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https://img.taocdn.com/s3/m/e1f967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9.png)
儿 童 心 肺 复 苏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适用于现场急救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吹气后动作
儿 童 心 肺 复 苏
指征 部位 手法 幅度 速率 按压/通气比例 注意事项 有效指征
C. 建立人工循环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C 胸外心脏按压
儿童心肺复苏术CPR
CPR是什么? CPR代表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个应急操作程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当操作得当,CPR可以帮助心跳呼吸骤停的宝宝恢复呼吸和血液循环。
什么是心跳呼吸骤停
心跳呼吸骤停指人体自主呼吸及心脏射血停止,临床表现为病人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运动,心音及动脉搏动消失。此时患者面临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使病人转危为安。心肺复苏(CPR)是指利用现有条件和借助有关医疗设备及药物帮助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重建和恢复呼吸。
【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合
重复压胸和吹气动作,进行心肺复苏术一分钟,约20个循环后检查脉搏。若有呼吸,则停止CPR,采取复苏的姿势,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保暖,并马上送医院。
儿 童 心 肺 复 苏
【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指征】
按压时可触及动脉搏动 扩大的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 口唇、甲床颜色好转 肌张力增强或有不自主运动 出现自主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垂直下压2至3公分,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下,连续按压五下,最多约花三秒钟,再做一次人工呼吸。按压时大声பைடு நூலகம்“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说“一”时手便下压,说“下”时手放松,下压与放松之间的动作,必须平稳有节奏,而不可任意暂停。 .
儿 童 心 肺 复 苏
呼吸心跳骤停的处理及心肺复苏ppt课件
![呼吸心跳骤停的处理及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3928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7.png)
脊柱或骨盆骨折
对于有脊柱或骨盆骨折的患者,心肺 复苏可能会加重损伤,因此应谨慎处 理。
其他严重疾病
对于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严重心脏 病、呼吸衰竭等,进行心肺复苏可能 会加重病情,需要谨慎评估。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
05
普及
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急救成功率
通过心肺复苏培训,人们可以掌握正 确的急救技能,在呼吸心跳骤停发生 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
泵送。
自主呼吸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是心肺复苏 成功的标志之一。
神志恢肤色和血压
肤色逐渐红润,血压回升至正 常范围。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
03
程
呼叫急救
01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简要描 述病情和地点。
02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对救助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检查意识与呼吸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裹患者的嘴部 ,吹气两次。
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 隆起。
电除颤
在患者胸部涂抹导电糊。
根据除颤仪的提示进行电除颤操作。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
04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确保安全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确保环 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患者
造成二次伤害。
及时呼叫急救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先呼 叫急救服务,以便专业人员尽 快到达现场进行救治。
电除颤
电除颤原理
通过电击使心脏的自律 细胞重新排列,从而恢
复其正常节律。
适应症
电击位置
适用于室颤或室性停搏 患者。
通常选择胸骨右缘第2肋 间和左乳头下方心尖处
。
电击能量
单向波360J,双向波 200J。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a81e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d.png)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一、判断病情当发现儿童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迅速判断病情,确认是否真的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
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来进行判断。
二、呼叫急救一旦确认孩子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拨打120。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三、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关键措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将孩子平放在硬质平面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2. 操作者跪在孩子身体一侧,双手掌根部重叠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3. 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4.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自行回弹,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5.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四、准备使用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可以准备使用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药物,有助于恢复心跳。
将肾上腺素通过静脉注射或气管插管的方式给予孩子。
五、除颤如果孩子发生了室颤(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除颤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除颤可以通过电击的方式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在除颤前,需要确保孩子的皮肤与电极之间没有金属物品,并将电极板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六、继续心肺复苏在除颤后,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在此过程中,可以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
七、转运至医院当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到达医院后,医生将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小孩cpr操作流程
![小孩cpr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80a1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e.png)
小孩cpr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在突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小孩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正确的CPR操作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
以下是小孩CPR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1. 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2. 检查患者反应:轻轻摇动小孩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3. 检查呼吸:如果小孩没有反应,需要检查他们的呼吸情况。
将耳朵靠近小孩的口鼻,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4.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小孩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情况。
5. 开始CPR:将小孩放在坚硬的平面上,仰面朝上。
站在小孩身旁,将双手交叉放在小孩的胸骨上,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100-120次。
6. 适当施行人工呼吸:在按压胸部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将小孩的头部稍微仰起,捏住鼻孔,用嘴对嘴或口对口的方式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
7. 持续循环:持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小孩恢复呼吸和心跳。
8. 注意事项:在进行CPR时,要确保按压的力度适当,不要过轻或过重;人工呼吸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吹气,以免伤害小孩的肺部。
总的来说,小孩CPR操作流程需要迅速、准确地执行,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进行CPR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急救,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正确的CPR技能,为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提供帮助。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版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fbfc2fcc22bcd126ff0cb4.png)
(Airway,A) (Breathing,B)
(Drugs,D) (Electricity,E)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程序】
2010年指南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 2010年指南: ➢从胸外按压而不是人工呼吸开始心肺复苏(C-A-B 而 不是 A-B-C);通过从按压而不是通气开始心肺复苏, 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 ➢ 进一步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将足够按压幅度的建议值修改成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三分之一:对于大多数婴儿,这相当于大约 4 厘米;对 于大多数儿童,这相当于大约 5 厘米。 ➢ 已从程序中去掉“看、听和感觉呼吸”→改程序为CA-B,判断是否心跳骤停时简易判断呼吸。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与错误手法】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与错误姿势】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幅度】
➢ 2005年指南: 大约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置于患儿后背,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两乳头连线 下一水平,向后背按压。注意消除死腔 。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手法】
单掌按压法(适用于1-8岁):一手固定头部,一手掌根部
置于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手法】
双掌按压法:适用于8岁以上,将一手掌根部交叉放在
另一手背上,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
心搏呼吸骤停猝死和心肺复苏
![心搏呼吸骤停猝死和心肺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ab0b11f0ce2f0066f5332234.png)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的模式:闭式按压,开胸按压。 ·闭式按压术: 适应症:心搏呼吸骤停者主要无严重的胸廓畸形,胸廓外伤 及胸壁有关疾患者,均可实施闭式按压术。 方 法: ·术者位于患者右侧。 ·以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点为按压部位(中、下1/3交界处); 儿童与婴幼儿则以双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为按压部位。 ·用一手的掌根紧贴患者胸壁按压点。 ·另一手掌根重叠复盖于第一只手掌根的手背上。 ·手指并拢或相握持。 ·双肘伸直。 ·以髋关节作为支点,以躯干作为力臂,以双上肢作为活塞。 ·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背及上肢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1.3心搏呼吸骤停猝死的临床诊断。
1.3.1病因学诊断——心搏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 A.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室颤);主动脉夹层瘤;肺动脉栓塞。 B.呼吸系统:气道梗阻(气管异物,喉炎)窒息性哮 喘。 C.神经系统: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 D.内分泌系统: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 E.电介质紊乱:严重酸中毒、低血钾、高血钾。 F.精神刺激:高度恐惧惊吓而死。 G.各种急性严重中毒:一氧化碳、DDV、鼠药。 H.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2.1.4.2.2胸外按压恢复血液循环的双泵机制:
胸外按压形成血液循环的原理是胸泵(胸腔内的 整体压力变化产生的心脏泵血)和心泵(心脏直 接受到压力产生的泵血)机制并存发生作用的结 果,肥胖者可能以胸泵为主,瘦弱者则以心泵机 制为生,停搏时间短者心泵机制占主导地位,停 搏时间长者则以胸泵和左房泵占主导地位,另外 按压力度、频率、气道阻力、心率等因素也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对泵机制产生影响。
2.1.4现代CPR技术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及其 最新相关指南解读:
2.1.4.1实施CPR的时间窗与疗效比:时间就是生命
小儿心肺复苏的特点
![小儿心肺复苏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e596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e.png)
小儿心肺复苏的特点背景知识小儿心肺复苏是指在出现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下进行的紧急救治措施。
在小儿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恢复心肺功能,避免患儿皮肤黏膜缺氧和脑组织缺氧,以提高生存率。
静脉注射通路的建立与输液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时,要将插管、胃管和膀胱管插入患儿体内,并在中央静脉导管下注射药物。
静脉注射的药物应选用适当的浓度,维持持续的有效浓度。
在小儿心肺复苏过程中,必须进行积极且适当的输液。
通过输液,可以提供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来维持心肺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全身性低血流状态的急救小儿心肺复苏时,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全身性低血流状态。
通过改善循环系统和代谢过程,可以减少心肌损害。
在控制住高碳酸血症、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等方面,需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快速诊断和治疗小儿心肺复苏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快速。
要对患儿进行全面而迅速的检查,包括评估脉搏和呼吸情况、确定导致心肺骤停的原因等。
在治疗上,必须根据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措施。
例如,应尽快建立人工气道和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恢复心肺功能。
调节体温在小儿心肺复苏过程中,体温调节也很重要。
低体温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和心肌梗塞,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体温。
此外,随着心肺复苏的推进,还需要不断地调整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治疗进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治疗在小儿心肺复苏治疗完成后,还需要对患儿进行适当的观察和监测。
通过对心肺复苏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识别其中的错误,从而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结论小儿心肺复苏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适当的输液、解决全身低血流状态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快速诊断和治疗,并对体温和生命体征进行调节。
在治疗完成后,还需要对患儿进行适当的观察和监测。
在小儿心肺复苏过程中,正确、迅速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儿童心肺复苏抢救流程
![儿童心肺复苏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3b74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d.png)
儿童心肺复苏抢救流程
以下是儿童心肺复苏抢救的流程:
1.确认患儿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观察孩子是否有意识、是
否有呼吸、脉搏等迹象。
2.如果患儿没有意识、没有正常呼吸并且没有脉搏,马上
进行心肺复苏。
先叫人急救或者拨打120。
3.将患儿平放在坚硬而光滑的地面上,使其仰面朝上。
4.开始进行胸外按压,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每分钟至少
按压100次,每次按压深度应该为胸廓厚度的1/3,按压后松开胸压,让胸廓恢复原位。
5.给患儿进行人工呼吸,将头部向后仰,托起下颌,将口
对口或口对鼻,进行10-12次每分钟的呼吸。
6.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复苏循环,
直到急救医生到达现场。
7.如果患儿开始出现意识、呼吸或脉搏,应该立刻停止胸
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进行观察和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冷静,同时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等问题。
此外,如果你不熟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最好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先进行简单的心肺复苏抢救,以增加孩子的生还率。
小儿心肺复苏
![小儿心肺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0de967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b.png)
重要性和意义
01
02
03
挽救生命
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能够 挽救患儿的生命,避免因 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的死 亡或脑损伤。
减少后遗症
早期心肺复苏能够减少患 儿脑部和其他器官缺氧的 时间,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率。
提高生存质量
正确的心肺复苏能够确保 患儿重要脏器得到足够的 氧气供应,提高其生存质 量。
02
小儿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
在开始复苏操作前,应尽快呼叫急 救车,以便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 一步治疗。
检查意识和呼吸
在胸外按压之前,应检查患者是否 有意识、是否有呼吸。
胸外按压
在患者胸部中央、乳头与胸骨交界处 进行按压,深度约为胸廓的1/3至1/2, 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开放气道
在人工呼吸之前,应开放患者的气 道,通常采用抬头提颏法或推举下 颌法。
胸外按压的技巧
按压深度和频率
按压深度约为胸廓的1/3至1/2, 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按压姿势
按压时应该采用跪姿或肘膝位, 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背上进行
按压。
按压放松
每次按压后应完全放松,让胸廓 回到正常位置。
复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通气和过度按压
过度通气和过度按压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THANKS
感谢观看
正确操作
01
专业培训能够确保学员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技巧,提高急
救成功率。
法律责任
02
经过专业培训后,施救者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行动将更加符合
法律规范,减少法律风险。
技能认证
03
பைடு நூலகம்
专业培训通常会颁发相关证书或资质,证明施救者具备相应的
心肺复苏之婴幼儿、儿童、成人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要点
![心肺复苏之婴幼儿、儿童、成人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a0f355647d27284b7351a3.png)
▪ C 循环支持(Circulation):在硬板床上进行胸外心脏按按压。按 压部位在胸骨体中下1/3处,按压时使胸骨下陷4cm~5cm,频率为 80~100次/分,婴儿胸骨下陷2cm,大孩子4cm~5cm,按压与放开 时间比为3︰2。(见表1) 有血胸或气胸时,如果胸外按压无效,可行胸内心脏按压。
▪ ⒉ 心律失常→心输出量↓
▪ ⒊ 氧供应中断→机体缺氧缺血→无氧代谢 ↑→酸性代谢产物大量 堆胞积 内→→A细TP胞生内成水障肿碍→→细N胞a+外-KK++-A↑TP→泵高功钾能血丧症失→→酸N中a+毒及→H心+内肌流收,缩H力2O进→一细 步↓→加重心律失常→室颤→心脏骤停。
▪ ⒋心脏呼血吸管停中止枢→→C窦O2性在心体动内过大缓量,堆伴积心→窦律房不结齐和。房室结受抑制,且可兴奋 ▪ ⒌ CO2过高→脑血管扩张→微循环通透性↑→血管源性脑水肿。
▪ ⒊ 心室扑动:连续而均齐的大振幅波动,频率
>250次/分。QRS-T 互相融合而无法区分,亦 无等电位线(所谓的“正弦波”)。
▪ ⒋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1)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连续或快速发放≥3次起 搏冲动,QRS间限≥ 0.12s。(2)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3)P波的频 率<心室率,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4)发现P波传入心室则称心 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
▪⒈ 心脏骤停(heart cardiac arrest):又 叫循环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 脏突然停止搏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极低血流状态, 临床上表现为摸不到脉搏,窒息,无 意识, 死亡外观。心脏骤停为意外的 非预期性死亡,也叫猝死,多发生在 24h以内。
▪ 临床表现为:①意识丧失,常伴有抽搐;②呼吸停止,心音和大动 脉搏动消失;③明显紫绀;④瞳孔散大等。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https://img.taocdn.com/s3/m/60102aaf1eb91a37f0115c10.png)
第七节儿童心跳呼吸骤停【概述】一、定义心跳呼吸骤停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旨在使心脏、肺脏恢复正常功能,使生命得以维持。
随着对保护脑功能和脑复苏重要性认识的深化,更宜将复苏全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1)心跳骤停的原因:呼吸功能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患(如肺炎、窒息、溺水、气管异物等)是导致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此外还包括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外伤及意外、心脏疾病、中毒、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婴儿猝死综合征等。
(2)呼吸骤停的原因:包括呼吸道梗阻、严重肺组织疾患、意外、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胸廓损伤、肌肉神经疾患(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晚期皮肌炎)、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婴儿猝死综合征等。
2.发病机制缺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是心跳骤停最常见的三种机制。
三、病理生理心跳呼吸骤停可分为4个阶段:①心搏骤停前期:指在心跳停止之前的一段时间,早期识别、治疗呼吸衰竭和休克可预防发展为心搏呼吸骤停;②无血流灌注期:心搏停止、未开始CPR时,此期血流完全中断;③低血流灌注期:即CPR期间,此期心排血量取决于胸外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④复苏后阶段:成功复苏后会发生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心肌功能不全、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四、临床表现1.突然昏迷一般心脏停搏8~12秒后出现,可有一过性抽搐。
2.瞳孔扩大心脏停搏30~40秒瞳孔开始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3.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搏呼吸骤停后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心脏停搏时心音消失。
5.呼吸停止心脏停搏30~40秒后呼吸停止。
面色灰暗或发绀。
6.心电图可见等电位线、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等。
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
![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98cf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d.png)
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新生儿心肺复苏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突发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急救措施来挽救生命的过程。
正确的心肺复苏流程对于新生儿的生存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具体流程。
首先,当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时,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急救。
同时,将新生儿放置在坚硬的表面上,确保头部处于自然位置。
接着,检查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如果发现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歇性呼吸,立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将新生儿的头部稍微后仰,握住下颚用力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不超过1秒,每次吹气后观察胸廓是否有抬起,维持每分钟40-60次的频率。
然后,检查新生儿的心跳情况,如果发现心跳停止,立即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将新生儿放置在坚硬的表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次按压深度约为1/3胸廓直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氧气面罩或气管插管等辅助呼吸设备,以提高新生儿的氧供应。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
医院急救人员可以通过监测新生儿的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来及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同时,心肺复苏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新生儿受伤,要轻柔而有力地进行急救操作。
总之,新生儿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急救措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流程可以挽救新生儿的生命。
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将对新生儿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每位医务人员和家长都能够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流程,为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保驾护航。
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护理
![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370287cc22bcd126ff0ce0.png)
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护理一、概述(一)心脏骤停的概念心脏骤停一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
(二)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三)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1)意识突然丧失。
(2)大血管搏动(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
(5)手术患者创面血色变紫,渗血或出血停止。
临床上只要具备前述临床表现中的前两项,即可判断为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抢救。
二、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二)操作要点(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仰卧在地面或坚实的垫板表面。
(3)暴露胸部腹部,松开腰带。
(4)开始胸外按压。
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为10~12L/min(有氧情况下)。
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起,连续2次。
通气频率8~10次/min.(6)按压和通气比为30:2.(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果未成功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评估时间不超过10s.(三)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1)病人散大的瞳孔缩小。
心肺复苏ppt课件
![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b86294284ac850ad0242b1.png)
29
Airway Position:
Airway Blocked (A、B) Airway Opened (C)
Towel is placed under the head In the child older than 2 years
30
Head tilt–chin lift for child
23
One-hand chest compression technique in child
24
单人或双人 CPR
25
2010年CPR指南继续强调高质量 心肺复苏
用力压:胸骨下陷深度至少为胸部
前后径的1/3 (婴儿约为 4 厘米,
儿童约为 5 厘米,成人至少5cm) 快速压:按压频率至少100次
咽部腺样体组织大—经鼻插管困难
3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成人喉呈圆柱形,小
儿喉呈漏斗状,气道狭 小,软骨发育不完全, 易因水肿炎症而梗阻。
4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小于10岁)
气道最狭窄的部位在 环状软骨,而成人气 道最狭窄处为声门
5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婴儿喉头位置高,声门 靠前、气管插管时暴露 困难。 Infant : C 1 6 months: C 3 Adult: C 5-6 咽部软组织松弛、舌 大—易后坠阻塞气道
20
①患儿必须仰卧在硬的平面上,绝不 应仰卧于沙发或弹簧床上; ②不能按压胸骨下端剑突突出部位, 易引起胸骨骨折或肋骨骨折;婴儿: 乳头连线下方胸骨;儿童:1/2胸骨 下方;成人:胸骨下半部 ③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 对双手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 垂直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试题]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5cc62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1.png)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心肺复苏技术的三个方面】1.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 儿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的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
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都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对伤病儿童的最终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当心跳呼吸停止或怀疑停止时,同样需要迅速将患儿送到能给以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医疗机构。
2.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 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3.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指为使复苏后的病人稳定而进行的进一步处理及监护。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病因】引起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甚多,如新生儿窒息、婴儿猝死综合征、喉痉挛、喉梗阻、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严重肺炎及呼吸衰竭、药物、严重心律失常、中毒、代谢性疾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血管介入治疗操作过程、各种意外损伤等。
心跳呼吸骤停难以预料,但触发的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最危险因素包括:1.心血管系统的状态不稳定,如大量失血、难治性心衰、低血压和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
2.急速进展的肺部疾病,如严重的哮喘、喉炎、重症肺炎、肺透明膜病等。
3.外科手术后的早期,如应用全身麻醉及大量镇静剂足以使患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射能力改变。
4.安有人工气道的患儿气管插管发生堵塞或脱开。
5.患儿神经系统疾病有急剧恶化时,如昏迷病人常无足够的呼吸驱动以保证正常的通气。
另外,临床的一些操作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儿能加重或触发心跳呼吸骤停,包括:(1)气道的吸引:能引起低氧、肺泡萎陷及反射性心动过缓;(2)不适当的胸部物理治疗(如拍背、翻身、吸痰等),可使更多的分泌物溢出,阻塞气道,也可使患儿产生疲劳;(3)任何形式的呼吸支持(如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的撤离:使病人必须从以前的人工呼吸转变为自主呼吸做功,如降低吸人氧浓度、撤离CPAP或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等;(4)镇静剂的应用:如麻醉剂、镇静药和止咳药的应用所致的呼吸抑制;(5)各种操作:如腰穿时使呼吸屏住,可使心跳骤停;(6)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一些临床操作可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如鼻胃管的放置、气管插管操作等。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抢救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抢救](https://img.taocdn.com/s3/m/80eef6ceaeaad1f346933f58.png)
• (4)药物治疗
• 1)肾上腺素(1mg/支;1ml/支) 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或骨髓内 0.01mg/kg(0.1ml/kg,1:10000溶液),或气管内0.1mg/kg,用法: 每3-5分钟重复1次,或持续静脉用药0.05-2.00ug/(kg.min),无效 者提倡最大剂量0.1-0.2mg/kg.次,最大<1mg/次
• (四)鉴别诊断
• 主要针对原发病鉴别
治疗
• 1、判断意识、开放气道: 使患者仰卧于平地坚实处或身 下垫硬板,轻拍患者的面部或肩部,大声喊叫其名字或其 他称呼,判断有无反应。吸出鼻和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 常用仰头举颏法。
• 2、人工呼吸 :根据年龄,用复苏气囊给予12-20次/分的 呼吸,以胸廓抬起为准。(婴儿20次/分,幼儿16次/分, 儿童12次/分)
• 4)葡萄糖:仅在低血糖时应用。剂量:0.5-1g/kg,最大 浓度25%
• 5)钙剂:低钙、高钾(非洋地黄中毒时)、高镁血症是 应用。用法:10%葡萄糖酸钙1-2ml/kg,最大剂量2.0g/次。 首次给钙速度不应超过100mg/min。
• 6)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儿科CPR时室颤多与代谢、酸碱 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因此消除诱发室颤的原因是 治疗的关键。指征:室颤以及在数次电除颤失败或电转复 成功后预防室颤复发。胺碘酮:首次5mg/kg,30分钟静 脉注入。利多卡因:负荷量1mg/kg,之后立即给维持量 20-50ug/(kg.min)
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喉痉挛、喉水肿、严重哮喘持续状态 • (2)继发于惊厥或心脏停搏后 • (3)婴儿猝死综合征 • 3、心搏、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
心脏复苏的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急救
![心脏复苏的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d630a2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a.png)
心脏复苏的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急救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当发生在儿童身上时,需要及时而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后遗症。
本文将介绍心脏骤停急救的步骤和技巧,帮助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应对儿童心脏骤停,指导正确的急救流程。
一、评估与叫救护车当发现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时,首先要做的是评估患儿的意识和呼吸。
轻轻摇动患儿,大声喊叫“小朋友,你好吗?”。
同时,观察患儿的呼吸是否正常。
如果患儿没有反应,没有正常呼吸或仅有间歇呼吸,立即喊叫他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电话。
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1. 心脏按压:将患儿平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双膝跪着在其身侧。
双手掌贴合在患儿的上发际线以下(胸骨中部),一手搭在另一手上,用身体的重量进行按压。
按压深度应为至少1/3胸廓前后径,按压节奏维持在100-120次/分钟。
按压后应松开胸骨,让心脏充分回弹。
2. 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是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
首先,抬起患儿的下颌使气道打开,捏紧鼻孔,用自己的口含住患儿的口,吹气直到看到患儿的胸廓上抬起。
每次呼吸持续时间不应过长,维持在1-1.5秒。
三、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心脏骤停急救的重要工具。
当AED可用时,将其立即运送到患儿身边。
在使用AED时,按照仪器提示操作,确保患儿的胸部干燥清洁,避免有金属物品或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除颤。
四、继续循环支持心脏骤停后的循环支持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保证血液通过胸外按压继续流动。
进行心肺复苏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合作活动,至少应有两人参与。
一个人负责胸外按压,另一个人负责人工呼吸。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前,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参与。
五、复苏后护理一旦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急救措施并不结束。
继续观察患儿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并做好必要的护理工作。
交代专业医护人员所有的观察和急救过程,确保患儿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和关怀。
总结儿童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2005:1月23-29日,由AHA和ILCOR联合举办的“2005年心 肺 复苏和心血管病急诊科学治疗建议国际会议”在美 国达拉斯举行 。 利用循证程序就CPR和ECC有关的256个专题讨论。 提出科学治疗推荐方案。 充分体现公正、公开、科学性
新生儿 <60mmHg 婴儿 <70mmHg 1-10岁 <70mmHg+2×年龄 10岁以上<90mmH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四、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脏骤停常有如下临床表现:
1、突然出现昏迷,部分患儿有一过性抽搐。 2、瞳孔扩大。 3、大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 5、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临终呼吸)。 6、心电图显示等电位和极缓慢心律。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临床上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依据是:
1、突然出现昏迷。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五、小儿呼吸心脏骤停的特点
1、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疾病,由呼吸道分泌物 堵塞而致的窒息成为小儿呼吸心脏骤停的主要直 接因素。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一、历史回顾
1958: Safar口对口复苏技术 1960: Kowenhoven胸外心脏按压技术 1966: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起召开了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将
CPR技术标准化。 1973: 第二届全美复苏会议,发表了心肺复苏指南 1979:第三全美复苏次会议,心肺复苏培训 、考试。 1983:美国AHA和美国儿科协会(AAP)联合举行会议,确立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休克:
代偿性休克指征: ① 心动过速 ② 肢端发凉 ③ CRT延长 ④ 末梢的脉搏要弱于
中心的脉搏 ⑤ 血压正常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失代偿性休克:
除上述以外,还有— ①意识改变,精神萎糜 ②尿量减少 ③代谢性酸中毒 ④呼吸急促 ⑤中央动脉搏动减弱 ⑥血压降低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二、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头部: 身体
大于成人
(成人 1:8 新生儿 1:4)
枕凸明显—易头前屈阻塞气道
颈短且胖—触摸颈动脉搏动困难
气管软骨柔弱—颈伸展过度容易造
成气管塌陷
咽部腺样体组织大—经鼻插管困难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2、与成人相比,小儿心搏骤停很少原发于心脏疾病 ,主要原因是呼吸道阻塞及呼吸抑制所致的低氧 血症,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措 施之一。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3、心跳骤停在心电图上的常见三种表现形式为:心室 纤颤,心室停博,电机械分离。 成人:心室纤颤 儿童:主要是极缓慢心律,多数是心室自主心律, 小部份为极缓慢的窦性心动过缓。
1岁内:气道梗阻、呼吸系统疾病、休克、SIDS等。 1岁后:中毒、意外、神经系统疾病等。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需紧急处理的两种情况 ——呼吸衰竭和休克
呼吸衰竭:
特征:通气和氧合不足 1、呼吸频率增加,尤其有窘
迫的指征(呼吸费力、鼻扇、三 凹征、呻吟)
2、呼吸频率减少,呼吸功 和胸廓运动不足,(如:呼吸音 消失、喘息和紫绀),尤其是精 神萎靡时。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成人喉呈圆柱形,小儿喉 呈漏斗状,气道狭小,软骨 发育不完全,易因水肿炎症 而梗阻。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小于10岁) 气道最狭窄的部位在 环状软骨,而成人气 道最狭窄处为声门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了儿 科CPR的指南。
CARDIOPULMONA5:第四次全美会议CPR、ECC,推出 BLS、 ALS 1992: 第五次会议,由AHA、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加拿
大心脏与 卒中基金会(HSFC)、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复 苏委员会(ANZCOR)、美国心脏基金会(IAHF)及南非 复苏委员会(RCSA)发起,在英 国布来顿正式成立国 际复苏联合会(ILCOR) 2000: AHA、ILCOR共同制定CPR和ECC国际指南
小角状骨
小婴儿会厌短、柔软 且狭长卷曲呈Ω形,并 向后倾斜,其游离缘与 咽喉壁贴近,故更容易 用直叶片将会厌挑起暴 露声门。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三、心脏骤停的病因
成人心跳骤停多为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紊乱造成的。 婴儿和儿童的心跳呼吸停止很少突然发生,多为损伤或 原发疾病造成呼吸或心血管功能逐渐恶化的后果。先引 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婴儿喉头位置高,声门 靠前、气管插管时暴露 困难。 Infant : C 1 6 months: C 3 Adult: C 5-6
咽部软组织松弛、舌 大—易后坠阻塞气道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楔状骨 勺状软骨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
UPDATE IN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 AND RESUSCITATION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诊科 刘成军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