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ppt怀疑与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与学问ppt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的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了怀疑与学问,希望帮助到大家!
为您推荐:怀疑与学问练习
《怀疑与学问》课文分析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譬pì如:例如。
虚妄wàng: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坏了。多指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了破绽。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
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学说)。
墨守:因循守旧、死守。
停滞zhì:停止。
顾颉jié刚:仓颉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顾颉刚1893~1980,中国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1920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同年冬应胡适之约标点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又标点崔述的《崔东壁遗书》,着手编纂《辨伪丛刊》,1922年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1926~1929年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任教。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由对《尚书?禹贡》的研究而倡导历史地理和边疆地理的研究。抗战时期,在昆明、成都、重庆任教。同时潜心著述,编辑刊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全国文联委员、中国
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担任《资治通鉴》校点工作的总校,完成了二十四史标点总
其成的重任,继续进行对《尚书》的研究,不断发表研究古史、历史地理及古籍考辨的文章。顾颉刚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开拓者之一。他在民歌、传说、神话、民间风俗等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均有较杰出的成绩。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吴
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顾颉刚民俗论著集》、《中国上古史
研究讲义》、《顾颉刚选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2、相关知识:
本文选自《通俗论集》,标题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表面看二者是并列的,实际上重
点在谈“怀疑”的重要性,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前提基础和手段,没有怀疑的精神就没有新
发明、新学说的产生和创立。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
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6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
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
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
三、写作方法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
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
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作两层,有两个段
内小论点,一层进一层的论证中心论点。第三、四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
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
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第五段扩展开去,又提出另一个段内
小论点: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这样,本文议
论的内容从对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
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及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
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2事理分析得透辟周密。
文章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首先说明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说明事实
和根据有两个来源,说明传说不一定可靠,而从传说找证据又为治学所不可缺少,这样就
很自然地推论出对于传说都应经过一番事前思考这个道理。又如对什么叫“怀疑的精神”,作者阐释得十分明确。所谓怀疑,是指决不轻信,是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决定信与不信;进而又把怀疑分析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在论证怀疑对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
将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五步。这些分析都是很透
辟很周密的。
3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开头不只
引了程颐的话,还引了张载同一观点的话,而且这两人都是古代著名的大学问家,用他们
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五段中又引了孟子的话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作了阐释,说这“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
盲从或迷信”的意思,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
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四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
有必要。作者举例时,就读书时该怎样怀疑、追问,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列出了一系列寻
根究底的疑问,给人具体的借鉴,对人很有启发。第六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
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又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为证,讲他幼时读书善疑,
先是向塾师提了两个问题,塾师回答后,又发疑问,足见富有怀疑精神,而这正是他日后
成为大学问家的基本条件。这一事例论证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四、重难点导析
1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核心,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是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就实质而言它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是论据。可作分论点的有两种事物:一是不需要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