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含着一个被作者平静的叙述轻轻带过 的故事——翠翠母亲那段美丽得令人伤心 的恋情。
翠翠的情窦初开引发了祖父的暮年意识 。
湘西世界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 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 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 是我理想建筑,这种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湘西风俗 画。作者善于描写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原始风俗习 惯,如赛龙舟、捉水鸭、唱情歌等,少数民族特 有的生活方式。摆渡为生等。
边城人的人情美: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
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中人还更可信任”。 ——沈从文
《边城》体现了人间的美好,在大自然的熏陶下 的人情(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美,人性美(人 自身的美好)。
沈从文
作者生平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 族人,1902年出生于湘西 凤凰县,出身行伍之家。
1921年脱离军队到北京求 学。
“我想读点书……读好书救救国 家”。
1924年左右开始发表作品 。
1928年以后,沈从文先后在上 海、武汉、青岛、北京等地的 大学任教,并编辑多种报纸的 文艺副刊。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京结婚,
在城乡二元对立中,沈从文的价值取向十 分明显,在作品中用的是两套笔墨:对乡村 充满温爱,一支笔饱含深情;写城市,这支 笔变得冷嘲热讽。
《边城》
创作于1934年,长篇小说代表作。 故事梗概: 地点:湘西边境茶峒的山城 人物:山城小溪旁一户人家,摆渡为生
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 县城码头掌管顺顺及其两个儿子天保18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沈从文的世界里,美与爱即是“神”性,三者 合而为一,三位一体,他说“一个人过于爱有生 的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 亦即发现了‘神’。”
也就是说,沈从文心目中的神性是爱与美的和谐 统一,是最高的人性,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他 的创作可以称为是爱与美的赞美。
《边城》的裂缝:
——沈从文
湘西女性:诗情画意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悲伤
《边城》中的翠翠 《长河》中的夭夭
湘西男性:充满了原始的蛮性的力量 《虎雏》中的虎雏 《灯》老兵
艺术特色
他创造性地运用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 体式: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不 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 绪。
沈从文的语言较有个性,具有纯和美的 美文效果,在湘西口语的基础上。吸取了 书面语、文言语的特长,多暗示,富情感 美。
岁(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小儿子傩 送16岁(眉清目秀、沉静多情)。翠翠 与天保、傩送的恋爱故事。
边城人性美理想:翠翠
翠翠,是全书之魂,大自然的女儿。她天真纯 洁,毫无心机,追求毫无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
翠翠是老船夫心中的一个“太阳”,“他从不 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很静静的 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 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 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 的女孩子”。
他和翠翠相依为命的亲情使我们看到了人 世间至纯至美的祖孙之爱。
《边城》中的男性
以天保、傩送为代表。
男性身上要体现作者赋予人物的湘西精神,雄 强进取,诚实、勇武,不驯服,有血性,表现了 原始的蛮力。苏雪林说:这种湘西精神的书写是 “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 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 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 争生存的权利。”
翠翠的形象不仅提供给读 者一种典型的湘西生活样式, 更是作者一向所崇尚的那种美 丽的让人忧愁的境界的营造。 同时,翠翠是作者美的理想的 化身:从外表到内心皆美好无 比,她恬静、温柔、纯净、忠 贞,简单而执着,充满古朴之 美。女性形象的柔美无比,映 照了湘西边城的恬淡自守的生 命样式。
爷爷:
颇具象征意义的老船夫的形象简直就是 边城人民美德的化身。他淳朴忠厚、勤劳善 良、仁爱慈祥、古道热肠、忠于职守,以渡 口为家几十年为一日。
《边城》的自然美与人情美:
《边城》为我们所描绘的湘西世界,被视 为黑暗中的一方净土。这是一个以湘西为 背景的童话,里面充满了天籁之音,所有 人都生活在与现实隔绝的世界中,是城市 人心中的桃源仙境: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
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 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 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 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 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 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 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 作三十 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 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 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文学理想的寂寞
沈从文没有从当时流行的社会革命和阶 级解放的角度创作,而是从改造民族的角 度,希望人们通过他的小说认识我们的民 族。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 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 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 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 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 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 的在水边玩耍了。”
散文有《从文自传》、《湘西》、《湘行散 记》、《主虚》。
身份认同——乡下人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不骄 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 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 特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 ——沈从 文
பைடு நூலகம் “乡下人”与“城里人”
“乡下”在沈从文那里不仅是自我身份的认 同,同时更是他经验背景、文化视野、美感 趣味和文学理想的表征。
新居在西城达子营。 先后创作了《边城》、 《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 记》等名作 。
1948年3月郭沫若发表了《斥反动文艺》, 将沈从文定为“桃红色”的“反动作家”。
1949年曾两度自杀。
沈从文一生撰文六、七百篇,有100多种文集 出版,是现代文学作家中多产的一位。
短篇小说集《龙朱》《旅店及其他》、《虎 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 骏图》、《从文小说习作》、《新与旧》、 《主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