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法解析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定被测物质与氧化还原试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滴定法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从而使得氧化剂自身被还原,还原剂自身被氧化。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加入适量的氧化还原试剂,使得被测物质与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试剂。
常见的氧化还原试剂包括高锰酸钾、碘量法、过碘酸盐滴定法等。
这些试剂在滴定过程中能够与被测物质发生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对被测物质含量的准确测定。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法时,需要注意滴定条件的选择。
滴定条件包括溶液的浓度、滴定剂的添加速度、滴定终点的判定等。
这些条件的选择对于滴定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滴定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和滴定试剂的特点来确定。
此外,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滴定终点的判定。
滴定终点是指滴定反应达到了完全的状态,此时试剂的添加量与被测物质的摩尔量成为化学计量比。
滴定终点的判定通常通过指示剂或者仪器来实现,其中指示剂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是否已经达到。
总之,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定被测物质与氧化还原试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试剂、滴定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是保证滴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目录
CONTENTS
•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概述 •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实验技术 •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优缺点 •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未来发展
01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一种通过滴定法 测量物质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利用 氧化还原反应来定量测定物质浓度。
测定物质的含量
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氧化还原滴定法可用于测定物质在溶 液中的含量,如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研究化学反 应的机理,如电子转移过程、反应中 间产物等。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研究化学反 应的动力学性质,如反应速率常数、 活化能等。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中重金属离子检测
某些反应速度慢
某些氧化还原反应速度较慢,需 要较长的滴定时间,这可能会影 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改进方向
01
加强干扰因素的控制
为了减小干扰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过滤、萃取、蒸馏等,
以去除干扰物质。
02
提高反应速度
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提高反应速度,如提高温度、调节酸度等,以
缩短滴定时间。
03
原理
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与被测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 用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确定反应终点 ,从而计算被测物质的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通常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通常表现为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共轭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氧化还 原对。
操作简便
分析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法
a 与 C的关系为:
aOx
Ox
Ox
C Ox Ox Ox
aRed
Red
Re d
C Red Red Red
-活度系数 -副反应系数
Ox / Re d
Ox / Re d
RT ln γOx Red cOx nF γ c Red Ox Red
Ox / Re d
RT ln γOxRed
Red
增大,
0
值增大。
Eg. 2Fe3+ + 2I = I2 + 2Fe2+
Fe3+ + e = Fe2+ φFe3+/Fe2+ =0.771V I2 + 2e = 2I- ΦI2/I- =0.54V
例如,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2+时,反应为
2Cu2 4I
2CuI I2
若试液中有Fe3+共存时,Fe3+也可以氧化I-生成I2,
0' 0 0.059lg OxRed
n
Red Ox
从条件电位的定义式知道,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就是影响电对物质的活度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的因素。
主要包括:盐效应 酸效应 生成沉淀 生成配合物
活度系数 副反应系数
1.盐效应: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对条件电位 的影响作用。
电解质浓度 离子强度 活度系数
*以标准氢电极为参照电极的相对值。
2、书写Nernst方程式时注意的问题:
(1)固体、溶剂的活度为1mol/L;
(2)气体以大气压为单位;
(3)如果半电池中除了氧化态和还原态外, 还有其他组分如:H+、OH参加, 活度也要包 括到Nernst方程式中;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滴定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滴定计算氧化还原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存在的氧化还原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滴定终点的观察,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氧化还原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是利用滴定剂与被测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滴定剂是一种可以氧化被测物的物质,而被测物是一种可以被氧化的物质。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会逐渐与被测物发生反应,直到反应终点。
二、滴定过程中的指示剂为了准确判断滴定反应的终点,通常会使用指示剂。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滴定过程中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
当反应接近终点时,指示剂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提示滴定的终点已经到达。
常用的指示剂包括溴甲酚蓝、格氏试剂、硫代硫酸盐等。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取决于滴定反应的性质和滴定剂的选择。
三、氧化还原滴定计算的步骤1. 确定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首先,需要确定滴定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这可以通过已知的反应类型和滴定剂与被测物的性质来确定。
2. 确定滴定剂和指示剂的用量关系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滴定剂和被测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从而确定它们的摩尔比。
同时,确定指示剂与滴定剂的用量关系。
3. 进行滴定实验根据确定的滴定剂用量,将被测物加入滴定瓶中,并滴加滴定剂。
滴加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4. 观察滴定终点通过滴定终点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的终点。
在终点附近,滴定剂与被测物的摩尔比已经达到化学计量关系。
5. 计算被测物的浓度根据滴定剂和被测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及滴定剂的浓度,可以计算出被测物的浓度。
通过浓度计算,可以了解溶液中氧化还原物质的浓度。
四、氧化还原滴定实例以氯化铁(II)滴定为例,滴定剂为高锰酸钾(KMnO4)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5FeCl2 + 2KMnO4 + 8HCl → 5FeCl3 + 2MnCl2 + 2KCl + 4H2O在滴定中,指示剂常用的是二氯苯酚溶液。
分析化学第七讲:氧化还原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七讲:氧化还原滴定法分析化学第七讲: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化学分析领域中,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实验操作流程、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技术。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进程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其中,氧化剂是指能够夺取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速率是恒定的,因此,通过滴定可以精确计算出反应物的量。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实验流程1、准备试样和试剂:选择合适的试样,准备相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指示剂。
2、滴定前的预处理:对试样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便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3、滴定操作:将试样与氧化剂混合,观察反应进程,记录滴定开始至结束的时间。
4、数据记录与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试样中待测物质的含量。
5、重复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能需要重复进行滴定操作。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领域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化工、食品、医药等。
例如,在环境保护中,可以运用该方法测定水体中的铁离子、锰离子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在化工领域,可以用于测定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的含量。
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优缺点1、优点:(1) 适用范围广:氧化还原滴定法可用于测定多种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2) 精确度高: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容易控制,因此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较高。
(3) 可重复性好:多次实验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2、缺点:(1) 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某些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如温度、压力、pH值等,对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
(2) 反应速度较慢: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滴定时间。
(3) 干扰因素较多:例如,试样中的杂质可能会干扰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氧化还原滴定法
§8.1 氧化还原平衡
可逆电对: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能迅速建立平衡,其实际电势 与Nernst公式计算值基本相符的电对 不可逆电对则相反 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系数相同的电对 不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43; ne- = Red
能斯特方程式:
1.44 0.68 2
1.06V
31
4、 化学计量点后
Ce4+ +Fe2+ = Ce3+ + Fe3+
ECe 4 /Ce3
E' Ce4 /Ce3
0.059 lg n1
cCe 4 cCe3
E' Ce 4 /Ce3
氧化还原滴定法
1
氧化还原滴定法:
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反应特征如下:
(1)反应机理复杂,而且反应往往是分步完成的。 (2)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3)常常伴随一些副反应。 (4)介质条件常常对反应速度及反应产物有影响。
2
例如: H2O2 + 2 I- + 2 H+ = I2 + 2H2O (1) H2O2 + 2 I- = IO- + H2O (最慢) (2) IO- + H+ = HIO
在溶液中加入NaHCO3,使溶液的pH=8.0时,则: H3AsO4的pKa1-pKa3: 2.20,7.00,11.50 H3AsO3的pKa1:9.22
E
0.56
0.059 2
lg 10 6.84 10 16 0.94
0.11(V )
E I 2 /I
0.54V
所以可以用As2O3来标定碘溶液。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观察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在这种方法中,通常会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溶液,通过滴定的方式逐渐加入到待测物质溶液中,直到达到化学计量的终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而还原剂会释放电子。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时,电子的转移会导致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确定化学计量的终点。
通过观察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分析中。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确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从而判断水的卫生状况。
在工业生产中,氧化还原滴定法也被用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以保证产品质量。
此外,氧化还原滴定法还可以用于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法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
首先,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溶液非常重要,它们的浓度和滴定过程中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应当能够在化学计量终点时准确地显示颜色变化。
此外,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仪器精度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总的来说,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方法,它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终点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指示剂,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化学分析,并取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无机及分析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1)高锰酸钾法 酸性介质: MnO4- + 5e- +8H+ = Mn2+ + 4H2O
ө MnO4
Mn2
1.51V
10
中性、弱酸性、弱碱性介质: MnO4- + 3e- +2H2O = MnO2↓+ 4OH-
ө MnO4
MnO2
0.595V
强碱性介质: MnO4- + e- = MnO42-
0.0592 n
lg COx CRe d
5
使用能斯特方 程注意事项
⑴ 公式里溶液的离子浓度为相对浓度(即COx / C ө或 CRed / C ө) 气体则为相对分压(即 pOx / p ө或 pRed / p ө );
例如: 2H+ + 2e- = H2
2H
H2
ө
2H
H2
0.0592 lg 2
电极电势是电极与溶液界面形成扩散双电层而测得的一个相对值。
在250C时,若电极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为1mol·L-1,参加反应的气体压力为 100KPa,则此条件下测得的电极电势称为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使用标准电极 电势注意事项
(1)电极反应常表示为:氧化态 + ne- = 还原态,电极电势
书写为
MnO4 Mn2
ө
MnO4
Mn2
0.0592 5
lg
C C8
MnO4
H
CMn2
6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电池的电动势 E
(1)当 E 0 时,即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2)当 E 0 时,即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3)当 E 0 时,即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氧化还原滴定法详解
lg109
=
0.27V
(3) n1=n2=2
K' = cOx2 cRed1 106
c c Red2
Ox1
Θ= 1Θ
-
Θ
2
=
0.059 lg106 2
=
0.18V
△ ≥0.4V 反应就能定量进行
6.1.2、反应定量关系(氧化还原的预处理)
✓ 分类:预氧化处理,预还原处理
✓ 对预处理剂要求: 反应定量、完全、快速 过量的预处理剂易除去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选择性
例:铁矿中全铁含量测定 Fe3+——预还原处理Fe2+ Fe2+
K2Cr2O7 一次滴定测全铁
常见的预处理氧化还原剂
过氧化氢(φ= 1.770 V)
过硫酸钾(φ= 2.09 V)
偏铋酸钠(φ>1.80 V)
二氯化锡(φ=0.15 V)
三氯化钛、汞齐(还原剂)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目的:将被测物预先处理成便于滴定的形式.
4. 溶液酸度的影响
1. [H+]或[OH-]参加电极反应, 包括在 Nernst方程中, 直接影响电位值.
例 H3AsO4+2H++2e=HAsO2+2H2O
= (As(V)/As(III)) + 0.059 lg[H+ ]2[H3AsO4 ]
2
[HAsO2 ]
2. 影响Ox或Red的存在形式
条件电势的小结
1、条件电势使实际情况,标准电势是理 想情况。
2、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很多,无法由计 算的到,往往是实际的测量值。
3、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标准电势来代替 条件电势。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六章习题详解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 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为什么引入条件电极电位?外界条件对条件电极电位有何影响?答:(1) 在能斯特方程中,是用离子的活度而非离子的浓度计算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
实际上通常知道的是离子的浓度而不是活度,往往忽略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计算。
但实际上,溶液浓度较大时,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可忽略,且溶液组成的改变(即有副反应发生)也会影响电极的电对电位,为考虑此两种因素的影响,引入了条件电极电位。
(2) 副反应:加入和氧化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减小;加入和还原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增加。
另外有H +或OH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反应,酸度影响电极电位,影响结果视具体情况而定。
离子强度的影响与副反应相比一般可忽略。
2. 为什么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试由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加以说明。
答: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产生AgCl 沉淀。
+sp +-(Ag /Ag)0.059lg[Ag ](AgCl) (Ag /Ag)0.059lg[Cl ]K ϕϕϕθθ+θ=+=+ 在1 mol.L -1HCl 溶液中+sp 9.50(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0.24(V)K ϕϕ'θθ-=+=+=在1mol·L -1 HCl 中,3+2+(Fe /Fe )=0.70ϕ'θ, ()()()04.0/T i T i '-=ⅢⅣθϕ,故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
3. 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答:(1) 根据条件平衡常数判断,若滴定允许误差为0.1%,要求lg K ≥3(n 1+ n 2),即(E 10,-E 20,)n / 0.059≥3(n 1+ n 2),n 为n 1,n 2的最小公倍,则n 1 = n 2 =1, lg K ≥3(1+1)≥6, E 10’-E 20’≥0.35V n 1 =1, n 2 =2,lg K ≥3(1+2)≥9, E 10’-E 20’≥0.27V ;n 1= n 2 =2, lg K ≥3(1+1)≥6, E 10’- E 20’≥0.18V (E 0’=ϕθ')(2) 不一定。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含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被氧化的化合物转移到还原的化合物上,因此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该方法通过滴加一种称为滴定剂的溶液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待测物质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时,滴定剂就不再反应,此时滴定完成。
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事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一个原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上,这样产生了电子的转移和化学计量量的变化。
因此,滴定剂可以被用来测定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它通常是一种容易氧化的物质,其化合价低于其氧化态。
氧化剂则是一种吸收电子的物质,通常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其化合价高于其还原态。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将待测物质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然后再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滴定时应注意滴定剂的选择,其氧化还原电位应当介于待测物质和还原剂之间。
当滴定剂的量与待测物质的量恰好相等时,反应终点即可确定,此时滴定完成。
操作步骤1.准备待测物质溶液,加入适当的溶剂并充分溶解;2.加入过量的还原剂;3.将寻找合适的滴定剂并确定滴定方法;4.开始滴定,滴定至反应终点(反应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电位变化、气体产生等特征来确定);5.通过滴定前后的重量差或溶液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药学中,可以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来测定药物中的铁含量,氯亚铁作为还原剂来测定汞含量。
在环境检测中,可以使用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测定自然水样中的硫酸盐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滴加滴定剂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化学计量量的变化,将还原剂加入待测物质溶液中,并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工分析-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解析
2.标定 ①基准物质:H2C2O4·2H2O 、Na2C2O4 As2O3、 Fe丝、(NH4)2Fe(SO4)2·6H2O 等
②滴定反应条件: ❖ (1)温度 70~85℃
❖ (2)酸度 0.5~1mol·L-----H2SO4介质 ❖ (3)滴定速度: 先慢后快再慢
❖ (4)终点的判断:淡粉红色,30秒不退色。
❖ 2. 优点
❖ ( 1)K2Cr2O7容易提纯,且很稳定,可作基准物质; (2)选择性较高,可以盐酸作为介质; (3)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邻苯胺基苯甲酸。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 1.直接配制法:独立完成实验操 作
❖ 2.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三、应用示例
(一)铁矿石中全铁的测定
试样 浓HCl溶解 Fe3+ ,Fe2+ SnCl2还原 Fe2+ HgCl2除Sn2+
❖ 2、方法特点
(1). KMnO4是强氧化剂,可以测定多种无机物 和有机物,应用广泛。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 KMnO4的还原产物不同。
(2).KMnO4是自身指示剂 (3).选择性差 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许多 物质都能使其还原,因此共存物质的干扰严 重,例如,KMnO4法不能用HCl作为介质。
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复杂,往往是分步进行, 各步反应快慢不一,反应速率将决定于最 慢的那一步
❖
1.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
2.温度的影响
❖
3.催化剂的影响
❖ 三、氧化还原指示剂
1.氧化还原指示剂 (1)二苯胺磺酸钠 (2)邻二氮杂菲亚铁盐 2.其它指示剂 (1)自身指示剂:如KMnO4 (2)专属指示剂:如碘量法中的淀粉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以Na2S2O3标准溶液的制备为例进行实验:
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法解析
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法解析第四章氧化还原滴定法§4.1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了解)4.1.1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概述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特征及实质 A 、特点:①机理复杂、多步反应,且反应条件苛刻;②有的程度虽⾼但速度缓慢;③常伴有副反应⽽⽆明确计量关系。
B 、特征:得失电⼦C 、实质:电⼦转移2、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AB 、分类:⾼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铈量法、亚硝酸钠法、溴量法等 C 3、氧化还原电对的分类可逆电对:任⼀瞬间都能迅速建⽴平衡,其电势可⽤Nernst ⽅程描述。
如Fe 3+/Fe 2+,I 2/I —等;不可逆电对:不能在氧化还原的任⼀瞬间迅速建⽴平衡,其实际电势与理论电势相差较⼤。
如Cr 2O 72—/Cr 3+,MnO 4—/Mn 2+等,达到平衡时也能⽤能斯特⽅程描述电势。
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相同。
如Fe 3+/Fe 2+,MnO 4—/Mn 2+等;不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不相同。
如Cr 2O 72—/Cr 3+,I 2/I —等。
4.2.2 条件电势 1、定义特定条件下,c Ox =c Red =1mol·L —1或浓度⽐为1时电对的实际电势,⽤'E Θ反应了离⼦强度及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结果,与介质条件和温度有关。
()()0.0590.059//lg lg Ox Red Oxa c E Ox Red E Ox Red n a n c γγΘ=++2、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A 、离⼦强度(盐效应)——影响活度系数γ当离⼦强度较⼤时,1γ,活度与浓度的差别较⼤,但相较于副反应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因此,⼀般⽤浓度代替活度。
B 、副反应的影响a 、⽣成沉淀氧化型⽣成沉淀?Ox α↗?'E Θ↘;还原型⽣成沉淀?Red α↗?'E Θ↗。
b 、⽣成配合物①单⼀形成配合物与氧化型形成配合物?Ox α↗?'E Θ↘;与还原型形成配合物?Red α↗?'E Θ↗。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δ及γ在特定条件下为固定值,因而
E
Ox / Red
E
Ox
/
Re
d
0.0592 lg Ox
n
Red
Ox Red
为一常数,
Ox / Re d
称为条件电位。
它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均为 1mol/L(或其浓度比为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 后电对的实际电位值。当条件一定时,为一常数。
Cu2 Cu
Cu Cu
7
(三) 电极电位
金属浸于电解质溶液中,显示出电的效应,即金属的表面 与溶液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金属在此溶液中的 电位或电极电位。
标准电极电位:
E
Ox
/
Re
d
8
电对的电位越高,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电位越低, 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氧化剂可以氧化电位比它低的 还原剂;还原剂可以还原电位比它高的氧化剂。
等于标准电极电位。
所谓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25℃),氧化 还原半反应中各组分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或分子的活度 等于1 mol·L-1,反应中若有气体参加则其分压等于100k Pa
时的电极电位。EOx/Red仅随温度变化。
13
Ф
通过Nernst方程可以看出,影响电极电位的因 素有:
EOx / Re d
E' Ox / Re d
0.0592 n
lg cOx cRe d
16
四、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对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计算反应 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来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
在1mol/L的硫酸溶液中,用Ce(SO4)2滴定Fe2+ 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4.1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了解)4.1.1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概述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特征及实质 A 、特点:①机理复杂、多步反应,且反应条件苛刻; ②有的程度虽高但速度缓慢;③常伴有副反应而无明确计量关系。
B 、特征:得失电子C 、实质:电子转移2、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AB 、分类: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铈量法、亚硝酸钠法、溴量法等 C 3、氧化还原电对的分类❖ 可逆电对:任一瞬间都能迅速建立平衡,其电势可用Nernst 方程描述。
如Fe 3+/Fe 2+,I 2/I —等;不可逆电对:不能在氧化还原的任一瞬间迅速建立平衡,其实际电势与理论电势相差较大。
如Cr 2O 72—/Cr 3+,MnO 4—/Mn 2+等,达到平衡时也能用能斯特方程描述电势。
❖ 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相同。
如Fe 3+/Fe 2+,MnO 4—/Mn 2+等;不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不相同。
如Cr 2O 72—/Cr 3+,I 2/I —等。
4.2.2 条件电势 1、定义特定条件下,c Ox =c Red =1mol·L —1或浓度比为1时电对的实际电势,用'E Θ反应了离子强度及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结果,与介质条件和温度有关。
()()0.0590.059//lg lg Ox Red Oxa c E Ox Red E Ox Red n a n c γγΘ=++2、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A 、离子强度(盐效应)——影响活度系数γ当离子强度较大时,1γ,活度与浓度的差别较大,但相较于副反应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因此,一般用浓度代替活度。
B 、副反应的影响a 、生成沉淀氧化型生成沉淀⇒Ox α↗⇒'E Θ↘;还原型生成沉淀⇒Red α↗⇒'E Θ↗。
b 、生成配合物①单一形成配合物与氧化型形成配合物⇒Ox α↗⇒'E Θ↘;与还原型形成配合物⇒Red α↗⇒'E Θ↗。
②二者形成配合物氧化型配合物的稳定性>还原型配合物的稳定性⇒'E Θ↘; 氧化型配合物的稳定性<还原型配合物的稳定性⇒'E Θ↗。
c 、酸效应[H +]或[OH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中,影响氧化还原态物质的分布情况,并直接出现在能斯特方程中,影响电势值。
3、条件电势对滴定终点的影响当'0.3~0.4V E Θ∆>时,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确定终点; 当'0.2~0.3V E Θ∆=时,可用电位法确定终点; 当'0.2V E Θ∆<时,不宜进行滴定分析。
§4.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掌握)4.2.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 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也是用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量。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有关。
对于反应: aOx 1+bRed 2aRed 1+bOx 2 两电对的半反应:Ox 1+n 1e —=Red 1 氧化剂的电极电势:'111110.059lg Ox Red c E E n c Θ=+ Ox 2+n 2e —=Red 2 还原剂的电极电势:'222220.059lg Ox Red c E E n c Θ=+ 平衡时:12E E =,即:''121211220.0590.059lg lg Ox Ox Red Red c c E E n c n c ΘΘ+=+两边乘以n 1、n 2的最小公倍数n ,整理得:()''21'2112lg lg 0.059b a Ox Red a b Ox Red n E Ec c K c c ΘΘ-==即: ''2112lg lg 0.059b a Ox Red a b Ox Redc c n E K c c Θ∆==根据滴定分析误差小于0.1%的要求(即反应的完全程度为99.9%以上,未作用物应小于0.1%): A 、对于1:1型(即a =b=1)的反应'211299.9%99.9%lg lg lg 60.1%0.1%Ox Red Ox Red c c K c c ⨯≥=≈⨯再由''lg 0.059n E K Θ∆=得, ''0.059lg E K nΘ∆=当n 1=n 2=1时,要使反应完全,则须:''0.059lg 0.05960.354V E K nΘ∆≥=⨯=当n 1=n 2=2时,要使反应完全,则须:''0.0590.059lg 60.180V 2E K n Θ∆≥=⨯=B 、同理:对于1:2型的反应(如a =1,b =2) :误差要求小于0.1%时,反应完全的条件为:'lg 9K ≥当n 1=2, n 2=1时(如a =1,b =2):'0.27V E Θ∆≥当n 1=4, n 2=2时(如a =1,b =2):'0.13V E Θ∆≥❖ 由上推导可知:①在同一误差要求下,得失电子数越多的反应,反应完全要求'E Θ∆值越小; ②只要'0.35V ~0.40V E Θ∆=,反应可定量进行。
例1:在1mol/L HCl 介质中,可否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用Sn 2+滴定Fe 3+? 解: 2Fe 3++Sn 2+=2Fe 2++Sn 4+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能否进行,可通过计算sp 时c Fe 2+/ c Fe 3+值进行判断。
在1mol/LHCl 介质中,Fe 与Sn 均有配位副反应发生,所以采用条件电势。
查表得:()'32/0.68V E Fe Fe Θ++=,()'42/0.14V E Sn Sn Θ++=,由反应式可知,该反应为1:2型反应,转移电子数2n =,则:'''18lg 18.30 2.0100.059n E K K Θ∆==⇒=⨯sp 时:224231832233[][][] 2.010[][][]Fe Sn Fe K Fe Sn Fe ++++++⋅'===⨯⋅ 所以3632 1.31010Fe Fe ++⎡⎤⎣⎦=⨯⎡⎤⎣⎦⇒该反应可以反应完全4.2.2 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1、氧化还原速率的影响因素❖ 特征: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均很慢反应前后结构改变 参与反应的离子或分子数 (Cr 2O 72—+14H ++6e —2Cr 3++7H 2O) 电子转移介质条件 溶剂分子与配体间的静电力 氧化还原反应分步进行①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②催化剂:改变反应过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如KMnO 4的自催化作用); ③温度: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可提高2~3倍(如KMnO 4滴定C 2O 42—,需加热至75~85℃); ④诱导作用:由于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而促进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
2、催化反应与诱导反应 对于受诱反应:2MnO 4—+10Cl —+16H +→2Mn 2++5Cl 2+8H 2O加入少量Fe 2+后,由于发生以下诱导反应,而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MnO 4—+5Fe 2++8H +→Mn 2++5Fe 3++4H 2O❖ 作用机理:抑制Cl —的反应E Ө(MnO 4—/Mn 2+)=1.51V10.74V E Θ∆=E Ө(Fe 3+/ Fe 2+)=0.77V ∨20.15V E Θ=E Ө(Cl 2/Cl —)=1.36V❖ 措施:加入Mn(Ⅱ)的溶液[Mn 2+]↗⇒Mn(Ⅶ)→Mn(Ⅲ)⇒E Ө(Mn Ⅲ/Mn Ⅱ)↘⇒ Mn(Ⅲ)只与Fe 2+反应,不与Cl —反应⇒减反应速率很慢!弱Cl —对MnO 4—的还原作用。
❖ 诱导反应与催化反应的区别:诱导反应是诱导体参与反应转变为其他物质的反应,而催化反应为催化剂参与反应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反应。
诱导反应的发生与氧化还原反应中间步骤产生的不稳定中间价态离子或自由基等因素有关。
§4.3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重点)4.3.1 氧化还原指示剂 1、自身指示剂❖ 特点:利用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如:MnO 4—→Mn 2+ I 2 → I —紫红色 无色(肉色) 深棕色 无色2、特殊指示剂❖ 特点:能与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1×10-5mol·L -1I 2生成深蓝色配合物碘量法专属指示剂如SCN —+ Fe 3+=FeSCN 2+ ( 1 ×10-5mol·L -1可见血红色) 3、外用指示剂指示剂可与标准溶液或被测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加入溶液中,在计量点附近取少许被滴溶液与指示剂在外面作用。
如:亚硝酸钠法用碘化钾—淀粉试纸 4、氧化还原指示剂❖ 特点:氧化还原指剂示剂本身是弱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 作用机理: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 ❖ 变色范围:设Ox In ,Red In 分别为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则:Ox In +n e —Red InA 色B 色由Nernst 方程得:'0.059lg Ox In Red In E E n In Θ⎡⎤=+⎢⎥⎣⎦与酸碱指示剂显色情况类似:当10Ox Red In In ≥时⇒''0.0590.059lg10V In In E E E n n ΘΘ≥+=+⇒显示A 色; 当110Ox Red In In ≤时⇒''0.05910.059lg V 10In In E E E n n ΘΘ≤+=-⇒显示B 色。
故得到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0.059V In E E nΘ=±❖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①指示剂的条件电势与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指示剂的变色电势范围应在滴定的电势突跃范围之内,以减小终点误差。
注意:终点前后的颜色变化要明显。
❖ 指示剂 氧化态颜色 还原态颜色 '/V In E Θ酚藏花红 红色 无色0.28 四磺酸基靛蓝 蓝色 无色0.36亚甲基蓝 蓝色 无色 0.53 二苯胺 紫色 无色 0.75 乙氧基苯胺 黄色 红色 0.76 二苯胺磺酸钠 紫红 无色 0.85 嘧啶合铁 浅蓝色 红色 1.147 邻二亚菲—亚铁 浅蓝 红 1.06 硝基邻二亚菲—亚铁浅蓝 紫红 1.254.3.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不断发生变化,并随时处于动态平衡中。
由任意一个电对计算出溶液的电势值,对应滴定剂体积绘制出滴定曲线。
1、滴定突跃曲线的绘制以1mol/LH 2SO 4介质中0.1000mol/L Ce 4+滴定20.00mL 等浓度的Fe 2+为例: 滴定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Ce 4++ Fe 2+Fe 3++Ce 3+对应的电极反应:Fe 3++ e —=Fe 2+ ()'32/0.68V E Fe Fe Θ++=Ce 4++e —=Ce 3+ ()'43/ 1.44V E Ce Ce Θ++=滴定过程中达到平衡时:()()'32'43//E EFeFeE CeCeΘ++Θ++==滴定过程分析如下:※ 滴定前:虽是0.1000mol/L 的Fe 2+溶液,由于空气中氧气可氧化Fe 2+为Fe 3+,不可避免地存在少量Fe 3+,然而Fe 3+的浓度难以确定,因此滴定前的电势无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