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资源与建议
1.本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重点体会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
2.课文中有不少富有独特韵味的词句,可以独立学习生字和新词,选择印象深的句子完成摘录笔记,有助于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3.学习课文时,可边读边画出作者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致,初步体会作者感受的细腻。重点选择某一个段落感受景致的独特韵味,然后迁移学习其他段落,进行交流汇报。最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景物的动态变化,达到熟读成诵。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生字词语,能正确认读“旷、怡”等5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黎、晕”等9个生字,“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感受作者的表达顺序以及选材视角的独特。
3.能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品味作者语言的独特韵味。
1.展示自己预习时书写的生字,交流易写错的字。
2.重点关注“黎”“漆”中的“氺”,并再次练写。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感受选材视角的独特(检测目标2)
1.题目是“四季之美”,想一想,说一说,如果你来写这篇文章,将如何描写四季之美?
2.浏览课文,边读边画,清少纳言认为每个季节最美的是什么?在四季不同的时间段里,清少纳言分别描写了哪些不同的景物?(指向目标2)
学习任务三:读中想象,感受动态变化(检测目标3)
(一)感受春天黎明独特的美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画边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春天黎明独特的美?(指向目标3)
2.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可以用下面的句式:(检测目标3)
请大家看第1自然段,我从等词语,感受到。
3.全班交流。(检测目标3)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是日本平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清少纳言,其作品的特点是所写景致不多,却能营造出美的氛围。

本文围绕题目仅仅用了四个自然段,就写出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美,展现出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从文字中想象画面是中年级已具备的阅读能力,但在本课学习中由于文字意韵深远,学生很难全面感受文字中的画面美。

帮助学生完成由文字到画面的转化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通过体会文字中的画面美来感悟独特韵味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9个生字、“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的独特韵味。

初步培养品鉴散文的能力。

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本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抓住文本独特结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第三自然段。

2.能迁移运用21课《古诗词三首》中想象画面的方法,通过体会句子中的动态描写,读出画面美,感受独特韵味。

3.能通过对比阅读《山居秋暝》《四时之美》感受“文中有画”的意境,能迁移运用本课方法学习日积月累《渔歌子》,初步感受课文的表达特色,习得初步品鉴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句子中的动态描写,读出画面美,感受独特韵味。

(三)教学准备教师:PPT、四季之美的导入视频学生:熟读课文、提前学习本单元前一课《古诗词三首》(四)教学过程1.整体读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结构。

(1)观看关于四季变化的导入视频,感受四季中事物生长变化的过程(2)读课题,初步了解作者是一千多年前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

(3)初读课文,整体入手,相机指导字音朗读准确,借助本文独特的结构、语言特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叠词和表示心情的词,朗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学习阅读,应该关注篇章,从篇章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认知过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优质教案+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优质教案+说课稿

中有所改进。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

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读拼音,写词语。

1.lí míng()前的天空yù fā()黑起来。

2.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二、选词填空。

固然必然1.这件事()是他不对,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错处吗?2.他们()会经过这里,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课件揭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朗读、背诵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在愉悦中完成读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法对话交流法【教学媒体】1、课件、生字卡片、头饰、磁带。

2、引导学生课前收集四季的图片,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演示: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以动画的形式展现课文中的四季美景图)看到图,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

(板书课题)2、展示: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请你把课前收集到的图片展示给组内的同学看。

看到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想法?(板书课题)二、对话平台1、欣赏:每个季节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2、识字: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办法把字音读准,边读边画出生字。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前后桌读,同座读,组内读。

)⑵出示“圆、秋、雪、肚”4个带拼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的偏旁涂上红色),这些偏旁你认识吗?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偏旁的?这些偏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有什么不同?⑶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座交流识字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2)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5)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第1课
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四季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四季之美的感受和表达能
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四季之美的
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四季的特点及表达。

2.难点: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述四季之美。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四季变换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2. 学习课文(1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四季之美》一课,让学生理解四季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设计表现四季之美的小组任务,如绘画、诗歌创作等。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并分享他们的作品,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交流。

5. 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四季之美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与大自然亲近、感受四季的魅力。

五、课堂作业
•完成《四季之美》相关的练习题目,展开对四季之美的个人感悟。

六、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设计是否贴近生活实际?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感知和表达四季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第1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重难点)3.仿照课文写几句话。

课前积累:我们积累几个短语,谁来读第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读,声音响亮。

第二行,你来读,字正腔圆。

请你说。

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润红紫红紫的彩云朦胧的微光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润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闪着朦胧的微光预设 1.是的,加上动词之后给我们一种动态的画面感(是呀,加上动词之后增强画面的动态美)这是大自然向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多姿的画面。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四季之美》的散文,(板书《四季之美》),跟老师板书课题(我相信同学们的目光一定都集中在我的手上)齐读课题,嗯,声音真响亮。

2.?了解作者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简介,生读)清少纳言日本散文的鼻祖,这么厉害的女作家写的文章,相信大家已经预习好了。

二.检查预习,摸清脉络1.听写词语。

现在老师要检测一下预习情况,拿出听写本开始听写,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

红晕乌鸦比翼而飞愈发心旷神怡凛冽闲逸请同桌两人对照大屏幕互相检查批改,错误的圈出来,并让你的同桌修改订正。

预设 1.老师在听写时发现“凛冽”这个词语错的最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跟老师在书写一遍。

预设 2.错三个以上的请举手,请你说,比翼而飞的翼,闲逸的逸,凛冽,这些词语有错误的请举手,看来有些难度,跟老师一起书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在写两遍。

)大家的学习习惯真好,写完之后马上坐端正了。

2.这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描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请你来说。

预设 1.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之美。

太简单了,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如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什么来写呢?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 2.你真会读书,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每一段话的中心句。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

22. 《四季之美》(精读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旷、怡、凛、冽、逸”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晕、蒙”等,会写“黎、晕”等9 个生字,会写“翩翩飞舞、比翼而飞”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了解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景色,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

5.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旷、怡、凛、冽、逸”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晕、蒙”等,会写“黎、晕”等9 个生字,会写“翩翩飞舞、比翼而飞”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具准备】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教师口述: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朝霞、迷人的萤火虫、南归的大雁、早晨的白霜。

认真观察图片,你能判断出每幅图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吗?你能判断出图片中描绘的是一天中的那段时间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片中美丽的景色吗?(学生欣赏图片,互相交流。

)展示图片:教师提示:春天,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夏天,烈日当空,晴空万里;秋天,天高气爽,金灿迷人;冬天,雪白一片,北风呼呼。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22 四季之美)学生齐读课题。

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眼中的一年四季的美景。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播放一年四季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四季之美。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并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习并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同学们,观察这些四字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骄阳似火秋高气爽稻谷飘香冰天雪地鹅毛大雪预设:这些词语都和季节有关,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象。

2.过渡:春天的美生机勃勃,夏天的美热情似火,秋天的美花果飘香,冬天的美银装素裹。

但是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有着别样的美,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眼中的四季,感受其中独特的韵味。

(板书:四季之美)3.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

姓清,名不可考,“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的称呼。

出身官僚家庭,通汉学,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描写四季的词语,带领学生初步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过渡: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去欣赏清少纳言眼中的四季之美吧!1.认真听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标注出来。

(1)随文识字。

红晕(yùn)窠(kē)里心旷(kuàng)神怡(yí)凛(lǐn)冽(liè)闲逸(yì)点拨:①“晕”表示“昏迷”或“头脑不清”时,读yūn,如,晕倒、头晕;表示“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或“头发昏”时,读yùn,如,日晕、晕车。

②注意“旷”不要因“广”而误读,应该读“kuàng”。

③“凛”是前鼻音。

(2)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kuàng yílǐn lièyì旷怡凛冽逸让学生说说怎样认清字形,全班讨论识字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相机指导。

部编版《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

三百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

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

在清少纳言的眼里,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

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

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

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 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四季之美》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写景美文。

课文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和特点,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文章从自然界的变化中感受到四季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既有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又有情感的体验与抒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文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美的文章。

但同时,对于某些描绘细腻、情感丰富的句子,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在四季之美这篇文章中,学生需要理解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绘四季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景物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具体景物描绘四季特点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观察、想象等方式,感受四季之美,体会作者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四季之美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课文:提前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3.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四季之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特点。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认知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边读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分别描绘了四季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领略了夏季的夜晚,作者笔下还写到秋季的黄昏最美。
秋小组
最美景致
景致
景致特点
感想
黄昏
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夕阳
在高空中飞、心旷神怡
古诗词中诗人们常常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而我们的作者她的感叹是什么?哪一个词语体现出来了?
心旷神怡,讲解拼音,字词意思,并造句。
那请同学来给我们读读这样的心旷神怡。(2位同学)
2、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温馨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写一写、画一画。)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交流并推选出最优的作品。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展示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点评,梳理提升。
三、导结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梳理,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写法季节最美情感
动静春天黎明热热
态态夏天夜晚爱爱
描描秋天黄昏生自
写写冬天早晨活然
作者清少纳言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示他眼中的四季之美,那你心中也一定有你认为美的景致吧!请你写一写,画一画,如果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你能够加入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将我们带入你的画面那将更好不过。
活动三:描绘四季之美
活动任务:交流“你心中的四季之美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请一个小组齐读。
配乐齐读。那这是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
静态冬天早晨图。
这四季,你们更喜欢哪个季节?选一个季节读一读。(2个学生)
教师指导。
作者用这静止的文字将一幅幅画面送入我们的脑海里,送到了我们的心里,那请讨论。
活动二:领悟四季之美
活动任务:讨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四季之美的?”

优质课比赛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优质课比赛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教材分析:《四季之美》是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本篇课文作者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由北大日语教授卞立强翻译。

课文篇幅短小,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

统编教材注重提高学生文学品鉴能力,对于此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套教材。

教材也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渗透。

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在结合具体文本语言感受动态描写的好外以及进行模仿创作方面有一定难度。

基于文本特点以及学生能力与认知,第一课时的教学以“运用多种方法学习作者用生动形象语言描写景物的动态美,表达真切感受的写法,感悟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展开,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运用多种方法学习作者用生动形象语言描写景物的动态美,表达真切感受的写法,感悟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 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语言特色;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积累语言。

4.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

教学准备:《四季之美》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分好四人小组;纸质小组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著名雕塑家罗丹有这样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出示,朗读。

2.老师分享生活中的美。

3.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美?学生说说。

4.揭题:大约1000年前,日本一位女作家清少纳言,她将自己发现的美,写成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示:四季之美读题二、初读课文,梳理文本这篇课文不长,但很有特点。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分析
《22四季之美》是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围绕四季交替的美好景色展开,通过描述春夏秋冬的风景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四季的认识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能力。

2. 教学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描述四季的景色变化,体会四季交替的美好;
•能够通过欣赏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
通过一段视频展示四季交替的景色,引发学生对四季的好奇和兴趣。

2. 学习课文
•第一遍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分段解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学生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3. 欣赏四季图片
展示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描述不同季节的景色。

4. 小组活动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四季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小组展示。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22四季之美》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视频、课文朗读、图片欣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了对四季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然而,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有时候学生表达意见的时间偏少,下节课可以适当延长交流讨论的时间。

同时,也应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四季的变化,促进情感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上是针对《22四季之美》这篇课文设计的教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教案

22 四季之美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课文以清新富有韵味的语言,写出了四季各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3.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重点)2.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语言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朗读,既能了解课文内容,也能学习作者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准确领会课文主旨,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图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

板书:四季之美二、学习生字词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读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

2.找出课文中含有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动态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生活的诗歌。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教学本课时不仅要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学生状况分析】由于刚入学不久,学生的朗读存在较严重的唱读现象,只有个别同学朗读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又由于广州四季不分明,学生对四季的特征不是十分了解,给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讲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好的学生来起示范作用,课前要让学生去了解四季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学习卡片等。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师:上一节课,我们到四季王国认识了那里的字娃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开火车去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开火车读词语)2.师:今天还想去四季王国那里吗?(电话铃响)师:老师先接个电话,喂!您好!谁呀!噢是小熊乖乖呀!好的、好的,欢迎欢迎!正好小熊乖乖打来电话,它想与咱们同学同行一起去四季王国,你们欢迎吗?(欢迎)好,就与小鹿打声招呼吧!小:小朋友你们好。

生:小熊乖乖好。

小:能与你们一起去四季王国我可真高兴,四季王国里有四位漂亮的姐姐,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随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师:老师听说这四位姐姐的本领可大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可以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

大家想去见见这四位姐姐吗?(想)二、精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美丽的四季王国吧!1.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61页,我们先听录音,在听之前,谁能给自己提个要求?(如:认真听、一边听一边跟着小声读)师:我们就按照xxx的要求,一边听一边小声跟着读,小手指(点课本)2.师:这么美的季节你喜欢哪个呢?(出示课文四幅图)生:我喜欢春天。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教案

22 四季之美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课文以清新富有韵味的语言,写出了四季各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3.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重点)2.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语言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朗读,既能了解课文内容,也能学习作者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准确领会课文主旨,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图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

板书:四季之美二、学习生字词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读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

2.找出课文中含有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动态美。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描绘了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特点,通过优美的文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静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四季之美,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四季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四季之美的事物描绘和情感体验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课文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四季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美好时光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四季之美。

2.难点: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四季之美。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语言,体会四季之美。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四季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四季图片、音乐等。

2.黑板:板书关键词。

3.教学用具:教材、教案、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四季之美,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

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四季之美的句子。

教师选取代表性句子进行解读。

3.操练(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齐读课文,巩固对四季之美的理解。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下面的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出示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预设: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美丽的四季多姿多彩,吸引了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对于清少纳言你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清少纳言的资料?
预设: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清是姓,少纳言是她的官职。

她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

随笔作品《枕草子》。

2.板书课题,读题。

(四季之美)
二、初读感知
(一)认读生字。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优美的地方。

1.认识生字新词:旷怡凛冽逸
2.情境识字法:“凛冽”---“冫”大多与寒冷有关;“旷、怡”--可结合“心旷神怡”理解。

3.字词学习。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
2.指名读,学生轮流读。

3.打开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教师范写:“晕、幕、愈”等笔画较多的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稍扁、紧凑。

“黎、漆”注意最后一部分不是“水”。

“逸”右边是“兔”,不能少一“丶”。

“兔”不能多一“丶”。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6.教师听写,小组内互改。

(三)了解大意。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找出表明这种顺序的词语。

预设:时间顺序。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边读边圈画出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预设:春天最美--黎明;夏天最美--夜晚;秋天最美--黄昏;冬天最美--早晨。

3.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预设:
第一部分(1):春天最美是黎明。

第二部分(2):夏天最美是夜晚。

第三部分(3):秋天最美是黄昏。

第四部分(4):冬天最美是早晨。

三、课文鉴赏
(一)春天之美。

1.小组之间汇总交流: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预设:鱼肚色、红紫红紫。

体现出春天黎明的什么特点?
预设:色彩美。

2.说一说:你还从哪里发现春天黎明的其他特点?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预设:从“染、飘”中感受到春天黎明的动态美,它是“一点儿一点儿”变化的。

朗读提示:节奏要舒缓,读的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宁静。

“一点儿一点儿”要读的慢一些,表现出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二)夏天之美。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夏季静谧的氛围。

哪几种不同景致的夏夜?
预设: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2.作者最喜欢哪种夜晚?原因是什么?
预设: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因为这些夜晚有萤火虫。

看,夏天的夜晚确实很美!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给给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那谁能用欢快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朗读提示:语气轻柔,读出夏夜的静谧。

朗读萤火虫这一部分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到的惊喜之情。


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之间汇报第三、四部分的成果。

(三)秋天之美。

1.第三部分这些四字词语的意思,你都明白吗?
出示: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夕阳西沉、比翼而飞、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1)小组之间交流;(2)查阅字典;(3)请教老师。

2.这一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黄昏?
(1)“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描写的是?
预设:归鸦、大雁。

这些都是对秋天宏观之美的描写,
朗读这一部分要加快节奏,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的动态画面。

(2)“虫鸣、风声”则是从微观之美的角度来描绘秋天的黄昏。

朗读提示:朗读时宜舒缓,让人感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四)冬天之美。

1.在作者的眼中,冬天的早晨有哪些特点?
预设:“落雪、铺满白霜”和“熊熊的炭火”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
预设:色彩对比、动静对比。

冬天的中午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儿,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儿。

和冬天的早晨对比有什么效果?
预设:对比中突出早晨的情趣。

今天咱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于四季景物的观察,体会到四季景物的变化,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验生活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感悟提升
1.课文语言优美,可以交流你的积累背诵经验技巧么?
预设:第一部分可以借助图片背诵;第二部分可以运用关键词提示法(固然、也有、即使……也有……);第三部分可以具体景物的提示背诵;第四部分可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背诵。

2.学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
3.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