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14《短文两篇》翻译 (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短文两篇》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短文两篇》翻译

14、《短文两篇》之《黄鹤楼》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解词: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解词:译文:《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解词:译文: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4、观其耸构巍峨..,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高标嶐嵸解词:译文: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解词:译文: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14、《短文两篇》之《于园》(张岱)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解词:译文:于园在瓜州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子。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解词:译文: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3、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解词:译文: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4、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解词:译文: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解词:译文: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6、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解词:译文: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七年级下册 课内文言文原文+译文 1.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七年级下册 课内文言文原文+译文 1.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原文展示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全文翻译陋室铭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息就显得灵异这是一间简陋居室只是我(居于此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满屋青色这里谈笑都是博学多识人来往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古琴阅读用泥金书写佛经没有世俗繁杂音乐搅扰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似南阳诸葛亮草庐如西蜀扬子云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爱莲说水上陆地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从积存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莲花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茎)内部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可轻易地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君子唉!对于菊花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喜爱和我一样还有谁?对于牡丹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阅读理解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3《爱莲说》作者眼中“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表达了他什么样感情?“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不随世俗浮沉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姿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总括莲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莲”无限赞美之情4说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5这两篇文章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方面有何相似之处?在句式上两篇短文都讲究对仗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骈散结合、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在写法上这两篇短文都对寄托情感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描写《陋室铭》从陋室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陋室主人高洁情操;《爱莲说》则从莲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来比喻君子品行在立意上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陋室铭》借“陋室”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志趣;《爱莲说》借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歌颂君子坚贞气节。

短文两篇(苏教七下)

短文两篇(苏教七下)

短文两篇(苏教七下)短两篇学习目标一重要实词和虚词二翻译重要语句三背诵学习方法:老师适当疏导,学生以练代讲;注重朗读,读中见义。

学习时数:2时教学过程:第一时黄鹤楼历史上人们将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

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而名闻遐迩。

有关黄鹤楼的,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隅:角落。

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

[《图经》云:“费讳登仙,尝兰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费讳三国蜀汉大将军。

登仙,成仙。

驾:乘、骑。

憩:休息。

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

之,指代黄鹤。

名,动词,命名。

《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采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

《述异》之志:即《述异志》.南朝梁任舫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

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0分)费祎()窥视()闼()挑剔()憩()于此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8分)(1)上倚河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闼霞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坐窥井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娠于磊石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长如艇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空。

(19分)(1)《黄鹤楼》中描写站在楼上观赏到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于园》中写“以空奇”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人,文章选自《_______》。

(4)《于园》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历史时期)的家,著有《_____________》等。

(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人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7)“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翻译:为何一定要到濑乡的九根柱子,东阳的八咏楼,才可以观赏到应时的景物,遇会到神仙呢!B.非显者利,则门钥不得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

第14课短文两篇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西南隅.(yú)费祎.(yī)返憩.(qì)高标(lóng zōng)四闼.(tà)井邑.(yì)螺蛳.(sī)啾唧..(jiū jī)碧窈.(yǎo)2.读准多音字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pù其他读音:pū组词:铺张浪费3.找出通假字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步”通“埠”,解释:通“埠”水边停船的地方。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隅:角落。

(2)耸构:矗立的楼宇。

(3)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4)河汉:银河。

(5)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6)步:通“埠”,水边停船的地方。

(7)款:殷勤招待。

(8)阁: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物,供游人休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

(9)蒙丛:草木茂盛的样子。

(10)颓然:柔顺的样子。

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遂以名楼活用词语:名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2)富人于五所园也活用词语:园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建园子4.古今异义区分非显者刺.古义:名帖今义:尖的东西扎进或穿物体三、作家作品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

明末清初文学家,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中,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四、对偶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偶种类:(1)正对。

即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

(2)反对。

即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两个方面说明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

正对和反对统称为严对。

串对。

即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串对又叫宽对。

对偶的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七级语文下册 第14课《短文两篇》课件 苏教(通用)

七级语文下册 第14课《短文两篇》课件 苏教(通用)
明确: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源于自然之石、能 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高超的艺术构思。
从于园到扬州众多的园林,我们感受到 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致奇巧,古代文化的 博大精深。
总结
v 特殊句式梳理
①遂以名楼。 “遂以(之)名楼”,省略句,省略了宾
语。 ②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判断句,“……,……也”是判断的标
合作学习 疏通文意
*州城西南隅yú,角落 有黄鹤楼者。
译: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云:“费讳登仙,尝曾经
驾黄鹤返憩qì 休息 于此,遂于是 以用
名 动词,命名 楼。”事列《神仙》
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译:《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 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 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 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 志》上。
*观其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巍
峨 高大雄伟的样子,高标巃蓯,上倚 靠着
河汉,下临江流;重檐 两层屋檐 翼馆,
四闼霞敞 ,高坐敞 窥 井远邑眺,俯拍
云烟,亦荆吴形胜 山川之胜最迹 也 译:。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最 事雄好 物的
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 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 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 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 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于 园
*作者简介
v 张岱,明末清初文 学家。出身于仕宦 家庭。明朝灭亡后, 他隐居山中,在国 破家亡之际,回首 二十年前的繁华靡 丽生活,写成了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书, 抒发了他对故国乡 土的追恋之情。
* 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
一、《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望;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秘。

苔藓覆盖的小屋虽然简陋,但青葱的翠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短小的窗户、木制的门扉紧闭着,虽然简朴却别有一番风雅。

闲时弹奏一曲《素琴》,不需要畅快的音乐,清泉在石头上起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里景色美丽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一望见底。

拥有着奇异的山水,实在是世间最好的隐居之处。

它使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外界也没有尘俗之气。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称道的呢?”
二、《爱莲说》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越久越芬芳幽洁,花朵在太阳下愈发艳丽。

啊!我感叹于莲的洁身自好,喜爱它远远超过喜爱世人所深爱的牡丹。

牡丹是富贵者所喜爱,而莲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喜爱。

唉!我只恨自己没有美好的品质去衬托莲的完美啊!。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翻译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鉴赏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短文两篇课件(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短文两篇课件(新版)苏教版

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译: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 名声,这样的假山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 了。
1、于园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去,可以看出这 座园子是不同寻常的,主人不肯轻易示人,那于园到底有什么 样的特点呢?。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2、于园的奇特之处在于“磊石”,文中从哪几处描绘 了磊石,它们又奇在何处?


前堂
后厅
卧房槛外
关于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
号陶庵,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
文学家。他推崇诗文的“冰雪之
气”,诗文的冰雪之气,便是高格
调。他的小品文集《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抒发了他对故国
乡土的追恋之情。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读准下列字音 门钥 yào 绝壑 hè 槛 jiàn 螺蛳 sī 深邃 suì 啾唧 jiū jī 颓然 tuí 碧窈 yǎo 解释下列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
高标巃嵏,上倚( 靠着 )河汉,下临( 临近 )江流;重檐
)馆翼,四闼( 门 )霞敞;坐窥井邑, )也。 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
最好的事物
1、找出文中能够体现黄鹤楼特征的句子。
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整体形象—高大)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夸张—高)
1、找出文中能够体现黄鹤楼特征的句子。
重檐翼馆
1、富人于五所园也 动词,建筑园子 名帖,作动词,投名帖 2、非显者刺 3、奇在磊石 垒、堆砌 顺着,沿着 4、缘坡植牡丹、芍药 阴暗深远 5、幽阴深邃 文中是舒坦的意思 6、颓然 7、碧窈 碧绿幽远 8、俱以假山显 显扬,有名声 9、憾 心感不满
翻译下列句子
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译: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 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短文两篇》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短文两篇》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短文两篇》翻译14、《短文两篇》之《黄鹤楼》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解词: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解词:译文:《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解词:译文: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4、观其耸构巍峨..,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高标嶐嵸解词:译文: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解词:译文: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14、《短文两篇》之《于园》(张岱)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解词:译文:于园在瓜州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子。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解词:译文: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3、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解词:译文: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4、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解词:译文: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解词:译文: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6、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短文两篇》翻译

《短文两篇》翻译

一、全文翻译。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山、水美丽的景色,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原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

原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石壁,五颜六色,交相辉映。

原文: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绿树翠竹,一年四季都有。

原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雾气将消散,猿鸟啼鸣;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原文: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文: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原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从谢灵运后,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原文: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原文: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绿竹翠柏的影子。

原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哪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

二、重点字词解释。

25、《短文两篇》
25、《短文两篇》。

江苏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4)——《短文两篇》对比阅读(带答案)

江苏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4)——《短文两篇》对比阅读(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4)《短文两篇》对比阅读(一)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2)无案牍之劳.形()(3)可爱者甚蕃.()(4)陶后鲜.有闻()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分)(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3.【乙】文中作者爱莲,仅仅写莲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3分)4.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答案】1.(1)大(2)使……劳累(3)多(4)少(每空1分)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分。

关键词:上)(2)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着,(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靠近赏玩它。

(2分,关键词:益、植、亵)3. 以菊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1分)突出莲的形象,赞美莲的品格,(1分)表现出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1分)4. 【甲】文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2分)【乙】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写法:托物言志。

(2分)(二)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甲】庭竹刘禹锡露涤铅粉①节,风摇青玉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本篇课文内容是《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言短文。

“陋室”意思就是简陋的屋子。

“铭”是记载的意思,在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即作者给陋室作的铭。

“爱莲”即喜爱莲花。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言论。

“爱莲说”就是说一说对莲花的喜爱。

二、作者简介和背诵提示《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此篇需背诵。

《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此篇需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主题概述《陋室铭》: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本文通过将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的风气与自己独爱莲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委婉地批评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表达了作者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情怀。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

3.亭亭净植古义:树立;今义:植物,种植。

4.宜乎众矣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二)一词多义1.濯清涟而不妖(清澈)香远益清(清芬)2.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远处)(三)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神异)3.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蔓延到)4.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5.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6.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藤蔓)7.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茎)8.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四)重要虚词1.之①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②无案牍之劳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③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④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⑥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2.而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却)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却)(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斯是陋室。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翻译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翻译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翻译
夸父追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

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

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十四短文两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欣赏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3.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法。

二、学习重难点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1、利用工具书初读课文2、搜集有关黄鹤楼、于园的资料。

3、简介作者4、疏通课文,回答问题文言实词(1) 遂以名楼名:(2) 坐窥井邑窥:(3)富人于五所园也园:(4)非显者刺刺:(5)主人处处款之款:文言虚词(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于:(2) 遂以名楼以:(3) 观其耸构巍峨其:(4) 处处款之之:四、教学过程:《黄鹤楼》一、第一次先学后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上,人们将某某武昌的黄鹤楼、某某某某的滕王阁、某某某某的某某楼,并称为江南三大楼。

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某某楼因有X仲淹的《某某楼记》而更为人知。

有关黄鹤楼的诗文又有哪些?(学生交流搜集的黄鹤楼的诗文)《黄鹤楼》X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某某。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有关黄鹤楼的古文。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正音:隅憩邑闼窥巍峨三、积累字词、疏通文意1.认真读课文,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上倚河汉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点拨纠正。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探究学习,分析课文1.文章写出了黄鹤楼的哪些特征?2.从原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3.哪一句话写出了黄鹤楼的价值?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赏析品位:1、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4课《短文两篇》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4课《短文两篇》 苏教版


楼 阎 伯 理
学习目标:
1. 能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 内容。
2. 掌握 “名”、“隅”、“尝”等常 见文言实词和“于”、“以”、“其”、 “乃”、“哉”等常见文言虚词。
3. 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
4. 欣赏黄鹤楼和于园两种不同建筑风格 的美,由此品味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并 说说自己的感受。
张岱,明末清初文 学家。出身于仕宦家 庭。明朝灭亡后,他 隐居山中,在国破家 亡之际,回首二十年 前的繁华靡丽生活, 写成了《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书, 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 的追恋之情。
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钥 yào •槛 jiàn •碧窈 yăo
绝壑 hè 啾唧 jiūjī
于园在瓜洲步 水边停船之处 五里铺, 富人于五所园 所建筑的园子。园,也。
【诗文解释】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
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 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天色渐暗,放眼远望, 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岳 阳 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 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动词,建筑园子。
译: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 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 子。
非显者
指有名声有 地位的人
接着用了一个八字句,“亦荆吴形胜之最 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赞叹的语气,并用
虚词“亦……也”来表示判断和陈述的语气,使 文气得到了舒缓。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 耐人回味。
全文用对偶句或对偶短语有八组之多,
有铺陈,有夸张,有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
角度的描写。如用“事列《神仙》之传。迹

七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件 苏教(通用)

七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件 苏教(通用)
大的力量和气魄。
3、“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结尾的用意何在? 答: 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夸
父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返回
两小儿辩日 《列子》
首页 作品介绍 课文朗读 解释词语 翻译课文 讨论与探
究 课堂练习 课外作业
《列子》
相传为战国时 郑国人列御寇的 论集《列子》共 8篇,书中保存 了许多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 如愚公移山,歧 路亡羊,杞人忧 天等,具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 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 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近也。
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篷,等到正午时就小得像盘盂,这不是远处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3.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 理由。 答: 夸父逐日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是为了征服大自然,他表现出
的宏大志向和顽强意志是令人钦佩的,为此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 是值得的。
返回
习题精选(二)

短文两篇(苏教七下)

短文两篇(苏教七下)
遂以名楼。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
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
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
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
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
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隅:角落。
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
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
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高大雄伟的
样子。巃苁:高耸的样子。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翼:
古代建筑的飞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荆吴:楚国和吴国,
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形胜:山川胜迹。最:最好的事物。
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也正因为这楼高耸入
云,云烟缭绕,所以它是会集灵仙的所在。正因为内容环环相扣,所以文章
的结构十分严谨。
本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节选部分只有115字,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
无疑,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用这幺短的篇幅包
含如此丰富的内容,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
事而成。
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译文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译文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译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两小儿辩日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

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女儿。

乐羊子曾经在走路时,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里的水,有廉耻的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更何况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来牟取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行呢!”乐羊子听后非常惭愧,就把拾到的金子扔到野外,并且到远方寻师求学去了。

过了一年(羊子)回来了,妻子跪起身子问他回来的原因,羊子说:“出门久了心里想念,没有什么特殊的事。

”妻子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布机前,说:“这织物从养蚕纺丝开始,在织布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以至成寸,一寸一寸地不断积累,于是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剪断这织物,就将前功尽弃,荒废了时光。

你做学问,应当‘每天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以便成就你的美好品德;如果中途回来,跟割断这织物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自己的学业,于是七年都没有回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短文两篇》
之《黄鹤楼》
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解词:
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解词:
译文:《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解词:
译文: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4、观其耸构巍峨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高标嶐嵸
解词:
译文: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
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
..也。

解词:
译文: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14、《短文两篇》之《于园》(张岱)
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解词:
译文:于园在瓜州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子。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解词:
译文: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3、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

解词:
译文: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4、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解词:
译文: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解词:
译文: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6、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解词:
译文: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7、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解词:
译文:卧房的栏杆外面,有—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8、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解词:
译文: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

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9、瓜洲诸.园亭,俱以
..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解词:
译文: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

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14、《短文两篇》之《黄鹤楼》(阎伯理)翻译默写
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解词:
译文: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解词:
译文: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解词:
译文:
4、观其耸构巍峨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高标嶐嵸
解词:
译文:
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
..也。

解词:
译文:
14、《短文两篇》之《于园》(张岱)翻译默写
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解词:
译文: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解词:
译文:
3.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

解词:
译文:
4、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解词:
译文:
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解词:
译文:
6、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
..,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解词:
译文:
7、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解词:
译文:
8、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解词:
译文:
9、瓜洲诸.园亭,俱以
..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解词:
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