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朦胧诗及其叙述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 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 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 的一种真城与激情,所以 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 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 空间。
朦胧诗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经历,即都
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文化大革命。它使它们失 去的金色的童年,失去了温暖与友爱,甚至 失去了正常教育和就业的机会。他们目睹了 “一系列威胁着残害着人和心灵的历史事件” 的不断出现,人性被湮没,人与人之间竖起 了一层愈来愈厚实的障壁……,于是,这些 被愚弄和被遗弃遭遇的一代人,便成长为冷 峻、深刻而又特别赋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他们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他们仇视人性 被埋没的无理,他们痛苦地反思着昨日历史 的疯狂;他们欣悦地展望着明天世界的美丽。

在主情的诗 歌创作中,强烈 的个人情感被社 会、集体的本质 取代;诗歌独特 的含蓄、暗示、 暧昧等美学因素 被怱略、被消极。
放 声 歌 唱
自 己 的 志 愿
贺 敬 之
郭 小 川
二、朦胧诗的出现


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 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 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 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 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 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 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 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 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
顾城《远和近》

云”可以看作是大自然,“远”与“近” 指心灵的距离。“你看我时很远”,是指人 与人之间,虽近在咫尺,但由于存在不可拿 起的鸿沟和误解,所以关系疏远、淡漠;而 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通的,关系是很亲密的, 于是有“你看云时很近的感觉”。在这里, 诗人借用了物理与心灵的距离的矛盾和对立, 暗示了他对重建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理想, 表现了诗人对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厌恶和对 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而实现这个理想和追 求的前提是:人必须消除变态和异化,消除 隔膜,回归自然,使善良真诚的人性回归。

朦胧诗派介绍

朦胧诗派介绍

舒婷
1977年3月27日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红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臵,脚下的土地。
支持者认为:

青年诗歌(朦胧诗)摒弃了空洞、虚假的调子,厌 恶陈腐的套式,探索新的题材,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风 格,是对“权威和传统的神圣性”挑战的艺术革新潮流, 是“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它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艺 术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格局的出现。
朦胧诗思想艺术倾向不健康,有“反现实主义”的 性质,认为它们捡拾西方“现代派”的余唾,排除了表 现自我以外的东西,把自我扩大到遮掩整个世界。
海子的创作特点:
1、独特的想象力 2、元素性的意象:麦子、河流、太阳、村庄 3、语言的创造力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朦胧诗的发展与变异
朦胧诗
江河、杨炼 的史诗
后朦胧诗
新生代
“第三代”诗人,
以韩东、于坚、 杨黎、李亚伟等 为代表
第三代诗人
“后朦胧”诗人,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
西川等为代表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关于海子
1964年生于安微省怀宁县,在农村长大。1979年
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 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诗作《回答》《宣告》《雨夜》《古寺》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黑眼睛》等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对顾城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舒婷的《童话诗人》中找到答案顾城的诗作《生命幻想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北岛与舒婷的比较舒婷是情感型的主要致力挖掘自己女性的心灵而北岛是思辨型的主要致力于探讨人类的精神舒婷的诗表现出现代主义的特点但所表现的现代主义特点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引桥而且表现表现出更加内向的趋势更加关注生命本体的意义而北岛是当代诗歌现代主义的先锋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先驱者的觉醒意识富有哲理的思想深度和充满艺术魅力的人格力量形成凝重奇峭的风格舒婷是一个感情至上主义者重视自己的直觉和感悟总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而北岛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自觉地把个人和民族的苦难作为一个双重的精神十字架北在自己身上北岛与顾城的比较两人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但两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别所受的文化教养不同北岛在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曾接触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而顾城较少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北岛虽然拒绝与现实社会合作但始终表现出自己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而顾城在对现实失望后以逃避的态度去寻找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去创造一个与世俗世界相对立的美好幻境五朦胧诗的发展与变异 2朦胧诗变异之二新生代后朦胧诗人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为代表第三代诗人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为代表 3后朦胧诗人的创作特点与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们与朦胧诗人相比较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诗更丰厚深邃也比朦胧诗更艰深晦涩代表人物是海子关于海子 1964年生于安微省怀宁县在农村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4海子的创作特点海子是一个诗歌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人生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身上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方文化激烈冲撞中无处依傍的精神焦虑海子的创作在风格上与舒婷有相似之处就是善于采用抒情手法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在精神气质上则接近北岛受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透出一种智慧与高贵孤独与愤激海子的作品 5第三代诗人的创作特点否定朦胧诗变异和反动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反英雄反崇高反理性反文化反抒情反优美等通过语言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变异来体现诗歌审美意识的变异如《有关大雁塔》《尚义街六号》有关大雁塔韩东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次英雄然后下来走进下面的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aname=baidusnap0></a>奔跑</B>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北岛简介原名赵开振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进北京一个建筑公司当工人后曾在两家杂志社当编辑然后辞职做自由撰稿人80年代末出国定居主要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在天涯》《零度以上的风景》这些诗作大多在海外出版北岛的诗作特点北岛1970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他的生活中的两次死亡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好友遇罗克的被四人帮的专政机构枪决二是他妹妹为救一个溺水儿童遇难这不仅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冷峻的观察也使他对于死亡生命的意义有了省思北岛表现出沉思者的姿态诗风凝重眼光犀利他的诗中充满着许多警句式的诗行极富概括力与洞察力舒婷出生于福建泉州在厦门鼓浪屿长大一九六九年中学毕业后到闽西山区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回城待业做过各种各样的临时工时代的灰暗与个人的不幸刺痛她的心灵她在那时充满了被遗弃的寂寞朦胧诗江河杨炼的史诗新生代后朦胧诗第三代诗人江河的史诗代表作《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的组诗《诺日朗》《半坡》《敦煌》《西藏》 1朦胧诗的变异之一史诗在主情的诗歌创作中强烈的个人情感被社会集体的本质取代诗歌独特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被怱略被消极贺敬之放声歌唱郭小川自己的志愿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城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相信未来》郭路生食指节选当蜘咮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79年7月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980年著名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1981年老诗人臧克家在《河北师院学报》第1期发表《关于朦胧诗》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讲课课件朦胧诗

讲课课件朦胧诗

一、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

他们的诗以手抄本形式流传。

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

二、朦胧诗的定义朦胧诗,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坛广受争议,影响深远的一个诗歌流派。

它以一批成长于文革时期的青年诗人为主力军,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来隐示情思,其诗境朦胧、主题多义,显示出较强的探索性。

又被时人称为“新诗潮”。

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

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

三、朦胧诗的论争1.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公刘用文字表达了他的焦虑)2.1980年,《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该文作者批评新潮诗朦胧、晦涩、难懂,并将这些青年诗人的创作称之为“朦胧体”。

朦胧诗也因此得名。

3.《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将整理的发言,以《在新的崛起面前》为题发表。

他以“历史见证人”的姿态,和对于“五四”的“自由、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的想像,来吁请“宽容”:“对于这些`古怪`的诗”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急着出来`引导`”《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概括朦胧诗的三个美学原则为:1.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传声筒2.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3.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身的劳动场景《崛起的诗群》------- 徐敬亚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等。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
没有,没有飞翔
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蚁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代表人物的写作特点
舒婷诗中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温情和友 谊的呼唤。
北岛诗中的觉醒者对旧世界的决绝反叛。 顾城对个人梦境的执拗守护。 江河、杨炼将自我与民族历史融为一体的
英雄冲动,经思想界的发掘与阐释,与新 的时代构成了热烈而暧昧的历史想象关系。
朦胧诗的经典语句
北岛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宣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 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朦胧诗人的今天
如今,朦胧诗人各自东西,北岛仍然是重 量级的,却主要改写随笔;顾城惨死异国 他乡;杨炼还在到处漂泊,诗作却已很难 引起兴奋;江河隐姓埋名,离群寡居,与 外界很少来往;只有舒婷一人功成名就, 在诗坛的影响力却与日俱下。其他当时活 跃的朦胧诗人,如今更是不见踪影…
朦胧诗的精神内涵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第十三章一、朦胧诗及代表诗人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是只一项的模糊,飘忽,而这种模糊,飘忽是大量借鉴西方现代派诗歌技巧的结果,大量采用隐喻,暗示,象征,这就使诗歌的意义变得朦胧甚至绘色。

代表诗人:北岛的《回答》《宣言》舒婷的《神女峰》《致橡树》顾城和白洋淀诗群一、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高行健二、探索戏剧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形成的戏剧,主要指话剧,用象征的方式反映生活,但不一定写实,有象征的意义,它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表现命运和神秘的不可琢磨,用这样的方式来冲击传统、革命戏剧,这被称为探索戏剧,代表作家是高行健的《车站》《绝对信号》第十四章一、北京作家圈子与两篇小说二、第三代诗人,主要代表人物:第十五章一、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寻根”是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寻根文学具有不同的地域和自然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侧重挖掘的是人的文化心理积淀,这个积淀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韩少功的《爸爸爸》,贾平凹的《浮躁》,阿城的《遍地风流》《棋王》,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第十六章一、先锋小说先锋小说是反传统的批判的,“先锋”是超前的意思,先锋小说注重叙事方式,叙事观念和革命性变化,注重叙事本身的,各种可能,各种变化。

在先锋小说看来,不存在叙事对象的真实性,而只存在叙述角度的不同,这是叙述观念的变化,由此引起了叙述方式的革命。

代表作家有马原的《虚构》,余华的《十八岁出远门》苏童的《妻妾成群》三、马原的叙事圈套整个故事,既是由“我”来叙述,又是对我的叙述,我是故事的讲述着,同时也是被讲述者,在他的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姓名并不固定,常常是随着故事的讲述,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就带来了叙事的扑朔迷离,人物带来什么意义不重要,它只是一个符号,这样的目的是虚构。

四、新写实小说时间晚于先锋小说,因此它面临西方文学思潮的冲击没有先锋小说大,新写实小说包括都市题材,世俗生活,市民社会的价值观新写实小说要求密切关注现实,所以实在现实小说的范围中,新写实小说是为了还原生活的本相而产生的,小说的主体对象是平等的,是同一类型,对庸常,凡俗生活的认同,“零度情感”和“形而上”也是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朦胧诗欣赏》课件

《朦胧诗欣赏》课件

详细描述
朦胧诗常常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向往和追求。
爱情的描绘
总结词
对爱情的描绘常常充满着浪漫和激情,同时 也透露出对爱情的无奈和痛苦。
详细描述
朦胧诗中的爱情主题常常以浓烈的情感和富 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既展现了爱情的浪漫 和激情,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痛苦。
特点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强调主观情绪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不拘泥于现 实生活中的物象,追求表达的模糊与隐约。
朦胧诗的历史背景
起源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 社会经历巨大变革,文革结束后,人 们开始反思和审视历史与现实,朦胧 诗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发展
朦胧诗从地下诗歌、地下文学群体的 形式出现,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文学潮 流,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和艺术追 求。
总结词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深沉、内敛、富有 哲理而著称。
详细描述
北岛的诗歌常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他的作品如 《回答》、《一切》等,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反映 了那个时代的困惑和思考。
舒婷及其作品
总结词
舒婷是朦胧诗派中的女性代表, 她的作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 景物、事物和人物,通过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意象的叠加
将多个意象相互叠加,形 成多层次的意象组合,增 强诗歌的视觉和感官效果 。
意象的变形
通过对自然景物、事物和 人物的变形,赋予其更深 的象征意义,使诗歌更具 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言的创新
语言的陌生化
05
朦胧诗的影响与评价
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九年级语文下册-朦胧诗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朦胧诗的含义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朦胧诗的思想内容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

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

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

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

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艨胧祷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

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

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宜言。

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核心。

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扇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的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

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度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

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

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 喂马, 劈柴,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陌生人,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 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诗人通过普通平凡又单纯明净的意象表 达了对“尘世幸福生活”的憧憬。 达了对“尘世幸福生活”的憧憬。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断章》卞之琳 断章》
象征意象的组合 相对的哲学观念 对举的巧妙结构 情智化的探索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群漫飞,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第一节: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 第一节:虚构一幅自由独立、 生活图景——诗人的愿望和追求 生活图景 诗人的愿望和追求 第二节:对亲情的珍惜, 第二节:对亲情的珍惜,把幸福传达给第一个 人。 第三节:对友情的珍惜(泛爱、博爱) 第三节:对友情的珍惜(泛爱、博爱)

朦胧诗讲座知识

朦胧诗讲座知识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

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的新诗潮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

郭路生(食指)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这种情绪的最初宣泄:“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郭路生(食指)曾被人们称作文革时期“地下诗歌”第一人,后来他借用西方现代手法创作的带有古典诗词韵味的《相信未来》,一度在知青中流传,对“地下诗歌”的发展具有开拓作用。

亮相当时,围绕某一知青点曾出现许多诗歌创作群落,其中尤以“白洋淀诗歌群落”最为有名。

它是在1969年至1976年间,由北京赴河北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构成的创作群体,主要包括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宋海泉等。

由于白洋淀距北京不足二百里,各种新思潮便很快波及这里,70年代初北京青年“地下阅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等,也很快在白洋淀传阅,从而形成了适宜于“地下诗歌”生长的独特人文环境,也使许多成员日后成为新诗潮的主将。

“白洋淀诗群”于1976年因芒克最后一个离开白洋淀而告终结。

当他们陆续返城之后,在1978年12月刊印了民间刊物《今天》,这是他们作为朦胧诗群最初的半公开亮相。

温儒敏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考点汇总

温儒敏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考点汇总

第二讲: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1.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分析对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并由此掌握和掌握对于那些时代感强的作品。

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结合起来阅读,以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

2.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同情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肯定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崇高地位。

3.掌握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1.掌握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一些否定茅盾的观点,并以此为个案,学习用文学史的眼光观察有争议的问题,逐渐进入研究领域。

2.通过文本分析,掌握茅盾《子夜》存在的概念化弊病,同时掌握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以及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

了解那种认为《子夜》是所谓"一部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的贬斥。

3.分析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

4.掌握茅盾在三十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1.了解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

掌握老舍的艺术视点:人性与人伦的关系。

分析老舍笔下老派、新派与正派等三类人物形象的内涵。

掌握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

2.理解《骆驼祥子》可能存在的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

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掌握老舍对于病态城市文明造成人性伤害的忧虑。

3.从老舍作品的风俗描写、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幽默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去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

第十五讲:朦胧诗选讲

第十五讲:朦胧诗选讲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 一定会捏出血来。
• 北岛(1949—)原名 赵振开,“文革”中 被迫中断高中学业。 1978年创办《今天》 杂志,现居美国。出 版的作品有《北岛诗 选》、《波动》(小 说)、《陌生的海 滩》、《归来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舒婷(1952—)原名 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现为中国作协福建分 会理事。主要作品有 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 等。
其他朦胧派诗人
• 江河(1949—)1980 年开始发表诗作,出 版的诗集有:《从这 里开始》、《太阳和 它的反光》等。
• “意义重大不是由所谓重大政治事件来表 现的。一块蓝手绢,从晒台上落下来,同 样也是意义重大的。给普通的玻璃器皿以 绚烂的光彩。从内心平静的波浪中觅求层 次复杂的蔚蓝色的精神世界。” ——梁小斌《我的看法》
• “我们过去的文艺、诗,一直在宣传另一种非我 的‘我’,即自我取消、自我毁灭的‘我’。如 ‘我’在什么什么面前,是一粒沙子、一颗铺路 石子、一个齿轮,一个螺丝钉。总之,不是一个 人,不是一个会思考、怀疑、有七情六欲的人。 如果硬说是,也就是个机器人,机器‘我’。这 种‘我’,也许具有一种献身的宗教美,但由于 取消了作为最具体存在的个体的人,他自己最后 也不免失去了控制,走上了毁灭之路。” ——顾城:《请听我们的声音》
• “诗歌面临着形式的危机,许多陈旧的表现手段 已经远远不够用了,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 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为我们提供 了新的前景。我试图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引入自 己的诗中,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 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另外, 我还十分重视诗歌的容纳量、潜意识和瞬间感受 的捕捉。” ——北岛:《谈诗》

朦胧诗名词解释

朦胧诗名词解释

朦胧诗名词解释朦胧诗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诗歌流派,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朦胧诗”的名称来自于80年代出现的同名刊物。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

1。

诗歌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并综合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

抒情诗是最常见的一种,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抒胸臆的和间接抒情的两种。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实际上是指“情绪”或“心境”而言,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情绪分为主观情绪和客观情绪,主观情绪又可分为:激情、爱情、憎恶、恐惧、悲哀、厌烦、欢乐、忧愁、孤独、思念、向往等。

客观情绪则为景物、环境、事件等。

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运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除了描述客观事物外,还借助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加强其艺术效果。

诗歌的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歌谣等。

2。

2。

朦胧诗指的是在“伤痕文学”后涌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带有“先锋”色彩的诗歌。

这些诗歌有着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故此得名。

朦胧诗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第一,指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生于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伤痕文学”之后的诗歌;第二,是指“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具有朦胧特征的诗歌流派;第三,是指运用朦胧的特殊表现手法创作出来的诗歌作品。

它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化倾向。

这种倾向的核心是人的存在价值处于危机之中,现代人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困惑。

他们从“文革”中寻找答案,在生与死、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找到某种新的意义,但这种新的意义仍不能令他们满意。

3。

朦胧诗派指在1979年至1986年之间,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歌流派。

这个群体创作的主题,集中表现为:对社会变革的迷惘、对民族历史的反思、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对爱情的困惑以及表现对整个人类前途的思索等。

15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解析PPT课件

15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解析PPT课件
5
二、“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1. “三个崛起”——关于“朦胧诗”的讨论
1980年8月,《诗刊》发表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A.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 主张对朦胧诗采取宽容的态度,提出“有风、有浪、有骚 动,才是动运的正常规律”,以历史的必然逻辑为朦胧诗 的生存争取空间。
B.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3月,《诗刊》, 从美学角度指出朦胧诗是对十七年凝固了的文学形态、权 威和传统的神圣的挑战,发现朦胧诗人“不屑于作时代精 神的号筒”。
C.徐敬亚《崛起的诗群》,1983年1月《当代文学思潮》, 从理论上支持朦胧诗,提出了朦胧诗的新的美学原则,开 始以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倾向来概括朦胧诗的性质。 6
第三节 现代派诗歌
• 朦胧诗 • 第三代诗人 • 女性主义诗歌
1
中文系——李亚伟
中文系是一条洒满钓饵的大河 这些要吃透《野草》、《花边》
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 的人正在撒网把鲁迅存进银 Nhomakorabea,吃他的利息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二十四岁的敖歌已经 二十四年都没写诗了
2
万夏每天起床后的问题是 继续吃饭还是永远不再吃了 和女朋友一起拍卖完旧衣服后 脑袋常吱吱地发出喝酒的信号中文系 也学外国文学 着重学鲍迪埃学高尔基,在晚上 厕所里奔出一神色慌张的讲师 他大声喊:同学们 快撤,里面有现代派
现在中文系在梦中流过,缓缓地 像亚伟撒在干土上的小便,它的波涛 随毕业时的被盖卷一叠叠地远去啦
柔弱而坚强的女性抒情主人公,如《致橡树》 情感缠绵、忧伤,但又勇于呐喊敢于斗争体现尊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悲怆中的深爱,体现 浓厚的人道主义,呼唤爱。

《朦胧诗欣赏》课件

《朦胧诗欣赏》课件
朦胧诗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朗诵时应注 意把握诗歌的整体节奏感,以及韵脚、音节等方 面的特点。
注重声音的表现力
通过声音的变化、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等表 现手法,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增强朗 诵的表现力。
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在朗诵朦胧诗时,应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 过自己的演绎方式表达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02
朦胧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北岛及其作品
01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杰出代表,他 的作品以深沉、含蓄、富有哲理 而著名。
02
《回答》、《一切》和《远行》 是北岛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反映 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 对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舒婷及其作品
舒婷是另一位重要的朦胧诗人,她的 作品以细腻、柔美、富有情感而著称 。
03
培养个性化的文学风格
通过学习和实践朦胧诗的鉴赏与实践,可以帮助作家培养个性化的文学
风格,拓展文学创作的思路和视野。
06
总结与展望
朦胧诗的地位与影响
朦胧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 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 想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朦胧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意 象表达,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 ,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呼唤社会变革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 呼唤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追求更加公正和合理的社会制 度。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诗人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和角色,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和互动。
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自然之美
朦胧诗赞美自然的美丽 和神秘,表达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命意义
诗人思考生命的起源和 意义,探索生命在宇宙
活力。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第一篇: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顾城和朦胧诗人北岛齐名,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

和其他诗人的创作思路不同,顾城又被称作“童话诗人”,他的诗歌是童话体,朦胧的童话般的诗性,让他的诗歌创作更有鉴赏价值。

诗人顾城在1990年创作了一首诗叫《小说》,这首诗在他创作二十周年,也就是2009年,我写过一篇诗评,诠释了它朦胧的含义。

但我觉得那时分析得不够具体和透彻。

于是便写了这一篇诗评。

《小说》是一篇童话体的朦胧诗,诗中藏有不少童话般的句子,如“你们尽可以劝告/鱼在沙滩上晒太阳/鸟在空中睡觉”这一句。

朦胧诗,主要是对整体诗性而言,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朦胧,我们就读不懂它。

相反,有的朦胧诗因为它本身的创作节构的简单,让人容易读懂它。

我之所以再次评《小说》一诗,是因为它具有朦胧诗创作的代表性,也可以说它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

这首诗,在莫种意义上来说,对诗人顾城的死,有所关联。

在诗歌的表达手法中有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诗名“小说”,就是一种缩小的表现手法。

将宏观现实浓缩展现出来。

诗歌第一节“地球是一滴蓝色的水/中间住着微弱的火焰”,首先便装地球这个庞大的事物给浓缩了,整个诗句去掉修饰词后,有一个简单的构架“地球是水,水中住着火焰。

”,很明显,这句话说不通,细一读,不但说是不通顺,而且还有一些矛盾的意味。

诗歌的朦胧意味就在这种矛盾性上展开。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按理说应该叫水球。

诗歌的前半部分是比较合理的。

而后半句“微弱的火焰”到底指的是什么?这要从诗歌整体来分析,整首诗是以客观的人类为主体,所以这“微弱的火焰”可以归咎于一种精神实质——“欲望”。

但这种判定在后面又表明是错误的。

因为第二节是写的东西和欲望全无关联。

“你们尽可以劝告”一句,很明显的是一种自由支配的思维。

所以前面的“微弱的火焰”是指的灵魂,一种虚弱疲惫的灵魂。

为何是虚弱疲惫的灵魂?从后面的诗句里可以看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