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生物与非生物年级:初中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能够举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进行分类。

3. 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3. 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及分类。

教学重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 能够进行生物和非生物的分类。

2. 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中有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二、讲解(10分钟)1. 介绍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分别讲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讨论与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搜集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进行分类。

2.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整理的生物和非生物例子,并向全班汇报。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和特征。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展讨论,了解生物和非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整理自己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例子,并进行分类。

写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能够举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进行分类,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在讨论和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在以后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能用放大镜观察事物。

2.能够说出蜗牛的形态结构包括口,两对触角,眼,足,并能初步知道各部分的功能。

3.知道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4.形成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蜗牛的形态结构。

3.蜗牛的感觉。

【教学用品】放大镜,蔗糖溶液,醋,蜗牛,餐巾纸。

【教学过程】1.引入:放幻灯片,上面有熊猫、海豚、天鹅、玫瑰、蘑菇、汽车、楼房等图片。

师:地球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事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但都可以划分成生物与非生物。

这章让我们首先一起学习观察生物。

2.新课讲授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首歌,猜猜看唱的是哪种动物。

放周杰伦的《蜗牛》生:听后猜出是蜗牛。

师:我们在放假的时候就已经抓了些蜗牛,那么你们都是在哪里抓到的呢?生:路旁草丛里、墙角边、树下……师:这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生: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蜗牛的知识?生:有壳、身体软绵绵的,有触角……师:大家都很有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一下蜗牛。

但是蜗牛很小,为了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我们知道了这是需要借助“仪器和工具”的(学生回答)。

所以为了使我们能更大、更清晰地看清蜗牛,我们要利用到——放大镜。

放大镜由透镜和镜柄组成,我们能将看到的东西放大就是靠透镜,用手摸可以感觉到它是中间厚、边缘薄。

那究竟它怎么使东西放大呢,我们将在以后学习透镜的知识时介绍给大家。

现在我们就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下指甲,头发,教科书上的文字。

练习: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与观察物体间的距离正确的是(B)A,贴着观察物体B,靠近观察物体C,远离观察物体D,随便怎么都可以师:看来同学们对放大镜的使用已经不成问题了,那么首先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型和它的运动情况,并把你观察到是现象记录下来。

师:总结并让学生将名称填入空格中。

提问1.蜗牛能在玻璃板上爬行,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如果有痕迹,又有何用?2.蜗牛为何要四处爬行呢?生:思考并回答。

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2)

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2)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一、教学目标㈠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分类,介绍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涵义。

㈡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㈢情感目标通过渲染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心爱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教学重点: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主要特征。

⒉教学难点: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等与教材相关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水母、鸵鸟、猪笼草图片,仙人球以及几株绿色植物实物。

四、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在同一季节,为什么有些地方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却冰天雪地?②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③铁在滋润的空气里为什么会生锈?④成熟的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而氢气球却能往上升呢?学生代表发言后,说明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些问题,但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使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用录像或幻灯片展示大自然的风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山青水秀的风光;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光后透明的冰川;有直插云霄的高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

说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㈠生物体与非生物体投影几组图片,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学生展开讨论,并填入表格。

实例大猫生小猫摩托车的生产过程人与外界交换物质煤炉与外界交换物质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冰在太阳光下融化豆芽往上生长气球鼓起来了相同点例外点生物体具有的特征在学生讨论并填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区别在于生物体具有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能生长等特点,而非生物体则不具有这些特点。

提问:那么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生物与非生物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没有生物,那景象该是怎样的?㈡动物界与植物界教师指出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形形色色,并提问:⑴是否所有的生物只包括植物和动物?⑵会动的生物就是动物吗?⑶植物和动物的获取营养方式相同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动物和植物,在自然界的生物除了动物、植物外,还有一类叫微生物,会动的生物也并不一定是动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基础知识梳理】一、观察蜗牛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

(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

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二、生物与非生物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

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基础知识梳理】一、观察蜗牛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

(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

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二、生物与非生物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

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教学案例设计(一篇)一、课题2. 1 生物与非生物第一教时观察蜗牛二、日期2003年12月28日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放大镜使用方法,知道使用放大镜能得到大而清晰的物象;②知道观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③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外观形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反应;④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⑤知道研究一种生物的大致步骤。

2、技能目标①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②能通过设计并实践一些简单实验来研究某一生物;③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①继续保持对小动物较强的好奇心、爱心和求知欲,养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②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协作、分享的习惯;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①会用放大镜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②对蜗牛应激性开展实验,并归纳小结;③能依据生物和非生物的七点差别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④掌握研究一般事物的大致步骤。

2、难点:①观察蜗牛细微结构;②归纳总结生物与非生物七点差别。

五、课程资源的准备和开发:1、小黑板一块,一面绘蜗牛外观形态图,另一面绘制一X“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空白表格(待填);2、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将课桌面对面重排成三纵列;3、以小组为单位准备:①学生准备:捕捉蜗牛若干只,提前数天饲养,观察其形态、行为,从课外书籍或通过网络搜集蜗牛的相关资料待交流;②教师准备:放大镜、盛有蔗糖溶液、米醋的烧杯各一只、镊子、棉花球、滴管、小纸条2X、10×10cm玻璃片。

六、教学预设:七、调控对策:八、课后反思:本人认为在该课设计中体现了以下几点新课程理念:1、注重科学探究:首先让学生确立科学探索大致分为提出问题,设计并展开实验,形成结论三步,其次在第二步中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表格,手脑并用展开实验,实事求是地及时记录现象。

在“观察蜗牛”这一小型探究活动中“三步走”特征明显,第二步中各要点均有体现。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 学案

.七年级〔上〕科学导学案课题§2.1 生物与非生物课型预习展示课随笔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学习重难点: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教学用具蜗牛的图画贴在黑板上学生每人一组,每组仪器:蜗牛,放大镜,酒精,蔗糖,玻璃板,棉花,手电筒【独学内容】【独学内容】【课前预习】1.生物之所以能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生物有许多根本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有没有生命的标志是是否能进展3.预习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的活动步骤。

【课内探究】导入: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与实验,首先我们来猜个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

一、生物的根本特征:1.概念生物:非生物:2.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生物的特征非生物的特征3.思考: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没有生命。

有没有生命的标志是什么?思考与讨论: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是也会转弯。

从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响的角度,比拟两者有什么区别。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①你一般能在哪儿找到蜗牛呢?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蜗牛的生活习性怎么样?②为了使我们更方便、更清晰、更好地观察蜗牛,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借助。

活动:1、观察蜗牛的外形:并标出壳、足、触角、眼、口等局部2、探究:①观察蜗牛的爬行:蜗牛爬行时会留下一条,这是蜗牛为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观察蜗牛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观察蜗牛教案

《生物与非生物》——观察蜗牛---------------------------------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学会使用放大镜。

3.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

4 学会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蜗牛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了解到蜗牛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

5.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使用,蜗牛的形态结构的观察探究蜗牛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对现象做出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探究蜗牛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记录和描述。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蜗牛的采集及饲养方法的小资料、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滴瓶、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教师购买的大蜗牛、八X汇报用的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教师播放一段“蜗牛与黄鹂鸟”的动画,学生饶有兴趣地听歌,看动画师:从歌词中,你能发现蜗牛的那些特征?大家还想了解有关蜗牛的更多秘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蜗牛大探宝”。

【展示放大镜】师:为了更仔细的观察蜗牛,我们需要使用一种工具,你们认识它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并回答】【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师:同学们,别小看这个工具,要规X使用它可不容易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具体介绍使用方法书本30页)【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放大镜的正确使用,下面我们用它开始“牛刀小试”段。

最新科学: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B(浙教版七上)

最新科学: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B(浙教版七上)

2.1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分类的方法与分类的重要性,能列举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能列举常见的动物于植物,说出动物与植物的区别.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能够运用分类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教学难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动物与植物的区别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 引入T: 如果我们要去超市买一包薯片,那么当然先要去食品专区,然后去找膨化食品专柜,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薯片种类与品牌,这些都是工作人员已经分类分好的,如果说现在超市里的商品没有经过分类就这么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那么我们能非常方便的找到吗?S:不能T:可见分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原则,分类的原则就是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就比如木头做的桌子与铅笔,它们能说是同类吗?S:能/不能T:如果我们根据木制品来分,他们属于同类,但是如果我们根据功能或者外形来分,它们却属于不同类,可见分类的依据不同,结果也就不同,那么我们按照有没有生命,把所有的物质分为两类;生物与非生物2. 新课教学T:大家看投影,图上有哪些东西?(展示一幅图片)S:……T:根据有无生命的原则,现在大家来把这些东西来分分类S:……T:那么有无生命只是我们进行分类的原则,而与非生物相比,生物有许多的特点比如书上所说的应激性,那么,什么是应激性呢?T: 应激性就是指生物对于外界的反应,就比如我用手去碰乌龟,它会把四肢和头尾都缩进去,如果我用手去碰桌子,它会把四只脚缩进去吗?可见,生物对于刺激时会有反应,即应激性(举例子,投影上的狮子捕食,向日葵等等),那么弹簧压缩后恢复是应激性吗?(记忆金属的例子)S:不是,它们只不过恢复原本的形状而以T:这里我权当抛砖引玉,大家讨论一下生物和非生物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S讨论3-5分钟,一般有能呼吸,思考,能动,会繁殖,生老病死等等T:现在我把大家所说的总结一下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之处的第二点在于生物能够生长,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进行着分裂分化,生物不断地生长,你们由一出生的几千克重到现在的几十千克重,也是由于这样,并且生物由于会生长,同样会衰老与死亡,这是非生物所没有的特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新版)浙教版2.1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在茫茫的宇宙里是不是唯一有生命的?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时候,同时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生命科学。

在接下去的一章里,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生物)。

科学探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

二.新课(一)观察蜗牛问学生有没有去抓(抓到)过蜗牛,通常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些地方找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请来的蜗牛。

(注意:珍爱生命)放大镜的使用(P32活动)移动被观察物体,头部或放大镜,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距离。

观察指甲、头发和课文上的文字。

2.观察蜗牛的身体(四人小组)①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腹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板上留下痕迹吗?3.探究蜗牛的感觉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结论: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

问题: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

)其他参考课题:1.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2.蜗牛喜欢吃什么?3.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是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4.蜗牛爬行时能拉多重的物体?5.蜗牛和哪些动物差不多?6.怎样为蜗牛建造一个舒适的家?(二)生物与非生物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

那么,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前面我们观察了蜗牛,用笔尖触碰它时,会有反映,但课桌不会,说明蜗牛是生物,而课桌是非生物,区别在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

1.为什么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呢?有什么目的吗?(避免危险,寻找食物,寻找光亮处等多种意义。

)2.列举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P343.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填表生物的基本标准: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能进行新陈代谢要营养,要排泄会生长能生长、长大应激性对刺激有反应生殖和发育能繁殖后代遗传变异的特性后代种类一样,但总有差异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会变化,进化(三)动物与植物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两界说:动物、植物三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五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与植物,填表P352.动物与植物的区别(1)获得营养的方式植物: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动物: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营养,自己不会制造营养物质(2)运动的快慢植物:不能快速运动动物:能自由快速运动三.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讨论,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能够用科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准备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观察记录表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图片,包括动植物、矿物等不同类型的物体。

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为什么?”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差异,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做好铺垫。

当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特征及其与非生物的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并对比非生物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为了巩固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环节,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检验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掌握程度。

总之,通过展示生物与非生物图片、提问引导、讲解生物特征等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为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分类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在自然界中,万物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别。

《第二章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非生物》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生物与非生物”,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将围绕生物与非生物的定义、特征及区分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区分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短文或绘制一幅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类图,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实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和特征:教师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明确生物与非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3. 观察与实验: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与非生物,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加深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生物与非生物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5. 小组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生物与非生物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短文或绘制一幅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类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4 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4 浙教版.doc

§2—1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课前准备】:蜗牛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学生每人一组,每组仪器:蜗牛,放大镜,酒精,蔗糖,玻璃板,棉花,手电筒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思路】
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对蜗牛的探究实验,获得蜗牛的各种感觉,引发学生观察生物的兴趣,并学会观察的一些基本技能。

然后通过学生举例、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设计小实验:蜗牛的力气有多大?。

最新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4)(浙教版七年级上)

最新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4)(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学习导引]在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物体有生命与无生命之分,也即生物和非生物,你能区分它们吗?相信从对蜗牛的细心观察中已找到答案。

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你可以从是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是否能繁殖后代、是否能不断自我更新等方面来判断一个物体有没有生命。

生物中最常见的是动物和植物,你又是怎样学会区分它们的?是和同学、家长的讨论?还是通过老师的指导、通过资料查找与自学?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学习科学的好策略。

我们常常要对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

鸡、蚕、鲤鱼、蝙蝠是常见的动物,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根据它们的体表覆盖物、生殖特点、呼吸器官、生活环境等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可分为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等。

植物根据繁殖器官可为有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种子植物中,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没有种子的植物中,根据外部形态又可分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等。

科学家对生物的分类规定了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每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通过对事物分类方法的学习,动一动手,将你家中的书籍也按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整理编号,分类存放好吗?显微镜的使用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通过显微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深入到微观世界中进行探索。

你会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分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找到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

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知道细胞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地分裂、生长、分化。

细菌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与单细胞动植物一样,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但是,细菌细胞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动植物的细胞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这是细菌和动植物的最大区别。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新版浙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通过介绍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初步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学会简便地区分动物和植物3.通过观察,初步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放大镜2.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3.学会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1.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5.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安排本节建议三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第1课时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蜗牛铅笔书本第2课时多媒体课件、含羞草、洋娃娃、柠檬、小刀、气球铅笔、书本第3课时录象片、放大镜、药棉、酒精(或食醋)、记录本、小木棒、小铁铲、蚯蚓铅笔书本第1课时观察蜗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准备】关于蜗牛的采集及饲养方法的小资料、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滴瓶、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教师购买的大蜗牛、八张汇报用的纸。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与实验观察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2.1生物与非生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初一年级一、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寻找知识教学和方法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采用实物或录像等直观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采用比较、讨论和列举实例分析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循着两条主线即知识目标线和技能目标线进行。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非生物》选自浙科版普通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特征和蜗牛的形体特征及感觉两部分内容。

本节课是本章观察生物知识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后,本节课实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同时本节课为后续学习细胞,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

三、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