5日致洪定国的信中,钱学森说:“一体化的终极是科学的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顶峰。”[8]247
钱学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顶峰位置表明:钱学森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最高概括,是经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时代的精华,它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深化。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将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丰富、完善直至趋近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扎根于科学技术中,是科学技术的最高概括,它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三)钱学森对系统论、复杂性的探索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对系统论的探索和复杂性思想的研究是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在1997年3月8日致戴汝为的信中,钱学森指出:“我们的思想是根于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不空想!”“复杂性离不开系统,只说复杂性不够,要用系统;而且因为用了宏观方法,故称复杂‘巨’系统。”[9]258什么叫复杂性?钱学森在1997年6月30日致戴汝为的信中,说:“复杂性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对它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还原论方法只能在简单巨系统有效。复杂性来源于子系统种类多,而且子系统的行为又依系统的子系统形成的环境来定,高度的非线性关系。”[9]300钱学森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总结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特别是交叉科学的最新进展上,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这是人类知识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钱学森晚年在学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杰出贡献。
在处理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上,钱学森先后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及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1991年3月30日致祝世讷的信中,钱学森指出:“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能
—
81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