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同构【追求语言形式和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
披文入情 语言美情感美同构共生
教学评析:论语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记得)这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使作者刘章钟情于它,为它痴迷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多媒体出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
(板书课题)教师用准确、凝练、简洁的语言,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从而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研读交流师:(简笔画)在家乡这条无名的小溪上,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那里的景美,人更美。
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
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探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情况)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山村的情景图,这里不仅展示的是教师的基本功,而且是透过简单的画面唤起学生表象。
这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重要的是人性之美。
教师唤起学生的表象的同时,设置疑问“景美在哪里?人美在哪里?”让学生进入文本,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这是顺情而导,由情而发,自然衔接。
在这里教师还注重学习方式的提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是怎么理解的,是他们自己体验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告诉和琐碎的追问。
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简单,只是用引领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整合性问题“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这和传统的做法不一样,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提出几个具体的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教师解读替代了学生的解读,学生是教师的附庸,那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也不可能真正的走进文本。
《猴王出世》好词好句
《猴王出世》好词好句《猴王出世》好词好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没少看到经典的好词好句吧,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于写作文时可以用到。
究竟什么样的好词好句才是好的好词好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猴王出世》好词好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猴王出世》好词: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围圆: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即围一圈的长度。
灵通: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石窍:石头边隙。
石碣:石碑。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
形容非常高兴。
《猴王出世》好句: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2、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3、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4、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5、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6、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7、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8、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语言活动《桂花雨》教学反思(精选6篇)
语言活动《桂花雨》教学反思(精选6篇)语言活动《桂花雨》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言活动《桂花雨》教学反思(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言活动《桂花雨》教学反思1还是在六月初,偶然在报纸读到一条消息:现代著名女作家、在华语文坛享有盛誉的琦君(潘希真)女士走完了她九十载风雨人生,因病在台北去世。
当时,很有一种落寞悲感。
说实话,琦君的文章,读得并不多,但对其人其事却是早有所闻,也极为感佩。
于是翻出前不久刚听过的一位老师执教的《桂花雨》,重温那一份情怀,回味那一缕清香。
想到斯人已逝而余香袅袅,遂萌生了再教《桂花雨》的念头,很想与我的学生共同领略琦君散文中淡雅的神韵,悠悠的情坏。
在备课时,我将静心细读了不下十遍,又上网查找了本文及作者的相关资料,也参考了许多教师的设计思路。
就像中列举的琦君作品如《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等,真是美文,而且这些作品中,有过半的篇目是关于故乡或童年的。
作者笔下的故乡,既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更是精神的家园,是灵魂安居的所在;作者笔下的童年,是美和真的世界,是自由心灵的栖息地,是她心性的萌发与归宿。
最打动人的是那一份浓郁的乡情,而又以清淡舒缓的笔调娓娓道出,读者徜徉在她清丽的文字里,浸润在醇美的情境中,不经意间就被触动了心灵深处最柔弱的部分,然后便欲罢不能,挣脱不出,任由思绪缠绕在故园情思,放飞心情回到遥远的童年。
这是作者一生未能解开的情结。
这是我阅读文本时对其思想内容与情感基调的把握。
需要指出的是,对故园的情思,或者对美好童年的追忆,虽然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但它不是抽象的,不是形而上的,不能脱离了具体的事物、情景来空泛地议论或感悟,它总是化为某些特定的事物或场景,比如家乡的秋白梨啊、满山的杜鹃花啊、孩提时的灯笼啊什么的。
移情入境:让言语和情感同构共生——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五策略
移情入境:让言语和情感同构共生——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五策略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朱宾飞【摘 要】 红色经典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的时空距离相去遥远,本文试图论述以移情入境之法,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学会阅读红色经典课文,在红色经典的阅读中形成丰厚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 移情入境;红色经典把描写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材内容称为“红色经典”,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的课文。
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课本中有《再见了,亲人》《七律长征》《我的战友邱少云》《毛主席在花山》等红色经典文章。
然而,这类文章与今天小学生的时空距离毕竟比较遥远,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角色特征和情感世界,今天的学生难以把握。
尽管历史离我们越去越远,我们却要让孩子们铭记红色经典,从红色经典中汲取正义和力量,激励不断奋斗。
所以,学会阅读红色经典,体会红色经典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气势,“身先士卒,不到黄河非好汉”的坚定决心;“关心群众,领袖人民一家亲”的鱼水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大领域。
在教学红色经典课文中,笔者力求以移情入境之法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学会阅读红色经典、爱读红色经典,在引导孩子把握经典课文价值观的基础上,融合语言训练,在红色经典的阅读中形成丰厚的人文底蕴。
一、背景介绍,移情入境《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美援朝的背景,缺乏充分的认识,因而理解课文丰富情感、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以引起共鸣。
怎样让师生共同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之中呢?我在课始导入时,用饱满的激情感人的语言,介绍抗美援朝时代背景。
这样通过介绍背景作为“导入”,以情激情,以声传情,创设情感的氛围。
让学生的言语、思维与情感同构共生
2三方拔河 ( . 如下图所示 )
的内容, 点燃 了学生 的练 习激情 , 学生在拼 搏 的过程中充分享受 了拔河的乐趣 。
结语 :
1 . 通过对 拔河绳器 械功 能的拓展研究 ,
丰 富 了课 堂教学 和课外 体育锻炼 内容 , 提 高 了学生 体育锻炼 兴趣 。学生 的力量 、 速 度、 耐力 、 调 、 协 灵敏 等方 面的素质 得到发 展; 学生 的合 作意识 , 竞争意识 , 创新 意识 , 进一步加强 ; 学生的身心得到 了健康发展。
一
种运用语文 的能力 , 那么 , 必要的训练是 富了。再让学生说 自身变化 , 的说 : 有 我练 展 , 言语训练是有效度的。 案例二 : 朗读训练的广度
一
不 能 回避 的 。字写得 越漂亮 ; 的说 : 有
双脚踏在斜坡 上或墙上 ,上下攀爬 。还可 在规定 的时间内 ,中心点到达或超过 圆弧 注入 了新的活力 ,也 为新课 程改革的具体
“ 高空速降” 对学生进行心理拓 展训练 。
为胜。
实施及体育器材 的拓 展和开 发带来了新的
思路和启迪 。 参 考文献 :
3背向拔河 . 拔河 的双方成背 向 ,把绳子置于肩膀
上 进 行 拔河 。
1陈秀华.利 用拔 河绳进行拓展训练》 . 《
。
4 . 静态拔河 拔河 双方在 保持脚 下不 动 的前 提下 , 看哪一方拔得 的拔河绳多 。在练习过程 中
哪一方脚下有移动 即为输 。可单人也可多 人练习。
体育教学. o 2 5年第一期 o 2吴纪安.拔河大绳 潜在的功能的开发 . 《
绳, 脚下踩一根绳子进行移动练习。锻炼学 内 , 中心点到达或超过圆弧为胜 。 以上介绍 的多种拔河方式丰 富了拔河
坚持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让语文课弥漫语文味(二)
方 面 , 过 对 语 言 内 涵 的挖 掘 。 学 种 出 的 米 送 进 了 米 行 的 廒 间 .换 到 通 对
师 : 就 叫做— — 这
生 进 行情 感 的 熏 陶 、 格 的 培 育 。情 手 的 是 或 多或 少 的 一叠 钞 票 。” 句 人 这
感 熏 陶 、人 格 培 养 与 语 言 能 力 的 训 话 蕴 含 着 丰 富 的 形 象 和情 感 . 阅 读
合
实现 工 具性 与 人 文性 的 统一 . 须 处 理 好 语 言 形 式 和 语 言 内 容 的关 达 能 力 .而 且 能 让 学 生 受 到 形 象 的
师 : 这 个 必要 吗? 有
生 : 是 齐 国 的使 者 . 知 道 有 他 要
系 , 方 面 通 过 对 语 言 形 式 的 探 究 , 感 染 和 情 感 的 熏 陶 。 如 《 米 》 文 礼 貌 , 道 尊 重人 。这样 可 以 让 楚 王 一 粜 一 知 对 学 生 进 行 语 言 能 力 的 训 练 : 另 一 中 有 这 样 一 句话 : 旧 毡 朋 友 把 自 己 “
维普资讯
课 改 前 沿
… … … … … … … …
・
… …
视 野
_… … - _
《 文 课 程 标 准 》 出 : 语 文 是 语 指 “
最 重 要 的 交 际 工 具 ,是 人 类 文 化 的
在 具 体 形 象 中 理 解 农 民 田 间 劳 动 的 艰 辛 、 晨 离 家 的 希 望 、 力 拉 船 的 早 奋
生: 有礼 有 节。
师 : 子 拱 手 的 时 候 . 什 么故 晏 为
练 须 有 机 融 合 ,形 成 整 体 。这 是 因 时 可 设 置 这 样 的 问 题 :旧 毡 朋 友 手
让文本阅读与情感体验同构共生——人教版第十一册《荔枝》教学片段及反思
问 。 ( 热 烈 讨论 。 生 ) 师 :下 面请 同 学 们 自由 发 言 ,
谈 一 谈 自己感 受 深 刻 的 地 方 。
张 张 汗 津 津 的 小 脸 。 作 者பைடு நூலகம்把 荔 ”
生 :我 认 为 母 亲 会 难 受 , 如 果 枝 描 写 得 那 样 可 爱 , 透 露 了 满 心 的 是 我 , 我 一 定 会 生 气 的 , 家 里 困 难 欢 喜 ,这 欢 喜 是 因 为 可 以 让 母 亲 临 终 前 再 吃 到 水 灵 灵 的 荔枝 。
剜 去 了疤 , 洗 得 千 干 净 净 。 ”母 子 的 心 是 肯 定 的 。
感 到 高兴 ,所 以在 母 亲 去 世 后 ,得
亲在 经 济 务件 不好 的 情 况 下 ,还 买
师 :同 学 们 各 有 见 解 ,但 有 一 知 母 亲 没 舍 得 吃 一 颗 时 , 作 者 才 会
走 进 课 文 , 通 过 文 中 每 一 处 细 致 的 沙 果 是 母 亲 特 意 买 给 儿 子 的 , 那 里 生 : “ 买 了 好 多 新 鲜 的 荔 我
描 写去 感 受 这 位 慈母 的 情 怀 , 看 一 面 浸 透 了母 亲 的 爱 , 可 作 者 却 嫌 它 枝 , 皮 薄 核 小 , 鲜 红 的 皮 一 剥 掉 ,
大 个 的 荔 枝 留 给 儿 子 吃 ; 在 临 顺 手 把 沙 果 端 走 , 那 般 不 经 意 , 然 这 里 也 能 看 出作 者很 孝 顺 ,作 者 故 终 前 舍 不 得 吃 一 颗 荔 枝 , 都 给 了 后 回 过 头 对 客 人 说 : ‘ 尝 尝 荔 枝 意 说 母 亲 买 的 沙 果 物 美 价 廉 , 他 想 快
生 : “ 亲 扑 哧 一 声 笑 了 ,筋 母
共生同构主题
共生同构主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型课文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对于此类课文的教学, 笔者去年结合自己的一堂县级公开课《我盼春天的荠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并撰写了论文《追寻三情感共振的罗马通道小学语文情感型课文阅读教学例谈》。
本学期,笔者参加了杭州市小管会第七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的评比,所选的课文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桥》。
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设计与磨课中, 我对情感型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一、情感型课文的教学现状与反思所谓情感型课文指的是那些人文情感倾向性特别强,适合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课文, 它们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就这类课文的教学, 以情感为主线,披文入情,追求情感共振(师情、生情、文情三情共振),无疑是正确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也包括笔者自己,会时不时的出现偏差。
1、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感动震撼情感型课文情字打头,因此,在教师以情唤情、以情激情的引导下,领悟文章的情感内涵,与文章的情感内涵产生共鸣是检测教学成功的标准。
但这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是最为重要的。
曾经和几位年轻教师讨论,你认为成功的、精彩的情感型课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感动、能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能达到泪水汨汨的效果就更好了是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
正是有了这样的理解,他们在课前会绞尽脑汁地设计一段又一段激情渲染的台词,寻找一张又一张吸人眼球的图片, 聆听一曲又-曲催人泪下的音乐,目的很明显,想让课堂成为赚取学生眼泪的舞台。
殊不知,这样-来, 教学的目标被自己偏离了,教学的视角被自己遮蔽了。
崔峦老师说: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 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凭借文本的语言, 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1、假如我们一味地追求感动震撼,解读课文之前潜意识里就会抛弃语文教学的核心语言,教学的视角、关注点也随之偏离了。
培根铸魂: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培根铸魂: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作者:杨金林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2年第10期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到了遭国人唾骂的悲哀境地。
语文人当痛定思痛!要走出这一困境,愚以为必须在语文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准确把握语文能力的本质、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和建基于此的语文教育的特有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之相应的操作系统。
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这些问题做些不成熟的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一、语文教育的本质任务:促进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笔者认为,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
语文学科是促进学生这一能力不断发展的教学科目——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性质!不断增强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是语文教育特有的、根本的目标!新世纪语文教育要走上低耗高效的康庄大道,必须树立“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理念!这里说的语言(不是言语),是指人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构成的系统。
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具有工具性、公共性、全民性和相对稳定性(而言语与之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活动,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多变性和动态生成性)。
这里说的精神,主要是指人在特定时空和情境中的情意、认知及其综合性反映,包括需要和动机、情绪和兴趣、感觉和知觉、思维和想象等相互交融的多种心理因素。
在这些心理因素作用下生成的情感和思想,是最能反映精神内涵、状态和面貌的主导性元素。
这里说的同构共生是共同建构而生成、发展的意思。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成什么呢?是言语作品。
它以多种形态在不同空间存在着。
在头脑里,它是人“心里的话”;在口头上,它是人发出的有声的话语;在笔下,它是人写在纸上的无声的文字作品;在电脑里,它是人敲击键盘后既能显示在屏幕上又可储存于电脑的数字化的文字作品。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本质。
我们知道,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四种活动中。
说和写是言语主体将自己的感受、认识、思想、情感等精神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这一活动是“精神”寻觅“语言”这一表达载体并与之“联姻”的过程,其本质是精神和语言共同建构而生成话语的过程。
探究,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探究,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探究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我们渴望探索未知,深入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目的。
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本文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为什么它们的共生是如此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探究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人类最常用的沟通工具,它通过词汇和语法的组合,传达着思想、感情和知识。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思维的反映。
换句话说,我们的思维受到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的限制。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对我们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性在于,它们都是通过符号系统来构建的。
语言是通过词汇和语法规则来构建的符号系统,而精神则是通过信仰、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来构建的符号系统。
这两个系统都具有规则和结构,它们通过符号的组合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究精神的本质。
精神是指人类内在的思想、情感和灵魂的综合体。
它包括信仰、价值观、意义和人生目标等方面。
精神可以看作是人类对于存在的解读和回应,它给予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指引。
精神在个人层面上能够提供内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社会层面上能够促进合作、共同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那么,为什么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如此重要呢?首先,语言是我们思考和表达的工具,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它们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
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我们能够获得不同的视角,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范围。
同时,语言也是传递精神和价值观的媒介。
我们通过语言表达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情感,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语言能够连接人们的心灵,传递情感和理念,促进相互理解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
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共生也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和行动。
精神是人类内在的驱动力和指引,它赋予了我们意义和目标。
语言通过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传达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回应。
语言激发和激励我们,让我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我们的目标。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同构互生,学用相长杨家慧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為依据,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以一年级上册为例,以该册中“同构性文本”为契机,从语言运用出发,探寻语文教学的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立足语言运用,学会“同构表达”的技巧语言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总的来说,在语文知识层面,主要是指对语言符号、语言规则及经典的言语作品等进行理解、记忆、储备;在语文技能层面,主要是指对语言规则、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力;在语文态度层面,主要是指理解和运用语言所衍生的,对语言运用的惯性和自觉,对语言现象的兴趣和敬重,对语言意义的感受和理解。
“同构表达”有助于学生进行语言运用。
一年级上册的《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集抒情、想象、比喻、拟人为一体,让学生在体味诗的韵味的同时,内化语言,尝试表达。
从宏观上来看,课文的内容大体相同,每一小节都以某一事物说“我是……”来结尾,既体现了季节的特征,又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草芽、荷叶、谷穗、雪人都是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都运用叠词阐明了事物的特征。
有了这样的同构铺垫,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身边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季节说说这些事物的特点——柳树弯弯、桃花红红、荷花朵朵、泉水咚咚……从微观上来看,课文第一、二节与第三、四小节不尽相同——前两节是什么对什么说,后两节是什么怎样地说。
这样的结构安排,既整齐有度又不失趣味。
那么,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也注意到这些变化。
小鸟、青蛙都是春天、夏天里可爱的小动物:“春天来了,你还知道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夏天里,你又能听见哪些声音呢?”学生很容易说出蜜蜂、蜻蜓、蝴蝶、小燕子、知了等各种动物、昆虫。
在秋、冬这两个季节里,可以让学生做动作理解“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在自己创作时,引导他们也照样子说一说。
共生共谐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形式的互补关系
现代化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认同必须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者乃是不断把主流文化的学习当成反省和提升自我的动力,“不变”者是要保持民族文化之个性以作为与他者对话的基础和条件。
然而,当下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两大力量即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相互分离,且二者各自内部发展存在着工具化危机。
因此,为保证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统一,积极推动民族文化顺应时代发展且又能坚守文化的民族性,有必要促成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共生共谐的互补关系。
一、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共生共谐”的必要性“教育”不是单数的“education ”,而是复数的“educations ”,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之外于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文化心理场”,“考察一个民族的教育,就必须把它同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考察,这样才能相对正确地认识其系统功能”〔1〕。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理应从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两方面的统一来加以认识和推进。
(一)学校教育与“文化心理场”的文化认同意义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发展之教育形式或形态是多样的,学校教育仅为其中之一。
杜威曾言:“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而且一切交往(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2〕。
可以说,除学校教育之外融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各种景观所构成之“文化心理场”(如建筑、服饰、礼俗、音乐、舞蹈等)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人们通过参与其中而获得文化性格或精神滋养,其“独特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功摘要: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都有着强化学生及社会成员文化认同的教育意义,二者只有形成“共生共谐”的互补关系方能推动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统一。
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共生共谐的内涵在于各自内部要有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行动,且在内容结构上形成整合互促之态,并借助政府、学校、社区力量的协调配合而采取多元灵活形式来展现。
共生同构的概念
共生同构的概念共生同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依存、互惠关系,而这种关系对生物群落的构成和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共生同构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并在生态环境演变和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共生同构可以分成两类:“正共生同构”和“负共生同构”。
正共生同构是指两种物种之间的互惠关系是一种互为利益的关系,即互惠关系的双方都会从这种关系中受益。
比如,蜜蜂和花,蜜蜂在采蜜时帮助花授粉,从而让花开花结果;花则通过向蜜蜂提供充足的蜜汁,从而吸引蜜蜂来采蜜和传播花粉。
负共生同构则是指两种物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竞争和害虫的关系。
比如,黄烟环疫菌和农作物,黄烟环疫菌在侵染农作物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害,而农作物则会对黄烟环疫菌产生抗性,从而限制其生长。
共生同构是生物群落中共生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共生同构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共生双方之间的适应性和兼容性、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群落构建和演化的过程等。
通过共生同构,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体可以协同合作,充分利用资源,维持着系统的正常运转。
共生同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同构可以使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分配,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稳定性。
其次,共生同构对于物种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共生同构有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调节物种数量和分布,保护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除此之外,共生同构还对环境污染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可以在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同时,通过吸收和降解有害物质来调控环境。
由此,共生同构也可以被看作是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共生同构是生物群落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可以通过互惠关系和竞争关系之间的调节,实现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平衡和稳定。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穷人》教后随笔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穷人》教后随笔听说读写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动态生成的。
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为促进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为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而教,应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学者的共识!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穷人》这篇课文后,大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比较全面的,对“温暖而舒适”的领会是深刻的。
但如果认为这些就是主要价值,那就太肤浅了。
如同说猴子是动物、树木不会走动一样,虽然不错,但却没有揭示具体事物的本质特性。
此次教学成功在何处?我认为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比成是登楼的话,那么,在此例中,可以说学生是抬级而上,至少登了三层楼。
第一层,否定“温暖而舒适”的准确性。
一开始,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积累的经验,不仅断言“温暖而舒适”用得不准确,而且讲出了理由。
从孤立的角度看,用我们一般人对“温暖而舒适”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理由不可谓不充分。
因为单从文章对小屋描写的文字中很难看出它温暖而舒适的特点。
应该说,学生此时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认识的自然流露,是他们拿自己的标准去扭课文描写的小屋比照后得出的结论。
这一结论是学生精神操作的结果,是学生从自己的心灵中生长出来的。
从自己心灵中生长出来的结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意义。
它要比老师灌输或强加给学生的现成结论有意义得多。
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听老师教这一课时都要问学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的特点呢”,学生很快找到有关文字,把描写的内容读一读,老师说一声“很好”,算是对学生理解的满意性评价。
其实,老师的提问隐含着一个毋庸置疑的定论,这就是“小屋肯定是温暖而舒适的”。
学生对这样的定论无须质疑,只要找到相应的文字加以佐证就可以了,而这样的文字书上明明白白写着,所以只要原文照读就行了,学生根本用不着动脑子。
但是,未与学生已有积累发生精神反应的语言文字是不可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持久的痕迹的。
这种含含糊糊、貌似正确的回答实际上远远不及学生用自己的标准比照文字后得出的结论有心理意义──虽然可能还不一定正确。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
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的反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
活中。
同构互生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学习新知识的我们要不断
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
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
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我们的应用能力。
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它,做到“知行合一”。
同构互生还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反馈。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不
断检验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的反馈,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
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只有通过实践的反馈,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
学习效果。
我们还要注重从实践中总结和归纳经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
习的效率和质量。
素描共生同构理解
素描共生同构理解
共生同构:在共生同构中,物形与物形的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彼此相互借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物形,从而一语双关的表现创作主题。
由于共生同构图形是通过分界线进行转换,因而形成了一种共生现象,共线的轮廓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它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作为一个公用的轮廓线,它必然在不同的时刻属于两个不同的物形,一种物形造就了另一种物形,假如一种物形消失,另一种物形也就不存在了。
共生图形创造出特殊的物形,两者不仅是一种限制,同时也是一种互借。
共生同构可分为正负形同构和轮廓形同构。
共生同构一般指共生图形。
形与形直接共同一些部分或轮廓线,相互借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种异常紧密的方式,并将多个图形整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视觉上的趣味性和动感。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
同构互生,学用相长“同构互生”一词是由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创造,表达了一种“相同而共同生长”的理念。
同构互生的概念源于汉语中的“同”和“构”两字,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一理念强调了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在现代社会中,同构互生的概念依然充满着深刻的意义和启发,对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构互生的理念在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人际关系的环境中。
在这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出现不和谐和冲突。
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同构互生的理念来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
同构互生指引我们要从相似性出发,用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来交流,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才能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同构互生的理念在社会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所有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通过同构互生,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社会中的共同点,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社会建设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和观点,并尽力寻找和谐共生的方式。
只有通过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同构互生的理念在个人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才能,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通过同构互生,我们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在个人发展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并通过协作和合作,共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学用相长的理念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学用相长的理念则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的相互促进。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方式日新月异,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但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生同构【追求语言形式和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型课文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对于此类课文的教学,笔者去年结合自己的一堂县级公开课《我盼春天的荠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并撰写了论文《追寻三情感共振的罗马通道小学语文情感型课文阅读教学例谈》。
本学期,笔者参加了杭州市小管会第七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的评比,所选的课文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桥》。
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设计与磨课中,我对情感型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一、情感型课文的教学现状与反思
所谓情感型课文指的是那些人文情感倾向性特别强,适合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课文,它们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就这类课文的教学,以情感为主线,披文入情,追求情感共振(师情、生情、文情三情共振),无疑是正确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也包括笔者自己,会时不时的出现偏差。
1、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感动震撼
情感型课文情字打头,因此,在教师以情唤情、以情激情的引导下,领悟文章的情感内涵,与文章的情感内涵产生共鸣是检测教学成功的标准。
但这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是最为重要的。
曾经和几位年轻教师讨论,你认为成功的、精彩的情感型课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让学生感动、能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能达到泪水汩汩的效果就更好了是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
正是有了这样的理解,他们在课前会绞尽脑汁地设计一段又一段激情渲染的台词,寻找一张又一张吸人眼球的图片,聆听一曲又一曲催人泪下的音乐,目的很明显,想让课堂成为赚取学生眼泪的舞台。
殊不知,这样一来,教学的目标被自己偏离了,教学的视角被自己遮蔽了。
崔峦老师说: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当其任。
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1〕假如我们一味地追求感动震撼,解读课文之前潜意识里就会抛弃语文教学的核心语言,教学的视角、关注点也随之偏离了。
因此,对于情感型课文的教学,我们不能被文中的情感给蒙蔽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情感的旋涡里走出来,细细端详我们的文本,立足文本的语言,再去追求言意共生的境界。
2、过多地注重内容的感悟理解
呼唤本色语文,追求语文本真、用语文的方式教学语文、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就抓住语言这个核心,在教学中也会有偏差。
主要体现在过多地注重于语言内容情感的感悟与理解。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诸类问题引领着学生的语言学习。
学习一篇课文仅仅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写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即语言形式的感悟与理解。
特级教师王菘舟在浙江省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讲话时提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意识也就是语文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内容的理解是手段,让学生通过理解语言内容从而获得语言形式运用的规律,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正如孟令全老师指出,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
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2〕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语言形式包括口语语言形式和书面语言形式。
这里指后者。
它包括繁复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又包括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言语表达技巧和艺术。
〔3〕通俗地讲它是指我们要关注学生书面语言用词是否准确,新学的词汇是否注意运用;句式表达是否
通顺、生动,内容表达是否清楚、修辞方法运用的灵活性怎样、布局谋篇的能力是否到位等。
那么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着力培养的应该是学生辨词析句、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谋篇布局的能力。
3、单一地落实词句的感悟理解
就目前情感型课文的教学来看,很多教师主要是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来展开语言教学的。
这本没有错,但问题是就解词而解词或者是把理解词语当作是理解人物的唯一法宝。
譬如,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请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看出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然,在公开课上这种低级错误渐渐少了,多了对词语的品味,通过设计多层次的来回,融朗读、理解、体验、想象为一炉,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这样就够了吗?其实,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所谓高层次的理解只是为情感震撼服务的。
须明白,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只是语言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除了感悟理解,语言的欣赏、评价也应在情感型课文体现,不然,这样的教学就显得太单一,太单薄、太无力了。
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还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对于这一目标很多教师忽略了或者尽管意识到觉得这样教学势必会影响情感的喷薄与延续,亦或者觉得很难处理这样的教学。
但是不管这样的教学会否影响情感的喷薄与延续,我们必须得思考:究竟是情感重要还是语言重要。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很多教师偏重于语言内容、情感的感悟理解,而忽视语言形式的领悟。
因而我就在思考:如何立足语言形式,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和谐统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