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的诗词《村行》阅读
王禹偁《村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禹偁《村行》原文、译文及赏析村行作者: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hè)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经微微变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着兴致格外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静聆听夜晚,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
棠梨的落叶红好似胭脂般红艳的颜色,香气扑鼻的荞麦花洁白的如同雪一般。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突然觉得很惆怅,原来乡村的小桥原来像极了我的家乡!赏析《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
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著,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再借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以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的喜爱和家乡的怀念,这种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是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接著抒发自己因这些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这样能令全文结构更有条理,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首诗的首段是写作者骑著马,欣赏秋天的风景,本是一件乐事,但后来却因为看见小桥和树木,想起故乡,这样能使诗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对比,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广为传诵的名句。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
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
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削减了意味,除非那种正面字眼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像李商隐《楚宫》:‘暮雨自归山悄悄’。
《村行》原文及译文
《村行》原文及译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村行》原文及译文《村行》原文及译文《村行》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古诗词王禹《村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上海虹口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虹口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描写诗人在山间信马由缰,兴致悠然。
B.颈联以“胭脂”和“白雪”作喻,色彩绚丽明快。
C.尾联运用设问,以眼前景致似故乡而触发思乡情。
D.全诗叙事自然,表情达意直白且率真,不假掩饰。
13.本诗写景颇有特色,自选角度对此加以赏析。
12.D13.赏析角度:①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第一、五、六句主要从视觉角度来写景,三、四句主要从听觉角度来写,第六句又从嗅觉角度来写景。
②动静结合:颔联前句写晚籁之声,后句写“无语”,动静相映成趣。
③点面结合:……④远近结合:……(其他角度能自圆其说者皆可)答案需结合具体诗句,包含表达效果。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表情达意直白且率真,不假掩饰”说法错误。
作者在尾联“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村桥原树”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因此而“忽惆怅”。
前后的情感变化,突触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歌表达思乡之情时含蓄内敛。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本诗在写景上非常具有特色。
首先是多种感官相结合。
在“马穿山径菊初黄”“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中,作者写出了菊花之黄,棠梨叶的胭脂色和荞麦花的雪白,这是视觉的感觉。
而在“万壑有声含晚籁”则是从听觉方面来描写。
而“荞麦花开白雪香”中提到了荞麦花的香气。
作者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相结合,给读者呈现出一幅立体的秋景图。
其次,作者也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中,“万壑有声”发出天籁之音,是动;而“数峰”沉默的矗立在斜阳之下,是静。
此处动静结合,以“万壑”之声来衬托“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王禹偁《村行》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王禹偁《村行》原文、译文及赏析村行作者: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hè)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经微微变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着兴致格外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静聆听夜晚,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
棠梨的落叶红好似胭脂般红艳的颜色,香气扑鼻的荞麦花洁白的如同雪一般。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突然觉得很惆怅,原来乡村的小桥原来像极了我的家乡!赏析《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
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著,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再借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以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的喜爱和家乡的怀念,这种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是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接著抒发自己因这些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这样能令全文结构更有条理,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首诗的首段是写作者骑著马,欣赏秋天的风景,本是一件乐事,但后来却因为看见小桥和树木,想起故乡,这样能使诗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对比,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广为传诵的名句。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
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
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削减了意味,除非那种正面字眼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像李商隐《楚宫》:‘暮雨自归山悄悄’。
王禹傅《村行》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禹傅《村行》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村行(6分)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4.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______季的景色,运用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5.下列对诗歌特点及情感表达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风格飘逸,淡中有味,明白自然。
B.“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景色以人的灵性,形象生动。
C.颔联主要以听觉写动、静之景,使得“有声”和“无语”相映成趣,动静结合。
D.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在突出人物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答案:
(一)14.秋对农村的喜爱和家乡的怀念15.C。
《村行·王禹偁》原文与赏析
《村行·王禹偁》原文与赏析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是北宋政治改革派的先驱。
他在太宗、真宗时期,多次上疏,主张政治改革。
“兼磨斩佞剑,拟树直言旗”,以直言敢谏著称。
然而“直道难进,黜官亦多”。
由于当权者的忌恨,王禹偁先后三次遭到贬谪。
第一次贬商州,第二次贬滁州,第三次贬黄州。
淳化二年(991)九月,庐州尼道安诬告徐铉,王禹偁依法抗疏为徐铉辨诬,遂被解职,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商州为今陕西商县,当时是邻近西北边境的一个荒凉贫瘠的山区,常年苦旱,井邑萧条。
团练副使是责授官,不得签书公事,位卑俸微,生活困苦,王禹偁就在商州典园十亩,种菜自给。
但他在这首次迁谪生涯中,爱上了杜甫、白居易的诗。
尝云:“予自谪居,多看白公诗。
”又有诗云:“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他在商州作诗颇多,诗风也有较大变化。
这里选的《村行》,就是淳化三年(992)八月在商州作的。
王禹偁“世为农家”(《宋史》本传)。
他从小随父亲在乡间磨坊劳动,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
这首诗写他谪居商州时一次随意地在山中闲行时发现的景色,表现了他喜爱农村风光和怀念乡土的深厚感情。
但是如果只把它看成一首写景的诗,那就可能失之疏略。
其实,此诗除了三四两句写景很有特色以外,最值得注意的一点,还在于真切地写出了从“野兴”转入“乡思”中其间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种心理转化的历程,开始是无意识的、潜在的、朦胧的,最后却是明朗的,显现的,并由诗人自己强烈地意识到了。
诗的开头两句,说信马山行,不计远近,勃发了山野间的游兴。
信马是听凭马随意而行,但并非漫无目的,而是被山野间浓郁的秋日景色所深深吸引。
这种野兴导致信马,信马则伴随野兴,悠悠而行,兴味也就愈来愈浓。
作者的意态悠闲自在,一路行来,完全沉浸于四围秋色宜人的环境气氛之中,不禁象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的那个渔人,“忽忘路之远近”了。
王禹偁《村行》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王禹偁《村行》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②原:原野。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全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3分) (2)这首诗中颔联对仗工整,其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3)诗中额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3分)(4)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分)参考答案(1)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1分)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思乡之情。
(2分)(2)描写了初秋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1分),上句的“万籁有声”,运用了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2分)下句的“数峰无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景物描写分外生动。
(2分)(3)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
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
(4)示例: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1)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分)(2)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1)作者村行本是“野兴长”,却触景生情,看到“村桥原树”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因此而“忽惆怅”。
前后的情感变化,突触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题中有“野兴长”“忽惆怅”、“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三个得分点。
(2)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1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衬托、映衬),(1分)拟人的手法(1分),通过对“晚籁”、“山峰”、“斜阳”、“落叶”、“荞麦花”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香,格调亮丽、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
(1分)三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王禹偁《村行》鉴赏《村行》译文及赏析
王禹偁《村行》鉴赏《村行》译文及赏析《村行》是由王禹偁所创作的,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村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村行》宋代: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行》译文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村行》注释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
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
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
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
原,原野。
《村行》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
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
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
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
王禹称《村行》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村行①
王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本诗作于淳化三年,王禹傅时任商州团练副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便照应了诗题,点明了此次村行的时令、地点以及出行的方式,诗人正是在黄菊绽放的初秋于山间小路信马骑行。
B.颔联结构整饬,“万壑”“数峰”数量相对,“有声”“无语”动静相对,“斜阳”“晚籁”视听相对,彰显了诗人的惆怅。
C.颈联侧重呈现意象的色彩,棠梨叶的胭脂色与荞麦花的雪白共同构成了秋日斑斓的美好意境,体现了“以画入诗”的特点。
D.全诗善用衬托,或互为映衬,如红白相得益彰,使红更艳、白更纯;或突出一方,如“有声”的妙趣与“鸟鸣山更幽”接近。
16.陆机《文赋》有言“诗缘情”,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所抒之情。
(6分)
参考答案:
15.B“彰显了诗人的惆怅”有误。
16.①对山野旖旎风光的喜爱流连之情,“信马悠悠”写出了出行时的悠然神态,“晚籁”“斜阳”也可见出流连之久;②对故乡的思念之意,“似吾乡”含蓄地点出了潜藏在作者内心深处不得归家又睹物思乡的愁思与惆怅;③长期宦海浮沉带来的仕途失意、羁旅漂泊之感。
(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王禹偁诗《村行》练习题及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①[北宋]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②。
万壑有声含晚籁③,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④,荞麦花开白雪香⑤。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⑥。
注释:①本诗做于王禹偁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期间。
②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
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③晚籁:指秋声。
籁,大自然的声响。
④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
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⑤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
⑥原树:原野上的树。
原,原野。
(1)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答案: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清幽寂静、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
山路旁初绽的菊花、傍晚山间大自然的声响、远处斜阳里的山峰、山野间红色的树叶飘逸着淡淡幽香的雪白的荞麦花,营造了山间寂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2)这首诗的颔联向来为人称道,请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4分)答案: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下笔,“万壑有声”是耳闻,“数峰”“立斜阳”是目睹。
而两者不是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相映成趣,越发显出山村的沉寂。
“数峰物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似乎静默的山峰原本能语、欲语,却选择了静默无声,山峰的有情,衬托着诗人策马漫步山间的悠闲。
诗歌解析: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
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
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
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
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
“村行王禹偁(宋)”阅读试题及答案
“村行王禹偁(宋)”阅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村行王禹偁(宋)”阅读试题及答案村行王禹偁(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24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所赞叹传诵的原因。
(4分)25请用“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这首诗歌。
(6分)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
2.诗的前六句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菊花初黄,诗人骑马在山间小路穿行,神态悠然,任马随意行走。
夕阳西下,秋声回荡在山谷里,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白如雪的荞麦花将山村原野点缀得色彩斑斓。
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感闷闷不乐,原来是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结合景与情的关系,景2分,情2分,总述作用1分,语言表达1分)第二篇:《待漏院记》王禹偁阅读答案待漏院①记宋·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势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②至房、魏可数也。
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③銮声。
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④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高中现代文阅读】《村行王禹(宋)》阅读答案
【高中现代文阅读】《村行王禹(宋)》阅读答案【高中现代文阅读】《村行王禹?(宋)》阅读答案
村镇银行王宇?(宋朝)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唐丽的叶子是红色的,荞麦花是白色的,芳香四溢。
怎么了我时不时感到忧郁。
村里
的桥和树看起来像我的家乡。
[注]本诗是王禹?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24.中国的《万壑对联》、《晚音》和《几峰夕阳无声》是一直被背诵的名句。
请分
析这两句话被人们称赞和背诵的原因。
(4分)
25请用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这首诗歌。
(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
阅读答案
净光整
1.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
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
2.在诗的前六句中,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夕阳:菊花初黄,诗人悠闲地骑在山间小路上,让马随意行走。
日落时,秋天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红色和
红色的唐丽叶子,白色和雪白的荞麦花,用色彩装饰着山村和田野。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从
风景变成了抒情诗。
背诵完诗歌后,诗人突然因为某种原因感到沮丧。
原来,他突然发现
村里桥上的树木看起来像家乡的风景,很想家。
通过这样的写作,以上的场景描述得以解决,生动地反映了作者从悠闲到失望的情绪变化,加深了诗意。
(结合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景物2分,情感2分,一般功能1分,语言表达1分)。
《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村行》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村行宋代: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注释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
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
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
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
原,原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
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
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
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
村行王禹偁诗歌试题答案
村行王禹偁诗歌试题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马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试题答案:
8. (3分) B
9. (3分) D。
王禹偁《村行》原文译文鉴赏
王禹偁《村行》原文|译文|鉴赏《村行》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村行》原文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及注释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注释⑴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
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⑵晚籁:指秋声。
籁,大自然的声响。
⑶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
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⑷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⑸原树:原野上的树。
原,原野。
鉴赏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
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
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
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
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
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
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村行王禹偁阅读题答案
村行王禹偁阅读题答案
《村行》阅读原文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村行》阅读题目
11.诗中额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p 。
(3分)
答:
1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p 其变化的原因。
(3分)
答:
《村行》阅读答案
11.答案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
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
共3分
12.答案示例: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共3分。
《村行》原文及译文
《村行》原文及译文《村行》原文及译文《村行》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行》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行》原文:王禹偁〔宋代〕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行》译文: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村行》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
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
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
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
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禹偁的诗词《村行》阅读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赏析】
王禹偁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此风格淡雅飘逸,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杜甫诗的神韵。
这首诗写的是山村秋季傍晚景色。
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诗的前三联描写作者村行所见的美景。
商州的美景,令诗人
陶醉不已,他悠闲地骑着马,走在山间小路上,看到菊花初开,真是惬意,顿时兴致悠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主要从听觉、视觉方面写山中暮景,体现出山村的幽静。
前句写傍晚时分千山万壑回响起秋声,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耸立在夕阳的晚照里,默默无语,这是目睹。
“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显示出山村傍晚的寂静。
山峰本来就是不能“语”的,而作者仍强调其“无语”,仿佛是说它们本来能“语”,而此时忽然变得沉默,保持“无语”的状态。
作者如此安排,使得写景富有情趣。
颈联继续写景: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
这里通过红与白的色彩对比,给人以极美的视觉享受。
此外,这火红的唐梨叶和雪白的荞麦花共同沐浴在斜阳下,真是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
诗人陶醉于山间美景中,斜阳纵是美的,却也有意无意地提醒他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罢。
这时,忽然有一丝思乡的惆怅爬上心头。
因为诗人看见,那小桥流水、原野平林,都像极了家乡的景物。
诗人突然有种重归故里之感,那种亲切感、熟悉感,让他心中一喜;随即,诗人又回过神来,这里本不是自己的家乡,只不过相似罢了。
他转而想到了自己失意的仕途,那真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扩展阅读:王禹偁的人物生平
王禹偁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
他九岁能文。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
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
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他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
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
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文字学家徐铉。
当时禹偁任大理评事,执法为徐铉雪诬,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
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随即召回。
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
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学士,后以谤讪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扬州。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
与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
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贬出京城,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都有其传。
苏文编绘的《吴中先贤谱》亦有记载。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集名出自《易经》:“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
君子以懿文德”。
今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小畜外集》13卷,以及清光绪年间的孙星华刻本。
近人徐规所著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收集佚诗佚文多篇。
扩展阅读:王禹偁的诗歌
在诗歌方面,王禹偁推崇杜甫和白居易。
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三二)显然这种说法稍嫌夸张,但宋初诗风确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之分,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重要的白体诗人。
然而,王禹偁的诗风与李昉、徐铉等白体诗人却是同中有异。
王禹偁早年多作闲适诗,晚年多作讽喻诗,与白居易恰恰相反。
正是这种深刻的自省意识,使他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甚至在晚年自编的《小畜集》中很少收录早年作品。
相传,他曾因作诗偶合杜甫诗句而写下“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之句,还称赞“子美集开诗世界”。
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对雪》、《感流亡》、《竹□》、《对雪示嘉佑》等诗,以深厚的同情描写了当时农民、士兵的苦难境况,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而且严于针砭自身,继承和发扬了杜甫“三吏”、“三别”与白居易《秦中吟》的风格。
《畲田词》五首生动地记录了山区刀耕火种的情景,赞扬了普通人民勤劳刻苦和团结互助的美德。
他的诗同散文一样,语言平易流畅,风格简雅古淡。
他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短诗,却笔调清丽,饶有风韵。
如《村行》描绘了山村黄昏的动人情景和诗人的感触。
他还善于向民歌吸取思想艺术营养。
如《畲田词》:“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洋溢着劳动者的乐观感情,饶有民歌清新活泼的风味。
他的长篇诗歌,叙写自己生平事迹与怀抱,能挥洒自如,畅所欲言,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风气。
林逋盛赞他:“纵横吾宋是黄州。
”胡仔也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
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