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文学—第一节 概述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文化背景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
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
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
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1、由于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2、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3、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4、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萧伯纳 第三节 劳伦斯 第四节 托马斯·曼 第五节 昆德拉 第六节 纳博科夫 第七节 海明威 第八节 索尔·贝娄 第九节 塞林格
2
第一节 概述
3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快速、锐气和新颖的表达模 式,实现了文学主潮的华丽转身,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延续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一、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他兼收并蓄地吸收马克思、尼采等人 的哲学思想和布莱克、易卜生等人的 艺术成就,确立了积极乐观的“创造 进化论”、针砭时弊的社会问题剧和 以反讽、悖谬及讨论见长的“萧伯纳 式”风格。
• 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 奖词称赞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 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动的讽刺往往浸 润着独特的诗意之美。”
萧伯纳
康拉德 高尔斯华绥 毛姆
戈尔丁
莱辛
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 法国文学
19世纪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的创作确立了现实主义的辉煌,随着20世纪 社会状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化,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已 经发生了很多变异。一是长河小说的涌现;二是描写空间的扩大。
罗曼.罗兰
纪德
杜伽尔
杜拉斯
最后伊莉 莎离开息 金斯,嫁 给了一直 追求她的 佛莱第。
二、最受观众喜爱的萧剧——— 《匹克梅梁》
• 《匹克梅梁》的情节引人入胜,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 多种解读,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关于人的社会身份问题。
✓首先,这部戏剧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社 会身份的差别。特权阶级与普通民众 在社会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区隔:一 方面表现为实在性的,主要指占有资 本或财产的多少;另一方面表现为符 号性的,即谈吐、举止、品位的差别。 萧伯纳在本剧中着意探讨的是身份的 符号性。
10-1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第十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这一章论述除前苏联文学以外的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有史以来最壮阔的文学潮流,它的影响极为深远。
这一成功的创作经验必然为许多作家所接受。
他们当中有不少是跨世纪作家,深受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大作家的启发和影响。
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前辈们的批判精神、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等最基本的创作方法。
同时他们并不固步自封,也接受新时期涌现的文学流派的新手法,以丰富传统的现实主义。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趋势。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感到的困惑是: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从这时起再一次获得了经济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福利的提高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这种局面已迥然不同于19世纪的社会状况,他们对一片升平景象感到茫然和惶惑,认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意识已经过时。
揭露性和批判性的消退,造成了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暂时衰落。
大约从70年代开始,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复兴的端倪,即所谓回归现象。
及至80年代,有的现代派作家甚至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来写作。
这种现象对现实主义本身无疑是一种激励。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世纪上半期的拉美,现实主义文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其特点是注意本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传统,总体上可分为革命文学、大地小说和印第安小说。
它们为下半叶的“文学爆炸”奠定了基础。
综观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人们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可是,如果抛弃了它的优良传统,即批判性、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广阔性、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等等,而过多地吸取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那就会造成自身的衰微,乃至不成其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概述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艾略特 卡夫卡 乔伊斯 萨特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主要思潮之一,也是 对受这一思潮影响的文学流派的统称。 作为文学思潮,它以反传统为标榜,以内在论为依据, 从个体心灵出发,侧重开掘非理性因素,对文学的观念与 方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多样化实验,造成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作为文学流派,现代主义包括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 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文学现象,可以 概括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文学。它们大都反对传统文化以整 体压制个人、以物质压制心灵、以理性压制感性的弊端, 在艺术上突出孤独个人非理性心理的地位,把文学看作人 的语言化生存,并据以探索文学描写的新对象新方法,在 与传统文学的差异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西方文学打开了 新的局面。
菲立浦· 托马索· 马里内 蒂
意大利文艺理论家、 小说家、诗人、戏剧家、 未来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和 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整 套反传统理论。他的剧本 《他们来了》实践了自己 的理论主张。《他们来了》 全剧无情节、无人物、无 高潮,总共才几百个字, 三四句台词。该剧对后来 的荒诞派戏剧有较深的影 响。
菲立浦· 托马索· 马里内蒂
意识流小说是1915至 1940年间流行于欧美, 后来对文学艺术产生了广 泛影响的一个现代主义文 学流派。它突破了现实主 义小说高度关注外部环境 和人物情节的传统模式, 主张直接摹写个人内心的 意识流动,成为一种“或 许是最纯粹的自我表现形 式”。
意识流概念的提出
“意识流”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 提出。他把人的意识描述为一条无法切断的河流,即 “主观生活之流”。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肯定,“真实”只存在于“意 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 弗洛伊德提出只有“潜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现 实”,其本性是反对束缚,不合逻辑,同意识、前意 识混杂在一起,时时处处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要求突破 压抑,实现补偿性满足。艺术是白日梦,一场潜意识 借助象征机制挣脱压抑、获得补偿性满足的白日梦。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
第一节 综述
• "后现代主义"概念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对 它有各种理解和阐发。现在学术界比较一 致的看法是,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信 息社会)的产物,是对二战后欧美文化现象 的总体描述。它是多元的、探索的。
第一节 综述
• 后现代主义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代表就是解构 主义思想家:①米歇尔·福柯,著有《疯狂与非理性》 (1961)、《词与物》(1966)《性史》(1976一 1984)、《权力/知识》(1980)。②雅克·德里达, 著有《写作和差异》(1961)《语言和现象》(1962) 《哲学的边缘》(1972)等。③尤尔根·哈伯马斯 (1929一 ,德国),著有《知识与人类旨趣》 (1968)、《文化与批判》(1973)等。④托马斯·库 恩(1922一199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有 《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 (1977)等等。
• 20世纪是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一个大众 文化兴盛的时代,这是20世纪与以前不同 的又一突出特征。以传统的、通俗易懂的 方法为创作手段的影视作品取代了传统的 严肃文艺、高雅的新型文艺。
第一节 综述
• 二、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文学 •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19世纪三四十
年代瓦解后,欧美哲学进人新的发展阶段。19世 纪后半朝,唯科学主义思潮(孔德、斯宾塞等人的 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 志论)直接影响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演变。20世纪 欧美哲学论坛,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竞相角逐, 又互相浸透。互相影响。而哲学思想的繁荣与革 命,是导致20世纪欧美文学和批评繁荣与革命的 决定性因素。
第一节 综述
• 三、现代主义(Modernism)与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20世纪前期文学概述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 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 长篇小说。小说采取了 “嵌套法”的结构模式, 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 的困惑、疑问与反抗, 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 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 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家们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看 到了战争遗留下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带给人类 的精神创伤,看到了表面经济繁荣后面隐含着深 刻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创作出一批具有深刻 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把美国文学推上了一个高 峰。在20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美国文学 占据了突出地位。 代表作家有德莱塞、杰克· 伦敦、辛克莱、刘易斯、 斯坦贝克等。
托马斯· 曼(Mann Thomas,1875-1955)
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布登勃洛克一家》 (1901)、《魔山》(1924)、《浮 士德博士》(1947)等。 《布》通过大商人布登勃洛克家族的 由盛而衰,反映了德国由自由资本主 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揭示了 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商业竞争中人 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使他1929年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意识形态领域: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 潮异常活跃,除了上一世纪流传下来的叔本华、 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较大 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海德格尔、萨 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索绪尔、斯特劳 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等。
生平
1885年9月11日,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 伊特斯伍德的一个矿工家庭。 在一半是葱绿曼妙的田庄一半是黑烟缭绕的矿 区的家乡里,既得到自然的陶冶,又受到文明 的冲击,他变得敏感、善思而锐气十足。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第二章
• 在拉丁美洲更是出现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级的文学大 师。。
英国
20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 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萧伯纳、劳伦斯、高尔斯华绥 、毛姆、 “愤怒的青 年” 、戈尔丁等
萧伯纳
特别是注意吸收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诸如内心独 白、梦幻描写、时空倒序、象征、荒诞意识手法 的运用等等,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手段。
3、重视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索
① 明显的内倾化、主观化特征,心理描写的 手法更为丰富。
② 人物潜意识的探索,以反映人物完整的内 心世界。
③ 情节越来越淡化,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 而不是情节的曲折。
杜亚美
马尔罗
海明威《第五纵队》
2、融汇了各种不同流派的艺术方法
现实主义作家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手法,注重情 节完整,结构严密,人物的典型和语言的纯洁; 另一方面又努力融汇各种不同流派的艺术表现手 法,借用传记、新闻等非艺术作品的写作形式, 融合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新的表现手法, 以增强自己的表现力。
三、创作特征
1、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 把握时代的脉搏、撷取重大的社会题材,象旋 风一样追逐当代人的足迹,快速及时地反映瞬 息万变的现实生活和世界风云。 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 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类题材的作品中, 爱国主义的激情响彻云霄。
(法)杜亚美《受害者》(1917) (法)马尔罗《希望》(1938) (美)海明威的剧作《第五纵队》(1938)
索尔贝娄及其小说《赫尔索格 》、《洪堡 的故事 》:
第二节 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20世纪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意识流文学概述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1882— 1941)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 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 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 进行理论阐发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 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 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 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二、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5.寓言故事与变形手法。在艺术表现方式上,表现主 义对具象不感兴趣,而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 化以及境遇等。
其主题的表层结构内涵比较多的是寓言故事:如一 个人一觉醒来变成一只大甲虫(卡夫卡<变形记));一个 人费尽心血百般努力,最终还是不能进入想进的城堡 (卡夫卡《城堡》),一个人无辜被审判、处死 (卡夫卡 {审判}),一位真诚的艺术家为了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竟不得不采用毁灭自己的手段——绝食(卡夫卡<饥饿艺 术家))等,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实则是严 肃深刻的现代寓言,其思想内涵始终是一个正直的作家 在现代社会普遍的异化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苦闷,是揭 示社会和人生非理性的现代启示录。
二、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表现抽象的本质和理念精神。
表现主义认为,他们所要表现的“本质”, 并非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或内部联系,而只是作 家的主 观感受、意念、体验。它是一种直觉的 东西,要接近它,不需要依赖一般的从感性到理 性的认识程序。因此,逻辑和语法往往是不必要 的。由于直接表现本质和传达主观感觉的需要, 表现主义作品往往失去常规,极度的夸张,形象 的变形,大段的内心独白,即所谓“原始语”, 是他们惯用的艺术手段;在戏剧中,则常常出现 乖张和疯子一般的动作,莫名其妙的对话,以及 梦呓和号叫等等。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概述19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是这时期文坛的显著特点。
作为19世纪中期主要的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非主潮的文学流派,它们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之间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自然主义文学(一)、自然主义产生的背景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孔德的实证主义是自然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提出了“种族、时代、环境”决定论,强调从这三个方面去研究文学艺术。
遗传学家吕卡思医生把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归结为与遗传有关,认为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会影响到整个家族和后代。
生理学家克劳德·贝尔纳德《试验医学研究导论》以试验的方法来对抗片面地经验论和唯理论。
19世纪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左拉把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看成自然小说之父。
而对福楼拜更是推崇备至并提出自然主义要以《包法利夫人》为典范,要像福楼拜那样做一个冷漠的解剖家。
所以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是自然主义的先声。
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他们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的诞生。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初,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
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
与此同时,他创作了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20部,使其成为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的最杰出代表。
(二)、自然主义文学在思想方面的特点第一,恪守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的原则,注意材料的搜集,力求全面反映时代面貌;第二,某些方面扩展了描绘的领域,如反映矿区工人的生活、大百货公司、铁路运输等;第三,较为客观地摆出事实,但不挖掘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因此反映生活的深度不如前期现实主义;第四,注重从生理上去表现人,特别是从遗传学的观点去解释促使人行动的原因,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B4 20世纪欧美文学
二、20世纪文学注重人们的内心和意识深层开拓。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帕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等理论影响下,许多作家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19世纪相比,文学的观照和思维方式发生了由整体向个体、由社会向个人、由外部向内心、由浅部的、戏剧化的感情向深部的、非逻辑化的感情的转变。作家们由追求酷似生活的真实,转向探求人的内心世界的“最高真实”,现代派文学尤其如此。文学观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审美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文艺批评、文学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文学由此实现了对19世纪文学的全面突破和超越。
三、20世纪文学受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影响更为明显。几乎每个文学流派都学或其他社会科学观点的主张者,许多文学作品就是某种观念的直接产物。
四、20世纪文学中人道主义较之19世纪有了进一步深化。它继承了19世纪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揭露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压迫、剥削,鞭挞资产者的冷酷无情,批判贫富悬殊的现象,控诉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同时还探及一个更深层的主题—现代资本主义生活如何造成人的“异化”,使人变为非人。异化主题是20世纪文学中人道主义的新的深化和发展。
20世纪拉丁美洲人民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控制的斗争中,产生了具有浓郁传奇色彩和独特民族心理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总的说来。20世纪文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其首要特色,是流派纷呈,瞬息万变。从宏观上讲,20世纪欧美及东方各国文坛,主要有两种文学思潮:一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种是反传统的现代派文学。它们并行发展,相互渗透。现实主义文学以苏联和各国进步作家的创作为主流,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力图创新,吸收了许多现代派的表现手段,风格各异,带有20世纪文学的时代特色。现代派文学中包含诸多文学流派,其创作力求新、奇、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倾向;各流派以十年或不到十年就被取代、更新的速度,纷呈叠起,名噪一时。20世纪文学因而呈现的丰富绚丽的局面,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外国文学史 课本
西方文学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
第三节 荷马史诗
第节 但丁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塞万提斯
第三节 莎士比亚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莫里哀
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思想内容: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创造(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初生)等。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希腊神话中还有
艺术价值: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3)史诗的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诗中多处使用重复手法,词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乃至段落的重复,一唱三叹。
第四节 古 希 腊 戏 剧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创作70部悲剧,只留下7部
第六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
东方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旧约》
第三节 迦梨陀沙
第二章 中古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紫式部
第三节《一千零一夜》
第四节 萨迪
第三章 近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夏目漱石
第三节 泰戈尔
第四章 现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抒情诗、 散文、 寓言、 悲剧、 喜剧、 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意象派诗歌
注入现代主义诗歌的变革潮流中。
庞德如此迷恋中国古诗,甚至 拟以汉字的构造法建立一种新的诗 格,即“表意法”,旨在把意象浇 铸在视觉想象上,寻求诗中意与象 的相应相合。
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情 结——从庞德诗歌看英美意 象派的创作原则
中国古诗、汉字与意象派之间 跨时空、跨东西的契合与交汇成为 庞德创新的重要灵感。
艾略特:“我对此(指《华夏集》的译文忠
实性)感到怀疑:我预计三百年后…… (它) 会被(公正地)称为‘20世纪诗歌的出色样 板’而非‘译作’。每一代人都必须有他们自 己的翻译。”
叶维廉:“庞德切入中文原诗作者的精
妙之处,具有明察秋毫的洞见。”
三、东方情结与中国译诗
• 庞德一生致力于把中日诗歌、东方文明传统介绍给西方,为西方 提供了一个在语言、意象、思维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文化他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 相比之下,一直较为坚守意象派创作原则的诗人是英国诗人弗林 特、弗莱契、福特,美国女诗人希尔达·杜丽特及其英国丈夫阿 尔丁顿等。
一、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意象派
• 意象主义者倡导现代诗歌应使用坚挺、明晰、严谨的意象和硬朗、 干燥的语言来传达情感,即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
• 意象派诗人们善于创造各种各样惊人的比喻,尤其是用暗喻表达 瞬间的人生感悟。
意象派诗歌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庞德
2
第一节 概述
3
一、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意象派
• 1910年左右在英国伦敦出现的“意象 派”或“意象主义运动”被视为第一个 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它是在反叛19世 纪出现的浪漫主义、颓废主义和前期象 征主义诗歌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英国批评家、 诗人休姆在伦敦组织的一个名为“诗人 俱乐部”的诗社。
《外国文学史(下)》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上)
巴雷斯是法国一战前后影响最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东方壁垒》(1905—1921) 等三部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现代伟大 的人道主义者和作家,他的长河小说《约翰• 克利斯多夫》以贝多芬等音乐家为原型,塑造 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个人反抗社会的民主 主义知识分子形象。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 乐,每卷分别有着不同乐思和节奏的乐章,形 成了独特的“音乐小说”风格。
20世纪20—4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战 斗中迅速发展。安娜•西格斯(1900— 1983)的小说《第七个十字架》(1942) 通过法西斯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内七个囚 徒越狱逃跑的故事,勾画了一幅法西斯专 政初年的德国现实图景。
著名理论家、剧作家布莱希特 (1898—1956)创立“叙事剧 理论”,强调在角色、演员和观 众之间制造“间离效果”,使观 众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观看剧情, 激发他们改变现实的愿望。
象征主义主要受法国影响,主张运用物象 来暗示内心和精神中的微妙状态,主要作 家有豪普特曼、格奥尔格、里尔克等人, 代表作品有豪普特曼的戏剧《沉钟》 (1896)和《碧芭在跳舞》(1906)。
表现主义于1914年由法国传入德国。表现 主义关注现实,反叛病态的时代。最重要的 表现主义小说家是卡夫卡。表现主义诗歌主 要有德国诗人奥尔格•海姆的《新的日子》、 奥地利诗人弗朗茨•韦尔弗的《世界之友》 (1911),以及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 《孤独者13年从象征派内部分离出来的 一个较小的派别,致力于从诗歌理论和创作 两个方面反对象征主义浓重的神秘主义和宗 教主义气息,但阿克梅派也继承了象征主义 对艺术本体美和诗歌音乐美感的追求,其主 要成员有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 托娃等。
劳伦斯(1885—1930) 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于1913年出版,奠定了 他作为英国现代杰出小说 家的地位。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节 肖洛霍夫
• (二)主要内容
LOGO
•
《静静的顿河》共4部8卷,是肖洛霍夫的代表 作品。 • 以1912年-1922年10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 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顿河两 岸500万哥萨克在战争与革命期间的巨大变动。
第五节 肖洛霍夫
• 主要人物
潘苔莱· 麦列霍夫 伊莉妮奇娜
LOGO
大儿子 彼得罗
二儿子 葛利高里
小女儿 杜尼娅什卡
妻子 达丽亚
• 二、创作
LOGO
•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1903)、 《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 传》(1911)
第二节 罗曼· 罗兰
• 他之于意大利,无异是整 个民族天才的化身。他的生涯 的终局,已是文艺复兴时期遗 留下的巨星。他是文艺复兴时 期的代表,整个世纪的光荣都 是属于他的。不但艺术家认为 他是个超自然的人,就连王宫 大臣也在他的威望之前低头。
普希金 果戈理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 托尔斯泰
• • • • •
贵族 地主 贵族 贵族 贵族
第四节 走下神坛的高尔基
• 一、生平
•
LOGO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 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克夫,)马 克西姆·高尔基是一个笔名。高尔基 用这个名字来纪念他故去的父亲。高 尔基在俄语里是“痛苦”的意思。 • 他出生在俄国一个木工家庭,在 底层社会饱尝艰苦,自学成才。
第一节 概述
• 三、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
LOGO
法国
德语小说
美国
苏联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艺思潮、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
第一节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科学文化背景(三)文学思潮背景十九世纪的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已孕育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基因;进入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更新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一)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
2、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二)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表现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表现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
2、重视艺术表现——使用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
3、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作家作品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文学。
(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用象征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通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见第二节)§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早期创作受唯美主义、浪漫主义影响,诗作富于幻想,有朦胧美丽的意象,代表作有《茵纳斯弗利岛》等;后期创作转向象征主义,推动后期象征主义贴近现实生活;名作有《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等。
第九章20世纪欧美文学概述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
1、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 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 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 联想性、含蓄性。
2、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 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 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 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 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 却不像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 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基本特征:
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 实和梦幻的统一 ;
提倡“自动写作法”; 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
[法]布勒东《娜嘉》 [法]阿拉贡《共产党人》)
意识流小说
3、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 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 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 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 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 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 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
基本特征:
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广泛使 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
前期象征主义 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
后期象征主义 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文学
1、象征主义文学:
含义与分期
人们通常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 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将20世纪20—40年代的象征主义文学 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亦称“象征派”。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 思潮和流派。一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 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这个流派的作 家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 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 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 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 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超现实主义文学
2024/10/6
二、超现实主义理论的“立法者”
• 1942年布勒东发表《第三次超现实主义宣言》。 ❖ 第三次与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基本精神一脉相承,旨在
坚持超现实主义独立自主的行动方针,一方面反对脱离社会政治 斗争,另一方面又坚持拒绝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法共的制约。
• 《论活生生的作品之中的超现实主义》 ❖ 布勒东除了重申“自动写作法”“与美学标准毫不相干”以外,
✓“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 实”,“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 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转移 的种种变幻"。
✓布勒东不仅推崇梦境,同时把梦境、 幻觉、无意识视作创作的源泉。
✓与上述主张相应,在创作上他倡导 采用“自动写作法”进行写作。
✓同时,在宣言中他还以深恶痛绝的 口吻,对现实主义文学进行彻底批判 和否定。
✓布勒东还进一步阐发超现实主义对旧的文 学传统特别是现实主义的彻底否定和拒斥的 态度,主张打破一切传统的文学形式和创作 规范,大胆进行各种新的文学实验。
“我们反对任何一种沉溺 于诗意之中的麻木不仁;反 对以艺术为消遣;反对旁征 博引式的探讨;反对纯粹的 推理;同那些养精蓄锐、不 肯动脑筋的人(不管他们表 现得气量狭小还是气度恢 宏),我们不愿有任何共同 之点。任何背弃、任何逃跑、 任何叛卖都不能阻止我们去 结束这一套混账制度。”
• 查拉在苏黎世发起达达运动时,他与阿拉贡、 艾吕雅、苏波等人也组织起法国的达达团体, 并在1919年创办《文学》杂志,予以响应。
• 1924年发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与 达达主义分道扬镳,同时出版实践超现实主 义理论主张的诗集《可溶解的鱼》;1928年 出版超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娜佳》。
• 1966年9月28日,布勒东为超现实主义奔走 呼号、奋战几十年之后与世长辞,法国的超 现实主义运动也寿终正寝,落下帷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前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主要内容:一、历史背景简介二、文学发展状况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背景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充满着战争与革命、压迫与反抗,交织着死亡与新生的时代。
欧美各帝国主义经济的垄断和殖民扩张政策,导致了各国内部及外部矛盾的尖锐,一时间,战争频发。
帝国主义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之时,也冲击了欧洲传统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意识形态领域: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除了上一世纪流传下来的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较大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索绪尔、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等。
二、文学发展状况
(一)20世纪前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持续发展,但已不同于19世纪;
(二)在苏联诞生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文学;
(三)现代主义文学诞生。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①除了继续揭露垄断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之外,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
②在表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开掘;
③在技巧上力求创新,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在新时期得到了更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也随之消失。
这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较为浓重的传统色彩。
代表作家:乔治·肖伯纳、约翰·高尔斯华绥、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格林、莱辛等。
约翰·高尔斯华绥: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赛特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福赛特家族”系列小说:《福赛特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尾声》三部曲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异域风情
成名作《人性的枷锁》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菲利普从残疾孤儿到成人的经历,表明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月亮和六便士》(1919)《刀锋》(1944)毛姆的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他一生旅行的足迹遍布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中国、南太平洋的英属和法属岛屿,俄国和南美洲也留下了他的身影。
长篇小说《彩色面纱》以中国为背景,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记述了他的中国之旅。
德语现实主义文学:
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选择典型事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
反法西斯内容和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的两大主题。
代表作家:托马斯·曼、亨利希·曼、雷马克、斯蒂芬·茨威格、君特·格拉斯、布莱希特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臣仆》、《穷人》和《首脑》
《臣仆》是作者最优秀的讽刺长篇小说,它描写主人公狄德利希·赫斯林在首都获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
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势,他耍弄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伎俩,不惜使自己“变成坏蛋”,这部小说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一副既卑鄙可笑
又怯懦渺小的丑恶嘴脸。
托马斯·曼:
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浮士德博士》等。
《布》通过大商人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由盛而衰,反映了德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揭示了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商业竞争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使他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成名作《西线无战事》,取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以白描的手法,逼真地描绘了一幅战场的惨象,控诉了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凯旋门》(1946)和《里斯本之夜》(1962)表现了鲜明的反法西斯倾向。
斯蒂芬·茨威格:
是奥地利德语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晚年《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思想性最高的一部作品,对法西斯主义扭曲人格、摧残人性的罪恶提出控诉。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是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认为要发挥戏剧对人心灵的震撼,就必须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即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认识,领悟剧中的哲理。
主要作品有《大胆的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四川一好人》、《高加索灰阑记》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初期现实主义成就较高,出现了不少取得卓越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家:除罗曼·罗兰、法朗士之外,还有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巴比塞、马丁·杜·伽尔等、纪德等新进作家。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是一个擅长心理分析的现实主义作家,1952年,他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蝮蛇结》;借鉴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
马丁·杜·伽尔:
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重要作家,他根据战争见闻写了著名长篇小说《蒂博一家》(共8卷,“长河小说”,1922-1940),小说描写了人道主义者雅克与资本主义黑暗现实的斗争,通过他的一家反映了法国人民的反战思想和世纪初的法国现实。
小说情节曲折,风格朴实自然,尤以心理描写深刻细腻见长。
1937年,“由于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所表现的强而有力的艺术性与真实性,——透过这些,他描绘了人性的冲突,以及当代生活的若干基本层面”,杜·伽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放浪形骸的——安德烈·纪德:“背德主义”
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
主要作品有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心理小说、成长小说、“元小说”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采取了“嵌套法”的结构模式,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家们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看到了战争遗留下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带给人类的精神创伤,看到了表面经济繁荣后面隐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创作出一批具有深刻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把美国文学推上了一个高峰。
在20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美国文学占据了突出地位。
代表作家有德莱塞、杰克·伦敦、辛克莱、刘易斯、斯坦贝克等。
西奥多·德莱塞:
他突破美国文坛的“高雅传统”,揭示出“微笑的美国”掩藏的多种悲剧。
他一生共写了8部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美国的悲剧》。
故事以一个普通美国青年克莱德·格里菲斯短促的一生为线索,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画面交织进去。
杰克·伦敦:
深受尼采、马克思和达尔文的影响,相信超人哲学,斗争哲学和生存竞争学说,有“美国的高尔基”之称。
代表作有《铁蹄》、《马丁·伊登》。
《铁蹄》是美国第一部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工人向资本主义制度斗争的故事。
“铁蹄”是垄断资本家寡头政治的代名词。
约翰·斯坦贝克:
重要作品《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由于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的观察”,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人鼠之间》小说主人公约德刑满被释回家,发现家乡一片荒芜,只得携家乘坐一辆破旧的汽车到西部谋生,在那里的一个农场做工。
一家人拼命干活,只能勉强糊口,农场主还不断地压低工资。
农工们奋起反抗,举行罢工,警察前来镇压,牧师凯绥同情农工,被武装流氓打死。
约德将凶手击毙,只得再次背井离乡。
这部作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存社会的日益不满和叛逆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斯坦贝克成了“被压迫者的代言人”。
这部小说用来讽刺社会对弱者的歧视,反而不如雷尼对老鼠的疼惜,《人鼠之间》曾因“语言亵渎,带攻击性,并有种族主义倾向”被视为禁书。
1962年斯坦贝克因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