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6
118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40字)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民众最关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政府 补贴数额。 (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 提一条建议。(不超过50字) 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细则,补贴方法、补贴数额要具体、 透明。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 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 损 图书数目(册) 20000 损坏较轻 损坏较 重 25000 40000 损坏严重 15000
国家推出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后,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 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的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 完成题目。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人关注
选项 价格 品牌 质量 服务 比例 33.05﹪ 2.02﹪ 43.81﹪ 7.50﹪ 票数 1177 72 1560 267
补贴数额
能耗
20.39﹪
3.31﹪
《论语》体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 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 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 言论。
《论语》二十篇:
《学而》《为政》《八佾》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 格的虚假尊重,又有对 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 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 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 责。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子路 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 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而食(sì )之。见其二子 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 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 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 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⑴ 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象。 ⑵ 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国学

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 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 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 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 学术体系。
先秦诸子:
翻译: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 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 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 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 丧失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 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
孟子在《孟子· 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 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 这种差别? 提示: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 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他 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模式。在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 退,两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 追求更为执着。
【评析】
子路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 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 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
神。
5.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 “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先秦诸子都是我国文 化的宝贵遗产。这一时 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 思之深、影响之远、原 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 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
儒道墨法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 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即六经 :《易》、《书》、《诗》、《礼》、 《乐》、《春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 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 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 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 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确立了“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自汉以后,孔子 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3.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而!”孔子下,欲 与之言。趋而辟(bì )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 【注释】 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 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 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 (2)殆(dài):危险。 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 (3)趋:快步走。 没能和他交谈。 (4)辟(bì ):通“避”,躲避。
《汉书》将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 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
十家九流:西汉人刘歆在《七略· 诸子略》中将小 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 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 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 走卒、时跃、盗、窃、娼.
辟人与辟世
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有何异同?
同: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 异: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选 择避世,洁身自好。 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担当,对自我的 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 义的承担。
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
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 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
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
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2.长沮(jù)、桀(jié)溺(nì )耦(ǒu)而耕。孔子过 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yú)者为 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 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 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 是也,而谁以易(yì )之?且而与其从辟 (bì )人之 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 (yōu)而不辍 (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 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年 男子,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 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 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把他的拐 杖插在田头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 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 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 子路到了那里,老年男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 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 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 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 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 (春秋战国时代);子,是对人的尊称,后来 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百家争鸣
三教九流:
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是中性词。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儒教、道教发 生论战。北周武帝亲自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 “辨释三教后”问题,最后作出了“儒教在先, 道教次之,佛教在后”的结论。从此,后人说三教 通常即为儒、释、道。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 来从事改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 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1.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 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 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 夫子为木铎(duó)(4)。”
《里仁》《公冶长》《雍也》
《述而》《泰伯》《子罕》
《乡党》《先进》《颜渊》
《子路》《宪问》《卫灵公》 《季氏》《阳货》《微子》
《子张》《尧曰》
为什么要学论语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海尔老总案头常备着两本书: 《论Biblioteka Baidu》、《孙子兵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 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 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 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 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 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 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 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 之本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 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 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 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 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辉煌的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 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 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 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九鼎不知 去向,三礼流失民间。这个洪荒时代,充斥着 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 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 见邪恶,友情温暖,但世态炎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 小雅》。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 高山,人们仰望;宽广的大道,人们沿着它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Jǐng háng xí ng 伸引的方向前进。 然心向往之。” 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 明行者则而行之。” 郑玄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 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 人们行动的准则。 “止” 解释为语助词。
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孟子》《荀 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等,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 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
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 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 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关于书名的来源,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 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 语》。”(论lún:编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