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cc04704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f.png)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除意外等特殊状态以外,婴儿和儿童的心跳呼吸停止很少突然发生,通常为在原发病及其发展过程中病情恶化,使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加重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最后造成心跳呼吸停止。
因此,要识别婴儿和儿童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恶化,要有效预测心跳呼吸停止,就必须应用心肺功能快速评价的方法去识别潜在的呼吸循环衰竭和心跳呼吸停止。
在初评时并无必要强调实验室检查对判断生理紊乱严重程度,这些评价需在30秒内完成。
(一)呼吸功能的评价临床评价潮气量是否足够,是通过观察胸壁的扩张和肺部听诊了解气体运动的质量来确定。
每分通气量是潮气与呼吸频率的乘积,当每次呼吸浅表或每分钟呼吸次数太少时每分通气量可能不足(低通气量),出现呼吸窘迫或衰竭时,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过缓或呼吸暂停,伴有用力呼吸,导致低氧血症(氧合障碍)、高碳酸血症(通气障碍)和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衰竭患儿通过增加呼吸的次数(呼吸急促)或深度(呼吸深快)来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患儿吸气时胸凹等呼吸窘迫体征和心动过速。
传统的呼吸衰竭定义特别强调动脉血气分析,但在转运患儿和其他危重状态下无法做血气分析,且单次血气分析常常对诊断并无帮助。
因此,强调通过患儿的临床表现来识别潜在的呼吸衰竭和呼吸骤停,有呼吸骤停危险性的婴儿和儿童最初可能表现为:①呼吸次数增加,用力呼吸和呼吸音减低;②清醒程度的降低或对家长和疼痛的反应减少;③骨骼肌张力降低;④青紫。
1.呼吸频率呼吸急促经常是婴儿期呼吸窘迫的最初表现。
单纯呼吸急促如没有其他呼吸窘迫的体征(平静的呼吸急促)通常是机体为了维持正常pH而增加的每分通气量,出现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往往为非肺部疾病所致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急性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伴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先天性代谢病、水杨酸中毒、严重腹泻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在急性危重病状态下,婴儿和儿童出现呼吸次数减慢和不规则现象,则为不祥之兆。
2.呼吸力学(1)鼻翼扇动,肋间、季肋下和胸骨上部吸气的下凹(三凹征)通常是用力呼吸的表现,常见于气道阻塞或肺泡病变严重的小儿。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a81e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d.png)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一、判断病情当发现儿童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迅速判断病情,确认是否真的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
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来进行判断。
二、呼叫急救一旦确认孩子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拨打120。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三、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关键措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将孩子平放在硬质平面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2. 操作者跪在孩子身体一侧,双手掌根部重叠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3. 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4.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自行回弹,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5.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四、准备使用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可以准备使用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药物,有助于恢复心跳。
将肾上腺素通过静脉注射或气管插管的方式给予孩子。
五、除颤如果孩子发生了室颤(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除颤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除颤可以通过电击的方式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在除颤前,需要确保孩子的皮肤与电极之间没有金属物品,并将电极板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六、继续心肺复苏在除颤后,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在此过程中,可以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
七、转运至医院当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到达医院后,医生将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3323e9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6.png)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各种原因导致心搏骤停后10~20秒内即出现意识丧失和昏迷,面色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颈动脉搏动立即消失且触扪不到搏动,心音消失和血压测不出;30~40秒后出现四肢抽搐和瞳孔双侧散大;60秒后出现大小便失禁和呼吸骤停,呼吸开始抽泣样逐渐缓慢中断而停止;4~6分钟脑部缺氧就可能出现不可逆性大脑损害;但8分钟以上脑细胞也并非立即全部死亡,在积极抢救的情况下还可能好转而恢复功能,湖南省儿童医院曾多次抢救因溺水心跳呼吸完全停止至少在13~18分钟才开始复苏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人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心搏停止20分钟以上脑复苏仍有可能。
1.临床诊断
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发绀和颈动脉搏动消失而触扪不到脉搏时应考虑心搏骤停,并立即行CPR以争取抢救时间。
诊断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等待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救;②不要等待以上诊断心搏骤停的各项临床依据才开始抢救;③不要等待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④创伤所致更不能等待静脉或动脉输血。
2.心电图诊断
①心室静止呈一水平直线或仅有P波而无QRS波群;②心室纤颤波;③心电机械分离呈现缓慢低幅的不典型心室波,但不能引起心室收缩活动。
3.手术心搏骤停诊断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发现心搏骤停是麻醉师的重要职责,诊断依据为:①手术中已安置心电监护仪,发现示波屏上的心室波群消失代之以室颤动或心室静止或缓慢低幅非典型心室波;②立即观察患儿面部肤色发绀,颈动脉触扪消失;③无心电监护时突然测不到血压和听不到心音;④胸部手术时直观发现心脏突然停搏;⑤腹部手术时发现大血管搏动突然消失。
儿科护理学心跳呼吸骤停
![儿科护理学心跳呼吸骤停](https://img.taocdn.com/s3/m/88baf742dd88d0d232d46a22.png)
儿科护理学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
心电图示心动极缓-停搏型或心室纤颤。
此时患儿面临死亡,如及时抢救可起死回生。
(―)病因及发病机制1.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窒息。
2.突发意外事件严重外伤及大出血、中毒、淹溺和电击等。
3.心脏疾患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4.药物中毒及过敏强心苷中毒、青霉素过敏、血清反应等。
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血钾过高或过低、低钙喉痉挛。
6.医源性因素心导管检查或造影、麻醉意外、心脏手术等。
7.婴儿猝死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迅速转为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心音微弱或心动过缓,年长儿心率<30次/分,婴幼儿<80次/分,新生儿<100次/分。
2.短暂抽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呼吸停止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显示:①心脏完全停跳,呈一水平直线或仅有P波;②缓慢而无效的心室波;③心室颤动。
(四)治疗原则现场分秒必争地实行心肺脑复苏抢救,抢救的目的是用人工的方法重建呼吸和循环,尽快恢复患儿肺部气体交换以及全身血液和氧的供应。
抢救措施可归结为C、A、B、D、E、F六点,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A(airway)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建立呼吸;D(drugs)应用复苏药物;E(ECG)心电监护;F (defibrillation)消除心室颤动。
抢救过后还需进行脑复苏,并对原发病及并发症进行救治,防治多器官衰竭。
(五)护理措施1.心脏复苏,建立血循环(1)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在两侧肋弓交点处的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上方,或婴儿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点下一横指处,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年长儿用双手掌法,幼儿可用单手掌法;婴儿可用双拇指重叠环抱按压法,新生儿亦可采用环抱法或单手示指、中指按压法。
小儿心搏呼吸骤停的识别和心肺复苏方法幻灯片课件
![小儿心搏呼吸骤停的识别和心肺复苏方法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436a64693daef5ef73df1.png)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 【学习指导】 • • 心搏呼吸骤停为儿科危重急症, • 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 表现为 • 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突发面色青紫或苍白、或抽搐,脉搏消失,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 【重点知识】 第一节 小儿心搏呼吸骤停的识别 心跳、呼吸骤 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或 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示心动极缓一停搏型或心 室纤颤。此时患儿面临死亡,如及时抢救可起死回生。 一、小 儿心搏呼吸骤停病因 引起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很多,如: 1.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见于各种原 因所致的新生儿窒息。 2.突发意外事件:严重外伤及大出血、 中毒、淹溺和电击等。 3.心脏疾患: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 心脏病等。 4.药物中毒及过敏:强心苷中毒、青霉素过敏、血 清反应等。 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血钾过高或过低、 低钙喉痉挛。 6.医源性因素:心导管检查或造影、麻醉意外、 心脏手术等。 7.婴儿猝死综合征。
血压测 • 不出。各种严重疾病、窒息、电击、溺水、严重外伤等突发意外事故均
小儿呼吸心跳骤停
![小儿呼吸心跳骤停](https://img.taocdn.com/s3/m/90c07a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3.png)
小儿呼吸心跳骤停小儿呼吸心跳骤停如何判断心跳骤停呼吸心跳骤停为儿科危重急症,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突发面色青紫或苍白、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
各种严重疾病、窒息、电击、溺水、严重外伤等突发意外事故均为其常见原因。
呼吸心跳骤停说明患儿面临死亡,及时发现,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往往可起死回生。
另外普及院外心肺复苏知识,有利于意外事故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就地积极抢救,增加成功机会。
临床表现1.神志突然丧失,出现昏迷、抽搐。
2.发绀或面色苍白。
3.心跳停止或心动过缓,年长儿心率<30次/分,新生儿小于80次/分。
4.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无有效气体交换。
5.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6.瞳孔散大。
7.心电图等电位线或室颤。
诊断依据1.心跳停止。
2.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3.心跳呼吸相继停止,何者先停止,由原发损害决定,其间隔可长可短。
4.神志突然丧失,出现昏迷抽搐。
5.瞳孔散大,面色苍白或青紫。
6.心电图监护示:心搏徐缓、心室纤颤、心室停搏。
治疗原则1.立即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2.立即人工呼吸。
3.心脏按压:医学教育网收。
集整理胸外心脏按压,胸内心脏按压。
4.应用心肺复苏药物。
5.心电图监护。
6.保护脑、肾功能。
7.低温。
用药原则1.心搏、呼吸停止,紧急复苏时应用肾上腺素、洛贝林进行心肺复苏。
2.心动过缓时应用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增快心率,并加用5%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低钙时静注钙剂,钙正常时可用异搏定。
3.呼吸心跳基本恢复后,可用20%甘露醇、速尿,减轻缺氧引起的脑水肿。
辅助检查1.在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需立即执行心电图和(或)心电监护,以监测复苏。
2.在复苏过程中或成功后,需进行框限“B”检查,以指导进一步处理。
3.复苏后神志持久不恢复或临床疑颅内总是影响恢复,可紧急行“C”项检查。
疗效评价1.治愈:(1)呼吸规则,节律正常。
(2)扪到颈、肱、股动脉搏动。
儿科心博呼吸骤停
![儿科心博呼吸骤停](https://img.taocdn.com/s3/m/e5ee5cb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f.png)
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可辅助了解患 儿心肺功能状况及复苏效果。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了解患儿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 指导复苏过程中的治疗。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等指标检查,有助于评估 患儿病情及预后情况。
04 急救处理措施与方案选择
现场初步处理要点
确保安全环境
评估意识和呼吸
将患儿移至安全环境,避免进一步伤害, 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儿科心博呼吸骤停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心博呼吸骤停是指儿童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和意识丧失的状态。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机制不同,儿科心博呼吸骤停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不明原因三类。其中,心源性心博呼吸 骤停主要由心脏疾病引起;非心源性心博呼吸骤停则与窒息、创伤、中毒等非心脏因素有关;不明原因的心博呼 吸骤停则难以确定具体原因。
律失常和心搏骤停。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安全意识, 避免意外伤害和窒息等危险情
况的发生。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肺 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应 积极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定期健康检查
对儿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普及急救知识
对家庭护理计划
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制定家庭护理计划,确保患儿在家 中得到良好的照顾。
家庭生活指导建议
环境安全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避免患儿接触危险物品 和场所,预防意外伤害。
饮食营养
指导家长为患儿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营养 摄入充足,促进身体恢复。
规律作息
帮助患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抢救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抢救](https://img.taocdn.com/s3/m/80eef6ceaeaad1f346933f58.png)
• (4)药物治疗
• 1)肾上腺素(1mg/支;1ml/支) 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或骨髓内 0.01mg/kg(0.1ml/kg,1:10000溶液),或气管内0.1mg/kg,用法: 每3-5分钟重复1次,或持续静脉用药0.05-2.00ug/(kg.min),无效 者提倡最大剂量0.1-0.2mg/kg.次,最大<1mg/次
• (四)鉴别诊断
• 主要针对原发病鉴别
治疗
• 1、判断意识、开放气道: 使患者仰卧于平地坚实处或身 下垫硬板,轻拍患者的面部或肩部,大声喊叫其名字或其 他称呼,判断有无反应。吸出鼻和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 常用仰头举颏法。
• 2、人工呼吸 :根据年龄,用复苏气囊给予12-20次/分的 呼吸,以胸廓抬起为准。(婴儿20次/分,幼儿16次/分, 儿童12次/分)
• 4)葡萄糖:仅在低血糖时应用。剂量:0.5-1g/kg,最大 浓度25%
• 5)钙剂:低钙、高钾(非洋地黄中毒时)、高镁血症是 应用。用法:10%葡萄糖酸钙1-2ml/kg,最大剂量2.0g/次。 首次给钙速度不应超过100mg/min。
• 6)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儿科CPR时室颤多与代谢、酸碱 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因此消除诱发室颤的原因是 治疗的关键。指征:室颤以及在数次电除颤失败或电转复 成功后预防室颤复发。胺碘酮:首次5mg/kg,30分钟静 脉注入。利多卡因:负荷量1mg/kg,之后立即给维持量 20-50ug/(kg.min)
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喉痉挛、喉水肿、严重哮喘持续状态 • (2)继发于惊厥或心脏停搏后 • (3)婴儿猝死综合征 • 3、心搏、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https://img.taocdn.com/s3/m/60102aaf1eb91a37f0115c10.png)
第七节儿童心跳呼吸骤停【概述】一、定义心跳呼吸骤停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旨在使心脏、肺脏恢复正常功能,使生命得以维持。
随着对保护脑功能和脑复苏重要性认识的深化,更宜将复苏全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1)心跳骤停的原因:呼吸功能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患(如肺炎、窒息、溺水、气管异物等)是导致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此外还包括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外伤及意外、心脏疾病、中毒、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婴儿猝死综合征等。
(2)呼吸骤停的原因:包括呼吸道梗阻、严重肺组织疾患、意外、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胸廓损伤、肌肉神经疾患(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晚期皮肌炎)、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婴儿猝死综合征等。
2.发病机制缺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是心跳骤停最常见的三种机制。
三、病理生理心跳呼吸骤停可分为4个阶段:①心搏骤停前期:指在心跳停止之前的一段时间,早期识别、治疗呼吸衰竭和休克可预防发展为心搏呼吸骤停;②无血流灌注期:心搏停止、未开始CPR时,此期血流完全中断;③低血流灌注期:即CPR期间,此期心排血量取决于胸外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④复苏后阶段:成功复苏后会发生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心肌功能不全、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四、临床表现1.突然昏迷一般心脏停搏8~12秒后出现,可有一过性抽搐。
2.瞳孔扩大心脏停搏30~40秒瞳孔开始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3.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搏呼吸骤停后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心脏停搏时心音消失。
5.呼吸停止心脏停搏30~40秒后呼吸停止。
面色灰暗或发绀。
6.心电图可见等电位线、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等。
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应急处理流程
![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应急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4eefb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3.png)
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应急处理流程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可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呢,咱们得好好了解一下应急处理流程。
一、判断情况。
当发现婴幼儿可能心跳呼吸骤停时,要快速判断哦。
看看小宝宝有没有意识呀,你可以轻轻拍拍他的小肩膀,或者摸摸小脚丫,要是宝宝没反应,可别慌。
再看看小宝宝的胸部有没有起伏,耳朵凑近小嘴巴听听有没有呼吸的声音,要是胸部不怎么动,也听不到呼吸声,那情况可能就很不妙啦。
同时呢,也得赶紧摸摸小宝宝的颈动脉,看看还有没有搏动,这个可能有点难,但是要尽量试试哦。
二、呼叫救援。
一旦觉得可能是心跳呼吸骤停,要马上大声呼喊其他人来帮忙。
就像喊“救命呀,宝宝好像心跳呼吸停了”这种,声音越大越好呢。
如果周围有电话,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120,清楚地告诉接线员你的位置,还有小宝宝的大概情况,比如说“我在某某小区几号楼几单元,我家小宝宝好像心跳呼吸没了,快来呀”。
三、开始急救。
1. 胸外按压。
- 把小宝宝放在一个硬一点的平面上,像桌子或者地板上,但是要小心别让宝宝着凉哦。
然后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就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下方。
- 用你的两个手指来按压,就像这样轻轻地、快速地按下去,按压的深度大概是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呢。
按压的频率要快快的,每分钟至少100 - 120次哦。
一边按压一边心里可以默默数着数,“1、2、3、4……”就像在给小宝宝的小心脏加油打气。
2. 开放气道。
- 在按压30次之后呢,要把小宝宝的头轻轻往后仰,把下巴抬起来,这样就能打开气道啦。
不过要小心哦,动作要轻柔,小宝宝的脖子很脆弱的呢。
就像把一个小花朵轻轻扶起一样。
3. 人工呼吸。
- 用你的嘴把小宝宝的嘴和鼻子整个包住,然后轻轻地吹气,看到小宝宝的胸部有微微起伏就可以啦。
吹两次气之后呢,就又开始胸外按压,就这样循环进行。
四、坚持等待救援。
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轻易放弃呀。
一直要做到急救人员到来或者小宝宝有了反应才行。
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关键呢,就像在和时间赛跑,我们要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小宝宝重新恢复生机。
小儿心跳骤停急救方法步骤
![小儿心跳骤停急救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5e7e7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e.png)
小儿心跳骤停急救方法步骤心脏骤停是小儿急诊中最紧急的情况之一,当孩子遭遇心脏骤停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步骤对于挽救孩子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心跳骤停的急救方法步骤,以确保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判断心跳骤停首先,您需要判断孩子是否出现心跳骤停。
对于小儿心跳骤停的判断,可采用以下方法:1. 观察是否存在意识丧失:尝试与孩子交流,摇晃他们的身体,观察是否有反应。
2. 检查呼吸情况:将耳朵靠近孩子的嘴巴和鼻子,用眼睛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同时,您也可以感触孩子的呼气。
如果您判断出小儿出现了心跳骤停,那么紧接着需要进行相关的急救措施。
二、呼叫急救电话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务必第一时间呼叫当地的急救电话,确保专业急救团队能够尽快赶到救援现场。
急救电话号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请确保您知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且能够快速拨打。
三、进行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小儿心跳骤停急救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CPR的具体操作方法:1. 制造通畅气道:在保护孩子的头颈的同时,扳过孩子的头部,使其向后仰。
使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任何异物。
2. 进行人工呼吸:捏紧孩子的鼻子,对着孩子的嘴巴掀开,用您的口唇遮住孩子的嘴巴,吹气。
每次吹气时,应确保孩子的胸部能够抬起。
3. 进行胸外按压:将孩子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用您的手掌放在孩子的胸骨正中央,另一只手放在上面。
以30次/分钟的速度进行按压,每次按压深度应为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
4. 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施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CPR,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或孩子恢复自主循环。
四、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可用于恢复心跳的装置。
如果您在救援现场上找到AED设备,请紧跟以下步骤:1. 打开AED设备:按照使用说明打开AED设备,遵循其中的指示。
2. 贴上电极:将AED设备上的电极贴于孩子的胸部,根据AED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如何应对小儿突发的心脏骤停
![如何应对小儿突发的心脏骤停](https://img.taocdn.com/s3/m/746166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c.png)
如何应对小儿突发的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来说都是极为危险的。
而对于小儿突发心脏骤停,更是需要紧急而正确的应对措施。
因此,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家长、教师和其他与儿童接触较多的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应对小儿突发的心脏骤停,以期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快速判断与呼救当发现小儿出现心脏骤停症状时,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进行快速判断,并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判断的方法可以包括观察儿童是否有意识、是否正常呼吸以及是否有脉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二、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需将小儿放置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膝屈曲,两只手掌叠放双倍决,手指交叉,然后用身体上半部分的重量进行按压。
按压的频率应该是至少每分钟100次,每次的压力深度约为5厘米。
另一方面,人工呼吸则需要将小儿口鼻张开,将嘴巴紧密贴合在儿童嘴巴上,并进行正常的呼气操作。
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在心脏骤停时常用的医疗设备。
在小儿突发心脏骤停时,快速使用AED设备对心脏进行电除颤会提高抢救成功率。
使用时,首先将AED设备打开,然后贴上除颤器片,跟随设备的声音和指示进行操作。
四、急救队员的到来无论进行心肺复苏或使用AED设备,都应该通知急救队员的到来。
急救队员到达后,他们将对小儿进行进一步的急救措施,如给予心肺复苏药物、氧气吸入等医疗救治。
因此,在等待急救队员到来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设备非常重要。
五、预防小儿心脏骤停事先的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小儿心脏骤停的风险。
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小儿心脏骤停的发生:1. 儿童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3. 儿童平时要多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4. 家庭环境要干净整洁,不养宠物等可能引发过敏的动物;5. 学校和幼儿园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教授基本急救知识。
小儿心搏呼吸骤停的识别和心肺复苏方法幻灯片课件
![小儿心搏呼吸骤停的识别和心肺复苏方法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436a64693daef5ef73df1.png)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 三、脑复苏 脑完全缺血超过4~6分钟 时可导致不可逆损害,故应积极抢救。 主要措施:氧疗、人工冬眠疗法、降低 颅内压、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的应用、控制 过度通气疗法及钙通道阻 滞剂的应用等。
血压测 • 不出。各种严重疾病、窒息、电击、溺水、严重外伤等突发意外事故均
为其常见 • 原因。呼吸心跳骤停说明患儿面临死亡,及时发现,争分• • 心肺复苏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 • 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 普及院外心 • 肺复苏知识, • 有利于意外事故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就地积极抢救,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 四、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复苏后患儿仍面临脑缺氧性 损害、心律失常、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继发感染等 威胁,因此须专人监护: 1.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 和度、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 2.注意神志、精神、 瞳孔及周围循环的变化并记录; 3.加强呼吸管理, 定时湿化呼吸道,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维持有效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保证热量供给; 5.维持正常体温,高热时给予药物 或物理降温,体温过低适当保温; 6.作好口腔、鼻、 眼及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心跳骤停儿科诊断与治疗
![心跳骤停儿科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cad0d4d67ec102de3bd896c.png)
心跳骤停儿科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心跳骤停儿科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应马上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然后进行复苏后处理,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防治。
【关键词】心跳骤停儿科诊断治疗心跳骤停是指心脏搏动突然停止,血液循环停止,继之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亦相继停止。
心跳骤停引起的突然死亡,称为心脏性猝死。
脑组织对缺氧、缺血极为敏感,大脑供血完全停止5min则神经细胞开始死亡,甚至可导致脑死亡或脑不可逆的损害,即心跳骤停抢救存活者常见的后遗症。
1病因1.1呼吸衰竭最多见,如新生儿窒息、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水肿与颅内高血压征等,均易导致衰竭而引起心中心跳骤停。
1.2心脏疾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包填塞等,亦常引起心跳骤停。
1.3其他原因有药物中毒或过敏,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溺水、触电、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
医源性因素如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因机械刺激,迷走神经过底兴奋而致心跳骤停。
2临床表现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2.1神志突然丧失。
2.2大动脉搏动消失。
2.3瞳子L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2.4心音不能听见或明显心动过缓。
2.5呼吸停止呈不规则。
2.6心电图常见等电位线或心到颤动。
3治疗3.1心肺复苏①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人工通气的先决条件,彩用仰头抬颏或仰头抬颈法。
②人工吹气:抢救和放在前额上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儿的鼻孔,然后深吸气口对口连吹气两口,婴儿需口对口和鼻吹气。
吹气量应以使病儿胸部抬起为度。
吹气频率:婴儿30~40次/min,儿童15~18次/min。
③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是紧急维持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注意以下几点:A.将病儿仰卧在硬板上,消除按压死腔。
B.按压部位要正确。
C.按压姿势正确: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病儿胸骨正上方;新生儿和小婴儿可采用环抱法复苏即双手环绕病儿胸部,用双手拇指或重叠的双拇指按压。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脑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5836cf44caaedd3383c4d3d2.png)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一、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除意外等特殊状态以外,婴儿和儿童的心跳呼吸停止很少突然发生,通常为在原发病及其发展过程中病情恶化,是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加重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最后造成心跳呼吸停止。
因此,要识别婴儿和儿童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恶化,要有效预测心跳呼吸停止,就必须应用心肺功能快速评价的方法去识别潜在的呼吸循环衰竭和心跳呼吸停止。
在初评时并无必要强调实验检查对判断生理素乱严重程度,这些评价需在30 秒内完成。
1、呼吸功能的评价:强调通过患儿的临床表现来识别潜在的呼吸衰竭和呼吸骤停,有呼吸骤停危险性的婴儿和儿童最初可能表现为:①呼吸次数增加,用力呼吸和呼吸音减低;②清醒程度的降低或对家长和疼痛的反应减少;③骨骼肌张立降低;④青紫。
2、心血管功能的评价:休克是以供氧和代谢所需物质供应不足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为特征的临床状态,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已有组织脏器灌注不足的体征,但血压是正常的,当血压降低时就进入了休克失代偿期。
三、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特点1、器官功能尚未成熟,易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年龄愈小发生愈高,以新生儿和婴儿多见。
2、由于呼吸中枢神经元较大脑皮质有更强大的缺氧耐受能力,故心博停止后可以短时间保留叹息样呼吸动作,很快出现呼吸停止。
3、小儿防御能力较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气道分泌物粘稠且多,常致呛奶、痰堵和呼吸困难,使窒息成为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索。
4、呼吸衰竭(窒息)和气道梗阻是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
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药物中毒以及麻醉意外也是直接因素。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致心跳呼吸骤停,大儿童还可发生外伤和意外。
5、小儿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比成人强,影响内脏器官功能的慢性疾病也较少,故复苏成功率较成人高。
四、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各种原因导致心搏骤停后10~20秒内即出现意识丧失和昏迷,面色由苍白迅速呈现紫紫绀,静动脉搏动立即消失且触扪不到搏动,心音消失和血压测不出;30~40秒后出现四肢抽搐和瞳孔双侧散大;60秒后出现大便失禁和呼吸骤停,呼吸开始抽泣样逐渐缓慢中断而停止;4~6分钟脑部缺氧皆可能出现不可逆性大脑损害:但8分钟以上脑细胞也并非立即全部死亡,在积极抢救的情况下还可能好转而恢复功能,有人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心搏停止20分钟以上脑复苏仍有可能。
儿童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儿童心脏骤停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b4d2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b.png)
儿童心脏骤停抢救流程一、判断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儿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没有脉搏等症状,此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判断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包括:1. 意识丧失:儿童突然失去意识,呼之不应,不能被唤醒。
2. 呼吸停止:儿童没有正常的呼吸节奏,呼吸微弱或停止。
3. 没有脉搏:触摸儿童手腕或颈动脉,没有感觉到脉搏跳动。
二、呼叫急救电话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告知急救人员儿童心脏骤停的情况。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三、抢救措施1. 开放气道:将儿童平放在地面上,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抠出口腔内的异物,如食物残渣、呕吐物等,以防止窒息。
2. 清理呼吸道:将头部稍微后仰,用手托住颈部,保持呼吸道畅通。
同时给予人工呼吸,用口对口的方式将气体吹入儿童口中,以帮助其恢复呼吸。
3. 应用急救药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等。
但需要注意,使用药物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或急救人员的意见。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时,要避免误吸和窒息的发生。
特别是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的畅通。
2.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儿童的温暖,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而加重病情。
3. 在使用急救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或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
五、总结儿童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在判断心脏骤停后,应立即拨打120告知急救人员儿童的情况。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同时要注意避免误吸和保持温暖等注意事项。
在急救人员到来后,应积极配合急救人员进行抢救工作,以期能够挽回儿童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指征 :口对口人工呼吸无效 ;需要较长时间人
2 治疗方案
工呼吸者 ;痰液引流不畅 ;病情危急不能立即做气管切开时。
2.1 小儿基础生命支持(初期复苏)
气管内插管的内径(mm)=(岁数 /4)+ 4。
2.1.1 基本原则
③循环支持(C)
尽早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循环,按“ABC”步骤进行
具体操作方法 :见下表。
3 外固定
外固定是通过皮肤置入螺钉,连接骨折断端并形成外固
定支架的一种固定方法 ( 图 33-3)。这些支架置于肢体外部, 距离损伤区一定的距离。在 1853 年 Malgaine 使用了第一个 外固定装置,他当时是用爪状钳来加压和固定骨折的髌骨。 过去外固定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但是现在一些最新的方 式是把铁丝置入骨折的两端,外固定器不用跨越邻近关节, 这有助于保留关节的活动功能。
3 治愈标准
3.1 心跳恢复,扪及脉搏,心电显示 QRS 图形。呼吸 平稳,节律规则。
3.2 面色正常,瞳孔对光反应良好。 3.3 神志恢复。 3.4 血气检查正常。 参考文献 [1] 刘 婕 . 小 儿 呼 吸 骤 停 与 心 肺 复 苏 的 探 讨 [J]. 中 外 健 康 文 摘,
2010,7(11): 61-62.
股骨正侧位片。X 线片示 :骨折碎片未获良好复位,只有骨 痂通过骨折断端时才会愈合
( 引自 :Poss R,Bucholz RW,Frymoyer JW,et al.Orthopaedic Knowledge Update 3.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1990 :513-527.)
②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 理想的条件是 :在纠正酸中毒、保证通气量情况下,持 续静脉滴注一组肾上腺素后,再加用多巴胺 10 ~ 20μg/ (kg•min)和多巴酚丁胺 2 ~ 4μg/(kg•min),两者之比为 5 :1, 此时多巴酚丁胺起正性心力作用,多巴胺使肾血管扩张, 保障肾血流量。 ③碳酸氢钠 心 跳 呼 吸 停 止, 即 出 现 酸 中 毒( 呼 酸 + 高 AG 代 酸 )。 这种混合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难以纠正,主要应靠插管通 气(正压呼吸)及供氧,但为使 pH 值上升,可谨慎应用 5%
外医学研究 ,2013,04: 120-121.
[2] 张国锋 , 王万军 , 沈是铭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
床体会 [J]. 浙江创伤外科 ,2013,18(01): 85-86.
பைடு நூலகம்
(上接第 89 页) 碳酸氢钠,按5ml/kg稀释成等张液快速滴入。
④阿托品 多用于复跳后心动徐缓患儿。剂量每次 0.01 ~ 0.02mg/ kg 静脉注射(最大量 1mg),每 5 ~ 10 分钟 1 次。 ⑤利多卡因 适用于室颤或有室颤可能患儿,因此不是复苏常规药 物。首次量 1mg/kg 加 5% 葡萄糖溶液 10ml 静脉注射,以后 再按 25 ~ 3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 ⑥钙通道阻滞剂 早 期 全 用 效 果 较 好。 钙 阻 滞 剂 有 维 拉 帕 米( 异 博 定 )、 硝 苯 地 平( 硝 苯 吡 啶 )、 尼 莫 地 平( 尼 莫 通 )、 东 莨 菪 碱 及 硫 酸 镁( 镁 为 钙 自 然 拮 抗 剂 )。 硝 苯 地 平 参 考 剂 量 每 次 3 ~ 10μg/kg 缓慢静脉注射,或按 0.1 ~ 0.3mg/(kg•d),分 3 次口服。维拉帕米每次按 0.075 ~ 0.15mg/kg 稀释后静脉 注射(15 分钟以上)或 5μg(/ kg•min)静脉滴注,不能与 β - 阻滞剂及毛地黄同用。对房室传导有较强抑制作用,易致 传导阻滞,必须注意。 ⑦纳洛酮 目前已将纳洛酮列入现代心肺复苏用药常规,剂量每 次 0.01 ~ 0.1mg/kg,静脉注射及滴注,纳洛酮作用时间短, 重复应用才能维持血药浓度并发挥作用。纳洛酮应早使用 [2]。 2.3 持续生命支持(后期复苏) 2.3.1 维持颅外环境稳定 ①改善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 :按 10ml/kg 给予血浆静
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外固定。比如,严重的粉碎 性骨折,通常情况下不能用钢板和螺钉来进行固定,因为 没有牢固的骨骼来固定螺钉。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 性骨折最好使用外固定支架,在外周的软组织和血供恢复 时它可以暂时固定骨折。
外固定也用于肢体延长。在伊立扎诺夫技术中,外固定 器跨过被横切断的骨折部位。通过人为对骨折断端的牵拉 来达到延长肢体的目的,这就是牵引成骨技术。这个方法 也被用来矫正成角畸形。
心脏按压同时须做有效的人工呼吸。每按压胸廓 4 ~ 5 次后做 1 次人工呼吸。1 人操作时,应先做 3 ~ 5 次口对口 呼吸,然后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 15 :3 比例进行。婴幼 儿不宜用心前区叩击法。
复苏有效的依据为 :瞳孔变小,开始出现对光反应 ;自 主呼吸恢复,面唇转红 ;可扪及股动脉搏动 ;肌张力增强 或有不自主运动。 2.2 进一步生命支持(2 期复苏) 2.2.1 基本原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年第 13 卷第 13 期
89
·临床研究·
浅谈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和治疗
吴景伟
(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515)
摘要 : 目的 分析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小儿
因心律失常、泵衰竭等引起的心脏骤停不常见。由于处理原则基本相同,所以早期不必过分强调病因诊断。小儿心脏
复苏。建立通畅的气道和充分氧合。 2.1.2 具体步骤
复苏的顺序是气道、呼吸和循环。
其主要原因为窒息、严重肺部病变及颅内高压等引起的呼
①开放气道(A)
吸衰竭,其次为中毒、过敏、休克、电击、创伤及严重水、
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或异物,头轻度后仰,但要避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
免过度后伸,以免气管受压。作好气管插管准备。
外固定的最大的局限性就是需要有与外界相通的钉道, 容易发生感染。最先是钉道的浅表组织感染,逐渐加深到 骨骼,最后形成骨髓炎。因此,一般来说,一旦外固定器 的特殊目的达到,就要换成另一种固定方式。例如,只要 开放骨折的皮肤愈合,外固定器就应该换成髓内钉或者管 型石膏固定。 参考文献 [1] 钱学峰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J]. 中
表 循环支持操作方法
年
胸
外 按
龄
压
方
法
婴儿
幼儿
儿童
按压位置 胸骨下陷 按压频率 按压手法
胸骨下 1/3 1.5 ~ 2cm 100 ~ 120 次 /min 双指按压或双手环抱胸廓, 双拇指重叠按压
同左 2 ~ 3cm 80 ~ 100 次 /min 单手掌根部按压
同左 3 ~ 4cm 60 ~ 80 次 /min 双手掌重叠,以根部按压
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提供氧合血液灌注,维持脑组织氧 合和恢复心脏泵功能。
尽快建立和保护静脉通道,进行血气、血压、心电及呼 吸等监测。 2.2.2 具体步骤
主要是通过药物恢复有效自主心跳。 ①肾上腺素 小儿首次剂量为 10μg/kg 开始,如无效,以后剂量应
增大到 100μg/kg。目前临床应用时以 0.1% 肾上腺素(1 : 1000)稀释成 0.01%(1 :10000),每次 0.1ml/kg 静脉注射。 心跳已停时,可直接用 0.1% 肾上腺素 0.3 ~ 1.0ml 静脉注 射,心脏复跳后,再以 0.1 ~ 1.0μg/(kg•min)静脉滴注。 必须指出 :酸中毒时(pH<7.0 ~ 7.2),肾上腺素因灭活而 无效或药效减弱。
[2] 宋 瑞娟 , 宋瑞华 , 宋婷婷,等 . 小儿心肺复苏 30 例临床分析 [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27(01): 48-51.
脉滴注。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 ②保证血气维持在 PaO2:13.3kPa,PaCO2:4.65 ~ 3.32kPa。 ③ 地 塞 米 松 1mg/kg 静 脉 注 射, 每 6 小 时 再 追 加 1 次
(0.2 ~ 0.5mg/kg),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5mg/kg,以后可 每 6 小时再追加 1 次(1mg/kg)。
(下转第 78 页)
7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年第 13 卷第 13 期
患者,可以通过髓内钉固定以避免发生骨折。髓内钉通过 跨越转移灶,能够承担一定的负重,防止发生骨折 [2]。
图 33-2 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注 :A. 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B. 交锁髓内钉固定后的
④降温、止惊。 ⑤输液,1/2 ~ 1/4 张含钠液,30 ~ 50mg/ (kg•d),同 时补钾。 2.3.2 维持颅内内环环境稳定监护并降低颅内压 ①甘露醇 0.5g/kg 静脉注射,重得使用时,先用全量再 减为半量 ; ②呋塞米每次 0.5 ~ 1.0mg/kg 静脉注射 ; ③地塞 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 ④苯巴比妥钠每次 5 ~ 8mg/ kg 肌内注射 ;⑤降温 ;⑥过度换气使 PaCO2 < 2.66kPa。
1 诊断要点
②人工呼吸(B)
1.1 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采取口对口,或口对口鼻(婴儿)吹气,连续人工呼吸
1.2 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5 次,每次持续 1 ~ 1.5 秒。吹入的气量以可见胸廓起伏为
1.3 呼吸停止,明显紫绀。
适度,并尽快以简易呼吸器代替 [1]。
1.4 心音消失或极缓慢微弱(心率 30 次 /min 以下)。
停跳前心电图常呈极缓慢心律,室颤少见,故急救时与成人处理方案是不同的。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3.053
0 引言
小儿心跳骤停的发生原因与成人不同,成人心跳骤停的 常见原因是心脏病变,而小儿心跳骤停常继发于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