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1朱元思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二)课前预习1、作者材料链接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2、课文内容预习要求:①借助工具书给文中加点字②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大致疏通文义,(注:预习时对课文内容的翻译写在第一栏横线上,第二栏横线待第一课时结束后就有出入处自行修正)③不解之处圈点出待上课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预习翻译):(课后修正):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课内导学1、导入,交流预习情况2、整体感知◇朗读课文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读准字音,校对预习注音)。

嗜(shì)辄(zhé)吝(lìn)箪(dān)黔(qián)汲(jí)俦(chóu)觞(shāng)欤(yú)②再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ⅰ注意语速。

ⅱ注意停顿。

ⅲ注意重音。

ⅳ注意节拍。

③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熟◇理解课文词句并翻译①质疑交流:根据预习时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质疑。

(把你们小组认为重要的或有难度的摘录下来!)②全班交流,疏通文义,注意重点词先生不知何许..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人也,亦不详为.号焉。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21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象去完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1、多媒体展示:在某某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感。

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2、简介文体和作者文体: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的体裁有说、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言体裁“骈文”。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大家都仿效他。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指导学生一读,读准音,通文意。

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

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

(运用多媒体听配乐朗诵,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精读细品,分析内容,把握主旨1、指导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吗?(学生讨论、总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教师小结: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赞叹,并作“文眼”统领全篇,开头第一段从结构上看,是总写。

为下文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本文可分为两层。

2、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作者那么又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水“奇”“异”的景色特点呢?3、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来描写的呢?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句子表现出来?教师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出发,极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山水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墨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21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描述景物的方式。

2.培育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述景物的。

2.培育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本课的难点,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课文和想像去完成。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窗们,本单元咱们欣赏了朝气蓬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季的成熟与丰硕,也体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窗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文译文的配乐朗诵并展现风光图片)二.课文简介或许同窗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知大伙儿?(检查预习成效)生:《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述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采纳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睬解、不熟悉的字文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认真的说明和引导。

四.朗诵成诵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诵的进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明白得。

教师在此进程中指导朗诵,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

五.学做小画家同窗们,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久?要求:从文当选择描述景物的语句,画成风光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一.让想像飞起来练习一:望文生景出示课文景物描述的句子,让学生闭起眼睛想像,然后把想像到的画面用语言刻画出来。

景物描述: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1、与朱元思书
章节与课题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初二语文组
使用人
孙莉莉
使用日期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
1、识记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朝代、评价。
2、能疏通文义,解释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
3、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5、能熟练地背诵并准确地默写课文。
本课时重点难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熟练地背诵并准确地默写课文。
难点:1翻译重点句子
2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
学 习 过 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教师二次备课栏
【复习检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天下独绝: 百叫无绝:
在昼犹昏: 急湍甚箭:
经纶:窥谷忘反:
2、翻译下列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⑹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课前认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1、作者在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写法或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3、“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4、“奇山异水”“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与朱元思书课题 21.与朱元思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1.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听课文范读。

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负势轩邈泠嘤缥碧横柯窥谷鸢和鸣戾天息心经纶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4.做古今沟通的练习。

(学生互相测试)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下划线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学生整理相关诗句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认真听读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自己参照注释和工具书,完成文章释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应俱全百废俱兴面面俱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荒谬绝伦聪颖绝伦绝代佳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息事宁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横何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过犹不及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教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教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激情互动:
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 之特点。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
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
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
同。
学生相互讨论问题
(3)齐读并速背本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解释黄色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
魅力精讲
泠 相鸣 戾天
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课下完成作业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拓展应用: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 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
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
word
与朱元思书
课 题 与朱元思书
备课人
课型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新授
知 识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与能

教 过 程 3.朗读背诵。
学 与方
目 法
标 情 感 4.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态度
价值

课标要求 掌握文言文是词语虚词用法。
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
水。
(3)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
自主学习
有抒情。请指出来。 (4)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2>理解课文第二段。 (1)解释红色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Teaching plan of lesson 21 "with Zhu Yuansi" in Chinese Volume II of Grade 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与朱元思书模板实用版2、篇章2:与朱元思书样本通用版3、篇章3:与朱元思书范本(2020版)4、篇章4:与朱元思书例文常用版5、篇章5:与朱元思书范文(标准版)篇章1:与朱元思书模板实用版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课标对古文学习的要求(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信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阅读文章,我们会体味到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3、中招常考考点:近8年来,河南省中招课内对比阅读每年设计4道小题,1题1考点。

(1)实词理解(2)句子翻译(3)文意理解(4)迁移运用4、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在诵读的基础上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文言句式,逐步培养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用心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能够准确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

21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2.背景资料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断,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3.字音字形缥.碧(piǎo)急湍.(tuān)泠泠..(líng líng)轩邈.(miǎo) 嘤.嘤(yīng) 窥.谷(kuī)横柯.(kē) 鸢.飞戾.天(yuān)(lì)经纶.(lún) 千转.不穷(zhuǎn)4.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合作探究(一)积累词汇小组内同学合作,整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语的特殊用法。

明确:此部分具体内容见本书59、60页。

(二)疏通文义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语文与朱元思书课题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⑴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⑵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⑶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⑷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设计二、检查前置作业三、感知课文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导入课前检测分析课文总结作业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一)读其文,疏其义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就让老师打先锋,先示范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认真品味。

(老师示范读,配乐《高山流水》)一、前置作业展示:1、简介作者与背景2、生字词检测3、概述文意4、初读感悟二、学生读课文,配乐《平湖秋月》面对如许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憾?还是让同学们也来享受享受吧!一起来读一遍,读时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

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学生回答: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2、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一些挺重要的词句,和大家一起交流。

(二)神游佳境本文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看谁划得又快又全。

(三)尽述其美(四)体情品意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学生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由探讨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一、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及背景。

二、准确熟练的朗诵课文,了解短文的大意。

进展性目标1、加强学生自主的解释、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二、明白得文体,分析第一层。

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本册书中重要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篇幅短小,语句优美、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定为本课时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有什么我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较能主动背诵、解说。

学生缺什么我班学生缺少思维的主动性,不能在课前充分的明确自己理解问题的困难之所在;不能自主地整体把握课文。

难点预估整体把握与逐句翻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我把如何总体上感知一篇文言文的主体内容,定为教学难点。

助学预案课前指导朗读;寻找精美的有内涵的语句;课堂增强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具体内容设计意图耗时估算预习设计1、熟读课文,归纳难读、难写的字词。

二、结合有关资料,归纳作者常识。

3、有情感的朗诵课文。

1、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读通课文。

二、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30分钟情景创设“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必然会惊喜地发觉,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一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至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又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漂亮传奇……激发爱好,快速进入课文。

3分钟活动一、文学常识积累要求:查找有关资料(如课文注解等其他语文资料),整理出你以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写在下面空白处。

提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发奋有为,但终未显达,因此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词汇并整饬句式背诵课文。

2.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方法及作者的感情。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诵读法,赏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加强某些字词的掌握。

3.在理解的文意的基础上力争熟背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描写山水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

大家还记得我们刚学过的《三峡》吧?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体味祖国山水的秀美。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入选的课文是节选其中一部分。

2.投影全文,随文掌握生字:
独绝缥碧急湍轩邈鸢飞戾天泠泠经伦横柯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老师课文范读,完成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完成下面选择题:
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 n íng
2. 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多种形式:小组内一人读几人听、纠正;上下句连读;全班内男生读女生读;全体学生与老师分读……
四、疏通文意,讨论翻译。

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字词。

有搞不懂的问题组内共同解决,相互质疑解答,弄懂全篇。

大约15分钟后课堂交流,翻译全文。

五、整体感知,当堂背诵
1.请用下面的句式来描绘富春江:
富春江的真呀,它的表现在。

例如:富春江的水真清澈呀,它的清澈表现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硬石,直视无碍。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当堂检查字词理解。

附:
[课堂检测]
一、本文题目《与朱元思书》中的“书”的意思是,作者,字,吴兴故鄣(今浙江吉安)人,时期国文学家。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负.势竟上()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试背课文,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内容
2.掌握本文语言及写景特点。

3.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检查课文背诵
2.小组内由组长负责完成以下任务:
A.每组选一主持人,灵活运用“啊,美丽的富春江!你,请你聆听我们的赞歌!
B.全组齐读认为最喜欢的语段,要读出感情。

二、细读课文,学生讨论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三段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山水特点。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主要采用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水之清澈、山之高峻。

三、品读课文,体会写景特点、语言特点
1、作者是怎样抓住山水的特点来描绘的?
从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近及远: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2)动静结合:游鱼猛浪——夹岸高山化静为动: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多种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负势竟上,争高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4)多种角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视觉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听觉
(5)详略得当:详写山,略写水。

2、本文作者写景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引退的高洁志趣。

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

3、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吴均体”的语言特点是文辞清新挺拔,骈散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品析。

示例: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两句成对,偶尔夹杂六字句和散体句,并大量运用对偶句,使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又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另外,作者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

五、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不仅极富神奇的魅力,而且也成就了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使得他这篇《与朱元思书》流传千古,成为历代山水游记文章的典范。

但是,白璧微瑕,经典亦有不足。

请同学小组讨论,看能不能找出文章的瑕疵。

1、文题不符:文章内容丝毫没有涉及到朱元思
教师明确:此为节选,编者应该另起题目,顺便请学生们拟题。

2、全文总写句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先山后水,而下文却先写水后写山,顺序不对。

所以总写句可改为“异水奇山,天下独绝”。

(说明)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具体建议中也有明确的提示:“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因此设计此题的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大胆质疑精神。

3、第三段的写作思路为:先写山势高峻,美好环境,后写给人的独特感受,最后又写枝条掩映的美景——这个思路明显混乱,应该把最后的“横柯”句合并到前面的写景处,之后再是抒情,这样思路就明确为:先写景,后抒情,更为合理。

六、教师小结
山川景色,古来共赏。

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仰观高山之雄奇,俯听天籁之梵音,身感物外之趣,使我们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也写出精美传世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