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七章 供电给水

合集下载

供水供电操作规程

供水供电操作规程

供水供电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供水供电第一章供水操作规程1.1 水源准备1.1.1 确保水源是否可用,检查供水设备的工作状态。

1.1.2 打开水源,请确保阀门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

1.1.3 检查水源是否正常流量供水。

1.2 调节供水流量1.2.1 根据需求调节供水阀门。

1.2.2 确保供水流量在正常范围内,不得超过设定限制。

1.2.3 监测供水流量并及时调整。

1.3 检查供水压力1.3.1 使用压力计测量供水压力。

1.3.2 确认供水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3.3 如供水压力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4 防止水质污染1.4.1 检查供水管道的清洁状况。

1.4.2 定期清洗供水管道和设备,确保水质的纯净。

1.4.3 如发现异常水质,立即停止供水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1.5 应急处置1.5.1 设立供水应急预案,包括供水中断的应对方法。

1.5.2 提前储备足够的备用水源。

1.5.3 如发生供水中断,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第二章供电操作规程2.1 检查供电设备2.1.1 确保供电设备正常工作。

2.1.2 检查电源、电缆、插头等是否安全可靠。

2.1.3 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确保供电设备的通风散热。

2.2 检查负荷需求2.2.1 根据实际负荷需求确定供电设备开启情况。

2.2.2 防止超负荷运行,确保供电稳定。

2.2.3 定期检查负荷需求,并及时进行调整。

2.3 使用安全电缆2.3.1 确保电缆符合安全标准。

2.3.2 避免电缆受损,及时更换老化电缆。

2.3.3 对电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2.4 防止电气火灾2.4.1 定期检查电路接地情况。

2.4.2 避免电路短路和过载。

2.4.3 定期清洁电路设备,确保无积尘和杂物。

2.5 应急处置2.5.1 设立供电应急预案,包括供电中断的应对方法。

2.5.2 提前备用发电设备,确保应急供电。

2.5.3 如发生供电中断,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第三章供水供电维护管理3.1 设立维护管理制度3.1.1 制定供水供电设备的维护计划。

《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秦贵棉)

《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秦贵棉)

《供热工程》自学指导书及习题集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目录《供热工程》自学大纲 (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2)第二部分自学内容与考核目标 (3)绪论 (3)第一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3)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 (4)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4)第五章: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4)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5)第七章:集中供热系统 (5)第八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5)第九章: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5)第十章: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6)第十一章:蒸汽供热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与水力工况 (6)第十二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设备 (6)第十三章: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6)第三部分有关说明 (8)《供热工程》习题集 (9)《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供热工程》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讲述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建筑物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目前常用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室内供暖和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供暖系统的设计能力;了解供暖与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2、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系统的学完《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要求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

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清楚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

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3、先修课程要求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第五章空气调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气流组织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3.孔板(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回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送风温差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6-8℃5.3.2选用。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厂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理解水质指标对电力生产的影响。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如絮凝、沉淀、过滤和反渗透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厂给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厂给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给水处理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意识,关注电厂给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2. 激发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电厂给水处理技术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从事电力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厂给水处理原理:介绍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及其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分析絮凝、沉淀、过滤等基本处理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厂给水处理原理》2. 常用给水处理技术:讲解反渗透、离子交换、电渗析等先进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及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常用给水处理技术》3. 电厂给水系统运行管理:分析电厂给水系统的运行原理、设备维护与管理要点,探讨优化运行措施。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厂给水系统运行管理》4. 实验教学:开展给水处理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给水处理实验》5. 案例分析:分析电厂给水处理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七章《电厂给水处理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进行,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1)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1)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哈铁总〔2014〕474号2014年11月1日零时起施行哈尔滨铁路局目录总则1《行细》用语说明3第一编技术设备第一章基本要求第1条向设备管理和使用单位提交行车设备资料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223条) -------------------------------------------------------------------------------8第2条技术设备全面及专项检查的规定(《技规》第21、22条) ------------------9第3条技术设备日常检查及登、销记的规定(《技规》第18、19、21、323条)-----9第4条救援设备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3条) ---------------------------------10第5条行车单位防火安全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条)--------------------------12第二章线路、桥梁及隧道第6条隧道综合断面竣工数据变动提报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6条)--------------12第7条在路基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邻近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8条) ------------------------------------------------------------------------12第8条高速铁路采用碎石道砟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3条) ----------------------13第9条道岔维护和管理及手摇把使用的规定(《技规》第48、49条) -----------------13第10条联锁失效时防止道岔扳动的规定(《技规》第49条) ----------------------14第11条平过道管理维护的补充规定(《技规》第50条)---------------------------16第12条栅栏及站内围墙管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53、54、142条) ----------------16第三章信号、通信一般要求第13条信号设备加封加锁的规定(《技规》第60条)---------------------------17第14条出站兼调车信号机显示的补充规定(《技规》第73条) ---------------------19联锁第15条道岔融雪装置使用、维修、管理的规定(《技规》第82条) -------------------19调度集中系统第16条CTC进路触发时机的规定(《技规》第86、287条) -------------------------20第17条CTC调度所、车站控制终端控制模式表示灯显示状态的规定(《技规》第86条) --------------------------------------------------------------------------22 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第18条码序保持功能的规定(《技规》第89条) ---------------------------------23第19条进站信号机降级显示的补充规定(《技规》第89,469条) ----------------- 23第20条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的特殊设置(《技规》第90、106条) -------------------23第21条车载设备运用的补充规定(《技规》第89、90、91、215、216条) ---------- 2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第22条ATP不能自动过分相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03条) ----------------------24第23条列控车载设备特殊功能及运用的补充规定(《技规》第92、94、319条)-------24通信第24条GSM-R移动手持终端加入列调呼叫短号码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6条) -25第25条行车电话及语音记录装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7条) --------------26第26条GSM-R区段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GSM-R手持终端注册与注销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8、216条)----------------------------------------------------- 26第27条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GSM-R手持终端紧急呼叫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8、119条) ------------------------------------------------------------------27第28条GSM-R优先级组呼发起用户及发起方法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8条) --29第29条列车防护报警装置(LBJ)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8条)------------------29第30条450MHz及GSM-R手持无线通信终端使用及配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19条) --------------------------------------------------------------------------30第31条GSM-R系统的场强覆盖的规定(《技规》第120条) --------------------30第32条GSM-R系统铁塔监测设置的规定(《技规》第127条) ------------------31信号、通信线路及其他第33条综合接地系统管理的规定(《技规》第130条) ----------------------------31第34条电缆槽、盖板、地下隧道及过轨综合涵设备管理分工(《技规》第128条) -33第四章铁路信息系统第35条铁路信息系统建设要求(《技规》第132、133条)------------------------34第36条铁路信息系统设备分类、网络及数据安全、机房要求(《技规》第134、135、136、137、138条) ---------------------------------------------------------------34第37条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技规》第139条)------------------------37第五章车站及枢纽第38条主要行车房建设备、站名牌维修的规定(《技规》第142条)-----------------38第39条高速铁路旅客站台安全防护设施、标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43条)------38第40条旅客站台限界管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43条)------------------------39第六章机车车辆第41条机车乘务制度的规定(《技规》第150条)-----------------------------40第42条机车轮缘厚度超过规定限度的规定(《技规》第151条)-------------------40第43条动车组整备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41、172条)------------------------40第44条动车组受电弓间距与接触网电分相布置核对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70条)-41第七章供电、给水第45条供电远动系统(SCADA)的设置条件(《技规》第178条)-------------------41第46条牵引供电设备分界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76条)------------------------41第47条接触网支柱附挂设备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4、183、491条)---------------42第48条轨面标准线管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2条)------------------------43第49条接触网导线高度受限处所防止超限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2、183条)44第50条电气化区段天桥、跨线桥、风雨棚、隧道附挂设备、设施管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3条)-----------------------------------------------------------------44第51条操作接触网隔离开关备品配置及管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5条)45第52条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5条)---------------------46第53条电力设备供电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8条) ---------------------------47第54条供用电设备管理分界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78、187、188条)--------------48第55条高铁电力设备用电管理的规定(《技规》第188条)------------------------50第八章房屋建筑第56条房建设备检查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94条) ------------------------51第二编行车组织第九章基本要求第57条车站道岔、股道编号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25、226条)------------------52第58条沈阳、哈尔滨铁路局高速铁路设备及调度指挥区段分界点(《技规》第209条) ------------------------------------------------------------------------------52第59条高速铁路开行货物列车的规定(《技规》第202条)------------------------54第60条调度集中系统(CTC)控制模式转换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05、206、294条)-54第61条钟表配置、校对、检查、修理及时钟校准的规定(《技规》第210条)-----------55第62条列车运行方向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11条)-------------------------57第63条响墩、火炬的试验、保管及使用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17、218、414、440条) --------------------------------------------------------------------------57第64条车站行车人员配置的规定(《技规》第221条)-------------------------58第65条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岗位职责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22、227条)----------58第66条值守工作制度的规定(《技规》第221、222条)------------------------58第67条车务行车人员交接班的规定(《技规》第221条)------------------------59第68条非集控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的规定(《技规》第223条)-------------60第69条行车备品的规定(《技规》第20、217、218、322条)------------------------60第70条操作CTC和联锁设备车务终端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05、207、209条)-64第71条车站接收、转发(传递)调度命令及日常管理的规定(《技规》第270条)----68第72条电气化区段对行车有关人员的要求(《技规》第230条)-------------------69第73条行车人员佩戴标志的规定(《技规》第232条) -------------------------69第十章编组列车第74条旅客列车端门及动车组驾驶室门加锁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41条)-----71第75条票据交接的规定(《技规》第257条)----------------------------------72第76条旅客列车超过20‰下坡道时制动限速表(《技规》第258条)---------------72第十一章调度指挥第77条发布调度命令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68、269、270、271、272、273、381条) --------------------------------------------------------------------------73第78条临时加开单机行车作业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69条)--------------------75第十二章列车运行行车闭塞第79条电话闭塞法行车时电话记录号码编号办法(《技规》第281条)--------------75第80条接发列车程序和用语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3、284条) ------------------76第81条禁止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6条) --------------------------------------------------------------------------76第82条车机联控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3条)-----------------------------77第83条取消发车进路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7条)-------------------------78第84条列车发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2条)-----------------------------78第85条固定股道、站台、停车位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8条)-----------------79第86条高普联络线行车组织办法(《技规》第300、301、302条)------------------79第87条线路所行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74、279条)-------------------------80第88条改变运行方向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78条)-------------------------81第89条行车凭证填写、使用、收回的规定(《技规》第279、281条)------------------82第90条哈西动车所接发车办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77、283条)----------------82第91条人工解锁遗留光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91条)--------------------- 82第92条无联锁线路接发车进路准备办法(《技规》第285、292条)-----------------83第93条道岔侧向通过速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99条)----------------------83第十三章限速管理列控限速管理第94条列控限速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09条)-------------------------------84第95条哈西联络线、高普联络线列控限速设置特殊规定(《技规》第309条)-----85第96条列控限速设置时机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05条) ------------------------86第十四章调车工作调车工作第97条无线调车灯显设备使用、维修及管理的规定(《技规》第314条)---------86第98条动车所调车作业领导、指挥的规定(《技规》第315条)-------------------87第99条动车所调车工作阶段计划编制的规定(《技规》第316条)---------------87第100条调车作业计划下达、变更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16条) --------------88第101条调车作业联系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19条)------------------------90第102条动车所调车作业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16、317、318、319条)-------90第103条停止影响接发车进路的调车作业及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作业时机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19条)------------------------------------------------------------- 91第104条取消调车信号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14、317、318条)------------------92第105条施工路用列车、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调车作业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18条)-92第106条路用列车出入综合维修工区作业的规定(《技规》第318条)---------------92第107条动车组、机车、车辆停留和防溜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20、321、322、433条) --------------------------------------------------------------------------93第十五章施工维修基本规定第108条行车设备施工和检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23、324、325、326、327、328条) --------------------------------------------------------------------------98第109条区间装卸作业的规定(《技规》第185、216、263、328条)-----------------100路用列车开行第110条施工路用列车开行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30、331、332、333条)----103施工安全第111条电气化区段线路换轨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5、328条)---------------106第112条电气化区段信号设备维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5条)----------------107第113条电气化区段通信设备维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5条) ----------------108第114条接触网附近进行施工作业的规定(《技规》第185条)-------------------108第115条牵引供电设备停送电的规定(《技规》第185条)----------------------110第116条确认列车开行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14、334、335条) ------------------112设备故障抢修第117条牵引供电设备发生异状时处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85条) ---------112第118条设备故障抢修出动时间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37、338、339条) -----113第119条利用动车组运送人员检查处理故障的规定(《技规》第340条) ---------114第十六章灾害天气行车第120条雨天行车办法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5、345、346、347、348条) -----115第121条雪后恢复常速运行办法(《技规》第349条)-------------------------117第122条接触网结冰时行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49、350条)------------------117第123条地震应急处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54条)---------------------------119第十七章设备故障行车第124条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确认空闲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76条)-------120第125条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处理及办理行车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75、376条)-120第126条装载LKJ设备的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与机车信号不一致时应急处置的规定-----------------------------------------------------------------------------123第127条调度所CTC设备不能正确显示列车占用状态处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66、367、368、369条) ------------------------------------------------------------124第128条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81条)-----------125第129条接触网跳闸重合失败处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86条)-------------126第130条接触网上挂有异物时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87、388、389、390条)--127第131条动车组列车无外部供电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83、384、407条)-----128第132条旅客列车运行中车辆故障处理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07条)---------128第133条动车组车门故障监控分工的规定(《技规》第407条)-------------------129第134条动车组车门故障应急处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07条)-------------130第135条旅服系统发生故障,不能自动接收列车到发股道、时间信息时处置的规定-132第十八章非正常行车组织第136条单班单司机值乘的列车区间被迫停车后防护作业的规定(《技规》第412、414条) -------------------------------------------------------------------------133第137条单班单司机值乘的列车被迫停车可能妨碍邻线时防护作业的规定(《技规》第413条) ---------------------------------------------------------------------134第138条栅栏封闭区内有行人或牲畜应急处置规定(《技规》第296、428、429、430、431条) ---------------------------------------------------------------------134第十九章救援第139条机车(动车组)担当救援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35、441、451条) -----137第140条热备动车组设置、启用和取消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54、455、456、457、458、459条) -----------------------------------------------------------------138第三编信号显示第141条对影响信号显示及侵入建筑接近限界的树木处理的规定(《技规》第462条) -----------------------------------------------------------------------------139第142条动车组停车位置标的补充规定(《技规》第491条)---------------------139第143条表示器及各类标志设置、维修和清扫的规定(《技规》第274、491、492、493条) -------------------------------------------------------------------------141第144条电气化区段设置防止触电警示标志的规定(《技规》第10、491条) ----143附件附件1救援队工具备品定量表(附表1-1) ----------------------------------145 救援列车所在地及担当救援区段表(附表1-2) ------------------------147附件2确认列车开行办法------------------------------------------------152附件3热备动车组设置及启用有关规定------------------------------------159附件4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岗位职责----------------------------------------168总则《哈尔滨铁路局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简称《行细》)是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简称《技规》)的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我局技术设备状况、管理实践经验、运输组织实际,对《技规》条文的细化和补充,是把《技规》中有关规定落实到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具体体现,是我局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规章。

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2013版)

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2013版)

电气化铁路铁路员工人员电气安全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保证电气化铁路沿线有关人员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伤亡事故,特制订本规则。

第2条新建电气化铁路在牵引供电设备送电前15天,建设单位应将送电日期通告铁路沿线路内外各有关单位。

自通告之日起,视为牵引供电设备带点,有关人员均须遵守本规则相关规定。

第3条电气化铁路沿线路内外各单位需组织学习本规则的相关内容。

电气化铁路相关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作业。

第4条牵引供电专业人员遵守本规则和牵引供电的专业规定。

第5条对于违反本规则的单位和人员,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二章一般安全规定第6条为保证人身安全。

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须与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保持2m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1m以上距离,距离不足时,牵引供电设备须停电。

第7条电气化铁路区段,具有升降、伸缩、移动平台等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装卸等作业时,作业范围与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须保持2m以上距离,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1m以上距离,距离不足时,牵引供电设备须停电。

第8条在距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2m以外,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1m以外,临近铁路营业线作业时,牵引供电设备可不带电,但须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9条机车、动车及各种车辆上方的接触网设备未停电并办理安全防护设施前,禁止任何人员攀登到车顶或车辆装载的货物上。

第10条电气化区段上水、保洁、施工等作业时,不得将水管向供电线路方向喷射,站车保洁不得采用向车体上部喷水方式洗刷车体。

第11条牵引供电设备故障时,与牵引供电设备相连的支柱、接地引下线、综合接地线等可能出现高压电,未采取安全措施前,禁止与其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12条发现牵引供电设备断线及其部件损坏,或发现牵引供电设备上挂有线头、绳索、塑料布或脱落搭接等异物,均不得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附近车站,在牵引供电设备检修人员到达未采取措施以前,任何人员均应距已断线索或异物处所10m以外。

中国铁路总公司普速技规

中国铁路总公司普速技规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七章供电、给水牵引供电第196条为保持牵引供电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应设供电段等供电维修机构。

供电维修机构管辖范围应根据线路及供电设备条件确定。

牵引供电设备包括变电设备(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接触网和远动系统。

第197条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的可靠供电。

牵引供电能力应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要求。

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短时(5 min)最高工作电压为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 kV。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

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

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运行期间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

第198条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第199条接触网的分段、分相设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牵引的列车、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

分相的位置应避免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

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第200条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试验和抢修应配备牵引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接触网抢修车列,绝缘子冲洗设备等设备、设施。

第201条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其最小张力见第10表。

接触线一般采用铜合金材质。

于5 700 mm(旧线改造不小于5 330 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 200 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 330 mm。

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30 mm。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 第七章 2014.7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 第七章 2014.7
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第200条 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试验和抢修应配备牵引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接触网抢修车列,绝缘子冲洗设备等设备、设施。
10 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不允许附挂通信、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
铁路各车站及设有人员看守的道口都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沿线车站原则上通过电力贯通线供电。根据需要,铁路应自备发电所或发电机组。自动闭塞信号应由单独架设的自闭电线路供电。
第208条 铁路供电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第205条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 000 mm。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准进行。
1 000 27 000 (单回)
25 000 (双回)
直流±800 21 500
35 kV以下的电线路(包括通信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等)不得跨越接触网,应由地下穿过铁路。
接触网支柱不应附挂通信、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特殊情况需附挂时,应经铁路局批准。
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 000 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 100 mm。
第204条 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应符合第11表和第12表的规定:
第198条 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市政供电及给排水工程

市政供电及给排水工程

市政供电及给排水工程
1. 市政供电工程
市政供电工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 电网规划和设计:根据城市的用电需求和发展规划,进行电网规划和设计,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电力设备建设:建设和安装各类变电站、配电设备和线路,以确保电力输送和配电的正常运行。

- 线路维护和改造:定期检修和维护电网设备和线路,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保障供电的持续性。

- 用电负荷管理:进行负荷分析和负荷调节,合理分配电力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给排水工程
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供水和排水两方面:
- 供水工程:设计和建设供水系统,包括水源开发、水处理、
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布局等,以确保城市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用水需求。

- 排水工程:建设排水管网、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以及排水泵站等,实现城市雨水和污水的有效排放和处理。

3. 市政供电及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市政供电及给排水工程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理规划和建设这些工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 确保稳定供电:通过科学规划和维护电网设备,保障城市供
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持续的电力支持。

- 满足用水需求:通过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居民
和企业的正常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实现环境保护:通过排水工程的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保护环境,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总之,市政供电及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规划和建设
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供需平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确保工程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可持续性。

压缩空气站设计要求规范GB50029-2003

压缩空气站设计要求规范GB50029-2003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压缩空气站设计,能够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装有电力传动、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表压为.8MPa、单机排气量小于或等于100m3/min的活塞空气压缩机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

对改建、扩建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

本规范不适用于井下、洞内等特殊场所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

第1.0.3条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1.0.4条压缩空气站按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丁类。

全部由气缸无油润滑或不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组成的压缩空气站,其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戊类。

第二章压缩空气站的布置第2.0.1条压缩空气站在厂(矿)内的布置,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二、供电、供水合理;三、有扩建的可能性;四、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有害物的场所,并位于上述场所全年风向最小频率的下风侧;五、压缩空气站对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0.2条压缩空气站的朝向,宜使机器间有良好的穿堂风,并宜减少西晒。

第2.0.3条压缩空气站宜为独立建筑物。

当与其它建筑物毗连或设在其内时,宜用墙隔开第三章工艺系统第3.0.1条空气压缩机的型号、台数和不同空气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应根据供气要求、压缩空气负荷,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压缩空气站内,空气压缩机的台数宜为3~6台;对同一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空气压缩机的型号不宜超过两种。

第3.0.2条压缩空气站的备用容量,根据负荷及系统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最大机组检修时,其余机组的排气量,除通过调配措施可允许减少供气外,应保证全厂(矿)生产所需气量;二、当经调配仍不能保证生产所需气量而需设备用机组时,等于或少于5台空气压缩机组的供气系统,可增加一台作为备用;三、对于具有联通管网的分散压缩空气站,其备用容量,应统一设置;四、两个压力的供气系统,宜用较高压力系统的机组作为低压系统的备用机组;五、对有油、无油两种机型的站房,宜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组作为备用。

供水与供电应急预案

供水与供电应急预案

预案的定期演练
制定演练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定期演练计划,确 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发事 件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和 员工的应对能力。
预案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预案效果
通过演练结果和实际应急情况的反馈,对预 案的效果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改进预案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 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06
结论与建议
对供水供电应急预案的总结
预案的有效性
供水供电应急预案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时表现出色, 成功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预案的局限性
预案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需求,需要进一步完 善和加强。
预案的改进方向
针对预案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案的应对能力和 效果。
供水与供电应急预 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供水应急预案 • 供电应急预案 • 预案实施与培训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在供水或供电中断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居民的正常生 活和重要设施的运行。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供水与供电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 而,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不可预测的因素可能导致供水或供电中断,因此制 定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启动应急电源
在重要设施和场所,配置备用电源或 移动发电设备,确保关键设施正常运 行。
紧急抢修
保障重点单位和居民用电
优先保障医院、交通枢纽、通讯设施 等重点单位和居民生活用电。
组织专业抢修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 场,开展抢修工作,尽快恢复供电。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供电与供水系统规划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供电与供水系统规划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供电与供水系统规划供电与供水系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规划和设计供电与供水系统能够确保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行,并为最终的使用者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供电与供水系统的规划。

一、供电系统规划1. 安全性考虑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供电系统规划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这包括选择符合国家认证标准的设备和材料,以及采取有效的接地措施来降低漏电风险。

2.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用电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期间通常需要大量临时用电。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供电系统规划应该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所需的功率容量和插座分布。

同时,还需要确保线路布置清晰、安全,并与其他临时设备(如塔吊)相互协调。

3. 永久用电需求预测除了满足临时用电需求外,供电系统规划还需要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永久用电需求。

这包括预测建筑物最终使用时所需的功率容量,以及分布盘和插座的位置安排。

合理规划供电系统,可以减少后期改造和维护成本。

4. 能源效率考虑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供电系统规划也要注重能源效率。

通过选择节能设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建筑运行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供水系统规划1. 水质与卫生安全供水系统规划必须确保供给建筑内部的水质符合卫生要求,并且不受外界污染的影响。

这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如无铅管道,并在设计阶段进行水质测试与评估。

此外,规定灭菌周期以及消毒方法也是必要的。

2. 综合管网布置装配式建筑通常由多个模组组成,在供水系统规划中需要合理布置综合管网。

首先要确定主干管线路以及分支水管路线,避免管道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碰撞检测和预留管道的设计,以方便后期维修与翻新。

3. 储水设施规划装配式建筑供水系统规划中需要考虑储水设施的容量与位置布置。

根据建筑用途和人员数量,设计合理的水箱容量,并确保它们能够满足高峰用水需求。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供水与供电管理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供水与供电管理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供水与供电管理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供水与供电是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合理管理和维护供水与供电系统,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直接影响到物业管理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供水管理和供电管理两个方面来探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管理措施。

1. 供水管理1.1 供水系统建设与维护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供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非常重要。

首先,物业管理方应有完善的供水设备和管网,确保居民正常使用水资源。

定期对水管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应与供水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供水情况,以便及时解决供水问题。

1.2 水费与节水管理合理管理水费和节约用水是物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物业管理方应定期对居民的水费进行核查,确保水费的准确性。

同时,加强居民的水费收费管理,建立有效的水费收费制度,避免因水费纠纷而影响物业管理的正常运行。

此外,物业管理方应积极宣传和推广节约用水的知识,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2. 供电管理2.1 供电系统安全管理供电系统的安全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物业管理方应加强对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供电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

此外,应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2.2 电费管理与能源节约合理管理电费和节约用电同样是物业管理的任务之一。

物业管理方应定期核查居民的电费,确保电费的准确性。

同时,加强居民的电费收费管理,建立有效的电费收费制度,避免电费纠纷带来的影响。

为了节约能源,物业管理方应宣传和推广节约用电的知识,引导居民形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3. 共同管理与沟通供水与供电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物业管理方与相关部门及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物业管理方应及时与供水公司和供电公司建立联系,了解供水和供电情况,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物业管理方与居民之间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反馈意见,确保供水与供电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指南]供电供水

[指南]供电供水

供电工厂供电意义和要求工厂供电,就是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也称为工厂配电。

在首饰工厂里,电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电能在工业生产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在产品中的成本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大大增加的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要求: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该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源供电设计的原则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供电设计的内容1复合计算全厂总降压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

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在的位置和住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的选择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设计4、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5、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6、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7、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择8、继电保及二次结线设计9、变电所防雷装置的设计10、专题设计11、总降压变电所变、配电装置总体布置设计照明与采光工作地点光线充足,照亮均匀,能保护工人的视力,使他们的视线清楚,保持饱满的精神,动作迅速正确,避免出现差错,就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相反,如果工作地点的照明、采光不好,刺目耀眼,或者是工作面局部很明亮而四周环境很黑暗,都会使工人眼睛很快就感到疲倦,工作速度和准确性都大大降低,既损害工人的视力,也直接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甚至造成不应有的重大事故。

所以,生产中良好的、合理的照明、采光,对保护工人健康,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直接关系,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

1、电气照明常用的光源工厂里电气照明的光源主要是白炽灯和荧光灯。

2、电气照明装置它有两大类,一类是日常使用的叫照明器,一种叫投射器,也就是聚光探照灯。

电厂给水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厂给水的相关知识,包括给水的来源、性质、处理方法和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电厂给水的来源和性质;–掌握电厂给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理解电厂给水在电厂运行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电厂给水的性质和问题;–能够设计和实施电厂给水的处理方案;–能够评估电厂给水处理的效果和优化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厂给水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厂给水的来源和性质:介绍电厂给水的来源、水质要求和水处理的目的。

2.电厂给水的处理方法:介绍常规水处理方法(如沉淀、过滤、消毒)和特殊水处理方法(如软化、除氧)的原理和应用。

3.电厂给水的应用:介绍电厂给水在锅炉补给水、冷却水和工艺水等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性。

•引言:介绍电厂给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第一部分:电厂给水的来源和性质,包括水质要求和水处理的目的;•第二部分:电厂给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常规水处理方法和特殊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第三部分:电厂给水的应用,包括锅炉补给水、冷却水和工艺水等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电厂给水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方法。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电厂给水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3.案例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掌握电厂给水处理的方法和应用。

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电厂给水处理的过程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电厂给水工程教材,提供基础知识和支持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和拓展知识。

供水供电管理制度

供水供电管理制度

供水供电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供水供电管理行为,保障供水供电安全,提高供水供电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供水供电公司及其下属供水供电单位的供水供电管理活动。

二、供水管理1.供水单位应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供应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2.供水单位应定期进行供水设施的巡视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修复供水设施的故障。

3.供水单位应保持供水水质的安全和稳定,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供水符合相关标准。

4.供水单位应定期公布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和供水设施的维护情况,接受用户监督。

三、供电管理1.供电单位应确保供电设施正常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2.供电单位应定期巡视供电线路,发现并修复线路故障,确保供电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3.供电单位应定期检测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老化和故障的设备。

4.供电单位应定期对供电负荷进行研究和调整,保证供电供应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5.供电单位应定期公布供电设施的维护情况和供电负荷情况,接受用户监督。

四、应急管理1.供水供电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提前做好应急演练。

2.供水供电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及时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供水供电单位在发生供水供电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向用户通报情况,并积极组织抢修和恢复供水供电。

五、接受用户监督1.供水供电单位应建立用户投诉和建议反馈机制,便于用户对供水供电进行监督。

2.供水供电单位应建立用户服务中心,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及时解答用户疑问和处理用户投诉。

3.供水供电单位应定期公布用户服务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接受用户的监督和评价。

六、监督检查1.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供水供电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供水供电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监督检查部门可以随时对供水供电单位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七、违纪处分对违反供水供电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应依法给予纪律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供水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供水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供水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供水和供电系统是现代城市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互为支撑,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供水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重要性。

1. 供水系统对供电系统的影响1.1 水力发电供水系统为供电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是一种清洁可再生型能源。

通过水库、水电站、输电线路等设施,供水系统为供电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来源。

1.2 循环冷却系统在许多发电厂中,水被用作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

循环冷却系统通过循环水冷却发电设备,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

供水系统为供电系统提供了冷却水资源,确保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消防系统供水系统中的消防系统在供电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防系统通过供水系统提供的水源,为供电设备提供灭火保护。

在发生火灾时,及时供水能够有效控制火势,保护供电设备不受损害。

2. 供电系统对供水系统的影响2.1 供电设备的驱动和运行供电系统为供水系统提供了所需的电力资源。

供水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泵站、净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都需要电力来驱动和运行。

供电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向供水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

2.2 供电保障系统供电保障系统是供电系统对供水系统的重要支持。

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或停电时,供电保障系统能够及时启动,为供水系统提供备用电源。

这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居民正常用水。

2.3 监测和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中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对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系统通过电力控制设备、传感器等提供供水系统的实时数据,以便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监测供水系统的压力、流量、水质等参数,供电系统能够及时响应,确保供水质量和供水的连续性。

3. 结论供水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的重要支持。

这种相互作用确保了供水和供电的稳定供应,保障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站细》)编制规则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站细》)编制规则

附件1《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编制说明第一篇行车工作组织 (3)第一章车站概况和技术设备 (3)车站的位置、性质、等级和任务 (3)线路、道岔、调车设备 (7)信号、联锁、闭塞 (13)通信、照明、供电、给水设备 (16)客运、货运设备 (20)第二章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 (21)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21)日常生产管理制度 (23)第三章接发列车工作 (27)正常作业 (27)非常办法 (33)第四章调车工作 (35)第五章客货运工作 (49)客运工作 (49)货运工作 (50)第六章军事运输工作 (52)第二篇各项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 (55)第七章车站行车量及车场分工 (55)第八章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及机车出入段、整备时间标准 (58)第九章列车解体、编组时间标准 (65)第十章集结及各种等待时间标准 (68)第十一章各种车辆停留时间标准 (70)第三篇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 (75)第十二章咽喉通过能力 (76)第十三章到发线通过能力 (80)第十四章改编能力 (84)第十五章车站最终能力 (88)附件:有关单位向车站提供的技术资料 (92)总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站细》)是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的基本规章,是车站编制日常作业计划,执行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和各项技术作业,进行日常运输生产分析总结、铁路局下达技术指标任务的主要依据。

凡在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信息等部门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一、《站细》的编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和逐级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运用效能,合理组织好路内单位在车站作业,做到各项作业的连续性、均衡性,最大限度的组织平行作业,减少各种等待、干扰时间,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实现安全、正点、高效、畅通。

二、《站细》由车站站长组织有关单位,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行车组织规则》(以下简称《行规》)、《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以及其他有关规章要求,结合车站运输条件及设备情况,从理论到实践,深入进行论证,共同做好编制和修订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79 条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设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 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牵引的列车、 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分相的位置应避免 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 向行车条件。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枢纽及较大车站应设开闭所。接触网不得引接非牵引 负荷。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刘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牵引供 电系统安全运行,应设供电段等供电维修机构。
供电维修机构管辖范围应根据线路及供电设备条件确定。牵引 供电设备包括变电设备(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 器所) 、接触网和远动系统。
本条是关于牵引供电设备构成和供电维修机构的规定。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牵引变压器采用 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 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运行期间平均功率 因数不低于0.9。
本条款对牵引供电制式及主要运行参数、运行方式进行了规定。
牵引变电所,是向电气化铁路供给电能的主要设备。为了确保不间 断供电,每个牵引变电所应有足够的供电能力,当一个牵引变电所 因某种原因不能供电时,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应能越区供电。牵引 变电所的高压侧供电线路必须是两条,即双回线。
牵引供电能力必须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避免牵引供电设备频 繁扩能增容;但考虑到线路投运初期实际运量和节省变压器容量占 用费,可在初期使用较小容量的牵引变压器。
接触网的分段,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当发生 故障时能迅速恢复供电。
为保证牵引供电,禁止由馈电线和区间接触网引接非牵引负荷。如 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由车站接触网上引接非牵引负荷时,必须经 铁路局批准
第 180 条 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试验和抢修应配备牵引供电安全检 测监测系统,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接触 网抢修车列,绝缘子冲洗设备等设备、设施。
绝缘子冲洗设备是一种装置,应用于铁道电气化 铁路绝缘子的带电水冲洗作业,解决绝缘子的 污染问题。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 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 185 条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 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 于 2000 mm。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 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 的货物之上作业; 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 电接地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准进行。 双线电气化铁路实行 V 形天窗作业时,为确保人身安全,应在设备 、机具、照明、作业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天窗—列车运行图规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停止列车运行的预留时间 及封锁时间 V 形天窗—上下行只停其中一线,另一线正常运行。 垂直天窗—上下行同时停电
牵引供电设备是保障动车组或电力机车供电和运行,提高运输能力, 实现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
供电维修机构包括供电段、车间、工区等。应满足生产力布局和抢 修、维修的需要。
1.牵引变电所:将电力系统经输电线路送来的三相交流高压电 (110kV及以上),降为工频交流25kV送到单相的接触网上,作为 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源。
2.二级负荷主要包括通信、信号设备配置的专用空调; 动车段(运用所)、综合维修段(工区)、检测中心、 大机段、大型给排水设施等设备;中间站公共区照明。
3.一级负荷有两路独立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宜由两路 高压电源供电;三级负荷采用一路电源供电。
第189-191条
第 178 条 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 电力设备状况 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供电调度系统作为运营调度系统的独立子系统,其功能与运营 调度等相关系统实现功能的衔接和信息共享。包括远动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供电维护管理等子系统构成。
远动系统—— 对牵引供电、电力供电远程监测和控制,包括 数据采集、处理、运输和显示 安全监控系统——对牵引供电、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及环境进行 远程监视和控制 供电维护管理——对牵引供电和电力设备的管理者提供数据、 信息
铁路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 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二、三级, 其中:
1.一级负荷主要包括与行车密切相关的通信、信号、 综合调度及实施信息自动化系统;电力及电气化各所用 电;道岔处接触网上的远动开关操作电源;隧道内的应 急照明、防灾报警、通风及排烟等安全设备,车站及有 关建筑的应急照明和特大型站房公共区照明、防灾报警。
1.由于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是一定的,如接触导线距钢轨 顶面的高度超过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则受电弓与接触导线的接触 压力过小,不能良好地取受电流,甚至脱离接触导线。因此,规定接 触网导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得超过6500mm。
2.因车站内的作业较多,接触导线应架设较高些以保证安全。规定在 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200mm。在区间 和中间站,不小于5700mm,
接触网上有单相25kV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对周围金属结 构物容易产生感应电压;如一旦发生接触网断线或绝缘子 损坏,接触金属结构物会长期带电。这样,将会危及人身 和设备安全。为此,规定在接触网支柱及距离接触网带电 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均须有接地装置,以便消 除感应电压,并在接触网断线或绝缘子损坏时,形成短路, 牵引变电所及分区亭(或称分段开关站,通过开关设备使 两个相邻变电所间的接触网分段运行,或使两供电分区接 触网并列工作的一种电气装置)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发生作 用,断开开关,使接触网立即停电,以保证安全。 天桥、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距带电部分太近,容易 发生触电事故。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应设置安全栅网以屏 蔽感应电压。
馈电线:连接在牵引变电所变压器开关输出端与接触网间 的导线称为馈电线。通过它,将牵引变电所输出的电流送 到接触网上。电流通过机车做功后,流经钢轨接地。
电流从钢轨流回变电所,是通过空中架设的电线路或在地 下埋设的电缆完成的,这段线路称为回流线,它与牵引变 压器接地端相连接。这样,牵引变电所输出的电流,通过 馈电线→接触导线→受电弓→机车内电气装置→钢轨→回 流线→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从而构成其闭合回路。此外 也有一部分电流经钢轨泄放到大地经大地传播后由牵引变 电所接地极回流至主变压器,这部分回流被称作地回流。
第 183 条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 300 mm; 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350 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 各种建(构)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 500 mm。当海拔超过 1000 m 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大风、严寒地区应预留风 力、覆冰对绝缘距离影响的安全余量。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 部分 5000 mm 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 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本条是关于铁路电力供电系统构成及电力供电设备在运行、监控、维护 等方面应满足的主要要求的规定。
第 188 条 铁路供电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保证不间断供电;二级负 荷应有可靠的专用电源。 2.受电电压根据用电容量、可靠性和输电距离,可采用 110 kV、35(63)kV、10 kV或 380 V/220 V。 3.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1)35 kV 及以上高压供电线路,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 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 10%; (2)10 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线路,为额定值的±7%; (3)220 V 单相供电线路,为额定值的+7%~-10%。 在电力系统非正常情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值允许偏差 为额定值的±10%。
第 186 条 牵引、电力变配电所控制室,应采取防雷措施, 设置机房专用空调。控制、保护及通信设备,应装有防止强 电及雷电危害的浪涌保护器等保安设备,电子设备应符合电 磁兼容有关规定。
电力、给水
第 187 条 电力设备包括变电所、配电所、10 kV 电力电缆贯 通线路(250 km/h 及以上) 、自闭贯通电线路(250km/h 以 下) 、箱式变电站等。电力设备应具备:贯通线路由两端变、 配电所供电的快速抢修能力。电力变、配电所的控制保护测量 设备,应纳入远动系统调度管理;箱式变电站应设置远动终端, 纳入远动系统。
2.接触网:设在电气化铁路线路上空。牵引变电所的电能通过接触 导线和电力机车顶部的受电弓,对电力机车连续不断地供给电能
3.远动装置:远动装置可以在远方(电力调度中心)对变电所和整 个牵引网内的开关设备进行操作。实现牵引变电所的无人值班或无 人值守状态下的远程监控。
第 177 条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的可靠供电。 牵引供电能力应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 车重量、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要求。接触网标称电压值 为 25 kV,最高工作电压为 27.5 kV,短时(5 min)最高 工作电压为 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 20 kV。
接触网导线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当大气温度愈低及接触导线中通过 的电流愈小时,导线收缩量越大,弛度越小,其最低点距钢轨顶面的 高度越大。当大气温度愈高及导线中通过的电流愈大时,导线伸长量 越大,弛度越大,其最低点距钢轨顶面的高度越小。因此,根据不同 条件对导线的最大弛度,即其最低点距钢轨顶面的高度,应有不同的 规定标准。
第 181 条 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另一种是弹性链型悬挂)其 最小张力见第7 表。接触线一般采用铜合金材质。(见书上表)
第 182 条 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 6500 mm;接触线悬 挂点高度不宜小于 5300 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小于5150 mm ,站场和区间接触网的高度应一致。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 由 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 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 ,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30 mm。特殊情况需 调整轨面标准线时,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认,并经铁路局批 准。
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 小于 3100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