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四单元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课本知识点梳理总结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最主要、最根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什么样决定什么样②变化发展决定变化发展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活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自我发展、完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含义)创造的历史表现: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生活和实践是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实践提供物质条件;直接创造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⒈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⒈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⒉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物质的价值:物质属性、功能→主体需要(关系)人生的价值: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①社会价值(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自我价值(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1、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导向作用2、人生道路的选择导向作用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⑴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⑵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特征:⑴社会历史性、⑵阶级性、⑶因立场、角度而不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⑴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站在人民的立场,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价值的实现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⒉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⒊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哲学三四单元基础记忆提纲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包括第七、八、九、十课)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是实质和核心是什么?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什么?P53(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2.什么是联系?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54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普遍性涵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客观性涵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联系多样性涵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3)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主观随意性。
3.什么是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57-58(1)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关系: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单元(唯物史观与人生观)复习新编
政治第四单元复习新编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第十一课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与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含义: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的。
这种自觉意识便是社会意识。
而形成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即是社会存在。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与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会落后或先进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推进,落后的阻碍。
⑷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方法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观点。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理)【原理内容】: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活跃的因素。
⑴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合则推动,不适合则阻碍。
【方法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原理内容】:(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思想观点与意识形态的总和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内容与方法论与2相似。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动力⑴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⑵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因此,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完善、发展并解决。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新
哲学与⼈⽣第四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新第四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课历史规律与⼈⽣⽬标(⼆)多项选择题(三)辨析题1.此观点是⽚⾯的。
⼈⽣⽬标的实现需要许多条件,⾸先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其次需要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
第三,需要制定详细计划、付诸实施。
第四,要能坚守正确的⼈⽣⽬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此观点是错误的。
实现⼈⽣⽬标需要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
要全⾯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也要全⾯分析⾃⾝所具备的条件,包括⾃⾝的优势和不⾜、兴趣和特长。
只有分析清楚⾃⼰所处的主客观条件,实现⼈⽣⽬标才切实可⾏。
好⾼骛远,不切实际的⽬标是难以实现的。
(四)材料分析题1. 实现⼈⽣⽬标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将宏⼤的⼈⽣⽬标进⾏分解,制定短、中、长期计划。
⼀个⼈的⼈⽣⽬标通过层层分解、最终会落实到每⼀天、每件事⽅。
以最近的⽬标为指南,做好每⼀件事情,通过⾃⼰踏实的努⼒付诸实施,宏⼤的⼈⽣⽬标实现就有可能。
2.(略)第⼗⼀课社会理想与个⼈理想(三)辨析题1.此观点是⽚⾯的。
选择好了专业,将来的⼯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向,不等于已经确⽴了理想。
将⾃⼰所选的专业学好,努⼒成为职场中优秀的员⼯才是职业理想的确⽴。
理想是对未来美好⽬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是前进的巨⼤的动⼒,理想是战胜困难的⼒量源泉。
充分发挥理想对个⼈成长的巨⼤作⽤。
2.此观点是正确的。
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法实现,幻想有⼀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实现的条件。
(四)材料分析题1.(1)个⼈理想包括⽣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燕想⾃营⼀家酒店的理想属于职业理想。
(2)⼀⽅⾯,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理想,个⼈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另⼀⽅⾯,社会理想以个⼈理想为基础,个⼈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中国梦具有⼈民⼤众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民梦的有机统⼀,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是⼈民的幸福梦;既是中国⼈民的集体梦,⼜是每个中国⼈的个⼈梦。
哲学第四单元Ⅰ-社会历史观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6、简答: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 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的伟大历史转折。温家宝总理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 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 强》的演讲。其中论及: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 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国家虽小,兼容乃大;现在 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就能实现人生价 值
5、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
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
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
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
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D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 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 本质上是实践的。
3、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和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 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意义。
三、例题练习
1、任何一国文化传统的形成都根源于其生产 方式,而文化传统一旦定型,其文化的特征和
A 性质就具有延续性。这主要说明 ①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讲: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教学课题《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第二讲,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掌握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3. 加强自身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时分配本课程预计用时2 个课时。
授课类型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教学重点:1. 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掌握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手段: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具:投影仪、PPT。
教学主要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以及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3. 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4.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
6.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7.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板书设计: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板画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现理想和承担责任相关的图像,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哲学第四单元综合复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0、 曲袁梨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珍妮机 ”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 蒸汽机广泛应用之后,大大地推进了产业革命,物质 财富简直就像魔术师似的变换出来。但是,“利器” 还要人来用。劳动群众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 产过程中,社会上才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这些 事例集中说明():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坚持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指导。
13、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引导下岗职工 树立“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一变门路多”的 思想,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 其哲学依据是():
A、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具有社会性 D、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A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 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 社会形态的更替。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2)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 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A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 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
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
哲学第四单元——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课件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农村30 多年来的改革举措。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我 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农村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 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 路线。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发展农 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采取土地承包制 度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措施,属于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进一步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网络构建: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认
识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 会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原理及方法论
和
价
值
人生价值的内容及评价
选 择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辩证唯物论(3)
2.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并在牢牢把握 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时,把扩大内需的重点 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集中解决紧迫性 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 惠的好事实事。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联系材料,分析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决议中“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 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的合理性。
哲学第四单元复习228
唯物辩证法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讲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第七、八、九、十课
辩证唯 物主义 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 第六课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第十一课 价值观、人生观
第十二课
辩证唯物主义
主 要
含 义 对 象
基本 问题 基本 范畴 关于整个世界发展的最 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
区
别 联 系
目 的
2、人生价值观原理
• 〖原理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 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 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 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 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 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 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 值观的指引) 。
•
例4、[2011· 全国卷]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 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 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 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 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幸福感以一定 的物质财富为基础”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幸福感的提升与 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② 说法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答案:A。
• 例2、我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就是变革生产关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到合营、三资、私营企业遍地开花,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这些事实表明( ) • A.我国的生产关系是由党和国家的政策决定的 • B.人类社会是按照人的愿望变化发展的 • 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取得成功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测试题1.您的姓名:2.您的班级:3.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源于无知4.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
A、社会制度B、经济条件C、自身优势D、艰苦奋斗5.我国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
A、共同理想就是最高理想B、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最高理想是社会理想C、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基础和归宿D、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解决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7.人生只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
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止不前。
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
A、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B、理想与现实的关系C、理想与奋斗的辩证关系D、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8.在边疆的40年里,救死扶伤是吴登云一直坚持的理想,他为病人无偿献血30余次,总计7000多毫升,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为了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割取了13块皮肤。
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成了农牧民心中的"圣人"。
吴登云这样做事因为()A、"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B、为追求"圣人"的称谓C、每个医生都会这样做的D、能够获得高额物质奖励。
哲学第四单元典型例题
哲学第四单元典型例题1、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抗与冲突和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是冷战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大国之间的冲突和对立甚至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冷战结束后,以亦敌亦友、挑战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逐渐浮出水面。
世界越来越需要大国之间抛弃零和思维。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关原理,说明大国之间为什么需要抛弃零和思维。
(10分)2、随着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繁荣的背后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机蔓延,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社会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多元。
面对人们的思想活动更具独立、多变和差异这一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H市坚持在多元中立主导,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各项事业的建设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H市干部群众坚定了理想信念、迸发出奋斗热情。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H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
(10分)3、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辩一辩: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第二环节:学习目标展示自主学习(约10分钟)
学习目标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含义
2、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和全体公民的关系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识记、理解)
4、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识记、理解)
第三环节:自学诊断:
独立完成《导学案》第43页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3)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3课时
(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3)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哲学第四单元原理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解析:(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复习
7、大切口的哲学题,如“哲学生活、哲学道理、哲学依据、 哲学意义”,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四个方 面全考虑(依照此顺序),切忌单一化,抓其一点,不及其余; 同样,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 观尽量每个方面都涉及。 8、严格区分理论范围: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 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或唯物史观)≠认识 论。切忌:把唯物辩证法答成唯物论,把辩证法答成认识论。 9、世界观+方法论+材料(缺一不可,一一对应)。 10、要高度重视标志性词语:材料中的关键词要敏感;要加强 积累;要牢牢记住和理解。 11、夫妻知识点回答不全(虽不一定全用,但以防万一最好全 答)。 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都是。 例如由“政策”想到意识,由意识扩展到两个方面(即夫妻知 识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12、哲学与经济、文化、哲学的综合模块考查题,通常要综合 运用两块理论答题。
3、(2011临沂一摸)郭明义,鞍钢矿业公 司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他为希望工 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达12万元,几 乎占了他收入的一半,先后资助了180多名 困难学生;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 义务献血50多次,达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 液的10倍多……有人说他傻。他说:“给人 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 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这就 是郭明义的幸福观。 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郭明义的幸福观 进行解读。(6分)
4、(2011烟台)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 择”的知识,说明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 过程中征求民意、尊重民智的正确性。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四单元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由上层建 经济基础 适合—→促进经济基础巩固、完善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
变革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不适合—→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要求
知识串讲 选择题
受“重生产、轻流通”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流通领域 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国际水平。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2 年7月11日讨论通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 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创新流通 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开 放,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流通体制改革 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 ③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知识串讲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 社会存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 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有时落后于,有时先于
决定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 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先进—→推动 落后—→阻碍
社会意识
总体感知
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普遍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 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 规律。
知识串讲
把握理论
思考>>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
用?如何理解?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群众、基础、决定力量
2018哲学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 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之所以能揭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因为它科学地阐明 了社会的基本矛盾。那么,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物质和意识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 C.个人和社会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2.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实现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作用的范围是自然界,而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范围 是人类社会 C.自然规律的作用是自发的,而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 D.自然规律是容易认识和利用的,而社会发展规律是无法把握和利用的 3.面对清末封建专制走向末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趋势,中国民主革命 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说了一句名言:“世界形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先生的这句名言启示人们 A.面对社会发展规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 B.社会发展规律是由个别伟大人物或英雄人物支配的 C.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 D.一个人只要看清楚社会发展趋势,就一定能建立丰功伟业
多项选择题: 4.关于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下例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B.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要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C.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D.社会理想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反过来也制约社会理想,它们相互决定、 相互制约 5.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需要做到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掌握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 B.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中,思考自己的人 生理想 C.要客观分析自身的条件,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理想 D.理想的确立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坚定性是理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4.人生的目标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判断其正误有许多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 就是 A.是否符合个人实际 B.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C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5.“理想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也不是等同于现实的猜想。”它告诉人们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理想是人们对现实的全盘否定 C.个人理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理想的实现需要否定和拼搏 6.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而个人活动又要受到社会历史发 展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正确发挥聪明才智,就必须 A.突破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聪明才智 B.用规律制约行为,谨慎发挥聪明才智 C.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把个人的动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合起 D.在认识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人的聪明才智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一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结论:
①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 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和社会存 在具有不同步性。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 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 作用。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 作用。
以上结论概括起来就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BCDF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请判断以下图片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道德
说一说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之一。你能说说《西游记》中的 玉皇大帝、天宫、观世音菩萨各 是什么样的吗?他们在现实生活 中能否找到原型?《西游记》描 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什么关系?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皇帝的饺子
从前,有一个农夫,家里很穷。有一 年过春节的时候,妻子给他包了一顿 饺子。农夫见了喜出望外,吃得有滋 有味。吃完了,农夫很感慨地对妻子 说:“我要是当上皇帝,就天天吃饺 子!妻子一听,很不以为然地说: “让我天天给你包饺子吃?我才不干 呢!”
这说明了一个哲学道理,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
秘,还要追索社会的本质,探究社
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
价值。
辨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联系
唯物辩证法
发展
“马哲”
认识论
矛盾(全面)
历史唯物主义
考纲展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