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诗经
大学语文诗经六首
大学语文诗经六首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癌寐求之。
求之不得,癌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诶。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祉。
3、击鼓(《诗经·邯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爱居爱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4、木瓜(《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5、桃天(国风.周南)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天天,有黄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蒸寨。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6、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犹之故。
不追启居,猴犹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日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隘,不追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鱼服。
岂不日戒?猴犹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大学语文--诗经
卫风· 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 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 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 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 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 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 思,亦已焉哉!
《பைடு நூலகம்经》概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 “六艺”之一。 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分为 《风》、《雅》、《颂》三大类,收录周初 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合乐歌词。 形式以四言为主,往往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不少作品成功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孔子论《诗》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 为政第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 阳货第十七》)
卫风·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 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 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 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 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 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 兮,不可说也。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 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 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 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 濛。果赢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 在户;町疃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 可怀也。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 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 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 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 濛。仓庾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 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 旧如之何?
大学语文第2讲:诗经
地位:
五经之首 文学之源
五经之首
不学诗, 无以言。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 五经四书 • 今文经学 • 古文经学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诗集传》
文学之源
➢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诗以言 志
➢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温柔敦 厚
风雅传统
赋诗言志、修身典范、科考教参、爱情小抄
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 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赋诗言志
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
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子齹赋《野有蔓草》(有美 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 子产赋郑之《羔裘》(邦之司直、 邦之彦兮 )。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 叔赋《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 是! 不是有事,其能终乎?”子游赋《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子旗 赋《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 不忘 ),子柳赋《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宣子喜曰:“郑其庶乎! 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 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 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子产拜,使五卿皆拜曰: “……”
[清]《诗经原始》: “此盖学校久废不修,学者散 处四方,或去或留,不能复原平日之盛,故其师 伤之而作是诗。”
[宋]《诗集传》: “此亦淫奔之诗。”
大学语文诗经部分
烝民题解周宣王派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诗以增。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天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译文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
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
上天临视周王朝,昭明之德施于下。
保佑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辅佐他。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
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
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
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典范。
继承祖业要宏扬,辅佐天子振朝纲。
出令受命你执掌,天子喉舌责任重。
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仲山甫全力来推行。
国内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如镜。
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
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
有句老话这样说:"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
"与众不同仲山甫,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
鳏夫寡妇他不欺,碰着强暴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
"我细揣摩又核计,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
天子龙袍有破缺,独有仲山甫能弥补。
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
车载使臣匆匆行,常念王命未完成。
四马奋蹄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
1.大学语文《诗经》
关于风、雅、颂 关于风、 “风”即音乐曲调之意。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所辖各地域的 即音乐曲调之意。所谓《国风》 乐曲,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 乐曲,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 《雅》指王畿之乐,是相对于地方“土乐”而言的“正乐”。“雅” 指王畿之乐,是相对于地方“土乐”而言的“正乐” 又与“ 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 即“正”,又与“夏”通。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故周人时亦自 称夏人。王畿乃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正声” 亦称“雅言” 称夏人。王畿乃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正声”,亦称“雅言”, 意为标准音。当时宫廷和贵族所用乐歌即为正声、正乐。至于《 意为标准音。当时宫廷和贵族所用乐歌即为正声、正乐。至于《小 大雅》之分, 雅》、《大雅》之分,则是与它们音乐之不同和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 的。 《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祭 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 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诗、乐、舞 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 诗大多简短,韵律缺乏规则, 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颂》诗大多简短,韵律缺乏规则, 且不分章,不叠句。这都表明,它是音调缓慢、配合舞蹈的祭祀舞歌。 且不分章,不叠句。这都表明,它是音调缓慢、配合舞蹈的祭祀舞歌。 作为庙堂乐章,表现了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拜, 作为庙堂乐章,表现了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拜,是奴隶社会神权至上的 反映。 反映。
o):爱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⑥好(hào):爱恋
《邶风谷风》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菜菲,无以下体。 采葑菜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尔,薄送我畿。 不远伊尔,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不我能慉 反以我为雠。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溃,既诒我肄。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墍 不念昔者,伊余来墍。
大学语文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学习《诗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教案针对《诗经》中的三首诗歌进行教学,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诗歌的意境、形象和艺术特色。
一、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诗经》中的三首诗歌《关雎》、《蒹葭》、《式微》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形象,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关雎》: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和曲折。
2. 《蒹葭》:这首诗歌通过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
3. 《式微》: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形势的动荡和衰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形象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三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分析讲解:教师对三首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朗读欣赏: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经》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经》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抄写三首诗歌,加强记忆。
2. 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写一篇心得体会。
大学语文 诗经
一.诗经概说
(二)《诗经》的编集
• 采诗说:认为西周王朝依古制每年春秋两季派出 采诗官员到各地去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观 风俗,知得失。” • 献诗说:认为是天子为“听政”和“考其俗尚之 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 删诗说:是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提出来 的,认为《诗经》305篇是孔子以礼义为标准, 从三千多篇古诗中删定编集起来的,此说不可信, 因为在孔子出生以前,各国通行的乐歌集,大体 已是三百篇之数。
(三)《诗经》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
1.章法: • 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复沓的章法正是围绕同一 旋律反复咏唱的形式。一首诗分为若干章,各章 字、句大体整齐划一,仅换其中少量词语。如 《秦风· 蒹葭》,在重复中仅换个别词语,写出了 白露从凝结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 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之中, 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 的逐层加深。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3.字法:叠字、连绵词和语气词的大量运用。 • 叠字,就是两字重叠使用,又称“重言”。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周南· 桃夭》),用“夭夭”形容树枝弯 曲倾斜摇曳的样子;用“灼灼”形容桃花盛开十分鲜明的 样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雪霏” (《小雅· 采薇》)。用“依依”形容杨柳茂盛而且随风 飘拂的样子;用“霏霏”摹写霰雪纷落之状,生动而富有 形象。可见,用叠字摹写状、貌、声、容,描摹事物绘声 绘色绘形、自然真切,更富形象性和节奏感。 • 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广泛使用,既穷形尽状,又朗朗可诵。 如:窈窕,参差,辗转等(《关睢· 周南》)。 • 语气词有用在句尾,有用在句中或句尾的,方式比较灵活。 如兮、猗、只、且、思、之、者、乎、哉、矣、也、焉等。 这些语气词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而且也能恰如其分 地表达语气和情态。
大学语文ppt:诗经
❖ 当初离去的时候,杨柳青青,随着风儿飘飘。 今天我归来,回想往事,大雪纷飞,满天飘 扬。
《诗经》唯美句:爱情和人生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诗经·子衿》
❖ 我很想你,想起你那青青的衣衫。纵然我没 有去找你,你为什么也不肯给我送个口信呢?
《诗经》唯美句:爱情和人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沚。
木瓜 对比 月亮代表我的心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 好也!
❖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 好也!
《诗经》的形成
❖ 《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 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 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 带。
❖ 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 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诗经》的来源
“采诗说” “献诗说” “删诗说”
采诗说
❖ 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 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 子。”(《汉书·食货志》
颂
商颂
5 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
“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
鲁颂
4 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的功用
❖ 《诗》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 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 《诗》广泛运用于各诸侯国祭祀、朝聘、宴饮等场 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层 的人际交往多称引《诗》句来评论抒情。所引用的 《诗》句,往往断章取义。
大学语文 诗经
二. 《诗经》的主要内容
《七月》译文:
• 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 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 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 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鹏婉转唱 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 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 七月火星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 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 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 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猎 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二. 《诗经》的主要内容
(二)农事诗
• 《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 《载芟(shān )》、《良耜(sì ) 》等作品, 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 歌。 • 《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其最伟大的价 值是史料价值,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古代气 候的学者都必须参考。艺术上,也受到很多的称 誉。清代崔述:“读《七月》,如入桃源之中, 衣冠朴古,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 采薇》
二. 《诗经》的主要内容
(五)婚恋诗 1.婚恋诗中写的最多的是情歌,它们或表现对爱情的大 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或描述热恋的情景和讴 歌爱情的甜密,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调,如 《周 南· 关雎》 《邶风· 静女》 《邶风· 击鼓》 • 静女其姝(shū),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 蹰。 —— 《邶风· 静女》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邶风· 击鼓》
大学语文-诗经
二. 《诗经》的主要内容
《七月》译文:
•
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
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
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
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鹏婉转唱
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2.句法:
• 以四言为主搀以杂言。《诗经》的句型以 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二拍。如《周南·关 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这种四言二拍的形式,适应 当时入乐的节奏。当然,为了表情达意的 需要,这种句型往往有变化。《诗经》中 有一言,二言直至八言的句式。
• 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 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 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采薇》
二. 《诗经》的主要内容
(五)婚恋诗
1.婚恋诗中写的最多的是情歌,它们或表现对爱情的大 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或描述热恋的情景和讴 歌爱情的甜密,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调,如 《周 南·关雎》 《邶风·静女》 《邶风·击鼓》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3.“兴”就是托物起兴,如《卫风·氓》中“桑 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 而陨”。用桑叶肥硕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 貌美;用桑叶枯黄凋零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大学语文 第一讲 诗经
明朱谋玮《诗故》:静女,……刺淫奔
也。曰静女,曰彤管,男悦女之词也。 夫淫奔密约而他人历历言之,其恶宁可 掩乎? 明张次仲《待轩诗记》:静女,大抵感 嚣俗而思贞士,故托言于静女,如骚人 以美人比君子也。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兴也。呦呦,声之和也。苹,藾萧也,青色 白茎如筯。我,主人也。宾,所燕之客,或 本国之臣,或诸侯之使也。瑟笙,燕礼所用 之乐也。簧,笙中之簧也。承,奉也。筐, 所以盛币帛者也。将,行也。奉筐而行币帛, 饮则以酬宾送酒,食则以侑宾劝饱也。周行, 大道也,古者于旅也语,故欲于此闻其言也 ○
者,意是静女以彤管所贻之人也。若彤管是 王宫女史之笔,静女从何得以遗人?使静女 家自有彤管,用以遗人,则因彤管自媒,何 名静女?……据序言,静女刺时也,卫君无 道,夫人无德,谓宣公与二姜淫乱,国人化 之,淫风大行,君臣上下、举国之人皆可刺, 而难于指名以徧举,故曰刺时者,谓时人皆 可刺也。据此,乃是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 诗尔。以此求诗,则本义得矣。
《论语· 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 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 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 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 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本义曰:卫宣公既与二夫人烝淫为鸟兽
之行,卫俗化之,礼义坏而淫风大行, 男女务以色相诱悦,务夸自道而不知为 恶,虽幽静难诱之女亦然,举静女犹如 此,则其它可知。
朱熹:淫奔期会之诗。
朱熹:问:静女注以为淫奔期会之诗,以静
大学语文_诗经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 熟读《诗经》中的名篇,如《关雎》、《蒹葭》等,理解其内容、意境和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经》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通过学习《诗经》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 了解《诗经》的分类、体裁、语言特点等。
2. 名篇赏析:- 以《关雎》为例,分析其意境、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 以《蒹葭》为例,探讨其爱情主题、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3. 拓展阅读:- 介绍《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如《周南·桃夭》、《卫风·硕人》等。
- 引导学生阅读《诗经》的相关研究资料,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诗经》的历史背景、文学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讲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体裁、语言特点等。
3. 朗读《关雎》,引导学生理解其意境、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4. 小组讨论:分析《关雎》中的爱情主题,探讨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第二课时1. 朗读《蒹葭》,引导学生理解其意境、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2. 小组讨论:分析《蒹葭》中的爱情主题,探讨其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3. 拓展阅读:介绍《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如《周南·桃夭》、《卫风·硕人》等。
4. 写作练习:以《诗经》中的名篇为题材,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写作情况。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关注其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试卷测试,检验学生对《诗经》知识的掌握程度。
《诗经》大学语文
采采芣苢⑴, 薄言采之⑵。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⑶。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⑷。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⑸。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⑹。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⑺。
⑴采采: 采而又采。芣(fú)苢(yǐ ): 野生植物名,可食。 一说即车前子,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 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 取得。 ⑷掇(duō): 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 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 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 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诗经》
一、《诗经》的基本知识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四、《诗经》中的唯美诗句
《诗经》的基本知识
一、《诗经》名称及产生时代、地域和作者
(一)名称(《诗》“诗三百”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称“诗三
百”,自汉代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始称《诗经》。
(二)产生的时代与地域 1.时代: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间的305篇诗歌作品。
2.地域:相当于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 东、湖北北部一带,主要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 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 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作者 社会各阶层,绝大部分已不可考。305篇中
只有5首知道作者: 许穆夫人赋《载驰》、家父 作《节南山》、寺人孟子作《巷伯》、吉甫作 《崧高》、奚斯作《閟(bì)宫》。
月出皎⑴兮,佼⑵人僚⑶兮,
大学语文《诗经》
“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含商颂、 周颂、鲁颂,共40篇。(毛诗序》: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 神明者也。”)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1、爱情婚姻诗。如《诗经》第一首《关雎》 即为情歌。
2、农事劳动诗。如《豳风·七月》写了农奴们 一年到头春夏秋冬四季的劳动。
孔子很重《诗》,告诫
儿子伯鱼:“不学诗,无 以言。”《论语·阳货》 篇载:“子曰:小子何莫 学夫诗?诗,可以兴,可 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诗经》的时间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末期(公元前6
世纪),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 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风土人情、道德文化等,洋溢着浓厚的 乡土情韵、人伦情感、人本意识,具有 “美刺”的社会功能,奠定了我国诗歌 现实主义的传统。
作品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诗写男恋女之情。 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 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那 “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 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 友之”、“钟鼓乐之”便 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 望。 这是一首兴诗。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引譬 设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也。”即感物起兴。
2、写实的手法和浑朴 自然的风格。
如《卫风-硕人》第 二章写卫庄公夫人的美 丽:“手如柔荑,肤如 凝脂,领如蝤蛴,齿如 瓠犀,螓首蛾眉,巧笑 倩兮,美目盼兮。”
大学语文 诗经
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 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 王畿的乐调。
颂,宗庙祭祀之乐。
3、《诗经》中的诗作 者
少数民族祭祀舞蹈
(2)农事诗
《诗经》时代,农业生 产已占有重要地位。 《诗经》中的作品,不 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 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 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 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 和相关政治、宗教活动 的农事诗。
(3)燕飨诗
《诗经》中以君臣、亲朋
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 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 面。
二、作品解读(翻译)
• 1、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 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 邀。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 筐。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 向。
2、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 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 名声高。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 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 共逍遥。
《诗经》中的诗作者,有的 有主名,有的无主名,有的有 争议。大体分两类,十五国风 和小雅的一部分是下层民众, 颂和大雅多出贵族文人之手。
4、产生的地域和时代
地域大体包括今天的陕西、 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 北等。
诗作产生的时代,大约公元 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 即西周初年(一云商代末年)至 春秋中叶,约500年间。
二、作品解读
•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宾主宴饮 之乐,主人宴客,嘉宾满堂。 而企图表达的思想是:主人 向宾客请教大道——“示我周 行”,宾客则报主人以忠 告——“视民不恌”,意为 “应心胸豁达,善待子民”, 以此形成威望,而令天下君 子学习仿效——“君子是则是 效”。主人感激,娱之以乐, 享之以酒,——“鼓瑟鼓琴, 和乐且湛”,“我有旨酒, 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 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并
大学语文诗歌篇 1.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 风雨潇潇: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 风雨如晦:如晦,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
在风雨交加之际,天地之间一片昏暗, 只有不停歇的鸡叫声伴随左右,更让人 倍感凄清悲凉,又孤独烦闷。这样的情 境中,不禁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
此景也正是主人公心情的写照。
中国 传统
伍 从几个点来欣赏本诗——“以哀景写乐情”
王风1·采葛2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4。 彼采艾兮5,一日不见,如三岁兮6。
1.王风:王都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诗经》“十五国 风”之一,今存十篇。 2.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3.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4.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 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5.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 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6.岁:年。
……
中国 传统
柒 课堂拓展2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
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是诗歌内容的分类。
了
“风”种是风土乐调的意思,它由十五种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的
解
乐调的诗歌组成,称为“国风”或“十五国风”。 “雅”一般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多为贵族祭祀
本诗营造的场景,成为后世“风雨故人来”、“风 雪夜归人”等意境的滥觞。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说说你所知晓的文学、影视艺术作品 中出现的这一类景象。
中国传统
陆 比较赏析
请赏析《诗经》中另外两首同样以爱情为主题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雅诗
“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共105篇。
《大雅》就是比较早的雅,是西周强盛时期王朝的作品,多为赞美 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雍容典雅。
《小雅》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是西周衰弱了的作品,多为 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不平的情绪,活泼生动。如《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桃之夭夭⑴,灼灼其华⑵。之子于归⑶,宜其室家⑷。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⑸。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⑹。之子: (一)《诗经》常识 (二)《诗经》作品赏析
• 第一部分 《诗经》常识
一、《诗经》概述
(一)《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 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 公元前6世纪)共五百多年间的诗歌。这 些诗主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 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即黄河、长江、 汉水、渭水流域。
(四)祭祖颂歌 《天作》
(五)怨刺诗 《魏风·硕鼠》 (六)燕飨诗 《小雅·鹿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 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 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 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 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 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直言之也”,如《七月》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如《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
” 目盼兮。 兴则是触物兴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词也”,如《蒹葭》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 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 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
情感。
《诗经》 里的乐歌题材十分广 泛,从各个方面反映了那个历史 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各阶层的
1、十五国风
风即国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而言的, 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 是各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是15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即周南、 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等地方民歌,共160篇。
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 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 学价值高。如《卫风•木瓜》的婚恋,《豳风•七月》的劳动情境, 《鄘风•墙有茨》对统治者的讽刺。
3、颂
《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 礼的乐歌,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 颂5篇,共40篇。
那风、雅、颂代表的是什么呢?
风、雅、颂代表的是三个层次: 一、广大的民间声音 二、王朝的声音 三、上天的声音
实际上这三者代表了天、地、人。
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直叙,朱熹《诗集传》:“赋者,铺陈其事而
《为豌豆写一首诗》
我们亲梅竹马 我们的暧昧不需要别人知晓 每当我看到你绿色的小身体 和你煮熟后散发的清香 就仿佛回到了温暖的童年 在此冬夜 外面飘着雪花 我将温柔地炒一盘肉末豌豆 分两顿吃掉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精神风貌及各地的风俗习尚。
其句式以四言为主(有三、五、六、八 言,但不是主导),多采用复叠式章法和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 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 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是中国诗歌的辉煌开端。
三、《诗经》的内容
(一)婚恋诗 《氓》
(二)农事诗 《豳风·七月》
(三)征役诗 《君子于役》
《诗经》原名《诗》,或称 “诗三百”,存目311篇,另有6 篇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 篇。
(二)《诗经》的作者:
1、民间作者:恋歌、婚歌、悼歌、贺歌、农歌。
2、贵族乐歌:宗庙乐歌、颂神歌、祈祷歌、宴
会歌、田猎歌、战事歌。
3、当时的诗人:少量作者可考证,如《鄘风•
载驰》是许穆夫人所作,大部分作者无法考证。
第一讲 《诗经》与中国诗歌的 起源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时机成熟,可以试一次》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我要这样 持续地 专注地 不眨眼地 意味深长地 或者傻乎乎地 色迷迷地 盯你三分钟 如果你仍然一付 若无其事状 我的脸就会 首先红起来
——赵丽华
我爱你
余秀华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 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三)《诗经》的采集编订
•采诗说
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
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
天子。”
《诗经》采集后,有人加工、整理,有些诗有删改、拼凑。
•孔子删诗说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
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 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 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 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 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四)《诗经》的版本与流传
•汉初传授《诗经》四家:
•齐人辕固生传齐诗; •鲁人申培传鲁诗; •燕人韩婴传韩诗; •鲁人毛亨、毛苌传毛诗。
•齐、鲁、韩诗今已失传,现流传的《诗经》是为毛诗。
二、《诗经》的构成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
类来说的 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而言。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对白云的赞美》
乌青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别白特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