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吴蔚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高科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不仅推动了时代的变革而且前瞻性地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一国经济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旧产业的逐步衰亡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产业结构演变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1 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使经济得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根据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进一步指出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将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根据这一定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否顺利地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是决定一国增长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重要的2 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总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转移向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而实现的经济总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结构转变的成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各国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越来越重要作为与劳动资本并列的一个生产要素知识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使技术进步对世界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感受到新增长理论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服务业特别是其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二是由于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改造更新和发展这两者的合力不仅会成为导致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对于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就可以把握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二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11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从技术范畴考察高技术是高层次的核心的前缘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回顾科技发展史一般认为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中叶高技术不等于高技术产业某种高技术能否形成产业一是取决于市场需求的规模二是取决于它是否可以商品化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的产物美国学者纳尔逊在高技术政策的 5 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大量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并以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是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技术产业群即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从量化的角度看高技术产业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职工的 40-60%是有学位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以上技术训练的精巧技术人员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 R&D 的再投资比例比非高技术企业要高 2-5 倍一般占销售收入的 5-15% 许多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都是基于上述指标的组合来确定的将技术密集度高于全部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平均值几倍的行业的集合定义为高技术产业1986 年OECD 采用 R&D 经费强度 R&D 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 选择了 22 个制造业行业依据13 个成员国 1979 1981 年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最后将 R&D 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6类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其他制造业则属于中技术和低技术产业见表 1表1.OECD 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产业名称 R&D 经费强度 %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22 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7 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 4医药制造业 4 8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 4 8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4 4其他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 7化工制造业 2 3制造业平均水平 1 8随着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因素的急剧增加 1994 年OECD 根据 R&D 总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直接 R&D 经费占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重新计算了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重新确定了 4 类高技术产业和 6 类中高技术产业见表 2表 2.OECD 界定的 4 类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 1990 年%产业名称 R&D 总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增加值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17 3 15 0 36 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4 4 11 5 30 5医药制造业 11 4 10 5 21 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9 4 8 0 18 7中高技术产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6 6 5 1 11 22汽车制造业 4 4 3 4 13 7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4 0 2 8 7 6化工制造业 3 8 3 2 9 0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 0 1 64 0非电气机械制造业261746OECD 对高技术产业的调整体现了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朝阳工业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工具1982 年美国商务部在高技术产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把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归结为高技术产业即DOC3 分类法美国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包括 10 大类导弹及航空器制造业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办公设备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军用器材及附属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工业用化工产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发动机及涡轮机制造业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和合成纤维制造业等 90 年代以后美国商务部又重新确定了 10 大类高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计技术航天技术武器技术以及核技术而属于高技术的产品共有 222 类这一高技术分类也是目前OECD 国家普遍采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分类2 高技术产业的作用与新经济新古典经济学家把 20 世纪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理论认为没有技术进步的世界是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当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本生产率积累的边际效益生产规模收益上升或保持不变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制造商和经销商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在高技术成熟之后其加速度进步的数量级大大高于一般技术如摩尔定律与此同时高技术产品的价格和高技术行业的服务将会接近和趋向于免费但是率先采用新的高技术的企业仍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从而使高技术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高技术产业是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的研究开发投资比例高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带有高风险性产品具有高附加价值高技术产业是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它具有调整或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效一般都具有经济波及效果发展快未来市场广阔而且具有战略重要性高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传统产业为前提的并依赖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反过来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和形态并以其高技术手段为某些衰退的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机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要遵循经济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理论3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高技术部门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汽车与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 1996 年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GDP 贡献了 4200 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了 15 电脑软件通讯三个产业 1996 年对 GDP的贡献率高达 33 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 和4因此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新经济持续扩张的主要动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固定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推动固定资本的投资方面包括企业和消费3者在电脑周边设备和通信设备上的支出信息科技净出口消费者在电话服务及有线电视上的支出电信结构的投资等方面 1996 年仅在信息技术硬件上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就投入了 2820 亿美元比购买新住宅多 49 比工商建筑开支多 168 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规模构成"新经济" 持续扩张的重要物质基础2 促进产品出口在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美国出口商品的主力 1986 年飞机数据处理机汽车零件和高技术机械是美国主要的出口项目迄今也仍是如此不同的是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以飞机为例 1986 年时大部分是军用战斗机到1996 年以后则以商用飞机为主在办公室及数据处理机方面产品项目也比 10 年前先进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汽车厂与日俱增其汽车零件出口也同步扩大10 年来美国总出口额大幅度增长从1986 年的 3059 亿美元增至 1996 年的 8480亿美元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已占整个制造业的 25 在1996 年的出口产品中电脑芯片等高技术产品从 1986 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飞机从第一位降到第二位数据处理机和汽车零件分别从第二位和第三位降到第三位和第四位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出人头地科技上的超前一直是美国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也是其相对优势之所在今后美国将会继续保持其高技术商品出口的领先地位3 高新技术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人们曾经担忧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但实际情况证明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围绕信息产业的兴起涌现了一支更庞大的劳动大军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电脑培训电脑咨询等用于构建网络的各种器件的研制也在吸引大量的劳动者这种新的商业链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围绕上述新行业而产生的直销就需要更多的送货大军在美国这种快递公司空前繁荣他们的车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车上配有无线接收设备能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径送货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绕着因特网服务展开如Internet 和Intranet 的系统集成企业网站的建立接入服务网上信息发布及信息搜寻网上广告等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称目前仅在美国就有19 万个高技术职位空缺其中多数需要的是编程人员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因特网发展正在使美国硅谷成为一个工作职位的"宝库" 仅1997年这一地区就新增了 5.3 万个职位在这些新的职位中软件人员的需求最大共新增了8300份工作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也出现了 7000 份新工作约有 230 万人居住在硅谷地区仅占整个加州全部人口的 10 但该地区 1997 年为加州创造了 40 的出口事实上从1993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已经为美国增加了 100 万个就业机会商务部预测到 2006 年美国所有的就业工人中将会有近一半是在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或者是要求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领域尽管对新经济的增长模式作用结果因人而异认识不同但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美国经济由滞胀走入复苏进入增长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就是高技术经济也毫不夸张新经济诞生与成长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扩散与普及通过教育使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广泛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各种具有规定特性的合成材料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一轮产业提升根本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从粗放型产业转变为集约型产业在产业的要素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致被称为知识产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产业以及生产劳动的全部要素都在毫无例外地进行改造随着生产从4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物质技术前提由于电脑和其它电子产品的不断开发全盘自动化生产作为被提上了日程人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交往手段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获得巨大发展知识和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日益扩大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使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加快4. 高技术产业与产业空心化技术发展的长波理论表明某些产业部门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创新技术特征从纺织钢铁到汽车飞机和微电子一些与此相关的产业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都表现了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一般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的六大高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九大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机械产业软件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高技术产业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这样一来高技术的运用就使得第二产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并使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最后走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高科技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大高于第一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就是这个道理而绝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抢了发达国家工人的饭碗使发达国家出现了空心化也不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的服务相对上升购买的制造品相对下降即出现了所谓非工业化造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7 年4月28 日发表的报告中就指出在发达国家中 1970 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 28% 1994 年下降到 19% 他们反对用非工业化和空心化来解释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明显快于服务业 1960 1994 年发达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增长的幅度大体一致但同期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却比服务业快两倍以上据估计发达国家从1970 年以来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的 2/3 是由生产率增长较快造成的其余 1/3 则是因就业方式改变等因素所致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 ICT 的发展概况在美国经济的分类中 ICT 产业和 ICT 相关产业之间有着明确的界线 ICT 产业包括 4类即以计算机编程软件预装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检索计算机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以计算机计算机存储及外围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和分析仪器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硬件生产业以电话和电报通讯有线和无线电视广播等为主要内容的通讯服务业以电话电报设备视听设备磁性和光学存储介质为主要内容的通讯设备业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一般包括以下 4 个基本行业硬件业软件和软件服务业通信设备业通信服务业按照商业周刊信息技术 100 强公司的统计标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又可以分为 8 大类的公司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生产公司 Comp 因特网公司 INet 网络设计公司 NetW 半导体生产服务 Semi服务再销售和分发公司(Svcs) 软件公司(Soft) 通信设备公司(TelE) 通信服务公司(TelS)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信息技术 ICT 的相关进展与运用对美国此次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具有巨大的贡献从90 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力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从 1994 年的 6.3%上升到 2000 年的 8.3% 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的快速增长是从 1994 年以后开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份5额以飞快的速度上升的同时其产品的价格却在迅速下降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下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使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全面下降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以及价格变化情况可见下图尽管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 GDP 中所占的份额不到 10% 然而由于从 1995 1999 年信息技术产业显著增长和价格下降使得它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达到了 30% 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要归功于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在全部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美国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与效率节省成本支出在90年代持续增加对计算机设备的投资带动了美国信息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股的上扬对于美国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1992 1999 年各产业资本的投资明显地向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转移在20 世纪 90 年代的十年中各产业在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上的大量投资是90 年代美国投资增长率高达 9% 10%的直接动因这与 80 年代投资增长率只有 5 6%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1999 年各产业的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总投资的实际增长率是 12%其中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对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 75% 而1995 1998 年对增长率的贡献仅有 65% 1993 和1994 年不到 50%信息技术产业一直是新的 R&D 投资的主要来源 1994 1999 年美国 R&D 投资年均增加约为 6% 扣除通胀因素 1995 1998 年全国 R&D 投资增加的 37%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1998 年信息技术产业的 R&D 投资 448 亿美元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开发费投资总数的 1/3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数量和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职工总计 740 万人占全美国工人总数的 6.1% 90 年代中期以后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接近翻番 1992 年为 85 万人 1998 年增加到 160 万人同期受过高等教育和享受高报酬的信息技术职业如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程序员增加了近 80% 约100 万人另一方面飞速的技术进步和激烈竞争对信息技术的就业机会附加了不确定因素某些信息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下降从总体上看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工资整体上高于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有些信息技术职业仍保持低技能和低工资历史上基础技术的突破与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时滞这次美国经济从信息技术中比其他国家得到了更大的效益部分是由于美国实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鼓励竞争的社会制度和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显示出信息技术产业不仅仅是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而且在 90 年代后半期其重要性的表现更为明显尽管 90 年代前半期对数字革命起到推动作用的许多因素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直到 90 年代后半期它们的联动效应和潜力才充分显现新经济也由此蓬勃发展2 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领先于全球的优势地位信息技术在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本身的产业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有积极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是信息产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信息产业中的计算机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贡献0.25% OECD Economic Outlook June 1999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设备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它在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普及起来传统产业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机遇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和改造建立了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和全球因特网精简机构大量裁员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高出日欧20% 服务业高出 30 50%个人消费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98 1999 和2000 年美国个人消费增长率分别为 4.7% 5.3% 5.3% 商务部报告 2001 年3月29 日消费支出的增长来源于股市的膨胀信息技术部门因其生产效率高公司利润丰厚成为美国股市攀升的一个重要因素6股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日益增大而股市的上扬通过促进消费来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大这就是信息技术产业通过股市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其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信息化是信息产业的就业倍增效应高于传统产业甚至高于其他的高技术产业例如微软公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可以创造 6.7 个新工作而波音公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只创造 3.8 个新工作在ICT 相关产业中高技术的采用本来具有提高产业的资本密集度和排斥劳动力的效应但是由于 ICT 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大又会产生吸收更大份额的社会劳动力的效应从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就业效应来看美国 ICT 相关产业的就业在不断上升而不是下降此外 ICT 产业的就业量不断扩大而传统产业的就业量出现下降趋势是一种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如果传统产业中释放出的富余人员能够逐渐在 ICT 相关产业中找到工作那么就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较高失业率就会降低从美国经济近 10 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就业调整最困难的时期是 1991 年一 1993 年此后就业调整步伐加快失业率保持持续下降的势头到目前为止就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基本结束美国失业率达到 30 年来最低水平第三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抑制了通货膨胀芯片作为信息产品的核心部件其价格的变化具有晴雨表的作用从1991 1997 年以其运算能力计算芯片的成本陡降了 98.5% 其降价幅度和速度是任何其他制造业所不能及的从1996 年1999 年计算机及外围产品部件和半导体的价格连年大幅度下降对于维持美国的低通胀起了很大作用另外信息化促进了全球化各公司及其竞争对手在获得机会的同时也必须为了竞争而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进而抑制了物价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的影响1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把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利用细胞和生物分子进行药品农产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该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共同组成医药生物技术重点攻克癌症艾滋病等危害人类的顽疾农业生物技术着眼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环境生物技术重点用于清除危险废弃物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批准 90 多种生物技术药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生物技术产品有 350 多种 40 多种转基因农产品已在美国进入商业化生产进入 2000 年后美国又掀起投资生物技术的热潮新上市的企业中生物技术企业越来越多近400 加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在 2000 年6月的市场股值达到 1800 亿美元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的企业约有 1300 家生物技。
美国军工产业发展趋势

美国军工产业发展趋势美国军工产业发展趋势导言:美国军工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美国军工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美国军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国际竞争、政府投资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美国军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一直是美国军工产业的重要驱动力。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军工企业通过不断投资研发和开展合作项目,取得了许多科技突破。
例如,美国军工企业在无人驾驶飞行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美军的作战能力,还推动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发展。
未来,预计美国军工产业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军工企业将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以提高军事装备的信息化水平。
其次,新型武器系统的研发也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
例如,高超音速武器、电磁炮、激光武器等新型武器将成为未来军事装备的发展方向。
最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技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训练、模拟和战场决策的效率。
二、国际竞争加剧,美国军工产业面临挑战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对于军事装备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一些国家逐渐提高了对军事装备的投资,使得国际军工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这其中,中国的军工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成为最具挑战性的竞争对手之一。
为了保持竞争力,美国军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关键。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开展合作项目,美国军工企业可以不断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也是重要的策略。
美国可以与盟友国家及其他重要国家共同开展军事合作项目,共同研发军事装备,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出口管控也是必要的。
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军事装备出口的管理,保护国家的军工产业。
三、政府投资是美国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政府在美国军工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军品采购方面。
美国产业转移趋势

美国产业转移趋势美国产业转移趋势引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产业转移趋势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美国产业转移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劳动力成本、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对美国产业转移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部分:政策环境对美国产业转移的影响政策环境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等,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与指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税收政策是美国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美国政府通过降低企业税率等税收政策,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将其生产活动迁至美国境内。
此举一方面提高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贸易政策对美国产业转移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加征关税、限制进口等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一些企业将其生产活动从海外转移到美国,以避免关税的影响。
同时,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较小,难以应对贸易壁垒的挑战,因此也选择将其生产活动迁至美国。
第二部分:劳动力成本对美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劳动力成本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美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对美国产业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美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得一些企业将其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
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与此相比,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吸引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至这些国家。
其次,技术的进步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人工成本逐渐被机器所取代。
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将其生产活动转移到机器替代人力的国家,以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成本。
第三部分:技术创新对美国产业转移的影响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对美国产业转移的影响日益显著。
首先,技术创新提高了美国的生产效率,使得美国在一些高附加值产业领域具备了竞争优势。
美国产业空心发展趋势

美国产业空心发展趋势美国产业空心化发展趋势导语: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变,加上全球化的影响,都在不断塑造美国的产业地理布局。
然而,随着一系列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美国的产业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化是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许多美国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迁往低成本地区,以追求更高的利润。
这导致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地带,如底特律和匹兹堡等城市失去了大量的制造业就业机会。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城市开始出现失业率上升、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等问题。
二、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是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受到了新技术的冲击,导致许多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
例如,自动化仓储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大幅减少了劳动力需求。
这种技术进步的结果是,许多传统工业中心地区的工人失去了工作,造成产业空心化的进一步恶化。
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是促使美国产业空心化加剧的另一个因素。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追求和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人口和资本不断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
这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减少,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产业逐渐萎缩。
农村地区失去了吸引人口和资本的能力,产业在这些地区无法持续发展,进一步导致产业空心化现象加剧。
四、教育和人力资源的问题美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源是产业空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美国的教育体系却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质量参差不齐、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等。
这导致许多地区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无法吸引和维持高技能的产业发展。
因此,教育和人力资源的不足也加剧了美国产业的空心化。
五、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也对美国的产业空心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的产业和就业趋势

美国的产业和就业趋势标题:美国的产业和就业趋势引言: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的引擎,其产业和就业趋势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综合分析美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及其对就业的影响,探讨未来美国产业和就业的趋势。
一、过去的美国产业美国工业革命的初期,制造业是美国最主要的产业之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美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强国。
汽车、航空航天、钢铁等行业崛起,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然而,制造业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遇到了挑战,其中包括全球化竞争、技术变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二、现今的美国产业2.1 制造业的变化近年来,美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系列的变革。
一方面,由于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新兴技术如3D打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和减少监管,旨在吸引制造业回流。
一些制造业公司将生产线重新带回美国,以更好地应对成本和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2.2 服务业的崛起随着制造业的相对衰退,服务业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引擎。
金融、医疗、教育、科技等服务业领域蓬勃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许多新兴的高科技行业的出现,如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和电子商务等,为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美国就业趋势3.1 职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演变,美国职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过去的主要制造业到现在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美国的职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非专业服务行业和技术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而传统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
同时,高技能工作领域的工资水平往往较高,而低技能工作领域的工资水平则相对较低。
3.2 华尔街和硅谷对就业的影响金融业和科技业一直是美国就业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和就业机会。
硅谷则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众多的科技公司为美国创造了许多高薪工作机会。
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报告美国是全球互联网技术产业的领军者,其创新能力和市场规模使其成为全球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引擎。
本报告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对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论述。
一、云计算的崛起和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云计算服务在提供高效可靠的计算资源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
本部分将介绍美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扩大、云计算在企业和个人用户中的应用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创新与演进。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互联网技术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美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部分将探讨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
三、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本部分将介绍美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网络攻击、隐私问题等威胁不断涌现,给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部分将探讨美国网络安全产业的现状、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技术和方法。
五、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应用的前景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商业机会。
本部分将介绍美国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应用的现状、创新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六、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尤其在COVID-19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的需求更加迫切。
本部分将探讨美国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的发展现状、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总结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和快速化的特点。
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数据挖掘、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是当前美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美国经济的特点与趋势

美国经济的特点与趋势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经济的特点和趋势有哪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经济繁荣美国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自由竞争和私人财产权是其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
美国有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私营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涌现。
美国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非常强,这些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美国政府在经济上有诸如贸易、能源、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高度的科技创新美国经济领先全球,这与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科技使得美国能够进行更加高效和有竞争力的生产活动,从而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
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它们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在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美国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三、消费批发形成强大的产业链美国消费者市场海量,消费自由度大,消费支持机构完善,各大公司推出的各种创新产品广受欢迎。
同时,美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和批发商,它们构成了强大的消费产业链,使得供需关系得以不断优化。
四、全球化贸易意识强全球化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自1945年以来一直是国际经济和贸易体系的主导者。
美国消费市场、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企业不断扩大其海外业务,开拓新市场和合作伙伴。
同时,美国也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的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都裹挟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命运的微妙变化。
五、时代变革和未来趋势奥巴马政府通过普惠医疗保险法,加强了国内实力,而特朗普政府则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
全球化和跨国贸易的激烈变化也使美国面临经济方面的挑战。
另外,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这也是美国当前面临的备受关注的问题。
未来,美国经济将会持续面临许多变革和挑战,如数字经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
美国产业结构进化趋势

美国产业结构进化趋势美国产业结构进化趋势1.引言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系中,不同行业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产业结构的进化趋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第一阶段:农业主导在美国独立初期,农业是其主要产业。
大部分美国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农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3.第二阶段:工业化崛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铁路、制造业、石油等行业崛起,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工业化的推动使得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以农业为主导到工业为主导。
4.第三阶段:服务业兴起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美国产业结构进一步演化。
制造业的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金融、零售、医疗、教育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
5.第四阶段:高科技产业的崛起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产业开始在美国崛起。
硅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互联网、软件、电子等行业迅速壮大。
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美国产业结构,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6.第五阶段: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近年来,美国进一步加强了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领域的创新和研发成果不仅推动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演变,也带动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潮流。
7.原因分析以上所述的美国产业结构的进化趋势,背后存在一系列原因。
首先,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
其次,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推动使得美国企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必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寻求竞争优势。
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服务业的需求迅速增长。
8.影响分析美国产业结构的进化对整个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学生经常听到,说陌生是因为学生不了解。
特别是初一的学生,理解和思维的能力较弱,因此,在讲授这一知识时,采取了以下方式突破了这一难点。
一、给学生提供资料,了解美国的经济背景,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为理解奠定基础:资料一:二战以后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美国经济稳定发展.原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二战后.第二阶段70年代:经济放缓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原因: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中东石油危机导致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5年滞涨美国的经济一度跌入低谷,第三阶段80年代:经济复苏.原因:美政府降低关税、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里根总统通过减少干预等措施,使经济逐渐复苏但负债沉重。
.第四阶段90年代繁荣时期。
克林顿总统实行改革,美国西部和南部抓住大量军事工业转为民用的契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了宇航、原子能、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美国几个最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如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区”、亚特兰大的计算机工业区等都位于西部和南部。
其中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资料二;阅读以下资料和图片资料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二、根据前面的铺垫,学生讨论以下资料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作用:1、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经济贡献率高2、高新技术产业给美国创造和增加了就业机会。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一直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过去几十年,美国经历了一次从重工业时代向服务业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过度去工业化”。
而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正在经历工业化和经济转型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1. 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问题美国的重工业时代兴起于19世纪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工业生产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大量的工业劳动力在工厂里从事制造业工作。
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工业开始走向衰落,大量工厂关闭,数百万人失业,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工业城市变得贫困和空荡,一些地区的失业率飙升,社会问题也愈发凸显。
2.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随着重工业时代的结束,美国经济开始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这种转型在短期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服务业的增长并没有给底层劳动者带来足够的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产业则更多地依赖高学历、高技能的劳动者,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3. 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过度去工业化过程中,美国曾经遭受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等多种环境问题的困扰。
长期以来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水、空气、土壤等多个方面的环境问题,也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定位和调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着全球产业链的格局。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过程中,很多工业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结构的重新定位和调整。
二、对中国的启示1. 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模式不能过度依赖于某一行业或某一批劳动者,而应该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在继续发展制造业的逐步培育和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本文在介绍美国产业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对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原因进行了探讨。
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学习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制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一、引言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调整是在经济实力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展开的。
美国经济相对衰落主要表现在:1.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竞争受挫,处境恶化。
80年代日本汽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压力不断增加。
美国的钢铁工业,到70年代末也陷入了深刻的危机。
2.美国部分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也遭到明显削弱。
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半导体工业的领先地位受到威胁,从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退居到次要角色。
半导体工业的衰落直接导致美国电子工业的滑坡。
美国的民用飞机工业也受到了欧洲公司的强大竞争。
3.美国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
1979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下降1.2%,1980年再下降0.3%。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要求委员们提出改善生产率的具体建议。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涉及美国经济一系列根本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它对美国对外竞争力的影响是深远的,为此必须做出长远安排。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产业政策的改变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日本和欧洲的竞争挑战,产业政策在美国受到关注。
里根政府采取了放松经济规制和减税等措施,营造产业创新的氛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节奏,克林顿政府开始正视产业政策的作用。
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企业对产业创新和竞争力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适应美国市场经济的特点、以促进创新为核心的新式产业政策应运而生。
(一)创新转型、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中,由于创新活动发生了深刻转型,也使市场失灵表现出新的特点。
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美国经济环境分析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之一,其经济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美国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并着重讨论其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 GDP增长率:美国GDP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其创新能力强、科技发展先进以及大规模投资的推动。
2. 就业率:美国一直保持较低的失业率,这得益于国内经济体系的稳定、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不断增长的就业机会。
3. 通货膨胀率:美国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这得益于严格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物价环境。
二、产业结构与特征分析1. 服务业的崛起:美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比重,这得益于其发达的金融、教育、医疗和信息技术行业。
2. 制造业的衰退:美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衰退,这主要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和科技发展对传统产业冲击的原因。
3. 高科技产业的引领:美国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其高科技产业包括互联网、电子设备、生物技术等,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贸易环境分析1. 对外贸易赤字: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贸易逆差,主要与其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有关。
这带来了一定的贸易压力和国际竞争问题。
2.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近年来,美国政府对贸易保护主义态度加强,采取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这可能影响到国际贸易合作与经济发展。
四、投资环境分析1. 法治环境良好:美国法治环境稳定,保护知识产权和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健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
2. 创新氛围浓厚:美国一直是全球创新中心,投资者可以受益于丰富的研发资源和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
五、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 科技创新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未来,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国经济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走向更加繁荣。
2. 贸易争端对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当前美国与多个国家之间存在许多贸易争端,这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和挑战。
3.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美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和创新,以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的需求。
美国的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美国的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美国的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引言自20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技术产业的领先者之一。
美国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当今世界的科技基础,并对经济、就业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关键领域。
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目前全球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也是美国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算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的技术巨头如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一方面,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生产和管理。
人工智能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工作岗位的流失,尤其是那些可以被自动化取代的重复性工作。
此外,人工智能还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隐私保护、算法偏倚和责任分配等。
因此,美国政府应当加强人工智能监管和政策制定,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二、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将各种设备和物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美国正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
物联网的发展对美国技术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物联网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商机。
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和远程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联网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是持续关注的重点。
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简介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以外的经济部门,也称为服务业。
在美国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要。
本文探讨了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考察了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三产业的定义第三产业包括众多领域,如零售、金融、教育、卫生保健、媒体、餐饮和旅游等。
它们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并与其他产业部门相互关联。
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1.增长速度: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迅猛,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
这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技术进步、社会结构变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2.就业机会: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投入其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传统工作被自动化取代,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更多地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服务。
3.高附加值服务:第三产业不仅提供基础服务,还涉及高附加值服务,如专业咨询、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
这些服务对经济的增长和创新至关重要。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在长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规律性的演变。
1. 从传统服务到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传统的服务行业不断融入科技创新。
例如,银行业正在使用新技术来提供在线银行服务,餐饮业引入了自助点餐系统,教育领域发展了在线学习平台等。
这些创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专业化和细分化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增加,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趋向于专业化和细分化。
例如,健康保险行业细分为医疗保险、牙科保险、视力保险等,旅游业分为商务旅游、休闲旅游等。
这种细分化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3. 跨领域合作和创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还表现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和创新。
例如,金融科技(FinTech)的兴起推动了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的融合,医疗健康领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推动了电子病历系统的发展。
这种跨领域合作和创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美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与我国的划分方法总体上看大同小异。
“按照美国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渔业、林业及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建筑、制造业(包括耐用品制造业和非耐用品制造业)、公用设施(电、气、水)以及采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业、金融保险与房地产租赁业、专业及商业服务业、教育医疗保健及社会救助业、艺术休闲娱乐及餐饮住宿业和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
从二战后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的第一产业由200亿美元增加到1000多亿美元,增长约5倍。
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8%递减到1%以下。
与第一产业类似,美国的第二产业总量增加较快,但占GDP 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
从二战后至今,美国的第二产业由800多亿美元增加到近300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30%以上下降到20%左右。
有研究表明,从美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情况看,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下降的决定性因素是制造业占比的大幅度下降。
建筑业和采矿业虽有下降,但相对稳定。
公用设施占比则呈周期性上升趋势。
再从美国制造业内部构成看,六大主要制造行业除计算机及电子制造业占比呈持续上升、化工制造业占比相对平稳外,其他四个主要行业均呈持续下降态势。
占GDP比重下降最大的是金属制品制造业;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接下来是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
由此可见,美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下降程度很高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第三产业,总量和 GDP占比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从二战后至今,美国第三产业由不到1500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增长约70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不到60%上升到80%左右。
有研究显示,美国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总体上呈周期性下降趋势,而新兴现代服务业则呈上升趋势。
美国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启示反思配第克拉克定律

三、反思与启示
通过对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反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适应这种变 化,而不是过分干预或抵制。
2、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来推动产业结构变迁,例如鼓励创新、扶 持新兴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等。
3、企业应该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高自己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同时, 企业也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谢谢观看
二、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科林·克拉克提出的,主要 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将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 转移,并最终向服务业转移。这个定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产业 结构的演变过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 必然趋势,而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提高劳 动力素质等方式,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美国产业结构变迁
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最初,美国经济以 农业为主导,但随着工业化的加速,逐渐转向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阶段。然而,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结构开始出现服务化趋势,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 重要力量。
美国产业结构变迁及启示——反 思配第克拉克定律
目录
01 一、美国产业结构变 迁
03 三、反思与启示
02 二、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在不断发生 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产业结构变迁具有典型的 代表性。本次演示将回顾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和问 题,并通过反思配第克拉克定律,从中获取启示和建议。
美国产业发展新趋势

美国产业发展新趋势美国产业发展新趋势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美国产业正经历着许多新趋势。
这些趋势不仅在经济和就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美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数字经济的兴起是美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传统产业都在转型为数字化产业,包括零售、金融、传媒和娱乐等。
数字经济的兴起带来了许多新的商机和创新机会,同时也促使政府和企业进行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的调整。
例如,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通过数字技术改变了零售和广告业务,使其更加高效和便捷。
其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是美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医疗、交通、制造和金融等。
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和服务效率,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如工人替代和就业不稳定等。
政府和企业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确保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崛起也在推动着美国产业的变革。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大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例如,许多州采取了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将环保作为核心竞争力,并推出各种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
第四,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兴起是美国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
美国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如苹果、微软和Facebook等知名科技公司都是在美国创立的。
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促进创新和创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创新和创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五,数据驱动和个性化服务的兴起也在美国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十大产业趋势

美国十大产业趋势美国十大产业趋势引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创新精神和科技实力,对全球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美国产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美国当前的十大产业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领域之一,也是美国产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AI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美国的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和苹果等纷纷投资和开展AI相关项目。
AI不仅在传统的科技行业如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中应用广泛,还在医疗、金融、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清洁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全球挑战的背景下,清洁能源成为美国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通过政策和税收措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美国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新兴技术如能源储存和智能电网等也在快速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还为美国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三、数字化和云计算数字化和云计算是美国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各个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云计算提供了更便捷、灵活和可扩展的IT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管理数据和资源。
同时,数字化也带来了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兴起。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的运营效率,还为创新和新业务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是美国产业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生物技术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延长寿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如美国默克和强生等在新药研发和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同时,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更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和电子健康环境。
五、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物联网和智能城市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成为美国产业的重要趋势。
美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美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作者:暂无来源:《华东科技》 2011年第4期文吴畏美国现代服务业增长快、总量高,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美国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教育培训业、专业服务业、商务支持产业的总量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量的32%,接近服务业总体规模的一半。
美国现代服务业增长快、总量高,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美国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教育培训业、专业服务业、商务支持产业的总量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量的32%,接近服务业总体规模的一半。
形成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链是美国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纽约服装产业、好莱坞电影业、硅谷电子产业都在区域内形成了良好运转的产业链结构,研发、设计与制造形成一体化运作,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发展。
纽约服装产业注重人才培养、服装设计、服装生产、商业运作等各个环节,服装设计和服装制造紧密协作,形成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好莱坞电影业是集制片、后期制作、院线发行及动漫、游戏、小说、音像制品等周边产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而硅谷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形成了高端电子产业环节与以风险投资、软件开发、研发设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产业链结构。
都市区成为美国现代高技术服务业的核心载体,是美国的产业核心区和人口聚集区。
都市区在地区内形成劳动力、资金、信息的集聚,还拥有较好的交通网络系统,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都市中心区中的一些制造业开始向外围转移,中心城区形成的“空腹地带”吸引了金融商务、信息传输和创意产业等高技术服务业的集中发展。
纽约高技术服务业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曼哈顿中央商务区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上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
老城的华尔街CBD金融区,集中了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
中城是豪华居住区,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等著名建筑都坐落于此,许多非营利的办公机构如研究部门、专业团体和政府机构等都集中在中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1 运输设备 282 塑料合成制品
367 电子元器件 281 无机化学制品
366 通讯设备 211 卷烟
362 电子工业器械 131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进入90年代以来,从总体情况看,美国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增长速度变缓,但是高技术产业内部构成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军用高技术制造业大幅萎缩,民用高技术制造业相对稳定
80年代,国防高技术开发占据联邦研究开发资金的2/3以上。1990年以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世界冷战的结束,美国的军备开支逐年下降,国防高技术开发资金减少,军工用品采购支出锐减,军事订货剧降,一些国防高技术工业处于关停状态,还有一些并入或转向民用工业,从而导致高技术军工企业大量裁员,生产和销售大幅度下降。据统计,在1988年到1996年期间,导弹和太空飞行器(SIC376)、 飞机及部件(SIC372)和探测仪及航海设备(SIC381 )三个国防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52.59万人,下降43.1%, 其中导弹和太空飞行器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程度高达55%以上,产值下降幅度达25%左右,与国防有关的行业也呈迅速衰减之势。相比之下,民用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则保持相对稳定。在同期制造业总体就业人数下降的背景下,卫生洗涤用品、制药等18个R&D密集的民用高技术制造业仅减少就业机会5.44万个,微降1.3%, 远低于制造业的平均下降速度。从具体行业来看,民用高技术制造业变化表现不一,有增有减,但是大部分行业变幅在±15%以内,例如医疗设备、制药、特种工业机械等民用行业就业人数增加幅度在13~17%之间,而电子元配件和卫生洗涤用品等主要的民用工业变幅在±2.5%以内。产业标准分类 行业 产业标准分类 行业
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中取得的进步,使一大批新型产业群迅速崛起,也使美国产业的结构不断向高级化、信息化方向演变。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群的出现,促使原有的产业和部门发生分化和重组,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逐渐衰退,另一些则在引入新技术后重获生机。如以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引起了计算机工业、电视、电话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崛起,对原有的一些生产部门的自动化控制、信息数据处理和传送发生了革命化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一些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个人计算机广泛占领市场后,计算机性能越来越高,而性能价格比越来越低,这不仅降低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传统产业对计算机需求量增长,从而又刺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导致计算机制造业生产量上升。对不同产业来说,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工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大大高于服务业,从而造成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速度大于服务业。
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作 者】余燕春
【作者简介】余燕春,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学院讲师,硕士。(杭州市 邮编:310027)
【内容提要】在科技进步等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产业构成,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其原因不仅仅在于信息技术使信息产业本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渗透力强,它既广泛地用于很多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又普遍地用于传统行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
二、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科技进步
386 影像器材 289 其他各类化学制品
384 医用仪器设备 287 286 有机化学制品
381 探测仪及航海设备 285 油漆和合金产品
376 导弹及太空飞行器 284 卫生洗涤用品
美国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中始终名列前茅。由于长期在高新技术领域方面加大投入,早在80年代初,美国在微电子、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当时的里根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推出“再工业化”政策,使一批高新技术迅速商品化和产业化,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90年代初,布什政府把确保美国在高技术领域中的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政策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发展高技术的措施,例如加强科技教育,增加R&D投入,保护知识产权等等,增强了美国的科研实力,拉大了与追赶者的距离,使科技水平明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后的克林顿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克林顿入主白宫不久,即发表了以“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为题的政策报告,指出在保持基础研究投资规模不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应用开发型研究,以推动美国经济实行技术更新,增强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出以高技术研究和电子基础设施支持美国工业的科技政策,强调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增大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力度。所有这一切都有效地加快了美国科技进步的步伐。
(SIC)编码 (SIC)编码
874 管理和公共关系 357 计算机和办公设备
873 研究及检测服务 355 特种工业机械
871 建筑工程服务 335 有色金属轧压及冲压
737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服务 291 炼油
一、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70~80年代,由于日、欧经济的迅速崛起,美国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综合竞争力日益衰退。在这一背景下,美国选定了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高新技术,加快了高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步伐,使通讯设备、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目前这类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技术产业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是哪些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何界定高技术产业,在美国至今尚未完全统一。Paul Hadlock等人(注:Richard W.Riche et al. , High technology today and tomorrow: A Small slice of theemployment pie,Monthly Labor Review,Nov.1983.P51. )曾利用技术性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作为界定的标准, 将该比重超过平均比重150%以上的48个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1997年William Luker 等人(注:William Luker,Jr.,and Donald Lyons, Employment shifts in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1988-96.Monthly Labor Revivw, June ,1997,P13.)在分析美国高技术产业就业结构变化时,以实际从事R&D工作的职工所占的比重作为指标,以超过平均水平1.5 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量化标准,将28个R&D密集的行业划为高技术产业(见下表)。本文采用Luker等人的方法, 对近年来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与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相反,高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却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8~1996年期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 万个,增长速度达到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1988年的28%增加到1996年的39%,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9.5%上升到10.2%, 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发展时期。
3、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相对停滞
在80年代新兴产业大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开始下降,产值增长速度变缓,高技术服务业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在1988~1996年期间, 28 个R&D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万人,增加幅度为4.9%, 但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9.9万人,减少幅度达10.4%,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69.6%下降到59.5%,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国防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但由于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民用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未能同步增长,从而减少了整个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另一原因是美国经济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业基数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相对降低,如果剔除国防工业的影响,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也达到了近4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产业现已成为美国超过汽车行业的支柱产业, 其产值占GDP的比重达75%以上,(注:罗肇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信息业的从业人数也在迅速增加。80年代初,该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51%,而到90年代这一比例已超过65%。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美国的信息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据预测到2007 年, 信息业可增加GNP3210亿美元,每年可增加几十万个就业机会, 这一行业将成为美国劳动力就业的最大蓄水池。(注:迟文岑:《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当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载《山西师大学报》,1998年2月,第29 页。)
【关 键 词】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原因
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走出衰退期以来, 至今持续增长了九十多个月。在经济高速平稳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都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呈现出近几十年来少有的一高三低的良好运行态势。尽管近期亚洲及其他地区的金融动荡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增长速度仍保持了一定水平。笔者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能长时间扩展的基本原因是:近二十年来,在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的高技术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将分析最近几年来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