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
无创颅内压监测
![无创颅内压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7e4866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5.png)
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无创颅内压监测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 •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 •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优缺点 •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颅内压升高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如脑外伤、 颅内肿瘤等。无创颅内压监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用于 监测颅内压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 据。
数据分析算法
通过改进和优化现有的数据分析算法,无创颅内压监测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趋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多模态监测
结合其他生理参数(如脑电、血流等)进行多模态监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脑部状态,为 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拓展
早期诊断
01
无创颅内压监测有望在症状出现之前进行早期诊断,从而提高
险。
实时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操作简便
无创颅内压监测操作简单,易 于掌握,可以在床边进行,方 便医护人员随时监测。
适用范围广
无创颅内压监测适用于各种年 龄段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婴幼
儿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缺点
1 2 3
准确性不足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血压、脉搏、体位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颅内压监测已成为临床实践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和手术室中广泛 应用。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定义
无创颅内压监测是指通过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测量颅内压的 变化。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传感器技术,将压力传感器放置 在头皮或颅骨上,通过测量头皮或颅骨与颅内组织之间的 压力差来间接反映颅内压。
Codman ICP
![Codman ICP](https://img.taocdn.com/s3/m/8f349e1dcaaedd3382c4d334.png)
Codman ICP(颅内压)监护仪介绍及注意事项一:引起ICP(颅内压)升高的原因1:脑实质血肿、肿瘤、脓肿、动脉瘤、脑水肿2:血液血管扩张、静脉回流受阻、胸腹腔压力增高3:CSF(脑脊液)流通通路受阻(梗阻性脑积水) 、吸收减少:SAH 的血块阻塞蛛网膜颗粒、产生增多:脉络丛瘤各种原因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15mmHg 以上,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颅内压增高。
二:颅内高压的分级正常5-15mmhg轻度升高15-20mmhg中度升高20-40mmhg重度升高>40mmhg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三:ICP(颅内压)持续增高的后果CPP减低脑疝形成脑干及全脑缺血脑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及时诊断治疗非常重要!ICP监测在颅脑创伤诊治中具有里程式的意义四:颅内压监测的优点可早期、动态了解颅内压的情况脑室外引流起到良好的颅内压控制指导渗透性脱水放心镇静、有利于ICP(颅内压)的控制和减少躁动,防止加重脑出血和挫裂伤的扩大对于老年患者精确性的脱水、甚至不脱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精确化治疗监测颅内压的重要性!五:ICP(颅内压)升高的处理策略0-10mmhg ok10-20 密切观察20-30 开始干预30-40 迅速干预40-60 紧急干预60- 尽量干预但效果欠佳研究显示,ICP持续高于20mmhg以上不能有效下降,大多预后不好六:操作使用中注意的问题1:不能将电缆浸没在任何液体中,或让任何液体进入插头或接头,因为接头一旦变湿,可能会导致测量的读数出现异常结果。
2:当设备连接到交流电电源时,电池会自动充电。
在完全放电之后的7 天之内应该至少充电12 小时,这样可以使监视器充电电池保持最佳状态,不正当的使用会导致电池寿命缩短。
3:正确调零,记录好参数,避免误差。
参数5 = 1 mmHg4:稳妥固定,防止脱落断裂,防止连接口进水5:当数字突然乱跳,忽高忽低,说明传感器失灵,可能是连接口进水或打湿,请停止使用机器,关机充电12小时后,重新查看如使用正常缆线后,仍出现该故障,请联系工程师做进一步排查颅内压监护仪使用说明一.探头调零1、接上电源和缆线,确保缆线上的白色中间线与主机上的标志对齐。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监护](https://img.taocdn.com/s3/m/333f9055a8114431b90dd887.png)
颅内压(ICP)监护1.何为颅内压颅腔内的压力2.颅内压的正常值是多少颅腔各个部位有不同的压力,通常以侧卧位时侧脑室前角脑脊液压力为代表。
成人,70~180mmH2O≤(5~13.5mmHg),儿童40~100mmH2O(3~7.5mmHg)。
3.引起颅内高压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1)引起颅腔空间狭小的原因,如广泛性颅骨凹陷性骨折、先天性狭颅畸形等。
(2)引起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原因,如脑积水、脑水肿、颅内占位等。
4.简述颅内压监测原理颅内压传感器(探头)信号处理装置数据记录和输出5.颅内压监测的指征是什么(1)重中型颅脑外伤、GCS评分≤8分、颅内出血等患者(2)头部CT检查有阳性结果,如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3)头部CT阴性但伴有年龄>40岁;收缩压<90mmHg;GCS评分<12分;有去皮质或去脑强直状态4项不利因素3项者。
(4)多脏器损伤伴意识障碍:其他脏器损伤的治疗可能对颅内压产生不利影响,如PEEP、大剂量静脉扩容或需要应用强效镇静剂时,可考虑颅内压监测(5)颅内占位性病灶清除术后。
6.颅内压监测的禁忌症有哪些(1)清醒患者一般不需要监测,而是观察神经系统体征。
(2)凝血功能异常。
(3)其他不适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因为颅内压监测一般需行全身麻醉。
7.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有哪些感染、出血、管道阻塞、导管移位等。
8.颅内压增高如何分级(1)正常颅内压70~180mmH2O(5~13.5mmHg)(2)轻度增高200~270mmH2O(16~20mmHg)(3)中度增高280~530mmH2O(21~40mmHg)(4)重度增高>540mmH2O(41mmHg),临床上多将颅内压>270mmH2O并持续15min以上作为需要进行降压治疗的阈值。
9.为什么颅内压监测患者需取头高位患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0 ~300,保持头轴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有利于良好的脑供血。
10.常见颅内压监测的方法有哪些大致可分为脑室内、蛛网膜下隙、硬脑膜下、硬膜外和脑组织内等监测法。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9886aa39fd0a79563c1e72c2.png)
五、颅内压增高的类型
按部位: 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如弥漫性水肿、脑膜炎。 2.局灶性颅内压,易引起脑疝。 按快慢: 1.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血肿、脑出血、脑挫裂
伤伴有脑水肿。 2.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如恶性肿瘤、转移瘤、炎症。 3.慢性颅内压增高,如良性肿瘤,病人可长期无颅
内压增高。
2020/3/25
六、颅内压增高的临床体征与症状
• 头痛
• 呕吐
颅内压增高 “三主症”
• 视乳头水肿
• 意识水平降低:烦躁不安、兴奋;遵从指令能力降低; 疼痛反应降低。
• 瞳孔改变:对光线反应迟钝或反应;瞳孔大小不等; 虹膜痉挛
• 中度与重度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出现生命体征变化:呼 吸、脉搏减慢,BP升高,即出现Cushing综合症,长 时间的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心脏的改变。
2020/3/25
四、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减少:脑缺血甚至死亡。 2.脑移位和脑疝。 3.脑水肿 4.库欣(Cushing)反应:颅内压增高时,生命征的规律
性变化,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慢性不明显。即呼吸、 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长时间的颅内压增高,可引起 心脏改变。 5.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植物神经中枢紊乱引起。 6.神经源行肺水肿:丘脑、延髓受压致肺循环变化引起。
• 颅内压正常值:成人平卧时,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为 0.7-2.0kPa(5-15mmHg;70-200mmH2O) 儿童为0.5-1.0kPa( 4-7.5mmHg;50-100mmH2O)
2020/3/25
•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同的临床 病例综合征,当颅内压持续在2.0kPa ( 200mmH2O)以上,引起相应的症状及体 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ICP)监测
![颅内压(ICP)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c7d81fb2c1c708a1294a4426.png)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可引起严重不 良后果,常见于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和 脑肿瘤等脑疾病。
Monro-Kellie 学说指出,在正常条件下,颅内体积 保持恒定,颅内压取决于颅内容物的含量。
颅内容物主要包括脑组织(80%)、血液(10%) 及脑脊液(10%)。
19世纪后期创用的腰椎穿刺测量ICP的方法一直沿用 至今,已成为传统的检测方法。
但是,对于急性颅脑创伤颅内高压患者,腰椎穿刺 有导致脑疝的危险。所以,不推荐作为临床颅内压 力监测的方法。
目前ICP监测可以分为无创及有创两大类。
无创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前囟测压、测眼压、经 颅多普勒超声测脑血流、生物电阻抗法、鼓膜移位 测试法等,但无创颅内压监测尚处于研究阶段和临 床试用阶段,其精确度和稳定性仍然无法判断。
③不推荐: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病情比较稳定的 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5分)。
正 常:5-15mmHg; 轻度升高:15-20mmHg; 中度升高:20-40mmHg; 重度升高:>40mmHg。
ICP<20mmHg:观察,暂时不需要降颅压处理。
ICP在20~40mmHg:采用一般措施降低颅内压,如抬高 床头,镇静,放出脑脊液,临时应用甘露等脱水药物, 仍无效者采取急诊手术减压。
颅内压监测是颅脑外伤患者首选的脑监测技术。为 规范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使用,美国在 颅脑损伤指南中建议颅内压监测的使用指征是:
①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3-8分之间,头颅CT扫描 见异常表现;
②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3-8分之间,头颅CT扫描 正常,但满足以下2项或更多条件者:年龄>40岁, 单侧或双侧去皮质表现,收缩压<11.97 kPa。
颅内压监护仪ICP标准操作步骤 ppt课件
![颅内压监护仪ICP标准操作步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164b120029bd64793e2c71.png)
- Be Cool. Its OK. - 密切观察
• 20-30
- 开始干预
• 30-40
- 迅速干预
• 40-60
- 紧急干预
• 60+
- 尽量干预,但是效果欠佳
• 研究显示,如果病人的ICP持续位于60mmHg以上不能有效 下降,大多预后不良。
ICP 使用 指征
• 重型颅脑外伤指GCS评分3~8分和头颅CT扫描异常。 头颅CT扫描异常是指颅内提示有血肿、挫裂伤、脑肿胀、脑疝
2. 打开主机上的On/Off键,并等待屏幕出现提示消息
3. 打开探头包,将探头接到监护仪缆线上
4. 机器自检后,提示您按清零键。取灭菌生理盐水,将探头放在水平面下方, 按清零键。机器显示正在清零。
5. 零偏移值(参考值)将显示在主机屏 幕上,同时被记录在缆线的存储芯片上。 请在探头的空白处记下数值备用。
2. 传感器对光敏感,安放时避免强光直射 3. 如果手术时去骨瓣减压,传感器要放在颅骨下,不要放在颅骨缺
损的位置。 4. 正确调零,记录好参数,避免误差 5. 稳妥固定,防止脱落断裂,防止连接口进水
仅供内部参考和培训使用
注意事项
护理相关
1. 由于护理常规集中在床头右侧,建议将探头外露位置在病人左侧。有 助于减少护理中误操作,保护缆线不浸液。
1. 监测位置精确性优劣排序:脑室内,脑实质,硬膜下 2. 术中正确调零,记录好参数,避免误差 3. 稳妥固定,防止脱落断裂,防止连接口进水
7. 连接探头,打开电源,屏幕显示缆线所记录的零参考值。
8. 按下确定键,即可显示颅内压
手术前注意的事项
确认机器电池日常使用和维护
遵守了“关机+12小时”原则
颅内压监护仪icp标准操作步骤演示教学稿
![颅内压监护仪icp标准操作步骤演示教学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780f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体位,头 部固定。
成功案例一
放置探头
数据监测
在患者头部合适位置钻孔,将探头植入硬 膜下,连接监护仪。
持续监测颅内压数据,观察压力波形和数 值变化。
异常处理
案例效果
发现颅内压异常升高或降低时,及时报告 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颅内压监护仪icp的监测,医生能够及 时发现患者的颅内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目前,颅内压监护仪icp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便携化和无创化,为临床医生和患 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准确的监测手段。
02
颅内压监护仪icp操作步骤
准备阶段
01
02
03
准备颅内压监护仪
确保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 态,检查电池、导线、传 感器等配件是否齐全。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舒适 的状态,向患者简要介绍 操作过程,消除其紧张情 绪。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未来ICP监护仪数据可能会与其 他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共享,实现数据互通和信息共 享,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应用领域拓展
目前,ICP监护仪主要应用于神经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等 领域,未来可能会拓展到其他科室和病种,如儿科、心血 管等,以满足更广泛的临床需求。
培训与教育
随着ICP监护仪的普及和应用,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 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ICP监护仪的认知和使用技能,为 临床提供更加专业和规范的服务。
清洁消毒
对传感器表面进行清洁消 毒,避免感染。
操作阶段
安装传感器
将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 颞骨部位,确保传感器
与头皮紧密贴合。
连接仪器
将传感器导线连接到颅 内压监护仪上,确保连
接牢固。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与护理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25b1c352d380eb63946d24.png)
操作步骤
将缆线的白色中间线与主机上 的标记对齐
可选择合适的与监护仪匹配的接口线,接口 线接心电监护仪模块后可以观察颅内压波形
② 打开主机上的On/Off键,并等待屏幕出现提示消息
③ 打开探头包,将探头接到监护仪缆线上
2021/1/20
④ 机器自检后,提示您按清零键。取灭菌生理盐水,将探头放 在水平面下方,按清零键。机器显示正在清零。
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年龄 病变扩展速度 病变部位 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全是系统疾病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缺氧、脑组织坏死 2、脑组织移位和脑疝---最严重 3、脑水肿 4、库欣反应----两慢一高 5、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6、神经源性水肿
三高征:
临床表现:
意识水平降低:烦躁不安、兴奋、遵从指令下降、反射降低、gcs评分降低 瞳孔改变:不等大不等圆(2-4mm等大等圆)、反射不好 生命体征改变 肢体活动下降或偏瘫 语言障碍
2021/1/20
脑实质(脑组织内)监测
优点: 可快速插入 准确、可靠 无法进入脑腔时可以使用 波形质量好
缺点: 反应局部压力而不是整体脑压力 光纤易断
2021/1/20
硬脑膜外监测
优点: 感染、出血风险低 安装快捷
缺点: 间接测压 可靠、准确性不如植入式好 波形质量差
2021/1/20
① 确保所有的缆线都被连接
⑤ 零偏移值(参考值)将显示在主机屏幕上,同时被记录在缆线 的存储芯片上。请在探头的空白处记下数值备用。
颅内压监护参考
![颅内压监护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355c8d7cd184254b3535a0.png)
探头),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畅引 或流 阻管 塞不
观察脑室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果引 流不畅、阻塞,检测仪会显示ICP 持续增高。护理此类患者,要妥善 固定、定时观察引流管的位置,警
惕发生引流管堵塞或脱管。
2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1
项目完成情况
2014年3月至今共完成17例病人,除一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 死亡,一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带管出院,其余病人均治愈 或好转出院,无一例颅内感染发生。
颅内压监护技术
神经外科
2
深
1
项目背景
颅内压的定义与正常值
颅内压(ICP)的定义:是指颅内容物对 颅腔所产生的压力,通常用脑脊液的压 力来代表。
正常值: 成人 70-200 mmH2O(5-15 mmHg);
儿 童 50-100 mmH2O ( 47.5mmHg)。
颅内压增高是导致病人病 情恶化、预后不良或死亡 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剂
25
术后第一天
20
15
10
5
0
2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8
术 后 第 3 天 , T 38.7℃,BP
152/89mmHg,HR 120次/分, 仍贫血,
血常规
Hb 60g/L,RBC
2.01*1012/L,CVP 10mmHg
ICP未见进行性增高,继续输血、扩 容、补液、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项目开展情况一
术后第4天,T 38.1℃,BP 142/81mmHg,HR 118次/分, CVP 6mmHg 预防颅内感染,硬膜下型传感器探头拔 出
25
25
20
术后第3天
20
15
15
颅内压监护1.2
![颅内压监护1.2](https://img.taocdn.com/s3/m/1b1250509b6648d7c1c746f3.png)
控制体温 镇静镇痛
降低脑耗氧量,减少脑血流量, 28-35℃为亚低温
过度通气 基础治疗
它是通过引起脑血管收缩和脑血流减少来降低ICP, 有造成脑缺血的危险,目前用于顽固性高颅压或神经 症状急剧恶化时短时间应用。可迅速降低颅内压,但持 续PaCO2<30mmHg,因脑血管持续收缩会加重脑缺 氧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持续ICP监测的护理
5.体位的护理
术后应去枕平卧,如无特殊禁忌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床头抬高 30度,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少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轻脑水肿,降 低颅内压。 30 °
颅内压高处理
脑脊液外引流 控制血压
调整体位
床头抬高30~45°. 保持头颈一致,避免气道不畅.
药物:皮质激素、利尿剂、高 渗脱水剂(缩减脑组织)
无创颅内压监护仪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是目前临床理论研究最早、最完善的 一种皮层诱发电位。它是由弥散的非模式的闪光对视网 膜刺激所引起的大脑皮层(枕叶)的电位变化。FVEP反 映了从视网膜到枕叶皮视觉通路的完整性。视觉通路位 于脑底部,视神经纤维向前向后贯穿全脑,自额叶底部 穿过顶叶及颞叶到达枕叶,行程较长,所以颅内发生病 变时常常会影响视神经功能障碍,从视网膜光刺激到大 脑枕叶视觉电位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颅内的生 理病理变化。当颅内压ICP持续增高时,易产生视通路 神经损害,神经元及纤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神经电 信号传导阻滞,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延长。我 们利用FVEP的这一原理来反映颅内压的改变。 慎用该产品:(1)垂体瘤压迫双侧视觉通路者;(2) 明显肝功能损害(腹水、严重低蛋白血症、黄疸);(3) 尿毒症;(4)严重酸中毒;(5)严重白内障、青光 眼、视神经萎缩;(6)眼球或视神经外伤等明显影 响视力者(7)癫痫发作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下确定键,即可 显示颅内压。
菜单选择 1)是否打开警报铃 2)报警上下键设置 3)选择并进行手工调零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
项目开展情况一
2016/7/20
项目开展情况一
术 后 T 37.3℃ P103 次 / 分 BP122/66mmHg
ICP维持在3~5mmHg
25
2.
3.
4.
5.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
我科已有的颅内压监护仪
美国CAMINO MPM-1 型
强生Codman ICP监护仪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
操作步骤 打开主机上的 On/Off 键,并等待屏幕
连接缆线
出现提示信息
打开探头包,将探头接 到监护仪缆线上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3
谢谢聆听!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正常值: 成人 70-200 mmH2O(5-15 mmHg);
儿童 7.5mmHg)。 50-100 mmH2O ( 4-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项目背景
颅内压增高 是导致病人病情恶化、 预后不良或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
1.
颅内压监测方法
腰椎穿刺
颅内压监测方法 是诊断颅内高压最 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观 察病人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判断 手术时间、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判 断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颅内压监护技术
神经外科
项目背景
颅内压的定义与正常值
颅内压(ICP)的定义:是指颅内容物对 颅腔所产生的压力,通常用脑脊液的压 力来代表。
颅内压增高 是导致病人病 情恶化、预后不良或死亡 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颅内压监测 是诊断颅内高 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 方法,也是观察病人病情 变化、早期诊断、判断手 术时间、指导临床药物治 疗,判断和改善预后的重 要手段。
ICP(mmHg)
术后第1天ICP监测提示ICP基本在 20mmHg以下 未用甘露醇、高渗生理盐水等脱水 剂
25
ICP(mmHg)
术后第一天
20
15 10
术后当天
20
15 10
5
0
5
0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8Fra bibliotek 项目开展情况一
术 后 第 3 天 , T 38.7℃,BP 152/89mmHg,HR 120 次 / 分 , 仍贫血 , 血 常 规 Hb 60g/L,RBC 12 2.01*10 /L,CVP 10mmHg ICP未见进行性增高,继续输血、扩 容、补液、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畅引 或流 阻管 塞不
观察脑室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果引 流不畅、阻塞,检测仪会显示ICP 持续增高。护理此类患者,要妥善 固定、定时观察引流管的位置,警 惕发生引流管堵塞或脱管。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1
项目完成情况
2014年3月至今共完成17例病人,除一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 死亡,一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带管出院,其余病人均治愈 或好转出院,无一例颅内感染发生。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2
项目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ICP 监测方法取得了较大的 进步,逐渐从创伤性监测向无创性监测发展,无创性监测是大 势所趋 由接触式向非接触式发展,由近距离向远距离遥感发展。 监测与图像及信号处理广泛结合,与生物工程、电气工程、理 学结合紧密;寻求更安全、更方便、更精确、更经济的监测方 法。
9
项目开展情况二
制定操作流程 组织培训考核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0
护理要点
排尿 便潴 困留 难或
导尿管阻塞或患者用力排便均可 使ICP增高,因此保持导尿管的通 畅、解除排便困难是颅内压监测 中的重要护理措施。
躁 动
躁动可使ICP增高(患者躁动时ICP 波动明显,应检查传感器探头固定 是否牢固,是否因体位变动而牵拉 探头),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颅内压监测技术 在省级三甲医院已 使用较为广泛,强生Codman 多参 数颅内压监护仪,即可进行硬膜下 又可进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护,同时 具有外引流作用。
2.
脑室内监测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 ICP 监测的金 标准
1.
脑实质内监测 蛛网膜下腔监测 硬膜下或硬膜外监测 神经内镜监测 有创脑电阻抗监测(CEI)
术后第4天,T 38.1℃,BP 142/81mmHg,HR 118次/分, CVP 6mmHg 预防颅内感染,硬膜下型传感器探头拔 出
25
ICP(mmHg)
20
15 10
术后第3天
ICP(mmHg)
25
20
15 10
术后第4天 探头拔出 探头拔出
术后第4天
5
0
5
0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机器自检后,提示您按清零键 ZERO 。取 灭菌生理盐水,将探头放在水平面下方, 按清零键 ZERO。机器显示正在清零。
2016/7/20
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
操作步骤
零偏移值(参考值)将显示在主屏幕上, 同时被记录在缆线的存储芯片上。请在探 头的空白处记下数值备用。
取下探头,保持传感器与颅内 压监护仪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