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27《有的人》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PPT课件

课前预习
1
1949年,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 民群众几年鲁迅先生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睹物思人, 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他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此诗自发表 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2
鲁迅:
(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 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 拓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 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 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 等诗集。
课前预习
1
1949年,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 民群众几年鲁迅先生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睹物思人, 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他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此诗自发表 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对人民的态度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指的是鲁迅。借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 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 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来表现鲁迅的高尚品质。

•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后作业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读音播放间。

(给加点字注音)不朽.( ) 摔垮.( )尸首.( ) 俯.下(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怒恕愤( ) 饶( )宽( ) 恼( )捶睡( )觉 ( )打瞌( ) ( )背碎悴瘁憔( ) 摔( )鞠躬尽( )三、对号入座。

A.人民把他摔垮;B.人民永远记住他!C.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D.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E.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3.骑在人民头上的( )4.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5.给人民作牛马的( )四、课外阅读。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到天亮。

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他到了晚年更加( )地学习,( )地工作。

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在写日记。

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文中的“战斗”是指 ( )A.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

B.和敌人做斗争。

3.在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 )——( )4.请把画横线的部分补充完整,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第28课一、xiǔkuǎshǒu fǔ二、怒恕恕怒睡捶睡捶悴碎瘁三、1.E 2.C 3.A 4.D 5.B四、1.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2.B 3.爱惜珍惜 4.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告诉我们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说明鲁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他人的时间。

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优秀教学设计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点1.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1.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给大家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学生齐说:鲁迅2.对于鲁迅,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83年了。

83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光彩夺目。

鲁迅先生身上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他得到了这么多人这么持久的爱戴呢?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写作背景。

指名读背景介绍。

(设计意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富有哲理且浅显易懂的名言,很容易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介绍鲁迅先生虽逝世的时间很长,但他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随即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再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很快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诗歌写了哪两种人?(朗读指导:关注标点的停顿,关注诗行及诗节之间的停顿,读出诗歌语言的节奏感。

)2.同桌合作,分工读诗,说说分工的理由。

3.同桌朗读,交流理由。

教师相机点拨:“有的人”指的是两种人。

一种是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

一种是像鲁迅那样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

(设计意图:在自读中掌握诗歌大意。

借助同桌分工读诗,使学生感悟“有的人”其实指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

)三、品读悟区别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还有什么发现。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相关资料)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相关资料)

有的人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49年11月1日。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这首诗就是之后诗人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第28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第28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作业一、选择题选择题。

1.《有的人》这首诗是作家臧克家为纪念谁而作的()A.鲁班B.鲁肃C.鲁迅D.鲁达2.下列诗句与“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B.俯首甘为孺子牛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D.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3.“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话中对“野草”理解错误的是()A.野草暗指鲁迅,因为他作《野草集》,以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B.野草生命力顽强,不怕风吹雨打,更不怕火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愿作野草的人顽强不屈,斗志昂扬,永不言败。

C.野草野蛮生长,到处蔓延,不受控制,会侵占庄稼和有益植物的领地。

D.因为鲁迅先生有一部作品叫《野草集》,作者借此赞美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

4.“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下列词语哪一项不是这样的人的品格()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助人为乐舍己为人C.大公无私乐于奉献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5.“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除了鲁迅,下列哪一项中都是这样的人()A.雷锋彭德怀周恩来陈毅B.张思德李大钊汪精卫任弼时C.焦裕禄周佛海叶挺邓中夏D.任长霞顾顺章江姐徐向前6.下列不是鲁迅先生的诗句的一项是()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7.下列不是鲁迅先生的作品的一项是()A.《故乡》《孔乙己》B.《狂人日记》《阿Q正传》C.《祝福》《论雷峰塔的倒掉》D.《有的人》《大堰河——我的保姆》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8.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统治者想流芳百世,可实际上早已臭名昭著;拥有蓬勃生命力和伟大精神的革命战士,却让人民群众无比崇拜和爱戴B.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春天一到,青青的野草就会把他的名字遮盖住,再也看不到。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题及答案(阅读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题及答案(阅读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习题及答案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王鲁彦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xī xū),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

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

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

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

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

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

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

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秋夜》)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面孔()的头发()的胡须()的工作2.第一自然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告诉我们。

3.用“”画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互相照应的句子。

说说是什么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是什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4.短文第五自然段是对鲁迅的描写。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苍白粗长浓密伟大2.鲁迅逝世的时间;也写出了鲁迅的逝世使天地为之动容。

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读写“俯、垮、不朽、情愿”等字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二)过程与方法:1.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在品味赏析中体味爱憎分明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

2.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去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

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

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云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音读。

(一)师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学生边听边完成下列要求:1.给每个诗节标上序号。

2.在听的过程中,解决字词。

(二)自由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教师重点指导下列字词的书写:俯、垮、不朽、情愿四、品读诗歌,理解内容——意读。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巴金亲自抬棺,在后来的回忆录里,巴金谈了他的感受:“我仍然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不会死,他怎么会死呢?他那抽着烟含笑谈话的姿态永远不会在我眼前消去……”,鲁迅的朋友斯姆特莱也这样说:“鲁迅之死,不仅给我个人带来悲痛,也是民族的悲剧,他并非无目的而活,也不投身于掠取财富、权利和地位……”(一)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两段话的文字:1.“他不会死,他怎么会死呢?他那抽着烟含笑谈话的姿态永远不会在我眼前消去……”2.“他并非无目的而活,也不投身掠取财富、权利和地位……”(二)就上面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前半部分。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有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有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活着.(zhe zháo)更.好(ɡēnɡɡènɡ)摔.垮(suāi shuāi)永.远(rǒnɡyǒnɡ)下场.(chǎnɡchánɡ)多数.(shǔshù)句子模块二、给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否定和讽刺。

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1.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2.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 )三、理解句子,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第一个“活”字,作者充满了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对鲁迅的怀念和惋惜;第一个“死”字是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是肯定和赞美。

( )(2)第一个“活着”指的是肉体生存,第二个“活着”指的是精神活在人们心中。

( )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2)这句话可以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来概括。

( )3.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此句表明了鲁迅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能为力、甘愿被摧残的态度。

( )(2)此句表现了鲁迅不畏牺牲的精神。

( )四、课外阅读。

自嘲鲁迅运交华盖①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②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④,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②泛:漂浮。

③中流:河中。

④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1.“运交华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六年级# 导语】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文原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__________本诗作者臧克家。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多音字:给:gěi给力jǐ给予场:chǎng场地cháng一场雪词语解释:伟大:①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②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

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

造句:人民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情愿:心里愿意。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反义词:伟大——渺小情愿——被迫永远——暂时抬举——贬低近义词:伟大——崇高情愿——甘愿永远——永久抬举——器重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课内问题:诗歌的前四小节每节都有两个“有的人”,它们的意思相同吗?答:不同。

每节的前两旬是写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后两句是写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质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质课件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被人民唾弃。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指鲁迅精神被 传颂,被延续。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流芳 百世
遗臭 万年
对比、体会:
一边是被人民摔垮,被人民忘记,一 边是青青的野草,被人民举得很高很高, 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这样的结局说明了只有一心为 人民服务,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人民才会永远记住他。
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 “有 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想一想:无私奉献的人有哪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两个“活”与两个“死”的含义 相同吗?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不同。第一个“活”指生命存在, “死”指精神已死;第二个“活”指精 神永存,“死”指生命逝去。
从生与死的价值的对比中,你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精神和身体是可以分开的, 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 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 生,精神永存。
臧克家(1905-2004年),著名诗人 ,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 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 (今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 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写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 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 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 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 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 的故居。他深切追忆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 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

(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3.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

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件2:课题】以介绍鲁迅来导入新课,为课文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新课教学()分钟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课件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范读,进行引导: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

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4.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批判)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课文笔记《有的人》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臧克家。

这篇课文通过对比手法,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颂扬某些人高尚品质和批判某些人丑恶行为的目的。

以下是《有的人》的课文笔记:1. 主题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颂扬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批判了利己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主题思想是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内容结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子,通过对比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来引出主题。

第二部分是主体,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包括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工作者等。

第三部分是结论,通过与前文的对比,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3. 写作手法:这篇课文采用了对比手法、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通过对比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突出了主题思想。

同时,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4. 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和主题思想的内涵。

难点是理解文章中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思想,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领悟。

5. 学习方法:建议采用朗读、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其次,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最后,归纳总结学习心得和体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6. 学习价值:这篇课文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乐于奉献,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8 单元第 28 课《有的人 —— 纪念鲁迅有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8 单元第 28 课《有的人 —— 纪念鲁迅有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8 单元第28 课《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重要知识点归纳引言: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学习进程中,我们来到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这首诗以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与缅怀。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课文基本信息1.写作背景:这首诗是1949 年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 周年而写。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诗人以高度的热情和深刻的思考,回顾了鲁迅的一生以及他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2.主题:通过对两种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激励人们做有价值的人。

3.文学体裁:现代诗。

4.作者信息:臧克家,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以朴实、简洁、富有生活气息著称。

5.主要内容:诗中列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是“骑在人民头上” 的人,一种是“给人民当牛马” 的人。

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人的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6.中心思想:赞扬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批判了那些自私自利、欺压人民的人,呼吁人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二、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1.朽(xiǔ):左右结构,形声字。

组词“不朽”“腐朽”。

指腐烂,衰老。

2.多音字:1.场:cháng(场院)chǎng(操场)3.近义词:1.伟大——崇高2.情愿——甘愿4.反义词:1.伟大——渺小2.情愿——勉强三、修辞手法1.对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通过对两种人的生死状态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两种人的本质区别。

活着却死了的人是那些虽生犹死的反动统治者和压迫者,死了却活着的人是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2.反复:“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很高,很高” 的反复强调了人民对为人民奉献的人的敬仰和爱戴。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板块一回忆鲁迅,导入新课1.回忆鲁迅先生师:同学们好!请大家看这幅画像,他是谁?(课件出示鲁迅先生的画像)请你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他。

生:这是鲁迅先生。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2.导入新课师: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沙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

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

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之际,诗人臧克家先生挥笔写了一首诗——《有的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板块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1.初读诗歌,读出节奏(1)学生自读(1)补充创作背景师:作者臧克家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这样说道:我和鲁迅并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

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思回味的。

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

(2)再读思考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思考:作者在诗歌中写了哪两种人?生1:读了第1小节,我知道了作者在诗歌中写的两种人分别是反动统治者和鲁迅先生。

生2:前一种人是反动派,他们只是躯壳活着,如行尸走肉,生命毫无意义,虽生犹死。

后一种人是鲁迅先生,虽然他的生命不复存在,但他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虽死犹生。

(3)梳理结构师:这两种人的人生观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把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

生:第一部分为第1小节,写了有哪两种人;第二部分为第2~4小节,写出了这两种人的不同人生观;第三部分为第5~7小节,写出了这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师:你划分得很准确。

3.对比朗读,感悟写法(1)自主发现师:请大家再大声朗读这首诗,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2)交流反馈,探究写法生1:我发现这首诗中“有的人”反复出现,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有的人”是指两种人,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

们孝顺父母,言辞恳切,是一篇感情充沛的倡议。
39.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吃饭”用“吃”,几乎什么都跟“吃”有关。
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再走进本课,看 看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 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 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 的人》吧。
主要作品: 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 》等。
助读资料我先看
1949年,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 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 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 过的“枣树” “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 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用方法:考场上,同学们都在紧张地答题,请运用 对比手法描写两位同学考试时的不同表现。
示例:沙沙沙,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埋头答卷。考场上,有两个 考生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兰兰,她那黝黑的脸上沁出一层细 细密密的汗珠,那握笔的手也微微发抖……该不是遇到难题了 吧?再瞧瞧人家莜莜,她早已答完了试卷上所有的题目,她瞥 了一下手表,离收卷时间还有20分钟呢,她无聊地看看这个同 学,望望那个同学……
(风 )
“月送花香浮小院”
47.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地方顷刻间夷为平地,面对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灾民,我想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
我们像竹子一样顽强,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名师点评:小作者开篇用诗句引出话题,接着写了生活中的一些不懂得感恩父母的现象,由此入手,引出后文的倡议,结尾呼吁同学

六年级语文《有的人》教案六上

六年级语文《有的人》教案六上

教案标题:《有的人》
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
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古代和现代的出色的人物;
2.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3.学会正确评价别人。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认识古代和现代的出色人物;
2.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别人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将PPT或课件准备好,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展示导入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物被认为是出色的人呢?他们有哪些优点和特点呢?
三、新课阐述
1.呈现课文内容:教师用PPT展示《有的人》这篇课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共11张PPT)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共11张PPT)人教部编版

(二) 写作特色:
1、对比的写法、照应的结构。 2 、形象化的议论语言。
欢迎点评! 谢谢! 再见!
有的人
——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 2、理解对比的写法; 3、 理解诗的主题; 4、 理解用诗讲道理; 5、 缅怀鲁迅先生,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一、作家作品简介:
臧克家,1905年生,山东省诸城人, 现代诗人。他的诗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和强烈的阶级爱憎,语言流畅,气势雄健, 写得真实、朴素、精炼、含蓄,为中国新 诗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的诗集有:
《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 等。
二、听朗读录音, 感知诗歌内容。
三、诗歌分析
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 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活”——生命存在
有的人
虽生犹死
“死”——精神朽腐 “死”——生命结束
对爱 比憎 鲜分 明明
有的人
“活”——精神永存
虽死犹生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52021/11/5November 5,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52021/11/52021/11/511/5/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52021/1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上的对比:3--6 )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对比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前后呼应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初读感知
(内容上的对比:4--7 )
有的人
前后呼应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从生与死的价值的对比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1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 “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 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 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 神永存。
新知探究
自由读第二--四小节理解、对比、体会:
(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
(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师生齐读)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

纪的
念 鲁




活——死 骑 遗臭万年 死——活 俯 流芳千古
随堂练习
思考
(1)思考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运用对比、反复来突出中心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2)有的人指的是几种人呢?
两种人。
随堂练习
给下列形式字组词
儒( 儒家 ) 孺( 妇孺 ) 垮( 击垮 ) 跨( 跨越 )
腑( 肺腑 ) 俯( 俯视 ) 藏( 西藏 ) 臧( 本臧 )
随堂练习
用“/”为下列诗句划分节拍。
⑴骑在/人民 /头上的,人民 /把他 /摔垮。
⑵俯下身子/给人民 /当牛马。
随堂练习
思考
(1)有的人指的是几种人呢? 两种人。
(2)思考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运用对比、反复来突出中心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26.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第2课时
新课导入-助学资料-学习字词-初读感知-随堂练习
新课导入
助学资料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 )著名诗人,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 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 (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知名校 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曾任中国民主同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 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 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 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 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 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 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随堂练习
1
填空
⑴《有的人》是为了纪念_鲁__迅__先__生__逝__世__1_3_周__年___而写的,诗的副标 题是___纪__念__鲁__迅__有__感__________。
⑵作者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_____活_____与_____死_____进 行鲜明的___对__比_____,摆出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
做对人 民有意 义的人
拓展延伸
课文主旨
《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 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 ,而是通过与鲁迅 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 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 无私奉献 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新知探究
这样的结局说明了只有一心为人民 服务,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人民才 会永远记住他。
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 “有的人” 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新知探究
遗臭万年
流芳千古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想“不朽”;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被人民憎恶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
压迫人民的暴君 自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
被人民爱戴的人 为人民服务的人
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造福人民的人
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共产党人
廉洁奉公的公仆 无私的人 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2、下面我们请七名学生分节来读,看看他们读得对 不对。
初读感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 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拓展延伸
师生合作读
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
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
鲁迅死了
(师)
他还活着。
(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
初读感知
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1.“有的人”反复出现。 2.内容上对比。
初读感知
(内容上的对比:2--5 )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骑在人民头上的,
有的人
对比
人民把他摔垮;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前后呼应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初读感知
随堂练习
2
阅读
阅读鲁迅的作品,如《一件小事》《药》等。
新知探究
俯下身子做牛马,情愿作野草,为了多 数人更好地活,这样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指的是一生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
新知探究
自由读第五—七小节理解、对比、体会:
1.人民群众对待两种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2.一边是被人民摔垮,被人民忘记,一边是青青的野草, 被人民举得很高很高,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第1课时
26.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新课导入-助学资料-学习字词-初读感知-随堂练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 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 2、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 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难点) 3、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重点)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结构特点,今 天让我们走进诗歌,感悟诗歌要表达一种怎 样的思想感情呢?
新知探究
齐读第1小节分析、对比: 首节中的两个“活”与两个“死”的含义相同吗?分别
指的是什么呢?
一、二句中的“活”指生命存在,“死”指精神已死; 三、四句中的“活”指精神永存,“死”指生命逝去。
新知探究
1.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2.骑在人民头上,想让自己名字永垂不朽,不让别人活 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俯下身子做牛马,情愿作野草, 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样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新知探究
骑在人民头上,想让自己名字永垂不朽,不让 别人活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是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群众“伟大”,要为自己树碑立 传、不让别人活下去的人。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前途深沉的忧虑、 怀着对祖国人们的赤诚的爱,始终站在反帝 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自己的笔,与帝国主 义的附庸、与封建势力的余孽、与一切人民 的敌人做不妥协的斗争。而他是怎样对待人 民的呢?他对人民可谓鞠躬尽瘁。今天,让 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有的人》,来更深 刻地了解这位伟人。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初读感知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