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认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艾斯特定义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既包 括旅游者的活动,又包括由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现象 和关系。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
暂时性 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 念。 旅,即旅行。《周易正义》:“失其本居而寄他 方,谓之旅。”游,即游览。古文中有“息焉游焉”一 语,还有“谓闲暇无事于之游”。 可见,旅游即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二者结合的活 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旅游是否只是人的活动?
旅游Βιβλιοθήκη 旅游活动 (旅游者的活动)
旅游者旅行、 游览的全过程
由旅游活动引起的 各种现象和关系
如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研究显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具有明显攀高的倾向。 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奉行节俭原则,一旦踏上旅程,都 会表现的一反常态的慷慨。
在旅游时,他们会毫不吝惜地花掉几百元去参观旅游景点。 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有多种原因,有的是由于受其他旅游者 消费行为示范作用的影响;有的是由于个人生活观念所致, 平常生活过于平淡,愿意花钱去购买快乐;有的是受到广告 和营销宣传的刺激,总之,原因不一而足。

旅游课件ppt

旅游课件ppt

日本
日本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 化遗产,如富士山、京都等地 的古建筑和园林。
印度
印度的泰姬陵被誉为世界七大 奇迹之一,同时还有众多古老 的神庙和城市。
东南亚
东南亚拥有热带海滩、珊瑚礁 和文化遗产,如吴哥窟、曼谷
等地的寺庙和市场。
欧洲著名旅游胜地
总结词
法国
欧洲是世界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以其 历史悠久的城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 的文化活动吸引着游客。
酒店服务标准
酒店服务应遵循卫生、安 全、舒适和便利等标准, 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旅游交通服务
旅游交通概述
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 条件,包括飞机、火车、汽车和
轮船等交通工具。
旅游交通方式
根据旅游需求和目的地选择,可选 择不同的旅游交通方式,如长途汽 车、城市公交、地铁等。
旅游交通服务管理
加强旅游交通服务管理,提高服务 质量,确保游客安全出行。
详细描写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 技术手段,确保资源的长期价值和生态平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 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素养。
03 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集合,包括旅游者、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购买力和购买意愿等要素 。
旅游企业需要制定公道的竞争策略, 包括产品差异化、价格竞争、渠道策 略、促销策略等,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特点,开 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 括主题线路、特点活动等。
渠道策略
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包括线 上平台、线下旅行亚和坦桑尼亚
这两个国家是视察野生动物的大陆,著名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马赛 马拉自然保护区是视察非洲五大猛兽的最佳地点。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333P)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333P)

二、旅游活动的特征
1、审美性 2、享受性 3、异地性 4、暂时性 5、综合性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的旅游类型 三、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
2、按旅行距离划分

短程旅游 远程旅游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3、按目的归属划分

消遣旅游 公务旅游 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VFR)
4、按组织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
5、按计价方式划分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的旅游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 二 节 旅 游 的 本 质 与 社 会 属 性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一、旅游的本质
1、旅游是人类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旅游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交往活动 3、旅游是人类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闲活动
第 二 节 旅 游 的 本 质 与 社 会 属 性
第 一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二、旅游概念的类型(Definitions of tourism given by different authors)
第 一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第 一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1. 旅游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 和文化的需求,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 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强调旅游是人与人的交往 2.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 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基础旅游学》课件

《基础旅游学》课件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总结词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
详细描述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 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 ,与实际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 导和实践支持。
02
旅游学的发展历程
旅游学的起源
旅游市场结构是指旅游经营者之间的 市场关系,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类型。
旅游市场竞争
旅游市场竞争是指在旅游市场上,多 个经营者之间为了争夺客源而进行的 竞争。
04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详细描述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景观、人文景 观、历史文化资源等。
旅游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旅行家的探险和商人的贸易活动, 这些活动促进了人们对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的了解和探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也逐渐兴起,旅游学 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
旅游学的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旅游学开始受到关注,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旅游现象 ,探讨旅游的本质和影响。
旅游业与就业
01
02
03
直接就业
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 会包括酒店、旅行社、景 区管理和导游等。
间接就业
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如 餐饮、零售、交通和娱乐 等,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 机会。
创业机会
旅游业的发展为创业者提 供了机会,如开设民宿、 旅行社或特色商店等。

《旅游学概论》课件

《旅游学概论》课件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对外国旅游 者定义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 24小时的人”。其中,属于旅游者范围的有: (1)出于消遣、娱乐、家庭和健康等原因而进行旅行 的人; (2)为了某种社会职责而出国旅行的人(如科学、行 政、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 (3)在航海环游途中停靠访问的人员,即使逗留时间 不足24小时,也作为旅游者; (4)为工商业务而出国旅行的人;
《旅游学概论》课件

恩格尔系数
购买食物支出
恩格尔系数=-------×100%
收入
• 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
• 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 •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 • 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 • 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旅游学概论》课件
3、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3)调遣的武装人员; (4)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5)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旅游学概论》课件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旅游学概论》课件
我国政府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
1、凡是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 (来华)海外游客; 2、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3、按照海外游客在我国大陆停留时间的差别,将其划分 为两类:第一,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 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过夜游客);第二,海外一 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 日往返)的海外游客(不过夜游客);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与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与旅游者ppt课件
(三)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规定下列人员可以作为国际游客计算: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
务、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短暂停留
者; (3)停留时间不足1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
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3. 公共假日
4. 带薪假期
(四)其他客观条件
除了旅游吸引、收入水平、余暇时间等客观条件之外, 旅游者的形成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
1.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 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环境以及治安 状况等方面。社会环境安定、政治观点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能吸引旅游者,而政治、经济、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处在不 稳定状态的地区,旅游者就会望而却步。
对旅游者统计的标准在统计上的差异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海关边防对有关入境者的统计为标准,如西班牙、 中国等;另一类是以饭店等旅游接待设施的有关统计为标 准,例如英国、法国等。但由于入境者和饭店等接待的人 员的情况错综复杂,由此产生的统计数字往往不符合实际 情况。因此,一些国家又采用综合计算方法,即将海关的 入境统计、饭店设施的接待统计、主要旅游区的接待统计 综合考虑,最后计算出区域旅游者的数量。
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 夜至少一次的人。
4. 法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三)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关于国内旅游者,我国国家统计局做了规定,国家旅 游局作了修改和解释。国内游客是指任何一个为休闲、娱 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 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 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在其他 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国 内游客包括在我国境内长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 台同胞。

旅游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旅游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 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是以出行距离为标准 来区别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的(在英语国家 中,不同的机构在使用visitors或tourists时相 当混乱,没有加以明确的区分)。
• 例如,美国有些机构,如美国国家旅游资 源评价委员会用至少50千米(单程)作为衡量 是否为国内旅游者的临界尺度;
• 加拿大统计局和加拿大旅游局使用了最小 距离为50千米的标准。
旅游学概论
欧洲国家的定义
• 一些欧洲国家在判断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时所采 用的标准是在异地逗留的时间长度。
• 英格兰旅游局在每年一度的英国旅游调查中对 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 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 法国旅游总署的定义则是;凡以下列、原因离 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 超过4个月的人均可视为国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WTO) 国内游客
✓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
24小时 —— 一年;休闲、度假、运动、商务、 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不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excursionists)
旅游学概论
北美国家的定义
• 技术上:凡是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 统称为 “游客”(visitor) 对“游客”又区分为:
——“旅游者” —tourist —— “游览者” 或“短途旅游者”—
excursionist
旅游学概论
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技术定义
到一个国家至少逗留24小时以上的游客。其旅 行目的以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 体育运动等的消闲活动和工商业务、探亲访友、
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等。
Tourists (旅游者)
二者统一于
Excursionists

第2章 认知、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2章 认知、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1 旅途要快 2 游览过程要慢 3 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人们对距离的知觉对旅游者的决策和行为既能产生消极的阻止作用,又能产 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阻止 作用
激励 作用
3、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印象主要与三个因素有 关:时间、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常,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主要受下列三个因素的影响:旅游景观、 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旅游景观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第二节 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学习的概念 二、学习什么 三、旅游者如何学习
一、学习的概念
S
O
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向环节
行动环节
感觉器官 (眼、耳、 鼻、舌、身) 接触外界各 种信息
大脑联合作用 (判断、评价、 决策) 动机 记忆
反馈环节
学习过程
反应器官(肌 肉、腺体)产 生各种反应: 说话、行动、 使用器具
二、学习什么
1、旅游动机的学习 2、旅游态度的学习 3、旅游消费的学习
1、旅游动机的学习
心理学家们研究认为除了探索驱力外,影响人们旅游的许多动机如地位、焦虑、恐 惧、交往需要、成就、独立、自信和自尊等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从 家庭成员、朋友、熟人和其他帮助传输文化思想的人那里习得的。
第二章 认知、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知觉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二节 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知觉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知觉的基本规律 二、知觉的心理定势 三、旅游条件的认知
一、知觉的基本规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各部分和属 性的整体反映。

旅游课件ppt

旅游课件ppt

02
区域协同
全域旅游注重区域内的协同发展,加 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 补。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提高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和品牌 影响力。
03
社会参与
全域旅游强调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鼓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 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加强社会各界 的合作和互动,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的提高,旅游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
02 03
现代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旅游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等发展趋势,人们更加注 重旅游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享受,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旅游合 作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旅游文化的繁荣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
绿色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成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发 展方向,如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理念的推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如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服务 更加便捷和高效。
国际化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旅游产业链的国际化合作越来越紧密 ,如国际旅游合作区、跨国旅游线路的开发等。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 服务。根据游客的喜好、历史 行为等信息,为游客推荐合适 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 的旅游体验。
通过AR、VR等技术,实现智 能导览系统的建设。为游客提 供更加便捷、准确的导览服务 ,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 度。
全域旅游
01
产业融合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 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和优 化。加强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等 产业的融合,打造综合性的旅游产品 和服务体系。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PPT课件

旅游的基本属性
空间移动性
旅游涉及从常住地到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移动,这是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暂时性
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一段时间,不同于日常居住和 工作状态。
体验性
旅游不仅是观光,更是一种体验,包括休闲、娱乐 、学习等。
旅游的经济属性
80%
消费性
旅游者在目的地消费,为当地经 济带来直接收益。
100%
产业关联性
旅游学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旅游现象
研究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 变化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 互关系。
旅游者
研究旅游者的行为特征、需求 偏好、决策过程等。
旅游业
研究旅游业的构成要素、组织 结构、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 。
旅游影响
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 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影响。
02
旅游性质
导游陪同和住宿餐饮安排。
自助游
个人或小团体自行安排行程、 住宿和交通,自由度较高,需 要自行策划和安排。
定制游
根据个人或团体的需求和喜好 ,量身定制行程和活动,提供 个性化的服务。
主题游
以特定主题或兴趣为主要目的 的旅游,如摄影游、美食游等

按旅游组织形式分类
01
02
03
包团旅游
旅行社组织,按照预定的 行程和标准进行旅游活动, 包括住宿、交通和导游服 务。
自驾游
个人或小团体自行驾驶交 通工具进行旅游活动,自 由度较高,需要自行策划 和安排。
拼团旅游
多个散客组合成一个团队 进行旅游活动,共同分担 住宿、交通等费用,以降 低成本。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 关,如交通、住宿、餐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国际学术界对旅游的定义 (4)“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目的或者出于导致实现经 济、社会、文化及精神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 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
由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 特点:强调了旅游的目的。
20
2、国际学术界对旅游的定义 (5)“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它目的,离开他 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活动, 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 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 影响力日益增强,旅游大国的地位和作 用更加突出,中国旅游对世界的影响力 与日俱增。
12
任务一 认识旅游
任务导入 作为旅游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旅游行业未来的从
业人员。要从事这一行业,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旅游?旅 游与旅行有何区别?如何定义旅游?
13
一、旅游的基本概念 1、由来
24
二、旅游的本质属性 2、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5
二、旅游的本质属性 3.休闲属性: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
豪华游轮
26
二、旅游的本质属性 4、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 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
27
【课间讨论】 试分析下述现象是否属于旅游活动,为什么? 1、四川大学的张老师,到加拿大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活 动 2、河南的陈小姐,到深圳一家服装厂当了三个月的操作 工 3、北京海淀区的王大妈,每天都到颐和园公园锻炼。 4、重庆的蒋先生夫妇,到上海儿子家帮带孙子一个月。 5、台湾的刘先生,经常到成都洽谈生意。 6、广东深圳的周小姐,每天往返香港上班。 7、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众多商家,于2014年 10月到四川乐山参加旅游博览交易会。 旅游学认知
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际国内主要学者对旅 游的定义;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熟悉 旅游活动的类型,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 象和研究内容。
能力目标:能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 游的定义谈谈自己对旅游定义的认识; 能判断旅游活动的类型。
3
任务导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旅游 什么是旅游?什么是旅游业?
15
2、国际学术界对旅游的定义 (1)“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 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
1811年《牛津词典》。 (2)“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满 足生活和文化的需求,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 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本观点是1927年由德国的蒙根.罗德提出的 特点: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31
2.大众性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国民 经济的持续增长,家庭收入、闲暇时间 的逐渐增多,旅游活动开始成为普通大 众人人享有的权利和人类社会基本需求 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与就业以外的原因离开其定居地, 前往异地的旅行访问,这体现了旅游的异地性; 2)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的旅行访问是一种短期行为,这 体现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 3)旅游会引起各种社会现象及产生各种关系,这体现了 旅游的综合性。
23
二、旅游的本质属性 1、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 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我想去桂林——韩晓
5
6
7
还记得2016年的中秋国庆黄金周吗?
8
9
10
11
旅游促进和平与发展
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于2016年5月18 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本次大会是世界旅游发展领域在中国举 办的一次顶级盛会,在全球尚属首次。
18
例: 分析下列问题? A.张先生乘船到温州,上午九点到,上岸后先后跑了几 个服装、鞋帽市场进货,忙到傍晚,又赶晚班船回上海。 上了船之后,他才有工夫凭窗眺望落日景色…… B.李教授应邀到四川成都参加三星堆文化遗迹学术研讨 会,三天内除了参观遗迹展览馆、开会、整理资料,几乎 足不出户,第四天一早就匆忙飞回上海…… C.小张一行三人,利用暑假,参加上海青年旅行社的旅 游团到成都、乐山、峨眉山转了一圈,看了杜甫草堂、武 侯祠、青羊宫,登上峨眉金顶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参 观了乐山大佛,还到沙湾参观了郭沫若故居。虽然只有短 短一周,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游活动的国家之一。在中国 古代文献中,“旅”和“游”是二个独立的词。
传统旅游着眼于“游”,如《诗经·国风·泉水》中说: “驾言出游,以写(泻)我忧”。
14
1、旅游的由来 把“旅”和“游”合成“旅游”一词,始见于我
国古代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悲哉行》。而其英文 “Tourism”首次出现在1811年版的《牛津词典》中。
28
思考 找出定义旅游概念的关键点,谈谈你对旅游定义的认识。
29
任务二 旅游活动的特点与类型
任务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
越来越多,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旅游活动的 形式、内容和规模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不同,那么,旅 游活动有哪些类型?其本质特征是否一致呢?
30
一、旅游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下面这组图片涵盖了旅游六要素,看看分别代表什么?)
16
2、国际学术界对旅游的定义 (3)“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 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引起永久居留,并且不从 事赚钱的活动。”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的,俗称“艾 斯特定义”。
特点:该定义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指出旅游活动 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17
对艾斯特定义的进一步说明 1.旅行和暂时居留都是旅游吗? 2.如何界定赚钱还是不赚钱——工作?会议?商务洽谈? 3.以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为代表的差旅性事务性旅行是否 纳入专业研究的旅游概念中?
由世界旅游组织1991提出的。 特点:出于统计目的所制定的定义。
21
2、国际学术界对旅游的定义 (6)“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的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 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提 出
特点:强调了各国在统计国际入境旅游人数的时间标 准。
22
3.本书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