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利用蒙学经典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利用蒙学经典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GVANGJSIH GYAUYUZ·课题研究【摘要】本文论述利用蒙学经典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建议挖掘蒙学经典语言的音韵美,培养幼儿的发音技巧;利用蒙学经典的意蕴美,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探究蒙学经典的建筑美,培养幼儿的语法意识;以蒙学经典的德性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蒙学经典教材幼儿语言发展【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26-0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对幼儿语言发展做出规定,后者具体表现为“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蒙学经典是“以社会文化为大背景,以儿童认知特点与智能发展需求为参考,为实现启蒙教育目标、满足启蒙教育需求而编纂的各种蒙学读物”,其中流传至今、影响较大的经典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蒙学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汉语音韵优美、意蕴深刻等优势,是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典范,对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利用蒙学经典教材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蒙学经典语言音韵美,培养发音技巧语音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3—6岁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各不相同。

3—4岁的幼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全,细小肌肉群不够灵活,听觉分化能力较差,他们在吐字、说话时经常把相似音弄混;4—5岁幼儿的发音器官基本健全,除了个别字发音不准,绝大多数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下正确发音;5—6岁幼儿发音器官健全,能够辨别声音的差异,不仅发音正确,还能准确地将听到的语音分辨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四声。

幼儿的发音中,声母的发音正确率较低,韵母的发音正确率偏高,这是因为幼儿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不会正确运用发音器官。

例如,幼儿容易把zh/ch/sh与z/c/s相混淆,且常常感到zh/ch/sh/r等发音比较困难。

内蒙古研学方案

内蒙古研学方案

内蒙古研学方案研学方案:内蒙古之旅一、研学目标通过本次研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内蒙古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研学内容1. 地理探索:了解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参观当地的地质博物馆,了解地质变迁和地貌形成的历史。

2. 历史追寻:参观内蒙古历史博物馆,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沿革、民族迁徙、战争与和平等方面的知识。

探访当地的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寺庙等。

3. 文化体验:了解内蒙古的文化特色,如蒙古族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参观当地的艺术馆和音乐厅,欣赏民族音乐会和舞蹈表演。

4. 民俗体验:深入体验内蒙古的民俗文化,如蒙古族的婚礼、节庆、习俗等,参观当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

5. 草原生态: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参观当地的草原公园和动物园,了解草原生物多样性,参与草原保护活动。

6. 工农业考察:参观当地的工业企业和高科技农业项目,了解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研学路线1. 呼和浩特市:探访呼和浩特市的地标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如大召寺、五塔寺等。

2. 包头市:参观包头市的工业园区和钢铁企业,了解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3. 呼伦贝尔市: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和游牧文化。

4. 锡林郭勒盟:探访锡林郭勒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如元上都遗址、锡林郭勒草原等。

5. 阿拉善盟:了解阿拉善沙漠的独特生态和人文环境。

四、研学方式1. 团队分组: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研学内容,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研学任务。

2. 实地考察: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们与当地居民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4. 成果展示:学生们将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五、研学时间建议本次研学活动时间为5-7天,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及实现意义的开题报告

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及实现意义的开题报告

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及实现意义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领域
传统蒙学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及实现意义。

三、研究内容
1. 传统蒙学的概述;
2. 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
3. 传统蒙学的实现意义;
4. 传统蒙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五、预期结果
预期本研究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及其实现意义,并探索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的方法与价值。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论
文结构。

第二章:传统蒙学的概述
介绍传统蒙学的历史和形成,探讨其文化价值。

第三章: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
从哲学、历史、伦理等角度,探讨传统蒙学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分析。

第四章:传统蒙学的实现意义
探究传统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五章:传统蒙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分析传统蒙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探究其实际应用。

第六章:结论
总结研究结果,说明传统蒙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展望未来研
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三年级(上)地方课第二课《蒙学经典我诵读》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地方课第二课《蒙学经典我诵读》教学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 学生活动
观察 思考
认识蒙学读物
出示图片 体验营 说一说如何做才是诚实守信 呢? 学一学 读一读
观看并回答
讨论 结论
设计意图 引起兴趣
知道诵读 蒙学读 物,知晓 道德准则
出示图片 指导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悦读馆 读后思 读后行
说一说 想一想说一说并分享
阅读
讨论
回答 分享
对学生进 行爱科学 教育。
课题
课时教学计划
第二课蒙学经典我诵读
课型
1、知道诵读蒙学读物,知晓道德准则。 教
学 2、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教育。 目

新授课
教学重点 诵读蒙学读物,知晓道德准则。
教学难点 诵读蒙学读物,知晓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 导入
二 新授课
情境场:质疑: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 儿童入学书塾学习识字教材 有哪些吗?都学习什么内 容?和你们现在学习的一样 吗? 知识窗
教学环节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蒙学经典我诵读
一三字经
二千字文
三弟子规
设计意图

《古代私塾蒙学读物研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私塾蒙学读物研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私塾蒙学读物研究》教学设计情景导入:古人的学习工具是什么?(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出示实景图片,介绍笔、墨、纸、砚的概况。

教学内容一:科举制度1、介绍科举制度的来历、历史。

2、连中三元的含义:生员——举人——进士。

教学内容二:私塾1、私塾简介: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肥城私塾的历史:肥城私塾始于元,明、清遍及全县。

1909 年(宣统元年)有288 处,学生3000 余人。

1913 年增至335 处,学生4000 余人。

清末兴新学废私塾,至1920 年下降到160 处。

1930 年减少到110 处,至1945 年绝迹。

肥城私塾多为学生家长集资办学。

每处1 名塾师,学生多者10—20 人,少者3—6 人。

教学内容三:学生研究性学习《私塾蒙学读物》1、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卡。

2、学生填写《研究性学习记录》。

3、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学内容四:私塾蒙学读物介绍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其与《百家姓》、《干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干”。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全世界儿童启蒙教育的标准教材。

2、《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

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原收集姓氏411 个,后增补到568 个,其中单姓444 个,复姓124 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3、《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幼儿园蒙学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蒙学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蒙学教案模板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蒙学教案模板7篇有条理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持续性,一个教案使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特殊需求,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蒙学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究作者:陈金平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48期陈金平(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衡阳 421000)【摘要】蒙学是我国古代启蒙教材,中华文华的价值精髓。

近年来,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呈现复兴的趋势。

本文试图从目标、内容、类型、方法、评价等方面探讨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蒙学幼儿园教学活动【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2017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幼儿园蒙学经典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17CZXX03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8-0070-02蒙学是我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中华文华的价值精髓。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代表的蒙学经典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韵律行文、内容丰富、句式短小、琅琅上口、兼具实用与美感。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很明确地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1]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幼儿的国学素养、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

本文试图从目标、内容、类型、方法、评价等方面探讨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幼儿园蒙学教学活动目标关于蒙学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定位:一是传承蒙学的优秀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二是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幼儿园蒙学教学活动在目标定位上要立足长远,教育价值与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还要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规定的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目标和年龄段目标,并了解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已有经验和现实需求制定而成。

幼儿园国学经典蒙学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蒙学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蒙学教案主题:国学经典——《三字经》目标:让幼儿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年龄段:3-6岁幼儿教材:《三字经》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播放一段与《三字经》相关的儿童动画短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问幼儿是否知道“国学经典”和“《三字经》”是什么,鼓励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内容1. 通过图书、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及相关常识。

2. 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三字经》的课文,重点阐述每一句话的内涵,逐句逐字地教授发音和义项。

3. 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多种趣味形式来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趣味性。

三、实践环节1. 分成小组,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段《三字经》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

2. 要求幼儿在一定时间内背诵一段《三字经》。

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课外任务。

3. 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与《三字经》相关的手工作品,增加幼儿对知识的深入体验。

四、总结与反馈1. 让幼儿谈一谈感受和收获。

2. 教师做出评估,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指导。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3. 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幼儿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幼儿真正理解《三字经》的含义。

2. 如何在讲解、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趣味性。

教学评估:1. 学习笔记2. 组内讲解3. 个人表现教学反馈:1. 老师对学生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2. 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教学资源:1.《三字经》2. 三字经儿童版视频3. 与《三字经》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参考文献:《三字经》幼儿教育版。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小石桥. 幼儿园国学经典蒙学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幼儿园蒙学教材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蒙学教材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蒙学教材研究与实践幼儿园蒙学教材研究与实践蒙学教材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实践蒙学教材,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蒙学教材的研究与实践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以共同推进幼儿园蒙学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蒙学教材研究的重要性和目标1.重要性蒙学教材是指幼儿园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时采用的一种教材系统。

蒙学教材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具体、操作性的材料和教具,帮助幼儿在兴趣、主动、探索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2.目标蒙学教材的研究旨在更好地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促进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包括观察、感知、记忆、思维等能力的提升。

(2)促进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3)促进幼儿社会方面的发展,包括合作、沟通、交往等能力的培养。

(4)促进幼儿情感方面的发展,包括自尊、自信、情绪控制等能力的培养。

(5)促进幼儿艺术方面的发展,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

二、蒙学教材研究的内容1.教材的选择和配套蒙学教材的研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

教材和教具应当与幼儿的年龄、发展阶段和兴趣相适应。

同时,教材的配套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教育目标的需求,例如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艺术等方面。

2.教材的设计与制作蒙学教材的设计与制作要符合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教材的设计应当注重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具备一定的挑战性。

同时,教材的制作也需要注重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保证幼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3.教材的使用与评估蒙学教材的研究还需要考虑教材的使用和评估。

教材的使用应当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

同时,教材的评估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检查等方式进行,以了解幼儿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初中综合实践_古代私塾蒙学读物研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_古代私塾蒙学读物研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代私塾蒙学读物研究》教学设计情景导入:古人的学习工具是什么?(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出示实景图片,介绍笔、墨、纸、砚的概况。

教学内容一:科举制度1、介绍科举制度的来历、历史。

2、连中三元的含义:生员——举人——进士。

教学内容二:私塾1、私塾简介: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肥城私塾的历史:肥城私塾始于元,明、清遍及全县。

1909年(宣统元年)有288处,学生3000余人。

1913年增至335处,学生4000余人。

清末兴新学废私塾,至1920年下降到160处。

1930年减少到110处,至1945年绝迹。

肥城私塾多为学生家长集资办学。

每处1名塾师,学生多者10—20人,少者3—6人。

教学内容三:学生研究性学习《私塾蒙学读物》1、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卡。

2、学生填写《研究性学习记录》。

3、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学内容四:私塾蒙学读物介绍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其与《百家姓》、《干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干”。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全世界儿童启蒙教育的标准教材。

2、《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

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3、《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蒙古族的研究课题.doc

蒙古族的研究课题.doc

青岛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民族教育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蒙古族班级:三年级五班组长:徐培毓副组长:武爱萍赵奕菲组员:徐嘉伟姜莹刘政权指导教师:***时间:2011年10月目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课题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3)课题研究成果报告............................................................4-5 蒙古族简介.....................................................................5-6 蒙古族的历史 (6)蒙古族的信仰 (7)蒙古族的习俗..................................................................8-10 蒙古族的乐器 (11)蒙古族的舞蹈 (12)我想说 (13)青岛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青岛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课题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011年10月青岛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生活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

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现以农耕为主。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主要乐器是马头琴。

喜爱摔跤运动。

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蒙古族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名人成吉思汗名铁钼真,意为铁钼金,误译铁木真。

蒙古族,世界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

忽必烈(1215—1294),元世祖,元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陕北地区小学语文蒙学校本课程研究——以延职附小《经典诵读》为例

陕北地区小学语文蒙学校本课程研究——以延职附小《经典诵读》为例

陕北地区小学语文蒙学校本课程研究—以延职附小《经典诵读》为例摘要: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的重要保障。

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蒙学经典,其本身内容具有突出的工具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即使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以及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依旧在我们国家甚至国际舞台上得以继承和宣扬。

国家在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蒙学注重语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特征正好与语文教育所提倡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谋而合。

从人的发展时期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塑造一个人智慧、品性、意志力的重要时期,接受蒙学的熏陶很有必要,正所谓“童蒙养正”。

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融入蒙学教育,立足于语文科目,开发出符合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的蒙学校本课程,将蒙学教育变得更加系统,将会收获很好的教育成果。

本文围绕蒙学校本课程,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了目前与“蒙学校本课程”相关的研究情况,运用个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剖析了陕北地区在蒙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调查内容分析出问题所在,找出原因,并从各个维度提出改进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总结出目前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育相互融合的特点,通过对个案的研究,进一步确立蒙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案,为蒙学校本课程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论文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含研究缘起、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等内容。

第二部分对“蒙学”“校本课程”“蒙学校本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具体分析了语文核心素养与蒙学校本课程相融合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蒙学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作用,为蒙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对陕北区域内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的蒙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情况展开了调查并进行统计,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出蒙学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针对调查结果,为蒙学校本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

内蒙古研究性学习教案

内蒙古研究性学习教案

内蒙古研究性学习教案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班级五年级下册姓名李晓梅伊旗第四小学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第1周蒙古族竞技体育与现代体育第2周端午节习俗研究第3周白色污染的调查第4周我与电视第5周材料与热传递第6周昆虫世界第7周查找网络资源第8周洗衣物第9周指纹研究第10周文物收集与收藏第11周蒙古族敖包祭祀第12周内蒙古小导游第13周收获与总结第14周第15周第16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学会交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3、指导学生对蒙古族体育,端午节习俗,白色污染,电视,热传递,昆虫世界,网络资源,指纹,洗衣物,文物收集,蒙古族敖包祭祀等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提高课堂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1、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说真话、展示自己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变教师传授为引导、帮助、促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成长。

2、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

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互相渗透,灵活运用,注意组织活动的周密性,减少预设性,增强对生成性的关注与把握。

注重课程活动设计的容量与难度,符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

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合作中的探索、分享效应,提升与扩展活动的内涵。

3、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有利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支持网络,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

更多地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搞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蒙古族民风民俗》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案

《蒙古族民风民俗》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案

《蒙古族民风民俗》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案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样会想到本课题的):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生活在民族少数地区,了解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是民族团结,地区繁荣的必要条件。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才能与少数民族团结起来。

3.课题介绍研究内容: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语言、婚礼、民歌基本活动:1.小组讨论,方案交流,开题讨论;2.社会调查、访问民宗局、蒙医院、那达慕、乌兰牧骑、牧人斋民族用品店、那木尔金金婚庆公司、孟根花民族服饰店、查干巴拉素牛羊肉风干基地、奶食品店、圣火公园、民族工艺品店、草原人家、兴宇唐苏格假日酒店、文化产业园、祭祀、蒙古族学者曹纳木、马文化保护基地;3.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收集资料;4.撰写方案、报告、成果论文。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1)通过观察,整理记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通过自主观察学习,拓展学习的空间,习得学习的新方法。

(3)了解少数民族蒙古族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语言、婚礼、民歌。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对于蒙古族民风民俗有所了解。

2.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比较新颖,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兴趣,能够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进行此项研究。

3.学生对蒙古族民风民俗的认识不深。

4.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内蒙古小学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内蒙古小学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调查方法: 谈话法
说不文明话的原因分析: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 程 果)
2.调查二: 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的心理因素 (让学生通过举例、讨论得出结果) 三、收获与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在克服不文明语言行为和现
象的有效方法有哪几种?
四、表现与评价 (1) 在开展访谈活动时, 我们小组的对整个访谈 活动的设计、实施、控制等方面表现很好的地方和不 足之处体现在哪几方面? (2)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开展调查活动产生的影 响和意义有哪些? ( 学生讨论并解决以上的问题。)
4.各民族有哪些自己的重大节日? 那达慕
研究二:
1.调查你所在的班级的民族构成情况。
2.看看他们各自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
研究三: 蒙古族风俗习惯调查
研究四:其他少数民族风俗礼仪调查。
五、收获与交流: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 六、表现与评价:
1.小组合作完成, 教
2.小组派代表汇报,
学 3.教师点评,
学 学生学起来有话说, 课堂气氛好, 效果良好, 希望通过此课能真
反 正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时间 5 月 18 日
课题
纸杯“ ”
课时
第7课 时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实物投影
纸杯、电 学具准备
线剪刀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纸杯“ ”制作原理, 会自己进行制作.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 3.教师点评,
新的发现:
讨论还有哪些物品能做乐器? 讨论还有哪些物品能做乐器?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
【活动目标】
●感受经典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培养幼儿开朗、自信的性格及朗读、背诵的能力。

【活动准备】
●制作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邀请爸爸妈妈助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在《三字经》音乐声中,激发幼儿诵读的愿望。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边诵读边入座。

二、活动展开
观看课件,引导幼儿了解《三字经》的历史及演变过程。

欣赏《三字经》原文,理解其意,体会其韵味。

请爸爸妈妈助教介绍《三字经》的相关知识,并现场演绎经典名段。

请幼儿跟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三字经》歌曲。

游戏:我喜欢的经典诗文。

教师小结。

活动结束:幼儿在《三字经》音乐声中离场。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饰上,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内蒙古研学课程设计

内蒙古研学课程设计

内蒙古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内蒙古地区的主要历史事件、民族文化及发展现状。

3. 学生能够认识内蒙古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等途径,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内蒙古地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研学任务,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2. 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包容、理解、合作的品质。

3. 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研学课程,结合地理、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和落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中国的区域地理”单元- 内容:内蒙古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及特点、水资源分布等。

2. 内蒙古历史文化- 教材章节: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章节- 内容:蒙古族历史发展、元朝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及历史变迁等。

3. 内蒙古民族文化- 教材章节:社会与文化教科书“中国民族文化”单元- 内容:蒙古族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

4. 内蒙古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 教材章节:科学教科书“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单元- 内容:内蒙古草原、森林、矿产资源、生态保护措施等。

5.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教材章节:经济与社会教科书“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章节- 内容:内蒙古农业、畜牧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学经典》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
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发扬传统文化的基因,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还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量化要求。

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孩子考试分数,忽略了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培养,使得一些孩子们道德渐渐缺失。

此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不少孩子在文化素养上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焦虑、自私、好逸恶劳。

如何让他们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滋养成长,健全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则显得十分必要。

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用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则更显得十分必要。

于是我们学校在原有《走进国学〈弟子规〉,从根培养好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基础上,确立了“国学经典教育”
研究的科研课题,意在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国学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操行评价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的课题是在我校国学经典教育的基础上分设出的子课题《蒙学经典教育研究》意在从低年级学生入手,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国学教育研究成果很多,但系统的从小学教育阶段起步,将“蒙学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刚起步。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预示着国学教育教学将成为升学考试,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内容。

国学教育走进课堂,走进高考,走进人的一生必将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的动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认真实施完成的重要任务。

本课题中“蒙学经典”指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等著作中的经典语句,对教育的长远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转变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蒙学经典研究的落脚点是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他们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少年,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研究依据
心理教育学家的分析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最佳时期是0—13岁。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我国历代大师、学者如李白、杜甫、曹雪芹、毛泽东等无一不是从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

儿童时期进行国学伦理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儿童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从而奠定
他们一生高深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

国学具有的厚重道德底蕴,一定会滋润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四、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联系:在实验中,我们将借签同一研究领域中已取得的成果,以诵读为主要形式,以语文学科为主要渠道,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将蒙学经典教育有机渗透,同时实验班级还开设一节专门的蒙学经典课。

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点,使本课题有较高的起点。

区别:(1)拓展蒙学教育的时空。

将实验定在“辅”的地位,辅助语文,在时间上沾语文的光。

我们将充分利用早读、课前、相关学科教学等时间进行,同时每周还专设一节蒙学经典课进行学习。

同时,还积极利用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2)研究范围广泛。

蒙学经典涉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此外还辅助涉及到国画、书法、二胡、武术、古筝、棋类等方面内容。

(3)加强整合。

注重蒙学经典与学科课程的相互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打通古今,将古代的优秀传统教学经验融入新世纪,融入新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中国文化的繁荣将会对全世界人类文化发展有巨大的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课题来自当前文化传承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从而为“文化断层重整工程”奠基。

2.课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要背诵中华经典诗文,本实验确实能广泛深入地实践着新语文课程标准。

3.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

蒙学精华对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学底蕴。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将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体验,逐步确立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使教师更广更深地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丰富完善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5.探索掌握蒙学启蒙教育的规律,提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益,为语文教学理论注入新的血液。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本校具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相应条件。

形成了课题研究网络。

课题组主要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能承担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况且我校几年来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有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课题确立后,我们从网上广泛搜集蒙学启蒙实验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形势,便于我们从中借鉴。

此外,还拔专款去购买这有关方面的书籍,从而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我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奋斗目标,坚持把科研作为学校育人的第一生产力。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本课题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我们采取实验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实施。

八、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小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实验中受到蒙学经典教育,随着我们实验的不断深入,他们可以积累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品德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左右脑得到同步发展,其记忆力、想象力等得到提高;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实验结束,预计可以多识1000多个汉字;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得到提高。

教师们通过参加实验,其国学素养、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也会得到提高,将培养出一批教科研精英力量,为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奠定基础。

九、研究目标
1.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力。

使儿童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以蒙学经典陶冶学生高雅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4.研究蒙学经典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儿童学习蒙学经典的规律,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益。

十、研究内容
1.“蒙学经典”学习方法、途径的研究;
2.“蒙学经典”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研究;
3.“蒙学经典”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4.“蒙学经典”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方法研究;
5.“蒙学经典”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6.“蒙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十一、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制定研究方案,搜集相关课题资料,进行实验论证。

2.实施阶段:进行开题报告;各子课题组选拔课题组成员;各子课题设计总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各课题组依据计划实验,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与总结、论文等。

3.总结阶段:撰写结题报告,成果汇编成册。

十二、研究方法设计
1.实验法。

本次实验采取等组对比实验法。

各年级选取四个平行班,其中两个为实验班,另两个为对照班。

2.研究法。

搜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制定实验方案,指导具体实践研究。

3.案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

在教学中产生问题,针对问题进行。

十三、课题组成员
组长:徐海涛
成员:杨义凤焦春丽王艳凤佟秀梅关玉敏
吕东怀何丽宫玉春杨金花房艳
十四、保证措施
1.学校科研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核心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实验人员”协同攻关的教科研课题实施网络。

2.足够的经费投入。

学校拔出专项专款用于实验,能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3.规划科学,可操作性强,相关制度健全。

学校制定课题总体规划及相关的教科研管理制度、职责等,各课题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及学期计划,在实验过程中要有实验记录、过程资料等,学校定期进行展评。

4.研究教师素质高,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课题组精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国学功底和现代教育观念、乐于奉献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

学校也将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与机会,采取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意识与能力;同时创设条件引导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及继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并引导其学习领悟传统教育中的优秀的思想、理论,化为今天的教育实践。

5.可获得有效指导。

将上级科研部门联系,请他们对课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课题能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足够的经费投入。

学校拔出专项专款用于实验,能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十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子课题研究报告、蒙学经典教育评价体系、学生诗文集、相关研究论文、校本课程、相关的音像制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