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CNA和p53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分子切缘界定指标的研究
位 。肝癌根治切除术后 的高复发率 , 尤其是切缘复发 , 说明所采用 的标 6 ~ 2 为 1 ,6 ~ 5 为 2分 , 1 ~ 7 % 为 3分 ; 7 为 4 N 5 分 2 0 5% 5 ≥ 6 准 只是 相 对 的 。 对 不 同 大小 肝 癌 的根 治 性 切 除 时 切 缘 应 该 多 大 , 能 分 。其 次 按着 色强 度 分 为 4个 等 级 , 着 色 为 0 , 黄 色 为 1分 , 色 既 无 分 淡 黄 保 证 手 术 安 全 , 能完 全 切 除 癌 周 肝 组 织 内 的 微 转 移 灶 , 又 目前 仍 无 统 一 为 2 , 黄 色 为 3分 , 分 棕 最后 将 两 者 积 分 乘 积 为 0表示 阴性 (一 ) > 1 , 的定论[ ”。本 课 题 通 过 检 测 原 发 性肝 癌 及 癌 旁 组 织 内 P NA 和 p 3蛋 为 阳性 , 中 1 2表示 弱 阳性 (+ ) 3 4表示 阳性 (+ + ) ≥ 5 强 C 5 其 ~ ,~ , 为 白 的分 布 情 况 , 定 P NA 和 p 3蛋 白作 为 原 发 性 肝 癌 分 子 切缘 的 界 阳 性 (+ + + ) 确 C 5 。 定 指 标 , 发 性 肝 癌 的根 治 性 手 术 所 要 求 切 除 的 肿 瘤 切 缘 范 围 提 供 15统 计 学 处理 : 用 S S 1. 为原 . 使 P S 2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各 组 数 据 的 分 子 病 理 学 基础 。 比较采 用 W io o l x n检 验 , 测 标 准 均 取 为 P< 0 0 c 检 . 5差 异 有 统 计 学
表 1 P NA 在原 发 性肝 癌 和 癌 旁 不 同 距 离组 织 中的 表 达 C
3 讨 论
肺癌组织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表达及意义
肺癌组织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表达及意义
刘景坤;王曼;万发义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1(015)001
【摘要】目的观察癌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癌组织中表达特点.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结果两种单抗表达特点基本一致,PCNA阳性表达率(90.0%)明显高于P53(77.8%).肿瘤细胞分化越低,PCNA阳性表达率越高,而P53则与之相反.结论P53蛋白和PCNA是目前肺癌免疫组化研究的最佳标志物,在观察肺癌的分化、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刘景坤;王曼;万发义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230医院病理科,;沈阳军区230医院病理科,;沈阳军区230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利用组织微阵列结合免疫组化法研究PTEN、P16、P21、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廖晓波;胡冬煦;周新民;喻风雷;袁运长;陈名久
2.上皮性卵巢肿瘤中p53、nm2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化检测及意义 [J], 丁晓萍
3.肺癌组织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表达及意义 [J], 王曼;刘景坤;万发义
4.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姜涛;刘玉林;李晨;程庆书;刘锟
5.肺癌组织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表达及意义 [J], 刘景坤;王曼;万发义;张哲;梅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肠癌中CerbB-2、P53、PCN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黄志伟;蔡雪彦【摘要】目的检测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大肠癌临床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3例大肠癌中P53(突变型)、PCNA、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PCNA蛋白、Ki-6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7.92%、100%、86.79%,与在相对应的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14%、10.71%)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ki-67蛋白的表达和患者性别有相关性.此外,PCNA 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在大肠癌中P53蛋白与PCNA蛋白、ki-67蛋白之间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1.P53、PCNA和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过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在大肠癌组织中,PCNA、ki-67和P53之间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提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抑癌基因突变是相对独立的致病机制.3.PCNA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PCNA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无关,ki-67表达则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有关,提示ki-67在大肠癌不同性别患者间表达差异受ki-67不同于PCNA的细胞周期影响.【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3(022)006【总页数】5页(P508-512)【关键词】P53;PCNA;ki-67;免疫组化;大肠癌【作者】黄志伟;蔡雪彦【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528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近些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尤以城市为甚,我国年轻人直肠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预后较差。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突变型)、PCNA、ki-67在53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其与大肠癌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大肠癌临床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 中图分类号] R7 38 7 0 / z g z z h x . 2 0 1 3 . O 6 . O 1 2
P 5 3 、 P C N A、 k i 一 6 7在 大 肠 癌 中 的 表 达 与 临 床 意 义
黄 志伟 蔡 雪 彦
( 广东 省 中 山 市人 民 医 院病 理 科 5 2 8 4 0 3 )
( 摘要] 目的 检 测 P 5 3 、 P C N A、 k i 一 6 7在 大 肠 癌 中的 表 达 及 其 与 大 肠 癌 及 临 床 病 理 因 素 的关 系 , 为 大 肠 癌 临 床 的诊 疗 提 供 一定 的依 据 。方 法 应 用 免 疫 组 化 法 ( S P法 ) 检测 5 3例 大 肠 癌 中 P 5 3 ( 突 变型) 、 P C NA、 k i 一 6 7蛋 白 的 表 达 。结 果 P 5 3蛋 白、 P C NA 蛋 白 、 Ki 一 6 7蛋 白 在 大 肠 癌 组 织 中 的 表 达 分 别 为 6 7 . 9 2 、 1 0 0 %、 8 6 . 7 9 , 0 4, 与 在 相 对 应 的 正 常 大 肠 粘 膜 组 织 中 的 表 达( 分别为 O 、 7 . 1 4 、 1 O . 7 1 ) 相比, 差异有显著 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1 ) 。k i 一 6 7蛋 白 的表 达 和 患 者 性 别 有 相 关 性 。此 外 , P C NA 蛋 白和 k i 一 6 7 蛋 白表 达 呈 正相 关 。在 大 肠 癌 中 P 5 3蛋 白 与 P C NA 蛋 白 、 k b 6 7蛋 白 之 间 表 达 无 相 关 性 。结 论 1 . P 5 3 、 P C NA 和 k i 一 6 7 蛋 白在 大肠 癌 中 的 过 表 达 可 能 与 大 肠 癌 的 发 生 发 展 密 切 相 关 。2 . 在大肠 癌组织 中, P C NA、 k i 一 6 7和 P 5 3之 l 司 的 表 达 均 无 明显 相 关 , 提 示 大 肠 癌 发 生 过 程 中 肿 瘤 细 胞 的 增 殖 与 抑 癌 基 因 突变 是 相 对 独 立 的致 病 机 制 。3 . P C NA 表 达 与 k i 一 6 7 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 而 P C NA 表 达 与 大 肠 癌 患 者性 别 无 关 , k i 一 6 7表 达 则 与 大 肠 癌 患 者 性 别 有 关 , 提示 k i 一 6 7在 大 肠 癌 不 同
PCNA与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对照组 ,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两组组织 中 P C N A、 P 5 3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 通过 回顾性 随访 , 观察其远期 生 存、 复发转移的情 况。结果 观察组 P C N A、 P 5 3阳性 率均显著 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 分 别为 7 2 . 3 7 %、 8 . 3 3 %和 6 7 . 2 6 %、 4 . 9 %, I 一 Ⅱ 期与Ⅲ期患者 P C N 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而P 5 3表达阳 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1 ' 5 3 、 P C N A的表达与生存期有关 , 生存 1年以下和 3年 的患者 的 P 5 3表 达阳性率分别为 5 0 %, 2 o %( P< O . 0 5 ) , P C N A的阳性率分别为 6 o %, 4 J D %( P< 0 . 0 5 ) , 从而提示 P 5 3和 P C - N A表达 阳性率越高 , 患者生存期越短 , 预后差。P C N A阳性者 1 年及 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 P C N A 阴性患 者( P< O . 0 5 ) 。结论 P C N A、 P 5 3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 因素 , 其异常表达 和肺癌发病、 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 系, 可作为对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 【 关键词 】 非小细胞肺癌 ; P C N A; P 5 3 ; 癌基因
肝细胞癌组织HSP70、p53和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c rio / e w iJ N ai , U Xag e acn maX E B n e, A G Yj n D i ,t I a n
Tie iiay b t M ltr Co mm a d, a a 8 007, b , i n Lh s 50 TietChna
c o i h paii B,ie crh ss n HCC; hr nc e tts l r i o i a d v The o iie a e o p stv r t s f HSP a d T0 n p5 i wel di e e e ae HCC wee 3 n l— f r n it d f r
HC C组 织 H P 0 p 3和 P N 表 达 阳性 率 明 显 高 于 非 癌 组 织 (2 2 .6x26 .,2 4 .,< S 7 、5 CA X1 71 ,2 7 x3 0 P = = 6 = 6
00 )H P 0 正 常 人 、 .1 ; S 7 在 慢性 乙 型 肝 炎 、 硬 化 和 H C中 的表 达 逐 步增 强 ; S 7 肝 C H P 0和 p 3在 分 化 较 好 的 H C中 的 5 C
D p r e to fco sDsae, e G n r o ilo eat n f I et u i sst e ea H s t m n i e h l pa f
【 b t c】 Obet e T ne tae te epes n ad s n i n e o etsok po i 0 H P 0 , A sat r jc v o ivti t h xrsi n i ic c fh a hc rt n 7 ( S 7 ) i sg o g fa e
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 p53,p16,PCNA蛋 白在食 管癌 中的表达及临床意 义。方 法 用免 疫组织 化学 染色 sP法对 62例食管 癌标本 进行 p53 .
p16,PCNA蛋 白测定 。结果 62例食管癌 中 ,r63,PCNA蛋 白阳性 表达均 为 71.O% (44/62).p16缺失率 48.4% (30/62)。p16缺失 与肿
瘤 浸润深度 、淋 巴结转 移密切相关 (P<0.05、P(0.O1)。而 p53,PCNA蛋 白同时表达 56.5% (35/62).亦与肿瘤 浸润 深度 、淋 巴结转 移密
切相关 (P<0.05、P<0.01)。结论 食 管癌 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及 p16缺失 可视为危险 预后 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53,p1 6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rotein in esopha—
gea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 significance. M 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p53,p1 6 and PCNA pr otein in 62 cases with eso
1.1 一般 资料 2004年 5月—2006年 7月食管 癌根治 切 2.1 p53,p16,PCNA蛋 白 的表 达 情 况 62例 食 管 癌 中 ,
除 62例 ,年龄 36—79岁 ,中位 年 龄 54岁 。男 41例 ,女 21 p53,PCNA蛋 白阳性表达均 为 71.0% (44/62),p16阴性表
维普资讯
2007年2月 第 35卷 第 1期
P53信号途径在癌症中的作用
P53信号途径在癌症中的作用癌症是引发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3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比2012年增加57%,因此,对癌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
P53信号途径被广泛认为是维持人体正常细胞的重要机制,同时也与癌症的发生和治疗有密切关系。
P53(蛋白质53)是一种“护卫蛋白”,它是一种转录因子,能够控制很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死亡。
当细胞受到DNA损伤(如紫外线照射)等刺激时,细胞会表达和激活P53,使其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阻止DNA的损伤继续发展,包括引发细胞周期停滞或凋亡等。
在正常的生理过程中,P53发挥着维持正常细胞生长、DNA修复、代谢和反应等作用。
然而在常见的许多癌症中,P53的调节出现了异常,导致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出现问题。
这种异常的调节通常是由突变等基因突变引起的,这就导致P53无法正确激活或降解。
此外,在一些癌症中,P53的表达水平也被发现降低,因此,P53途径的异常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P53途径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靶点。
一些治疗方法就是利用P53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并保护正常细胞的健康性。
例如,利用化学治疗药物来诱导P53的表达和激活,从而使其在肿瘤细胞中发挥死亡作用。
这些方法已经在实验室和临床中得到逐步的验证。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们不断发现新的方法来调节P53途径,来更好地预测和治疗癌症。
例如,最新的实验表明,一些微生物可以影响P53途径的表达和活性,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调节机制被发现,如miRNA等小分子RNA,可以影响P53途径中的一些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因此,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可能不仅对癌症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提供更加广泛和全面的治疗手段。
总之,P53途径在人类正常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引起许多癌症的因素之一。
因此,对P53途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来调节这条途径,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PCNA及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疫组 化 结果 进 行评 估 。
1.4 统计 学方 法 。应用 SPSS19.0统计 学 软件进 行 分析 处理 ,
采用 卡 方检 验 ,以 P<O.05认 为有 统计 学意 义 。
2结 果
2.1 PCNA和 P53的表 达情 况 。PCNA和 P53主要 都分 布 于 2_3 PCNA与 P53在 口腔癌 中表达的关系
至 2017年 6月病史保存完整且病理诊断为 口腔癌根治性手术
石 蜡标 本 40例 ,男 性 10例 ,女 性 30例 ,年 龄 35 80岁 ,中位 年
龄 55岁 。其 中肿 瘤 的发 生部 位包 括舌 下腺 、口底 、颌下 腺 、腮 腺 、
口颊 部 。均经 病 理诊 断 ,参 照世界 卫 生组 织 口腔癌 的 TNM 分类
达率 间 的相互 比较差 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P<0.05)(表 1)。
05)(表 3)。
(转 下 页 )
一 54一 科 学技 术创 新 2018.09
盾构机供 电系统无功补偿 的优化研究
李进 明 (中交隧道 局 电 气化 工程 有 限公 司 ,北 京 100102)
2018.09科学技术创新 一53一
PCNA及 P53在 口腔癌 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沈建 军 王 燕 (黑龙 江 中 医药大 学佳木 斯 学 院,黑龙 江 佳 木 斯 154007)
摘 要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PCNA及 P53在 口腔癌 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 的关 系进行
工 程有 限公 司 。
1.3检 测 方法 。采 用免 疫组 织 化学 方 法 (按试 剂 盒说 明 书进
行 ),DAB 染 色 ,苏 木 素 复 染 ,阴性 对 照 PBS液 分 别 代 替 一 抗 ,
非小细胞肺癌中p53与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Me h o dT er& P a o. 3 No 4 Ap 0 0 rcV 12 , . , t 1 2
・ 论
著・
非小细胞肺癌中 p 与 P N 5 3 C 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徐 海玲
山东 省 肿 瘤 防 治研 究 院 , 山东 省 济蛋 白与 P N C p3 C A在 NS L C C组织 中的表达 明显高于正 常组织 , NS L 在 C C组织 中的阳性 表
达率分别为 5 . ( 27 ) 9 . ( 67 ) P NA强阳性表达 率为 5. ( 2 7 )p 3阳性表 达率及 P NA强 阳 8 3 4 / 2 ,17 6 / 2 ;C 8 3 4 / 2 ;5 C
X al . a cr ee t nad T et e t ntue f S a d n r ̄ne J ’a 5 17 UH in C ne vni n ram n si t o h n o gP ojc ,in n2 0 1 i g Pr o I t ' A s A bet eT vsiae h x rsi n inf a c f 5 n rleaigcln c a nie ( C B 1 CrO jci : oi et t teepes na ds icneo 3adpoi rt el ul ra t n P — v n g o g i p f n e g
NA)i o -mal elu gc rio ( CL . eh d : ee p e s no 5 n NA r ee tdi 2 cs so nn n s le l ln acn ma NS c) M to sTh x rsi fp 3a dPC o we ed tce 7 a e f n
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 3 P NA 和 P N 的表达 与 胃癌浸 润深度 、 5 、C TE 有无 淋 巴结转 移 有 关 ( < 0 0 ) 与 胃癌 分化 程 度 无 关 ( P .5 , P> 0 0 ) 胃癌 患者术后 5年 生存 率 比较 :5 .5; p 3阳性表 达 患者低 于 阴性 表 达 患者 ( P%0 0 ) P NA 强 阳性 表 达 .5 , C
・
32・ 0 国 来自苤查 ! ! 生
笙 鲞 笙 塑 !!
!c ! , t !
! . ! .
・
论著 ・
p 3 P NA 和 P E 5 、C T N在 胃癌组 织 中的表达 及其 临床意 义
贾海 江 戴 林
摘要 : 目的 探 讨 p 3 P NA 和 P E 蛋 白在 胃癌组 织 中的表 达及 其 临床 意 义。方 法 随访 经手术 治 5 、C T N 疗 的 胃癌 惠者 , 用免疫组 织化 学 染 色方 法 , 测有 随访 资料 的 胃癌 组 织 中 p 3 P N 和 P E 的表 达 情 应 检 5 、C A T N 况。结果 胃癌组 织 中, 5 p 3阳性表达 率 5 . , C 8 2 P NA 强 阳性 表 达率 5 . , T N 表 达缺 失率 5 . ; 27 P E 27
a nd PTEN ( os ha a e a d t n i m o o e e e n c o o o e t n) pr t i n g s rcc nc r ts u s M eho s To de e t ph p t s n e sn ho l g d lt d o hr m s m e o e n i a ti a e is e . t d tc e r s i n o 53, PCN A a xp e so fp nd PTEN n g s rc c nc r is e m m un i a t i a e ts u s by i ohit c m ia s an n m ehod i h f lo up f s o he c l ti i g t s n t e o lw- o ga ti a e a i n s a t r s r ia r a m e t s rcc nc r p te t fe u g c lt e t n .Re uls Postv r t f p e r so wa 5 s t ii e a e o 53 xp es in s 8.2 ; Stong ostv a e o r p iie r t f PCNA xp e son w a e r s i s52. ; Ne tver t f PTEN xp e son wa 2.7 . The p5 7 ga i a e o e r si s5 3,PCN A nd PTEN xp e son we e a e rs i r r lt d wih t ep h o u ori va in a ym p n e m easa i ( l < 0 ea e t he d t ft m n so nd l h od t t ss a lP .05) a d w e e o ea e ih t d g e f n r n t r lt d w t he e r e o t o fe e iton ( l P > 0 5). a t i a e te s w ih p5 e r s i ad l s p o b l y o a ur v lt n um r dif r nta i al .0 G src c nc rpa int t 3 xp e son h e s r ba ii f 5 ye rs via ha t pa int t g tv xp e son; g s rc c nc rpa int ih s r g PCN A x e son ha e s p o bi t - ars via te s wih ne a ie e r s i a ti a e te sw t ton e pr s i d ls r ba l y of5 ye ur v l i
PCNA、Ki—67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PCNA、Ki—67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2例前列腺癌及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PCNA、Ki-67及P53蛋白表达,对其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PCNA、Ki-67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率高于在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前列腺癌(G3)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率高于在高分化前列腺癌(G1)及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CNA、Ki-67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CNA、Ki-67及P53蛋白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标签:前列腺癌;PCNA;Ki-67;P53;免疫组化目前,前列腺癌在世界最常见的肿瘤中位于第六位,是男性第三重要的肿瘤[1]。
我国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区,但随着人群寿命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疾病检测手段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男性生命的重要疾病[2],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跃居第三位,可以预计前列腺癌将发展成为主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前列腺癌进行PCNA、Ki-67及P53蛋白检测,旨在探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PCNA、Ki-67及P53蛋白异常表达的意义,并为预后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前列腺癌标本取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病例资料,包括手术根治切除标本及穿刺标本;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57~84岁,平均67.8岁。
其中临床分期Ⅰ期(原位癌)6例,临床Ⅱ期20例、临床Ⅲ期28例、临床Ⅳ期10例。
病理组织学分级(Gleason评分)参照文献[1]:G1-高分化(Gleason 评分2~4分)14例,G2-中分化(Gleason评分5~6分)35例,G3-低分化(Gleason 评分7~10分)15例。
p53在胃肠肿瘤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
[ e rs p 3 G sritsia u r ;E peso K y Wod ] 5 atonetn ltmos x rsin‘T e po n si in fcn e l h rg otc sg iia c
肿 瘤 抑 制 基 因的 研 究 已经 成 为 继 癌 基 因之 后 , 瘤 遗 传 学 、 肿
期, 以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修复损伤 , 恢复正常状态。 若不能修复, 野
生 型p 3 5还能 启动 细胞 的凋亡 过程 从而 引发细 胞的程 序性 死亡 , 阻止 具 有癌 变倾 向 的突 变细 胞 产生 。 突变 型 p 3 因 会导 致肿 瘤的 发 而 5基
[ btat p 3 p oen i elce h m otn n e fcl poieain a t iy wih gsritsia u osd v lp e tae A src] 5 rti srfetd te ip ra tid x o el rl rt ci t , t atonetn lt m r e eo m n r f o v
论
著
CI OE N EI L RA MN ■ H AFRI D A E E!瞳 N G M C TQT : Q 2 T 】
p5 3在 胃肠 肿 瘤 的表 达 及 预 后 意 义 的研 究
韩 松 云
( 苏省 东 海县 人 民 医院病 理 科 江苏 东 海 2 2 0 ) 江 2 3 0 【 要】 p 3 白是 反映 细胞增 殖 活性 的重要 指 标 , 胃肠肿瘤 的 发生 发展 密切 相关 。 摘 5蛋 与 结合 病理 形态 学观察 , 曩p 3 白的表达 , 检 l5蛋 能 更客观 , 准确地 判断 胃肠 肿瘤 的恶性 程度和 预 后 。 胃肠肿 瘤的诊 断和 预 后有较 高的 临床 实 用价 值 。 对 【 关键 词】 p3 胃腑肿 瘤 表达 预后 意义 5 【 图分 类 号】 R 3 . 中 70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l 7 — 7 22 O)4b一 0 3 O 文 6 4 0 4 (0 90 () 0 0 一 2
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相关蛋白与PCNA、p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Gnrl o i l aj gMit y C m n , aj g U i r t Sho dc eN n n 10 2 C ia eea s t N ni la o ma d N n n n e i col Mei n , aj g2 0 0 , hn H pao f n ir i v sy f o i i
2 0 0 南 京 南京大 学 医学院 临床 学 院 南京军 区南 京总 医院呼 吸 内科 10 2
展 平 ,于力克 ,万 明月 ,张元庆 ,宋 勇
【 摘
要】 目的 :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S L 组织 中耐药相关蛋 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 C A) p3的表达 , N C C) P N 、5 探讨 耐药相
Re a i ns i t e x r s i n o u tdr e it nc o en,PCNA d pS nd issg i c nc n pa l to h p be we n e p e so fm li ug r ssa e pr t i an 3 a t i n f a e i - i
关蛋 白与 P N p3表达 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 C A、5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7 - O例 N C C的 P N p3 P 7 SL C A、5 、 10蛋 白 、 肺 耐药相关蛋白( R ) 拓扑异构酶 Ⅱ( oo I 及谷 胱甘肽 s转移 酶 耵( S 一 的表达 。结果 :C A、5 、 10 L P、oo1、 LP 、 T p I) G T盯) P N p 3 P 7 、 R T p 1 G T丌在 N C C中的总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 . % 、0O 、2 9 、7 1 、7 1 、86 S一 SL 57 6 . % 7 . % 6 . % 2 . % 7 . %。P N C A与 p3间表达存 在相关性 5 ( = . 5 , 0 0 3 。P7 r 0 34 P= .0 ) 10在 N分期 ( 0 0 6 及 T M分期 ( 00 8 中的表达 存在显著性 差异 。L P在组织 学分型 P= . 1 ) N P= .1 ) R ( 0 00 及 N分期 ( 0 0 8 中的表 达存在显著4 ) S一 P= .0 )T分 期( P=00 8 及 T M分 .0 ) N 期 ( 0 0 8 中的表达存在 显著性差异 。S er n P= .2 ) pa ma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p 3与 P 7 ( 00 3 、 S 一 P= .0 ) 5 10 P= .0 ) G T竹( 0 03 的表达呈 正相关。P N C A与各耐药因子的表达 之间均无相关性 ( 0 0 ) P> . 5 。结论 : 肺癌 组织耐药相关 蛋 白的表达与 p3蛋 白表 达存在 5 明显的相关 性 , 而与 P N C A无相关性 , 合检测肺 癌耐药相关 蛋 白和 p3蛋 白表达对 肺癌 的耐药预测及 预后有一定 的临床 联 5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胃癌 术后患 者 , 如何 延长存 活时 间 , 高生 活质 提 量, 是急需 解决 的 问题 。我 们根 据 中医有 关 胃癌 的 病 因病机 , 采用健 胃隐消汤在促 进术后 机体恢 复 , 减 轻化疗 引起 的副作用方 面 , 有显 著疗效 。结果 表 明, 在 3年存 活时 间方面 , 验组 明显 优 于对照组 , 实 在术 后 3年生存 质量方 面 , 验组 明显 好于对 照组 , 因 实 原 在于健 胃隐消 汤 中 , 参 、 芪 、 党 黄 当归 、 地 、 贞子 熟 女
[] 1 姜玉华 , , 梁华 褚磊.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恶性 肿瘤患者生存 质量影 响[ ]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0 , ( ) 30 2 7 2 6 :6 . 0 9 [ ]陆为民 , , 2 沈洪 孙志广 , 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 萎缩性 胃炎癌前 等. 病变患者 胃癌 相关基 因自 响 [ ] 中医杂 志,0 6 4 ( 1 : J. 20 ,7 1 )
・
36・ 9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 0 8年 1 O月第 3 1卷第 5期
B ora Oc . 0 8. 1 3 N . MU Jun 1 t 2 0 Vo. 1. o 5
.
胃癌 属 中医学 “ 聚” “ 积 、 噎嗝 ” “ 、 胃脘痛 ” 等范 畴, 胃为 “ 谷 之 海 ” 脾 为后 天 之 本 、 血 生 化 之 水 , 气
13 方 法 .
采 用免疫组 化 (P法 ) s 检测 P 3及 P - 5 c
N A蛋 白, 阳性对 照 由试 剂 盒提 供 , 阴性对 照 由 P S B
代 替一抗 , 实验 步 骤按 说 明书操 作 。按全 国大肠 癌
协作组 18 96年标 准进行 组 织学 分类 … : 分化 ( 高 管
p53免疫组化意义
p53免疫组化意义p53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它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p53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测p53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通过p53的免疫组化,我们可以了解p53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p53是一种转录因子,被称为“癌症的守门人”。
它在细胞中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细胞凋亡等重要过程。
p53的突变和功能丧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p53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判断肿瘤的预后,并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p53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组织中的p53结合,然后使用染色剂标记抗体,最终观察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的结果通常以染色强度和比例来评估p53的表达水平。
染色强度越高,表达水平越高;染色比例越大,p53表达的细胞越多。
p53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p53的突变和功能丧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p53的表达情况,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判断肿瘤的预后。
例如,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p53的突变和功能丧失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p53免疫组化还可以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通过检测p53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鉴别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提供治疗方案的参考。
p53免疫组化在肿瘤治疗中也具有潜在价值。
许多研究表明,p53的突变和功能丧失与肿瘤对放化疗的抵抗性增加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p53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恢复p53的功能,可以增强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因此,p53免疫组化还可以作为指导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p53免疫组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p53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免疫组化的结果容易受到背景噪声的干扰。
乳腺癌中P53、PC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的意义
乳腺 癌 中 P 3 P N 5 、 C A表达 及 其 临床 病 理 的 意 义
胞数分 I~Ⅳ级 , 阳性 细胞数 < 5 I为 2% 关 弘 宋建明 吴俊辉 级 ,5 ~5 %为 Ⅱ级 ,1 一7 % 为 Ⅲ 2% 0 5% 5 级 , 7 %为 Ⅳ级 。 >5
材 料 与 方 法
t mo r tp s Na u e, 9 9, 4 7 5. u u y e . t r 1 8 3 2: 0 a o R F a k R Bh d H P e C e i 1 n 2 Br v , r n , n e A , t a . y l /
4 8例 , 浸润性 小 叶癌 8例 , 样 癌 3例 , 髓 黏液腺癌 2例 。淋 巴结 阴性 的 3 2例 , 淋
巴结 阳性 的 3 。临床 T M 分期 I期 4例 N 1 , 2例 Ⅱ期 4 5例 , Ⅲ期 9例 。
试剂与方法 : 免疫组化试剂 P 3 E 5 、 R、
P N 及 LA CA S B法 试 剂 盒 均 为 美 国 Z m d y e
公司产品 , 由福州迈新 生物枝术试剂公 司 提供 。
结 果 判 断 的 棕 色 反 应 为 阳性 。 阳 性 细
表达 无相 关性 , C A高表 达 与 E PN R表 达 呈负相 关;' 13表 达与 P N 高表 达在 有 5 CA
淋 巴结转移 者较 无淋 巴结 转移者 其表 达 差异 均有显 著性 ;5 P 3表 达与 P N C A的 高 表达 呈正相 关。结论 :1 、 C A表达 可 P3 P N 5 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 有用的指标。
表 达 率 为 3 . % ,P N 高表 达 率 为 18 CA
大肠良恶性病变p53基因表达及意义
大肠良恶性病变p53基因表达及意义彭敦发;林鸿民【期刊名称】《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年(卷),期】1996(0)4【摘要】目的研究抗癌基因P53蛋白在大肠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46例良恶性大肠病变组织中P53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大肠粘膜及非肿瘤性息肉P53蛋白均阴性,而11例腺瘤,53例癌旁粘膜及76例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818%(2/11),1321%(7/53)及4211%(32/76).在腺瘤及癌旁粘膜组织中,仅有散在细胞核里p53阳性,但在32例p53阳性大肠癌中,75%呈现(++)或(+++)的阳性表达.在各组织类型癌中,以低分化腺癌与粘液癌p53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64%(7/11)及625%(10/1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的3016%(15/40)(P<005),并且p53阳性大肠癌比p53阳性癌更容易穿透肠壁侵犯浆膜及浆膜外组织,其淋巴结转移率也明显高于p53阴性者(P<005).但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肉眼类型,部位,Dukes分期及术后3年生存率无关.结论p53基因突变或过表达是大肠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可能与肿瘤进展及转移有关.【总页数】3页(P56+52-53)【关键词】结直肠肿瘤;P53蛋白;p53基因;免疫组织化学【作者】彭敦发;林鸿民【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相关文献】1.大肠良恶性病变p53,PCNA的表达与S100+DC浸润的临床病… [J], 陈启龙;朱功兵2.雌孕激素受体与P53、bcl-2基因蛋白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戴洁;左东升;祁晓莉;金树梅;李海军;肖秀英;薄爱华;陆晓光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与p21ras、p53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王丹;张正;等4.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mRNA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J], 李功;施秀清5.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与p21^ras、p53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王丹;张正;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53和PCNA 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关键词】大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P53蛋白;PCNA蛋白大肠癌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转移。
临床上尚无可靠的方法预测预后,因此探讨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生物标记是大肠癌基因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PCNA 蛋白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全部病例选自2005—2008年我院大肠癌根治术切除标本共5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8±17.68)岁。
分化程度和转移情况为:高分化19例,中分化19例,低分化13例;伴淋巴结转移19例,伴肝脏转移2例。
所有材料按照全国大肠癌协作组制定的标准,由两名病理医生复查确定。
1.2试剂免疫组化试剂盒:鼠抗人PCNA蛋白抗体(即用型),鼠抗人P53蛋白抗体(即用型),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及PCNA蛋白,阳性对照由试剂盒提供,阴性对照由PBS代替一抗,实验步骤按说明书操作。
按全国大肠癌协作组1986年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类[1]:高分化(管状腺癌Ⅰ级及乳头状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Ⅱ级及粘液腺癌),低分化(管状腺癌Ⅲ级及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
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P53、PCNA阳性细胞,对染色阳性细胞,高倍镜下选择10个视野
计数,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10%~25%为(+),26%~50%为(++),51%~75%为(+++),>75%为(++++);P53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10%为(-),10%~25%为(+),26%~50%为(++),51%~75%为(+++),>75%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或无)和淋巴细胞浸润(-、+、++、+++)。
1.4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相关性检验。
2结果
2.1大肠癌P53、PCNA阳性表达情况见表1。
表1P53、PCNA阳性表达情况
2.2P53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2。
3讨论
人类p53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其所表达的产物为分子量53kD 的核磷酸蛋白。
野生型p53基因表2大肠癌P53、PCNA蛋白表达结果例数P53蛋白抗肿瘤作用主要是进行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的正常调控,使DNA损伤细胞进入G1/G0期阻滞和DNA修复程序,而不能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恶性增生,而一旦p53发生突变,这种作用将会大大降低。
因为突变型P53蛋白较野生型P53的半衰期延长,所以才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到。
在人类约75%的癌中都发现突变P53蛋白,如食管癌、肺癌、胃癌、结肠及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尤其是在大肠癌患者预后判断上具有一定的意义[2,3]。
本研究发现P53蛋白表达与癌的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突变P53蛋白的过表达将会直接影响大肠癌的恶性程度。
综上,P53蛋白过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大肠癌P53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造成其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的原因之一。
伴随p53基因突变的发生,细胞增殖活性是否一定增高?我们选择细胞增殖状态的理想标记物PCNA对此进行研究。
PCNA是非组
蛋白细胞核多肽,是DNA聚合酶
δ的辅助蛋白,是DNA复制的必需物质,其含量与细胞增殖状况密切相关,现已成为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有效指标[4]。
目前研究认为,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在评价肿瘤细胞群体增殖活性方面优于其他技术,其表达在细胞增殖周期G1后期开始升高,G1~S期交界时达高峰,S期持续高水平[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高分化癌组中的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持续高水平。
说明同时检测PCNA蛋白表达较单纯根据病理分级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更为客观可靠。
因此,可认为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PCNA的高表达表明该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且在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中也起着更重要作用。
说明P53和PCNA蛋白都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能更客观、准确地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这两种指标对大肠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大肠癌病理研究协作组.全国大肠癌病理研究统一规范[J].中华肿瘤学杂志,1986,8(2):156.
[2]FlamiuiG,CariglianoG,RattoC,etal.PrognosticsignificanceofcytoplasmicP53overexpressioninc olorectalcancer[J].EurJCancer,1996,32A(5):802.
[3]徐永兴.P53和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5):324325.
[4]DietrichDR.ToxicologicalandpathologicalapplicationsofPCNA,an ovelendogenousmarkerforcellproliferation[J].CritRevToxicol,1993,23(1):77109.
[5]罗志谋,蔡沛然,洪亮.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病人中表达的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1(3):188189.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