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交叉口的安全,顺畅和高效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网络的流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

首先是关于交叉口的布局和设计。

交叉口的布局应根据交通量、车速、道路等级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T形、Y形、环形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形式。

同时,考虑到道路的通行能力,交叉口应设置足够的车道数量,以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

其次是关于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交通信号灯对于交叉口的安全和顺畅至关重要。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根据交通量、车速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车辆和行人能够安全通过交叉口。

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也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交通需求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还有一些与交通安全相关的设计规范需要遵循。

交叉口应设置合适的地面标线和交通标志,以便提供清晰的交通指引。

此外,应设置合适的人行横道、人行过街设施等,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对于不同车辆和行人,应分别设置合适的通行设施,如左转专用道、右转专用道、人行天桥等。

最后,关于交叉口的施工和维护也需要遵循相关规范。

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交叉口的功能和使用安全。

维护时应经常检查交通信号灯、标志和标线的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保持交叉口的良好状态。

此外,还需要做好交叉口的绿化和景观工作,以提升城市空间的美观性和宜居性。

总之,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是确保交叉口安全、顺畅和高效运行的基础。

合理布局、合适的信号灯、良好的交通标识和通行设施,以及及时的施工和维护都是交叉口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才能提高交叉口的使用效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好的条件。

道路工程第五章道路交叉设计

道路工程第五章道路交叉设计
二、消除或减少冲突点和增加通行能力的方法 1.立交——空间上分开 2.信号灯——时间上分开 3.渠化(环交)——分隔
三、交叉口设计的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型式、确定几何尺寸(进口车道数、车行道道 宽、缘石转弯半径、交通岛尺寸等) 2.视距计算 3.立面设计 4.交通设计(标志、标线、信号灯)和渠化设计 5.结构设计
第二节 交叉口的形式及其选择
一、交叉口形状及其改建 形状十、T、X、Y、错位、多路交叉。 1.基本形状:十、T 2.斜交改正交 3.避免近距离错位 4.多路交叉的改造 ①环岛(五角场)、②封路、③调整交通
错位
环交
二、交叉口类型选择 1.简单交叉口——交通量小的一般交叉口。 2.交叉口拓宽——交通量大特别是左右转。 3.渠化——直行及左右转交通量大或斜交、畸形交叉口。 4.环交——多路交叉、公路交叉、交通量不太大。
(五)、环交进出口 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取决于环道的设计车速,为使进环车辆 的车速与环道车速相适应,应对进环车辆的车速加以限制。环道进 出口曲线半径采用接近或小于中心岛的半径,而且各相交道路的进 口曲线半径不要相差太大,环道出口的曲线半径可较进口曲线半径 大一些,以使车辆加速驶出环道。 (六)环交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 ①.无冲突点、无停车、②.安全、③.交通组织管理方便、④.美化 环境,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缺点 ①.占地大、②.通行能力不大、③.绕行远、④.造价高 (七)适用条件:畸形交叉 ①.多路交叉、公路、②.快速路、交通量大的主干道不宜采用。 ③.纵坡≥3%,不宜采用④.与远期立交结合、⑤.桥头不宜采用
(三)环道 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交通 量和交通组织。 一般,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最靠 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中间的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 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因为车辆在绕岛行驶时需要交织, 在交织段长度小于二倍的最小交织段长度范围内,车辆只能顺序行 驶,不可能同时出现大于二辆车交织,所以不论车道数设计多少条 ,在交织断面上只能起到一条车道的作用。因此环道的车道数一般 采用三条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 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设二条车道。如果采用三条机动车道 ,每条车道宽3.50~3.75m,并按前述弯道加宽中单车道部分的加 宽值,当中心岛半径为20 ~ 40m时,则环道机动车道的宽度一般 为15 ~ 16m。 公路上一般不超过3条车道,一般总宽12米。

交叉口设计规程

交叉口设计规程

交叉口设计规程
交叉口设计规程是指在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法规、标准和指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交叉口设计规程:
1. 交通安全规程:交叉口设计应符合交通安全规程的要求,如减少事故风险、保证行人通行安全等。

2. 交通容量规程:交叉口设计应考虑车流量、交通流动性和通行能力,确保交叉口能够容纳预期流量并不致造成拥堵。

3. 设计标准:交叉口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如道路几何设计标准、信号控制设计标准等。

4. 辅助设施规程:交叉口设计应考虑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辅助设施的设置和布局。

5. 无障碍设计规程:交叉口设计应考虑行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便利的通行条件。

6. 环境保护规程:交叉口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如减少噪音、减少空气污染等。

7. 土地利用规程:交叉口设计应考虑土地利用规程,如交叉口所在区域的规划用途、建筑限制等。

8. 社会经济规程:交叉口设计应考虑交通需求、人口流动等社会经济因素。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交叉口设计规程,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规程和标准,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
12
(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3、便左转为右转,环形交通,绕街坊转
.
13
(三)渠化交通组织:交通岛、交通标志、交 通标线
.
14
(四)、调整交通组织
四、行人交通组织 1.加宽人行道 2.合理布置人行横断面 3.限制交叉口的人群集中出入 4.人行天桥、地道
20
二、环形交叉口的设计 (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1、中心岛的形状 一般多用圆形,椭圆形、卵形、方形圆角、
菱形圆角; 2、圆形中心岛的半径
V2
b
R127 (ih)
2
.
21
(二) 交织段长度
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通行驶时相 互交织 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称为交织长度,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
标高相协调;
.
29
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1、处于凸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均 背离交叉口。
.
30
2、处于凹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都 指向交叉口。
.
31
3、处于分水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 背离而一条指向交叉口。
.
32
4、处于谷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指 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
.
45
③计算标高计算线上的设计标高 每条标高计算线上标高点的数目,可根据路面宽度、施工需要以及 等高距来确定。对路宽、坡陡、施工精度要求高的,标高点可多些 ;反之,则少些。
y h1 x 2h1 x2 BB
B 14
.
y
h1 B
x
4h1 B3
x3
B 14 46
7、勾绘和调整等高线

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摘要:市政道路交叉口交通情况复杂,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是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通行效率的关键前提。

基于此,本文简述市政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渠化设计、行人过街设计、交通信号控制设计几项交叉口设计策略,进而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实例,确定交叉口的现状,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多项优化措施改善市政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条件。

关键词: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优化方案市政道路的建设可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落后的市政道路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交通安全。

因此,妥善设计市政道路至关重要。

交叉口作为市政道路的“节点”,其车流量较大,交通条件复杂,可能因交叉口设计不当而影响交通秩序,严重时发生安全事故。

为此,必须深入探讨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方法,下文则阐述具体内容。

1 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现状交通条件、路网规划方案等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市政道路交叉口。

以安全出行和高效出行为基本目标,以“人、车、路、环境”为核心要素,按照如下基本原则设计交叉口:1.1交通分离原则交叉口设计时,划分交通标志标线,采取信号相位把控以及其它措施,明确路权,精准分离不同流向的“人、非、机”,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1.2交通连续原则尽可能保证直行车辆不变换方向,避免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间断。

对于标准路段,行车道需对应着路口直行导向车道。

车流通过路口时应具有连续性,将信号灯设计为“绿波带”形式,实现连续性的道路交通活动。

路口进口导向车道应对应出口车道,以便车辆的连续行驶。

2 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策略2.1渠化设计渠化设计的关键在于引导和隔离行人、车辆,按照性质的不同将各类交通流限定在特定的车道内,减少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干扰现象。

市政道路交叉口的主要渠化设计方法,如下:(1)交通岛。

在交叉口附近设置可提前分流右转向车辆的交通岛,并向前移动停车线;也可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的安全岛,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精选ppt
中心岛半径应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的要求,否则无法完成交 织。
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Rd,近似地按交织段长度所围 成的圆周大小来推导
精选ppt
Rdn(l2 Bp)B 2 (m)
式中: n——相交道路的条数 l——相邻路口交织段的长度(m) B——环道宽度(m) BP——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 由上式可知:环岛周围的路越多(应不多于6条),Rd就要 越大
三心复曲线
进出口曲线半径:
R进≦R中心-限制进环速度
R出≧R进-快速疏散
精选ppt
五. 环道的横断面
环道路脊线: 设在交织车道中间,与进口和 出口中线相连; 或设于机动与非机动之间;
环道排水: 内侧排水-中心岛设排水井 外侧排水-各路口适当位置设 排水井
精选ppt
第七节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交叉口立面设计(又称竖向设计): 是指设计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附近其它地面的合 理标高,达到行车舒适、排水迅速、与周围建筑物协调的目 的。
❖ 1.右转车道的长度
❖ (1)渐变段长度ld
ld
VA 3.6
B J
(m)
❖ J-侧移率(从行驶车道中心线移到右转车道中心线,按每秒钟横移1m计算)
❖ VA—路段平均车速(km/h) ❖ B —右转车道宽度(m)
精选ppt
❖ (2)减速或加速所需长度lb或la
lb(或la)
VA2 VR2 26a
点上的地面标高,计算出设计标高,标出相应的施工高度
设计等高线法:选定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网,计算各点高程,
勾绘等高线,标出各点施工高度 优缺点:等高线法:能反映交叉口的立面形状,但施工不便
方格法:相反
二者结合: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计
针对夜间行车,应考虑照明设施的设置,确保驾驶员在夜间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交 通情况。
满足排水要求
确保交叉口能够迅速排除雨水, 避免积水对交通造成影响。
在雨季期间,应考虑加强排水设 施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排水系
统的畅通。
针对特殊的气候条件,如暴雨、 洪水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 设置排水沟、雨水收集系统等,
在交叉口设置交通岛,可以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过交叉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装交通标志和标线
根据道路勘测设计规范,在交叉口安装交通标志和标线,指示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 全。
04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一个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强调了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和实际应用。
交叉口竖向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保障 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义。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意义
提高交通效率
合理的交叉口竖向设计能够减少 车辆拥堵和延误,提高交通效率

保障交通安全
正确的交叉口竖向设计能够确保车 辆在交叉口处有足够的视距和明确 的行驶轨迹,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 发生。
满足排水要求
交叉口竖向设计要考虑到排水系统 的设置,以避免雨季时路面积水现 象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
满足交通运行安全
交叉口竖向设计应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视距 和清晰的行驶轨迹,同时要尽量避免车辆在交叉口处出现 拥堵和延误现象。
满足排水要求
交叉口竖向设计应考虑到排水系统的设置,以避免雨季时 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考虑排水要求
在设计标高时,要充分考虑排水流向,确保雨水能够顺畅地排出交叉口,避免 积水现象。

道路立体交叉口设计92.pptx

道路立体交叉口设计92.pptx
特点: 行车安全-改进了左出的缺点 仍有左入 略有绕行
第3页/共61页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3)右出右进式: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在匝 道上左转改变方向,右侧合流驶入。
特点: 行车安全-消除了左进左出的缺点 绕行最长 跨线构造物多
第4页/共61页
3)间接式:又称环圈式 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270°达
第14页/共61页
Vk
L L0 C
(m/s)
式中 L——车长(m); L0——安全距离(m),一般L0=5~10m; C——制动系数(s2/m),一般C = 0.15~0.30 Vk——一般为40~50km/h。
(2)按匝道的不同形式选用 右转匝道:取中~上限值, 定向式匝道:取上限, 半定向匝道:用中值左右, 环圈式匝道:用下限值
▪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 称为加速车道。
▪ 1.变速车道的形式:
▪ 平行式
第32页/共61页
二、变速车道设计 ▪ 1.变速车道的形式:
▪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 特点:车道明确,易于辨认,

行驶轨迹呈反向曲线,对行车不利
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2.平面布置: 结构尺寸:
L/S=3; L=5-20m,一般取10m 水泥混凝土路面长度(收费站前后):L0 L0: 单向付费式:30,50m 双向付费式:25,40m
第13页/共61页
(二)匝道的设计速度 根据立交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设费用等 条件选定。
期望:主线的平均速度
一般:(50%-70%)V主
选择计算车速时的注意事项: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辅导: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1)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道路交叉口;(2)渠化交通:使用交通岛组织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

在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3)交通指挥(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察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4)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2.基本类型及其特点交叉口按竖向位置可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两大基本类型。

3.平面交叉口设计(1)形式:十字交叉、X形交叉、丁字形(T形)交叉、Y形交叉、多路交叉、环形交叉。

(2)转角半径:根据道路性质、横断面形式、车型、车速来确定。

交叉口转角半径(3)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设置要考虑尽可能缩小交叉口面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过效率,将人行横道设在转角曲线起点以内;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设置,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尽量靠近交叉口,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人行横道宽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过路行人的数量及行人过路信号放行时间,通常选用的经验宽度为4〜10m,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4m。

规范规定:机动车车道数4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则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为1m)。

当行车密度很大或车速很高,过街行人很多时,可考虑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人行地道或天桥。

(4)停止线: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 2m处,以保证行人通过时的安全性。

(5)交叉口拓宽:建议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大于3〜4辆时,增辟左转车辆的专用车道。

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辆多于4辆时,需增设右转车辆的专用车道。

增设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车道宽度缩窄0.25〜0.5m,应不小于3.0m;进口段长度一般为50 〜75m。

4.环形交叉口设计平面环形交叉口又称环交、转盘,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车辆绕中心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这也是渠化交通的一种形式,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均能在交叉口沿同一方向顺序前进,避免发生周期性交通阻滞(相对于信号灯来管制),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提高了行车安全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整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整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整理)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3.1道路交叉的分类及其选择3.1.1城市道路交叉宜分为平⾯交叉和⽴体交叉两类。

应根据道路交通⽹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3.1.2平⾯交叉⼝应按交通组织⽅式分类,并应符合满⾜下列要求:1 A类:信号控制交叉⼝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道展宽交叉⼝。

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道不展宽交叉⼝。

2 B类:⽆信号控制交叉⼝平B1类:⼲路中⼼隔离封闭、⽀路只准右转通⾏的交叉⼝(简称右转交叉⼝)。

平B2类:减速让⾏或停车让⾏标志管制交叉⼝(简称让⾏交叉⼝)。

平B3类:全⽆管制交叉⼝。

3 C类:环形交叉⼝平C类:环形交叉⼝。

3.1.3平⾯交叉⼝的选⽤类型,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注: 1 ⼈⼝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主⼲路与主⼲路相交,经交通预测分析,需要设置⽴体交叉时,宜按本规程表3.1.4选⽤;2⼈⼝在50万以上的⼤城市,次⼲路与次⼲路相交,因景观需要,采⽤环形交叉⼝时,应充分论证。

4.2.9平⾯交叉⼝⼀条进⼝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的最⼩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地受到限制时,⼀条进⼝车道的最⼩宽度可取2.80m。

转⾓导流交通岛右侧右转专⽤车道应按设计速度及转弯半径⼤⼩设置车道加宽。

4.2.10当⾼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2辆时,宜设左转专⽤车道;当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10辆时,或需要的左转专⽤车道长度达90m时,宜设两条左转专⽤车道。

左转交通量特别⼤且进⼝道上游路段车道数为4条或者和4条以上时,可设3条左转专⽤车道。

4.2.11进⼝道左转专⽤车道设置可采⽤下列⽅法:1展宽进⼝道,以便新增左转专⽤车道。

2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左转专⽤车道,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少应为2m,对改建交叉⼝⾄少应为1.5m,其端部宜为半圆形[图4.2.11(a)]。

3道路中线偏移,以便新增左转专⽤车道[图4.2.11(b)]。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交叉口设计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效率、土地利 用、环境污染等方面。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交叉口设计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需求、土地利 用、环境污染等方面。
交叉口设计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需要综合考虑 各种因素,实现城市交通、土地利 用、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交叉口设计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车道数量:根据交通流量 和交叉口类型确定车道数

车道布置:根据交通组织 和交通流方向确定车道布
置方式
车道导向:使用交通标志、 标线等设施进行车道导向
车道过渡:使用交通标线、 标线等设施进行车道过渡
交叉口交通信号灯配时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与标准
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原则:安全、畅通、环保、
02
交通标志:设置位置、 标志内容、标志尺寸等
03
交通标线:设置位置、 标线类型、标线颜色等
04
交通护栏:设置位置、 护栏类型、护栏高度等
05
交通岛:设置位置、岛 型、岛尺寸等
06
交通监控:设置位置、 监控类型、监控范围等
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评价与改善措 施
交叉口安全评价标准与方法
01
02
03
04
绿色交通理念及其在交叉口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交通理念:提倡环保、
0 节能、高效的交通方式,
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1
交叉口设计原则:以人为
0 本,安全第一,提高通行
效率
2
绿色交通设施:如自行车
0 道、人行道、公共交通优
先等
3
交叉口设计优化:如优化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道路平面交叉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根据交通流量、交通需求以及道路空间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平面布局和交通信号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的一种工程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的背景、设计原则、设计要素以及常用的交通信号设施。

一、背景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通流的通行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道路交叉口成为交通事故高发区域。

因此,通过合理设计道路平面交叉,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在交叉口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

应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包括车辆之间的碰撞、行人的闯入等。

因此,设计时要考虑车辆的转弯半径、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等。

2.通行效率原则:道路平面交叉设计应既能满足交通流量需求,又能保证交通的高效率。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的分配和高峰期的通行能力,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和交通灯控制等装置,以提高交通流的通行效率。

3.秩序原则:为了保障交通秩序,设计时应考虑各方车辆和行人的流线,尽量减少交叉口内的冲突和混乱,提高交通的顺畅度。

这包括合理设置车辆的转弯区域、行人的过街设施以及车辆的黄标线等。

三、设计要素1.车道设置:根据交通流量的需要,设计合理的车道数量和宽度。

在交叉口的前方,根据道路转向需求,设置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等。

2.交通灯控制:交通灯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引导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设计时要根据交通流量的需要,设置合理的交通灯控制方式,包括绿灯时间的设定以及交通灯的安装位置等。

3.行人设施:为了保障行人的安全通行,交叉口设计中要考虑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包括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

4.车辆引导:为了减少交叉口内的交通混乱和冲突,设计时应设置车辆的引导标志和线路,包括转弯标志、直行标志、可变导向箭头等。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在公路工程中,交叉口是连接道路的关键节点,交通流量的集散和安全导向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对这些规范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交叉口分类在公路工程中,根据交叉口的形式和重要性,可以将交叉口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互通式立交、互通式枢纽、信号化交叉口、非信号化交叉口等。

每种类型的交叉口都有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

二、交叉口布置交叉口的布置应考虑到交通组织、司机视距、道路等因素。

根据国家规范,交叉口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交叉口位置交叉口应合理设置,避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

在选择交叉口位置时,需要考虑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因素,并符合规范中的要求。

2. 交叉口间距交叉口间距的设置对于交通组织和通行效率有重要影响。

规范要求按照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最小间距,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三、交叉口几何设计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是交叉口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交叉口内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曲线半径的确定、车行道宽度的安排等。

1. 横断面设计交叉口的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组织和通行要求。

规范要求横断面应包括适当的车行道宽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以满足各类交通参与者的需求。

2. 曲线半径的确定交叉口内部应遵循曲线半径的要求,以确保车辆在弯道转弯时能够稳定行驶。

规范中对不同类型的交叉口,曲线半径有相应的最小值限制。

3. 车行道宽度的安排车行道宽度对于车辆通行安全和交通流量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规范的要求,车行道宽度应考虑到车辆类型和通行流量,合理设置。

四、交叉口交通信号灯设计在规模较大或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口,通常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来引导交通流动和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信号灯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信号灯布置及配时交通信号灯的布置应满足交通流量需求和交叉口的通行特点。

信号灯的配时也需要根据道路流量、交叉口形式、车辆和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
42
43
对渠化的改进方案
44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优先合理组织机动车交通; 2)组织行人交通应以保证行人安全为前提,同时注意 使行人交通尽量少的干扰其他交通方式。 3)保证非机动车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同时着眼 点放在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和如何提高非机动 车的通过能力上。
55
拓宽车道的长度计算
56
2.交叉口拓宽车道的设计
3)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 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应能使右转车辆(如向进口道的左侧拓
反应时间可以忽 略,集团式进入
交叉口 以均匀的速度缓 慢通过人行横道
线
弱势
46
三种方式拓宽机动车 道数: 1)压缩左侧进口道; 2)压缩非机动车道 3)压缩人行道
47
一、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进口道车道的划分
交叉口处车辆必须要减速或等待以后通过,其一个车 道的通行能力低于路段车道的通行能力,因此为保证在 交叉口上的通行能力不过多的低于路段通行能力,通常 采用在交叉口进口处增加车道的办法来解决。
5
2.交叉口存在的交错点 此外还有行人过街产生的冲突点。 非机动车与行人、机动车产生的危险面。 注意: 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呈面状散开,因此造成局部交 通的冲突面。
6
从这张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7
交通畅通和效率问题
混乱交叉口 的冲突点
8
交通冲突分析(2/3)
交通冲突区
图例
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非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 短的时间顺利通过。 2)正确设计交又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稳定,同时保 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3)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 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 前期工程应为后期扩建预留用地。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ppt课件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ppt课件

R1
R
B 2
F
式中:
B——机动车道宽度〔右转车道〕〔m〕 F——非机动车道宽度〔m〕 R——右转车道中心线半径〔m〕
R V2
127( ih)
第二节 平面交叉
第二节 平面交叉
第二节 平面交叉
〔四〕交叉口展宽〔P163-166〕 在交叉口处有一半以上时间要分给横向车辆使 用,因此只能用展宽交叉口进口道、添加车道数 的方法,提高交叉口通行才干。
紧缩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
第二节 平面交叉
B、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 1.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普通不小于5m〕时,
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紧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压一面
第二节 平面交叉
2.窄型中间带: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5m〕时,利 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 添加缺乏部分宽度。
第二节 平面交叉
• C、拓宽路口式: • 在交叉口衔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 • 特点: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高,
事故率低,通行才干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 • 适用:交通量大,转弯车辆多的二级公路或城市主
干路。
第二节 平面交叉
增设右转车道
增设直行车道
第二节 平面交叉
同时增设右转、左转车道
冲突点从 空间分散
开来 〔26〕
第二节 平面交叉
冲突点从 空间分散
开来 〔20〕
冲突点 从时间 分散开 来〔8〕
左转弯 制止相 交冲突 点消除
消除部 分主要 冲突点 〔相交 冲突点〕
交通导流 措施
第二节 平面交叉
进一步 从时间 上分散 冲突点
左转车 辆可等 待侍机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交叉口设计要点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交叉口设计要点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交叉口设计要点交叉口在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交叉口设计能够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本文将介绍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交叉口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交叉口类型选择在进行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时,首先要确定交叉口的类型。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型交叉口、T型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

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需要考虑道路交通流量、道路等级、交叉口位置等因素。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交叉口类型。

二、交叉口布置交叉口布置是指交叉口的位置和形状设计。

在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交叉口的数量,优化交叉口布置。

对于高密度交通流的道路,可考虑采用立体交叉口或立体交叉设施,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此外,还要确保交叉口周边环境的安全与舒适,合理设置人行道、交通信号灯等设施。

三、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在交叉口设计中,需要进行交通流量的估计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

通行能力是指交叉口所能容纳的最大交通流量。

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可以选择不同的交叉口控制方式,如交通信号灯、交通岛、标线等,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四、交叉口标志标线设置交叉口标志标线的设置是交叉口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置交叉口标志标线,可以提高交叉口的识别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交叉口标志标线的设计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遵循合理、科学、便于识别的原则。

五、交叉口安全措施在交叉口设计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对于具有较高交通流量和车速的道路,可以设置隔离带、护栏等设施来分隔行人和车辆通行区域,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施工期间的交叉口管理在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还需考虑施工期间的交叉口管理措施。

施工期间交叉口的正常通行对于道路交通的影响很大。

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交叉口的施工顺序、阶段性交通疏导措施等,确保施工期间交叉口通行的顺畅和安全。

公路工程交叉口设计规范解析

公路工程交叉口设计规范解析

公路工程交叉口设计规范解析交叉口是公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节点之一,合理的交叉口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

而为了规范交叉口设计,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交叉口设计规范。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交叉口设计规范进行解析,以期加深对该规范的理解。

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和高效。

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安全:交叉口设计应符合交通安全要求,确保行人和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安全性。

例如,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等设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畅通:交叉口设计应考虑交通流量,合理设置车道数、车道宽度、转向半径等参数,确保交通流畅,减少堵塞。

3. 高效:交叉口设计应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时间。

例如,设置合理的信号灯配时方案、引导道路标志等,提高交通流量。

二、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素交叉口设计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车行道:交叉口设计应合理设置车行道,包括车道宽度、车道线、路缘石等。

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的不同,可以设置单车道、双车道或多车道。

2. 人行横道:为了保障行人安全通行,交叉口设计中应设置人行横道,并合理设置红绿灯等人行信号设施。

3. 转弯半径:交叉口设计中的转弯半径是为了提供车辆正常转弯所需的曲线半径。

大的转弯半径可以减小车辆滑倒和侧滑的风险,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4. 车辆识别与控制设备:交叉口设计中还需考虑诸如交通信号灯、标志、导向标线等设备,以引导和控制车辆行驶。

三、不同类型交叉口的设计要点不同类型的交叉口有不同的设计要点,下面就几种常见的交叉口类型进行简要介绍:1. 十字交叉口:十字交叉口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其设计要点包括合理设置车道和人行横道,设置交通信号灯等。

2. T型交叉口:T型交叉口是指一条路与另一条支路相交,其设计要点包括设置明确的右转车道、人行横道等。

3. Y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是指一条道路分别与两条支路相交,其设计要点包括设置合理的转向半径、人行横道等。

第22讲-道路平面交叉设计8-1讲解

第22讲-道路平面交叉设计8-1讲解
V2 R
127( ih )
(三)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
▪ 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 口转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心复 曲线。
▪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B R1 R ( 2 F )
第四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 定义:在交叉口内增加左、右转车道,以提高交叉口的通 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一、设置条件
4. 当车流量很大,机、非之间干扰严重时,可考虑采用立体非机动 车交通组织,并与人行天桥或地道一起考虑。
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交叉口的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视距ST。
(一)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V2 R
127( ih )
在交叉口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设计速度V仍采用路段规定值,次要 道路可取路段的0.5~0.7倍;横向力系数μ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在 0.15~0.20之间选用;超高横坡ih,以不大于2%为宜,
(二)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
▪ 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为保证右转车辆能以规定速度分 道行驶,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在右转车辆计算行车 速度已确定的条件下,取μ=0.16~0.20,最小圆曲线半径的 一般值采用ih=2%计算,极限值用ih=6%计算。
(三)组织渠化交通
方向岛
分隔岛
分隔岛 中心岛
交通岛:包括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 (四)调整交通组织 (五)实行信号管制
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一)行人交通组织
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 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干扰最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6道路交叉口设计【本章主要内容】§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6-2交叉口的形式和选择§6-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6-4交叉口的视距§6-5交叉口的转角缘石半径§6-6交叉口的拓宽设计§6-7交叉口的环形设计§6-8交叉口的立面设计【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交叉口的交通特征、设计要求、交通组织设计,掌握几种常用交叉口的类型及设计、计算方法。

重点:普通交叉口、拓宽式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和方法。

难点:交叉口的立面计算。

直行§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了解交叉口交通的基本特性,掌握减少冲突点的途径。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车辆和行人汇集、转换方向、相继通过。

降低车速、阻滞交通、易发生交通事故,耽误行程时间。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最常见的一种节点形式,它们对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1交叉口的特征1.1交通特征1)交通流在交叉口要产生危险点分流点—来自同一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互相交叉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当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各类危险点数目如表:三条四条五条n条分流点3815n(n-2)合流点3815n(n-2)冲突左转点3312451650045n2(n-1)(n-2)/6冲突点是交叉口的最危险点,而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车辆。

2)交叉口交通复杂行车状态复杂。

车辆进入交叉口要减速、制动,出交叉口时又要起步、加速,均为变速行驶,使行车的惯性阻力增加。

交通干扰复杂。

交叉口一般处于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区,行人、非机动车在交叉口转换方向,使交通干扰更为复杂。

1.2构造特征共有的公共平面,在几何上应满足各条道路的平、纵面线形和排水的要求。

2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基本途径2.1使交通流线在时间上分离如装置自动交通信号灯、由交警指挥、限制通行时间等。

2.2使交通流线在平面上分离1)设置专用车道;2)合理组织、变左转为右转;如设环岛、街坊绕行等3)组织渠化交通;如使用划线、绿带、交通岛和各种标志等2.3使交通流线在空间上分离设置立体交叉。

3交叉口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3.1设计内容1)正确选择交叉口类型;2)合理布置交叉口各种交通设施,进行交通组织设计;3)确定交叉口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4)交叉口竖向设计及排水设计。

3.2基本要求1)保证相交道路上所有车辆和行人的交通畅通与安全,满足设计车速和设计交通量的要求;2)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4交叉口的设计车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交叉口内的设计车速应按各级道路设计车速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

§6-2交叉口的形式和选择1平面交叉的一般几何类型1.1十字交叉1.2X形交叉1.3T形交叉1.4Y形交叉1.5错位交叉1.6多路交叉1.7畸形交叉路口的选型应根据城市道路的布置、相交道路等级、性质、设计小时交通量、交通性质及组成和交通组织措施等确定。

平面交叉的相交道路宜为4条,不宜超过5~6条。

平面交叉口应避免设置错位交叉,已有的错位交叉口应从交通组织、管理上加以改造。

平面交叉口间距应根据道路网规划、道路等级、性质、计算行车速度、设计交通量及高峰期间最大阻车长度等确定,不宜太短。

2交叉口的类型2.1加铺转角式----用曲线展宽各个转角而构成的平面交叉口。

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

转角半径、视距2.2分道转弯式----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口。

特点: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均较高。

转角半径、视距、导流岛端部半径例:瘦西湖校区门前交叉口荷花池通杨桥西交叉口2.3拓宽路口式----在接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展宽或增劈附加车道的平面交叉口。

特点:减少转弯车辆对直行车辆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但占地多,投资较大。

转角半径、视距、拓宽的车道数、拓宽位置、拓宽长度2.4环行交叉式----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用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口,俗称转盘。

特点:减少延误时间,增加绕行距离;消灭了冲突点,提高行车安全;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造价高。

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进出口半径和视距§6-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1机动车辆的交通组织1.1设置专用车道车行道宽度较窄,不设专用车道。

1.2组织左转弯车辆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3)变左转为右转1.3组织渠化交通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为直角或锐角交叉。

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

1.4车道设置1)交叉口进口车道应采用交通标志和标线,指明车道类型,以利车辆安全候驶与行驶。

2)交叉口进口车道宽度,直行车道一般可采用3.5m,小型车道可用3m,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3.5m,最小可采用3.25m。

出口车道宽度可为3.5-3.75m,小型车道可用3.5m。

2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1)与机动车交通组织共同考虑;一般车流下,随机动车按交通规则在右侧行驶,不设分流设施;而车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分隔带(或墩)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2)立体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并与人性天桥或地道一起考虑,采用梯道、坡道或混合式。

3行人的交通组织在城市道路中,尤其在交叉口处,行人在此汇集、转向、过街,需考虑行人交通组织。

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二是组织行人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从而使人、车分离,相互之间的干扰最少。

人行道通常对称布置在车行道两侧。

交叉口内相邻道路的人行道互相连通,并将转角处人行道加宽,以适应人流集中和转向的需要。

3.1相邻道路的人行道互相连通,并将转角处加宽;3.2相交道路的人行道设置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设置的要求1)人行横道应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的地方横过车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

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口的面积,使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减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通行时间。

一般布置在交叉口人行道的延续方向后退4-5m的地方。

2)人行横道应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行人过街距离短,使行人尽快地通过交叉口,符合行人过街的心理要求。

或与相交道路平行。

3)人行横道设置在驾驶员容易看清的位置,标线应醒目。

在设置信号灯控制或设置停车标志的交叉口,应在路面上绘标停车线,指明停车位置。

此时人行横道一般可布置在停车线之前至少1m处。

4)人行横道的宽度与过街行人流量和行人过街时的信号显示时间有关。

考虑到应便于驾驶员在远处辨认,其最小宽度为4m,一般最大值不超过8m。

当车行道较宽时,机动车道数大于或等于6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应在道路中线附近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安全岛。

5)人行横道与缘石交接处应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要求,设置缘石开口坡道,为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见图3-21、图3-22)。

3.3设置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当交叉口宽阔、人流量大、车流量大且车速高时,如快速路上的交叉口,可考虑设置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这是行人交通组织最彻底、最有效的办法。

§6-4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1定义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

2绘制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停车视距2)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十字形交叉口:最左侧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线的第一条左转车道轴线的交点。

T(Y)形交叉口:直行道路最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线的第一条左转车道轴线的交点。

3)从最危险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4)连接§6-5交叉口的转角缘石曲线半径交叉口处缘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

三幅路、四幅路交叉口的缘石曲线半径应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但不得小于5m。

单幅路、双幅路交叉口缘石转弯最小半径应符合机动车行车要求。

1正交道路R1=R-(B/2+F)R=V2/127(μ±i)V=(0.5-0.7)V设2斜交道路大角度大半径,小角度小半径§6-6交叉口的拓宽设计1设置条件书P2032设置方法2.1向右侧拓宽1)在进口道的右侧加宽进口道,新增一条右转专用车道。

2)交叉口进口道设右转专用车道时,右侧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

2.2向左侧拓宽1)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一条专用左转车道,但缩窄后的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至少为0.5m,其端部宜为半圆形;2)进口道中线向左侧偏移,新增一条专用左转车道;3拓宽车道的长度3.1渐变段长度Ld3.2减速所需长度Lb或加速所需长度La3.3等候车队长度Ls右、右转车道长度Lr=Ld+max(Lb,Ls)出口段加速车道长度Lp=Ld+La§6-7环形交叉口设计环形平面交叉是一种以路口中心岛为导向岛,进入车辆一律逆时针绕行,无需信号控制,实现“右进右出”、依次交织运行的平面交叉口形式。

环形平面交叉,一般城市的多路交汇或转弯交通量比较均衡的路口宜采用。

对斜坡较大的地形及桥头引道,当纵坡大于或等于3%时,不应采用环形交叉。

1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1.1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应根据交通特性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卵形。

1.2中心岛的半径中心岛的最小半径(或当量半径)应满足环道计算行车速度和最小交织长度的要求。

1)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环道计算行车速度以相交道路中最大计算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取。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交织、交织长度、交织段长度最小交织长度不应小于以环道计算行车速度行驶4S的距离,其取值参见表8-13的规定。

对行驶铰接车时,其最小交织长度不应小于30m。

2环道的布置和宽度1)根据交通流的情况,环道可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或分行两种形式,分行时所设分隔带宽度不应小于0.5-1m。

2)环道的机动车道宜为3-4条,最内侧车道作绕环用,最外侧为右转车道,中间为交织车道。

每条车道宽度应包括弯道加宽宽度。

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中的最大非机动车行道宽度,也不宜超过8m。

3)中心岛上不应布置人行道。

环道外侧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中的最大人行道宽度。

4)环道外缘石不宜设计成反向曲线。

出口缘石半径应大于或等于进口缘石半径,进口缘石半径的要求同一般平面交叉口。

5)环道纵坡度不宜大于2%,横坡一般宜采用双向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