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水墨绘画语言看张艺谋《影》中的影视表达
《影》影评—从传统古典美学看张艺谋新作
水墨舞《影》,古色古香的视觉盛宴——从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看张艺谋新作《影》张艺谋新作《影》于二〇一八年九月携一席水墨风席卷了电影院。
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水墨风格打造的电影,其出现除有赖于电影技术的突破外,还基于导演张艺谋对于色彩运用的新尝试,及电影中古典传统美学元素需要更好地呈现的需求。
从东方传统审美眼光去关照这部影片,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水墨渲染,古色古香从整部电影的色彩运用来看,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根据张艺谋从前的电影作品色彩风格中去比照来凸显《影》的独特之处。
在张艺谋早期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大量地运用的红色、黄色的暖色调及冷暖色调的对比,来烘托情节气氛和传达隐性信息,并具有多元化的象征寓意。
如红色在影片中就表达了喜庆、血腥、压抑等多种含义;冷暖色调的对比结合四合院精确对称的构图,表现出封建家族的等级森严。
同样的,在极具商业色彩的《英雄》中大面积的红、绿、蓝的出现,《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贯穿始终的金黄色等,都体现出导演的色彩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影片中呈现的异同。
《影》在色彩上迥然异于导演的所有影片,它摒弃了所有抓人眼球的和富有视觉冲击的鲜艳颜色,回归到简单的黑、白、灰三色,辅以人物的血色,呈现出中国水墨画风格显著的新的色彩审美。
荆浩《笔法记》中就说水墨山水之美是“不贵五彩,旷古绝金。
”从微观看,影片中人物服装色彩的单一,熏香古琴、水墨屏风的精心布置,铮然古琴的适时配乐,每一帧都富有东方韵味。
从宏观的布局来看,故事布景于山水环抱的峡谷中,通过缠绵不断的阴雨的水汽浸润,配合檐牙高啄的古典建筑,辅助勾勒出勾心斗角的人心。
用黑、白、灰描摹出一幅色调冷峻的水墨山水图,把中国水墨运用到了极致。
水墨风格除了帮助更细腻地展现人物性格、感情和矛盾的一种动态过程外,还借用色彩与音效描绘出一种富有中国古风特色的暴力美学。
红色,是影片中唯一一种明亮的颜色,并且基本都是以血液的形式出现。
血色在水墨色调下没有变得暗淡反而得到醒目的彰显。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该电影通过视觉符号塑造了一幅水墨画般的中国古代宫廷景象,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在影片中,许多视觉符号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下面就来解读一下《影》中的一些视觉符号。
首先要解读的是电影中所使用的水墨画风格。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浓墨重彩、意境深远的特点。
在《影》中,张艺谋巧妙地运用了水墨画的元素,通过影片的色调、布景和构图等方面来呈现出一种明清古代宫廷的审美氛围。
整部电影的画面给人一种素雅、典雅的感觉,仿佛是一幅宫廷画卷悠然展开。
这种水墨画风格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为了塑造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一种悠然自得的古代宫廷美学。
其次要解读的是电影中所使用的光影效果。
在《影》中,光影被巧妙地运用,成为了塑造情感氛围和烘托人物内心世界的媒介。
电影中的光影呈现出一种古代宫廷的质感,时而明媚、时而幽暗,宛若一幅水墨画的细节。
在一些关键的情节中,光影的运用更是展现出了一种戏剧化的效果,比如在宫廷争斗的场景中,光影的变化仿佛是一个巧妙的戏剧舞台,让人物的情感冲突更加深刻。
光影的运用不仅展现出了导演的艺术功力,更是为整个电影增添了一种深刻的审美情感。
电影中的服饰和道具也是影片中的重要视觉符号。
《影》中的服饰和道具都采用了古代宫廷的元素,比如汉服、发簪、腰带等,这些服饰和道具都呈现出了一种古代宫廷的风姿。
通过服饰和道具的运用,影片营造了一个古代宫廷的生活场景,而古代宫廷所承载的礼仪、仪态、权力斗争等元素也随之浮现。
这些服饰和道具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更是为古代宫廷文化的再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解读的是电影中所呈现的自然景观。
在《影》中,自然景观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视觉符号,体现了古代宫廷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趣味。
电影中的自然景观呈现出一种神秘、婉约的气息,比如宫廷花园、湖泊、山林等,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恬静的意境,更是为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一种更加深刻的背景。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古装文艺电影,以中国古代的水墨山水画为背景,呈现了一幅水墨丹青般的视觉盛宴。
在这部电影中,水墨艺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不仅在画面设计上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更在角色性格和情节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影《影》通过水墨的视觉符号,将人性的复杂、矛盾和曲折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古代中国,水墨画是一种充满哲学意味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浓墨重彩的视觉美感,更蕴含了对人性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电影《影》在这一古代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性的解读,展现了古代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电影《影》中的水墨画面呈现出了古代中国的传统审美风格。
影片中富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山川和林木,将整个画面打造得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般的画卷。
这些画面既有浓墨的黑白对比,又有丰富的线条和层次感,展现出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和美感。
这些画面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古代中国文化的气息,更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电影《影》中的水墨画面也为人物性格的深度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水墨画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美感,更在意境和意义上有着丰富的内涵。
电影《影》通过运用水墨画的视觉符号,塑造了许多充满禅意和内涵的人物形象,如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对国家的忠诚、对权力的欲望等。
这些角色通过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影》中的水墨画面也对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墨画在中国艺术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美学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更在情感和心境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电影《影》通过水墨画的视觉符号,将故事情节与画面元素相结合,使整个影片呈现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古代中国文化风情。
这种绘画式的情节发展方式,使影片在视觉和情感上都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中国导演张艺谋的一部历史片,通过浓郁的水墨画风和独特的视觉符号,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权力的腐败。
整部电影的视觉风格以水墨为主,这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美学风格。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画法,注重用墨色表现意境和情感,借助于笔墨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图案来衬托电影的氛围。
电影中使用的大量黑白画面以及抽象化的形象,使观众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同时也给人以压抑和神秘感。
电影中的角色服装和道具也是视觉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角色们身着传统的宫廷服饰,头戴发髻和蓝色头巾,展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的魅力与权威。
而精致的玉器、琵琶等道具,则增加了戏剧化的效果。
这些服装和道具的设计,结合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使电影的场景更加生动。
电影中的光影运用是视觉符号的重要手段。
水墨画的特点就是善于运用光与影的对比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电影中通过光与影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和阴暗的心理。
电影中常常使用逆光来烘托气氛,呈现出阴郁、神秘的画面效果。
这种光影的运用不仅为电影增添了美感,也使得观众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和角色的内在世界。
电影中使用的色彩也是视觉符号解读中重要的一部分。
水墨的特点是以黑白灰为主,而在《影》中,黑色起到了凸显情节和烘托角色的作用。
黑色象征着迷雾、阴暗、神秘,也与电影中的阴谋、权谋相对应。
黑与白的对比,也反映了人性中善恶、真假的斗争。
通过黑白的运用,电影传达出了观众对人性和权力的思考。
电影《影》通过水墨画风和独特的视觉符号,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的腐败。
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也可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古装爱情片,该电影围绕着权力斗争、生性情欲、爱情和人性的纷争展开。
在电影中,视觉符号是建立情境、营造氛围的关键,而水墨意境深厚的画面更是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深沉的底蕴。
首先,电影中的黑与白这对视觉对比的符号构建了一种两极分化的格局。
黑与白的对峙既表现了阴阳、阴暗与光明的对抗,也表现了魏国内部的险恶与不断反复的斗争。
电影的开头就以全黑的背景为基础,在这个黑色的画布上,随着音乐的渐进,一只乌鸦的形象顿时出现。
这只乌鸦即是黑色的代表,也是人类古老文化中的吉祥之物。
随着这只乌鸦的声音,慢慢引入了更多色彩。
在片中,黑色袍子的人非常显眼,他们穿黑色袍子,走路很像幽灵,这使他们的形象非常鲜明,与白色墙壁产生强烈对比。
电影中还有许多黑色与白色的对比,如影子中的白色袍子、灯笼上的黑白相杂、训练场上的黑白分明等等,这些都为电影增添了许多震撼的视觉场面。
其次,水墨画面是电影中最具特色的符号。
水墨画作为中国古典绘画的代表,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电影中,比起妙笔画人物,更突出的是水墨的质感和画面的格调。
画面古朴素雅、线条流畅,各物体轮廓、颜色层次分明,将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统一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剧情或情感紧张的时候,摄影机采用快十倍的放慢速度,配合高清水墨的特效,让美感更为深刻。
比如,片中一幕“纸片破衣”,剧情紧张,但是采用了水墨特效,使得这一场景的美感爆发出来,让人回味悠长。
最后,电影中人性的渲染是最为重要的。
人性观是电影所展示的核心价值,张艺谋更是提出了“似水之流”的人性观。
在电影中,将各种生理欲望交织进权力争斗的迷雾中,表现了人性各种纷杂而又矛盾的方面。
主角影的个性就很像影子:“影子是冷静的”、“影子心地善良,有愧疚感”;同时也有它自己的矛盾:“很爱她,却不敢承认,怕她离开,怕她受到危险。
”这种矛盾的情感在电影中随时可见,也是人性最为真实的体现。
总之,《影》的视觉符号非常有特色,黑与白的对比、水墨画面的质感以及人性的渲染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典并且非常深度的人性图景。
张艺谋在《影》中的创新影视表达
张艺谋在《影》中的创新影视表达作者:范博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5期摘要:《影》是2018年上映的张艺谋最新执导的电影,该片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奖项。
本文从电影色彩,美术设计,服装设计、音乐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探究张艺谋导演的最新影视创新。
关键词:影;色彩;符号;创新《影》是张艺谋的第25部电影,作为每一部都敢于作出新挑战新尝试的创新风格导演,在经过充满争议的前作《长城》好莱坞体系的“重工业电影”尝试之后,《影》对于张艺谋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某种角度上《影》是张艺谋追寻自己创作风格的回归之作。
电影《影》通过光影艺术探讨了一出真与假的哲学问题,从文学到艺术再到哲学,《影》的内容量极为丰富,本文从较突出的影视表达手法入手探讨张艺谋的创新表达。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电影是讲故事的,是人间事的一种虚拟创作再现,源于真实且高于真实,如同人的影子,来源于人又千变万化。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讲一个人影子的故事,一个替身的故事,电影的光影手法天然具有表现优势。
张艺谋喜爱光影色彩的极致化表达,最终这种喜爱在他的所有电影里都表露无疑,慢慢形成了张艺谋强形式的电影风格,使得如今谈张艺谋便绕不开光影色彩。
在这部有巨大创作空间的题材中,张艺谋在很多方面极大提高了创作要求,在形式上作出新的极致提升,某种意义上,他用这种方式借着这个故事再一次致敬电影艺术。
一、创新的色彩应用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大多是多色并且高饱和的,在《英雄》中对色彩的极致应用即便在如今的电影创作环境中也是极少有的大胆,一次次突出的色彩形式感几乎成为张艺谋的独有风格。
在《影》中大胆抛弃色彩,把独有色彩风格和形式感的创作强项去掉,以高级黑白灰为总体基调,不禁为张艺谋突破自己的精神而赞叹,在已经将近七十岁的导演身上,看不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反而是不断求变求新,这应该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的创作精神。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是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具有浓郁中国风的古装影片。
在这部电影中,视觉符号的运用极为丰富,其中的水墨画作为重要的视觉符号,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水墨画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和人性哲理也得以体现。
水墨画一直被视为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光包含了绘画的技法和表现形式,更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积淀。
在电影《影》中,影片中涓滴不落的雨水,无声无息的出现与消失,以及水墨画中常见的枯树寒山等元素,都意味着人生的起伏和无常,传达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无常的世界观。
通
过这些水墨画的元素的运用,导演成功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同时也呈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魅力。
水墨画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电影的情感表达。
水墨画具有夸张和抽象的特点,常常通
过一些简练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情感。
在《影》这部电影中,导演通过运用水墨画的手法,将人物的情感表达简化到极致,使得观众更加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电影中的色调和光影处理也运用了水墨画的特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悬疑感,从而提高了观影的视觉享受。
电影《影》中水墨画的运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通过其艺术内涵
和情感表达,为电影赋予了独特的视觉符号,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通过细
致入微的水墨画运用,电影《影》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水墨下的人性世界,引发了观众对人
性的思考和审视。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由张艺谋执导,画面运用了中国水墨画的风格,展现出了古代王朝的权力斗争和人性的表现。
在电影中,有许多视觉符号,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水墨画风格。
首先,水墨画风格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电影《影》正是以中国古代为背景,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水墨画是一种以墨、水为主要材料,以线描、色彩为表现手法的绘画艺术,因此电影的画面大量运用了墨色和水墨笔触,将人物和场景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种风格不仅强化了电影的古代气息,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水墨画中常常使用的线条和轮廓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有很大的影响。
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各异,有高傲专横的太子、机智过人的谋士、忠诚勇敢的武士等等。
这些人物在电影中用细腻的线条和轮廓描绘出来,呈现出独特的气质和形象。
例如太子建造的豪华宫殿、借助地形妙手回春的谋士、激烈殊死的搏斗等场景,都运用了大量的墨色和水墨笔触,表现出了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再次,电影运用水墨画风格,强调了人性的主题。
在权力和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是电影中始终强调“人,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电影并没有把人物的价值简单地归结于权力或利益,而是让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水墨画风格,电影强调了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让观众感受到了更为真实的人性。
最后,水墨画风格还能带来更为独特的视觉体验。
电影的画面采用了高明度的画面,将光线、色彩、墨色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充满诗意的视觉世界。
电影的人物和场景都被呈现出历史的光辉和神秘感,通过这种风格的运用,电影的质感和艺术性都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电影《影》运用了水墨画风格,呈现出了古代王朝的权力斗争和人性的表现。
水墨画风格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同时也为电影带来了更为独特的视觉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古代战争剧,讲述了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视觉上运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表达人性的多样性和未来的可能性。
其中,水墨画风成为了电影的重要视觉表现手法之一,通过水墨的笔触、色彩和构图来描绘出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和纷乱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剖析《影》中的视觉符号,探究水墨下的人性之美。
一、水墨画风在电影中,水墨画风的运用显得十分精准而又恰到好处。
水墨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传统文化意味。
它以墨汁勾勒描摹出自然界和人物的形态,其用水加墨色的流淌与画面的遮蔽与露出,如同情感的流淌、内心的复杂与变化。
因此,水墨画的构图和色彩对于人的情感和内心变化都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在《影》中,水墨画风的运用极为丰富。
首先,电影的开头便是一幅天空与鸟的水墨画,这也与电影结尾的飞鸟有了呼应,象征着人类对于未来的向往和蓝色天空的自由之意。
其次,电影中使用了许多水墨画的构图手法,比如多层次的画面叠加和画面局部遮蔽,来展现出角色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波澜起伏。
而且,尤其是在电影中描绘战争场景和战斗戏份时,水墨画风更是体现了电影的艺术风格和张艺谋导演的独特视角。
这种画风的使用不仅让电影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而且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二、黑白分明的色彩黑白分明的色彩是《影》中另一个重要的符号。
黑白分明的色彩不仅充分体现了水墨画风,更是为观众讲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影片中,黑、白、灰三种颜色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将不同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黑色和白色在电影中分别被用来代表两个势力,即护国军和南国兵。
黑色代表护国军,象征着强势、坚决、充满战斗力,而白色则代表南国兵,象征着柔弱、蒙昧、不堪一击。
其次,电影中运用灰色来代表内心矛盾、摇摆和难以取舍的情感,如电影中张诚骄傲的意识和袁婕和张诚彼此的爱情,通过灰色的运用来展现角色内心的矛盾,这一点尤为重要。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1. 引言1.1 电影《影》的背景介绍电影《影》是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于2018年上映。
这部电影故事背景设置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国家政治舞台上,讲述了权力斗争、阴谋勾心、忠诚与背叛等主题。
该电影曾在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
张艺谋导演通过独特的影像语言和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充满古典美感的视听盛宴。
电影《影》不仅在故事情节上引人入胜,更是在视觉呈现上达到了极致,其中水墨画风格的运用更是成为影片的一大特色。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笔墨、线条和色彩,展现出了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艺术美感。
在电影《影》中,导演巧妙地将水墨画风格应用在影片的视觉呈现上,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韵味。
通过对水墨画风格的运用,电影《影》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辩证关系,呈现出一幅水墨下的现代人性图景。
1.2 水墨艺术与人性的关联性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水墨画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线条和色彩,但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墨迹的浓稠或细腻,画家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在世界。
水墨画所强调的是“意”而非“形”,更加注重的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表达与情感的传递。
人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涵盖了人类的情感、智慧、道德等方面。
水墨艺术与人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水墨画中,画家往往通过墨色和线条的表现,塑造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性的种种面貌。
水墨画所强调的情感抒发和内心表达,与人性的深刻探讨密不可分,通过水墨画的表现形式,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多样性,思考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
电影《影》正是充分利用了水墨画风格来探讨人性的内在世界,通过独特的视觉符号和色彩运用,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呈现得淋漓尽致。
2. 正文2.1 水墨画风格在电影《影》中的运用在电影《影》中,导演张艺谋巧妙地运用了水墨画风格,为整部影片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古装影片,影片以唐朝末年的临安为背景,通过一段充满权谋斗争和人性考验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
在这部电影中,水墨画风的视觉效果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水墨的意境和色彩,观众得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中的人性困境和内心挣扎。
本文将从水墨下的人性出发,对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进行解读。
水墨在《影》中的视觉效果也烘托了人性的阴暗面和矛盾心理。
在水墨的笔触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他们的情感包容了喜怒哀乐,展现了复合的人性。
在水墨画的渲染下,每一个角色的面部神态和情感表达都显得更加深刻和真实,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水墨的笔法让影片中的人物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水墨的色彩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梦幻和虚幻的氛围,突显了人性世界的不确定性和迷离。
在电影中,水墨的淡墨色调和浓墨渲染展现了一种模糊和朦胧的美感,这与人性的不确定性和命运的玄机相契合。
在水墨的映衬下,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让观众在迷离的画面中感受到人性的曲折和世界的变幻。
水墨的意象让影片中的人物与情节相得益彰,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艰难。
水墨画的意境和色彩也为影片中的权谋斗争和人性挣扎增添了一种艺术的韵味和情感的厚重。
在电影《影》中,水墨的笔触和色彩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血与泪的世界,展现了人性的悲壮和苦难。
在水墨的渲染下,影片中的权谋斗争和人性挣扎显得更加深刻和痛苦,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和痛苦经历。
水墨的视觉符号加深了影片的情感张力和震撼力,让观众在欣赏视觉美感的也得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的悲剧和命运的无常。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主演包括邓超、孙艺洲、谭卓等的历史动作片。
该电影采用了独特的水墨画风的视觉符号来表达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进行解读。
一、黑白水墨的表现形式整部电影采用了黑白水墨的表现形式,来营造浓郁的古风氛围。
水墨画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一种简约、朴素、神秘的感觉。
而黑白水墨的运用更是使得影片中的场景更具有质感和美感,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享受。
黑白水墨的表现形式也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情节和人物的变化上。
在这种表现方式下,观众可以更加专注地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行为举止,从而更好地把握电影的情节发展。
二、墨迹纹理的呈现电影《影》中,墨迹纹理的呈现也是一种重要的视觉符号。
墨迹纹理不仅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纹理感,还能够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在电影中,通过墨迹纹理的呈现,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当人物愤怒、激动、或者悲伤时,墨迹纹理会更加凌乱、狂暴、或者泛滥。
而当人物冷静、沉稳、或者兴奋时,墨迹纹理则会更加平静、稳定、或者有节奏感。
通过墨迹纹理的变化,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符号的运用电影《影》中还采用了大量的符号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电影中的人物服饰、建筑、道具等都运用了大量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的运用,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甚至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电影中的人物服饰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古代官服,这种官服不仅代表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还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花纹、刺绣等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
电影中的建筑也运用了大量的符号,比如宫殿、亭台、楼阁等,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人物的地位和情感。
电影中的道具也运用了大量的符号,比如宝剑、刀具、笛子等,这些道具既是人物身份的象征,同时也能够通过其形状、工艺、材质等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个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1. 引言1.1 影片简介《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李晨、周冬雨、谭卓等主演的电影。
影片以古代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形式呈现,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多重层面。
故事设定在北齐末年,讲述了一个被迫替身的平民少女如何在宫廷斗争中展现出无畏和果敢的一面,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历程。
影片的画面极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在黑白灰调的背景下,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和人性的微妙变化。
本片不仅融合了水墨艺术与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在叙事和情感层面细腻而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善良、勇敢和复杂性。
通过水墨画风格独特的视觉表达,电影《影》在影院大银幕上展现出一幅沉静而又动人的人性画卷。
1.2 水墨艺术与电影的结合水墨艺术与电影的结合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表现方式,可以为电影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以简洁、含蓄、意蕴深远而闻名于世,其独特的氛围和情绪能够为电影带来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电影《影》中,导演通过运用水墨画的特点,将人物内心世界深刻表现出来,使观众更加贴近人物情感的转变和心理变化。
水墨艺术与电影的结合,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更是通过画面的精致表达,展现出对人性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水墨画的简约和抽象性,将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抽象化,观众可以通过影片中的水墨画风格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电影《影》中,水墨画与电影相结合,不仅为电影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更是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
通过水墨艺术与电影的结合,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所表达的人性关怀和对生命的思考。
2. 正文2.1 水墨画风呈现的人性关怀水墨画风在电影《影》中呈现了深刻的人性关怀。
通过水墨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影片展现了人类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想变化。
在黑白灰调的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姿态和肢体语言更加突出,使观众更容易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水墨画为主题的影片,其中充满了大量的视觉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围绕电影《影》中的水墨画风格和视觉符号展开解读,探讨其中蕴含的人性内涵。
电影《影》中的一些视觉符号也充分展现了水墨画的特点,同时又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理。
比如影片中的桥梁、亭子、山石等常见的水墨题材,在电影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加强画面的中国特色,更是为了传递人性的深层内涵。
桥梁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代表着连接和融合,而亭子象征着闲适和宁静,山石则寓意着坚定和不变。
这些符号的运用不仅为电影增添了诗意的意味,更在无形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性和情感。
除了以上的符号,影片中还通过角色的着装、表情和动作等细节来表现水墨画的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比如角色的服饰往往采用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如长袍、发髻等,在颜色上也以黑白为主,更突出了水墨画的质感。
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往往也是充满含蓄和克制的,这种内敛的表达方式与水墨画的意境相契合,同时也传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深沉和内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影《影》通过水墨画风格和视觉符号的运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深刻地刻画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涵。
水墨画的意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哲理,为电影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内涵。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能够感受到人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通性和深刻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呈现了一幅水墨下的人性画卷,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艺术形式,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展现了人性的深刻内涵。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更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为现代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提供了新的视角。
希望《影》这部电影能够成为一种引领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的榜样,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水墨下的人性之美。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由张艺谋执导,于2018年上映。
本片以明朝的政治斗争为背景,通过宫廷权谋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博弈,讲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恨情仇。
在影片中,水墨画是一种重要的视觉符号,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元素,更多的是让观众通过视觉来感受影片中人性的禅意。
下面将从水墨画在电影中的应用和对人性的符号解读来探讨《影》中的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水墨画在电影《影》中的应用。
在影片中,水墨画无处不在,从建筑结构到服饰配饰,无不散发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
影片中的宫殿建筑用水墨画的线条勾勒,黑白分明,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角色的服饰也大量运用水墨元素,服装上的花纹、颜色以及设计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
整个影片以水墨画为视觉样式,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古代水墨画中。
而这种水墨画的应用让整部影片充满了中国古典美的气息,也使得影片更加富有艺术感。
我们来解读一下水墨画在电影中所代表的人性符号。
在电影中,水墨画被用来象征人性中的各种情感和情绪。
水墨画中有着浓烈的对比,有着黑与白的明显分界,这种对比使得水墨画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在影片中,水墨画的对比象征了人性中的矛盾、冲突和挣扎。
在政治斗争和爱情关系中,人们的内心往往也会有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些人性的矛盾和挣扎在水墨画的对比中得到了鲜明地呈现。
水墨画中的意象也被用来表达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水墨画中,以笔墨勾勒出的山水花鸟,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诠释。
在影片中,角色们的情感纠葛和内心世界,就如同水墨画中的意象一样,丰富而复杂,蕴含着无尽的内在世界。
水墨画的留白和虚实变化也被用来象征人性中的无限可能和变化。
水墨画中常常留有大片的留白,虚实交错,这种留白和虚实变化给了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影片中,水墨画的留白和虚实变化也让人们对于人性的无限可能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性无法被简单的定义和刻画,它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充满变化的。
《影》的水墨光影——浅析张艺谋电影色彩
声屏世界2020/2《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便摆脱了观众以往的固有印象:全片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置景、衣着都严格按照这一色系设计,其他颜色几乎没有出现。
虽然人物的脸有鲜明的彩色,但整体上让影片在视觉方面看起来趋近于黑白,越向背景环境深处,景深越呈现为无色。
但电影不是黑白片,而是采用了低彩度的处理方法,降低了色彩度。
相比较于以往大红大紫的“奔放”的色彩冲击,一种留白、写意、传神的“收”的状态,让全片充满着水墨画的意境灵韵。
张艺谋在《影》这部电影当中使用了饱和度极低的颜色,整部电影只有黑白灰,灰色可以让黑色和白色的对比更加强烈,层次更加分明。
这样的色调,让整部电影都笼罩在一种浓郁的中国水墨画的风格中,典雅而凝重,而且水墨画本身自带的典雅又正好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和残酷氛围。
用黑白灰三个雅致简单的颜色,让剧中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一帧帧的水墨画中,让观众甚至有一瞬间的恍惚,这是在看一幅水墨动画。
电影色彩不仅是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念。
张艺谋导演回归自己的色彩与伦理、色彩与意义、色彩与思想的连接与对话,《影》开始走向色彩思想化的探问。
与张艺谋以往追求的浓墨重彩、华美艳丽的风格相比,《影》将看似简单、沉闷的黑白灰色,调出了高级灵动而又多变的质感,用黑白分明的水墨风格代替了西洋绘画的浓油重彩,有一些打斗的戏份看起来和《一代宗师》有相似之处。
但《一代宗师》还是有西洋绘画的质感,有市井的烟火气息、民国时代的奢华感、沉甸甸的厚重感。
《影》是工笔描绘出的飘逸,带着一种轻盈感,不同于西方宗教的肃穆和审判,它拥有的是道教修行的真谛———“仙”的隐喻。
构图影像、色彩声效一直以来都是张艺谋电影的强项和突出特点。
色彩专家于西蔓曾说,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少数运用色彩来外化人物内心的高手,他总是能通过色彩纯度的变化、大胆撞色的效果来准确传达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
观众长期以来对张艺谋电影的首要认知,就是他片中热烈奔放、浓墨重彩的视觉冲击力。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历史题材影片,该片采用了独特的水墨风格,讲述了春秋时期的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水墨画风的运用成为了视觉符号的重要表现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纷繁。
本文将通过对电影《影》中的视觉符号进行解读,探讨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中的水墨风格可以被视作一种视觉符号,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和美学。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现,通常以墨色为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电影《影》中,导演张艺谋通过运用水墨的绘画手法,将影片的画面呈现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与片中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
在影片中,水墨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为了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离奇。
水墨风格在电影《影》中的应用,还可以被视作一种对人性的象征。
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运用和意境表现,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体现了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在电影《影》中,水墨画风被用来表现人性的曲折和离奇。
故事中的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被通过水墨的绘画手法呈现出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灵挣扎。
水墨画的独特韵味,使得影片的人性议题更加深刻生动,观众可以通过水墨的意境感受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影》中,导演张艺谋还运用了水墨的视觉符号来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通过在影片中运用水墨风格的画面表现手法,他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古老而离奇的世界观,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
在这个超现实的世界中,人性的复杂和纷繁被表现得更加深刻,让观众更加凝视着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
这种超现实的水墨画风,不仅仅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电影作品,更是对人性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探讨。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由张艺谋执导,刘德华、景甜、影帝赵本山主演的一部古装武侠片。
影片以五代十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出身江湖的刺客殷梨亭在政治斗争和人性考验中的成长与抉择。
影片以其独特的水墨风格和精彩的视觉效果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中,水墨画被巧妙地融入了电影的视觉符号当中,成为了影片中人物命运与人性的象征。
下面,我们将对电影《影》中的水墨视觉符号进行解读,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影片中的水墨画风格为整部影片赋予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之一,其运用黑白、墨色的对比以及笔墨的韵律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在电影《影》中,导演张艺谋通过运用电影特效技术,将水墨画的韵味融入到了电影的场景和画面之中,使得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极具中国传统美学韵味的效果。
这种水墨画风格不仅让电影在视觉上更具观赏性,而且也使得电影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影片中的水墨视觉符号也暗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辩证。
水墨画以其简洁的笔墨、精妙的构图和富于想象的意境,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在电影《影》中,水墨画所呈现的深邃、含蓄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世界相呼应,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和内心世界得以更加丰富和深刻地展现。
电影中的殷梨亭在政治厮杀中不断面对着人性的考验,他既有着对江湖情感的真挚,又不得不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冷酷与无情。
这种矛盾与复杂的人性在电影中得到了水墨画的巧妙诠释,使得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挣扎愈发丰富和深刻。
水墨画的魅力与内涵为电影中的人物赋予了更加深刻的人性内涵,使得整部影片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电影《影》以其独特的水墨画风格成为了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
水墨画不仅在形式上为电影增添了独特的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其深邃的内涵与丰富的情感,为电影中人物命运与人性的表达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通过水墨视觉符号的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影《影》中的艺术之美,同时也更加深入地领会到其中蕴含的人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水墨绘画语言看张艺谋《影》中的影视表达
作者:涂蕊
来源:《大观》2020年第05期
摘要:《影》是张艺谋导演历时三年执导的一部独具东方韵味的武侠片,其水墨画的风格开启了张艺谋色彩归零的电影美学新篇章。
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水晕墨章、虚实相映、随类赋彩、留白等都曾是绘画艺术的意境追求。
张艺谋导演的《影》融入了大量的传统美学思想及元素,以这些审美意象来分析电影视听语言的表达,从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自身特质与电影创作内在的深层联系,让传统在现代绽放。
关键词:《影》;水墨;传统意象
“人心如影,这部影片是以水墨风格讲人的复杂内心和性格,把人性的复杂影影绰绰地浮现在光影之中。
[1]”导演张艺谋对《影》评价道。
《影》选择水墨叙事与传统艺术中的书法、音乐、道法自然、阴阳八卦相结合的方式,放映后在中西方媒体及电影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其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从艺术形式到精神内容,所传达的意境都带来了影视美学新高度,并且,通过阴阳两极探讨真与假的哲学问题,内涵极为丰厚。
一、水晕墨章的光影
光与影是电影的灵魂,《影》的电影美术在影像造型语言上运用绘画章法,营造灰蒙的画面及审美意象,没有了以往张艺谋饱和度较高的大胆用色,“诗情画意”的电影画面走向黑白灰为主的美学空间,其创作背后隐藏着悲凉的艺术情节,与“影者”的主题同质趋向,与光影手法的天然优势相得益彰。
影片中的光多来自窗外,照映在人物面貌及衣物上,与光线灰暗的室内形成明显黑白对比,凝重、冷静、克制呼之欲出,通过间接含蓄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色调不靠特效,完全掌握在导演影像表达的处理上,这得益于张艺谋导演早年从事摄影专业以及早已内化于心的传统美学理解。
“影”依真身存在而存在,它酷似、模糊、无法界定,只具有其表,内核无法明晰。
影子境州的存在使得都督彰显了自身价值的同时,其身份可取代性也给都督带来巨大焦虑,所以在片中我们看到都督的密室设有监视口,由口而入的光打在都督脸上,逼仄压抑空间下的野心阴谋,令人不寒而栗。
刀光剑影加上连绵不绝的细雨,种种光的反射作用下散发出峻敛、烟霭凝愁的情绪风格。
光与影在水墨世界中控制着场面调性,构成了视觉新体验,参与了影片叙事。
二、虚实相映的场景
正如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言不尽意”“留白”“计白当黑”所强调的无画处皆成妙境。
在影片中,雨成为重要的布景道具,“7日连雨,水漫则胜”的开篇设定使影调在水墨氤氲的压抑中浸泡。
水的阴柔使小艾想到以女人的身形入沛伞,对抗杨苍的大刀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境州因此也获得最终胜利。
取影像造型中的定格画面,不难发现张艺谋导演在构图布局上喜欢设在画面半边,景物遮映在秋水空蒙之间,与夏圭的画无不通透关联。
朝堂之外、湖面小船、返途街巷,这些重墨前景与清墨远山虚实相映,黑白两色层层流动变化,极具玄妙古朴之意。
朝堂之上悬挂的大幅屏风《太平赋》是虚的一面,而阴狠毒辣、权谋善变的人性是实的一面,看似影片是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实则成就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局。
影片最后一处在小艾窥视视角的运用上,随影片结束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局,境州杀死了都督并制造了沛公遭刺杀的假象,了解真相的小艾从门缝中向外窥视,露出一副惊恐的表情。
导演这一处理引发观者跟随主人公的视角体验人物关系间的联系与情感,这种亲近使故事冲突更加真实立体。
影片结局是虚无的,但这一体验却更好地契合了每一位观者的叙事意愿。
虚虚实实,黑白空间下暗涌着的是真真假假的复杂人心斗争。
虚实相映的道具及布景使得影片极具形式主义风格倾向,从而呈现出一种意味性、象征性。
三、随类赋彩的色调
影片创造超妙的水墨境界,赋予物象意象色彩。
显然,全片采用了黑白主色调,像围棋中的黑白阵营、太极中的阴阳互生、雕版印刷中的文字符号、人物服饰花纹,都是水墨风格组成的表意元素。
但这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灰色,它介于黑白两极之间,是混沌、模糊的,由此隐喻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似角色间相互转化,人性中的无限可能。
在以权谋为主题的此片中,灰色水墨晕染中带来的现实联想徐徐展开。
借水墨淡雅之境,抒林泉之间樵夫、渔父宁静之意,似水墨画被文人赋予淡泊超脱情怀,与朝堂权谋之计阴狠毒辣形成强烈对比。
此外,影片还出现了红色,它一方面代表着血腥與暴力,比如境州遍布血迹的战衣以及单纯倔强的青萍与年轻英勇的杨平倒在血泊之中,另一方面也是境州痛苦挣扎中的一丝慰藉,睡觉时点上一根红蜡烛,暖色调的火光的映照下,是为人棋子、悲凉无奈的现实。
张艺谋导演一反当下炽热鲜明的色彩感官常态,具有抛弃高饱和度的色彩形式感后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
把泼墨山水风格立于银幕之上,传统审美被突然调动,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伴随主题权谋与人性的呼应,情景相生,带来一种天然的合适。
四、留白的音乐选择
美国著名作曲家赫尔曼曾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
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是它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2]《影》在音乐选择上使用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琴、古筝、箫奠定了全片东方美学神韵的格调,小艾三次抚琴,对应着影片三处重要叙事段落的展开。
由主公明令要求下的小艾独奏,到影子境州与小艾琴瑟和鸣,直至最后决战时都督与小艾的琴瑟相争。
在这里,琴瑟代表都督夫妇,箫代表境州。
原本琴瑟
和鸣可说是情投意合、幸福美好的象征,在影片中却暗藏不满与种种斗争。
古箫幽静沉郁,寄托着境州悠远细腻的遐思。
古乐或急或缓,随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与水墨融合呼应,将人物情绪延伸、流动,达到观者感官与心灵的契合。
如画面一样,影片在处理虚实、留白时,音乐也做了适当的“消音”,声画统一,无声处增强了情感交流,渲染气氛,对电影叙事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声音静默,好似乘物游心之间自然而宁静的韵味氤氲而来……
五、《影》的弊病
艺术具有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影艺术承担的娱乐功能可以说不断加重,商业片的泛滥、低俗媚俗的影片出现从中可见一斑。
人们走进电影院,希望可以看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身心得到愉悦。
在此需求下,我们时常讨论的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便成为恒久话题。
张艺谋导演的《影》固然是一部值得称赞的优秀影片,在形式上追求大道至简的意境,但在内容方面,故事情节略显单薄,形式与内容发生断裂,叙事逻辑也没有完全交代清楚。
例如在影片决战高潮中,镜头扫过来,青萍出现并混入作战队伍,这一幕的情节交代有些突兀,且不论她如何不被察觉,就是成功混入队伍的过程也丝毫没有提到。
此外,青萍与杨平这一对人物关系也有些牵强,杨平与青萍素未谋面却寄一把刀给青萍让她做小妾,吴磊饰演的杨平从几个镜头来看并不是这种人。
当然,一些小弊病并不能影响这部影片的成功,况且对电影的喜好本身就带有鲜明的主观性,通过影像形式的丰富性及时弥补,观者亦能够受到美的冲击。
六、结语
张艺谋的《影》一举摘得众多奖项,西方媒体也给予诸多赞誉,作为一部水墨风格的武侠片,它代表了中国优秀电影人勇于创新、认真反思、深入探索的进取精神。
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真实再现了影片拍摄过程中团队各部门专业的工匠精神,所有人不遗余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由此可观,在艺术创作中,以现代手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做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创新表达优秀传统文化为国产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中国电影艺术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艺谋惜字如金谈新片:让人性的复杂浮现在光影之中[EB/OL].[2020-04-20].http:
///n1/2018/
0928/c1012-30318683.html.
[2]李南.影视声音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6.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