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普渡民俗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完整word版)泉州普渡民俗
泉州普渡民俗中元节的起源和传说“中元”之名起于北魏,道教信仰三官大帝,即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合称“三元”。
《五杂俎》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上元闹元宵,古已有之;中元祭祀先人,彰显孝道;下元乃寒食节,纪念贤人。
佛教也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普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梵语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又称佛欢喜日。
孟兰的意思是倒悬,人生痛苦有如倒挂树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盂兰盆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佛教盂兰盆节以修孝顺励佛弟子,为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佛教徒便诵经普渡,布施食物。
有关中元节的民间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说: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道藏》记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找些好吃好喝的。
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鬼门大开日是阳间阴气最重的一天。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闽南地区是中国南部岛屿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这里的民俗信仰极为独特而丰富,充满着古老而生动的传统活动和仪式。
如果要了解闽南地区的民俗信仰,就需要深入考察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况,并举出五个例子来加深对这些信仰的了解。
一、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述闽南普度民俗信仰是闽南地区人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包含着祖先崇拜、驱鬼邪、消灾祈福、祭祀等多种元素。
这些信仰与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如今已被广泛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信仰之下,闽南人民独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和仪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清明节上的扫墓、七月十五的盂兰节、中元节等等。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寓意和祈求,但它们都蕴含着生命的尊严、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让人们更加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积极向善。
二、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例子1. 扫墓扫墓是闽南地区最著名的民间活动之一,它在清明节期间举行,人们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扫,悼念已故的亲友。
这个活动可以追溯至古代,相传最早是鲁国大夫管仲为了纪念死去的朋友,亲自到墓地祭奠,并以自己的身影为模型,在墓前竖立青铜像。
此后,人们便将这个仪式传承了下来,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灵活性调整,以适应时代和地域。
在闽南地区,扫墓不仅是一项传统的宗教仪式,更是一种亲情和文化的表达。
人们会认真清理墓地,修缮坟墓,烧纸钱、燕麦和炙鸟等物品,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追思。
同时,这个活动也成为了团聚亲友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携带食品、鲜花和香烛,为祖先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2. 盂兰节盂兰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闽南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据传,这个节日起源于唐朝,最初是为了纪念佛教历史上的一位大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祭祀鬼魂和祈福的仪式。
闽南地区的盂兰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人们会为自己和已故的亲属祈求福气和平安。
这个节日的形式非常多样,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例如举行盂兰大戏、摆放光明灯、放生水生等等。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普渡、嫁妆、尾牙、车鼓弄、博饼(跋饼)、舞龙等。
1、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
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
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民俗娱乐形式。
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传统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
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5、博饼(跋饼):是起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随之传播至闽南地区,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6、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普渡”是什么?在闽南民间有谚语如是道:“普渡不出钱,瘟病在眼前。
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
”民间素以七月为鬼月,传说从七月初一凌晨起冥府鬼门打开,成千上万的孤魂野鬼涌入人间觅食作乱,唯有令其吃饱喝足,超度其入轮回正轨,方可保一方平安,因而有了“中元普渡”这一习俗。
“普渡”仪式内容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游魂饿鬼(闽南民间称其“好兄弟”),广施甘露,渡其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安抚讨好他们以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赦过以除愆,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1. 闽南“普渡”的形式闽南“普渡”民俗有“公普”和“私普”两种。
“公普”以各村落寺院为单位,定在旧历七月十五日,各地日期有所出入,大概也都在七月中旬,因此在道教中称其中元祭,各大村落以各自所在寺庙为中心举行祭祀典礼。
旧时公普日,寺院会竖灯篙、放水灯、设祭坛孤棚、诵经拜忏,普渡孤魂游鬼。
公普发展入平常人家时,会有道士张罗仪式或者知府出面主持“普渡”。
首先是“竖旗”,即树立好招魂幡张贴好黄纸榜文,向四方孤魂野鬼昭告,阳间逐日有人供奉祭品,用幡旗招引其过境,并通过榜文将其分类,规划入境时间和路线来分别接受普度。
各村落的祠堂广场上会搭起三面由帆布围好的普渡地坛,坛上有篾片为骨架糊起的一尊“大士爷”,又称焰口鬼王、焦面大士,一丈有余,青面獠牙,面带狰狞,颇有震慑鬼畜之效。
佛教、道教认为,旧历七月,所有来阳世人间享香火接受普渡的亡灵亡魂,皆归此神管辖,因此不少地方中元法会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大士爷”。
“普渡”时,“大士爷”两侧还会立有幢幡、“赦马”等篾片纸糊之物,前面点着巨香、燃着大烛,烘托地整个氛围威严而阴森。
普渡坛前还会架起一个大桌台,摆上一桌二十四味的大篷,用食盐把最大号的碗铺满,然后家家户户将各自的祭品放在大篷上,祭品下面会有手写小纸条做记号以免混淆。
整场“普渡”仪式会由一个主持统一完成,仪式结束后,会揭下榜文和纸钱一同焚化。
“私普”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从七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日结束,延续一个月,有的县连续搞几个月。
闽南风俗普渡作文
闽南风俗普渡作文
嘿呀!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闽南,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风俗,叫做“普渡”。
“普渡”是什么呢?哈哈,其实就是祭拜祖先和神灵的一种仪式。
每年的农历七月,我们都会举行“普渡”活动,这可是我们闽南人非常重
要的节日哦!
在“普渡”这一天,我们会准备很多很多的食物,有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糕点和零食。
这些食物可不是给我们自己吃的,而是要用来祭拜祖先和神灵的。
我们会把这些食物放在一个大桌子上,然后点上蜡烛和香,向祖先和神灵祈求平安和幸福。
除了准备食物,我们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说,我们会放烟火,哎呀,那烟花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就像一朵朵美
丽的花朵。
我们还会跳舞,大家围成一个圈,手牵手,一起跳着欢快的
舞蹈。
嘿呀,那场面可热闹了!
“普渡”活动一般会持续好几天,在这几天里,我们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玩耍、唱歌,真是开心极了!
我觉得“普渡”这个风俗真的很有趣,它不仅让我们可以祭拜祖先和神灵,还让我们有机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团聚,享受快乐的时光。
我喜欢“普渡”,嘿嘿!。
晋江民俗风情
春
节
春
节
吃年夜饭:是夜家人团聚,吃年 夜饭(团圆饭)。 农村除夕夜团圆 饭吃罢,在门外旷地上用干稻草、干 地瓜藤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 烧起火堆,或烧起火盆,凡家中大小 男子成员(妇女不参与“跳火墩”) 逐一依此从熊熊火堆上由外朝里跳跃 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 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兄弟替跳。 大家边跳边念谣词,各地大同小异。 火墩跳后,待到篝火将熄,各家主妇 即把其余烬收臵火笼、火盆中,端进 屋里藏于床下,俗称“挑金挑银”, 寓意火红兴旺。
采莲,又称“嗦啰嗹”,是泉州一带的 端午节习俗。据清乾隆版《泉州府志· 风俗志》 所载:“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 村之中,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 唱歌谣,劳以钱或酒美”。至清朝中晚期, 活动时间变为五月初五,与中华民族对龙的 崇拜相结合。
公背婆为民间传统街头文艺 演出形式之一。据传是从木偶戏 《目连救母· 会缘桥》一段戏发 展来的,广泛流传于泉州各地。 表演者一人,其右手拿着一把大 蒲扇,左手拿一条手帕,上身扮 成老太婆,下穿老公裤,胸前装 上老公公的假头像,并穿老公公 衣衫,背后装上两只穿彩裤绣鞋 的假腿,并弯曲往后伸。老公公 的两只假手往背后托住老婆婆假 腿的膝盖,然后表演老公公背着 老婆婆的滑稽动作。
如若博饼和其他民俗文化活动不只是 形式的时候,那么晋江人的心就算是 醒了。——陈亚芬
丰富的晋江民俗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我们的内心很好,很棒。——吴博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不同,文化自然也不同。文 化是渗透进人心的东西,民俗文化更是符合大众的内心要 求。
我市转入市场经济以后,文化氛围更加活跃。各种各 样的文化涌奔进来。身为晋江的一分子,为了彰显晋江特 色,为了弘扬晋江精神,为了创建一个具有原汁原味的文 化晋江,也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理 应尽自己所能来保护晋江的民俗文化。
闽南“普渡”民俗的历史渊源
闽南“普渡”民俗的历史渊源“普渡”是闽南极具特色的民俗之一,其内容主要是通过祭祖和施舍、安抚孤魂野鬼来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闽南“普渡”是中原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与闽南本土文化长期相融合相作用的民俗节日,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又融入了闽南本土文化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独具闽南特色的民俗。
“普渡”在闽南人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有文化传播、道德教育、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尽管“普渡”一直以来被视为“迷信”、“陋习”,却仍生生不息,证明其有存在的必要。
笔者认为应从功能主义和社会实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普渡”一个实事求是的定义,并积极引导,加强规范,使其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淘汰掉落后的陈渣烂滓,让其重新焕发生机,“让最传统的老祖宗智能透过新思维发光发热”。
关键词:普渡,闽南,民俗“普渡”,是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融汇了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普渡”概念来自佛教的“普度众生”,广义上指广施法力,使众生得解脱。
闽南人关于“普渡”则有自己的理解和希冀,即其通过祭祖和施舍、安抚孤魂野鬼来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本文选择闽南“普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对闽南文化的透视。
闽南常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但却在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看似矛盾却又有机结合的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保留着自己作为边陲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在坚守着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念,颇为独具一格。
闽南“普渡”民俗正是闽南独特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综合了多元信仰杂糅了多种形式、极富地域代表性的民俗。
通过对其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了解闽南文化,透视整个闽南社会,更好地认识闽南这个地处东南边陲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
其次是从在民俗发展的角度出发。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聚居生活的需要,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共识,经时空的数度迁移加工,演变成一种特色社会风尚,是深藏在一个民族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中元节习俗:做普度
中元节习俗:做普度中元节之俗,据传汉代即已有之,至唐代尤为兴盛,因据传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病,曾于病中昏迷,当他苏醒以后,自称曾“魂游地府”,历见阴间散魂饿鬼,拦路乞食,唐太宗答应返阳之后,当广为布施,因而诏令全国,于中元令节之时,设盛宴普施众鬼魂,所以“普度”也称“普施”。
从此传衍不衰,久而成俗。
七月半做普度中元节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动虽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鲤城区地界即有三十六个铺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举行,买菜办筵席、演戏酬神、请客饮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经耆老绅士公议,三十六个铺境的普度,分别从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举行,所以旧鲤城区在七月这一个月是无日不普,天天演戏酬神宴客,整个七月都在忙于做普度。
经过协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后城做普度,以后各铺境轮流。
直到七月三十日为止。
七月初一(有的在六月底)这一天,是普度月的开始,泉州鲤城在开元寺大庭院中就竖起一杆高高的旗杆,挂上了“招魂幡”,向五路八方的游魂散鬼昭示;在七月这个月内,我们泉州鲤城将每日供奉五味筵碗饭菜招待,并将颁发银、服,由僧道“普度”众鬼魂脱离苦海或轮回转世。
这些活动,前者称“普施”即普遍施舍,后者称“普度”,即普度众鬼魂。
前述初一的活动称“初一竖旗”,就是在这一天竖招魂幡,又称“起灯脚”,由于开元寺竖起大幡,所以有的境铺不再竖幡。
当日黄昏时分,各家各户在各自的门口摆上五味菜肴和酒、饭,又备一盏四方柱形玻璃灯,高七八寸,灯柱上贴小对联,上写:“敬点路灯,阴光普照”或“ 一心诚敬,敬点路灯”。
奉敬已毕,烧了冥币,便把路灯挂在门口,路灯的作用是用以照明街巷道路,好让那些来接受“普施”、“普度”的“好兄弟”们在夜间行走方便。
从七月初一日起,便是俗称的“鬼仔月”在这个月内男女不婚嫁,老人不祝寿,新屋不乔迁。
如不幸有人于此月亡故者,如不停枢在堂,只能举行出殡仪式,而不举行“归虞”引魂仪式,因旧俗云“七月不引鬼入宅”。
估计因七月乃普度之期,到处充斥游魂散鬼,如于此月举行引魂仪式,诚恐“家鬼”与散魂野鬼发生矛盾冲突。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作文素材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感谢您的阅读!一、崇拜祖先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
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
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 ,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
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
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
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
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
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
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
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
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 )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泉州习俗——精选推荐
泉州习俗节庆泉州民俗古朴,具有中原传统和地⽅习惯互相结合的特⾊,雅俗共赏,极富⼈情味。
(⼀)过春节,道恭喜。
此外上元节(元宵)也是⼤节⽇,家家挂花灯,⼩孩提纸灯,欢宵达旦。
(⼆)清明节,春祭敬祖,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三)五⽉节也就是端午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做粽,俗称“补天”,以祈求不再下⾬;在乡村,这⼀天要龙头“采莲”,村民们唱“嗦莲”的采莲歌,边唱边⾛,绕完全村,以此祈求丰收和健康。
(四)“七娘妈⽣”,即七⼣,起源于“董永与七仙⼥”的传说,这⼀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佑。
(五)普渡⽇,就是中元节。
农历七⽉⼗⽇起,历时⼀个⽉,分铺分区祭祖先、设宴席、演戏、请客,最后⼀⽇再烧灯,摆些菜碗,喜庆结束。
(六)中秋节,泉州⼈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上元”。
这时秋⾼⽓爽,⼜是收成季节,妇⼥们就买⽉饼,蒸煮⽢薯、芋头,⼩孩们则到处捡砖⽡⽚造塔仔,当⽉满天⼼,家⼈团聚赏⽉、吃饼、或搏“状元”饼,⽽⼩孩⼦分到⽉饼后,就结伴去拜他们造的塔仔公。
泉州城⾥,这⼀夜,许多⼈都到江边泛⾈赏⽉,有的在江边悠然地吹奏南曲,很有雅趣。
(七)九九重阳节,登⾼远⾜,是⼀项很有诗意的活动。
(⼋)冬⾄,就是冬节。
⽤糯⽶粉搓丸,做成鸡、鸭、狗、猪、⽺、⽜六畜的模样;在乡村,还举⾏隆重的冬祭。
(九)做“年兜”。
在除⼣的前⼏天,家家户户都“除尘”贴春联,备办年货,蒸糕,还要送神。
除⼣当夜,家⼈团聚点独守岁,然后燃放鞭炮,送旧迎新。
风俗禁忌年兜⼤年腊⽉三⼗、⼩年腊⽉⼆⼗九,是农历⼀年⾥的最后⼀天,也指最后⼀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除⼣。
备节: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扫除,炊年糕、年⽶果,给⼤⼈⼩孩买⾐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
馈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风俗》:“除⼣:前⼀、⼆⽇,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闽南“普度”的影响
闽南“普度”的影响闽南“普渡”民俗是社会群体性的活动,积淀着闽南民众的信仰、情感和大量文化记忆,承载着闽南地区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闽南人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
1. 闽南“普渡”的正面影响闽南“普渡”具有文化传播、道德教育、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诸多正面影响。
1)文化传播的功能。
“普渡”是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承载着闽南人大量的文化记忆,是研究闽南文化的活化石,“普渡”的仪轨形式有助于传播、弘扬闽南民间文化。
2)道德教育的功能。
“普渡”中对鬼魂的崇拜教化着人们要敬老孝亲,要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其迷信的色彩让人在行为行事上有所忌惮,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追求物质生活的丰饶之际也时时审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3)休闲娱乐的功能。
“普渡”在闽南地区被公认为“第二春节”,人们在其中投入的心力不亚于春节。
“普渡”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短暂抽离,其民俗性和娱乐性丰富了闽南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借“普渡”丰富的活动适当娱乐和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日常的生产和工作生活中。
4)人际交际的功能。
因为各种原因,尽管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和亲人朋友的联系也日益疏淡,而“普渡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重新聚在一起,联络感情,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 闽南“普渡”的负面影响“普渡”一些不能适应时代的成分遗留下并且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其存亡倍受争议。
“普渡”的负面影响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1)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增加民众负担。
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糜费更甚。
前面已提及的石狮“龟湖大普”,由于十二年一普,因此到“普渡节”,常常数十台戏在一个村同时演出,家家户户以“五斗米篮”的丰盛佳肴祭敬鬼神,无论家庭富裕还是贫困,皆大摆流水宴,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或无客为耻,穷凶极奢,互相攀比,甚至一些将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强拉入席,声势浩大,酒池肉林,铺张浪费,导致许多村民为了大操大办“普渡”而倾家荡产,极其耗费民膏民力。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普渡”是什么?在闽南民间有谚语如是道:“普渡不出钱,瘟病在眼前。
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
”民间素以七月为鬼月,传说从七月初一凌晨起冥府鬼门打开,成千上万的孤魂野鬼涌入人间觅食作乱,唯有令其吃饱喝足,超度其入轮回正轨,方可保一方平安,因而有了“中元普渡”这一习俗。
“普渡”仪式内容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游魂饿鬼(闽南民间称其“好兄弟” ),广施甘露,渡其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安抚讨好他们以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赦过以除愆,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1. 闽南“普渡”的形式闽南“普渡”民俗有“公普”和“私普”两种。
“公普”以各村落寺院为单位,定在旧历七月十五日,各地日期有所出入,大概也都在七月中旬,因此在道教中称其中元祭,各大村落以各自所在寺庙为中心举行祭祀典礼。
旧时公普日,寺院会竖灯篙、放水灯、设祭坛孤棚、诵经拜忏,普渡孤魂游鬼。
公普发展入平常人家时,会有道士张罗仪式或者知府出面主持“普渡” 。
首先是“竖旗”,即树立好招魂幡张贴好黄纸榜文,向四方孤魂野鬼昭告,阳间逐日有人供奉祭品,用幡旗招引其过境,并通过榜文将其分类,规划入境时间和路线来分别接受普度。
各村落的祠堂广场上会搭起三面由帆布围好的普渡地坛,坛上有篾片为骨架糊起的一尊“大士爷”,又称焰口鬼王、焦面大士,一丈有余,青面獠牙,面带狰狞,颇有震慑鬼畜之效。
佛教、道教认为,旧历七月,所有来阳世人间享香火接受普渡的亡灵亡魂,皆归此神管辖,因此不少地方中元法会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大士爷”。
“普渡”时,“大士爷”两侧还会立有幢幡、“赦马”等篾片纸糊之物,前面点着巨香、燃着大烛,烘托地整个氛围威严而阴森。
普渡坛前还会架起一个大桌台,摆上一桌二十四味的大篷,用食盐把最大号的碗铺满,然后家家户户将各自的祭品放在大篷上,祭品下面会有手写小纸条做记号以免混淆。
整场“普渡” 仪式会由一个主持统一完成,仪式结束后,会揭下榜文和纸钱一同焚化。
“私普”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从七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日结束,延续一个月,有的县连续搞几个月。
泉州的传统节庆有哪些值得参与
泉州的传统节庆有哪些值得参与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传统节庆更是其中璀璨的明珠。
这些节庆不仅是欢乐的聚会,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每一个都值得亲身参与,去感受那独特的魅力。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泉州的元宵节。
元宵之夜,泉州城灯火辉煌,街头巷尾张灯结彩。
花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角,各种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
有传统的宫灯,也有创意十足的现代花灯,它们或寓意吉祥,或展现历史故事,每一盏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除了花灯,还有精彩的民俗表演。
舞龙舞狮队伍穿梭在人群中,矫健的身姿和灵动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高甲戏、梨园戏等地方戏曲也在舞台上轮番上演,演员们优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猜灯谜活动也是元宵佳节的一大亮点。
灯谜挂在花灯下,人们围在一起绞尽脑汁地思考答案,猜对了还有小礼品相赠,充满了乐趣。
端午节在泉州同样热闹非凡。
赛龙舟是这个节日的重头戏,江河之上,龙舟竞渡。
龙舟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划桨。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龙舟在水面上飞驰,溅起层层浪花。
岸边的观众们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除了赛龙舟,泉州的端午节还有包粽子的习俗。
各家各户都会准备糯米、粽叶、猪肉等食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
包好的粽子形状各异,有三角粽、四角粽等,煮好后的粽子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这些都是为了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健康。
中秋节在泉州也是一个充满温馨和欢乐的节日。
赏月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人们会在庭院中摆上桌椅,放上月饼、水果等美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赏明月,享受天伦之乐。
泉州的月饼种类繁多,有传统的五仁月饼、豆沙月饼,也有创新的冰皮月饼、流心月饼等,每一种都美味可口。
除了赏月吃月饼,泉州还有“烧塔仔”的习俗。
人们用红砖砌成塔状,在塔内放入木材,点燃后火焰熊熊,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
再者是泉州的普渡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普渡民俗
中元节的起源和传说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道教信仰三官大帝,即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合称“三元”。
《五杂俎》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上元闹元宵,古已有之;中元祭祀先人,彰显孝道;下元乃寒食节,纪念贤人。
佛教也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普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梵语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又称佛欢喜日。
孟兰的意思是倒悬,人生痛苦有如倒挂树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盂兰盆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佛教盂兰盆节以修孝顺励佛弟子,为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佛教徒便诵经普渡,布施食物。
有关中元节的民间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说: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道藏》记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找些好吃好喝的。
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鬼门大开日是阳间阴气最重的一天。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于是目连就举行法会,诵经施食,终于解救母亲的灵魂。
从此以后,佛教徒们都会在这天举行功德法会,为孤魂饿鬼超渡亡魂,这便是闽台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泉州中元普渡习俗
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奠和表达哀思。
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
在泉州,农历七月成了普渡月,中元节也叫普渡节,是民间做佛生日(有些地方把佛生日跟普渡分开,是两种节日)的高峰。
过去泉州按地区轮流做普渡,
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搭台请唱高甲戏,就图个热闹。
泉州一些农村有做“七月半”习俗,俗称“做半段”。
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土地神明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
泉州普渡有公普和私普,公普一般由民间集资,请道士或僧侣举行法会。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
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设瞧,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
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
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
泉州地区规模最大当推石狮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视为封建迷信陋俗,这与普渡信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奢侈攀比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
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席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倾家荡产。
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控制了祀神鬼的活动,往往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争端。
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示威,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游行,常常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
清代泉州出名的“东西佛”械斗延续300多年,为祸之烈历史未有。
80年代以来,民间泉州又在鬼月私下拜敬无祀鬼魂。
现在每年普渡月,泉州也提倡禁普,政府会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反对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办,禁止喝酒闹事和酒后驾车,普渡没有以前热闹了。
或许我们小时候容易满足有吃喝有热闹看,所以小孩子都喜欢佛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