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创新研究陈雪艳

合集下载

县一等2008年苍南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论文)评选结果公示

县一等2008年苍南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论文)评选结果公示

第4页 共14页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运用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初探“一课之本”的利用 在新课标理念下引导学生动起来才精彩 论新课程理念倡导下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中初中数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 在初中几何入门教学中巧用“动手操作” 总想走近你的心中——再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让问题撑起思维的天空
周世元 郑大浩 蔡万忠 方飞会 林晓静 陈淑燕 陈德根 郑孟耕 汤志驾 缪立夏 陈意望 张海生
凤池学校 藻溪中学 灵溪六中 南宋中学 钱库二中 新安中学 望里中学 金乡三中 金乡三中 龙港七中 霞关中学 新城中心学校
初中英语
一 等 奖
题 目 作者 陈云芬 陈芝串 潘君碧 陈沁新 卢满珍 单 位 灵溪一中 钱库一中 龙港三中 龙港一中 赤溪中学
二 等 奖
关于科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的一点思考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习题教学的探讨 论诗意性教学在科学教学实践层面的一些尝试性做法 九年级科学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让有效探究走进科学课堂 与思维同行,回归真实的科学课堂 陈晓虹 蔡景庆 林计望 谢作就 林茂 王春雷 灵溪一中教育集团 灵溪八中 灵溪三中 灵溪三中 灵溪四中 新城中心校
余礼格 陈治国 王生循
宜山一中 龙港一中 灵溪一中
高金云郑行 灵溪六中 宣 华阳学校 蔡启雄 谢炳俊 郭丽贞 周忠合 灵溪六中 灵溪二中 灵溪一中 龙港六中
二 等 奖
数学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创新意识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利用反思,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聚焦情境 打造有效课堂 《直棱柱》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引导初中学生利用电脑进行数学学习 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 让智慧在日记中闪光 教学反思——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文化建设 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三条“农村路线” 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的思考 郑修茂 李忠彭 倪立群 张培番 薛振宇 刘化雷 陈德权 周小燕 陈邦亮 高金云 张美英 温经宣 董文金 嘉乡中学 灵溪一中 龙港五中 龙港四中 龙港实验中学 潜龙学校 藻溪中学 藻溪中学 藻溪中学 灵溪六中 藻溪中学 灵溪八中 赤溪中学

创新语法教学途径,让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更有效

创新语法教学途径,让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更有效

创新语法教学途径,让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更有效作者:邱宜庆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08期语法是语言的灵魂,英语语法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小觑的模块,学生语法知识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培养和发展。

并且,提高语法教学有效性,更有利于学术理解运用、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准确交流。

同时,创新教学语法教学策略,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提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下面,笔者从语法教学的创新的角度,以必修一Unit 3 Grammar教学为例,对如何提升语法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简单论述,以飨共享。

1. 摒弃应试化思想,注重语法知识的交际运用创新英语语法教学,提升语法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英语教师,应首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摒弃语法教学服务于考试的思想,改变“讲——听——练——考”的传统模式,注重语法知识的运用,体现语言教学的“学以致用”。

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Module 3的Grammar教学为例,一直以来,多数教师会从高考大纲入手,基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从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用法的区别以及过去分词作定语和用于过去时态的时间状语,然后,对该考点反复讲授,再給学生适当练习,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

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仍然背着沉重的应试教育的包袱,走应试教育之老路,学生倍感压力,毫无兴趣可言,并且思维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受到阻碍和制约,与新课改的理念完全相悖。

新形势下的语法教学,应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摒弃语法教学服务于考试的思想,应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语言的特点——交际性、实践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为语法的学习打开崭新的大门。

如教师可以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以“境”为基础,进行口头训练,提升语法的交际性。

如呈现出浑浊、放满垃圾的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The polluted lake is not clean. 呈现鲁迅的《阿Q正传》,引导学生说出the book written by Lu Xun,呈现穿白色T恤的男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说出The man wearing white T-shirt is our teacher等,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句子和短语,归纳出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用法不同。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系, 高交 际能力。 提 众所周知, 我们 的 课 堂 教 学 毕 竟 有 限 , 如 果 想 系 统 地 掌 握 英 语 语 法 体 系 , 须 充 必 分 利 用 好 课 外 自主 学 习 时 间 。 究 性 学 习 研 赋 予 学 生 多 重 的学 习方 式 , 视听 学 习 , 如 体
摘 要: 目前 学生 普遍 赢 到英语语 法较 乱难学 , 老师 满堂灌的语 法教 学使 学生感到乏味 且记忆不 牢, 综合 运 用能 力更是 无从 谈起 。 本文从 “ 以学生 的可持续 发展及 创新能 力为 目标 , 以发挥 学生在 学习中的主观 能动性 为基点 , 构建一个 和谐 的学 习环境 , 拓宽获取 知识的幕道 , 井 将知识应 用于实践” 的思想 出发 , 此课 程教 学中引入研究性 学习, 在 对解 决这 一难题 进行 尝试。 关键 词 : 究性 学习 研 英语语 法教 学 学生 中 图分 类号 : 4 G 2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3 9 9 ( 0 0 () O 9 —0 1 7 — 7 5 2 1 ) 9 b一 0 0 I 6 O
习 的途 径 。
1研究性学习在英 语语法教学中的意

() 养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语 法 的 兴 趣 , 1培 激 发求知 欲。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学 生 通 过 选 定 兴 。
某 个 语 法 现 象 , 过 自主 参 与 到 各种 各 样 通 的学 习 活 动 , 如看 英 文 电影 、 网查 询等 来 上 进 行 研 究 探 索 。 放 的 学 习 环 境 、 渠道 获 开 多 取 知 识 及 众 多 实 践 的 机 会 , 变 了学 生 被 改 动 接 受 灌 输 的 语 法 学 习 模 式 。 些 活 动 符 这 合学 生 好 奇 求新 , 变 的 心 理 特 征 , 易使 求 容 学 生 感 兴趣 , 从而 形 成 善 于 质 疑 、 于探 究 乐 和 动 手 的 积 极 态 度 , 渐 形 成 努 力 求 知 的 逐 欲 望和 习 惯 。 () 2 有利 于 学 生 系 统 地 掌握 英语 语 法 体

例谈高中英语语法任务生活化

例谈高中英语语法任务生活化

“ Wi l l o r b e g o i n g t o ” , 学生哄堂大笑 , 说 出了正确答案 w i l l 。
噫 评】 以学生身边的事就事论事 , 学生在交际中应答
自然 , 对 语法感 知更加 清 晰 , 思维 更加深 刻 , 记忆 更加 牢
固。
2 . 把握教学契机 安排好的教学 内容常会被意外打乱。 教师应关注学生 富有创造性 和差异性 的真实发展历程 ,立足其现场思路 , 尽可能多地获得有效 的反馈信息 , 机动地组织教学。( 张世 建, 2 0 1 3 ) [ 案例 5 】 强调句 .
【 点评】 练习描绘 了一位对 系动词 的教学 彷徨 的教师 形象。 学生做题之余 , 喜欢上 了这位负责的好老师 , 也感受 到教师备课 的辛 劳。 【 案例 2 1 U n r e a l c o n d i t i o n a l s 欣赏《 铁达尼号》 的对 白“ I f w e w e r e a l i v e , 1 w 0 u l d m a 卜
s t a r . ” 很多 学生填 了 N o t u n t i l , 笔者没有急 于纠正 , 即兴把 “ t h a t ” 改成“ d i d ” 。 学生 回答 N o t u n t i l , 立刻 给予肯定 。学生 质疑后一起探究 N o t u n t i l 强调句 、 倒装句的用法 。 【 点评】 有 意利用错误 资源 , 使学生 提高警惕 。庆幸 自 己抓 住了新生成 , 顺应 了学生 的需 求 , 取得 了良好 的教学 效果 。 用真实生活创设情景能 给学生身 临其境 的真实感 , 让 他们 在完成任务 的同时 , 用英语操 练和交流 , 达 到教学 目 的。 ( 三) 目标高于生活 , 引领情感 高 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情感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 全 面提高人文素养做 育部 , 2 0 0 3 ) 。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英语 教学 的主要 任务 , 教师应渗 透情感 内容 , 对学生进行 思想 道德教育 。 [ 案例 6 】 动词和短语动词 呈现钓鱼岛事件的 自编短文 , 学生列出动词和短语动 词, 讨论汇总 , 最后作文 。 [ 点 评] 结 合教学 和时事 , 加强 国情教育 , 使学生认 清 当前的形 势和任务 , 增强责任感 和使命感 。学生情感 方面 身受感染 , 教育效果显著。 教师应 巧用心思开发生活“ 心理素材 ” , 使学 生在 获得 语法认知 的同时还 能保 持各 方面协调发展 , 最终成 为对社 会有 用 的人 才 。

第十三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三优”评比活动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三优”评比活动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三优”评比活动获奖名单一、录像课1、小学语文一等奖(3个)乡愁张侗乐平一小丑小鸭虞敏景市十七小鼎湖山听泉孙璐景市十七小二等奖(4个)走进《西游记》邹美玲乐平六小难忘的……熊艳景市十一小称赞郑小兰景市一小燕子专列俞洁景市一小2、小学数学一等奖(1个)辨认方向刘雅丽乐平五小二等奖(3个)游戏公平曹润瑛景市十七小秋天的雨姜海青景市七小铅笔有多长程念景市一小3、小学英语一等奖(1个)Module 7 陈艳华景德镇实验小学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一等奖(1个)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项明霞景市九小5、小学音乐一等奖(1个)唱脸谱汪军英乐平一小6、中学语文一等奖(4个)走进《三国演义》吴青霞景市七中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匡乐景市五中走上辨论台马菲菲景市五中庄周买水杨少江乐平三中7、中学数学一等奖(1个)函数y=tanx的图象及性质郑敏景市二中8、中学英语He said he was hard working 刘根萍景市二中Uint8 sectionA 查梅英竟成中学Unit 17 great woman 马顺莉景市三中9、中学物理一等奖(1个)电磁感应胡光明景市二中二、教学设计方案1、小学语文一等奖(2个)乡愁张侗乐平一小ieueer 孙璐景市十七小二等奖(6个)黄山奇石宁少辉浮梁仙槎威尼斯的小艇朱晓芳浮梁寿安作文教学――写一处景物石长龙乐平后港雷雨汪月云乐平一小小白兔和小灰兔李志明乐平洪岩一个村庄的故事彭玉琴乐平双田三等奖(3个)我为你骄傲杨霞景市一小荷花马娟竟成小学浅水洼里的小鱼胡志红乐平五小2、小学数学一等奖(2个)认识角程秀梅礼林镇中心小学观察物体江玉痕实验小学二等奖(2个)认识分数甘庆生乐平高家小学小数的意义徐长文乐平七小3、小学英语二等奖(1个)MODULE5 Numbersl-12 Unit2 Nine girls 徐新华乐平城区湖腰西文小学4、小学音乐二等奖(1个)唱脸谱汪军英乐平一小5、中学语文一等奖(7个)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匡乐景市五中祝福付勤健景市一职生命生命胡健芳一中分校走进三国演义吴青霞景市七中春胡永平二十六中学不求甚解刘细良二十六中学失街亭陈敏二十六中学谈生命余晓光乐平观峰中学6、中学数学二等奖(1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颜春玲群星学校7、中学英语一等奖(1个)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刘国华历居山中学8、中学物理二等奖(1个)原电化顾文昌江一中9、中学地理二等奖(1个)台湾吴国华乐平观峰中学10、中学体育二等奖(1个)蹲踞式跳跃——助跑与跳踏相结合的技术熊丽华景市七中三、CAI课件1、小学组一等奖(5个)秋天的雨姜雪平乐平市接渡镇中心小学鼎湖山听泉孙璐景市十七小丑小鸭虞敏景市十七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彭玉琴乐平市双田镇中心小学蔡如胜Unit 3 How many? 徐文娟乐平市乐港镇中心小学二等奖(9个)难忘的……熊艳市十一小秋天的图画张四平乐港小学Why do you like koalas 汪玲群星小学唱脸谱王建华乐平一小汪军英认识角徐金旺双田镇中心小学金敏找规律余根深坎上中心小学华燚铅笔有多长程念景市一小画家乡项婷竟成中学操场上余琳娜景市七小三等奖(11个)认识时钟洪微景市二小乡愁王建华乐平一小游戏公平曹润英景市十七小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项明霞景市九小月夜付志珍景市一小我为你骄傲杨霞景市一小将心比心俞洁景市一小认识分数欧阳志景市七小主题队会揭鹃景市七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辛燕景市七小雷雨王建华乐平一小汪月云2、中学组一等奖(13个)乡愁李晓红乐平电教站李长征The sounds of the world 余晓春景市一职吴耀华《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二课时颜春玲群星学校国际音标乐园刘蓉一中分校平面构成欧阳之川景市一职故都的秋付勤健景市一职姚颖筠日本朱丽玲群星学校全等三角形石水生乐平市新港中学杨瑶相似三角形识别刘景平景市二中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许立萍景市二中科学之旅罗英景市五中木兰诗章俊景市三中正弦余弦图象和性质雷斌斌景市一职喻文华二等奖(17个)十送红军石雷景市三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周洁浮梁一中金宝灵电磁感应胡光明景市二中盛宇大气压强曹淑军景市二中胡光明高三语法虚拟语气复习卢掌君景市二中长亭送别王赟景市二中基因的表达万宏伟景市三中诗情画意抒壮志——红色摇篮王景艳景市五中朱瑛课件“大象”唱新武景市二职春胡永平二十六中学表格的编辑与修改余丽二十六中学威尼斯商人王巧云群星学校梯形课件徐伟忠一中分校简谐运动董国华众埠中学平行线的特征程卫华礼林中学程建华乘法口诀雷群乐平八小吴子莲河流地貌的发育汪艳景市一职三等奖(17个)如何给自己的作文语言增添童忠友景市一职亮丽的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张川景市一职吴耀华走进《三国演义》吴青霞景市七中漆志群文件的复制与移动王斐景市二职江键animais 时亚萍景市二职王斐the water planet 潘有山二十六中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谭振勇二十六中真正的英雄刘芳丽群星学校Unit6 It is raining! 万丽华群星学校Unit8SectionA 查梅英竟成中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王长柱接渡二中余云剑丑小鸭张玲接渡镇严洲小学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高雪英乐港镇中心小学余清华云和雨李小花乐平六小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胡文春乐平吾口中心小学花钟王宏慧众埠镇中心小学木兰诗李寿文乐平横路中学徐德好四、电教论文1、小学组一等奖(10个)这里风光无限美张迎春乐平七小多媒体在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彭影清坎上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恰当运用余婧实验小学课堂因“你”而灵动虞敏景市十七小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宁少辉浮梁仙槎学校朱晓芳浮梁寿安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刘小春景市七小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无穷魅力付彩霞礼林镇中心小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少儿训练水平余俊体育学校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应用舒文辉文艺小学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吴春晓昌江区电教站二等奖(14个)多媒体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欧阳捷景市七小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曹润英景市十七小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应用模式的思考张玉琴景市七小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章程景市七小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游寰景市七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江斌浮梁王港学校浅析数学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倪娜乐港镇中心小学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万莉萍二十六中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项明霞景市九小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帮手童莹景市一小电脑课件的运用让我们的教学更轻松吴丽芳洪源镇中心小学黄志鹏架设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桥梁陈丽芬文艺小学小学数学启蒙教育中的多媒体应用江玉痕实验小学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余晓薇景市二小三等奖(23个)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刘雅丽乐平五小在信息教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毛丽萍乐平七小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程建华礼林中心小学程卫华畅想信息社会中的未来社会胡启平乐平七小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张霞接渡中心小学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方晓春竟成小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CAI提高教学效率涂丽竟成小学抓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时机朱晓竟成小学媒体创新课堂叶荣荣竟成小学小眼睛看世界刘宇红二十二小让多媒体教学活跃小学数学课堂刘晓燕二十二小电化教学优化说话训练潘龙芳文艺小学浅谈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带来的反思刘华珍二小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陈金华鱼山中心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让作文教学如鱼得水熊艳十一小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应用模式的思考张玉琴景市七小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王玲二十二小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学充满生机李俊艳二十二小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愉当运用余婧实验小学浅谈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冯萍特殊学校认识与体会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郭晔实验小学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实施愉快教学于瑾文艺小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导何军文艺小学入讲授与总结2、中学组一等奖(19个)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朱瑛景市五中王景艳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培养方法颜春玲群星学校李文华电教媒体在聋校语文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胡萍景市特殊教育学校浅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谭振勇二十六中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整合李文华群星学校冯上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政治课堂设计探究涂君景市二职巧用信息技术攻克几何难关胡勇敏景市三中浅谈电教手段在语文审美教学中的运用李娜景市二职“绿叶”当需“红花”配匡乐景市五中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存在的偏差与对策杨龙国景市四中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余晓春景市一职与思考浅谈电教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朱文青二十六中网络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索程芷华景市四中浅谈现代远程教育对农村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马国胜乐平众埠中学张桃英乐平市教育局浅谈多媒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朱丽玲群星学校优化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江键景市二职城域网与校园网建设模式、资源共享及相互关樊毅乐平塔山中学系的比较研究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验研究李霁雯群星学校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熊丽华景市七中二等奖(22个)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张恒群星学校陈和丽如何在素质教育中贯彻现代技术教育张澄宇群星学校刘芳丽谈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盛宇浮梁一中论电教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罗红景市二中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感受徐夏俊景市四中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卢掌君景市二中信息技术在英语中的运用吴小梅景市七中初探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张川景市一职吴耀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探究吴耀华景市一职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宁东升群星学校CAI给地理教学带来的变化陈雪艳二十六中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雷斌斌景市一职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听力水平万丽华群星学校张红英信息联想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陈雪艳二十六中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郭瑞华景市一职对初中美术教育目的的探讨胡晓玲群星学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李文华群星学校颜春玲信息时代创新作文教学初探余水金昌江一中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及陈杏花昌河中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探浅谈计算机的病毒及防治王德馨昌江一中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李晓滨石门中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姜桂花景市四中三等奖(16个)信息联想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汪静二十六中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周洁浮梁一中浅析我国教育弊端与文盲、半文盲增多的关系徐莲凤一中分校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张海成群星学校浅谈网络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效应余华珍景市二职试论新时期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取舍周小刚景市一中我看语文多媒体教学吴文庆景市一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郭瑞恒景市一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之我见游金荣景市一中现代教育技术未来教育支柱叶红景市一中关于多媒体电教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三点体会章颖景市一中让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闪光王娜景市一中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和思考张蕾景市一中新显色剂CAF测定水环境中微量铁童晓凯景市一中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创新教学黎宁景市三中“声情”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之中的运用李红艳景市三中。

#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一教案过程: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地应用教案反思:本次教案基本完成了课前设定地教案目标,即对于比较级地理解和练习.通过话题地贯穿,学生较好地融入了语法学习中,学习气氛比较活跃.但是整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重点没有突出,难点没有讲透.比如在讲解as时,没有透彻地区分such…as…和such…that…之间地区别.作为高三地语法复习课,应当有明显地侧重点,而对难点应强调体现.2. 讨论部分地问题设置有创新,但是没有做到练习地目地,过于肤浅.如何对Discussion地问题进行创设、施行和活动后地任务,都是值得再思考地一个问题.3. 板书没有起到关键作用,ppt只是辅助教案地手段,过于依赖多媒体教案是一个大地盲区.评课:1、尤老师综合素质好,教态自然,声音响亮,善于与学生建立情感.整节课教师始终面带微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地学习氛围.2、教案目地明确,教案思路清晰.3、教案设计合理,教案任务紧紧围绕教案目标.4、教案活动地设计符合学生地特点,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不断挖掘和发挥学生地潜力.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地新授课.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二课后反思:针对初中生在测试中需要面对大量地生词,同时猜测词义地题型在占据相当可观地分值地阅读理解题中,又是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地情况,我选择了和学生分享怎样在阅读理解中克服心理压力,猜测特定地词义地课型.本次公开课地准备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怎样使学生克服对生词地畏惧感、怎样在大量地材料中挑选出适当地内容进行教案、怎样总结猜测词义地方法并对其进行归类、怎样使学生通过上本堂课来熟悉及掌握此课地内容等等.期间,我曾经因为思路枯竭而数次想放弃这堂课,幸而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完成了整堂课地教案.评课:整堂课共创设了三个情境:情境1: A Trend in Reading Comprehending<导入 3分钟)导入部分以一张表格地形式清晰、直观地将2009、2018、2018汇量要求、阅读理解词数及最长篇幅地字数用数字表现出来,提问学生通过表格观察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对数字地比较得出中阅读理解地词汇量、篇幅长度在逐年增加,从而引起学生对词汇量积累地重视.同时引出本课地主题:If you come across a new wor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what will you do ? (个别回答>感悟1:情境创设要为教案目标服务情境创设是课堂教案地一种手段,是为教案目标服务地.而导入部分地表格所呈现地是近中考对于词汇量要求地提高,而对于词义猜测地重要性地体现并不明显.建议:是否可以把近中考阅读理解中猜测词义地题目用数字呈现出来,说明猜词在阅读理解中很重要.这样地情境创设会更紧扣教案目标.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旦确定了教案目标,情境地创设就应紧紧围绕教案目标展开,并为实现教案目标服务.这样,才能让“情境”焕发生命地活力.情境2:词义猜测地四种方法<教案重难点36分钟)<1)Common sense and experience 常识和经验<2)Definition 定义法<3)Word-formation 构词法<4)Context clues 上下文线索<a)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因果关系<b)Synonym, Antonym 同义词反义词<c)Referencing 指代教师先总体上提出四种方法,然后一条条解释,同时配以大量地例句及练习,并把一些“tips ”展现给学生.学生很投入,倾听认真,思考积极,有个别回答,有集体回答,绝大部分学生能从理解、掌握到运用.四种技巧地训练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地认知规律.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与教案目地和要求一致.感悟2:情境创设要能调动学生地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良好地教案情境地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地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地学习热情得到高涨.老师选择地例句大都数来自于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卷,还有“rear-ended”这个词能结合时事,老师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地典型例子,从新闻素材到高考卷地典型题型分析,拓展了学生地思维,激发了学生地求知欲,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地快乐,让学生地语言和所学地技巧得到了充分地运用,获得了事半功倍地学习效果.这样地情境是根据教案重难点精心创设地,学生地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大被激发.情境3:让学生回忆并默记4种猜词法<巩固 4分钟)感悟3:情境创设要能改善学生地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表现出来地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地总和.《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地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发展综合语言能力.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四位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有效地情境应具有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地功能,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生成对所发现问题自主进行合作与探究地意识,进而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情境3地创设是低效地.我们不妨再增加情境4.情境4:课前找四篇阅读材料,最好是学生以前做过地,或者是与学生地生活实际有联系地,有目地地对原来地问题设置进行改编,每篇材料设置几道猜词题,要求学生用学过地方法进行答题.要求:1、自主学习:个体快速阅读,运用学过地猜词法进行解题.2、小组合作交流<小组课前分好):有困难时可以小组合作,在讨论基础上组长汇报最佳答案及做题地依据.3、老师分析感悟4:情境创设要为学生地语言运用能力地发展服务这里展现地情境很简单,是在学生原有地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而已,为学生进一步探索、交流和辨析提供了资源,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地生成资源,充分利用生成地资源,经历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带来地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发现、概括以及语言运用地能力.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三评课:整节课陈老师创设了三个情境:情境1:导入部分:以问题情境法和图片情境法进行导入,既清晰、直观,又激发了学生地求知欲.What was the amber room made of ?情境2:阅读部分:老师创设地情境多种多样,有表格情境、问题情境、选择情境、判断是非题情境,说明老师在课前做了精心准备,学生们在课堂上配合也很密切,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达到了预期地两个目地.Understand how the strang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happened.Learn the basic method of reading, e.g. skimming & scanning.情境3: 讨论部分:In October, 1860, the Yuanmingyuan Park was destroyed by the Anglo-French Joint F orces now many people hope to rebuild the Park. Do you think it necessary to rebuild the Park?学生们讨论积极,善于发表自己地观点.老师只问学生有没有必要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是否追问学生:how and why, 这样可以对主题进行进一步地深化..整节课下来感觉课堂氛围很热烈,学生积极性很高.在重点难点词汇处理上也运用了一定地形式和方法来化解和减小难度,在和谐地气氛中结束这节课.因为时间仓促,自己能力有限,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地不足.组里各位老师给予我很多宝贵地意见和建议,让我在今后地教案中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使自己地教案得到很大地提高和改善.评课:本节课陈老师创设了三个情境:情境1:导入部分:以flash引出,清晰、直观,学生好奇.但是,时间有点长,可以适当浓缩.情境2:阅读部分:老师创设地情境多种多样,有挖词填空情境<for main idea),听力设计<引出作者地观点),表格情境<对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进行明显地对比),说明老师在备课时绞尽脑汁,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教师地引导作用和学生地自主学习表现地淋漓尽致.情境3:创设了debate这样一个情境:Is it better to live in the city or country? 话题选择不够深入,有点重复.这步主要是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地困难,培养学生地判断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地能力.[反思]要求学生听第三遍录音时可以看材料,并划出做题地依据,使学生做到自己问题尽量自己解决,从而增强了自信,提高了能力.中学英语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四倡导“无缝衔接”地语言过渡评课:陈娟老师地一堂课1、尤红英老师——无论说课还是评课,都是可贵地学习资源.2、代玉栋老师:我去年教过这一单元.这一单元中Let’s go to …地回答有四种方式,都比较简单.我觉得把另外两种回答也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呈现,这样地话,可以丰富学生地语言,避免过于枯燥乏味.而且,把四种回答方式都学好后还有个妙处:在学过回答Great.后学再去学词组the Great Wall ,就能够降低学生地学习难度.3、侯立芹老师:我觉得陈老师地课蛮好地.4、商玲玲老师:就像侯老师说地,不管是老师地说课,还是大家地评课,我都觉得学到了很多.英语教案中一直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地学习,学习单词最好创设一定地情景,结合句型与课文片段,这样就比较生动.陈老师地单词教案是单独完成地.在完成单词教案后才开始句型练习,觉得不是很合适.6、陈静老师:对了,说课中没有体现“课题揭示”这个环节.刚才张老师安排Guessing Game后呈现句子Let’s go to the park.我觉得课题揭示可以安排在这儿.6、陈静老师:是地,单词与句型要结合起来教.第一个单词结合一个祈使句教案,第二个单词结合祈使句和它地一种回答方式教案,第三个单词在上述句型操练中再增加一个回答方式,第四个单词教案就呈现第四种回答方式.这样,单词教案在平行展开,句型练习在层层递进,学生应该能轻松习得.7、尤红英老师:对于二年级学生,有一定地基础,可以在课堂中加入适当地练习,比如说选择、连线等,来巩固知识.8、侯立芹老师:多设计些情景,力求做到无痕.说课与真正地上课有很大地不同,比如说各种设想要怎样去实行等,要克服困难.9、组长------ 这次说课是相当优秀地.我个人建议陈老师在听取大家地建议和意见后,再加以整合,可以试着向外投稿.我特别注意到“说教材”部分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应该不是《教师用书》上公式化地句子,而是充满了陈老师自己地智慧与个性,体现了一个教师地特色.活动中有教师前着学生地手一起去,真正体现了教师不仅是个组织者,也是参与者.这个设计非常生活化,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地亲切,学英语地快乐.最难得地是,对于课文A部分图片地呈现,有耳目一新之感.在学习单词和图片一之后,教师不是直接呈现图二句型,而是先由教师对背景进行介绍,再请学生据此编对话.这样从学到编地过程,也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地过程.四、授课教师地反思陈娟老师:今天地教研组活动我觉得受益匪浅,很感谢老师们毫无保留地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我将努力吸取养分,以此来使我进步.一个人有一个人地思维方式,当我在准备说课稿地时候,我沉浸在自己地思维模式中,被局限了.在教案上很多地方都不懂,需要学习,所以我很感谢老师们对我提出地宝贵建议.我期待着在我以后地工作中能得到大家更多地建议.。

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陈雅婧引言202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要帮助学生建立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语法观,引导学生在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到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语境。

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才能帮助他们在语境中观察和归纳所学语法并在真实情境中得体地使用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英语教师。

旨在提高语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一节省级比赛一等奖课例为例,打破传统语法教学中死板地让学生记住语法规则的旧模式,尝试在主题语境中,通过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归纳和运用语法知识。

1.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思路语法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应在主题语境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参与、发现语法规则,体悟语法的语用意义,激发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理解他人、展开交流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有层次性、挑战性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语境中学会运用语法知识准确地理解语篇并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模态手段设计由浅至深、环环相扣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总结目标语法的形式,理解目标语法的意义,操练目标语法的用法,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2.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现以一节省级比赛一等奖课例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主题语境下有效开展语法教学。

本课是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教材第六单元语法板块,主要内容为if和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在教授本单元的阅读板块中的阅读语篇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if和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因此大部分孩子已经了解这一类条件状语从句的字面意义。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熟悉的主题语境中领会if、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总结目标语法的规则,在层层深入的语篇输出中正确运用目标语法。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作者:陈辛欣李春光王璐刘磊聂莹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10期教师话语作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重要来源,在学生语言习得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2年,由Zellig Harris首次发表论文《Discourse Analysis》。

自此之后,一批研究者陆续对该领域进行探索性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课堂话语分析逐渐兴起,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和语言教学相结合。

Frank B. May和M. Vere Devault(1967)将课堂教师话语交际分为34种,并总结相关信度措施;Cynthia A. Brock(1986)对二语习得课堂话语进行研究,尤其关注参考性问题和其对学生回答的影响;Polly Ulichny(1996)对成人二语习得课堂互动话语片段进行微观研究,阐述互动话语提供语言输入和进行输出操练的双重功能,揭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互动有效性评价;B. Kumaravadivelu(1999)构建批判性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呈现实现批判性课堂话语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过程;Marta Antón(1999)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的话语课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话语课堂更有利于二语习得,并论述了意义协商的功能和过程;Caroline Pontefract & Frank Hardman(2005)采用教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课堂话语分析对肯尼亚小学学生语言学习的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从教师参与和反馈策略、学生回答和课堂组织方面展开,并发现当前的教师话语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提出改进方案;Martin Nystrand(2006)认为教师话语可以促进阅读课教学效果;Alina Reznitskaya(2012)阐述了课堂对话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且教师应检验和拓展教学对话实践,并注意依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话语工具;Maureen P. Boyd & William C. Markarian(2015)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语言教学中对话的三个形式和功能,并总结出教师话语对成功的英语教学至关重要。

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共篇.doc

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共篇.doc

★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共10篇第1篇: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济钢文华小学英语组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扬我校小学英语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探究精神,开展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在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小学英语集体备课。

为了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将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制定如下工作:一、工作重点:1、认真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历城区小学英语教学基本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集体备课,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工作措施1、在学校的组织和领导下,全体英语教师间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要向备课组成员明确本学期集体备课工作的具体要求,解读集体备课工作计划,安排好每一次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位教师都心中有数,使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每次集体备课,组内教师轮流做中心发言人,提前书写好自己要研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中的困惑并在个人说明的基础上,全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最终拿出最佳教学方案。

三、具体实施措施1、严格执行“个人粗备-----集体齐备-----个人细备-----反思复备”的步骤。

备课依据:①三定:定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教学进度。

②四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课时分配,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③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④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2、备课组成员必须在集体备课前先行备好简案,以及在中心想好自己的设想。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积极查找相关资料,为发言谈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心发言人的辅导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教材简介:含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

【课题申报】英语学科中的语法教学创新

【课题申报】英语学科中的语法教学创新

英语学科中的语法教学创新课题申报书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语法是英语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

然而,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往往以繁琐的规则和机械的记忆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同时也没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

为此,我们需要在语法教学中进行创新,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课题旨在研究英语学科中的语法教学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选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对语法教学创新的研究,探索并验证一种更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比传统语法教学和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2. 分析学生对传统语法教学和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态度和反馈;3. 设计和实施创新语法教学课堂,评估学生在语法知识掌握、语法应用和语言输出等方面的提高;4. 探讨创新语法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影响;5. 总结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经验和教学策略,以及对未来语法教学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将实施以下步骤:1. 文献综述:对现有的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总结传统语法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可能性。

2. 实证研究设计:选择两个中学班级进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划分,实施创新语法教学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

3.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收集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馈和评价,并记录学生在语法知识掌握、语法应用和语言输出等方面的变化。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5. 结果归纳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评估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得出以下成果和创新点:1. 比较传统语法教学方法和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效果,验证创新方法对学生语法学习的积极影响;2. 分析学生对创新语法教学方法的反馈和评价,总结创新方法的优势和改进空间;3. 提出创新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4. 促进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提供有效方法和策略;5. 为未来的语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2008年苍南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论文)评选结果公示 县一等奖

2008年苍南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论文)评选结果公示 县一等奖

二 等 奖
攥一根线,串一珠琏——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有效实践 常态语文 本色课堂 语文课的导入之我见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 合理评价,激活课堂——谈谈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 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语文作业设计 初探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无限创意精心研读 设计精当提问 启迪思维门扉 陈玲玲 陈飘思 张晓燕 陈先泵 林祖庆 陈传定 陈爱芬 杨克谋 王汝程 蔡连香 林琳 矾山一中 马站镇中 霞关中学 藻溪中学 灵溪三中 灵溪一中教育集团 巴曹一中 矾山一中 埔坪学校 南宋中学 新安中学
三 等 奖
第8页 共14页
源于实践
有感而发
林玉栲 赖连选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温作钦 李远雁 陈孝涛 蔡菲 陈通相
括山中学 龙港实验中学 灵溪四中 灵溪三中 宜山一中 云岩学校 宜山一中
课堂教学贵在动态生成 落实社会课新课程标准 重构课程评价体系
促进教学可持续发展
让幽默艺术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 赢在课堂——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埔坪学校 钱库二中 钱库一中 新安中学 嘉乡中学 龙港六中 龙港六中 民族中学 灵溪三中
三 等 奖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学的感悟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之我见 初中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生能力培养与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浅谈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让课堂成为缤纷的舞台 优化教学导入,提高教学效益 谢林树 章为团 温怀力 龚玉娥 周新闻 蔡祖忠 朱良处 谢希群 王志昭 吴向阳 魏宏线 叶青 钱库一中 灵溪二中 嘉乡中学 华阳学校 莒溪中学 马站镇中 灵溪四中 新城学校 龙港一中 龙港六中 龙港五中 灵溪二中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路径探究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路径探究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路径探究◎李星引言“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要真正掌握英语,就必须掌握基本英语语法知识”(程晓堂、郑敏,2012)。

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语言表达准确而得体离不开语法,然而目前很多语法教学只是把语法作为知识来传授,其基本模式为“讲授—训练”。

这样的教学模式将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运用割裂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接着使大量的操练模仿巩固练习。

这种语法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动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语法学习理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学习效益低下。

如何提高语法课堂教学效益的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许多一线教师认为应该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开展一系列以学用结合,学思结合,学创结合的目的学习活动,坚持英语学习活动观。

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角度,从创设语境、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路径探究语法教学的科学性,从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涵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语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育部, 2022)。

在语法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语法观,引导学生在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感知与注意活动创设主题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相关的语法知识,建立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语法特点,概括和整合语法规则,形成相应的语法结构化知识。

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语法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述、分析、应用等语法实践活动,内化和巩固语法结构化知识,促进语法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引导学生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生活化语法应用情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本文以牛津译林版7下Unit4Grammar为例,探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语法教学。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小学外语教学》第二届中学(高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名单2010-09-17 22:09:54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2296次评论:0条由我刊举办的“第二届中学(高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于2010年5月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高中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

参与评选的论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充分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师为改进英语教育教学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经过认真、细致、公正的评审,共评出494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43篇,二等奖75篇,三等奖135篇,优秀奖89篇,鼓励奖152篇。

以下为获奖名单(奖项内部按姓氏拼音排序):一等奖|毕淑仪|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新尝试一等奖|蔡秀盈|浙江省瑞安市第五中学|谈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等奖|蔡湛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西方文化思维在英语语法中的体现一等奖|陈丹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玉城中学(玉兴东路91号|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一等奖|陈慧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词典运用策略,提高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一等奖|陈俭贤|甘肃天祝县一中|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等奖|陈娇玲|浙江省宁波中学|基于“过程与方法”的课堂观察初探——以人教社必修ⅡUnit 5 The band that wasn't 为例一等奖|陈瑾、徐忠显|江苏苏州市第三中学|中学英语教学非测试性评价研究结题报告一等奖|陈静|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活用教材资源的实践一等奖|陈丽云|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图式理论、语料库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等奖|范海军|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单元项目化作业(project)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等奖|葛春生|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Project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一等奖|顾仁富、陈娟|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图表法在高中阅读理解讲评中的实践与探索一等奖|桂建友|安徽桐城市天城中学|运用APS Strategy,提升高中生学习词汇的能力与效率一等奖|何文娟|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薄弱学校高中有效英语学习策略的探索一等奖|黄桂萍|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集中识词词汇教学初探一等奖|黄丽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整合高中英语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等奖|匡立、肖敏、周棋琴、彭继|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外语组|高中英语阅读动机的动态过程模式一等奖|李冬琴|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让英语课堂因生活而精彩——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浅探一等奖|李陆桂|广西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解放东路19号)|以一节高三英语阅读专题复习课教案为例谈教学设计一等奖|林洁华|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未成曲调先有情——精心导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等奖|刘娟|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听说教学的实践及反思一等奖|饶爱晖|贵州省盘县二中|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等奖|任海欣|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学生词汇暂时性石化的研究一等奖|宋伟|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利用视听资源培养高中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实验研究一等奖|王锋侠|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对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一等奖|王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重视教师反馈和指导,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一等奖|王涛|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中学|刍议语篇分析中的衔接理论与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一等奖|王旭娟|浙江温州市龙湾中学|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研究一等奖|吴海萍|浙江三门中学|利用整体教学,优化高中英语顺序选修课程一等奖|吴蒙娟|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通过课堂活动浅析新课改思想指导下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一等奖|徐健|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高中生英语教学有效阅读策略研究一等奖|杨谢友|浙江省黄岩中学|依托课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等奖|于立|北京市崇文区第十一中学|新课程标准下逻辑思维在英语开放作文中的应用一等奖|张继怀|山东省青岛一中|特级教师话语分析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个案研究一等奖|张莉|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高考试卷与教材中阅读技能考查特点对比研究一等奖|张荣|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语感阅读法与高三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一等奖|张伟琴|浙江长兴中学|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有效设计一等奖|张左红|浙江临安中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探究一等奖|章传宝|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浅谈如何优化课堂词汇扩充与检测手段?一等奖|赵奔奔、金莉|浙江台州中学|体验听的乐趣培养新闻听力技巧——由一节听力课引发的思考一等奖|赵冬|四川成都双流中和中学|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改进高中词汇教学一等奖|周胜敏|宁波市效实中学|基于学生体验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二等奖|毕淑仪|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如何在听力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二等奖|蔡映桃|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商业大道74号新华中|改良运用教材中的Project,实施课改新模式二等奖|陈爱兰|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浅谈“时效性资源”开发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二等奖|陈冰|广东省高州中学(高中部)184信箱|教师书面反馈影响高三学生作文修改的调查报告二等奖|陈慧|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教学课程整合的应用二等奖|陈嵘|江苏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建构“悟导练”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发展二等奖|谌建义|广东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背诵教学中的应用二等奖|丁国诚|上海市进才中学|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二等奖|董曼霞|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李渡|重庆市2004-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研究二等奖|杜宁|山东青岛市十七中学|巧用学案整合教材创建高效课堂二等奖|冯燕芳|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三中学|以评价促教学——谈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二等奖|符丽雪|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水西环路凯达楼312|从课例入手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二等奖|高亚衡|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第七十五中学|探索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二等奖|高又元|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高中|跨越文化,沟通无限——谈文化因素对词汇的理解阻碍及应对措施二等奖|古海茵|广东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二等奖|郭少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更新观念,创设语境,开展口语教学活动二等奖|郭雪婉|浙江省洞头县第一中学|行走于理念与实践的路上——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案例反思二等奖|何焱|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英语科|浅谈高中英语任务型听说课的设计二等奖|黄亮|广东广州市第十中学|浅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几种方法二等奖|黄志棉|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英语科组|以读促写——新课标指导下的有效写作教学探究二等奖|霍如娟|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高一年级部|巧用多媒体让Task板块破茧成蝶——运用多媒体进行task 板块教学的思考二等奖|姜雪燕|浙江宁波北仑区北仑中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二等奖|劳慧婷|广东广州市第四中学|运用发现式教学法促进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二等奖|劳淑敏|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成功的文学欣赏公开课成长中的一线教师——北师大版Frankenstein 教学设计及反思二等奖|雷海英|广西苍梧县第一高级中学|STA D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二等奖|李洁|广东省增城市增城中学新校区英语科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二等奖|李玲|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大附中|同伴评价在过程写作中的运用二等奖|李敏|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运用文本分析法评价《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标实验教材》二等奖|林洁华|广东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做英语课堂的“善问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二等奖|凌彩虹|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重组单元内容,推进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思考二等奖|刘钧|福建省永安市市第一中学外语组|高中英语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二等奖|刘林峰|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外语组|以阅读课堂为媒介,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二等奖|刘永刚|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谈中学英语发展性合作型学习课堂教学二等奖|雒春雨|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有效英语课堂观察带给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第七届全国中学(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有感二等奖|马旭|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发展|广州市小学英语转岗教师英语水平的调查研究二等奖|梅春莹|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依托英语课文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二等奖|牛琼|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潘永洁|广东广州市培英中学太和校区|英语新课标下的高考阅读测试特点及备课策略二等奖|彭荣华|江西省龙南中学|高考英语新词汇考题分析及对新课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二等奖|钱立柱|上海市顾村中学|高中英语低效作业的成因剖析及其改进方略二等奖|史方志|江苏省丹阳六中|英语表现性评价研究二等奖|苏克银|浙江桐乡第二中学|关于高中英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有效性的思考二等奖|汤雪珽|广东广州市培正中学|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读写任务”教学中的运用二等奖|汤雪珽|广东广州市培正中学|关于提高英语课堂听力训练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二等奖|唐文化|广西桂林市恭城中学|高中生英语听力的障碍及教学对策二等奖|陀玉英|广东高州中学(高中部)|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入十法二等奖|汪嫣妹|浙江宁波市奉化高级中学|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感悟2009年宁波市优质课二等奖|王蕾|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二学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王琳琳|浙江慈溪市慈吉中学|词汇可以这样学二等奖|王能强|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二等奖|王燕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二等奖|魏巍|甘肃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春天在哪里?二等奖|文安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乐从中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英语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二等奖|文麦平|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英语组|关于粤北山区曲江中学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调查——韶关市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验方案二等奖|吴东升|北京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注入情感的词汇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二等奖|吴琪文|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崇雅中学高中部|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二等奖|吴庆红|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中学|巧设问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思维二等奖|吴雪梅|广东高州中学|挖掘教材,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二等奖|徐波、李雪萍|四川省通江县涪阳中学|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二等奖|晏明霞|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从一堂展示课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二等奖|杨捷|安徽省灵璧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组|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以NSEFC教材的定语从句教学为实例二等奖|杨秀梅|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中生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方法研究——高中学生词汇学习现状调查及改进词汇学习方法可行性措施研究二等奖|应潇潇|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导入环节典型错误及建议二等奖|袁复恩|青海省乐都县教育局教研室|对部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观察与分析二等奖|岳华丽|山东威海工业技术学校|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研究初探二等奖|曾龄香|浙江宁波市第二中学|立足教材,有效开发利用多样化高中英语课程资源二等奖|张青青|浙江省奉化中学|如何使学生作文更有文采——由两篇学生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想到的二等奖|章宗年|江苏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南京二中)|一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阅读课教学设计与反思二等奖|赵丽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关注学生发展的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二等奖|赵紫薇|湖北省黄石市实验高中|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策略探讨二等奖|郑继岭|江苏昆山市西塘街26号昆山中学高三英语组|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提高阅读解题技能二等奖|郑婉苹|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中学|让学生不再谈“法”色变——一节高中英语语法课学的实践与反思二等奖|钟雪梅|广东省顺德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法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二等奖|钟志林|广东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二等奖|周旭东|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对话行为三等奖|安桂艳|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PPT课件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三等奖|安艳春|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中|高中英语学习的原动力----浅谈英语教学情感策略的运用三等奖|毕少琴|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语料库免费软件AntConc在高中英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三等奖|卞丽华|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外语组|利用概念隐喻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三等奖|蔡雷|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街道深圳市育新学校|交互电子白板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三等奖|曹宇|山西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英语阅读理解题型难易度标准之初探三等奖|曹媛|广东省佛山市文沙路25号佛山市第一中学|北师大版教材口语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口语教学三等奖|陈慧|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任务的有效教学三等奖|陈丽云|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善用Literature Spot版块,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兼评一节高中英语文学作品(小说)阅读课三等奖|陈文好|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华侨中学|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三等奖|陈彦竹、程惠云|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运用电子辞典设计高中英语教学新课型初探三等奖|戴林|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高中|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MMC模式探究三等奖|董华|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探究新课改下英语自主性阅读的策略三等奖|杜美夏|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校本课程——贫困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朵奇葩三等奖|段英俊、贺晓晔|陕西省长武县中学|由一句话引出的there be句型用法小结三等奖|范彬|广西桂林市第五中学|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三等奖|范宏莲|福建龙岩一中|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三等奖|范媚|广东省汕头华侨中学|变“枯燥写作”为“愉快写作”三等奖|冯秋玲|广东广州市玉岩中学|浅谈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师角色定位三等奖|冯秋玲|广东广州市玉岩中学|小议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师生有效互动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三等奖|冯蔚清|广东广州市玉岩中学|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学案导学的实践与反思三等奖|付洪波|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交际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课堂:学生角色探析三等奖|傅瑞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多种思路三等奖|葛文梅|甘肃西北师大附中|过程性写作与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三等奖|龚作导|广东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中学|2007-2009年广东高考非谓语现象分析三等奖|韩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悬疑激趣阅读对比对话延伸——“有效阅读课教学模式”探索的实践与思考三等奖|何丽君|广东韶关乳源高级中学英语组|合作学习提高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有效性三等奖|何丽青、周灿文|海南三亚市第二中学|“英语报刊教学如何有机地补充辅助主课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三等奖|洪华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淘镇侨光中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三等奖|洪跃琼|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三等奖|胡东望|江苏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三等奖|胡艳峰、符丽雪|广东广州市第九十一中学|薄弱学校高三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三等奖|黄冬黎|安徽省绩溪县绩溪中学|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教学中的三个阶段——第七届全国中学(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三等奖|黄洁兰|广东广州市第七十九中学|以高中英语教材为写作素材的两种有效写作模式三等奖|黄丽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小组合作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的尝试三等奖|黄水燕|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量化跟踪学生的英语学习法三等奖|黄硕|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英语组|山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策略三等奖|黄玉珍|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捕捉和巧用三等奖|黄志棉|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英语科组|巧用“任务”,提高高三整体复习效率三等奖|季莉黎|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大成中学|利用教材整合使课堂有效生动连贯的案例三等奖|季萍|江苏省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不能忽视的英语说课三等奖|季一鸣|江苏省镇江中学英语组|课外阅读兴趣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的调查研究三等奖|贾淑芹|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会话含义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三等奖|江红杏|安徽省金寨县青山镇青山中学|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三等奖|蒋立耘、赵婧|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英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三等奖|赖惠妤|广东省增城市高级中学|谈谈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写好“Summary”三等奖|雷鸣|广西南宁市广西民族高中|我把"差班"当财富,让爱与B-SLIM同行,五个月神奇转化英语"差班生"三等奖|李富国、滕瀚|甘肃省民乐一中|农村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及对策探究三等奖|李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中学|高中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等奖|李维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挖掘有方潜能无限——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能三等奖|李又汾|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第九高级中学|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三等奖|厉天宝|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后效应策略研究三等奖|梁海燕|广西桂林市第四中学|不同思维风格和人格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三等奖|林红人|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教育局|高中生英语课程参与情况的调查与对策三等奖|林慧枝|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中|新课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索及实践三等奖|林开英、张俊|贵州贵阳市第八中学|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三等奖|林颖华|广东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探索高一阶段开展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有效性三等奖|林玉芬|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三等奖|刘春兰、钟海根、黄虹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教师角色对基于博客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三等奖|刘汉波|广东省五华县实验学校|山区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出路思考三等奖|刘健敏|广东广州市荔湾区汾水中学|基于Moodle(魔灯)平台的英语协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三等奖|刘丽娟、陈爱兰|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话题教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三等奖|刘六二|甘肃省永靖县永靖中学|浅谈英语“热身”课三等奖|龙艳春|广东省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浅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广东卷“基础写作”的应对策略三等奖|卢健|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中学|谈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三等奖|卢健|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中学|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三等奖|陆赟|江苏苏州市第三中学高中|让英语课堂活动飞扬起来——刍议英语课堂活动非测试性评价的优越性三等奖|吕吉尔|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中生汉语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性研究三等奖|吕吉尔|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北仑中学|有意记忆词块:高中英语学习的高效策略三等奖|马群英|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高一英语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三等奖|倪淑英|浙江省湖州中学|从2010浙江会考英语试卷(卷二)看词汇和书面表达教学三等奖|倪淑英|浙江省湖州中学|浙江省高考听力卷分析与对策三等奖|潘海红|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多此一“举”,做“亮”高考细节题三等奖|裴昌义、张蕾、邱烨红、肖慧敏|上海市进才中学|灵魂缺失的英语教育三等奖|彭艳霞|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中学|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让人生之花更加灿烂——外研英语必修2 Module 6 Cultural Corner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等奖|钱立柱|上海市顾村中学|应对高三英语临界生有效辅导策略的实践与思考三等奖|钱兴龙|安徽省怀远第三中学|加强阅读训练指导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谈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等奖|邱芳|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切块拼接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三等奖|邱瑞吟|广东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探讨三等奖|邱天|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影响高中生英语词汇记忆的因素及对策三等奖|石世学|贵州省瓮安中学|主题课堂中语言智能的深度培养模式及实效探究三等奖|苏群芳|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七星区)|一堂高中英语情景语法教学课的设计与反思三等奖|苏晓云|浙江省泰顺中学|英语作业,因融于生活而更精彩三等奖|孙民|江苏南京市第四中学|演绎•归纳•情景——高中英语语法课创新性教学初探三等奖|孙西丹|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策略的显性训练三等奖|汤春霞|湖北省襄樊市三十六中学|驾乘隐喻翅膀放飞词汇教学——运用隐喻理论提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三等奖|唐文化|广西桂林市恭城中学|立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三等奖|田福君|北京市海淀区北方交大附中|谈高中英语合作阅读教学方法三等奖|田学贞|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与学习方法关系的调查与启示三等奖|王安家|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的突破对策三等奖|王翠婵|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词块学习与运用——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三等奖|王翠婵|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有效利用课堂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三等奖|王芳|湖北省咸宁高中|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渗透写作教学的研究。

张道真初中英语语法之14主谓一致

张道真初中英语语法之14主谓一致

张道真初中英语语法之主谓一致担纲指导张道真执行主编席玉虎编著黄玉霞孙晓芳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第2版2014年3月第5次印刷出版人雷俊林出版策划苗补坤责任编辑潘峰ISBN 978-7-5440-6449-1学习探讨英语语法请加微平台bbzdzyyyf语法学习交流微平台纸介图书京东旗舰店纸介图书天猫旗舰店百度阅读手持媒体免费读全国优秀畅销书,薄冰、张道真系列语法图书销售突破220万册!丨学英语,凭什么让我学语法吗???不时听到一些青年问道:学英语一定要学语法吗?语法应该怎么学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简单地谈一点个人意见。

对中国学生来说,尤其是成年人,我看是学点语法好。

语法,顾名思义,乃是语言的法则和规律。

学习语法,尤其是一些基本法则,至少有下列几个好处:第一 可以使你学得快些,因为已有现成的前人总结的法则,用不着你从头摸索。

第二 可以使你学得透些,因为通过语法对语言现象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

第三 可以使你学得准些,因为语法法则就是一条条准绳,可以用以衡量一句话是否正确。

第四 语法不但可以引你入门,更可以引你入胜,使你逐渐眼界开阔,语感加深,从而使你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丨那么应该如何学习语法呢?我认为在学习语法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第一 基本概念最重要。

在学习每个语法项目时,一定要把它的基本概念搞清,牢记在心。

第二 要大量地实践,大量地练习。

实践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练习要着重说和写。

第三 学习语法时,应多用比较法。

如对动词时态、冠词、介词、名词的单、复数等较难的语法项目进行相互比较,效果就比较好。

第四 要将语法法则与习惯用法分开。

碰到习惯用法,就不必钻牛角尖,进行徒劳的分析。

而习惯用法在英语中则是大量地存在着的。

第五 将一本语法书通读一遍,当然也不无好处。

但最好将它作为工具书,像词典一样地经常查阅,始能学得比较细致牢靠。

第六 实用英语语法只应是入门的向导,像一根拐棍一样。

赋予语法以生命,让语法课焕发生机

赋予语法以生命,让语法课焕发生机

赋予语法以生命,让语法课焕发生机【摘要】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课标理念下改进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出了四种语法教学的方法即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语篇教学法、归纳和演绎教学法掌握语法。

【关键词】语法教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95-02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凸显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我们欣喜地发现英语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日渐加强,但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还存在大量的语法错误。

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

原因何在?一是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方法有别于母语的语言学习。

乔姆斯基认为:孩子有习得语言的天赋,能自然的获得母语的语法规则。

我们向往学生像习得母语一样学好英语,但由于缺乏条件,我们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是在课堂教学模式下完成的。

二是,我们的学生是在已经习得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的,因此,母语的干扰不可避免,所谓“语言的负向迁移”伴随着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对差异性进行梳理,着重讲解和练习易出错的语法项目,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是我们教师创设的语言交流环境是有限的。

大多数教师主观上很努力地使课堂语境真实自然,但言语交际的情景却是复杂的,课堂教学内容既无法复制现实的生活,也不能涵盖言语交际的各个场景。

语法能够揭示词性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则,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更系统、更明白,有助于正确理解句子和准确运用英语。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语法教学呢?笔者认为,一是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机械操练、满堂灌的做法;二是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因此,我们要研究的是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并且要重新认识语法教学和改进语法教学,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种语法教学方法:1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法语法训练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更需要学生的相互协作。

小组协作任务型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比较好的实施方式,它采用两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形式,避免了班额大、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参差不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等教学问题。

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

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

2022年9月第38卷㊀第5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Sept.,2022Vol.38㊀No.5收稿日期:2022-01-15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现代汉语动态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2021BYY004)㊁第7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汉语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法研究 (2021M701084)和度重庆邮电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认知语法视角下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K2019-13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晓燕,女,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㊂引用格式:陈晓燕.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法研究[J].外国语文,2022(5):88-96.①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的例句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简称BCC);标∗的例句为不合格的语料㊂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法研究陈晓燕(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㊀450046)摘㊀要: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形容词谓语句的划分缺乏合理的分类方法;性质形容词㊁状态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在作谓语方面表现迥异的背后是否拥有统一的机制㊂认知语法中的位移事件理论和例示化理论是基于人类基本经验和普遍认知能力的,其核心优势在于既实现了对形容词谓语句兼顾形式与语义的划分,又为性质形容词㊁状态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在作谓语方面不同的句法表现提供了统一且有效的解释㊂由此,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研究可得到进一步完善㊂关键词:形容词谓语句;位移事件;例示化中图分类号:H31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2)05-0088-090㊀引言学界将现代汉语形容词一般划分为性质形容词(如 高 聪明 等)㊁状态形容词(如 通红 苍白 等)和非谓形容词(如 私营 民用 等)(吕叔湘等,1981;石毓智,1991)㊂性质形容词是形容词范畴中的典型成员,状态形容词是非典型成员,而非谓形容词是边缘成员(李宇明,1996:6)㊂以上三种形容词在作谓语方面表现迥异:性质形容词作谓语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条件,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而非谓形容词不能作谓语㊂例如:(1)他的个子很高㊂(2)她瘦了㊂(3)这小东西聪明得很㊂(4)她的脸通红㊂∗(5)这家企业私营㊂①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称为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语言现象㊂学界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表现和类别㊁完句手段及完句手段的理据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㊂本文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反思其不足,在认知语法相关理论指导下,为形容词谓语句提出兼顾形式和语义的分类方法,并为性质形容词㊁状态形容词和㊃88㊃㊀陈晓燕㊀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法研究㊀非谓形容词在作谓语方面不同的句法表现提供统一的认知解释㊂1㊀相关研究述评刘月华等(1983)㊁李临定(1986)和范晓(1998)等详细考察了形容词谓语句所涉及的下位句型,这些学者对形容词谓语句下位句型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使我们对形容词谓语的认识更加全面,但不足的是对下位句型的描写只是单纯的罗列,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㊂孙鹏飞(2018)按照形容词谓语句的标记手段,即通过重叠或添加后缀等形态变化手段㊁通过添加 状语 补语 体标记 句法手段㊁通过 对举 对话 等语篇手段将形容词谓语句划分为三种类型㊂该划分方式虽然弥补了形容词谓语句缺乏统一分类标准的缺陷,但尚未兼顾语义方面,该分类方法下的形容词谓语句语义甚显凌乱㊂在讨论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表现和分类的基础上,孔令达(1994)和李泉(2006)等学者一致认为性质形容词作谓语不自足,需要添加程度副词㊁体标记等诸多完句手段来实现㊂完句手段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表现,为形容词谓语句完句手段的理据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但仍然停留在句法形式描写的层面㊂在总结各种完句手段的前提下,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为形容词谓语句的完句手段寻求深层理据㊂顾阳(2007)认为,汉语的场景体里 定点 存在与否对句子的完句性有重大意义,定点的作用在于充当时间参照点,对形容词谓语句而言,起定点作用的主要有程度副词等㊂该观点颇有见地,但并未明确程度副词与时间参照点的关系㊂庞加光(2015)指出,形容词作谓语完句手段的概念基础为通过 规定占位 或 为参照赋值 两种方式而使主语所指对象的程度得以锚定㊂该观点比较具有解释力,但忽略了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锚定 假设理论基础也较为薄弱,不足以深入到形容词谓语句完句手段的本质,且难以对非谓形容词无法进入形容词谓语句做出阐释㊂孙鹏飞(2018)认为形容词谓语句完句手段的作用在于 量级核查 有界化 和 认知入场 等三种认知功能㊂该研究成果从认知角度较好地揭示了形容词谓语句完句手段的认知理据,但尚未明确 量级核查 和 有界化 两种认知功能的区别,仍未解决形容词谓语句的完句手段与时间概念如何发生联系㊂以上学者对完句手段理据的探索体现了对形容词谓语句研究的深入,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均未对形容词谓语句不同句法表现的理据,即为何性质形容词作谓语依靠不同的句法手段㊁状态形容词直接作谓语及非谓形容词无法作谓语提供统一且相对有效的阐释㊂总体而言,前贤对形容词谓语句的研究尚有提升空间:对形容词谓语句的分类难以兼顾形式语义上的统一;对形容词谓语句完句手段理据的探讨各有洞天,但还不够完善㊂探索句法语义接口问题是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林忠,2020),本研究将以认知语法中的位移事件(motion event)和例示化(instantiation)理论为基础,力图解决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研究中两个尚未解决的问题:(1)如何对形容词谓语句进行兼顾形式和语义的分类?(2)性质形容词㊁状态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在作谓语方面表现迥异的背后是否隐藏着统一的认知理据?位移事件和例示化体现了基于人类基本经验和普遍认知能力的认知操作,它们可为上述两个问题提供较好的研究思路,以使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得到进一步完善㊂2㊀理论基础2.1位移事件理论空间位移是人类最基本㊁最重要的经验活动之一,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概念㊃98㊃㊀外国语文2022年第5期㊀之一,它在人类的感知活动和概念化过程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因此对其概念结构与语言表征的探索就成了认知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㊂罗纳德㊃兰盖克(Ronald Langacker)(1987:167)在认知语法框架下对位移事件进行描写,把位置关系置于时间之中考量,认为位移涉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构型到另外一个构型的转变,对位移事件的概念化涉及位移者(mover )㊁位移者的位置(location )㊁客观时间t (conceived time )㊁概念化主体(conceptualizer)和加工时间T(processing time)等因素㊂基于完成性动词(perfective verbs)和非完成性动词(imperfective verbs)的区别和联系①,兰盖克(1987)把空间位移(spatial motion)分为物理(physical)空间位移和静态(stative)空间位移,即典型空间位移和非典型空间位移㊂完成性动词 walk run 等表征的物理空间位移事件中,位移者在某一客观时间t0占据位置l0,其对应的概念化主体的加工时间是T0,这即构成认知事件E0㊂位移者在下一客观时间t1占据位置l1,其对应的概念化主体的加工时间是T1,这构成了又一个认知事件E1㊂位移者的位置随着客观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概念化主体在加工时间内形成的其它认知事件E2㊁E3等也彼此各不相同㊂ stand 和 lie 表征的静态空间位移事件中,位移者不发生空间位移,位移者的空间位置不随客观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概念化主体沿加工时间对位移事件进行心理扫描形成的一系列认知事件之间别无二致,整个静态位移事件没有明确的开始状态和结束状态㊂兰盖克(1987)认为空间位移通常可以延伸到非空间认知域中,将非空间认知域中的变化事件称为抽象位移(abstract motion),因为位移与变化在客观世界与心智世界里本来就密不可分㊂基于上述思想,我们认为静态空间位移事件亦可扩展到性状稳定的事件㊂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如 天阴了 ,表示事物性状发生变化,是抽象位移事件的表征,而 天很阴 表征稳定的位移事件㊂因此,静态形容词谓语句和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可分别视为概念化稳定位移事件和变化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位移事件理论为形容词谓语句的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㊂2.2例示化例示化是认知语法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与图示化(schematization)相对的一个认知操作,它们共同作用于从词汇到形态㊁语法等各个语言层面㊂图示化认知操作是从众多经验中提取出内在的共性,从而及至一个更加图示性概念的过程,而例示化是图示化的逆过程,是具体经验对相对图示性概念进行阐释的过程(Langacker,2008)㊂也就是说,图示化是从例示概念到类型概念的过程,而例示化则反之㊂兰盖克(2008:143)提出,类型描述为概念内容赋予一定的秩序,但唤起类型本身并不足以选定我们意欲谈论的例示,为了确立概念内容在心智世界中的位置,概念化主体需借助入场成分(grounding elements)赋予概念内容以某种认识地位,从而使概念内容摆脱虚无缥缈的状态,即将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㊂兰盖克(2008:265)以 the girl like this boy 为例讨论类型和例示的关系, girl 和 boy 已经经由名词性入场成分 the 和 this 获取指称功能,概念化主体将注意力导向类型中的特定例示,而 like 则明示一个含有众多例示的过程类型,但 the girl like the boy 仍然代表了一个类型而非例示,因为该概念内容潜在的或真实的发生情况还尚未获得定位㊂这个女孩 可能会 喜欢那个男孩,也可能 现在 喜欢,还可能 过去 喜欢,每个定位都是一个特定的事件例示,所有的定位构成了一个事件类型㊂通过入场成分,类型中一个特定的例示被赋予某种认识地位,其潜在的或真实的发生情况得以认定㊂我们以图1来说明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的过程:㊃09㊃①完成性动词在时间域里是有界的,涉及某种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而非完成性动词则不具有明确的边界,涉及一个在时间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情景,二者不是绝对对立,受多个细微概念因素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Langacker,1987)㊂㊀陈晓燕㊀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法研究㊀注:DI :domain of instantiation (例示域);t :type (类型);i :instance (例示);GE :grounding elements (入场成分)图1㊀例示化(改编自Langacker ,2008:268)图1(a)和(b)具有相同的概念内容,但是二者侧显的结构不同㊂如图(a)所示,类型概念侧显的是类型,其众多的例示处于背景位置,而(b)侧显的是某个特定的例示,众多例示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图式性意义的类型,例示概念表达的是相对于类型,例示更具有突显性㊂在具体交际中,交际双方需对类型所包含的例示进行遴选,从而定位意欲谈论的具体实体㊂入场成分的介入将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从而交际双方的注意力投向同一个语篇指称,交际才有可能得以实现(邢晓宇,2015:58)㊂兰盖克(2008:148)指出,例示化涉及将一个显面施加于具有图示性意义的某一类型上,例示在例示域中就拥有了一个特定的位置,该位置将该例示与其他例示区分开来㊂2.3位移事件与例示化的联系位移事件理论和例示化认知机制紧密联系,它们共同作用于形容词谓语句的概念化,对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㊂形容词谓语句是人们概念化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静态形容词谓语句和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分别体现了人们对稳定位移事件和变化位移事件的概念化,稳定位移事件和变化位移事件是概念化主体将位移事件类型转化为位移事件例示,即例示化的结果㊂例示化可为性质形容词不能单独作谓语,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而非谓形容词无法作谓语这些句法编码特征提供统一的认知理据㊂例示化实现的途径为概念化主体通过选取不同的认知参照点以定位相应的目标使位移事件有界化,有界化使无界的位移事件类型转化为有界的位移事件例示,从而具有不同句法形式的形容词谓语句得以形成㊂3㊀位移事件理论下形容词谓语句的分类性质形容词作谓语不自由,性质形容词作谓语要依靠添加不同的完句成分来实现,添加体标记是最常见的完句手段之一㊂在语义上,带有体标记的形容词谓语句也相应有特别之处㊂朱德熙(1956:85)指出,性质形容词后带上有时间意义的成分表示一种变化㊂刘月华等(1983)指出,形容词作谓语是用来描写主语的性状或叙述主语的变化的㊂李临定(1986:285)将形容词谓语句的15个下位句型从语义上归纳为表程度㊁比较和变化㊂张国宪(2006:263)探究了形容词的体形式,将形容词表达的性状分为恒定性状和变化性状,形容词谓语句相应地既可以是恒定性状句也可以是变化性状句,并认为恒定性状句在句法表现上缺乏表达体意义的语法标记,而变化性状句与体标记密切相关,体标记使形容词谓语句呈现出变化义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形容词谓语句的语义特征有着基本的共识:形容词谓语句既可以表达一种相对恒定㊁静态的性状,也可以表达一种相对含有变化㊁动态的性状;通常情况,添加了体标记的形容词谓语句在语义上表示某种动态变化㊂因此,从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形式入手,结合其语义特征,我们㊃19㊃㊀外国语文2022年第5期㊀将形容词谓语句分为形式上含有体标记的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和不含体标记的静态形容词谓语句㊂(6)文雅的脚步轻,她妹妹的重㊂(7)天气很冷㊂(8)庙前的花市热闹极了㊂(9)房子小小的,摆满了米㊁面㊁肉㊁糖㊂(10)天阴了㊂(11)树还绿着,吴为却要走了㊂(12)丁家曾经阔绰过㊂(13)荒凉寂静的山谷热闹起来㊂(14)明亮的湖面顿时阴暗下来㊂(15)月光也暗淡下去㊂从形式上看,例句(6)-(9)均不含有和时间意义直接相关的体标记,它们或通过明确对比对象,或对性质形容词添加程度状语,或对性质形容词添加程度补语㊁或状态形容词作谓语等方式;在语义上,它们都表达主语本身的性状所达到的某种程度,或者跟同类比较,主语性状在程度上更强,并且主语的这种性状在时间轴上处于一种相对静止和稳定的性状,动态和变化的含义难以察觉,我们将其称之为 静态形容词谓语句 ㊂例句(10)-(15)中的形容词通过添加不同的体标记,从而获得充当谓语的资格;从语义上看,此时的形容词谓语句表示事物某种性状的动态性,它们或表示事物某种性状的实现,或持续,或事物曾经有过该性状等等(刘辰诞等,2022)㊂总之,诸如例句(10)-(15)所表示的事件都是处于具有时间性的变化之中,我们将其称之为 动态形容词谓语句 (陈晓燕,2021:23)㊂对形容词谓语句做出静态形容词谓语句和动态形容词谓语句之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认知语法理据的,其理据为位移事件理论㊂以 花儿红了 和 花儿很红 为例, 花儿红了 表征的是在客观时间轴上 花儿 的性状发生变化的事件,概念化主体在加工时间内对 花 在不同客观时间内性状变化事件进行心理扫描,形成不同的认知事件㊂就 花儿很红 而言,位移者在客观时间内的性状处于稳定状态,概念化主体在加工时间内对 花儿 保持 很红 的状态进行认知加工,形成一系列相同的认知事件, 花儿 处于 很红 的静态位移事件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㊂无论是表征性状稳定的静态形容词谓语句还是表征性状变化的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它们均属于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㊂4㊀形容词谓语句的认知机制及认知机制的实现途径4.1形容词谓语句的认知机制从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形式入手,深入其语义特征,并依据位移事件理论,我们将形容词谓语句分为表征稳定事件的静态形容词谓语句和侧显变化事件的动态形容词谓语句㊂在句法上,它们呈现出相应的编码规律,静态形容词谓语句中的性质形容词通过添加作状语的程度副词㊁添加补语㊁通过明确对比对象获得充当谓语的资格,而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动态形容词谓语句中的形容词则依靠添加体标记㊂总体而言,性质形容词不可以单独作谓语㊂形容词谓语句这种句法编码规律是有理据的,其理据就是例示化,即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的认知机制㊂举例如下:∗(16)小丽的脸红㊂(17)小丽的脸很红㊂㊃29㊃㊀陈晓燕㊀形容词谓语句句法语义接口的认知语法研究㊀(18)小丽的脸红得很㊂(19)小丽的脸红了㊂(20)小丽的脸红,小芳的不红㊂(21)小丽的脸通红㊂①例句(16)并非合格的句子,单个的性质形容词 红 无法单独作谓语㊂例句(17)-(20)通过添加程度副词㊁补语及体标记等句法手段或通过明确对比对象从而使形容词 红 获得了充当谓语的资格,例句(21)中的状态形容词 通红 直接作谓语㊂例句(16)与例句(17)-(21)概念意义的区别在于例句(16)表达的是缺乏显面㊁详略程度低的事件类型,即 小丽的脸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与性状 红 的相关 ,该事件类型蕴含着若干事件例示,而例句(17)-(21)则是具有显面㊁详略程度高的某个特定的事件例示㊂概念化主体借助作状语的程度副词㊁补语和体标记等入场成分将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从而交际双方的注意力投向同一个语篇指称,交际得以实现㊂那么,概念化主体是如何借助上述入场成分将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的?也就是说,例示化实现的途径是什么?4.2形容词谓语句认知机制的实现途径形容词谓语句是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概念化主体通过例示化认知机制将位移事件类型转化为特定的位移事件例示,例示化实现的途径为概念化主体确立从参照点到目标的心理路径使位移事件实现有界化㊂认知参照点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是认知学科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起源于物理学中的 参照物 ㊂兰盖克(1993)声称参照点现象在生活经验中无处不在以致人们都忽略了其存在,人们具有通过唤起参照点以建立与目标心理接触的能力 参照点能力㊂参照点能力的实质在于选取某一实体概念为认知参照点,建立通达目标实体的心理路径(mental path)(Langacker,2008)㊂静态形容词谓语句(17)(18)和(21)中, 很红 红得很 和 通红 所表达的概念为性状 红 超过了一般意义上 红 的程度,也就是说,概念化主体以一般意义上 红 的程度为参照定位目标,即 小丽的脸 红的具体程度㊂例句(20)则以 小芳的脸 红的程度为参照,对 小丽的脸 红的状况进行定位㊂无论是以一般意义上 红 的程度还是以其他同类成员的性状为参照对主语的性状加以把握,静态形容词谓语句不突显客观时间以及主语性状在客观时间中的变化㊂与之不同,动态形容词谓语句例句(19)含有体标记② 了 ㊂戴耀晶(1997:47)认为 了 是 现实性 的显性语法标记,所谓的现实性就是相对某个既定的参照时间,句子所表达的事件是一个实现的事件㊂邵洪亮(2015:166)指出,作为 实现体 标记的 了 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从无到有的实现㊂因此,含有体标记 了 的例句(19)涉及概念化主体以参照时间,即 小丽的脸 不红的时刻为参照点,通达目标,也就是事件时间,即 小丽的脸 已经红了的时刻㊂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参照点的参照时间与其通达的目标,即 小丽的脸 不红的时刻和 小丽的脸 已经红了的时刻在客观时间轴上居于先后不同的位置,因此其所表征事件的动态变化也是不言自明的㊂由此可见,无论是表征静态事件的静态形容词谓语句还是表征变化事件的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它们均涉及从参照点出发抵达目标的心理扫描㊂从参照点到目标的心理扫描使得事件获得边界,从而使之有界化③㊂㊃39㊃①②③为方便对比,例句(17)-(21)为验证过的自省语料㊂汉语中体标记是表达体意义的主要手段, 体 是与事件的经历㊁完成㊁进行相关的时间概念,它指相对于某个参照时间(reference time),事件的状态或状态变化的情况(龚千炎,1994)㊂因此,体标记的选择由参照时间与事件时间(event time)的相对关系来决定㊂从认知参照点到目标的心理扫描使事件有界化是符合人们直观经验的,有边界的事物必然是有始有终的;刘辰诞(2009)指出,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必然要给认知对象指派一个结构边界,确定它的起点和终点以防与其他认知客体发生混淆㊂㊀外国语文2022年第5期㊀刘辰诞(2009:10)指出,有界化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 完形趋向律 ,即人类总是把感知对象感知为完整的结构,这一认知特征要求实际语言表达式的语言结构必须有界化,这样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㊂韩鑫(2016)㊁刘存伟(2019)等均对性质形容词表示无界的量幅,状态形容词表示有界的量点或量段的观点有着共识㊂例如 脸红 相对于 脸很红 脸通红 是无界的, 红 表示不确定的量幅,而 很红 与 通红 是有确定范围的量段㊂添加了体标记的 脸红了 等相对于 脸红 而言也是有界的,体标记 了 唤起认知参照点的作用使 脸红 事件得以有界化(陈晓燕,2021:25)㊂从 脸红 这一无界事件到 脸很红 脸通红 脸红了 等诸多有界事件的转化实质上是事件类型到事件例示转化的过程㊂有界事件 脸很红 等诸多事件例示共享相同的概念内容,即无界事件 脸红 这一事件类型㊂例示化认知操作将概念内容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确立概念内容在心智世界中的位置,以便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㊂因此,形容词谓语句形成的认知机制可简单图示如下:注:t :type (类型);i :instance (例示);GE :grounding elements (入场成分);R :reference point (参照点);T :target (目标)图2㊀形容词谓语句形成的认知机制①综上,形容词谓语句形成的认知机制是例示化认知操作,概念化主体将表征位移事件类型的 NP +性质形容词 转化为诸多位移事件例示,位移事件例示由 NP +很+性质形容词 NP +状态形容词 NP +性质形容词+体标记 等语言结构来表征㊂概念化主体或以一般意义上某个性状的程度为参照点,以事物性状的具体程度为目标,或以参照时间事物的性状为参照点,以事物在事件时间的性状为目标㊂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通过从参照点到目标的心理扫描,无界的位移事件转化为有界的位移事件,从而将类型概念转化为例示概念,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㊂例示化认知机制亦可为非谓形容词无法作谓语提供认知理据㊂ 慢性 私营 初级 等非谓形容词是形容词范畴里的边缘成员,非谓形容词在形式上一般成对出现,其主要的语义功能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语法功能是作定语以修饰名词,难以充当谓语㊂比如:∗(22)这种病慢性㊂∗(23)这家企业私营㊂∗(24)他的英语写作水平初级㊂例句(22) (24)均为不合格的句子㊂李宇明(1996:7)通过考察非谓形容词在空间㊁程度㊁时间三个㊃49㊃①受图表空间所限,仅列举部分形容词谓语句句式㊂。

英汉语言差异视角下英语教学方法探析

英汉语言差异视角下英语教学方法探析

1研究背景著名语言学家杰斯珀森(Jesperson)曾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

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

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

”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浸”在英语中,教师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学生遇到的困惑,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笔者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中式英语现象十分严重。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汉语母语影响或干扰而说出或写出的英语。

”(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流,如果学生忽视英汉语言差异,在用英语进行遣词造句时不符合标准英语的规范,就会造成交流障碍。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英汉语言差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但将英汉语言差异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甚少。

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双语》和《中式英语之鉴》等权威学习资源里的案例,以学生的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英汉语言的几大差异并从中探讨英语教学的一些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在英汉语言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克服由语言差异带来的学习阻碍。

2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这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差异很大。

“中国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

”(董畅,2019)中国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词汇和句法层面都有体现。

总的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主要存在两大层面上的差异,一是词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词义和词汇用法不同。

二是句法结构上的差异: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汉两种语言语序不同;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英语多被动句式,汉语多主动句式;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等等。

可见,英语和汉语这两种属于不同系统的语言,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汉差异意识,让学生学会收稿日期:2020-6-3英汉语言差异视角下英语教学方法探析□陈玉娇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摘要]中式英语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其根源是学生的汉语思维和表达习惯对其英语表达的制约以及学生对英汉语言差异认知的缺乏。

浅析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施策略

浅析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施策略

浅析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施策略发表时间:2013-05-10T11:52:12.50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4月供稿作者:陈冬艳[导读]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

陈冬艳河北武邑中学初中英语摘要: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构词法、拼读和拼写规律;掌握词语搭配、语境应用等技巧,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活动教学、策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语已经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它受到学校教学的高度重视。

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要求初中毕业生在词汇方面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 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能掌握800个左右单词。

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笔头实际中运用。

但是由于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一些中学生未能达到学习目标,严重影响他们的进一步学习。

一﹑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英语词汇的教授过程中,有一些老师将词汇的学习简单的理解为学生的背诵,而没能对词汇进行有效的讲解和对学生单词记忆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缺乏词汇学习的科学思维习惯。

而有部分老师在教学中认为语法比词汇重要,因此将精力大部分放在语法的教学上,而忽略了词汇的教学,特别是在情景中进行教学。

致使学生背诵词汇的效率不高,正确率也不高。

其次音标是英语学习的敲门砖,而很多学生因为学英语进入状态较慢,因此对音标的掌握不好。

很多音标不会读,为单词的拼读埋下了隐患。

学生不会拼读单词,或者不能读准确单词,甚至有学生通过中文注音的方式来读单词。

英语歧义句初探

英语歧义句初探

英语歧义句初探
陈海燕
【期刊名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一个句子可以作为多种解释,我们称之为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

这些歧义句在英语中并不少见,常常会使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

本文试图对句子产生歧义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使英语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类句子。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陈海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带连词and的歧义句初探 [J], 赵宇虹
2.概念功能视角下的英语歧义句分析 [J], 杨轶殊
3.语用平面的英汉人称指示语歧义句对比初探 [J], 乔雪玮
4.暂时句法歧义句认知加工初探 [J], 孙兵;刘鸣
5.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句法歧义句的制约作用 [J], 陈鸿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的设计与反思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的设计与反思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一节语法
教学实验课的设计与反思
陈艳华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随着教改的全面铺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版教材的推行使用,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落实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在语言教学的诸多环节中,语法规则的教学一直很有争议,该不该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以什么方式练习巩固,又以什么标准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探讨新教材中语法教学的有效模式和评价策略。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陈艳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广东广州51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41
【相关文献】
1.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的设计与反思
2.如何优化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3.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探
讨及评价策略4.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以宾语从句教学为例5.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以宾语从句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法创新研究英语组:陈雪艳传统语法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可是课改后教师又逐渐在忽视语法教学。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语法知识严重匮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欠缺的语法知识更导致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严重下滑。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将语法教学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设计各类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激活语法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理念,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语法在语法学习中,有一种概念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深蒂固,那就是语法学习即老师讲学生记、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

他们觉得语法学习枯燥乏味,味同嚼蜡,更有甚者,稀里糊涂,恐怖反感。

因此,学生对于语法课的感觉就是厌烦和无聊。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怎么办?我觉得,要改变学生的语法学习现状,首先要更新教师的语法教学理念,以此来改善语法学习在学生心目中的不良情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强有力的内驱力。

通过语法课上丰富的活动,比如:游戏、歌曲、rap、中西文化对比等,让学生感受到语法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很有趣的,从而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因此,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设计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表演、调查、采访、讨论等使学生学习语法的情绪逐渐升温,让他们感受到语法学习是富于生命力的,不是死板的。

二、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法探究学习兴趣作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

学习兴趣一旦形成, 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而变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比如根据语法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使用幻灯、图片、图表、简笔画、动作表情、实物、录像等手段使其形象化、直观化, 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会学生发现乐趣,深切感受语法教学的魅力。

在平时的教学实际中,我经常采用如下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

(一)通过语言描述体会语法的内在含义用语言组织教学是最基本且常用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内涵丰富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第一单元的情态动词must 和has\have to时,我导入了一个情境:one night, mr. black was driving back home after drinking too much. suddenly, the car hit a strong tree, mr. black hurt badly. he was sent into the hospital. 根据这个情境描述,我让学生为此进行评述来练习这两个情态动词。

其中一个学生作了如下的评述:he must obey the traffic rules,but he didn’t. now he has to stay in the hospital.这样学生就明白了must 表“主观”,has\have to 表“客观”,胜过了教师千言万语的讲解。

然后,我又提出一些问题:what must he do?what did he have to do?让他们展开思维飞翔的翅膀,在想象和创造性的描述中进一步掌握这两个情态动词的用法。

(二) 在多媒体的情境体验中学习语法结构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其音像效果更是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讲解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景,使课堂活动栩栩如生,让学生在逼真的生活空间中领悟英语语言的魅力和语法知识的内涵。

比如,在学习高中人教版必修2的被动语态时,该语法一直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有关各种被动语态的结构。

其实,在学生了解了分词的基本用法和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图片或动画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该结构。

下面是我创设的两个情境。

情景1: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学生在军训期间做俯卧撑的照片,学生一看,马上笑了起来,因为他们还记忆犹新,就在上个星期军训时,一个不规范的动作,受到了教官严厉的处罚---做俯卧撑30个。

根据这一情景,我问:what happened to you? 学生答道:we were punished. 情景2:我播放了一段藏羚羊正在被屠杀的录像,血淋淋的场景,使学生看的唏嘘不已,我问: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antelopes? 学生答道:they are being killed.然后我把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的结构写在了黑板上,自然导入了新课---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三)设置问题情境学习语法。

设置问题情境的原则是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范围,带有诱导学生质疑的功能,以便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提供学生一个学习内容,选择一种语法结构,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达到自主学习语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的定语从句时,我带了一张全家福。

让学生感知关系代词who、whose的用法。

q1: who is the girl that is sitting between me and the woman? s1: she’s joy, who is your daughter. q2: which one is my mother among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s2: the woman whose hair is curl is your mother, i think.总之,在学生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的运用一些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之主动参与探究。

三、归纳演绎,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语法规则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年的初期,跟初中阶段比较,在心理,生理上更趋成熟。

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记忆清晰,观察水平不断提高。

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并且具有初步归纳演绎重点知识,通过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归纳法是指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人教版必修3的情态动词must和has\have to ,以及should时,可以使用此法让学生知晓其内在区别。

比如,我找了一个在班级里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同学李苹,与一个同学进行了对话,并引导他们进行转述。

t: (to s1) you must get along well with li ping.s1: (to s2) i have to get along well with li ping.s2: (to s1) you should get along well with li ping.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上对话后,引导各小组讨论以上语境中的情态动词,最后让他们自行归纳并得出结论:对话中的must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威;have to表示来自外部的压力;should表示来自朋友的建议或鼓励。

经过这样的比较归纳,学生对这些情态动词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总之,在总结语法规则时,不能操之过急,应该让学生先实践,然后讨论发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巧设活动,激励学生快乐活用语法学习要活动化,活动要交际化。

教师应把语法规则活化为活动,把教学过程活化为交际活动,优化认知结构,激发主体意识。

设计精巧、难易适度的活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句子接龙”编故事正如布鲁纳所说,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人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的。

为此,笔者经常开展一些游戏让学生主动感知与运用语法。

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5,虚拟语气的教学时,笔者设计了“接龙游戏”。

以下是从学生的游戏中选取的精彩片段。

t: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on a lottery?s1: if i won the lottery, i would buy a car.s2: if i bought a car, i w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s3: if i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 i would fall into the sea..s4: if i fell into the sea, i would ask for help.s5: if i asked for help, i would…在这种开放的意义性操练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练习了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还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也使紧张的学习氛围平添了几分幽默及调侃,一举多得。

(二)说写转换,主动提升语法运用能力说写转化,从说到写,这是交际能力的提升,一些学生往往说的头头是道,可一动笔却会漏洞百出。

因此,教师在讲解语法规则后,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语法项目先进行口头练习,然后进行书面表达。

如,学完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后,为了让学生对一般将来时态的被动语态进一步巩固,笔者设置了一个让学生制订班规的活动,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让几名学生进行口头汇报。

紧接着,让学生把班规写出来,他们就会充分发挥想象,把学生的口头汇报材料进行适当补充。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已相对成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应尽可能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语法教学作为语言的内部规则,它标志着外语和本族语最主要的差别,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也有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更自信。

因此, 新课程仍然要教语法——撇开语法基础而一味地只强调能力 ,能力最终将会成为空谈。

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意识到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英语。

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语法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是为培养能力服务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

总之,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策略 ,优化语法教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