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低倍镜观察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 注意有些显微镜有载
物台固定夹可从侧面固定标本正对的中心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约 为 *+#,-
止该过程中应注意从侧面观察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 填 顺时针或 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粗
!取镜与安放 !手握镜臂手托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
&对光
!
!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孔
"选一较大的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转
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
!$根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物镜的镜头是 填标 号标号%所表示的结构叫作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 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准焦螺旋当转动 填 标号时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选用 填
!
"
#
*+$,-./012345
$ %
&
'
!
6789
!"!# $%&'()*
亲爱的同学们上面的图片分别表示植物的叶片水螅俘获水蚤你猜对了吗 这就是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类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年罗伯特虎克利用复合式显 微镜观察到软木的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将这些 小室命名为 细 胞尽管后来我们知道他所观察到的只是死亡的细胞但也是从此开始人们进一 步认识到自然世界的精妙和神奇原来自然界中有着许许多多一直伴随着人类存在 却又不轻易进入我们视野的美丽的生命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
#
NO!"PQ%RSTUVWXYZ[
$ %
&
'
!
6789
&**4年"月兰州某医院收治了一名患 肾结石的婴幼儿家长反映孩子从 出生起就一直食用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5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 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 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增加除甘肃省外中国其他省区都有类似案例发生经 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三鹿集团的产品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种化工原料 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随后三鹿集团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为对消费者负 责该公司决定立即从市场召回相关奶粉产品
#$我们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原因有哪些*
()>?
研究发现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 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 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 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 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思考) 在上述材料中!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的方式来 &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 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用怎样的方法来检测食品中常见的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 脂肪(糖类$* 这些方法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
)
:;<=
>
? @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和核
( )
皿中待用"
#制片
选材)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滴染液!染色-?@"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高中生物实验报告手册实验名称: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班级名称:高二()小组序号:第______小组实验小组成员名单: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验原理: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实验步骤:1.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2.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这表示让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每次抓取后,记录下这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4.统计小球组合分别为DD、Dd和dd的数量,并将统计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5.计算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及含有小球D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实验现象(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计算出了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及含有小球D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
这些结果表明,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会发生性状分离,而且分离比符合XXX的基因分离定律。
学生自评:A教师评价:B、C、D评价时间:实验名称: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班级名称:高二()小组序号:第______小组实验小组成员名单: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要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要实验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如:加热葡萄糖+ Cu ( OH )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一)可溶性糖的鉴定操作方法注意问题解释1. 制备组织样液。
(去皮、切块、研磨、过滤)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
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
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研究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实验步骤: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移动玻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以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若此时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实验结论: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样,这体现细胞的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可见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这体现细胞的统一性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二)实验题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脂肪 + 苏丹III试剂→ 橘黄色实验材料:XXX或梨匀浆、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花生种子匀浆或豆浆或鲜肝脏研磨液、双缩脲试剂、花生种子、双面刀片、吸水纸、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制备还原性糖样液2.取样(2mL注入试管)3.加入刚刚混合均匀的斐林试剂1mL4.水浴加热2分钟5.观察颜色变化,预期将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1.制备蛋白质样液2.取样2mL3.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液1mL,摇匀4.加入双缩脲试剂的B液4滴,摇匀5.观察颜色变化:溶液呈现紫色1.制备脂肪样液(去种皮,切薄片)2.加苏丹III试剂染色3分钟3.用50%酒精试剂洗去薄片上的浮色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紫色。
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与苏丹III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橘黄色。
高等绿色植物叶片、显微镜、健那绿染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蒸馏水实验步骤1.从高等绿色植物叶片中取出一小块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生物高一实验报告

生物高一实验报告生物高一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并且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所参与的一次生物实验,主题为“植物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小型植物盆、土壤、小麦种子、水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灯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小型植物盆,填充适量的土壤。
2. 在土壤中种植相同数量的小麦种子。
3. 将种植好的小麦盆分为三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组一:正常自然光照;- 组二:完全遮光;- 组三:光照时间减半。
4. 每天保持土壤湿润,并记录每组小麦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和数量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组一的小麦在正常自然光照下生长良好,植株高度逐渐增加,叶片呈现健康绿色。
2. 组二的小麦在完全遮光条件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株高度停滞不长,叶片呈现黄色或苍白。
3. 组三的小麦在光照时间减半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较组一明显减慢,植株高度较矮,叶片颜色较浅。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正常自然光照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2. 完全遮光会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光照时间的减少会对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光照时间越短,植物生长速度越慢。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尽管本次实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是小麦种子,而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实验时间较短,无法观察到植物在长期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结果,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延长实验时间。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班级名称实验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洋葱、动物血液(实验材料学生可自带)实验(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高2)班级组序号成员名单_ _ _ _ _ _小组实验时间教学教师组长姓名年月日1,学习如何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电影材料工具、仪器、试剂显微镜(物镜10X、40X)、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和刀片实验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将干净的载玻片一张一张地放在测试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间滴一滴蒸馏水(2)将土豆切成条状(横截面:约0.5X0.5cm厘米),取两条,在两条土豆之间夹一根松针,用刀片尽可能将它们切成薄片。
切割时,手腕不动,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几次选择一个较薄的切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住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用吸水纸轻轻吸收玻璃盖周围的水滴,从而完成临时切片的准备工作。
2.观察部分:(1)取出显微镜,放在测试台左侧,打开光源(2)将上一步制备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的位置,将盖玻片与光源对准(3)用5X物镜观察切片,将松针切片置于视野中心,用10X 物镜代替观察松针叶表面的横切结构(4)换到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和细胞内物质的结构,并画出图片。
3.临时动物血玻片的制备和观察(除无切片外,其他类似的)4。
永久性动物神经细胞玻片的观察具体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物化学D评价时间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班级名称实验组目的要求组序号成员名单(1)鉴定实验设计概念:某些化学试剂+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2)具体原理:水浴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②小脂肪颗粒+苏丹ⅲ染液橙色小颗粒(显微镜下观察)小脂肪颗粒+苏丹ⅳ染液红色小颗粒(显微镜下观察)③蛋白质+缩二脲试剂紫色反应(应先加入液体a和液体b)1。
仪器:剪刀、手术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砂浆、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2.试剂:实验(2)生物组织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2)班实验时间教学小组组长的姓名(1)教学小组组长的姓名是实验原理材料工具费林试剂(液体A: 0.1g/mLNaOH溶液和液体B:0.05g/mL)Ml CuSO 4溶液)苏丹红三号或苏丹红四号染料溶液,50%体积酒精溶液。
高中生物实验记录簿

高中生物实验记录簿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帮助高中生了解和学习生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科学推理的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蔬菜片•显微镜•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牛奶•糖•盐•小瓶子•实验报告表格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每组准备一个显微镜和一张细胞计数板。
–取一片新鲜蔬菜切片,并将切片放置在盖玻片上。
2.观察蔬菜细胞:–将盖玻片中的蔬菜切片放到显微镜平台上。
–用低倍物镜观察蔬菜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用高倍物镜细致观察蔬菜细胞的细节,并记录下所见的形态特征。
3.细胞计数:–将细胞计数板放到显微镜平台上。
–选取一块合适的区域,并用高倍物镜确定一个固定的视野。
–计算视野中细胞的数量,并记录。
–随机选取几个视野,进行细胞计数,并计算平均值。
4.osmosis实验:•用小瓶子分别装满相同体积的纯净水、牛奶、糖水和盐水。
•将四个小瓶子放置在同一环境中,并记录每个小瓶子内溶液的变化。
•观察和记录每个小瓶子内液体的浓度变化和可能发生的现象。
5.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察到的蔬菜细胞形态特征整理成表格。
–根据细胞的数量计算细胞密度,并用图表表示。
–分析osmosis实验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观察到的蔬菜细胞形态特征编号形态特征1 圆形2 长椭圆形3 不规则形视野中细胞数量统计1.视野1:28个细胞2.视野2:25个细胞3.视野3:30个细胞平均细胞数量:27.67个osmosis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液体初始浓度结果变化纯净水0% 无变化牛奶5% 凝固糖水10% 液体变稠盐水15% 液体变得更浓数据分析和结论通过观察蔬菜细胞,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和结构是多样化的。
有圆形、长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细胞存在。
细胞数量统计结果显示,每个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平均为27.67个。
在osmosis实验中,我们发现纯净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牛奶凝固,糖水变得更稠而盐水变得更浓。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到了蔬菜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观察技巧,并深入了解了osmosis 现象。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细胞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研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并了解细胞的结构。
实验材料包括洋葱和动物血液。
实验步骤包括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和观察切片,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以及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实验所需仪器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刀片等。
实验结果将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进行评价。
另一组实验旨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设计基于某些化学试剂和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具体原理包括水浴实验,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小颗粒与苏丹Ⅲ染液产生橘黄色小颗粒(需要显微镜观察),脂肪小颗粒与苏丹Ⅳ染液产生红色小颗粒(需要显微镜观察),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
实验所需仪器包括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等。
材料和具体操作:本实验使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材料,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实验用具包括大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和显微镜。
实验步骤:1.取材: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中央,然后将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然后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然后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用2滴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然后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5.观察: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然后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实验报告册生物高中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细胞渗透压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吸水和失水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2. 蒸馏水3. 0.9%生理盐水4. 1.0%蔗糖溶液5. 2.0%蔗糖溶液6. 显微镜7. 刮刀8. 研钵9. 移液器10. 试管11. 记号笔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刮刀刮下细胞。
2. 将刮下的细胞放入研钵中,用研杵捣碎。
3. 将捣碎的细胞溶液分别加入三个试管中,标记为A、B、C。
4. 在试管A中加入蒸馏水,试管B中加入0.9%生理盐水,试管C中加入2.0%蔗糖溶液。
5. 将三个试管放入室温下平衡一段时间。
6. 将细胞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实验结果:1. 在蒸馏水中,细胞逐渐膨胀,体积变大,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出现明显的空隙。
2.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基本不变,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没有明显变化。
3. 在2.0%蔗糖溶液中,细胞逐渐缩小,体积变小,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逐渐消失。
实验分析:1. 在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膨胀,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允许水分通过。
2.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分的进出达到平衡。
3. 在2.0%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缩小,说明细胞外部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部,水分从细胞内部流向外部,导致细胞失水。
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渗透性,可以吸水和失水。
2. 细胞渗透压是影响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因素。
3. 在不同的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不同,反映了细胞渗透压的调节作用。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2. 操作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实验材料。
3.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完整版)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已整理好A4)

实验高中生物(必修)周华光目录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十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十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十四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实验十五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十六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十七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十八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十九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26)【实验原理】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结果分析】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2、完成实验指导丛书相关习题3、预习下一节的教学内容【实验反思】1、该实验效果不理想,估计与染色时间与浓度有关。
2、烘干操作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是难关。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P18)【实验原理】还原糖溶液中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小颗粒,蛋白质溶液中加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实验过程与结果】1、还原糖的检测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非还原性糖:淀粉、纤维素、蔗糖、糖元。
⑴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⑵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了解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修复损伤和繁殖的重要过程。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本实验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了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实验材料:1. 洋葱根尖2. 酒精3. 碘液4. 显微镜5. 试管6. 吸管7. 玻片8. 玻片盖9. 滴管实验步骤:1. 取洋葱根尖,用刀片切取根尖0.5-1cm,放入装有酒精的小试管中,浸泡5-10分钟。
2. 取出洋葱根尖,用吸管吸出酒精,加入清水,冲洗根尖。
3. 将洋葱根尖放入装有碘液的小试管中,浸泡5-10分钟。
4. 取出洋葱根尖,用吸管吸出碘液,加入清水,冲洗根尖。
5. 将洋葱根尖放在玻片上,用刀片将根尖切成薄片。
6. 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实验结果:1. 前期:细胞核明显,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消失。
2.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细胞膜开始收缩。
3. 后期: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膜继续收缩。
4. 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消失,说明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为有丝分裂做准备。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细胞膜开始收缩,说明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列整齐,准备分离。
后期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膜继续收缩,说明染色体已经分离,细胞膜收缩使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说明有丝分裂保证了子细胞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了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生物实验报告册一

生物实验报告册一实验目的探究细胞分裂的过程和规律,并观察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方式。
实验器材和试剂- 显微镜- 干净玻璃片- 若干显微镜载玻片- 细胞培养培养基- 细胞培养器- 紫外光灯- 无菌生理盐水- 乙醇实验步骤1. 准备细胞培养器和细胞培养基,确保环境无菌。
2. 取一只组织细胞,使用玻璃片将细胞均匀涂抹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3. 将带有细胞的载玻片放入细胞培养器中,培养器保持恒温和适当湿度。
4. 按照实验要求,观察和记录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情况。
5.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并进行拍照记录。
6. 利用紫外光灯照射一段时间,以观察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7. 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载玻片上的细胞冲洗干净,保证实验环境无菌。
8. 使用乙醇对细胞进行杀灭处理,以便进行后续观察。
实验过程与结果细胞生长和分裂观察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培养器和培养基,成功地培养出了一定数量的组织细胞。
观察和记录了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细胞逐渐增多并出现分裂现象。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变形,并分裂成两个较小的细胞。
染色体行为观察为了观察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我们利用了紫外光灯。
在照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染色体开始变得更加明亮,然后逐渐分散到细胞的两侧。
随着细胞分裂的完成,两个新的细胞中都含有一组完整的染色体。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变化。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过程,也是新细胞产生的方式之一。
不同种类的细胞在分裂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探究。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细胞分裂的过程和规律,还培养了观察细胞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如细胞培养的条件控制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等,需要在以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实验来加深对细胞及其分裂的理解,为生物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引言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以及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话题,通过调查和研究来了解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和比较在不同栖息地中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并探讨这些差异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通过收集野外样本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设置样本点,并调查每个样本点内的物种多样性。
首先,我们在森林、草原和河流等不同栖息地中设置了多个样本点。
然后,我们使用标准抽样方法进行物种采样。
在每个样本点,我们随机选择一个区域,并使用放置在地面上的格网或采样网进行生物物种采样。
通过网格或网,我们可以捕捉和采集到各种不同的生物,包括昆虫、鸟类、爬行动物等。
在每个样本点内,我们记录了采集到的生物数量和物种多样性。
我们使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指标来衡量物种多样性水平。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生物密度和生物群落组成等指标来研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采样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 不同栖息地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我们发现森林栖息地的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草原和河流等其他栖息地。
这可能是因为森林提供了更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资源,吸引了更多的物种生存和繁殖。
2.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我们通过分析发现,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高物种多样性的区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形成了更为稳定和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3.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重建:通过观察和实验数据,我们提出了保护和重建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保护森林、湿地和其他自然栖息地来维持生物多样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动法规和政策来阻止非法的物种捕捞和狩猎,以保护濒危物种。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必修1)

2.过氧化氢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_氧气_和__水_; 而 PH 会影响 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过氧化氢的水解。
实验器材
质量分数为 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热水、冰块、蒸馏水、碘液,试管、量筒、小烧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
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复原。
教师签名
教师评价
A(优) B(良) C(中) D(差)
班级: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六)
座号:
姓名:
实验题目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淀粉可以被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其中碘液遇淀粉会变_蓝色__,而碘液 实验原理 遇麦芽糖_不变蓝_。 温度会影响酶的_活性__,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实验结论
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样,这体现细胞的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可见细胞都 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细胞膜_、___细胞质__、__细胞核__等,这体现 细胞的 统一性 特点。
教师签名
教师评价
A(优) B(良) C(中) D(差)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教师签名
教师评价
A(优) B(良) C(中) D(差)
班级: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八)
座号:
姓名:
实验题目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而不溶于水,所以可以 用其将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出来。
实验原理 2.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溶解度不同, 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_扩散速度_不同,溶解度高的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 滤纸上扩散的__快__,反之则 慢 ,从而使各种色素分开。
高中实验报告册_生物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班级:高一(1)班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细胞膜对物质运输的调控作用。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当细胞置于低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吸水膨胀;当细胞置于高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收缩。
实验材料:1. 酒精(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2. 蒸馏水3. 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4. 玻璃片5. 研钵6. 滴管7. 秒表实验步骤:1. 将洋葱表皮细胞用刀片切成薄片,放入研钵中研磨成糊状。
2. 取5个玻璃片,分别滴入10%、20%、30%、40%、50%的酒精溶液。
3. 将研磨好的洋葱表皮细胞糊状物均匀涂在玻璃片上。
4. 分别将涂有细胞糊状物的玻璃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观察细胞的变化。
5. 记录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细胞的变化时间。
实验结果:1. 在10%的酒精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观察时间为30秒。
2. 在20%的酒精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观察时间为45秒。
3. 在30%的酒精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观察时间为60秒。
4. 在40%的酒精溶液中,细胞失水收缩,观察时间为90秒。
5. 在50%的酒精溶液中,细胞失水收缩,观察时间为120秒。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植物细胞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现象逐渐明显。
这是因为酒精浓度越高,细胞外溶液的浓度越大,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导致细胞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现象越明显。
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吸水和失水现象,这是细胞膜对物质运输的调控作用。
2. 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也会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酒精的挥发性和易燃性,操作时要小心谨慎。
2. 在涂细胞糊状物时,要均匀涂抹,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观察细胞变化时,要准确记录时间,以便后续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
实验题目: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与生长
实验目的:
1.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与生长过程;
2.探究光照对小麦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3.探究水的作用和重要性。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培养皿、滤纸、水、放大镜、手电筒、尺子。
实验过程:
1.用滤纸盖住培养皿底部,滤纸上覆盖一层小麦种子。
2.在小麦种子上均匀地滴上适量的水,让种子吸收水分,加速萌发。
3.将有光和无光两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靠窗户的地方和没有光照的地方。
4.每天分别用手电筒对无光组的小麦种子照明10分钟左右。
5.观察小麦种子萌发的情况,并记录生长的高度和芽叶的数量。
实验结果:
1.经过三天的观察,有光组小麦种子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无光组;
2.无光组的小麦种子在第三天后才开始萌发;
3.每天给无光组小麦种子照明后,其生长速度有所提高;
4.小麦种子从萌芽到出芽分为三个阶段,约为1天、2天、3天。
实验结论:
1.光照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2.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也至关重要;
3.小麦种子的生长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才能顺利完成;
4.控制好光照和水的条件,有助于提高小麦种子的生长速度。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实验是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概念。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对氧气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氧气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水生植物(如水蕨、水葱等)- 水槽或水缸- 温度计- 光线强度计- 水- 水槽加热装置(如加热棒)2. 实验方法:- 在水槽或水缸中放置水生植物,并确保其根部完全浸泡在水中。
- 测量并记录水槽中的水温和光线强度。
- 在光照条件下,测量并记录一定时间内植物释放的氧气量。
- 通过改变光线强度或水温等条件,重复实验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线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较低的光线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到限制,氧气释放量较低。
- 在适宜的光线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佳状态,氧气释放量较高。
- 在过高的光线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氧气释放量下降。
2. 水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较低的水温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到限制,氧气释放量较低。
- 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佳状态,氧气释放量较高。
- 在过高的水温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氧气释放量下降。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 光线强度和水温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有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
2. 过高或过低的光线强度和水温都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3.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其他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如二氧化碳浓度、养分供应等。
4. 实验结果对于生态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对氧气释放的影响,验证了光线强度和水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①染:用2滴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② 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况。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