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七年级上册音乐《多情的土地》(一等奖课件) (1)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简谱)全册课件

三连音 重、强音
休止符 渐强记号
小结
我们的先辈为祖国解放献出了 青春,献出了生命,我们要发扬我 们祖辈坚强、坚韧、勇于抗争的精 神,将国歌唱歌。 • 查阅资料了解国旗和国徽图案的意思。
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是词作者任志萍和我国著名的 作曲家施光南为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所作的一首抒 情歌曲,音乐深情、感人,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情 感表达,都蕴含了创作人的真实的内心情感,都蕴 藏着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和复杂的艺术技巧。并由著 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首次演唱。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 湖南省长沙县人,戏剧作家,诗人,代表 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话剧《关 汉卿》《文成公主》 ,改编传统戏曲《 白蛇传》等。
探究《国歌》的秘密
重 音 记 号
起来
起来
起来
渐 强 记 号
1、为什么歌曲最后的“前进!前进!前 进!进!”要多加一个进?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 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田汉:(1898-1968) 戏剧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 《义勇军进行曲》,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 传统戏曲《白蛇传》等。
聂耳:(1912-1935)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义 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码头工人歌》、《梅娘曲》、 《卖报歌》,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4 4 3 3 2 2 1—
导语:中国有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幅员辽阔, 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 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 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
赏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走进音乐的殿堂。
一、1、歌唱的基本要求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多情的土地》教案2

多情的土地教学目的:1、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发音发声技巧,运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抒发情感。
2、掌握该曲的重点部分,投入情感去演唱。
教学要求:气息通畅,声音松弛,明亮。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土地的深情,和如何热爱。
2、组织教学,了解创作背景。
歌曲教学:一、创作背景:1982年正值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
很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
因此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要到国外就是扫大街也比在国内呆着强。
作曲家任志萍心里憋着一股劲,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感于这种情况,他觉得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种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
二、歌曲分析:1、本歌曲,为G大调(因个人音色关系,可升降调)2、节拍为,2/4(2拍子的特点:强弱)三、演唱要求: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歌曲,要演唱好这首歌,除了要掌握并很好的运用演唱技巧外,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是演唱好这首歌的关键。
在演唱中总体要求演唱者要用圆润醇厚的音色和饱满真实的情感去演唱。
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声音色彩。
在呈式段中,歌者是在描绘他所热爱的那片故土,如倾诉般的,深情柔美,感情真挚,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情感在前4个乐句的不断积累和层层推进之后,由“啊……”引入的歌曲高潮,是情感积累的宣泄,情绪上应该激动一点,而两句“啊”是有强烈对比的。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绪积累,第一句的“啊”是在强音上唱出的,这是情感爆发最直接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强音也不是要声嘶力竭的高喊,在情感表达上应该是饱含内敛的高呼,也就是说要理智的投情。
俗话说:深情并不一定是激烈的。
紧接着第二句“啊”则应用弱声来呼应,通过力度的对比来表现作曲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概而言之,无论怎样唱,都要在歌曲规定的情境中,以歌曲为依据来进行艺术表现,仔细分析理解歌谱,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通过正确的演唱技能去挖掘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在伴奏的提示和铺垫下调动丰富的内心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歌曲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传递给观众,唤起观众的共鸣,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增加其艺术表现,实现歌唱品格的升华和艺术上的再创造。
歌曲欣赏_爱我中华_多情的土地_走向复兴ppt

♪ ♪ ♪ ♪
演唱形式 调 号 拍 号 速 度
暂停 韩 红,女高音歌唱家
女高音区域
c1
-
c3
关牧村,女中音歌唱家 女中音区域
a
-
a2
廖昌永,男中音歌唱家 男中音区域 bA - ba1
男 高 音
女 高 音
男 中 音 男 低 音
男歌 唱家
女歌 唱家
女 低 音
女 中 音
欣赏视频 《爱我中华》
♪ 演唱形式: ♪调 号: ♪拍 号: ♪速 度:
领唱、合唱 1=bB(降B大调) 4/4 四四拍 中速稍快 自豪地
天 路 穿 越 西 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讨论
《 爱 我 中 华 》
这首歌歌颂了什么?
(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祖国的繁荣富强)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
应该怎样唱好此歌?
歌曲简介
₪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 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 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 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 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 江南北。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 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 家的深厚情感,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爱我中华 走向复兴 多情的土地
想 一 想
•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民族 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 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你知道有哪些呢?
抢 答
维吾尔族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 喀什、和田一带和阿 克苏、库尔勒地区, 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 的伊犁等地,少量居 住在湖南桃源、常德 等地。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

《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从歌曲中体会用灵活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道具: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
2.能完整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整.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一.教师活动:1.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柔和,平稳,舒畅的气息,圆滑,亲切,柔和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2.发声练习3.歌曲学唱(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
(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
(3).跟随琴学唱歌曲。
(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
(5).完整地演唱歌曲。
(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
二.学生活动:1.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

《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例外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从歌曲中体会用灵敏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严重作用。
教学道具: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留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通,气息流通。
2.能统统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心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严重性.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统统.丰盛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一.教师活动:1.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温柔,平缓,适意的气息,圆通,亲密,温柔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2.发声练习3.歌曲学唱(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确凿。
(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
(3).跟随琴学唱歌曲。
(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
(5).统统地演唱歌曲。
(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佳。
二.学生活动:1.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
K12推荐学习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

《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从歌曲中体会用灵活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道具: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
2.能完整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整. 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一.教师活动:1.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柔和,平稳,舒畅的气息,圆滑,亲切,柔和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2.发声练习3.歌曲学唱(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
(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
(3).跟随琴学唱歌曲。
(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
(5).完整地演唱歌曲。
(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
二.学生活动:1. 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
人音版(简谱)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这是一首抒情的少年儿童歌曲, 它以少年儿童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 联想为题材,进而抒发了孩子们热爱 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 情
难点节奏训练:
2 4 X XX OX X XO OX X —
3 XX X O X XX OX X - OX X - -
2、歌唱的基本姿势
• 坐姿端正,站姿沉稳, • 重心下沉,肩颈放松, • 两眼平视,表情自然, • 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站姿
坐姿
发声练习 注意声音连贯, 气息平稳
♪¾ ♪ 1234 5 | 5432 1 | 1234 5432 | 1 - || ♪ mi ma ma mi mi ma mi
导语:中国有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幅员辽阔, 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 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 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
4
彩色的中国
♥ 歌曲的演唱形式? 齐唱、合唱
♥ 反复记号是什么意 把思歌? 曲反复唱一遍(有前反
四条竖线分两 边,各边还有两
复记号从反复记号处唱,没 有的话就重头唱)
个点,唱到这里 不算完,还得重 头来一遍!
1=F (F大调)
♥ 调 号 ¾ 以四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3拍
♥ 拍 号 中速 亲切地 ♥速 度
课后请大家思考一下,你将怎样用实际行动为 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再见
欣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年,原为电影《风云儿女》插曲,由田汉作词,聂耳 作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一 致通过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初中音乐第一单元《歌曲欣赏_爱我中华_多情的土地_走向复兴》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我能阐述《多情的土地》的歌词大意,和找出 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我能对比几首歌曲的情绪,以及情绪反差的原 因
♪
♪
♪
♪
演唱形 式 调 2 4小 号e 调 拍 号 拍 速慢 速 度
想 一 想
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 化灿烂、民族众 多的国家,那么 我国一共有多少 抢 个民族呢?你知 答 道有哪些呢?
₪那么《爱我中华》告诉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团 结起来,热爱自己的国家。而接下来的一首歌就 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振兴我们的国家,让我们中 国走向富强。它就是———《走向复兴》。
走向复兴
演唱形式:合唱 1=bE(降E大调) ♪调 号: 4/4 四四拍 ♪拍 号:中速稍快 自豪地 藏高原地区,主要聚 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 青海、甘肃、四川、 云南等省
苗
族
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 南部、广西大苗山、 海南岛及贵州、湖南、 湖北、四川、云南、 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 带。
土家族
分布于湘(长沙)、 鄂(湖北)、黔(贵 州)、渝(四川)地 区, 1957年成立了湖 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1983年成立 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
维吾尔族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 喀什、和田一带和阿 克苏、库尔勒地区, 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 的伊犁等地,少量居 住在湖南桃源、常德 等地。
傣
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 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治州和耿马、孟连等 地。远在公元一世纪, 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 族的记载。
藏
族
为什么同为爱国歌曲,反差会这么大呢?
《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这首歌,诞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 后的第一个十年里,而这期间有着特定的社会思想和 音乐思潮。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很 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因此都 想到国外去。当时词作者任志萍家里的很多亲戚多次 写信劝他出国深造,他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完稿后任 志平直接把歌词交友施光南谱曲,并由著名的女中音 歌唱家关牧村首次演唱。
1单元歌曲欣赏_爱我中华_多情的土地

分聆
析听
波 歌《
浪 曲多
式 旋情
旋 律的
律 有土
, 何地
起 特》
伏 点,
多 。边
。
听
边
划
旋
律
线
,
聆 听 并 比 较 以 下 两 种 演 唱 版 本 的 音 色 特 点 。
呢
呢
呢
呢
歌曲的演唱形式什么?
观看《爱我中华》视频,随音乐跟唱或舞动感 受音乐中各民族载歌载舞表达爱我中华的强烈 情感。
请分辨下列音乐片段,找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音乐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A
B
C
进行曲
原为军队中用以整步伐、壮军威、鼓士气的队列音乐。
特点:节奏清晰,强弱分明,步伐节奏; 节拍规正且常用4/4或4/2拍子; 情绪庄严、神圣。
歌 曲 的 演 唱 形 式 是 什 么 ? 歌 曲 给 你 怎 样 的 感 受 ?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人音版

聆
听
分
析
1、作品内容?
2、作品情绪?
3、不同拍号风格怎样?
1、请同学分析作品表达内容。
2、感受情绪。
3、体验作品风格。
理解
1、喜欢哪一首?
Hale Waihona Puke 2、随录音模唱。再次聆听,并唱一唱。
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反思
九年制学校(七)年级(音乐)导学案
设计人:检查人:教案编号:
课题
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了解相关知识。
2、能随录音唱一唱。
3、了解感受作品,理解作品的情绪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解
作品
预习。
简介作品作者。
初
步
感
知
分别用心聆听。
1、作品的拍号?
2、作品的演奏形式?
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多情的土地》

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从歌曲中体会用灵活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道具: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
2.能完整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整. 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一.教师活动:1.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柔和,平稳,舒畅的气息,圆滑,亲切,柔和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2.发声练习3.歌曲学唱(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
(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
(3).跟随琴学唱歌曲。
(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
(5).完整地演唱歌曲。
(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
二.学生活动:1. 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
初中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七年级上册《☆牧歌》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10

短调
《辽阔的草原》
长调
谢谢
《牧歌》
(长调)
乐曲的旋律给你怎样的感觉? 舒展、悠远
乐曲的节拍规整吗?
节奏自由
倚音 颤音
拖腔
字乐段构成,一 般只有一个音乐形 象,一种音乐意境。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乐曲的节拍是否规整?
欢乐、热情地 节奏整齐
○ 倚音
下滑音
○
○
听赏:
《酒歌》
初中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 七年级上册《☆牧歌》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草原牧歌》
草原牧歌
民歌: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
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 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 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多情的土地》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多情的土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多情的土地》”。
我们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歌曲背后的文化了解、歌曲情感的体验和歌唱技巧的掌握,达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与表现力的目标。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多情的土地》的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的相关信息,掌握歌曲的基本乐理知识。
2. 技能与操作:学会正确演唱《多情的土地》的旋律与歌词,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
3. 情感与态度:通过歌曲学习,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同学互动交流的情况以及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2. 歌唱技能评价:学生能否准确演唱《多情的土地》的旋律与歌词,是否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
3. 情感体验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与作业,评价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验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多情的土地》的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
- 播放歌曲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乐理知识(10分钟)-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 讲解歌曲的基本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3. 学唱歌曲(20分钟)- 教师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 分段教学,逐句教授歌词与旋律。
-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与节奏。
4. 情感体验与交流(10分钟)- 分享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与体验。
- 分组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个人感受。
-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重点。
- 强调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随机抽查学生演唱《多情的土地》的情况,评估其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歌曲,并完成一篇关于《多情的土地》情感体验的短文。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一单元《多情的土地》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简谱知识和情感表达,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歌曲欣赏与讨论:教师将播放《多情的土地》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歌曲的情感和内涵。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简谱学习与练习:教师将讲解简谱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简谱学习和练习。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合唱练习与展示:学生将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并最终进行合唱展示。通过合唱练习和展示,学生能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在简谱学习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简谱的识谱和节奏掌握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练习和指导。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简谱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简谱知识。
其次,在合唱练习中,部分学生存在发音不准或节奏不稳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音和节奏训练。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发音和节奏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9.分享自己的音乐学习心得,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和进步。
10.定期进行音乐学习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完成《多情的土地》歌曲的简谱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谱并哼唱歌曲。
2.设计一个关于《多情的土地》歌曲的小组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撰写讨论报告。
《常见演唱形式》人音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欣赏(多情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

演唱形式
以人声演唱为主,一般根据歌唱人数的多少及 音乐结构的性质等,分为独唱、齐唱、合唱、 轮唱、对唱、重唱等。
一、独唱
由一人独立演唱的形式叫独唱。
根据音色又可分为: ·男声独唱(男高音独唱、男中音独唱、男低音独唱) ·女声独唱(女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女低音独唱) ·童声独唱。
作曲:施光南
施光南(1940-1990) 被称为“时代歌手”
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 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 主要作品《祝酒歌》《打 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 的田野上》等。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眷恋的感情
二、齐唱
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军歌、团歌、校歌及一些富有时代感的群众
一、聆听《多情的土地》
1.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
男中音独唱
2.歌曲所表达什么情绪?
演唱者深情地演唱,表达对家乡故土的深厚 情感及对祖国的无比眷恋
《多情的土地》创作背景
《多情的土地》歌词诞生在“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 时代,很多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因 此都想到国外去。当时词作者任志萍家里 亲戚多次劝他出国深造,但她坚信中国今 后一定会好起来,于是,有感写下《多情 的土地》,完稿后把歌词交由施光南谱曲。
轮唱中不同声部此起彼伏,常常形成对位与复 调的效果。
以下哪一首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一样的音乐风格?每首歌曲的演唱形式?
歌曲名称 《彩色的中国》
演唱形式
齐唱 合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齐唱
《多情的土地》
独唱
《爱我中华》 《走向复兴》
领唱 合唱 合唱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歌声中感受到 我们祖国的华美壮丽;更希望同 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一起去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
音乐人音七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多情的土地》教案2

多情的土地教学目的:1、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发音发声技巧,运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抒发情感。
2、掌握该曲的重点部分,投入情感去演唱。
教学要求:气息通畅,声音松弛,明亮。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土地的深情,和如何热爱。
2、组织教学,了解创作背景。
歌曲教学:一、创作背景:1982年正值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
很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
因此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要到国外就是扫大街也比在国内呆着强。
作曲家任志萍心里憋着一股劲,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感于这种情况,他觉得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种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
二、歌曲分析:1、本歌曲,为G大调(因个人音色关系,可升降调)2、节拍为, 2/4(2拍子的特点:强弱)三、演唱要求: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歌曲,要演唱好这首歌,除了要掌握并很好的运用演唱技巧外,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是演唱好这首歌的关键。
在演唱中总体要求演唱者要用圆润醇厚的音色和饱满真实的情感去演唱。
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声音色彩。
在呈式段中,歌者是在描绘他所热爱的那片故土,如倾诉般的,深情柔美,感情真挚,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情感在前4个乐句的不断积累和层层推进之后,由“啊……”引入的歌曲高潮,是情感积累的宣泄,情绪上应该激动一点,而两句“啊”是有强烈对比的。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绪积累,第一句的“啊”是在强音上唱出的,这是情感爆发最直接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强音也不是要声嘶力竭的高喊,在情感表达上应该是饱含内敛的高呼,也就是说要理智的投情。
俗话说:深情并不一定是激烈的。
紧接着第二句“啊”则应用弱声来呼应,通过力度的对比来表现作曲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概而言之,无论怎样唱,都要在歌曲规定的情境中,以歌曲为依据来进行艺术表现,仔细分析理解歌谱,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通过正确的演唱技能去挖掘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在伴奏的提示和铺垫下调动丰富的内心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歌曲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传递给观众,唤起观众的共鸣,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增加其艺术表现,实现歌唱品格的升华和艺术上的再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施光南音乐作品及个人相 关简介,聆听对比《多情的土地》 音乐效果。 2,、让学生可以分辨常见的独唱, 合唱等演唱形式
•
二、结构分析
施光南:1940年出生于重庆,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新一代 作曲家。他勤奋进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其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深受群众喜爱, 可是,施光南英年早世,48岁就离开了我们。
《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 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 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 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 经走过的道路。这首歌曲是作曲家施光南在20 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写的一首优秀艺术性抒 情歌曲。采用e小调,2\4拍,用完善的前奏 +A+B+尾声的两端提结构写成。
三,演唱练习歌曲
1、同学们跟琴练习 2.、小组内交流学习 3、会课
四、小结
《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描写,深刻的表现出对故乡的眷 恋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谊带有深沉的责任 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 道路 。
多
情
《多情的土地》这首歌词,诞生在“文化大革命”
的
结束后的第一个十年里,而这期间有着特定的社 会思潮和音乐思潮。1个百废待兴的时 期.很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
地
何.因此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
要到国外就是扫大街也比在国内呆着强.
1、全曲采用e小调,2\4拍,用完善的前奏+A+B+尾声的两端提结构写 成 2、这首歌曲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 深情的。所以学生要把握歌曲的整体速度来视唱简谱 3、教师示范演唱。学生会注意到谱子上的力度、三连音、倚音等符号 和弱起、附点的节奏型 4、歌曲分析,把握情感。让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这首歌曲的歌词,体 会作者的感情,并在纸上画出这首歌曲的的旋律线。划完后看到的纸 上是波浪式、环绕式的旋律线,掀动着情感的起伏。然后加入钢琴伴 奏让学生随琴演唱,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把学生带入到这种意境中 抒发出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故土的深厚感情。 5、学唱歌曲,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可以学会这首歌曲
创
当时词作者家里的亲戚多次写信劝他出国深造,任
作
志萍心里憋着一股劲,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感于这种情况,他觉得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种一吐为
背
快 的冲动,于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
景
完稿后任志萍直接把歌词寄给了施光南,并由关牧
村演唱。不久
歌曲获奖消息传来《多情的土地》在获奖歌曲
中排在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