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学课件
中国人的愤怒与无奈。
二、立下志向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所 以立志为__中__华__之_崛__起__而__读_书_____,表现少年 周恩来__博_大__胸__怀_____和__远_大__志_向_______。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讲人:
为中华之_崛___起___而读书。
“崛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 两种意思:一是山峰等突起;二是兴起 的意思。
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马克、 思列、宁主、义者,中 国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 、共、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他毕业于 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等地,回国 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 理,1976年逝世。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 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 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 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 局会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 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 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 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 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 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 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 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会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 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 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T课件 (公开课)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T课件 (公开课)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本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立志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过程,表现了 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 作业练习

• 一、填写词语。
• 耀( )扬( )
左( )右()
• 铿锵( )( ) ( )( )中华
• 二 、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ONGHUA
1 认识生字
•帝 义 伯 振 •租 范 闯 凡 •巡 嚷 崛 妇
周恩来年轻时的相片

周恩来
• 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 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 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 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 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作业练习
• 一、填写词语。 • 耀(武)扬(威) 左(顾)右(盼) • 铿锵(有)(力) (振)(兴)中华 • 二 、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共22张PPT)

周恩来诞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 故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 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知他,奉天有些地方 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 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 据?为什么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 么。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字词学习
严肃 效仿 屈辱
清楚 疑惑 模范
振奋 平凡 淮安
胸怀 回顾 肇事
称赞 批评 指望
“中华不振”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犯中国 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英、法、德、 意等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犯中国。他们霸占我们的国 土,还让我们赔款。中国人在自己的领土上却被外国 人欺辱,大家敢怒而不敢言,人民生活在苦难和屈辱 之中。
为中华之崛起Biblioteka 读书!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 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爱国名言积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 车轧死了,她本来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戒这 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戒肇事的外国 人,反而批评她。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 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 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 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本来指望巡 警局给她撑腰,惩戒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 不但不惩戒肇事的外国人,反而批评她。围观的 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 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PPT课件

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崇高

“为中华之
向 崛起而读书”意
思是为了中国的
“清晰而坚 定”说明周恩来 早就立下坚定志
振兴而读书。
向,并下决心为
之努力。
魏校长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为
什么会为之一振?

因为其他的同学说的都是为家

父读书、为明理读书、为光耀门楣
崇高
而读书。他没有想到一个十二三岁

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效( 效果 ) 郊( 郊外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疑( 惑 )不解
热闹( 非 )(凡 )
左( 顾 )右( 盼 ) 难以( 忘 )(怀 )
( 若 )有所( 思 )
三、填空。 魏校长问学生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少年周恩来与众不同 的志向,当堂向全体师生表明心迹: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深入 了解周总理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志向?
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看
到洋人横行霸道、 中国人被欺侮,理
解了“中华不振”。
根据课文讲的3件事,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校长问同
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回答“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获得校长的赞叹。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伯父叮嘱

周恩来不要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
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比喻句,把“这个问题”比作“一团烈火”。
写出了周恩来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旧社会人民困苦的生活
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 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的响亮回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共16张ppt)
振兴中华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①邃(suì)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②群科:即社会科学。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 ③面壁:面对墙壁坐着。这里用来形容刻苦钻研。 ④破壁:表示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 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⑤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 ⑥蹈海:投海殉身。晚清时期,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 海”。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 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 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挽救出 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 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 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 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 亮回答。
他清楚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课文讲了三件事,你还知道是哪三件事吗?
第一件事: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 自己的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件事:12岁的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 “中华不振”。 第三件事:后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 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 言。
课后作业
读读《周恩来故 事》,了解我们的好总 理奋斗的、光辉的一生。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表
明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四字词。
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第11—16自然段,想一 想: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中华不振,边读 边勾画相关语句。
Hale Waihona Puke 背景资料鸦片战争背景资料
中日甲午战争
背景资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共15张PPT)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 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本来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 戒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戒肇事的外国人,反而批评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 呢?大家只能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呢?大家只能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周恩来当时心 里的想法是什 么?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
围观的中国人都没
握着拳头,但这是在
多说什么,这是在外
外国人的地盘里,谁
国人的地盘里,大家
又敢怎么样呢?
都不敢怎么样。
敢怒不敢言,只
中华不振:还有哪里能看出来?
能忍。
“中华不振”的含义:
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国 力衰弱,领土不完整,人 民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歌背景: 周恩来少年时
立下志向读书救国, 后来他想方设法要 东渡日本求学,这 首诗是他去日本留 学前写下的。
192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他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 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等多次战役, 1946年之后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 放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周恩来一直任国家总理,还曾兼任外 交部部长,担当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 工作的沉重任务。一直到生命结束的 那一刻,他仍然坚持工作。他一生严 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 好总理”。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献给 了国家,献给了人民。
思考:பைடு நூலகம்学们读书的目的与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共195张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共195张PPT)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
和 _ 领导__人___ 之 一 , 自 1949 年 起 任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__国__务___院__总__理____,1976年逝世。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初读感知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 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他毕业于 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等地,回国后担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自1949年起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76年逝世。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已 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的志向。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 之旅!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训诫和斥责。
文中指警察。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填一填。 课文先写周恩来( 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
再写( 耳闻“中华不振” ),(中国人在租界 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 ),最后写(真正明 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 )。
第四步:查资料
周恩来,伟大的马___克__思__列___宁__主__义___者_ ,中国无产 阶级__革__命___家___、政治家、军事家、_外__交__家___,中国共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 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讲了那几件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美课件(共73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美课件(共73张PPT)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指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 能像巨人一样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读书学习。从这句话 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胸怀大志,心系中华振兴的人。
事件二
找出课文第11—14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
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中华不振哪!”
事件三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 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
中国巡警是怎样做的? 巡警向洋人献媚,训斥自己的同胞。
围观的中国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 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词语对对碰
严肃——庄严 清晰——清楚 劝慰——安慰 赞叹——赞扬 沉郁——忧郁 训斥——斥责 疑惑不解——迷惑不解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热闹非凡——熙熙攘攘
词语对对碰
严肃——活泼 清晰——模糊 赞叹——挖苦 沉郁——开朗 训斥——称赞 疑惑不解——恍然大悟 热闹非凡——冷冷清清 左顾右盼——目不转睛
我会认
jué shěn fàn wèi

崛沈范魏晰
xiào huái zū huò chì
效淮 租 惑 斥
我会读
jué shěn
fàn wèi

崛起 沈阳 模范 魏 清晰
xiào
huái

huò
chì
效果 淮安 租界 疑惑不解 训斥
词语表
严肃 追问 疑惑 哭诉 围观
若有所思 清晰 抱负 胸怀 赞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理 表情 忘怀 果真 非凡 正当 亲人 原本 指望 撑腰 训斥 不幸 体会 分量 响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公开课课件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 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 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 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 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 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 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 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 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 旁。一问才知道,这位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 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 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 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 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25页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 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 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 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 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返回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 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 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返回
……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 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 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 通。
❖ 崛起 模范 吵嚷 ❖ 巡警 租界 惩处 ❖ 帝国主义 铿锵有力
❖ 崛起 模范 吵嚷 ❖ 巡警 租界 惩处 ❖ 帝国主义 铿锵有力


rǎng ( 嚷叫 ) rāng ( 嚷嚷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中华不 振”,用横线画出来,并做好 批注。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 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 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 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 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记笔记
识字游戏
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 或景象。本课指租界里来往 的额外国人很多,很热闹。
过年了,村子里热闹非凡。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
困惑不能理解。本课指周恩 来对伯父说的中国人不能到 租界的话不能理解。
看着一干二净的房间我 高兴极了,可令我疑惑不解的 是:谁帮我打扫了房间?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互动课堂
自由读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想 一想周恩来读书的原因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 不同之处?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此时的周恩来在做什么呢?他是怎么回答的?
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
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那里有周恩 来总理欢乐的身影,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周恩来的故 事。这件事发生在少年周恩来的 身上,那年他十二岁。
第一课时
周恩来(1898-1976年),伟大的马克 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 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之一,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 本、法国等地,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 副主任、主任,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总理,1976年逝世。
( 蛮横无理 )的租界
面对女人的哭诉,中国巡警是怎样做的? 围观的中国人是如何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巡警 训斥女人
围观的中国人


紧握拳头

不敢怎么样

只能劝慰女人
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 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 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看到这一切,12岁的周恩来有什么感受呢?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
分角色朗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
以前政府腐败,国家不强盛,许 多帝国主义国家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 约。中国不振作,软弱无能。
“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让周 恩来难以忘怀。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 怎样的孩子?
爱问问题
好奇心强
关心国家大事
热爱祖国
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 周恩来带着疑惑,背着伯父进了租界。他看 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jué shěn
fàn
崛 起 沈阳 模范
wèi
魏校长

清晰
xiào huái zū
huò chì
仿效 淮安 租界 疑惑 训斥
我会写
shěn sù xī zhèn xiōng huái zàn
沈 肃晰振胸怀赞
xiào zū yí huò fán gù xùn chì
效租疑惑 凡顾训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租界?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 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
( 外国人横行 )的租界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 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 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同桌小声讨论一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什么意思?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为中华的兴起 而读书。
再读课文
思考:你能不能用一个简短的句子说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中华不振,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崛( 崛起 ) 租( 出租 ) 掘( 发掘 ) 祖( 祖国 )
效( 效果 ) 郊( 郊外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疑( 惑 )不解
热闹( 非 )(凡 )
左( 顾 )右( 盼 ) 难以( 忘 )(怀 )
( 若 )有所( 思 )
三、填空。 魏校长问学生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少年周恩来与众不同 的志向,当堂向全体师生表明心迹: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深入 了解周总理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志向?
沈肃晰振胸 怀赞效 租 疑 惑 凡顾 训 斥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独体 结构
加一加: 日+析=晰
或+心=惑

换一换: 组


大家都来猜一猜:
1.两个先生坐在宝贝上。( 赞 ) 2.坏土去掉心自来。( 怀 )
xiōng

不要少写“丨”
胸怀
zàn

造句
不要写成“乚”
连声赞叹
看到那蜿蜒起伏的长城,游客们连声赞叹。
课文先写( 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 再写( 耳闻“中华不振” ),最后写(中国人 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 )。
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 第1-10自然段 ):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 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 第15-17自然段 ):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国妇 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清晰而坚定”中你体会到 什么?
“清晰”很清楚。“坚定”不动摇。周恩来说的 志向,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 考,志向坚定,决不动摇。
思考: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周恩来“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把个人 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 业联系起来。
不要随便去玩 有事绕着走 没有地方说理
“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 在中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使用和管 理的地区。如:天津租界地、上海租界地等。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 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反问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 再说什么。
其他人为了
对比
满足自己的 生活需求而
突出周恩来 读书。
的伟大抱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
中华人民和国第一任总理。
设问
这一部分最后才指出这位同学是谁,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设置悬念
承上启下
自由读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 想一想什么事让十二岁的周恩来难以忘怀?
一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沈阳有些地 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 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